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PDF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3.217 M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pdf,共(18)页,3.21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91f95dba95f046b3dce6e26af9259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D.D.“晚稻测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错,应是“晚稻加早稻测产相加突破1500公斤”。2.CA.“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错。结合原文“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可知,没有得到父亲的大力支持;B.“他所做

的无性杂交、环境影响等试验,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错。原文是“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可见“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的是染色体、基因遗传

学说;D.“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用其名字命名了小行星(8117)”因果关系错误。原文是“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但并未提到命名原因。3.BB.

两文内容表述正好相反。材料一最后一段总结说“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可见材料一突出他边教学边试验的理论联系实际

的特点;《喜看稻菽千重浪》主要写“在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突出他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4.①刻苦钻研(吃苦耐劳);②勤于实践;③勇于创新;④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团结精神;⑤为国为民为全人类谋利益。(答出4点即可)5.材料一:侧重展现袁隆平

的教学生涯与杂交水稻的科研活动,用事件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品质,因为这是一篇人物传记。材料二:侧重介绍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因和实践探索中的艰辛,在对话中体现人物的思考和优秀品质,因为这是一篇人物访谈。材料三:侧重交代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世界的

影响,用概括的语言体现人物的精神高度,因为这是一篇新闻评论(消息)。6.DD."将军不敢面对老人"错。根据文中内容,是将军得知老人到来时还没有想好应对的办法,内心激动而不安。7.CA.“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错,这些内容是作者艺术性的加工,而不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B.“将军对牺牲多年的父亲的思

念之情”错,应是侧面烘托出将军对失去儿子的烈属的关爱。C.正确。D.“肖像描写"错,作品没有使用肖像描写塑造将军形象。“我这条命是战友给的呵"是将军的心理描写,“忽然欠起身:‘开得太快了'"是对将军的语言和动作描写。8.①小说叙写将军初次给老人回信就寄上

二十元钱的汇票,体现了将军对烈士遗属的关爱。②小说写曾庆良掩护部队渡湘江而牺牲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为集体利益而自我牺牲精神。③小说通过曾育才救挑夫和曾令标救将军的行为,体现了战争年代红军战士舍己救人的崇高

精神。④小说以将军叮嘱爱人给老人织毛衣、弄袜子以及写信问候"父亲"的细节,表现将军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9.①运用了倒叙手法。通过倒叙写将军收信、写信的情节,把人物置身于富有戏剧性的冲突之中,吸引读者,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②运用了插叙手法。通过插叙父亲被害、战友牺牲之事,交

代了将军情感转变的原因,丰富了作品内容,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救人的精神,深化了小说的主题。③运用了张弛结合的叙事节奏。在叙述的节奏上,有“渡湘江”“过草地”时战士自我牺牲、舍己救人的概括叙述,也有对将军过草地被救过程的详细描写,快慢交织的叙事速度使得小说引人入胜。④采用回忆与现实交织的叙

事安排。补足了故事的相应背景,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突出了主题。⑤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深入展示了将军的内心活动,表现他内心情感的变化,⑥采用戛然而止的结尾方式。末尾以将军带着复杂的心情“跨上楼,轻轻地推开了房门”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使文章富有张力,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⑦小说以“信”为

叙事线索。小说通过“信"这一线索贯穿了“寻亲”“认亲”的情节脉络,也承载了将军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的缘由和小说的主题。10.FJP11.B“惟”: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恭敬/只有。两者意义不同。句意:(向您)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醒来时只有身边

的枕席。12.C“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可知,皇帝此后没再起用他,但并未将其免职。13.(1)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暗想恐怕

早晚弃尸山谷。(评分标准:“赖”“属”“窃”,句意正确1分)(2)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做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评分标准:“数”“尝”“挺节”,句意正确1分)14.

