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docx,共(10)页,1.08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4e3f0fdcc40ada389dea46974f7ff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2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高考选择性考试试卷,考试时长7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
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B.铁犁牛耕的广泛应用C.人类掌握了某些动物的生长规
律D.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2.下图为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示意图,其增长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手工业发展B.闭关锁国政策C.皇权强化顶峰D.赋税制度改革3.下图所示是1977年在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件造型精美、纹饰繁复的战国青铜冰鉴。冰鉴是一件双层器皿,鉴内有一
缶。夏季,在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酒或其他食物,以达到冷藏的目的。这说明战国时期()A.青铜铸造工艺水平高超B.礼乐制度受到高度重视C.民众需求刺激技术创新D.粮食储存技术显著提升4.有学者在谈到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时,指出中国绝大
部分作物不像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依靠大农场,而是由小农来生产,如果小农对市场的连接不顺畅,那么他们的市场参与就是有限的,不仅会缺乏商业导向,而且还会对商业环境造成很大的风险,因此,小农面临不同的市场机遇是非常谨慎的。据此可知,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A.依靠
国际贸易建立稳定的粮食供给B.解决社会粮食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C.政府进行政策规范服务和正确引导D.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调节的制度5."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针尖,一个人磨圆另一端以便装上针头。仅
装针头一项,就包括两三道工序,装针头,把针涂白。甚至外包装,都成为专门的职业。如此一来,制针的流程就包含了大约18项操作。……平均下来每人每天生产4800枚针。”《国富论》中记述的这一现象()A.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B
.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C.反映了机器生产的流程D.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6.19世纪英国曾存在一种职业——“叫醒工”。他们专职叫人起床上班:早晨挨家挨户拜访顾客,用短棍敲门或长杆敲窗,或者射豆子的方法,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叫醒工”的出现反映了英
国()A.工厂制度兴起发展B.时间观念日益增强C.贫富分化日益严重D.城市生活丰富多彩7.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时间事件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18
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1892年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厂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工业革命推动近代化进程C.资本主义制度逐渐扩展D.工业革命推动政治民主化8.19世纪初,“面包加油沥(烤肉时滴下的肥油)”
是贫民家庭常见的膳食组合。到19世纪末,工人的餐桌上也出现了肉类,兰开斯特的人均每周肉食量在两磅左右。1881年的一份报告说,英国人的肉食消费大大超过了面包支出,牛奶、禽蛋、黄油、奶酪支出超过了土豆支出。这反映出()A.价格革命提升了民众的消费能力B.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消费的风气C.世界市
场改变了工人的饮食习惯D.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9.下面两幅图片中科技成果应用的共同影响是()A.促使劳作方式转化为集约型B.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C.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D.开启了美国苏联在太空领域的竞争10.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
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食物的生产者变为食物的采集者B.工业革命以工场代替工厂,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C.工业革命提高生产カ,使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度D.信息革命的
发展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11.“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重要版块之一,是一个聚焦数字经济,贯穿全年的国际性赛事。2022年,大赛设置数字医疗、数字“双碳”、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数字共富七大专题赛,探索互
联网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全球范围内高质量推动互联网产业精准对接,为全球互联网共治共荣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大会力量。这反映出()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社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C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强D.科技进步改变社会生活12.隋唐时期,木材商人主要在关中西部的陇右地区采购,然后贩卖
至长安、洛阳等地区。明清时期,木材商人转而深人川、湘、云贵、赣、闽等地采购,然后沿长江水道及海路转运至武汉、南京、镇江、上海、杭州等城市。这一转变主要是源于()A.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B.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动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丝绸之路的起点转变13.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
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据此可知,茶马交易()A.强化了对边疆地区垂直管理B.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C.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重大冲击D.
促进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的14.唐宋有关借贷契约法律对索债方式没有过多限制,甚至默许暴力抢夺方式。而清代法律规范了追债行,并对追债过程中采取抢夺手段予以严厉打击,更加注重保护借贷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一变化(
)A.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B.说明清朝抑商政策松动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反映清朝法制已经完善15.明清时期,双林镇的绸庄常“赊丝于机户,即收其绢,以牟重利”;在南浔镇以产“苏经”闻名,农家“取丝于行,代纺而受其值,谓之料经”;宁波的鱼业牙行,分鲜行和里行,都对渔帮放款,约定以所获
鲜、咸水产抵偿借款。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江南市镇商品经济高度专业化B.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的渗透C.商人逐渐成为生产组织的主体D.货币供求矛盾催生商业发展16.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
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还可以买一些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工资水平低B.英国工人阶级的非
理性消费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D.英国是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17.欧共体成立后不久,美国工商界便提出“把工厂迁到欧洲去”的口号,以避免欧共体的歧视性关税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刚刚运作,日本跨国公司便把投资重点转向墨西哥,企图通过这个跳板来减少关税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出现这些现象说
明区域集团组织()A.成为发达国家利用的工具B.具有一定封闭性和局限性C.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会导致世界贸易摩擦加剧18.某一国际金融机构,主要帮助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的短期所需的资金,期限一般为3-5年,利率由4%
到6%。2010年,我国成为该组织第三大成员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一国际金融机构是()A.B.为CD.19.明朝洪武年间规定:官员营造房屋,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用互兽,梁栋、斗栱青碧绘饰;庶民庐舍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
