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557.019 KB
  • 2024-10-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19)页,557.01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ac5be0d6c3fd98a8e3a65ddabbecbf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阶段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鼠的白毛与狗的黑毛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C.狗舌头卷曲与狗舌头不能卷曲D.马的细毛和长毛【答案】C【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

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详解】A、鼠的白毛与狗的黑毛,不符合同种生物,A错误;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不符合同种性状,B错误;C、狗舌头卷曲与舌头不能卷曲,符合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

同表现类型,C正确;D、马的细毛和长毛,不符合同种性状,D错误。故选C。2.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豌豆杂交时,需要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B.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C.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不需要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D.人工授粉后,就

不用套袋了【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母本的处理,应该在雄蕊未成熟时即花蕾期进行,对杂交结果采用了假说演绎法进行了推理,并对杂交结果大量的统计来减少实验误差。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详解】A

、用豌豆杂交时,需要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A错误;B、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B正确;C、需要考虑雌蕊和雄蕊的发育程度,在花蕾期去雄,确保实现亲本杂交,C错误;D、人工授粉后,仍需要套袋,D错

误。故选B。3.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若从孟德尔遗传规律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夫妇

双方一定都含有单眼皮基因B.该夫妇不可能生出双眼皮的女孩C.该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2D.该夫妇至少有一方是单眼皮【答案】A【解析】【分析】用A代表双眼皮显性基因,a代表单眼皮隐性基因。该夫妇生育一个单眼皮aa的孩子,可推知

父母均至少含有一个a基因。【详解】A、该夫妇生育一个单眼皮aa的孩子,只有该夫妇都有单眼皮基因,后代才会出现单眼皮个体,A正确;B、该夫妇生育一个单眼皮aa的孩子,可推知父母均至少含有一个a基因。当父母基因型均为Aa,则有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双眼皮)的女

儿,B错误;C、当父母基因型均为Aa,再生一个单眼皮aa孩子的概率为1/4;当父母基因型为Aa×aa时,再生一个单眼皮aa孩子的概率为1/2,因此无法判断,C错误;D、该夫妇生育一个单眼皮aa孩子,可推知父

母均至少含有一个a基因,当父母基因型均为Aa时,父母双方都是双眼皮,D错误。故选A。4.下列有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C.

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先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进行D.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如果一对相对性状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则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C、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均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二者是同

时进行的,B、C错误;D、如果双杂合子的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互作关系,则双杂合子自交后代可能不符合9∶3∶3∶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

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5.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A.eeffgg×EeFfGg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D.EeFfGg×EeFfGg【答案】A【解析】【分析】测交的定

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详解】A、eeffgg×EeFfGg中一个是隐性纯合子,另一个是三杂合子,

属于测交,A正确;B、EeFfGg×eeFfGg中没有隐性纯合个体,属于杂交,B错误;C、eeffGg×EeFfGg中没有隐性纯合个体,属于杂交,C错误;D、EeFfGg×EeFfGg中基因型相同,属于自交,D错误。故选A。6.已知某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A和B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两对

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植株AaB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4种,9:3:3:1B.4种,1:1:1:1C.2种,9:7D.2种,3: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红花基因型为A_B_,其余基因型表现为白花。【详解】根

据自由组合定律,植株AaBb测交,后代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AaBb:1aaBb:1Aabb:1aabb,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开红花,其余基因型个体开白花,D正确。故选D。7.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B.后代继承了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D.减数分裂中DNA复制2次,细胞分裂2次保证前后代DNA数目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特殊分裂方式。在这一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形成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亲本细胞的一半,故称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指的是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详解】A、后代的

细胞核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于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A错误;B、由于卵细胞和精子都只含有亲本部分遗传物质,因此后代继承了双亲的部分遗传性状,B错误;C、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都为亲本染色体的一半,因此精卵融

合后,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C正确;D、数分裂中DNA复制1次,细胞分裂2次使得配子只含有亲本一半的染色体,然后经过受精作用使前后代DNA数目稳定,D错误。故选C。8.某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其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

