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6)页,2.14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8cfd484ed83e53be3ffeb818560751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杨镇一中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题(化学)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1小题,42分)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BC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锂离子电池燃气灶太阳能集
热器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高温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是热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B.锂离子电池是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燃气灶是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故C正确;D.太阳能集热
器是太阳能主要转化为热能,故D错误;故选C。2.1g冰受热转化为1g水蒸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是熵增的过程B.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1g冰与1g水蒸气所具有的内能不同D.H2与O2反应生成1molH2O(l)与生成1molH2O(g)放出的热量相同【答案】D【解
析】【分析】【详解】A.1g冰与1g水蒸气的过程是由有序向无序发展,为熵增的过程,A分析正确;B.该过程水分子未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B分析正确;C.1g冰变为1g水蒸气吸收热量,则1g冰与1g水蒸气所具有的内能不同,C分析正确;D.1molH2O(l)与1molH2O(g)
所具有的能量不同,H2与O2初始总能量相同,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同,则H2与O2反应生成1molH2O(l)与生成1molH2O(g)放出的热量不相同,D分析错误;答案为D。3.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32NHHOB.2Ca(OH)C.23NaCOD.24HSO【答案】A【解析】【详解】A.一水合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弱电解质,故A符合题意;B.溶于水的氢氧化钙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强电解质,故B
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强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D.硫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强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向水中加入下列溶质,能促进水电离的是A.H2SO4B.NaOHC.NaClD.NH4Cl【答案】D【解析】【详解】A.
H2SO4为强电解质,电离产生氢离子,水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导致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抑制水的电离,A与题意不符;B.NaOH为强电解质,电离产生氢氧离子,水中氢氧离子浓度增大,导致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抑制水的电离,B与题意
不符;C.NaCl为强电解质,产生的钠离子、氯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C与题意不符;D.NH4Cl为强电解质,产生的铵根离子能与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一水合氨,导致水的电离平衡正向进行,促进水的电离,D符合题意;答案为D。
5.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2-244HSO=2H+SOB.+-2HO=H+OHC.+2-233NaCO2Na+COD.+-324NHHO=NH+OH【答案】A【解析】【详解】A.硫酸是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2-244HSO=2H+SO,故A正
确;B.水只能微弱的电离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2HOH+OH,故B错误;C.碳酸是可溶性盐,在水中完全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2-233NaCO=2Na+CO,故C错误;D.一水合氨是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324NHH
ONH+OH,故D错误;故选A。6.酸碱中和滴定中常用以下仪器,其中为碱式滴定管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A.图示所指的仪器为100ml容量瓶,故A错误;B.图示所指的仪器有玻璃活塞是酸式滴定管,故B错误C.图示所指的仪器有
橡皮管和玻璃珠形成的“阀”是碱式滴定管,故C正确;D.图示所指的仪器为锥形瓶,故D错误;故选C。7.把镁条(去除氧化膜)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影响AB段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H+的浓度B.反应时溶液的温度
C.体系的压强D.Cl-的浓度【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开始氢离子浓度就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A错误;B.反应放热,使体系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C.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因
此氢气逸出到反应体系外,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故C错误;D.在反应过程中氯离子浓度几乎没有变化,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故D错误;故选B。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SO2+O22SO3ΔH=-196.6kJ·m
ol-1B.C(g)+O2(g)=CO(g)ΔH=+393.5kJ·mol-1C.H2(g)+12O2(g)=H2O(g)ΔH=-241.8kJD.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答案】D【解析】【详解】
A.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应该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故A错误;B.碳不完全燃烧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的ΔH是负值,故B错误;C.ΔH的单位是kJ·mol-1,故C错误;D.物质的聚集状态、ΔH均正确,故D正确;此题选D。9.固态或气态碘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I2(?)+H2(g)2HI(
g)△H1=-9.48kJ•mol-1②I2(?)+H2(g)2HI(g)△H2=+26.48kJ•mo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①中的I2为气态,②中的I2为固态B.②中反应物总能量比①中反应物总能量低C.