①学识、思想深受先祖和父辈的熏陶,家学渊源深厚;②自己有改变地位低下命运的强烈愿望;③文思敏捷、卓有才干。附参考译文:杜甫,字子美,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李邕看重杜甫的文才,就先去谒

见他。(后来)杜甫考进士落榜,困处长安城中。天宝十三年,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颂,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

,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向您)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

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奔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

名帖,被任命为左拾遗。杜甫和宰相房琯是平民时的朋友,房琯因窝藏琴师董廷兰被撤了宰相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说:“杜甫要是拿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

提意见了。”肃宗才平息了怒气,不再追究。杜甫向皇帝谢罪,然而皇帝此后也就不再起用他了。当时叛军到处抢掠,杜甫的家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幼年的孩子甚至要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后来杜甫随朝廷迁回京城,又出京任华州司功参军。适逢严武统辖剑

南东西两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严武再次统领剑南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担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杜甫见严武,有时竟不戴头巾,而性格狭隘急躁傲慢,曾经酒醉登上严武的坐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

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却恨杜甫。严武死后,崔旰等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于是客居耒阳。当地县令送给他牛肉和白酒,一天杜甫大醉后死去,享年五十九岁。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年轻时与

李白齐名,当时号称为“李杜”。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做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人们爱他的忠义。评价道:唐朝兴起以来,诗人们继承南朝陈及隋朝的诗风余韵,崇尚浮华绮丽的文风并相互夸耀。

到宋之问、沈佺期等人,研究揣摩音韵,做到平仄没有差池,称之为“律诗”,(以后)人们竞相沿袭。到了开元年间,渐渐地以典雅中正来衡量诗歌。然而倚仗形式华美的,其内容就会空虚,喜欢绮丽风格的,就会有违于雄壮。到了杜甫,他的诗歌雄浑开阔无比深广,融合千万风格为一体,古今诗体兼善。其他诗人不足之

处,杜甫却能做到足足有余。即便是他所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也让后人受益很多。所以元稹说道:“有诗人以来,没有比得上杜子美的。”杜甫又善于铺陈时事,对格律押韵的把握非常精深,以至于他(即使)写上千言的诗歌,其气势也不会有一点衰减,世人称为“诗

史”。昌黎韩愈对于(杜甫的)文章慎重地许可,至于诗歌,唯独推崇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确可以相信他们说的。15.(1)A.“清脆圆润"错误,应为“急骤粗重”。16.①《琵琶行并序》运用大量笔墨对琵琶乐本身进行铺陈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相结合,除“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侧面描写,没有运用比喻手法外,其余诗句都是正面描写,而且全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②《夜筝》则以听者的感受衬托筝乐的美妙,主要是侧面描写。17.(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半壁

见海日空中闻天鸡(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8.D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并驾齐驱”强调双方地位同样重要,“并行不悖”强调双方互不冲突。第一处,语境是强调“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同等重要,应选“并驾齐驱”。拍手称赞:两手

相拍,表示称赞。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第二处,语境主要是强调对作品的赞扬,应选“拍手称赞”。慧眼独具:多用以形容有异于他人的独特见解。慧眼识珠:比喻有特别的眼力能识别人或物。第三处,语境是说茅盾发现了《百合花》的可贵之处,应选“

慧眼识珠”。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第四处,结合前文“小说得以转载,赢得好评如潮”可知,语境是强调其受人称赞,应选“脍炙人口”。19.B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

当,“以残酷的战争显现灵妙之笔”应改为“以灵妙之笔显现残酷的战争”,排除A、D两项。二是结构混乱,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百合花》”,第三个分句的主语变成了“风格”,应改为“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风格迥异”,使前后分句的主语一致,排除C项。20.①综合运用排比、引用、

反语等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所谓的“好话”的种种表现和本质进行揭露;(2分)②句式整齐,语气强烈,嘲讽意味突出,强化了作者对虚假浮夸、一味迎合的文学评论现象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批判态度。(3分)21.D根据后文“标志着稻作农业社会正式形成”,可推断出所填句子

的陈述对象应该是“稻作农耕生产”,排除C项。“因为……”“由于……”与后文“标志着……”衔接不顺畅,排除A、B两项。22.①人与某些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赖②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③稻作农耕的出现(每空2分)2

3.例文以情铸典,以典谋篇简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艺术全词由六个典故串起,且指涉时间跨度较长,从战国末期的赵国名将廉颇,到汉武帝时期“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再到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刘裕和他的儿子刘义隆,一直写到作者自高宗绍

