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双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共(14)页,310.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ae56e89be0c5816b0ff67942031c9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年春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第二学月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
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6.考试时间:150分钟;物理化学生物同堂分卷考试,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分90分,共300分7.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
g23P31S32Fe56Cu64第I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8个小题,共48分;其中每题都为单选题。1.关于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有甲烷和乙烯B.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C.石油的分馏
、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乙烯的产量【答案】B【解析】【详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有甲烷,A错误;B.在工业上通常是用乙烯的产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B正确;C.石
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是化学变化,C错误;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H3CH(C2H5)CH2CH(CH3)CH3的名称为2-甲基-4-乙基戊烷B.中至少有16
个原子共平面C.分子式为C5H10O2的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有8种D.淀粉和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只有一种【答案】B【解析】【详解】A.CH3CH(C2H5)CH2CH(CH3)CH3的名称为2,4二甲基己烷,A错误
;B.由于苯分子是平面分子,处于苯环对位的两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一条直线上2点在一个平面上,则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上,所有中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B正确;C.分子式为C5H10O2的能够发生水解
反应和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是甲酸形成的酯,具有HCOOC4H9结构,丁基有2种结构,每种结构有4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所以—C4H9有8种不同结构,所以分子式为C5H10O2的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有8种,C正确;D.淀粉和蛋白
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水解最终产生葡萄糖,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发生缩聚反应形成,因此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最终也会得到多种氨基酸,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3.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己烯雌酚的分子
式为C18H20O2B.己烯雌酚分子中一定有16个碳原子共平面C.己烯雌酚为芳香族化合物D.己烯雌酚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加聚、酯化、硝化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己烯雌酚的结构简式可知己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正确;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是共面的,与碳
碳双键直接相连的原子是共面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以该分子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有8个,错误;C、己烯雌酚分子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正确;D、己烯雌酚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苯环,可发生加成、氧化、加聚反
应,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可发生酯化、硝化反应,正确,答案选B。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0.1molC3H8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1NAB.1mol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AC.常温常
压下,15g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D.现有乙烯、丙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A【答案】D【解析】【详解】A.C3H8分子中含有10个共价键,则在常温常压下,0.1molC3H8所含有的
共价键数目为1.0NA,A错误;B.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B错误;C.15g甲基的物质的量是1mol,由于甲基中含9个电子,所以15g甲基所含的电子数为9NA,C错误;D.乙烯、丙烯的最简式是CH2,式量是14,所以14g乙烯、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1molCH2,其中的原子
数目为3NA,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5.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确定甲酸钠中含有醛基B向苯酚的饱和溶液中滴加稀溴水验证三溴苯酚为白色沉淀C向酒精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D将溴乙烷与
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甲酸钠中含醛基,则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选项A正确;B.苯酚加浓溴水在酚羟基的邻对位生成白色沉淀三溴
苯酚,与稀溴水不能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选项B错误;C.酒精和醋酸均能与Na反应,则向酒精和醋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钠不能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选项C错误;D.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检验溴离子应在酸性条件下,则应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先加硝酸至酸性,再滴加
硝酸银溶液检验,选项D错误;答案选A。6.美国LawreceLiermore国家实验室(LINL)成功地在高压下将CO2转化为具有类似CO2结构的原子晶体,下列关于CO2的原子晶体说法,正确的是:A.CO2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互为同
分异构体B.在一定条件下,CO2原子晶体转化为CO2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C.CO2的原子晶体和CO2分子晶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D.在CO2的原子晶体中,每一个C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每一个O原子跟2个C原子相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原子晶体中
不含分子,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CO2原子晶体转化为CO2分子晶体,结构已发生改变,且二者的性质也有较大差异,故二者是不同的物质,所以二者的转变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CO2原子晶体与CO2分子晶体,结构不同,二者是不同的物质,物理性质不同,如CO2原子晶体硬度很大
,CO2分子晶体硬度不大,其化学性质也不同,故C错误;D.CO2原子晶体与SiO2结构类似,每个碳原子与4个氧原子通过1对共用电子对连接,每个氧原子与2个碳原子通过1对共用电子对连接,故D正确;故答案选D。7.金属钠晶体为体心立方晶胞,实验测得
钠的密度为ρ(g·cm-3)。已知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假定金属钠原子为等径的刚性小球且处于体对角线上的三个球相切。则钠原子的半径r(cm)为()A.3A2aNρB.3A2a3Nρ
C.3A32a4NρD.3A12a2Nρ【答案】C【解析】【详解】因为金属钠晶体为体心立方晶胞,所以在晶胞中含有钠原子数为1+8×18=2,设晶胞边长为x,根据ρ=mV得,ρ=32AaNx,所以x=3A2
aNρ,所以晶胞的体对角线为棱长的3倍,则体对角线为3A2a3Nρ,所以钠原子半径=3A32a4Nρ;答案:C8.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相似相溶”的一般规律,说明溴、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大,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A.