某个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C.该细胞分裂后最终形成2种类型的精细胞D.细胞中A与A、A与a分别在MI、MII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

示分析可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详解】A、由于是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所以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B、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的结构,细胞中

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B正确;C、该细胞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分裂后最终形成2种4个精细胞,为AB、ab或Ab、aB,C正确;D、细胞中A与A位于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A与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分别在MⅡ、MⅠ的后期分离,D错误。故选D。9.下列有关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A.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摩尔根的实验假说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C.杂合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交配可检验假说是否正确D.摩尔根随后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答案

】C【解析】【分析】摩尔根实验过程: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的杂交实验,子一代全为红眼,然后再用子一代的红眼雌雄果蝇进行交配,结果子二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且红眼(雌、雄):白眼(雄)=3:1。

该比例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关联。之后运用测交的方法,验证了该结论,证实了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A、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时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A正确;B、摩尔根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提出的假说

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B正确;C、用杂合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实验结果不能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因为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X染色体,结果均相同,C错误;D、摩尔根和他的学生通过荧光标记法,发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

C。10.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母亲患白化病,妻子的父亲患红绿色盲,母亲患白化病。这对夫妇生育一患遗传病孩子的概率是()A.1/16B.1/4C.7/16D.9/16【答案】C【解析】【分析】红绿色盲为单基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单基因常染色隐性遗传病。【详

解】用A/a表示白化病基因,B/b表示红绿色盲基因。表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母亲患白化病(aa),所以表型正常的丈夫的基因型是AaXBY,妻子父亲患红绿色盲(XbY),母亲患白化病(aa),所以表型正常的妻子的基因型是AaXBXb,二者婚配生下患白化病(aa)的孩子的概率为1/4,患红绿色盲(

XbY)的概率为1/4,因此生下患遗传病孩子的概率=1-不患病的概率=1-(1-1/4)×(1-1/4)=7/16,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图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X隐性遗传的是()A.①②B.④C.①③D.②④【答案】A【

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

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①双亲正常,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定不是伴X隐性遗传,①正确;②目前为患者,儿子正常,该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②正确;③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③错误;④根据该系谱图男

性患者的女儿正常,可排除伴X显性遗传,其他方式不能确定,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④错误。故选A。12.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4个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T2噬菌体侵染细菌

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C.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证明了烟草的遗传物质是RNAD.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A【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

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

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

子”,A正确;B、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B错误;C、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证明了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D、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利用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A。1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

肠杆菌的实验大致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并标记噬菌体B.②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其DNA分离C.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表明噬菌体的DNA已注入大肠杆菌D.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仅小部分

具有放射性【答案】B【解析】【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用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完全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

由于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故正确操作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即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低,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2)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故正确操作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即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

高,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由于完全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故能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所以要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液中培养并标记噬菌体,A正确;B、②过程是将培养液放入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让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分开,B错误;C、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噬菌体的DNA已侵入大肠杆菌,会随大肠杆菌沉淀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有放射性,C正确;D、因为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噬菌体在没有放

射性的大肠杆菌中复制的子代用的原料都是没有放射性的,故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仅小部分具有放射性,D正确。故选B。14.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

】B【解析】【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一切细胞结构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B、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也是DNA,B错误;C、病毒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正确;D、水稻是高等植物,遗传物质是DNA,D正确。故选B。15.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

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A.24%B.26%C.14%D.11%【答案】B【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

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解】已知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6%,即C+G=46%,则C=G=23

%、A=T=50%-23%=27%,又已知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28%,即A1=2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A1+A2)÷2,则A2=26%,但占DNA全部碱基数的13%。故选B。二、不定项选择16.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以

下叙述属于假说的是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答案】ABD【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

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的内容,

A正确;.的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属于假说,B正确;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这是孟德尔观察到的现象,不属于假说,C错误;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D正确。故选ABD。17.同源染色体是()A.一条染色体复制

而成的两条染色体B.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C.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且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D.由着丝粒分裂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答案】BC【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

