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考点03 语言运用之综合运用.doc,共(30)页,505.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80378ae82bb2b17a19fc40357d24cb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试卷第1页,共13页语言运用之综合运用是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汉字的正确认读及书写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从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实际命题情况来看,此类题所选的汉字都是考生平时易读错、写错的字,难度不大。命题材料的选择灵活多
变,从课本内容到鲜活的媒体语言,从四字成语到多字的熟语,从口语到书面语,都可以成为命题材料,这对考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考生备考时要加强对形异字、形似字的辨识积累。此外,考生还要重视对成语、熟语意
思的解读,以提高自己辨识错别字的能力。1.(2021·浙江·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yú_______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在你双手的不朽
的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你的无穷的cì_______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选自泰戈尔《吉檀迦利》)(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加点字“薄”在文中的
正确读音是()A.bóB.báo(3)填入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A.消融B.销溶【答案】(1)逾赐(2)B(3)A【解析】试卷第2页,共13页(1)yú——逾,意为:越过。cì——赐,赐予:作为一项恩惠而授予,恩赐。(2)薄(
bó):①微,少,弱;②不厚道,不庄重;③看不起,慢待;④迫近,靠近。薄(báo):①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②淡;③(感情)冷淡;④不肥沃。根据后面的“杯儿”可知应读“báo”。故选B。(3)消融:(冰、雪)融化。多
用于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销溶:融化。多用于在水中或其他液体中化开。分析语境,此处表达的语意是“我的小小的心”在你双手的安抚下,变得柔软而多情。故应用“消融”。故选A。2.(2021·江苏·苏州新草桥中学二模)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
成后面的题目。茶花,杜鹃花目山茶科植物。因其枝青叶秀,花色缤纷,花姿(yōu)雅,而成为世界名贵花卉,备受园艺界□。茶花属半阴性植物,喜温湿气候,(jì)烈日曝晒,不耐严寒,种植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里为佳。它的花期较长,从10月到次年5月都
有开放。(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花姿(yōu)_______雅(jì)_______烈日曝晒(2)填入文中□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珍视B.重视(3)标注加点字“沃”在文中的读音_______【答案】(1)优忌(2)A(3)wò【分析】(1)本题
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优雅拼音是yōuyǎ,意思指物优美雅致,“优”不能写成“悠”。因茶花属半阴性植物,喜温湿气候,这里的“jì”应为忌讳、不要的意思,应写成“忌”。试卷第3页,共13页(2)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的能力。“珍视”的意思是珍爱重视,比“重视”程度深;“重视”的
意思是看重,郑重看待。文中提到茶花是世界名贵花卉,应受到园艺界珍视;故选A。(3)本题考查注音的能力。肥沃,读音féiwò,意思是(土地)含有较多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沃”读作“wò”。3.(2021·吉林铁西·模拟预测)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惊蛰一来,春雷阵阵,草木纷纷(甲)萌动..。其实,雨水节气刚落地,柳树就已经(乙)迫不及待....地绽出了新芽。开始是小米粒模样,然后握成小小拳头,再接着舒展为一瓣瓣嫩黄,一个个村舍就笼着青青的烟雾了。小草呢,①“______”只是昨日的印象,今天
再去瞧瞧,已经是②“______”了。远山在冬天时是(丙)苍萃..的,有些深沉,春天来到后不久,就是满眼的葱茏了。______阳光再眷顾一段时间,那将变成满山的(丁)斑斓..,叫人好生向往。(1)选段中(甲)(乙)(丙)(丁)后加点的词语书写有
错的一项是()A.萌动B.迫不及待C.苍萃D.斑斓(2)最后一句划横线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______A.但是B.如果C.因为D.只要(3)看下边图片中的两句诗,应填在①处的是______应填在②的是______;其中属于楷书的是______。AB【答案】(1)C(2)B(3)
ABB试卷第4页,共13页【详解】C.苍萃——苍翠。苍翠:意思是嫩绿的。翠:指绿色。故选C。(2)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选择。根据句子内容“那将变成满山的斑斓”,由“将变成”可知,此处为一种假设的情况,是一种预想,故应选择关联词语“如果”来表假设。故选B。(3)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A句为“草色遥看近却无”,意思是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形容小草刚长出来的样子。B句为“浅草才能没马蹄”,说明春草长出一点,可以没过马蹄。根据文段“只是昨日的印象,今天再去瞧瞧”可知,此处是按照时间
