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考点29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600.500 KB
  • 2025-04-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考点29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考点29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考点29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考点29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doc,共(16)页,600.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7c9d6d39a78e817f181248d374d3df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所谓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内容,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分析其深层内涵及社会意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对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

态度进行评价,包括对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综观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可知,中考对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古代诗歌内容、主旨的评价;二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中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主要有:1.判断式。

如诗(词)中的某词(某句、某联)表达(蕴含、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等。2.分析式。即在明确诗歌的感情特点的前提下,要求考生结合诗歌中的形象或表达技巧进行分析。3.评价式。就是要求考生针对某人对某诗(词)的评价进行分析评判。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思

想内容时,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含意,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善于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揣摩思考,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在鉴赏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考生须注意理解要全面,评价要全面、准确、

客观,不要犯片面性或绝对化的错误。预计2018年中考对该部分的考查会有所加强,考生应引起重视。1.(2021·江苏镇江·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游焦山宋王存①连山拥沧江,峭绝视兹鲜。由来一气结,殊不丽众巘。林深鸟声悦,境

静人自远。方吾抱幽介②,对此万虑遣。(注释)①王存:江苏丹阳人。曾任北宋户部、兵部尚书。后因事出知杭州、改扬州。②幽介:边远贫寒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之地。多被引喻出

身寒微,用于自谦。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对焦山自然景色的喜爱;对官场政务(世俗之事)的厌倦。【分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情感分析能力。咏物抒怀诗一般表达的情感有: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

情操,贞洁自守,不逐流俗的高尚品格;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诗人身处幽静之中,聆听鸟声,远离朝堂纷争,怡然自得,万千忧虑都可以排遣,在这首诗歌里,诗人借物咏怀,对焦山自然景色的喜爱

;对官场政务(世俗之事)的厌倦。2.(2021·江西南丰·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解析】考

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这首诗写的虽是日常的狩猎活动,但却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将军意气风发、飒爽英姿英雄形象。诗人借此来自己渴望征战沙场,希冀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3.(2021·四川彭山·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月夜忆舍弟①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

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②。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注)①这首诗是759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爆发,山东、河南等许多地区都陷入战乱。②问死生:探问生死。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

些情感。【答案】思乡思念亲人对时局的感伤、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争停止的期盼。【分析】本题考查诗歌感情理解。诗题是“月夜忆舍弟”,前两联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

有情。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

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4.(2021·江苏·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①午日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②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③。(注释)①酬:指过、对付、打发,这里有度过之意。②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花开五色,似木槿,有向阳特性。③湘中,

湘江水中。结合诗句内容,探究诗人的多种情感。【答案】对时光流逝、事业无成的感慨;始终如一的爱国之情;对屈原的缅怀。【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结合诗句分析即可。“高咏楚词”,由“楚词”可想到屈原,屈原是爱国诗人,品行高洁,“南渡之后,流寓湖南、湖北一带”的诗人在午日高

咏楚词,透露了作者的感伤之情和壮阔胸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襟。“万事一身”却已身老,“伤老”感慨时光流逝,而自己却依然报国无门、事业无成,这里写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己事业无成的感慨;“戎葵凝笑墙东”中“葵”的特点是向阳的,作者借蜀葵向太阳

的属性来比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写出作者借酒祭奠屈原,借古抒怀,面对湘江虔诚祭酒,联想这杯中之酒肯定会流到汨罗江,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5.(2021·湖南怀化·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相见欢朱敦儒金陵①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②散,几时收?试倩③悲风吹泪、过扬州④。[注]①金陵: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②簪缨: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③倩(qìng):请人代自己做。④扬州:今江苏扬州,当时为南宋抗击金兵的前线。结合全词内容,请你展开想象

,用自己的话对“中原乱,簪缨散”的场景进行描述。【答案】示例:靖康之难,中原沦陷,士族达官携带家眷细软,仓皇失措,风尘仆仆,纷纷难逃,而诗人自己也是逃至金陵暂居,逃亡途中,中原可谓一路战火,一路萧条,一路悲惨。【分析】本题考

查学生描绘画面的能力。用自己的话描述某句诗中的画面,一定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自己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即可。“簪缨”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句意是: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

贵族纷纷逃散。据此,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中原沦陷,达官贵人仓皇失措溃逃的景象来作答即可。6.(2021·福建漳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同是写秋,两位作者各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简要概括。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5【答案】《秋词(其一)》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之情。《天净沙·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分析】本题考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对比

