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8)页,1.08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c371bd400632dc1697480942c9f44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2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高考选择性考试试卷,考试时长7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
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B.铁犁牛耕的广泛应用C.人类掌握了某些动物的生长规律D.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推动了人口增长,A项正确;当时仍然使用石器,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是在国家形成后,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2.下图为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示意
图,其增长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手工业发展B.闭关锁国政策C.皇权强化顶峰D.赋税制度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农业手工业发展是是清朝人口上升的经济原因,这是根本原因,A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和皇权强化顶
峰与人口上升关系不大,排除B、C项;赋税制度改革是政治方面的原因,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等政策促进了人口上升,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3.下图所示是1977年在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件造型精美、纹饰繁复的战国青铜冰鉴。冰鉴是一件双层器皿
,鉴内有一缶。夏季,在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酒或其他食物,以达到冷藏的目的。这说明战国时期()A.青铜铸造工艺水平高超B.礼乐制度受到高度重视C.民众需求刺激技术创新D.粮食储存技术显著提升【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77年在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件造型精美、纹饰繁复的战国青铜冰鉴
”,可以看出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高潮,A项正确;战国时期,礼乐制遭到了破坏,排除B项;青铜器供应的是贵族,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粮食储存技术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4.有学者在谈到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时,指出中国绝大部分作物不像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依靠大农场,而是由小农
来生产,如果小农对市场的连接不顺畅,那么他们的市场参与就是有限的,不仅会缺乏商业导向,而且还会对商业环境造成很大的风险,因此,小农面临不同的市场机遇是非常谨慎的。据此可知,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A.依靠国际贸易建立稳定的粮食供给B.解决社会粮食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C.政府进行政策规范服务和正
确引导D.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调节的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绝大部分作物不像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依靠大农场,而是由小农来生产,如果小农对市场的连接并不顺畅,那么他们的市场参与就是有限的,不仅会缺乏商业导向,而且还会对商业环境造成很大的风险”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不是大农场,而是由小农来生产,因此,小农面临不同的市场机遇是非常谨慎的,说明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政府进行政策规范服务和正确引导,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依靠国际贸易建立稳定的粮食供给,排除A项;解决社会粮食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
中没有体现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调节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5."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针尖,一个人磨圆另一端以便装上针头。仅装针头一项,就包括两三道工序,装针头,把针涂白。甚至外包装,都成为专门的职业。如此一来,制针的流程就包含了大约18项操
作。……平均下来每人每天生产4800枚针。”《国富论》中记述的这一现象()A.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B.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C.反映了机器生产的流程D.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分工生产有利
于提高生产效率,反映了机器生产的流程,C项正确;A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工人的劳动强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工人生产效率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6.19世纪英国曾存在一种职业——“叫醒工”。他们专
职叫人起床上班:早晨挨家挨户拜访顾客,用短棍敲门或长杆敲窗,或者射豆子的方法,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叫醒工”的出现反映了英国()A.工厂制度兴起发展B.时间观念日益增强C.贫富分化日益严重D.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答案】B【解析】【详解】
根据材料“19世纪英国曾存在一种职业——‘叫醒工’。他们专职叫人起床上班……”,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的出现,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进入工厂工作后时间观念日益增强
,B项正确;工厂制度的兴起发展,是造成当时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的原因而非本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排除C项;材料与“城市生活丰富多彩”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7.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
法之一。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时间事件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1892年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厂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工业革命推动近代化进程C.资本主义制度逐渐扩展D.工业革命推动政治民主化【答案
