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京津班)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共(9)页,445.86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a49afb6016e38f63c24395eb9af0b7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京津)2020.12.20(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在下列各题的4个选
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B.“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HClO属于酸B.纯碱属于碱C.CO2属于氧化物D.液氯属于单质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
解质的是A.CuB.K2SO4C.MgCl2溶液D.KCl溶液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蔗糖溶液B.NaOH溶液C.Fe(OH)3胶体D.NaOH溶液5.做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A.NaOHB.NaC
lC.CaOD.23NaCO6.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A.AlCl3B.CuCl2C.FeCl2D.HCl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e的摩尔质量是56gB.1molNH3中含有1mol氮和3m
ol氢C.0.012kg12C中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D.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伴有发光现象B.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D.燃烧一定会放出
热量9.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Mg2+、Cl—、NO—3B.K+、NH4+、OH—、HCO—3C.Na+、Ca2+、CO32—、NO—3D.K+、Ba2+、SO2—4、Cl—10.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B.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D.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11.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说法正确的是A.Na2O2、Na2O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O、Na2O2都是
能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C.Na2O2在与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2与足量水反应时,1molNa2O2转移2mol电子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9gH2O中所含的电子总数为5NAB.常温常压下,
22.4LCH4的分子数NAC.14gN2含有原子数为0.5NAD.1molFeCl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生成NA个胶体粒子13.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Mg(OH)2和盐酸;Mg(OH)2和C
H3COOHB.BaCl2和NaHSO4;Ba(OH)2和NaHSO4C.NaHCO3和HCl;Na2CO3和H2SO4D.NaHCO3(过量)和Ca(OH)2;Ca(HCO3)2和NaOH(过量)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32-+2H+====CO
2↑+H2O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C.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D.稀盐酸与过量氨水反应:H++NH3·H2O==
=NH4++H2O15.下列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
同浓度的稀盐酸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16.将绿豆大的钠块投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钠块只在煤油层中游动,并放出气体B.钠块只在水层中游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C.钠块在4CCl层和水层界面处游
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D.钠块在水层和煤油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17.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C.向新制氯水中滴加
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H+、HClO)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18.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
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C向KI-淀粉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I2D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先变红,随后褪色氯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和漂
白性物质19.已知常温下,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①2R-+Z2==R2+2Z-;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①2M2++R2==2M3++2R-。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Z2+2M2+===2M3++2
Z-不可以进行B.Z元素在①①反应中都发生还原反应C.反应①中XO4-是还原剂,X2+是还原产物D.各粒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R2>M3+20.数字化实验是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实验手段。下图是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光照氯水过程中得到的图
像,该图像表示的意义是A.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B.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C.氯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D.氯水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21.(7分)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钡固体①Na2CO3粉末①CO2气体①稀硫酸①纯HNO3①Na
2O2①NaClO溶液⑧C2H5OH①熔融氯化钠①CuCl2固体。请用序号填空:(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_。(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3)①与①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
,并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2.(8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O2与O3,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2)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2个Na+,则溶液中SO42-的
物质的量是________。(3)15.6gNa2X中含有0.4molNa+,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4)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L气体A2与9L气体B2完全化合生成6L气体C,则气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用A、B表示)。23.(10分)下图中,反应①为常温下的反应,A、C、D中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和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之间,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是淡黄色固体,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G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
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A与石灰乳反应制得的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该物质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4.(8分)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
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1)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2)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含氯粒子有。(3)如图是一组探究氯气性质的装置。①现关闭活塞K,若有
色布条是干燥的,溶液A为浓硫酸,则有色布条。若溶液A为水,则有色布条。若溶液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有色布条__。①现打开K,溶液A为氢氧化钠溶液,通入的氯气是湿润的,布条是干燥的,则有色布条_。25.(7分)某小组同学进行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探究,实验如下(夹持装置
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I实验II(1)实验I,能够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的证据是。(2)实验II,方框中为洗气装置,请将该装置补充完整。(3)实验II,试剂a为。(4)实验II,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饱和Na2CO3溶液中有细小晶体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
细小晶体的原因:。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考试高一年级化学(京津)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BCDCCCA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盐酸NaHCO3固体试剂
a饱和Na2CO3溶液答案CADDDDBBD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21.(7分)(1)④④④(2)④④④④④④(3)2Na2O2+2CO2=2Na2CO3+O2↑22.(8分)(1)1:1(2)0.025(3)32(4)AB323.
(10分)(1)Cl2O2(2)NaOH+Cl2==NaCl+NaClO+H2O(3)Ca(ClO)2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HCl+O2↑24.(8分)(1)C(2)Cl2、HClO、Cl-
和ClO-(3)不褪色褪色不褪色褪色25.(7分)(1)相同条件下,试管A中无明显现象,试管B中产生白色沉淀(2)(2)(3)饱和NaHCO3溶液2e-(4)Na2CO3+H2O+CO2====2NaH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