。作答时要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加以理解。《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独特的感受,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表达了一种豪迈乐观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则借景抒情,“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借秋日凄凉、萧索之景,“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名师点睛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呢?1.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②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③同情

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

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2.建功报国。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②保家卫国

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

甫《兵车行》。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6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3.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④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4.生活杂

感。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②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

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5.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②情深意长的勉励。如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

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

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7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送紫岩张先生①北伐(南宋)岳飞号令风霆②迅,天声③动北陬④。长驱..渡河洛⑤,直捣..向燕幽。马蹀⑥夭阏氏⑦血,旗袅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注)①紫岩张先生

;指抗金名将张浚。②风霆;疾风暴雷。形容迅速,雷厉风行。③天声:指宋军的声威。④北陬:大地的每个角落。⑤河洛;泛指金人占领的土地。⑥蹀:踏。⑦阏氏:代指金统治者。下面两句诗都运用了想象,各表达了什么情感?(甲)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乙)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3.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友人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

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本诗的颈联和《峨眉山月歌》中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引入平羌江水流”都提及“峨眉山”,所表达情感是否相同?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谈谈。4.请你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答王敬助(其一)(元朝)王冕小隐水南村,

喧哗不到门。无言及名利,适意在田园。春雨桑麻长,秋风果蔬繁。生涯有如此,何用觅桃源?诗中画线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85.阅读下面这首

词,完成下面小题。踏莎行①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②,鱼传尺素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注)①本词大约写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因党争被贬初抵郴州,寄居旅舍之时。②③“梅花”“尺素”代指远方的问讯。

词人慨叹“砌成此恨无重数”,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中包含哪些“恨”?1.(2021·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相见欢(南宋·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情

感?2.(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

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两首诗都写到“归雁”,诗人借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93.(2021·

青海西宁·中考真题)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面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

头万木春”一联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4.(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

军白发征夫泪。“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5.(2021·广西柳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颔联运用了哪些

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登赏心亭陆游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0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注释)此诗写于陆游奉诏回临安路上,经建康登亭有感而作。作者曾建议迁都至建康,有利于抗金,但朝廷置之不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阅读上面诗词,回答问题。(1)第一首诗的感情脉络,由首联的“________”字引出,到尾联的“________”字收束;中间写景

,主要渲染秋天________的氛围。(2)第一首诗的尾联与第二首词,表达的情感有哪些共通之处?闯关检测1.【答案】表达了词人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分析】考查词作思想情感的分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

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描绘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运用比喻修辞,把雕弓比作满月,生动形象地展示力量、表明决心;引用“射天狼”,委婉地指出边防重点。这一句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表达了词人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2.【答案】【甲】

官军胜利归来,把好消息报告皇帝,收复了失地,祖国又得到了统一。想象凯旋的情景,其发自内心的喜悦,也正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相似,表达了岳飞长期的夙愿,也是他和张浚的共同理想。充满着浓厚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豪迈雄壮的英雄主义气

概。【乙】表达了作者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又流露出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1【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情感主旨的把握。“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一句意

为官军胜利归来,把好消息报告皇帝,收复了失地,祖国又得到了统一。此句描述的场景还没有发生,属于虚写,作者极力想象战争结束,战将凯旋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统一这件事情无比欣喜,表现出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与豪迈的英雄主义气概。《别云间》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夏完淳在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夏,

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别云间》就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一句意为: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山和的无比留恋和誓死不屈的决

心。3.【答案】本诗的颈联写到“天地广阔我与您在蜀地作别,您回到故乡襄阳时正值春天。”“峨眉”代指蜀地,说明了诗人和友人分别的地点,与下文中“岘首”(代指襄阳)呼应,从而指出两地距离之遥远,借景抒情,表达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

友人的美好祝愿。在《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指作者眼前所见高峻的峨眉山,此时诗人是乘船离家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在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明月的影子,从而生发出作者内心对于家乡山水的依恋之情【分析】本题考查情感理解。《峨眉山月歌》诗从“峨眉山

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

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诗中咏月的地方,都在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诗人感到很陶醉。本诗“地阔峨眉晚”意思是天地广阔我与您在蜀地作别,点明了分别的地点和时间,结合下句“天高岘首春”(您回到故乡襄阳时正值春天)和前联“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天天读着您

的诗度过难捱的时光,想到即将与您分别让人惊心伤神)可知,这里是借景抒情,表达的是难以割舍的友情和对朋友回到故乡的美好祝福。4.【答案】示例:“春雨桑麻长,秋风果蔬繁。”诗中描绘了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诗的末句运用“世外桃源”