】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水力纺纱厂、汽船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德意志帝国宪法》意味着政治的民主化,湖北织布厂是采用西方机器进行生产的近代化企业,因而材料说明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经济的机器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均属于
近代化的范畴,B项正确;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厂不体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排除A项;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厂只是经济的近代化,政治仍然是封建专制制度,排除C项;工业革命推动政治民主化属于片面选项,排除D项。故选B项。8.19世纪初,“面包加油沥(烤肉时滴下的肥油
)”是贫民家庭常见的膳食组合。到19世纪末,工人的餐桌上也出现了肉类,兰开斯特的人均每周肉食量在两磅左右。1881年的一份报告说,英国人的肉食消费大大超过了面包支出,牛奶、禽蛋、黄油、奶酪支出超过了土豆支出。这反映出()A.价格革命提升了民众的消费能力B.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消费的风气
C.世界市场改变了工人的饮食习惯D.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中信息可知,当时工人的生活得到较大程度改善,说明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价格革命是16—17世纪由于美洲廉价金银流入欧洲而引起的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这与题中主旨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但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生活也仅
仅维持在温饱,经济发展助长了奢靡消费的风气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面包、牛奶、肉类等食物是欧洲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世界市场改变了工人的饮食习惯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下面两幅图片中科技成果应用的共同影响是()
A.促使劳作方式转化为集约型B.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C.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D.开启了美国苏联在太空领域的竞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开启了计算机时代,世界上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使人类进入航天时代,作为现代科技成就,它们的出现,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B项正确;促使劳作方式转化为集约化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影响,排除A项;人工智能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分支,排除C项;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是冷战时期美苏在太空领域竞争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10.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食物的生产者变为食物的采集者B.工业革命以工场代替工厂
,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C.工业革命提高生产カ,使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度D.信息革命的发展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在信息革命的
时代,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D项正确;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排除A项;工业革命是工厂代替工场,排除B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于工业革命之前,排除C项。故选D项。11.“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重要版块之一,是一个聚焦
数字经济,贯穿全年的国际性赛事。2022年,大赛设置数字医疗、数字“双碳”、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数字共富七大专题赛,探索互联网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全球范围内高质量推动互联网产业精准对接,为全球互联网共治共荣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大会力量。这反映出()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社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C.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强D.科技进步改变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数字医疗、数字“双碳”、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数字共富”“高质量推动互联网产业”可知,互联网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变社会生活,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排除A项;材料强调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并非强调社会服务体系、科技全球化,排除BC项。故选D项。12.隋唐时期,木材商人主要在关中西部陇右地区采购,然后贩卖至长安、洛阳等地区。明清时期,木
材商人转而深人川、湘、云贵、赣、闽等地采购,然后沿长江水道及海路转运至武汉、南京、镇江、上海、杭州等城市。这一转变主要是源于()的A.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B.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动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丝绸之路的起点转变【答案】B【解析】【详解】据根材料可知,隋唐时
期,木材贸易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而明清时期的木材贸易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南方经济实力超越了北方,B项正确;明清时期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排除A项;隋唐时期,水路运输条件同样发达,排除C项;木材贸易主要是国内贸易,与丝绸之
路关联度较低,排除D项。故选B项。13.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
站。据此可知,茶马交易()A.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垂直管理B.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C.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重大冲击D.促进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朝在茶马交易地点设置茶马机构,元朝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司制度,设置驿站,这些措施体现了政府主导和管理茶马交易
,B项正确;对茶马交易管理不能体现政府对边疆地区垂直管理的强化,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基本经济政策,茶马交易活动主要在西南地区进行,对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重大冲击,排除C项;材料体现政府主导和管理西南地区茶马交易,没有强调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排除