许用斗栱饰彩色。由此可知,明朝房屋的营造()A.追求华丽的色彩设计B.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C.遵循严格的礼仪制度D.完全依据政府的规定20.19世纪后期,巴黎的城市排水系统中,地下的管道系统供水管、煤气管和通信电缆等管线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地下共同沟(工程术语
,隧道结构的一种)的早期雏形。据此可知当时巴黎的地下管道系统设计()A.旨在应对城市化的弊病B.受到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C.提升了民众的卫生意识D.得益于新能源的广泛开发21.1801年到1851年,英国新增
城市数量为119个,但同时也有40个城市消失了,这时期英国城市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建设新城B.圈地运动C.城市环境恶劣D.工业革命22.1998年,法国空客公司停止了与我国合作的AE-100的项目;1999年年底,美国波
音公司在兼并麦道公司后关闭了原麦道与我国合作的MD-90生产线;2017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客机C919成功实现首飞。材料反映了()A.我国遵循的和平发展理念B.美国对我国的敌视态度C.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D.我
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23.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带领570名旅游者从英国莱斯特到巴夫勒参加禁酒大会,成为世界近代商业性旅游服务的开端。这表明当时()A.交通变迁推动新兴产业出现B.乘坐火车成为主要出行方式C.远途旅行成为西方消费时尚D.运输业提升了市
民生活水平24.汉代史书记载:“夏至日浚井改水,可去瘟病。”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告诫人们“凡果落.地,隔夜尚不可食,而况虫蚊食者乎?见之者切不可会。”据此可知在当时()A.已产生疫病预防的观念B.封建迷
信意识广为流传C.传统中医药学领先世界D.民众普遍关注食品安全25.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部先后发布了《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关于预防霍乱的指示》《关于防止流行性脑膜炎的指示》。“一五”时期,卫生部又先后颁发了《关于防疫站暂行办法》《
食堂卫生管理暂行办法》《传染病管理办法》《饮用水水质标准》《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关于防治疟疾规划》。这些举措()A.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B.利于推动卫生防疫事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C.表明疫病防控需与经济建设
相结合D.体现出民众普遍意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26.19世纪,英国议会相继出台《1848年卫生法》《1855年疾病预防法》《1858年医疗法》《1875年公共卫生法》,并对居民供水、污物处理、医院管理、地方防疫等方面做出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A.控制了疫情
的爆发和扩散B.促进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C.体现政府重视疫病的研究D.有效推动防疫体系的建立27.在湖北襄阳九连墩发掘的战国晚期1、2号墓中出土乐器90余件,其中钟磐是按照墓主人卿大夫身份的“判悬”方式进行排列,此外还出土有重巫、尚怪地
域文化特色的青铜鹿角立鹤等。这体现了()A.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B.音乐文化的巫术气息C.礼制为重的精神追求D.墓葬文化的宗教色彩28.《山海经》中记载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大、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中国远古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反映出中华先民()A.原始的天人感应观B
.与天抗争的不屈精神C.对自然最初认知D.具有崇尚英雄的传统29.唐朝王室在继承隋《九部乐》的基础上,以地名、国名为乐部名称,编制形成了燕乐、清商伎甘。(传统音乐)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等十部乐,推动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了高峰。这折射出当时()A.音乐形式的丰富多彩B.
文化上的兼容并包C.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D.统治者的生活奢靡30.据下表判断朝鲜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朝鲜词汇的日本模仿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采用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取汉字草书偏旁造“平假名”越南李圣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
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仿佛一个缩小版的中华帝国A.民族大迁徙大交融B.文化生命力影响辐射力C.中西文化双向交流D.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强二、非选择题。(31题10分,32题
12分,33题18分。)31.劳动工具的进步促进农业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造价低廉,并且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就地修理,也就更能造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同样一把锄头,可用来翻地、开沟、起垄、中耕、收获,同样一把镰刀可以
用来收割各种作物,南方的耕犁既可下水田,也可以上山耕梯田。由于通用性广,一个地区的农具种类虽然为效不多,却可以完成各种作物的多种作业。——摘编自陈文华《试论我囤传统农业工具的历史地位》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
“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朝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玉米、番薯等裁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
,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农具的特点,并列举两种古代的灌溉工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
作物的传入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32.材料一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
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11月5日)材料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部分)成就数据表类别2001年2020年货物出口占全球份额4.3%14.7%制造业增加值3.5万亿元26.6万亿元服务出口额3243亿元1.9万亿元对外直接投资额570亿元1.
1万亿元国际经贸发展史是如何验证“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这一规律的?选择20世纪以来的典型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结构完整。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初期的防疫成果并不理想,进入封锁防疫第三周,疫情并没有得到明显控制,日检测能力未能达到预期水
平,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从疫情防控有效性的角度来说,英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缺乏针对性,既没有及时阻止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又未能顺利切断传染途径,无法阻止疫情多次反复传播,甚至还因为医疗物资与床位紧缺,放任轻
症患者进行居家隔离,对感染者防护措施不当,不重视病毒特性,不严格控制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对疑似病患进行检测和救治,出入境没有设立体温监测点,不对确诊病患行动轨迹进行追踪,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检验排查,最终导致疫情蔓延。——摘编自李瑾《英国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政策:分析与启示》材料二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从确保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到多措并举关心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从加强人文关怀、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到稳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逐步推进复工复产。在这场捍卫人类健康福祉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战斗中,中国始终坚持国际合作,开展防控和救治经验分享,推动
联合科研攻关,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以自己的作为和担当,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战“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到中国责任!——摘编自郑昌华《中国文化是抗疫斗争的深沉力量》(1)据材料一,指出英
国初期“防疫成果不理想”的表现及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抗疫理念。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疫所体现出的进步性。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