顺序描写小草的生长情况,故①处应填“草色遥看近却无”,②处应填“浅草才能没马蹄”。书法字体的辩识,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草书:变化丰富,奔放悦动;楷书:字体方正,规矩严整;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可知,A为行书,B为楷书。4.(2021·福建上杭·模拟预测)阅
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一提起修辞,大家可能就会想到“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格。其实,修辞格只是众多的修辞方式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讲,修辞在语言表达中无处不在。“语音修
辞”有点儿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①(A.pǔB.pú)曲”,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朱光潜先生说:“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甲(A.表白B.表现)……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乙(A.耳
熟能详B.熟能生巧)。这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念起来lánɡlánɡ②(A.朗朗B.琅琅)上口能给人以美的享受。(1)根据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①处
_______②处__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________乙__________(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
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修辞B.语言材料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修辞的过程C.修辞的过程就是进行语言材料的选择、调整和组合D.修辞就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试卷第5页,共13页【答案】(1)
AB(2)BA(3)D【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谱曲”意思是就歌词等配曲,“谱”应该读三声,第①处选A;“琅琅上口”是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正确的字形
是“琅琅”,第②处选B。(2)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表白”意思是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表现”意思是表示出来,结合文意可知,文学的情趣是通过声音节奏表示出来的,应该用“表现”,故甲处选B;“耳熟能详
”意思是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熟能生巧”意思是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此处形容人们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应该用“耳熟能详”,故乙处选A。(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题型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
,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括号前面句子“修辞格只是众多的修辞方式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和后面句子“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的阐述对象都为“修辞”,所以括号里面句子应以“修辞”为主语,即“修辞就是对语言材料进
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故选D。5.(2021·湖南零陵·一模)阅读以下语段,完成下面小题。(文段一)①善用语言,才能使语言充满力量,从而达到的效果。那么,如何使语言充满力量呢?②语言的力量,贵在是否言之有物。有物者,
就是要有内容。③说话空洞无物,往往使人厌倦;言语充实有物,常常让人()。④说话有凭有据,逻辑清楚,才能以理服人。⑤当然,我们()善用语言,不是提倡,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文段二)①为了达到最佳的言语交际效果,大师
往往(),没有任何直接的()。②粗心的读者迷迷糊糊地放过去了。③一般的读者觉得有意思,但是没有动脑筋。④真正细心的读者却感到了这里有名堂。体悟出其中的奥妙,你就走近了大师,和他地交流了,享受到和大师心灵沟通的幸福。⑤最聪明的读者还要进一步联想其试卷第6页,共13页他类似作品的
情况,体悟其奥秘。(1)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如木春风强.调(qiǎng)不动声色揭露(lù)B.如沐春风强.调(qiáng)不动声色揭露(lù)C.如沐春风强.调(qiǎng)不动生色揭露(lòu)D.如木春风强.
调(qiáng)不动生色揭露(lòu)(2)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事倍功半侃侃而谈心照不宣B.事半功倍侃侃而谈百思不解C.事倍功半夸夸其谈百思不解D.事半功倍夸夸其谈心照不宣(3)将“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理。有理,就是要有道理。”一句放入(文段一),衔接最恰当的
是()A.第①句后B.第②句后C.第③句后D.第④句后(4)文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语言的力量,贵在是否言之有物。【答案】(1)B(2)D(3)D(4)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物。【分析】