D项。故选B项。14.唐宋有关借贷契约法律对索债方式没有过多限制,甚至默许暴力抢夺方式。而清代法律规范了追债行为,并对追债过程中采取抢夺手段予以严厉打击,更加注重保护借贷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一变化()A.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B.说明
清朝抑商政策松动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反映清朝法制已经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唐宋到清朝借贷契约法律的进步,这规范了借贷行为,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排除A项;材料反映清朝法律加强对借贷行为的规范,无法体现
出抑商政策的松动,排除B项;清朝法制已经完善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15.明清时期,双林镇的绸庄常“赊丝于机户,即收其绢,以牟重利”;在南浔镇以产“苏经”闻名,农的家“取丝于行,代纺而受其值,谓之料经
”;宁波的鱼业牙行,分鲜行和里行,都对渔帮放款,约定以所获鲜、咸水产抵偿借款。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江南市镇商品经济高度专业化B.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的渗透C.商人逐渐成为生产组织的主体D.货币供求矛盾催生商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赊丝于机户,即收其绢,以牟
重利......取丝于行,代纺而受其值,谓之料经......宁波的鱼业牙行,分鲜行和里行,都对渔帮放款,约定以所获鲜、咸水产抵偿借款。”可知,明清时期,商会对其行业提前投资或贷款,以获取利益,说明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的逐渐渗透,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是否是江南市镇商品经
济高度专业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商人逐渐成为生产组织的主体,排除C项;材料中没哟提及货币供求矛盾催生商业发展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6.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
、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还可以买一些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工资水平低B.英国工人阶级的非理性消费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D.英国是世界
工厂和贸易中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还可以买一些之前被认为是奢侈
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可知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的待遇水平提高,世界联系逐渐增强,消费品的种类也大大丰富,C项正确;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工人的工资水平有所提高,排除A项;材料所述现象与工人阶级的非理性消费无关,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
革命结束后,1840年左右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排除D项。故选C项。17.欧共体成立后不久,美国工商界便提出“把工厂迁到欧洲去”口号,以避免欧共体的歧视性关税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刚刚运作,日本跨国公司便把投资重点转向墨西哥,企图通过这个跳板来减少关税对其
产生的不利影响。出现这些现象说明区域集团组织()A.成为发达国家利用的工具B.具有一定封闭性和局限性C.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会导致世界贸易摩擦加剧【答案】B【解析】的的【详解】根据材料“避免欧共体的歧视性关税降低其
产品的竞争力”、“企图通过这个跳板来减少关税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可知世界区域集团组织虽然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但也表现出区域集团内部的一定排外性,因此区域集团组织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B项正确;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区域集团组织,不是发
达国家利用的工具,排除A项;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区域集团组织,会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排除C项;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而出现,则会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8.某一国际金融机构,主要帮助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暂时
不平衡的短期所需的资金,期限一般为3-5年,利率由4%到6%。2010年,我国成为该组织第三大成员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一国际金融机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帮助会
员国解决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的短期所需的资金,与题干内容相符,D项正确;A项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排除A项;B项是世界银行,排除B项;C项是联合国徽标,排除C项。故选D项。19.明朝洪武年间规定:官员营造房屋,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用互兽,梁栋、斗栱青碧绘饰;庶民庐舍定
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由此可知,明朝房屋的营造()A.追求华丽的色彩设计B.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C.遵循严格的礼仪制度D.完全依据政府的规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官员营造房屋,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用互兽,梁栋、斗栱青碧绘饰;庶民庐舍定制
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可知题干主旨,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礼制基础之上的,材料中明代的宅制对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规定,重在维系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C项正确;材料中的“青碧绘饰”虽然能体现“
追求华丽的色彩设计”,但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明朝房屋营建方面的诸多规定,并未涉及“以人为本的理念”,排除B项;“完全依据政府的规定”的表述太过绝对,而且从题干材料中得不出“完全依据”之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0.19世纪后期,巴黎的城市排水系统中,地下的管道系统供水管、煤气管和通信电缆等管线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地下共同沟(工程术语,隧道结构的一种)的早期雏形。据此可知当时巴黎的地下管道系统设计()A.旨在应对