溴、碘单质和四氯化碳中都含有卤素B.溴、碘是单质,四氯化碳是化合物C.Br2、I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详解】Br2、I2是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CCl4是非极性溶剂,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以知
道,Br2、I2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故答案选C。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索,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为同周期元索,C核外电子总数
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2)单质A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__
___(填分子式),原因是_______;A和B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______和______。(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E的立体构型为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4)化合物D2A的立体构型为___,中心原子的价层
电子对数为______,单质D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D2A,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5)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a=0.566nm,F的化学式为______:晶胞中A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列式计算晶体F的密度(g.cm-3)
_____。【答案】(1).O(2).1s22s22p63s23p3(或[Ne]3s23p3)(3).O3(4).O3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范德华力大(5).分子晶体(6).离子晶体(7).三角锥形(8).sp3(9).V形(10).4(
11).2Cl2+2Na2CO3+H2O=Cl2O+2NaHCO3+2NaCl(或2Cl2+2Na2CO3=Cl2O+CO2+2NaCl)(12).Na2O(13).8(14).()1372314620.566
106.0210gmolcmmol−−−=2.27g•cm-3【解析】【分析】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应为P元素,C、D为同周期元素,则应为第三周期元素,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应为Cl元素,A
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结合原子序数关系可知A为O元素,B为Na元素。【详解】(1)四种元素分别为O、Na、O、Cl,电负性最大的为O元素,C为P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3;(
2)A为O元素,有O2、O3两种同素异形体,二者对应的晶体都为分子晶体,因O3相对原子质量较大,则范德华力较大,沸点较高,A的氢化物为水,为分子晶体,B的氢化物为NaH,为离子晶体;(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为PCl3,P形成3个δ键,孤电子对数为(5-3
×1)/2=1,则为sp3杂化,立体构型为为三角锥形;(4)化合物D2A为Cl2O,O为中心原子,形成2个δ键,孤电子对数为(6-2×1)/2=2,则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立体构型为V形,氯气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Cl2O,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Na2CO3+H2O
=Cl2O+2NaHCO3+2NaCl;(5)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为离子化合物,阴离子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阳离子位于晶胞的体心,则Na的个数为8,O的个数为8×1/8+6×1/2=4,N(Na):N(O)=2:1,则形成的化
合物为Na2O,晶胞中O位于顶点,Na位于体心,每个晶胞中有1个Na与O的距离最近,每个定点为8个晶胞共有,则晶胞中O原子的配位数为8,晶胞的质量为(4×62g/mol)÷6.02×1023/mol,晶胞的体积为(0.566×10-7)cm3,则晶体F的密度为()
1372314620.566106.0210gmolcmmol−−−=2.27g•cm-3。10.有A、B、C、D、E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和D也属同一
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E是_________。(2)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4)元素B与D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C与E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填“>”、“<”
或“=”)【答案】(1).H(2).O(3).K(4).[Ne]3s23p1(5).(6).O>S(7).Al>K【解析】【分析】有A、B、C、D、E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B和D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
子数的两倍,故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4,故B为氧元素,D为硫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处于ⅠA族,且E为金属元素,E的原子序数大于硫元素(D),故A为氢元素,E为钾元素;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
电子数的一半,则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原子序数介于B和D之间,故C为铝元素。【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A、B、C、D、E分别为H元素、O元素、Al元素、S元素、K元素。因而答案为H、O、K。(2)C元素为Al元素,
Al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根据电子排布规则,Al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1。(3)D元素为S元素,S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S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4,价电子为3s23p4,其价电子排布图为。(4)B与D分