(1)本题考查辨析字音字形。第一空:应为:如沐春风,意思是: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没有“如木春风”一词;第二空:强.调——qiáng,意思是:特别着重或着重提出;第三空:应为:不动声色,意思是:内心活动
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没有“不动生色”一词;第四空,揭露.——lù,意思是:使隐蔽的事物显露;故选B。(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第一处横线: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事半功倍:意思是只用一半的
力气,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结合语境“善用语言,才能使语试卷第7页,共13页言充满力量”,这里形容“善用语言的效果,应用“事半功倍”;第二处横线: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
切实际。结合语境“我们强调善用语言,不是提倡,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这里表明“善用”语言的做法,应用“夸夸其谈”;第三处横线:心照不宣:彼此心里都明白,不用明说;百思不解: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结合语境“你就走近了大师,和他地交流了”,这里说和“大师交流”的状态,应用“心照不宣
”。故选D。(3)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理。有理,就是要有道理。”这里强调“语言的力量在于有理”,第④句话“说话有凭有据,逻辑清楚,才能以理服人”是具体阐明“说话有理有据”的作用。二者衔接恰当。故选D。(4)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语言的力量,贵
在是否言之有物”这个句子前面是肯定,后面是选择“是否”,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去掉“是否”,改为: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物。6.(2021·湖北·黄石市有色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辽宁车主孙刚
,货车维修时起火。①为避免不给别人带来损失,孙刚冒着生命危险,开上着火的车就往空旷处冲。②即使自己的车烧了,他人的安全却没受影响。很多网友都夸孙刚“真是条汉子”!孙刚当初购买这辆大货车,已是(),卖掉房子,背上贷款。如今车没了,③一家人的生活也将陷入混乱。不少没有shǔmíng的朋友伸
出援手,有人主动向他捐款,有人想为他众筹买车,很快有车企给孙刚赠了新车……这些人与孙刚素昧平生,却用牵挂和帮助,表达出一片心意!孙刚接受捐赠后,并没有视作理所当然。④他要把挣到的第一笔新车拉货运费捐赠出来,“把爱心传
递下去”,帮助更多的人。善人者,人亦善之。开走着火的货车,是善举;车企捐赠新车,是呵护;新车赚钱捐款,是huíkuì。这些凝.聚着善良的举动,弘扬了正能量,传递了对好人义举的褒.奖:您呵护公共利益,我们呵护您!当更多的人为了公共利益
()时,我们的社会就会被温暖充盈!习近平总书记说:“。”孙刚的义举其实就是英雄的行为,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赞美、去学习、去传递!(1)下列对文中两个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níngbǎoB.níngbāoC.língbāoD.lǐngbǎo试卷第8页,共
13页(2)下列对文中两处注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署名回馈B.暑名回匮C.署名回匮D.暑名回馈(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竭尽全力挺身而出B.殚精竭虑挺身而出C.竭尽全力铤
而走险D.殚精竭虑铤而走险(4)文中①②③④处均有语病,下列对它们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①处修改为“为避免不给别人带来祸患”。B.②处修改为“既然自己的车烧了”。C.③处修改为“一家人的生活也将陷入窘迫”。D.④处修改为“他要把第一笔新车拉货挣到的
运费捐赠出来”。(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②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③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④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②④①③【答案】(1)B(2)A(3)A(4)C(5)B【分析】(1)考查
汉字字音的识记。根据平时的积累和词语的意思识记。凝聚指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聚集;积聚。读作:níngjù。褒奖:表扬和奖励。读作:bāojiǎng。故选B。(2)考查根据拼音写词意。根据平时的积累和词语的意思识记。署名:指在书信、文件、文稿上面签自己的
名字,也指在出版时把著者的名字写在上面的意思。回馈:回赠;试卷第9页,共13页回报。故选A.。(3)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根据词语的意思和具体语境分析。竭尽全力:用尽全部力量。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根据
“卖掉房子,背上贷款”分析,“竭尽全力”符合语境;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铤而走险:因无路可走或绝望而采取冒险行动。根据“为了公共利益”分析,“挺身而出”符合语境。故选A。(4)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A.①处否定不当,去掉“不”;
B.②处关联词使用错误,将“即使”改为“虽然”;D.④处语序颠倒,应修改为“他要把新车拉货挣到的第一笔运费捐赠出来”;故选C。(5)考查句子排序。阅读可知,②句点明观点,为首句;①句“英雄情怀”紧承②句,为第二句;④句“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具体阐述英