的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2典故和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热爱自在悠闲的田园生活的情感。【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重点在理解出最后一句中诗人蕴含

的情感。画线句“生涯有如此,何用觅桃源”的意思是:生活如果像这样,那么又何必再去寻找桃花源那般理解的世界呢?也就是说“小隐水南村,喧哗不到门。无言及名利,适意在田园。春雨桑麻长,秋风果蔬繁”般恬静、舒适的生活犹如甚至超过在桃花源中的生活,这里“喧哗不到门”,宁静不喧嚣;

这里“适意在田园”,恬淡而闲适,这里“春雨桑麻长,秋风果蔬繁”,充满田园的情趣。于是作者借用典故,发出“何用觅桃源”的反问,表达远离尘嚣、热爱自在悠闲的田园生活的情感。据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5.【答案】①通过“失”“迷”表达出

被贬后的“失意”;②借“孤馆”“春寒”“杜鹃”,抒发了身在异乡的“孤独”;③借“梅花”“尺素”“此恨”,表达了无尽的“思乡”之情。【分析】本题考查诗词情感的理解。“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

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词人以“可堪”二字领起“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凄冷之感,好像他整个的身心都被吞噬在这片充斥天宇的惨淡愁云之中,兼以杜鹃“不如归去”的啼叫悲鸣,更使人

觉得孤独无奈。“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引出词人的无尽思乡之情。中考链接1.【答案】直抒胸臆与间接抒情相结合,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解析】本题考查抒情方式及诗人情感的赏析。“中

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意思是:因金人侵占,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此处用来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几时收?”这是作

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3直接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

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的意思是: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作者要请悲风吹泪到扬州的抗金前线,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由此可见,这首词的下片采

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强烈地抒发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之情。2.【答案】《次北固山下》中“归雁”指北归的大雁,作者借鸿雁传书传达思乡之情;《使至塞上》中“归雁”是诗人自比,自己像

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大漠,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分析】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分析。前者“归雁洛阳边”,写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鸿雁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

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希望书信能够到达家乡洛阳,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归雁”表面是指传书的大雁,借指自己的书信;后者“归雁入胡天”写自己像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大漠。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像蓬草和归雁一样,只身慰问

边疆,这个比喻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表达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3.【答案】诗人用“沉舟”“病树”表达对身世坎坷的感慨和难平的心绪;用“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表达刚健昂扬、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分析】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通过叙写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达对身世坎坷的感慨和难平的心绪;用“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来劝慰白

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了乐观昂扬、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作答时,可抓住“沉舟”“病树”“千帆”“万木”几个意象来分析作答。4.【答案】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奈,

以及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分析】本题考查词句蕴含的情感。注意题干关键词“哪些”,表明蕴含多种情感。“人不寐”,人难以入睡,表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4明彻夜未眠,原因是什么呢?联系上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饮一杯浊

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由词句可知,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将军白发征夫泪”,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白发未归,是因为战争,与家人久别,一定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暗含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奈

。5.【答案】运用对偶、比喻、双关等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采用的修辞和表达的情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

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上句以蚕丝之“丝”暗喻思念之“思”,借助于谐音双关;下句以烛泪之“泪”来比方愁人之“泪”,形神极似。诗人巧妙地运这种高超的修辞手段,写出了人间的千古至情。春蚕吐丝,死后方尽,蜡烛流泪,泪干身灭,这种伴随着生命始终的缠绵

之情,这种至死不渝的真诚执着的爱,的确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6.【答案】(1)兴忧肃杀凄凉(2)犹忆当年忠勇,然而英雄迟暮,壮志难酬。【解析】(1)考查梳理诗歌的感情脉络及环境描写。第一空根据“蜀栈

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八年陕川生涯匆匆过了,顺流而东我的兴致特好)”得出有关情感的字为:兴;第二空根据“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心中无限忧时意,欲语迁都不觉涕泪先掉)”得出有关情感的字为:忧;第三空由“黯黯”“萧萧”

可见秋景的肃杀凄凉。(2)考查分析诗词蕴含的情感。“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的意思为:孤忠忧时,而朝廷避战,又能有何结果。如今登上建康城头,念及迁都之事,不禁涕泪交流,不能自已;表现作者已然年老,回忆往事,仍壮心未已;第二首词作者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过对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

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5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由此概括即可。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

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6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90830
  • 被下载 29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