1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35.96kJD.产物的热稳定性:反应①>反应②【答案】D【解析】【分析】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根据反应热△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分析,反应①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由
于物质在气态时的能量大于在固态时的能量,则①中的I2为气态,②中的I2为固态,即①I2(g)+H2(g)2HI(g)△H1=-9.48kJ•mol-1;②I2(s)+H2(g)2HI(g)△H2=+26.48kJ•mol-1。
【详解】A.结合以上分析可知,①中的I2为气态,②中的I2为固态,故A正确;B.结合以上分析可知,②中反应物总能量比①中反应物总能量低,故B正确;C.根据盖斯定律,②-①得到:I2(s)I2(g)△H=+26.48kJ•mol-1+9.48kJ•mol-1=35.96kJ,即1m
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35.96kJ,故C正确;D.反应①②的产物均为气态碘化氢,所以二者的稳定性相同,故D错误;故选D。10.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B.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C.加热盛有
NO2气体的密闭玻璃球,气体颜色加深D.对222HI(g)H(g)+I(g)平衡体系增加压强(减小体积)使颜色变深【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水中存在平衡+-22Cl+HOH+Cl+HClO饱和食盐水有利于该平衡向逆向移动
,从而有利于氯气的逸出收集,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故A正确;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打开啤酒瓶时,瓶内的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二氧化碳会从瓶中溢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正确;C.加热盛有NO2气
体的密闭玻璃球,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则升高温度2242NOgNOg()()逆向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故C正确;D.()()()222HIgHg+Ig压缩容器体职,导致紫色的蒸气浓度增大,体系颜色变深,但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所以增大压强,平衡不
移动,故D现象描述正确,但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错误;故选D。11.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2+-2-2442[Cu(HO)]()+4Cl[CuCl]()+4HOΔH>0蓝色黄色,下列可使黄绿色的CuCl2溶液变成蓝色的方法是A.升温B.加NaCl(s)C.加AgNO3溶
液D.加压【答案】C【解析】【详解】A.正向H0,则正向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黄绿色加深,故A错误;B.加NaCl(s),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黄绿色加深,故B错误;C.加A
gNO3溶液,银离子将氯离子沉淀,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黄绿色变为蓝色,故C正确;D.没有气体参与,压强改变没有影响,故D错误;故选C。12.已知HCl为强电解质,下列事实能够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①乙酸可以与CaCO3反应去除水垢②0.1mo
lL-1的乙酸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③常温下,0.1molL-1的乙酸溶液的pH约为3④在温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比HCl溶液弱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乙酸可以与CaCO3反应去除水垢,
说明乙酸酸性比碳酸强,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②0.1molL-1的乙酸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乙酸溶液显酸性,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③常温下,0.1molL-1的乙酸溶液的pH约为3,说明乙酸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
电离,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④在温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比HCl溶液弱,说明乙酸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比HCl小,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综上所述,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③④,故选D。13.汽车尾气处理存在反应:22NO(g)CO(g)NO(
g)CO(g)++,该反应过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B.该反应生成了具有非极性共价键的2CO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D.反应物转化为活化络合物需要吸收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象可知,该反应是一个能量降
低的反应,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故A错误;B.CO2分子中含有碳氧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所以使用催化剂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反应物