城市化的弊病B.受到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C.提升了民众的卫生意识D.得益于新能源的广泛开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巴黎地下管道系统的设立,推动了城市化进程,B项正确;巴黎的地下管道系统设计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A项未体现,排
除A项;材料未体现民众卫生意识的变化,排除C项;当时还是使用传统能源,排除D项。故选B项。21.1801年到1851年,英国新增城市数量为119个,但同时也有40个城市消失了,这时期英国城市数量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A.国家建设新城B.圈地运动C.城市环境恶劣D.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工业革命始于1765年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产生了许多以工厂为中心的城市。材料“1801年
到1851年,英国新增城市数量为119个”反映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国家建设新城是适应城市化的需要,不是英国城市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英国工业
革命准备了资本、国内市场和自由劳动力,排除B项;城市环境恶劣是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22.1998年,法国空客公司停止了与我国合作的AE-100的项目;1999年年底,美国波音公司在兼并麦道公司后关闭了原麦道与我国合作的MD-90生产线;2
017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客机C919成功实现首飞。材料反映了()A.我国遵循的和平发展理念B.美国对我国的敌视态度C.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D.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2017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客机C919成功实
现首飞”,可以看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说明我国竞争力的提高,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我国的发展理念,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敌视”,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未涉及基础实施建设,排除D项。故选C项。23.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带领570名旅游者从英国莱斯特到巴夫勒参加禁酒大会,成为世界近代商业性旅游服务的开端。这表明当时()A.交
通变迁推动新兴产业出现B.乘坐火车成为主要出行方式C.远途旅行成为西方消费时尚D.运输业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时间可知,火车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新的交通工具,通过材料“成为世界近代商业性旅游
服务的开端”可知,商业旅游服务业是当时出现的新行业,因此A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到了火车,不能得出火车是当时主要的出行工具,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国家是英国,没有提及整个西方社会,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出现新的交通工具带动了商业旅游服务业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A
项。24.汉代史书记载:“夏至日浚井改水,可去瘟病。”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告诫人们“凡果落地,隔夜尚不可食,而况虫蚊食者乎?见之者切不可会。”据此可知在当时()A.已产生疫病预防的观念B.封建迷信意识广为流传C.传统中医药学领先世界D.民众普遍关注食品
安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汉代史书中对如何“去瘟病”有相关的记载,东汉时期张仲景的著作中也对不吃落地果实预防疾病有相关记载,可知当时已经产生疫病预防的观念,A项正确;汉代史书和张仲景著作中的记载有科学成分,并非封建迷信,排除B项;题干并不能体现传统中医学领先世界,排除C项;
题干不能反映民众普遍关注,排除D项。故选A项。25.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部先后发布了《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关于预防霍乱的指示》《关于防止流行性脑膜炎的指示》。“一五”时期,卫生部又先后颁发了《关于防疫站暂行办法》《食堂卫生管理暂行办法》《传染病管理办法》《饮用水水质标准》《工业企业
设计暂行卫生标准》《关于防治疟疾规划》。这些举措()A.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B.利于推动卫生防疫事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C.表明疫病防控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D.体现出民众普遍意识到公共卫生重要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
据材料“国家卫生部先后发布了《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关于预防霍乱的指示》《关于防止流行性脑膜炎的指示》”“又先后颁发了《关于防疫站暂行办法》《食堂卫生管理暂行办法》《传染病管理办法》《饮用水水
质标准》《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关于防治疟疾规划》”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举措利于为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化保证,促进卫生防疫的规范化管理,B项正确;“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此说法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疫病防控需
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民众普遍意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且此说法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26.19世纪,英国议会相继出台《1848年卫生法》《1855年疾病预防法》《1858年医疗法》《1875年公共卫生法》,并对居民
供水、污物处理、医院管理、地方防疫等方面做出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A.控制了疫情的爆发和扩散B.促进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C.体现政府重视疫病的研究D.有效推动防疫体系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在19世纪英国相机出台了关于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
有效推动了防疫体系的建立,D项正确;法律的出台不能控制疫情的爆发和扩散,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法律的出台对普通民众的影响,不能得知促进了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对疫病的预防,并非对疫病的研究,排除C项。故选
D项。27.在湖北襄阳九连墩发掘的战国晚期1、2号墓中出土乐器90余件,其中钟磐是按照墓主人卿大夫身份的“判悬”方式进行排列,此外还出土有重巫、尚怪地域文化特色的青铜鹿角立鹤等。这体现了()A.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B.音乐文化的巫术气息C.礼制为重的精神追求D.墓葬文化的宗教色
彩【答案】A【解析】的【详解】据材料信息“钟磬是按照墓主人卿大夫身份的‘判悬’方式进行排列”可知,该墓葬遵守了当时普遍流行的礼制,体现了文化的一体化特征;据材料信息“还出土有重巫、尚怪地域文化特色的青铜鹿角立鹤”可知,该墓葬还体现出文化多