雄的行为,并指出向英雄学习,应为第三句;③句指出向英雄学习的目的和意义。③应放在最后,故得出顺序:②①④③,故选B。名师点睛此类试题常考查多音字、形似字等。考生要细读文本,根据语境,判断多音字的读音,辨析形似字的字形。在日常学习中
,可注重分类积累。1.多音字的识记技巧。(1)同义多音字。①单用与组成词,读法不同。如“剥”单用时读作bāo,“剥花生、剥皮”,组成词后读作bō,“剥夺、剥削、剥离、剥蚀”。②书面语的读音和口语的读音不同。如:“给”有两个读音,在“供给”、“给养”中读jǐ,这是书面语;在“拿给他”、“让
我给忘了”中读gěi,这是口语。(2)多义多音字。①意义不同,读音不同。绝大多数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是和不同的字义紧密联系起来的,正所谓“音随义定”。②词性不同,读音不同。有不少多音字,因其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不同,而导致读音的不同。③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代而形成了多音字。④普通用法
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2.形似字字形的辨析。(1)据义辨别形似字的字形。(2)根据偏旁部首进行辨析。试卷第10页,共13页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我们站在鼋头渚的灯塔旁,看到了2米多高的景明刻石,以黄石之古拙.衬托书法的qiú劲雅致。主石正
面juān刻着“鼋头渚”三个大字,系清末“梁溪七子”之一秦敦书的手书。该石背面的“鼋头春涛”,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所写。若遇风和日暖之时,太湖上微波泛涟漪,碧水映青山,微微的涛声轻缓流畅,和谐而有节奏;若遇到狂风怒号之际,太湖上便浊浪
滔天高,风起波涌急,汹涌的浪涛轰然咆哮,犹如千军万马。(1)给加点字注音。古拙.(_____)(2)看拼音,写汉字。①qiú劲(_____)②juān刻(_____)(3)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准确,应换作()A.万马奔腾B.万马齐喑C.天崩地裂D
.风云变幻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双塔菜场,它与一种极其古老的苏州元素结下(yīn)________缘,那便是据传始于商周,成熟于唐宋的记数方式:“苏州码子”。苏州码子其实是一种进位制记数系统
:以位置表示大小,记数符号写成两行,首行记数值,第二行记量级和计录单位。“苏州码子”与苏州到底是什么关系呢?(qì)_________今为止,并没有任何资料显示是哪位苏州人发明创造了它。但是从其演变的历史轨迹看,这种记数方式是(yuán)________于中国古
代算筹和记数数码,有人甚至说可能与赌博或是码头搬运工有关。大约是到了明代,才成为完整统一的数码方式,并在江南一带的商业界作为暗码使用。苏州作为明清的商业繁华重地,显然是这种数数码使用较为流行的地区,因此(dàn)________生了“苏州码子”这个名称。(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
yīn)________②(qì)________今③(yuán)________④(dàn)________生材料链接:苏州码子一至三一般由竖笔表示,当〡、〢、〣组合时,为避免混淆,应将偶数位横写,如12写成「1二」,21写成「〢一」,如果写成「〡〢」「〢〡
」,手写时容易误认为「〣」。苏州码子计数时一般分行书写,第一行记录数值,第二行记录首位量级,第三行记录单位。试卷第11页,共13页〢一δ〢δ十个十年月日(2)根据以上材料写出上图苏州码子表示的日期(汉字大写):________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春天就是
这样,一开头,总习贯把自己藏在料峭和细雨的后面。等真正一揭了纱,却又谦xùn()地为我们延来了长夏。清风在细叶间穿梭,跟着他一起穿梭的还有蝴蝶。啊,不快乐真是不合理的——在春风这样的旋律里。所有柔嫩的枝叶都邀舞了,沙沙地响起一片搭
虎绸和细纱相擦的衣裙声。四月的音乐季呢!宽广的音乐台上,木萧的声音甜美邈.()远,古典的七弦.()古琴,以及为淙淙然的小银铃,合奏着fán()复而又和谐。(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3)语段中画线句存在着成分残缺的语病,请改正。4.任何一份爱国情怀都有不容亵dú()的神圣。从古至今,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有无数前pū()后继、舍生取义的英雄,
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把爱国情怀潜.()移默化地注入我们的骨血,使之成为所有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面对“公事”_____
_____,面对“国家”__________,面对“困难”__________,面对“他人”__________,面对“责任”__________。这情怀,是中国人“天下一家”的情怀。(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汉字,并给文中加点字注音。不容亵dú(__________)前pū
(__________)后继广袤.(__________)潜.(__________)移默化(2)“脊”字的第四画是________(3)结合语境,解释“潜移默化”的意思。(4)填入文中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中国人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②中国人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试卷第12页,
共13页③中国人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④中国人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⑤中国人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A.④⑤②①③B.②⑤③①④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④②⑤(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广袤”“神圣”“所有”都是形容词。B.