的总能量小于活化络合物的总能量,所以由反应物转化为活化络合物需要吸收能量,故D正确;故答案选D。14.生产硫酸主要反应:2SO2(g)+O2(g)2SO3(g)△H<0。图中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A.X代表压强B.推断L1>L2C.A、B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
相同D.一定温度下,当混合气中n(SO2):n(O2):n(SO3)=2:1:2,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答案】B【解析】【分析】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2SO2(g)+O2(g)2SO3(g)△H<0,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
个气体分子数目减少的放热反应,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随温度的升高,化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的平衡转化率下降,故X代表温度;随着压强的增大,二氧化硫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图中L代表压强,且L1>L2,据此分析可得结论。【详解】A.因该反应正反应是一个分子
数目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硫的平衡转化率应增大,与图示变化不符,故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图中L代表压强,因该反应正反应是一个分子数目减少的反应,所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压强越大,二氧化硫的转化率越大,则L1>L2,故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X
代表温度,则A、B两点的温度不同,化学平衡常数不同,故C错误;D.一定温度下,当混合气中n(SO2):n(O2):n(SO3)=2:1:2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份的浓度不一定保持不变,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D错误;答案选B。15.在T℃,HCl气体通过铁管时,发生腐蚀反应(X):22Fe(
s)+2HCl(g)FeCl(s)+H(g)ΔH(K=0.3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降低反应温度,可减缓反应X的速率B.在HCl气体中加入一定量2H能起到防护铁管的作用C.反应X的H可通过如下反应获得:221Fe(s)+Cl(g)FeCl(s)ΔH、222H(g)
+Cl(g)2HCl(g)ΔHD.T℃时,若气体混合物中()12(HCl)=H=0.5molLcc−,铁管被腐蚀【答案】D【解析】【详解】A.降低反应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可减缓反应X的速率,故A正确;B.在HCl气体中加
入一定量2H,氢气浓度增大,可以抑制平衡正向移动,能起到防护铁管的作用,故B正确;C.①221Fe(s)+Cl(g)FeCl(s)ΔH、②222H(g)+Cl(g)2HCl(g)ΔH,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2212Fe(s)+2HCl(g)FeCl
(s)+H(g)Δ=Δ-ΔHHH,故C正确;D.T℃时,若气体混合物中()12(HCl)=H=0.5molLcc−,则Q=20.5=20.330.5K=,反应逆向移动,铁管不易腐蚀,故D错误;故选D。16.两个体积相同带活塞的容
器,分别盛装一定量的NO2和Br2(g),都为一样的红棕色,迅速将两容器同时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如图),假设气体不液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a′过程中,颜色突然加深,然后逐渐变浅,最终颜色比原来的浅B.a′、b′的颜色一样
深C.a′的压强比a的压强的2倍要小,b′的压强为b的压强的2倍D.a′中的c(NO2)一定比b′中的c(Br2)小【答案】C【解析】【分析】在密闭容器中放入NO2气体,存在可逆反应:2NO2N2O4,a→a′过程中缩小容器的容积,导致物质的浓度增大,体系的压强也增大,
但平衡移动的趋势是微弱的;Br2在密闭体系中不存在化学反应,容器的容积缩小,物质的浓度增大,据此解答。【详解】A.a→a′过程中2NO2N2O4,缩小容器的容积,导致各种物质的浓度都增大,体系的压强也增大,由于反应物的系数大,所以反应物NO2的浓度比生成物的浓
度增大得多,平衡向正反应反应移动,但平衡移动的趋势是微弱的;达到新平衡时各物质(气体)的浓度都比旧平衡时大,因此最终气体的颜色比原来深,A错误;B.开始时NO2(g)和Br2(g)浓度相等,容器的容积减
小的倍数相同,但a在压缩中有一定NO2转化成N2O4,b中不存在化学反应,导致a′颜色应比b′中的略浅,B错误;C.a→a′过程中,平衡正向移动,使a′中气体物质的量比a中要少,a′的压强比a的压强2倍要小;b和b′中物质的量相等,气体体积是原来的一半
,则b′的气体的压强为b中气体的压强的2倍,C正确;D.两者颜色一样深,并不意味着c(NO2)和c(Br2)相等,颜色深的浓度不一定大,颜色浅的浓度不一定小,故a′中的c(NO2)不一定比b′中的c(Br2)小,D
错误;答案选C。17.室温下,对于1L0.1mol·1L−醋酸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3CHCOO−的浓度为0.1mol/LB.加入少量3CHCOONa固体后,溶液的pH降低C.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3nCHCOO与()3nCHCOOH
之和始终为0.1molD.与23NaC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CO2HHOCO−++=+【答案】C【解析】【详解】A.醋酸为一元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则0.1mol/L醋
酸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小于0.1mol/L,故A错误;B.醋酸为一元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电离平衡左移,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pH增大,故B错误;C.醋