别为O元素和S元素,位于同一主族,且S在O下面。而同主族时,电负性自上而下减小,所以S的电负性小于O电负性,即O>S;C与E分别是Al元素和K元素,K位于第四周期,电子层数为4层,而Al位于第三周期,电子层数为3层,可知K的最外层的电子离核更远,因而核对最外层电
子的吸引力就更小,因而K的第一电离能比Al小,即Al>K。【点睛】在比较第一电离能时注意把握特殊情况:同一周期内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体增大的趋势中有些曲折。当外围电子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p0,d0,f0)、半满(p3,d5,
f7)或全满(p6,d10,f14)结构时,原子的能量较低,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大。11.2012年2月,江苏镇江自来水出现异味,引发镇江及位于其下游的南通等地区发生居民抢购瓶装饮用水的现象。经初步调查,韩国籍船舶“格洛里亚”号货轮水下
排放管道排出的苯酚是引起自来水异味的主要原因。请完成以下填空:(1)苯酚与水混合,溶液变浑浊,向该浑浊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向上述反应液中继续通入过量CO2,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则通入CO2时的反应为_____,说明苯酚具有__
_____性。(2)A和B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它们都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B能使适量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A不能。B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①写出A和B的结构简式:A________,B_______________。②写出
B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答案】(1).溶液变澄清(2).溶液由澄清变浑浊(3).CO2+H2O+C6H5ONa→C6H5OH+NaHCO3(4).弱酸性(5).(6).(7).+N
aOH+H2O【解析】【分析】(1)在室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与NaOH反应产生可溶性的苯酚钠;向该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发生反应产生苯酚与碳酸氢钠,澄清溶液变浑浊,说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2)它们都能跟金
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分子中含有-OH,由于A不溶于NaOH溶液且不与溴水反应,故A为,由B能溶于NaOH溶液且能使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故B为酚,又因其苯环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则B为,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解答该题。【详
解】(1)在室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与水混合,溶液变浑浊,向该浑浊液中滴加NaOH溶液,苯酚NaOH反应产生可溶性的苯酚钠,反应方程式为C6H5OH+NaOH→H2O+C6H5ONa,因此看到浑浊液变为澄清溶液;向苯酚钠溶
液中通入CO2气体,发生反应:CO2+H2O+C6H5ONa→C6H5OH+NaHCO3,根据复分解反应规律,可知溶液的酸性H2CO3>C6H5OH,由于碳酸是弱酸,证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2)①它们都能跟
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分子中含有—OH,由于A不溶于NaOH溶液且不与溴水反应,故A为,由B能溶于NaOH溶液且能使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故B为酚,又因其苯环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则B为。②B是对甲基苯酚,具有酸性,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对
甲基苯酚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2O。【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答题时注意把握题给信息,明确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2.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有同学利用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设计了如下实验。注意:设计实验时,必须控制只有一个变量!试剂:4%H2
O2溶液,12%H2O2溶液,lmol/LFeCl3溶液仪器:试管、带刻度的胶头滴管、酒精灯(1)实验l:实验目的: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分别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加入5mL4%H202溶液,再分别加入3滴1mol/LFeCl3溶液,待
两支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甲放入5℃水浴中,将试管乙放入40℃水浴中。实验现象:试管___________。(填甲或乙)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说明____________。(2)实验2:实验目的:浓度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向试管甲中加入5mL4%H2O2溶液,向试管乙中加入5mL12%H2O2溶液。实验现象:试管甲、乙中均有少量气体缓慢产生。该实验现象不明显,你如何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现象支持“浓度改变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理论预测__
__________。(3)实验3:实验目的:________。实验步骤:在试管甲中加入5mL4%H2O2溶液,在试管乙中加入5mL4%H2O2溶液再加入lmLlmoFLFeC13溶液。你认为方案3的设计是否严谨?_______(填是或否),说明理由____
___。【答案】(1).乙(2).升高温度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向试管甲中加入5mL4%H2O2溶液,向试管乙中加入5mL12%H2O2溶液,再同时分别向试管甲和试管乙中滴加2~3滴lmol/LFeCl3溶液(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5).否(6)
.试管乙中加入1mL1mol/LFeCl3溶液会使H2O2溶液的浓度降低【解析】【详解】(1)甲、乙两支试管中加入5mL5%H2O2溶液,乙中的温度比甲高,故试管乙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说明升高温度可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以使用催化