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以来四十三年的种种情事。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跨度,被词人以典故的方式巧妙剪裁,并与自己所经历的现实生活错综编织,高度浓缩在一百零四字的篇幅之中。(概述原文,提出观点)词以吴主孙权开篇,谓之“英雄”,赞其“风

流”。接着又写英雄刘裕,“斜阳草树”句,语出刘禹锡《乌衣巷》诗,“寻常巷陌”句,语出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词。此处连用两句语典,结合后面“人道寄奴曾住”的事典可知,词人有感于宋武帝刘裕出身寒微而终成北伐大业,其对于南宋朝廷的不满隐然可见。从上阕转

到下阕,因刘裕而及其子刘义隆,亦是人之常情。但词的下阕一转而为悲抑之音,一上来就写元嘉北伐因战前仓促而终遭惨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将此种惨败窘境表露无遗。从下阕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词人既忧心君臣之摇摆与

北伐之仓促,又担心时不我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将词人从苍茫邈远的怀古中拉回到自己所曾经历的抗金现实。词人感奋之余,猛然又想到这四十三年时间里,北方沦陷区的人民又是怎样一种心态呢?当南方终于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北伐的时候,北方却

是一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太平景象!词人深知,承平的时间越长,民众也就越是安居乐业,再无抗金的斗志。“可堪回首”四字,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沉痛与悲哀。(具体分析典故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词以吴主孙权开篇,谓之“英雄”,赞

其“风流”。接着又写英雄刘裕,“斜阳草树”句,语出刘禹锡《乌衣巷》诗,“寻常巷陌”句,语出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词。此处连用两句语典,结合后面“人道寄奴曾住”的事典可知,词人有感于宋武帝刘裕出身寒微而终成北

伐大业,其对于南宋朝廷的不满隐然可见。从上阕转到下阕,因刘裕而及其子刘义隆,亦是人之常情。但词的下阕一转而为悲抑之音,一上来就写元嘉北伐因战前仓促而终遭惨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将此种惨败窘境表露无遗。从下阕的后半部分,可以

看出词人既忧心君臣之摇摆与北伐之仓促,又担心时不我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将词人从苍茫邈远的怀古中拉回到自己所曾经历的抗金现实。词人感奋之余,猛然又想到这四十三年时间里,北方沦陷区的人民又是怎样一种心态呢?当南方终于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北伐的时候

,北方却是一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太平景象!词人深知,承平的时间越长,民众也就越是安居乐业,再无抗金的斗志。“可堪回首”四字,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沉痛与悲哀。(具体分析典故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李清照《声声慢》叠词妙用《声声慢》开篇十四字之妙,妙在叠词。开头三句全为叠词,却

毫无雕琢的痕迹,自然妥帖地表现了词中的情和景。(表明观点)“寻觅”、“冷清”、“凄惨”,(引述文本)原本也可以表达孤苦无依和惆怅寂寞的心情,但作者嫌力度不够,无法完全表达自己深重的愁情,就大胆地将它们每一个词都重叠起来,并在“凄凄惨惨”的后面缀上了

“戚戚”的叠声词,这样一来,不仅力度加强,效果倍增,还极富音乐美。(总写叠词的表达效果:情感美、音乐美)“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李清照在其《词论》中说:“盖诗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引用理论,可以让评论更

有学理支撑)可见,李清照是非常精通音律的,她的词声调和谐,音韵流转。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且这些字的韵腹大都开口度较小,也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有如一位伤心至极的女子在低吟倾诉,一种莫名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进一步分析叠词

产生的音乐美,这也很能凸显词的特点)开头连用叠字,细致地描绘了她痛定思痛时“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心理过程,虽未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显示了作者纯熟的用字技巧,该词也被历代词家赞为千古绝唱。(进一步分析叠词体现的情感美)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说:“本朝非

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万树《词律》云:“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后来有不少词曲仿效这种写法,都不如李清照用得出奇制胜而又自然生动。(总结全文,再次表明观点)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

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