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由物料守恒可知,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1L0.1mol/L醋酸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醋酸的物质的量之和始终为0.1mol,故C正确;D.醋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33322CO+2CHCOOH=2CHCOO+HO+CO,故D错误;故选C。18.在室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1mL1.0×10-5mol/L盐酸稀释到1000mL,稀释后溶液的pH=8B.将1mLpH=3的一元酸溶液稀释到10mL,若溶液的pH<4,
则此酸为弱酸C.用pH=1的盐酸分别中和1mLpH=13NaOH溶液和氨水,NaOH消耗盐酸的体积大D.pH=2的盐酸与pH=1的硫酸比较,c(Cl-)=c(SO2-4)【答案】B【解析】【详解】A.将1mL1.0×10-5mol/L
盐酸稀释到1000mL,酸电离产生的c(H+)=1.0×10-8mol/L,其电离产生的H+对水电离抑制程度很小,溶液中c(H+)≈1.0×10-7mol/L,则稀释后溶液的pH=7,A错误;B.pH=3的一元酸溶液,c(H+)=10-3mol/L,若该酸是一
元强酸,则将1mL该溶液加水稀释到10mL,c(H+)=10-4mol/L,pH=4,但溶液的pH<4,说明c(H+)>10-4mol/L,说明溶液中有酸分子又电离产生H+,使c(H+)增大,故说明此酸为弱酸,B正确;C.NaOH是一元强碱完全电离,NH3·H2O是一元弱碱,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若溶液pH=13,则c(NH3·H2O)>c(NaOH)=c(OH-)=0.1mol/L。二者的体积相同,故n(NH3·H2O)>n(NaOH)。pH=1的盐酸,c(H+)=0.1mol/L,若用pH=1的盐酸
分别中和1mLpH=13NaOH溶液和氨水,由于它们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1,故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氨水大于NaOH,根据n=c·V可知,氨水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更大,C错误;D.pH=2的盐酸,c(H+)=c(Cl-)=10-2mol/L;pH=1的硫酸,c(H+)=0.1mol/
L,根据H2SO4的组成可知c(SO2-4)=0.05mol/L,故c(Cl-)<c(SO2-4),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9.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g)+O2(g)=2Cl2(g)+2H2O(g)∆H
=-115.6kJ/mol已知:i.ii.H2O(g)=H2O(l)ΔH2=-44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反应a中涉及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C.4HCl(g)+O2(g)=2Cl2(g)+2H2O(l)ΔH3=-159.6
kJ·mol-1D.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31.9kJ【答案】C【解析】【详解】A.由反应a:4HCl(g)+O2(g)=2Cl2(g)+2H2O(g)∆H=-115.6kJ/mol,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不选;B.由4HCl(g)+O2(g)=2Cl2(g)+2H2O(g)可知,反应a中涉及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故B不选;C.根据盖斯定律可知,4HCl(g)+O2(g)
=2Cl2(g)+2H2O(l)ΔH3=-203.6kJ·mol-1,故选C;D.设H-O的键能为1E,H-Cl的键能为2E,由题意有()()21ΔH=EE=4984E/2243+4E/=-115.6/kJmolkJmolkJmol−+−断成,则12EE=3
1.9/kJmol−,故D不选。答案选C。20.一定温度下,在2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222NO(g)+2CO(g)N(g)+2CO(g)ΔH<0,相关数据见下表。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
的量/molNO(g)CO(g)CO2(g)IT10.20.20.1ⅡT2020.20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T2B.I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C.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Ⅱ>ID.对于I,平衡后向容
器中再充入0.2molCO和0.2molCO2,平衡正向移动【答案】D【解析】【详解】A.从平衡时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可知Ⅱ在Ⅰ的基础上向右移动了,反应正向放热,因此T1>T2,故A正确;B.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有222NO(g)+2CO(g)N(g)2CO(g)0.20.20
0mol2x2xx2xmol0.22x0.22xx0.1mol+−−起始变化平衡,x=0.05,则CO的转化率为2x20.0550%0.20.2==,故B正确;..C.由解析A可知T1>T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
间:Ⅱ>I,故C正确;D.由解析B有222NO(g)+2CO(g)N(g)2CO(g)0.20.200mol/L0.10.10.050.1mol/L0.10.10.050.1mol/L+起始变化平衡,I的平衡常数()()()()22222222cNcCO0.10
.05K=5cNOcCO0.10.1==,0.2molCO和0.2molCO2后CO和CO2的浓度变为0.3mol/L和0.3mol/L,浓度商为()()()()22222222cNcCO0.30.05Q=5Kc
NOcCO0.10.3===,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故选D21.实验小组探究双氧水与KI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表。序号①②③实验装置及操作实验现象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立即变为黄色,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