剂,所以向试管甲中加入5mL4%H2O2溶液,向试管乙中加入5mL12%H2O2溶液后,再同时分别向试管甲和试管乙中滴加2~3滴lmol/LFeCl3溶液;(3)只有一支试管中加入了氯化铁溶液,与另一支试管形成对比试验,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但此方案设计不合理,因为加入的1mL溶液会对B试管溶液进行稀释,使浓度发生改变。【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方案的设计,注意实验过程中单一变量研究方法的使用,注意掌握控制变量法的灵活应用,为易错点。13.根据题意解答(1)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下
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中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___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热反应.反应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的能量变化可用图2表示.(2)为了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3)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
,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4所示(a、b为多孔碳棒)处电极入口通甲烷(填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5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写出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
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Mg、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时,该原电池的正极为_______;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答案】(1).放(2).吸(3).①(4).②(5).A,CH4﹣8e﹣+10OH﹣=CO32﹣+7H2O(6).2H++2e﹣═H2↑(7).Mg(8).Al+4OH﹣﹣3e﹣=AlO2﹣+2H2O【解析】【分析】(1)化学反应中,温度升高,则反应放热,温度降低则反应吸热;图2
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据此进行解答;(2)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在原电池中,铜作负极、其它导电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铁盐;(3)根据电子流向知,A为负极、B为正极,燃料电池中通入
燃料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为正极,甲烷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4)①Al、Cu、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金属Al作负极,金属Cu为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负极上Al失去电子;②Al、Mg、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Al为负极,Mg为正极,负
极上Al失去电子,正极上水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以此来解答。【详解】(1)通过实验测出,反应前后①烧杯中的温度升高,则Al跟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②烧杯中的温度降低,则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根据图2数据可以知道,该反应中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表示反应①的能量变化;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放;吸;①;(2)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在原电池中,铜作负极、其它导电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铁盐,①中铁作负极、Cu作正极,电池反应式为Fe+
2Fe3+=3Fe2+,不能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故错误;②中铜作负极、银作正极,电池反应式为Cu+2Fe3+=2Fe2++Cu2+,能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故正确;③中铁发生钝化现象,Cu作负极、
铁作正极,电池反应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不能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故错误;④中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池反应式为:Fe+Cu2+=Cu2++Fe2+,不能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故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②。(3)根据电子流向知,A为负极、B为正极,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为正极,所以A处通入甲烷,甲烷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H4﹣8e﹣
+10OH﹣=CO32﹣+7H2O。(4)①Al、Cu、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金属Al作负极,金属Cu为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负极上Al失去电子,正极反应为2H++2e﹣═H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H++2e﹣═H2↑;②Al、Mg、NaOH溶液可构成原电池,Al为
负极,Mg为正极,负极上Al失去电子,正极上水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电池离子反应为Al+4OH﹣﹣3e﹣=AlO2﹣+2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Mg;Al+4OH﹣﹣3e﹣=AlO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