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详解】A、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错误;B、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正确;C、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且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C正确;D、由着丝粒分裂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来源相同,不是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C。18.下图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时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图②表示在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所示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图②中的BC段B.图①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C.图①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D.图②中C→D时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答案】C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其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

分裂中期;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间期DNA的复制;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也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和末期。【详解】A、图①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上含2个DNA分子,该细胞处BC、于有丝分裂中期,图②中处于BC段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A正确;BC、图①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产生精子

,不会出现四分体,B正确,C错误;D、图②中C→D表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由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变成一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D错误故选CD。19.某科研小组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从鼠2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活菌都能使小鼠死亡C.活菌甲与死菌乙混合后能转化产生活菌乙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从鼠5体内分离出活菌在培养基上培养,都会产生光滑菌落【答案】AB【解析】【分析】R型菌和S型菌的区别是R型菌菌落表面粗糙,无毒性;S型菌菌落表面光滑,有毒性。由肺

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详解】A、由图可知,活菌乙能导致小鼠死亡,为S型菌,活菌甲不能使小鼠死亡,为R型菌。该实验能体现S型死菌的某种物质能让R型菌转化为

S型活菌,但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A错误;。B、实验②过程中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少数R型菌能转化为S型活菌,小鼠体内仍存在R型菌,所以从小鼠血液中能分离出两种菌,

其中R型菌不能使小鼠死亡,B错误;C、活菌甲与死菌乙混合后能转化产生活菌乙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正确;D、实验⑤过程中,R型死菌与S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鼠5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活菌,S型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

落表面光滑,D正确。故选AB。20.有关下图中化合物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图乙的基本单位之一B.图乙彻底水解产物有磷酸、核糖和4种碱基C.图乙中1、2、3构成一个核酸D.通常一个DNA分子由2条图乙所示的

核苷酸链构成【答案】ABC【解析】【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配

对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总是与T配对、C总是与G配对。DNA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详解】A、图甲中核苷酸含有核糖和腺嘌呤,因此代表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图乙中含有碱基T,其代表的是DNA的一条单链,甲是构成RNA的基

本单位之一,不是构成图乙DNA的基本单位,A错误;B、图乙代表DNA的一条单链,其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四种碱基和脱氧核糖,B错误;C、图乙中1、2、3不构成一个核酸,2、3、4构成一个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D、图乙代表DNA的一条单链,通常一个DNA分子由2条图

乙所示的核苷酸链构成,D正确。故选ABC。三、综合题21.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紫茎和绿茎这对相对性状中,显

性性状为_____;缺刻叶和马铃薯叶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2)如果用A、a表示控制紫茎、绿茎的基因,用B、b表示控制缺刻叶、马铃薯叶的基因,那么紫茎缺刻叶①、绿茎缺刻叶②、紫茎缺刻叶③的基因型依次_____、_____、_____。(3)紫茎缺刻叶①与紫茎缺刻叶③杂交的表

型及比值分别为__________。【答案】①.紫茎②.缺刻叶③.AABb④.aaBb⑤.AaBb⑥.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尊叶=3:1【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由组1可知,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紫茎对绿茎为显性,用A、a表示控制紫茎、绿茎的基因,用B、b表示控制缺刻叶、马铃薯叶的基因,则可推知,

番茄①的基因型为AABb,番茄②的基因型为aaBb;由组2可知,番茄②③杂交后代中,紫茎:绿茎=1:1,缺刻叶:马铃薯叶=3:1,由组1知番茄②的基因型为aaBb,则可推知番茄③的基因型为AaBb。【详解】(1)由组1中紫茎与绿茎番茄杂交后代均为紫茎可知,紫茎为显

性性状;由组1中缺刻叶与缺刻叶番茄杂交后代中出现马铃薯叶可知,缺刻叶为显性性状;(2)分析组1可知,紫茎×绿茎→紫茎,可知紫茎①为AA,绿茎②为aa,缺刻叶×缺刻叶→缺刻叶:马铃薯叶=3:1,可知缺刻叶①与缺刻叶②均为Bb,故①为AABb,②为aaBb;分析组2可知