温度升高;最终溶液仍为黄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少量无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加深,温度无明显变化;最终有紫黑色沉淀析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I对22HO分解有催化作用B.对比②和③,酸性条件下22HO氧化KI的速率更大C.对比②和③,②中的现象可能是因为22HO
分解的速率大于H2O2氧化KI的速率。D.实验②③中的温度差异说明,22HO氧化KI的反应放热【答案】D【解析】【详解】A.比较实验①②的现象可知,KI对22HO分解有催化作用,A正确;B.对比②和③,由实验③的现象溶液立即
交为棕黄色,产生少量无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加深,温度无明显变化;最终有紫黑色沉淀析出溶液无明显变化,可知酸性条件下22HO氧化KI的速率更大,B正确;C.对比②和③,②中的现象为溶液立即变为黄色,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温度升高;最终溶液仍为黄色,实验③现
象为:溶液立即交为棕黄色,产生少量无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加深,温度无明显变化;最终有紫黑色沉淀析出溶液无明显变化,故可能是因为22HO分解的速率大于H2O2氧化KI的速率,C正确;D.实验②中主要发生H2O2分解,温度明显升高,而实验③中主
要发生H2O2氧化KI的反应,温度无明显变化,说明H2O2催化分解是一个放热反应,不能说明22HO氧化KI的反应放热,D错误;故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部分:(共7道大题,58分)22.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NaOH溶液和0
.50mol/LH2SO4溶液进行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精确实验测得,在25℃和101kPa下,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57.3kJ的热量。据此,写出稀
H2SO4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2)取50mLNaOH溶液和30mLH2SO4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温度差(t2-t1)/℃H2SO4NaOH平均值1
26.626.626.629.12.5227.027.427.231.24325.925.925.929.83.9426.426.226.330.54.1①上述实验中,有效实验温度差的平均值为______________0C。②近似认为0.5mol/LNaOH溶
液和0.5mol/LH2SO4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2J/(g·°C)。计算该实验中每生成1mol水时,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③上述实验结果与精确实验测定值有偏差,产生此偏差的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H2SO4溶液的小烧杯中c.用温度计测定H2SO4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3)通过测定收集一定体积的氢气所用的时间可以用
于测定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于是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②定量分析:装置组装完成后需要先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简述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实验时取20mL1mol/L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
,以收集到40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影响实验的因素,该同学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答案】(1)2424211HSOaq+NaOHaq=NaSOaq+HOlH57.3kJ/mol22=−()()()()(2
)①.4.0②.53.8kJ③.ac(3)①.分液漏斗②.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拉动活塞,松手后注射器能回复原来位置③.收集40ml气体所用时间【解析】【分析】中和热测定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温差测定要准确,如果某组数据与整体数据差距过大,说明
该组测定错误,需要舍去;最终可以根据cmΔtn求得反应热。【小问1详解】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57.3kJ的热量。硫酸是强酸,氢氧化钠是强碱,二者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释放的热量为57.3kJ,故热化学方程
式为:2424211HSOaq+NaOHaq=NaSOaq+HOlH57.3kJ/mol22=−()()()(),答案为:2424211HSOaq+NaOHaq=NaSOaq+HOlH57.3kJ/mol22=−()()()()。【小问2详解】第一
组数据与其他数据差距较大舍去,故温差的平均值为(4+3.9+4.1)÷3=4.0℃;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34.210(5030)14.0kJ53.8kJ50100.5−−+,故答案为:4.0、53.8kJ;【小问3详解】仪器a所指的是分液漏斗
;装置如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拉动活塞,松手后注射器能回复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根据40ml氢气即可求出硫酸的消耗量,还差时间即可求出速率,因此只需要测得收集40ml气体所用时间即可。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拉动活塞,松手后注射器能回复原来位置、收集40ml气体所用时间。23.