元特征,A项正确;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墓葬文化而非音乐文化,排除B项;题干的信息突出的是文化特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排除D项。故选A项。28.《山海经》中记载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大、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
羿射日等中国远古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反映出中华先民()A.原始的天人感应观B.与天抗争的不屈精神C.对自然的最初认知D.具有崇尚英雄的传统【答案】B【解析】【详解】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传说体现了人类和自然的抗争,具有不屈精神,B项正确;天人感应
与材料主旨无关,而且天人感应强调天意与人事交相呼应,排除A项;对自然的最初认知不是与自然抗争,排除C项;崇尚英雄与材料中“精卫填海”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9.唐朝王室在继承隋《九部乐》的基础上,以地名、国名为乐部名称,编制形成了燕乐、清商伎甘。(传统音乐)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等十部乐,推动
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了高峰。这折射出当时()A.音乐形式的丰富多彩B.文化上的兼容并包C.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D.统治者的生活奢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音乐内容丰富,吸收了周
边地区的音乐,反映出唐朝文化的包容性,B项正确;A项是材料的表面现象,不是折射内容,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的生活奢靡,排除D项。故选B项。30.据下表判断朝鲜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
,创朝鲜词汇日本模仿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采用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取汉字草书偏旁造“平假名”越南李圣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仿佛一个
缩小版的中华帝国A.民族大迁徙大交融B.文化生命力影响辐射力C.中西文化双向交流D.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中华文化的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生命力影响到了周边的国家,即其辐射力非常强
大,B项正确;表格内容涉及的是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国内民族大迁徙问题,排除A项;表格内容涉及的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问题,并没有涉及中国与西方,排除C项;表格内容仅是述及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非常大,但不能据此理解为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31题10分,32题12分,33题18分。)31.劳动工具的进步促进农业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造价低廉,并且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就地修理,也就更能造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同样一把锄头,可用来翻地、开沟、起垄、中
耕、收获,同样一把镰刀可以用来收割各种作物,南方的耕犁既可下水田,也可以上山耕梯田。由于通用性广,一个地区的农具种类虽然为效不多,却可以完成各种作物的多种作业。——摘编自陈文华《试论我囤传统农业工具的历史地位》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
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朝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
玉米、番薯等裁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农具的特点,并列举两种古代的灌溉工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述美洲作物的传入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答案】(1)特点:造价低廉,就地取材;通用性广;适用性强。灌溉工具:翻车、筒车等。(2)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解析】【小问1详
解】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造价低廉,并且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就地修理”得出造价低廉,就地取材;根据材料一“由于通用性广,一个地区的农具种类虽然为效不多,却可以完成各种作物的多种作业。”得出通用性广;适用性强。灌溉工具:结合所学可知,翻车是中国古代
劳动人民发明的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筒车亦称“水转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小问2详解】影响:根据材料二“……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
,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可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清朝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可知,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根据材料二“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及所学可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
结构及生活习惯;根据材料二“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可知,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32.材料一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
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11月5日)材料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部分)成就数据表类别2001年2020年货
物出口占全球份额4.3%14.7%制造业增加值3.5万亿元26.6万亿元服务出口额3243亿元1.9万亿元对外直接投资额570亿元1.1万亿元国际经贸发展史是如何验证“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这一规律的?选择20世纪以来的典型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
理解准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结构完整。【答案】参考答案示例“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意为国际经贸往来植根于各国互通有无的需要,合作共赢,否则就会导致倒退。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资本主义各国一方面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另一方面货币贬值,加大出口
,造成恶性竞争,激化各国矛盾,国际货币体系崩溃,加剧国际社会动荡,最终导致二战爆发。而中国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扩大货物出口,丰富外贸的内容;一方面带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成为促进全球贸易