紫茎×绿茎→紫茎:绿茎=1:1,可知紫茎③为Aa,缺刻叶×缺刻叶→缺刻叶:马铃薯叶=3:1,可知缺刻叶③为Bb,故③为AaBb;(3)紫茎缺刻叶①为AABb,紫茎缺刻叶③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中,均为紫茎,且有缺刻叶:马铃薯叶=3:1,故后代表现型为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点睛】本

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与计算,要求学生通过题干中的杂交组合分析各个亲本的基因型以及各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并针对题干要求的杂交组合进行后代的表型分析。22.图甲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

目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期。(2)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若想观察该种生物的染色体数,最好选在_________之间某一时期的细胞进行观察。(3)图乙中,①细胞中含有______对

同源染色体,______个四分体,_____条染色单体;①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乙中,②细胞处于图甲中的______段,对应于图丙中的______(填字母);②细胞产生的子细胞

的名称是__________。(5)图乙中,③细胞的名称是______。【答案】(1)①.DNA复制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2)BC(3)①.4②.0③.0④.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4)①.BC②.B③.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5)次级卵母细胞或

(第一)极体【解析】【分析】分析图甲:AB段形成的原因DNA的复制;BC段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乙: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分析图丙:A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

一次分裂;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小问1详解】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小问2详解】观察生物的染色

体数,最好选在中期图,甲中BC段中包括中期。【小问3详解】图乙中,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0个个四分体(四分体是减数分裂的特有现象),0条染色单体。其上一个时期

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小问4详解】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体,对应于图1中的BC段,对应于图3中的B,②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小问5

详解】图2中,根据乙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细胞分裂图和柱形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

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乙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甲和图丙各段或各组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3.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受

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乙病受B,b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不考虑XY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遗传病;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______

染色体上。(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Ⅲ7_________;Ⅲ9______。(3)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

【答案】①.常染色体隐性②.X③.AAXBY或AaXBY④.aaXBXB或aaXBXb⑤.5/12⑥.1/2【解析】【分析】分析遗传图谱:Ⅱ3和Ⅱ4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5和II6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

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Ⅲ8患甲病,II4为甲病和乙病携带者,其基因型AaXBXb;II3为甲病携带者,基因型为AaXBY,Ⅲ7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Ⅲ9患甲病,不患乙病,其母亲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故

其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3)Ⅲ8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XBXb(1/2)、aaXBXB(1/2);Ⅲ10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Y(1/3)、AaXbY(2/3),只考虑甲病遗传,Ⅲ8与Ⅲ10结婚子女中患病概率为2/3×1/2=1/3,正常概率为2/3;只考虑乙病遗传,Ⅲ8与Ⅲ

10结婚子女中患病概率为1/2×1/2=1/4,正常概率为3/4;只患一种病的几率计算式为1/3×3/4+2/3×1/4=5/12,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的几率是2/3×3/4=1/2。【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能根据

系谱图及题干信息准确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24.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_____、[5]_____。(2)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长链的基本骨架是_____。

(3)连接碱基对的化学键是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如下:即_____与_____配对;_____与_____配对。(4)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规则的_____结构。【答案】(1)①.一条脱氧核苷酸

单链片段②.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组成的(3)①.氢键②.A(腺嘌呤)③.T(胸腺嘧啶)④.G(鸟嘌呤)⑤.C(胞嘧啶(4)①.反向②.双螺旋【解析】【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1)DNA是由

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配对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总是

与T配对、C总是与G配对。【小问1详解】结构2中含有碱基T,说明其是由四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一条单链。结构5中含有碱基A和脱氧核糖,因此代表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小问2详解】DNA分子中由脱氧核糖和磷酸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小问3详解】碱基之间的连接键是氢键,配对方式是A(腺嘌呤)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与C(胞嘧啶配对。【小问4详解】由甲图可以看出,DNA左侧的

一条链上端是5'-端,下端是3'-端,右侧的一条链上端是3'-端,下端是5'-【端,因此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关系。由图乙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