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丙酮碘化反应中,丙酮、2IH+、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编号丙酮溶液()4mol/L2I溶液()0.0025mol/L盐酸()2mol/L蒸馏水溶液褪色时间()s①2mL2mL2mL0mL1t②1mL2mL2m
L1mL2t③2mL1mL2mL1mL3t④2mL2mLamL1mL3t(1)研究丙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为________.(2)实验④中,a=________mL,加1mL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3)计算实验③中,以2I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
____()mol/Ls(列出表达式)(4)通过计算发现规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与丙酮和H+的浓度有关,而与2I的浓度无关,查阅资料发现丙酮碘化反应的历程为:请依据反应历程,解释丙酮碘化反应速率与2I浓度无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②(2)①.1②.使混合溶液的体积相等,保证丙酮溶液和碘溶液的起始浓度不变(3)()30.0025mol/Ls6t(4)根据反应历程,丙酮与氢离子反应慢,则反应速率由H+的浓度决定,与碘的浓度无关【解析】【分析】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
因素时,只改变一种反应条件,而其它条件则完全相同。【小问1详解】研究丙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只有丙酮的浓度不同,而其它条件需完全相同,对比表中数据,①和②符合要求;【小问2详解】根据①、②、③中的数据,溶液的总
体积为6mL,则实验④中,a=1mL;加1mL蒸馏水使混合溶液的体积相等,保证丙酮溶液和碘溶液的起始浓度不变;【小问3详解】根据反应的方程式,③中丙酮过量,碘完全反应,2330.0025mol/L1mL0.0025v(I)==mol/(Ls)6mLts6t;【小问4详解】反应速率
由反应中进行程度慢的反应决定,根据反应历程,反应速率由H+的浓度决定,故丙酮碘化反应速率与I2浓度无关。24.合成氨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1)在一定条件下,N2(g)和H2(g)反应生成0.2molNH
3(g),放出9.24kJ的热量。在下图中画出合成氨反应中用焓(H)变表示反应热的示意图________。(2)将N2和H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5min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NH3的浓度为0.2mol/L,这段
时间内用N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mol/(L.min)。(3)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4)下图是某压强下N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投料进行反应,反应混合物中NH3
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I是平衡时的曲线,Ⅱ是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测得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图中a点,容器内n(N2):n(NH3)=1:4b.图中b点,v正<v逆c.400~530℃,Ⅱ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原因是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24.25.0.0226.降温、增大压强或及时分离出NH327.AC【解析】【小问1详解】在一定条件下,N2(g)和H2(g)反应生成0.2molNH3(g),放出9.24KJ的热量,则生成2molNH3(g),放出92.4KJ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ΔH=−92.4kJ/mol;生成2molNH3(g),放出92.4KJ的热量,反应物的能量高,生成物的能量低,如图:;答案为:;小问2详解】5min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NH3的浓度为0.2mol/L,这段时
间内用NH3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3Vc0.2mol/L/(Lmin)vNH===0.04molVt5min,()()2311/(Lmin)=0.02mol/(Lmin)vN=vNH=0.04mol22,答案为:0.02;【小问3详
解】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降温、增大压强、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3,都能使平衡正向进行,增大氢气的转化率。故答案为:降温、增大压强或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3;【【小问4详
解】某压强下N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投料进行反应,得三段式:()()()()()()223Ng+3Hg2NHgmoln3n0molx3x2xmoln-x3n-3x2x起始转化平衡,n-x+3n-3
x+2x=4x,n=1.5x,A.图中a点,容器内:()()23n-x0.5xnN:nNH===1:42x2x,故A正确;B.图中b点,NH3的物质的量分数比同温度平衡时的小,说明平衡正向进行,则v正>v逆,故B错误;C.I是
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测得的曲线,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以400~530℃,I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正确。故本题选:AC。25.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下反应是目前大
规模制取氢气的重要方法之一、222CO(g)HO(g)CO(g)H(g)ΔH41.2kJ/mol++=−(1)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理论上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加入催化剂D.通入过量水蒸气(2)800C时,该反应的
平衡常数K=1.1,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某一时刻混合物中CO、2HO、2CO、2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3mol、1mol、1mol。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②该时刻反应_