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引擎。可见,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解析】【详解】观点:审问题“国际经贸发展史是如何验证‘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这一规律的?”“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并根据材料一“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可以得出观点是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并且需要解释一下该观点的含义。根据材料一“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意为国
际经贸往来植根于各国互通有无的需要,合作共赢,否则就会导致倒退。论述:审问题“选择20世纪以来的典型史实进行论述”,并根据观点“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可知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
知,20世纪以来“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的典型史实就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以邻为壑,转嫁危机,一方面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另一方面宣布货币贬值,加大出口,造成恶性竞争,激化各国矛盾,国际货币体系崩溃,加剧国际社会动荡,最终导致二战爆发。根据材料二中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后“货物出口占全球份额”“制造业增加值”“服务出口额”“对外直接投资额”等都大幅增加,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中国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扩大货物出口,丰富外贸的内容;一方面带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中国又成为促进全球贸易和
世界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引擎。最后需要总结升华,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开放会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初期的防疫成果并不理想,进入封锁防疫第三周,疫情并没有得到明显控制,
日检测能力未能达到预期水平,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从疫情防控有效性的角度来说,英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缺乏针对性,既没有及时阻止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又未能顺利切断传染途径,无法阻止疫情多次反复传播,甚至还因为医疗物资与床位紧缺,放任轻症患者进行居家隔离,对感染者防护措施不当,不重
视病毒特性,不严格控制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对疑似病患进行检测和救治,出入境没有设立体温监测点,不对确诊病患行动轨迹进行追踪,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检验排查,最终导致疫情蔓延。——摘编自李瑾《英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分析与启示》材料
二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从确保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到多措并举关心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从加强人文关怀、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到稳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逐步推进复工复产。在这场捍卫人类健康福祉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战斗中,中国始终坚持
国际合作,开展防控和救治经验分享,推动联合科研攻关,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以自己的作为和担当,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战“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到中国责任!——摘编自郑昌华《中国文化是抗疫斗争的深沉力量》(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初期“防疫成果不理想”
的表现及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抗疫理念。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疫所体现出的进步性。【答案】(1)表现: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日检测能力较低;死亡率高;缺乏有效的防疫措施;未能阻断疫情。原因:疫情防控政策缺
乏针对性;医疗资源紧张;数据不准确导致政策判断失误;错误类比,将新冠肺炎与流感类比;对其它国家疫情防疫数据存在错误认知;政策设计本末倒置,未能及时纠偏。(2)理念: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进步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传统文化蕴含的家国
情怀、民本思想、不屈精神的进步性;中医药学的进步性;革命文化和科学理论的进步性。【解析】【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英国初期的防疫成果并不理想,进入封锁防疫第三周,疫情并没有得到明显控制,日检测能力未能达到预期水
平,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可知,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日检测能力较低、死亡率高;根据材料“从疫情防控有效性的角度来说,英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缺乏针对性,既没有及时阻止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又未能顺利切断传染途径”可知,缺乏有效的防疫措施、未能阻断疫情。原因:根据材料“从疫情防控有效性的角度
来说,英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缺乏针对性”可知,疫情防控政策缺乏针对性;根据材料“甚至还因为医疗物资与床位紧缺,放任轻症患者进行居家隔离,对感染者防护措施不当,不重视病毒特性,不严格控制病毒的传播途径”可知,医疗资源紧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数据不准确导致政策
判断失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府错误类比,将新冠肺炎与流感类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府对其它国家疫情防疫数据存在错误认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府的政策设计本末倒置,未能及时纠偏。(2)理念:根据材料“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的理念。进步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传统医学、革命文化以及科学理论等角度分析即可。具体而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传统文化蕴含的家国情怀、民本思想、不屈精神的进步性;中医药学的进步性;革命文化和科学理论的进步性。获得更多资源请
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