【文档说明】第三章综合训练.docx,共(14)页,2.07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df00300d8e74c98ac94e00ca38b847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综合训练一、选择题下表为某年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表。读表,完成1~2题。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2.21.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820城镇化水平/%6890GDP占全国比重/%18201.美国大西洋
沿岸城市群比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A.城市人口多B.城市人口比重低C.经济水平高D.所占区域面积大2.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有()①人口密度小②城市等级体系完整③城市用地规模小④城镇化水平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加强区域协调和产业的区域分工,实现区域的错
位发展,是建设好城市群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群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发展方向及区域分工模式图。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城市群中,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发展目标定位最接近该模式的是()A.京津冀城市群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C.海峡西岸城市
群D.珠江三角洲城市群4.区域错位发展及产业分工有助于()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B.发挥区域特色优势C.缩小区域发展差距D.改善区域交通联系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级行政中心,九江市是江西省的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
经济发展的“双核”。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南昌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加快产业升级步伐B.九江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C.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D.生态“蓝肺”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
光伏产业6.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镇化③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④有利于区域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功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
度指数比较图。据此完成7~8题。7.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联系强度与对外开放程度、人口数量相关B.经济联系强度与距北京的距离和城市规模等级相关C.距港口越近,经济联系强度越大D.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联系强度越大8.若分散北京的批发和物流业
,最适合承接的城市是()A.廊坊B.承德C.张家口D.保定任何城市都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承担某种或某几种职能。大城市往往承担多种职能,辐射范围广,因此其人口规模大,城市规模等级高。读图,完成9~10题。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三角形9.与图中大城市的服务功能最相似的城
市是()A.济南B.上海C.拉萨D.北京10.影响城市规模等级提升的关键因素是()①资源条件②交通条件③地理位置④地形条件⑤气候条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下图示意某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11.关于该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
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D.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12.关于该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
降的局面,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B.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积极发展第一产业,改变其就业比重下降的局面D.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其中①表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②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③表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表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13~14题。13.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级行政区的城镇化发展特点是()A.与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城镇化水平较低B.
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同步C.城镇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后期,城镇化速度最快14.该省级行政区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
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读某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15~16题。15.该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图中可以表示长江
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A.①B.②C.③D.④16.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的变化趋势是()A.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B.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D.第三产业产值继续上升读某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变化图,完成1
7~18题。17.对该地区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幅度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并得到优化18.对该地区就业比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
业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读我国S省级行政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完成19~20题。19.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级行政区
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20.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S省级行政区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A.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二、综合题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
济联系、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材料二成渝经济区常住人口超过9000万,是中西部市场化程度最高、产业集聚度最高和城市最密集的区域。《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提到,成渝经济区的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千
米,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材料三下图为我国主要城市群分布及成渝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1)简述我国主要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及有利的自然条件。(2)成渝经济区中,规模等级最高、辐射范围最大的两个城市是、。(3)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说明成渝经济区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条件。22.(2021山
东德州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过了持续的产业结构升级,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上海市紧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核五圈四带”发展规划契机,加快提升上海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建
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促进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引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能力。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核五圈四带”示意图,下表为上海市2006—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亿元)。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
产业200693.85028.375244.22007101.845678.516408.52008111.86235.927350.432009113.826001.788930.852010114.157218.329833.512011124.947927.8911142.8620
12127.87854.7712199.152013129.288027.7713445.072014124.268167.7115275.722015109.78794016914.522016109.477994.3419362
.34(1)说出上海市成为我国最大经济中心的社会经济条件。(2)据材料简述2006—2016年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3)谈谈如何进一步发挥上海市的辐射带动作用。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世界手
套看中国,中国手套看嘉祥”。山东省嘉祥县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带动的发展格局。下图示意嘉祥手套产业协作关系。(1)指出嘉祥手套产业协作的优点。(2)分析手套研发中心和实施品牌战略对当地手套产业的影响。(3)说
明手套企业集聚嘉祥的意义。(4)工业旅游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请为嘉祥手套产业工业旅游的开发提出建议。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3年8月,四川省发改委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及《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发展规
划》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两个规划贯彻落实了国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体现了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和南部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材料二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沈阳经济区为国家
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1年9月,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正式获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启动。(1)由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围绕京津的河北省石家庄、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等8市组成
的京津冀都市圈,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核心经济区域之一。与京津冀都市圈相比,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在资源、能源和交通方面有哪些明显的优势和不足?(2)简析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工业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3)长江三角洲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航船”。长江三角洲