______(填“正向进行”或“逆向进行”或“达平衡”)。(3)8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CO与2mol2HO混合加热到830℃。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4)图1表示
不同温度条件下,CO平衡转化率随着()2nHO/n(CO)的变化趋势。判断1T、2T和3T的大小关系: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5)实验发现,其它条件不变,在相同时间内,向反应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以增大2H的
体积分数,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已知:1微米=610−米,1纳米=910−米)。投入纳米CaO比微米CaO,2H的体积分数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答案】①.D②.222()()(COHHCO()O)cccc③.正向进行④.50%⑤.123TTT⑥.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2nHO/n(CO)相同时,温度越低,CO的转化率越大⑦.纳米CaO表面积比微米CaO大,吸收CO2能力比微米CaO强【解析】【详解】(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A.增大压强,对于反应前后
气体体积相同的反应,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C.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通入过量水蒸气,提高反应的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大CO的转化率,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①由反应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22()()(COHHCO()O)cccc,CO、2HO、2CO、2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3mol、1mol、1mol时,2221mol1mol()()
11COHL1L==1mol3mol()()HOC3O1L1LcccQcc=<K=1.1,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222()()(COHHCO()O)cccc;正向移动;(3)设CO的转化物质的量为xmol222(mol/L)2200(mol/COHOCOHL)(mo
l/L)2-2-xxxxxxxx++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K=1(2-)(2-)xxxx=解得:x=1,CO的转化率=1100%2=50%,故答案为:50%;(4)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2nHO/n(CO)相同
时,温度越低,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越大,由图可知,在()2nHO/n(CO)时,转化率123()()()TTT、则温度:123TTT,故答案为:123TTT;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2nHO/n(CO)相同时,温度越低,CO的转化率越大;(5)由反应222
CO(g)HO(g)CO(g)H(g)++可知,向其中投入CaO时,CaO可吸收CO2,使c(CO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生成H2更多,H2百分含量增大,若投入纳米CaO时,由于纳米CaO颗粒小,表面积大,可使反应速率加快,c(CO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加剧,所以H2百分
含量增大,故答案为:纳米CaO表面积比微米CaO大,吸收CO2能力比微米CaO强;26.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化学式CH3COOHH2CO3HClONH3.H2O电离平衡常数-5aK=1.7510-7a1-11a2K=4.510K=4.710
-8aK=3.010-5bK=1.810(1)H2CO3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2)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mol/L醋酸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滴加少量
浓盐酸b.微热溶液c.加水稀释d.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3)25°C时,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均相同的醋酸溶液A与盐酸B分别与足量锌片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开
始反应时的速率:A<Bb.放出等量氢气所需要的时间A=Bc.生成氢气的总体积:A>B(4)25°C时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溶液和H2CO3溶液pH大小关系是:CH3COOH______________H2CO3(填“>”、“<”或“=”),你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5)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结合所给数据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6)25℃时,物质的量浓度为0.10mol/L的
氨水中,c(OH-)为______________(列出表达式)。【答案】(1)+233HCOHCOH−+(2)bc(3)a(4)①.<②.a3a123KCHCOOHKHCO()()>,同浓度的醋酸和碳酸,前者氢离子浓度大,pH小(5)①.22
3OHCCOO+ClOHOHCl−−+=+②.a123aa223KCHCOKKHlHCOO()>(()>),酸性:233lHOHCOCOHC−>>(6)-5-11.8100.10molL【解析】【小问1
详解】碳酸是弱酸,在水溶液中主要电离为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233HCOHCOH−+,故答案为:+233HCOHCOH−+;【小问2详解】加入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醋酸电离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电离吸热,微热电离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加水
稀释,醋酸越稀越电离,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加入醋酸钠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电离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故答案为bc。【小问3详解】质的量浓度与体积均相同的醋酸与盐酸,醋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前者
氢离子浓度大,但能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故答案为:a【小问4详解】-5-7a3a123KCHCOOH=1.7510KHCO=4.510())>(,同浓度二者溶液中醋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pH小,故答案为:小于、a3a123KCHCOOHKHCO()()>,同浓度的醋酸和碳酸,前者氢
离子浓度大,pH小;【小问5详解】-7-8-11a123aa223KHCO=4.510K=3.010KHCO=4.710HClO()()>()>酸性:233lHOHCOCOHC−>>,因此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的离子方程式为223OHCCOO+ClOHOHCl−−+=+,答案为:223OHCCOO+ClOHOHCl−−+=+、a123aa223KCHCOKKHlHCOO()>(()>),酸性:233lHOHCOCOHC−>>;【小问6详解】-+2-2--54b22cOHcN
HcOHcOHK====1.8100.1mol/Lc(NHHO)c(NHHO)33()()()(),因此-5-1-clO1.8100.10moLH=(),故答案为:-5-11.8100.10molL27.某烧碱样品因部分变质含Na2CO3。某
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用滴定法测定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资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如下:酚酞:pH<8.2无色8.2<pH<10浅红色pH>10红色甲基橙:pH<3.1红色3.1<pH<4.4橙
色pH>4.4黄色【实验步骤】I、迅速地称取烧碱样品0.50g,溶解后配制成100mL溶液,备用。Ⅱ、将0.1000mol/LHCl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0,记录起始读数V0;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以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此时溶质为NaCl和NaHCO3),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1;然后再向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重复上述操作两次,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123V0/mL0.000.000.00V1/mL21.7
221.6821.70V2/mL23.7223.6823.70(1)烧碱样品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2)步骤I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
___。(3)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4)滴定至第一终点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5)判断滴定至第二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_____________色变为橙色
,且半分钟不再变化。(6)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w(NaOH)=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7)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达到第一终点前,
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b.记录酸式滴定管读数时,俯视标准液液面c.第一终点后继续滴定时,锥形瓶中有少许液体溅出【答案】27.22322NaOH+CO=NaCO+HO28.100ml容量瓶29.用0.1000mol/L标准液润洗30.+2OH+H=HO−、2+33CO+H=H
CO−−31.黄32.78.8%33.ac【解析】【小问1详解】烧碱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而变质,故答案为:22322NaOH+CO=NaCO+HO;【小问2详解】步骤I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100ml
容量瓶;【小问3详解】加装入标准液前除了用蒸馏水洗涤外,还需要用标准液润洗,故答案为:用0.1000mol/L标准液润洗;【小问4详解】滴定至第一终点的过程中氢氧化钠被盐酸中和、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H=HO−、2+33CO+H=HCO−−
;故答案为:+2OH+H=HO−、2+33CO+H=HCO−−;【小问5详解】已知甲基橙:pH<3.1红色3.1<pH<.4橙色pH>4.4黄色,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此时溶质为NaCl和H2CO3),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30s内不
恢复,故答案为:黄;【小问6详解】从第一终点到第二终点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323H+HCO=HCO,所用盐酸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3.7023.6823.7221.7021.6821.72mlml33++++−()=2,()()()+-4323molnH=nHCO=nNaC
O=210,0.50g样品中含有423100ml()210mol106g/mol=0.106g20mlmNaCO−=,故样品中含有NaOH的质量分数()0.106gωNaOH=1-100%=78.8%0.50g,故答案为:78.8%;【小问7详解】达到第一终点前,形瓶中有气
泡产生,说明V1偏大,V2不变,故V2-V1减小,由上述分析知V2-V1减小使得碳酸钠质量偏小,故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高,a符合题意;记录酸式滴定管读数V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V1偏小,V2不变,故V2-V1增大,由上述分析知V2-V1增大使得碳酸钠质量偏大,故测得的Na
OH质量分数偏低,b不符合题意;第一终点后继续滴定时,锥形瓶中有少许液体溅出,使得第二次滴定后V2变小,故V2-V1减小,由上述分析知V2-V1减小使得碳酸钠质量偏小,故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高,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