地区在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给成渝经济区提供了哪些借鉴经验?第三章综合训练1~2.1.C2.C第1题,城镇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比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经济水平高。中国人口总数是美国的4倍多,结合表格中
两城市群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可知,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城市人口比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人口少;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小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国国土面积比美国大,故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所占区域面积比我国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小。第2题,两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都比较高,城市人口密度大,用地规模大,城市等级体系完整。3~4.3.A4.B第3题,读图可知,此地区有资源,有科技中心,也有加工中心。京津冀城市群中,河北资源丰富、北京科技
发达、天津加工工业发达,最符合。第4题,区域错位发展及产业分工只是产业调整,不会直接扩大城镇总体规模;这样可以使区域内特色产业集中,发展更好;具有优势产业地区发展更好,可能会扩大区域发展差距;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会加大
交通压力。5~6.5.D6.A第5题,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级行政中心,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九江位于长江沿岸,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光
伏产业是对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是技术导向型产业,而生态“蓝肺”的空气质量优势与光伏产业关系不大。第6题,昌九一体化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①正确;两城市位于长江中游地区,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镇化关系不大,②错误;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
③正确;昌九一体化有利于区域合作发展,④错误。7~8.7.B8.A第7题,图中显示,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较高的有天津、唐山、廊坊等,这些城市距离北京较近,且规模等级较高,故B正确。第8题,批发和物流业一般占地面积大,应布局在地价较低、交通便利之处,因为分散的是北京的产业,
不应距离北京太远。因此廊坊最合适。9~10.9.B10.A第9题,读图可如,图中的大城市是工业城市、港口城市,也是物资集散和服务中心,选项中上海最合适。第10题,影响城市规模等级提升的关键因素主要是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小。11~12
.11.A12.B第11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第一产业产值降低,也不能说明农业地位下降。第12题,随着经济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会逐步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会逐步上升,因而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优化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合理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3~14.13.D14.A第13题,从曲线②的变化看,与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该省级行政区城镇化水平较高,A错。对比曲线②和①③可知,城镇化发展落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B错。对比曲线②和①可知,城镇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不同步,C错。分析曲线②可得,20世纪90年代末
,该省级行政区城镇化速度最快,D对。第14题,该省级行政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占用了大量耕地,使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15~16.15.C16.B第15题,由材料分析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说明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二、第三产业
的比重较高,而且第二产业的比重稍大于第三产业,结合图示坐标判断,符合题意的为③。第16题,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其大量迁入会使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第一、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下降。17~18.17.D18.D第
17题,读图可知,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比较平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稳步提高,这些说明了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并得到优化。第18题,读图可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略有提高,第一、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下浮动,变化不大,A、B错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始终高于第二产业,C错误;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
化都不太明显,说明第二、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D正确。19~20.19.B20.A第19题,根据题意,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即为产业结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即为就业结构。因此,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
构/就业结构。结合两图计算可知,B正确。第20题,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差异最大。21.解析第(1)题,从图中三个城市群可看出我国城市群的集中分布地区。城市群形成
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从地形、气候、河流及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第(2)题,成都和重庆是省级行政中心,规模等级最高。第(3)题,运用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即可。答案(1)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城市建设成本低;(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适宜,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河流、湖泊较多,为
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水源和运输条件;东部临海,位置优越,便于对外联系。(2)成都重庆(3)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产业集聚,市场化程度高;交通便利(交通条件改善,方式多样);国家政策支持;产业转移带动城市的发展。22.解析第(1)题,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地理位置、政策、社会文化等。上海
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处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心位置,交通位置优越;加上长江海陆联运的优势,经济腹地广阔;上海市发展历史悠久,工业结构完善,经济基础雄厚,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能力都较强。第(2)题,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2006—2016年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占比最小的是第一产业
,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略有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值稳定增长。第(3)题,上海市的经济基础雄厚,但也面临着用地紧张等问题,为了提高上海市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周边地区和城市的辐射能力,应当促进上海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上海市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强上海与周边城市间的分工与
合作,形成产业集群。产业转移的前提是进一步完善上海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城市间的物资与人员流通,提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扩大城市规模。答案(1)拥有发达的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网,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经济基
础雄厚。(2)第三产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且稳定增长;第一、第二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且产值比重略有下降。(3)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快上海与规划区的人员和物资流通,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城市规模;促使上海与各城市分工协作加强,产业规模扩大,形成各
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促使上海市与其经济腹地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23.解析第(1)题,嘉祥手套产业协作的优点,从企业联系与协作的好处方面回答,如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竞争力。第(2)题,手
套研发中心和实施品牌战略对当地手套产业的影响,可从其影响产品的品质和销售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手套企业集聚嘉祥的意义,主要从节省空间建设成本、运费成本及利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等方面说明。第(4)题,
为嘉祥手套产业工业旅游的开发提出建议可从旅游资源开发、地区接待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及与自然景观融合方面考虑。答案(1)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专业化程度;提高区域竞争力。(2)研发中心的设立,有
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类型;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打造优质品牌、提高产品价值。(3)有利于共用当地基础设施,节省生产建设投资;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提高创新能力;有利于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降低生产成本。(4)提升手
套产业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提升工业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接待能力;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注意工业旅游资源与自然景观的融合。24.解析第(1)题,成渝经济区与京津冀都市圈相比,水资源丰富程度差异较大,华北地区缺水严重,制约了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成渝经济区的水能、天然气等能源相
对较充足,交通则明显落后于京津冀都市圈。第(2)题,当地金属矿产资源和煤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防止酸雨的发生,附近的丘陵山区还要防治水土流失。第(3)题,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进行产业升级改造,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促进城镇化发展。答案(1)
优势:水资源丰富;能源相对充足。不足:交通条件还需进一步完善。(2)问题:开矿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钢铁工业等导致大气污染。解决措施:禁止乱堆乱弃尾矿,恢复地表植被,防治水土流失;生产设备更新,尾气回收;改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