“这情怀,是中国人‘天下一家’的情怀”的主干是“情怀是情怀”。C.“中华大地”“爱得深沉”“舍生取义”分别是主谓短语、补充短语、并列短语。D.“从古至今”“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在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充当状语成分。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忘历史才能
kāipì未来,善于传承才能更好发展。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人A(始终如一/一成不变)的坚持、毫不松劲的坚守从未改变。我们只有传承这种精神,困难面前不逃避、挑战当头不躲闪、久久为功不xièdài,在一以贯之守初心中校准航向、在一如既往担使命中接过责任、在一鼓作气不松劲
中赢得胜利,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启航断征程。(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请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横线上。A处应填:_______________。(3)下列短语中结构类型与其它三项
不同的一项是()A.挑战当头B.校准航向C.接过责任D.赢得胜利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如果要说盛唐诗人的“痴憨之气、浑成之美”到底是什么,它大概是一种未(ān)______世事的单纯、不加______(A.掩饰B.装饰)的惊喜、不带防御的吐露、不
求深意的表达。读盛唐诗会有一种“天地未曾破损之前”的(hān)_____畅快乐,那种感觉诚如于尔克.舒比格那个绝妙的书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让我们联想起肥皂泡、彩虹、草莓等一系列简单、轻(yíng)______而美好的事物。我小时候闲极无聊,读
一本不知什么绝句选,结果挑出的都是王昌龄的诗。“昨夜风开露井桃”“醉别江楼橘柚香”“岭色千重万重雨”“青山明月不曾空”……在一个小孩子眼里,这些诗句表达的就是天地本身迷人的样子。古人以读书为卧游,那些山河______(A.游历B.游览)中
试卷第13页,共13页的细雨微凉、和风微(xūn)_____,我好像最初就是从王昌龄的诗里感受到的。(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未(ān)______②(hān)______畅③轻(yíng)_____
_④微(xūn)______(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①不加______(A掩饰B.装饰)②______(A.游历B.游览)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和谐是一种自然美:花香鸟语,那是一种恬静;春梅绽雪,那是一种素雅;甲,那是一种绚丽。这里的美
,美在自然,美在和谐。若“登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便谈不上和谐了。和谐是一种①mòqì:可意会不可言传,“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宝黛初会,心灵感应,似曾相识,息息相通,这是一种和谐。夕阳西下,两位银发夫妇相辅相成....,漫步于故乡②wānyán小径,一草
一木、一山一水,处处亲切。海峡隔不断挚爱亲情,风雨飘摇,终究博得彩云归,这又是一种和谐。和谐是一种淡泊: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为名羁绊不叫和谐,为利束缚不是和谐,为乙所累无法和谐。和谐需要宽容,心怀豁达,体谅他人。丙,不会产生和谐;
唯我正确,不能产生和谐。调查显示,我国近90%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团结和谐”是优秀传统美德。就让和风拂过水面,润泽心灵。架好心中的天平,以和为砝码走向未来。()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_(2)请结合语境,将正确选项写到相应的横线上。A.锱铢必较B.草长莺飞C.人情世故甲:_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诚实守信”“团结和谐”“传统美德”三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B.“就让和风拂过
水面,润泽心灵。”是祈使句。C.“两位银发夫妇相辅相成....”,此句中加点词语用词不当。D.上文第一段运用了排比和引用的修辞。(4)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试卷第14页,共5页参
考答案1.(2021·山东济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驻扎在岩壁的石头或矗立向上,或倾斜飞翔,毫不掩饰自己的峥嵘险峻(营造/构造)令人畏惧的惊险氛围。而那些匍匐在山岭、蹲立在溪畔的象形石,或像龟兔,或像
猿猴,或像鸡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构筑和谐的生态景象。那些普通的石头以(简约/简易)造型出现,也是遵循返璞归真、大道从简的艺术原理,很是帖近人的情感意愿和审美意识,一如画中小品和诗中小令。①_____,演绎峡谷的自然之美;②__
__,彰显峡谷的幽深意境。磐石,也叫关门石,十多米高,如一座关隘封锁着一处险要。峡谷岩石遍布,稀少的泥土,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奇迹。(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驻
扎.(zā)矗立峥嵘险峻B.匍匐溪畔.(pàn)维妙维肖C.帖近演绎栩.(xǔ)栩如生D.磐石关隘.(ài)返璞归真(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构造简易B.营造简约C.营造简易D.构造简约(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
以画之韵②以诗之形B.①以诗之韵②以画之形C.①以画之形②以诗之韵D.①以诗之形②以画之韵(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峡谷遍布岩石,稀少泥土,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
奇迹。B.峡谷岩石遍布,泥土稀少,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可谓奇迹。C.峡谷岩石遍布,稀少泥土,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可谓奇迹。D.峡谷遍布岩石,泥土稀少,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奇迹。2.(2021·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根据语境完成题目。曾经有诗人将盐城滩
涂湿地比作“东方的瓦尔登湖”。确实,只要你走近它()端详它,除了一份天然的宽阔与宁静,你随时都能感受到这块“自然馈赠之地”旺盛的试卷第15页,共5页生命活力。亿万年来,在千里万里之外的神山雪岭,那来自高原的长江黄河,要在这大海边造就这样一片浩大的滩.涂地,需要运来多少黄土泥沙?最初
的涓涓江流,是何时向这片东方的大海输送了第一片泥土?也许风dàn生的第一刻起,。北宋天禧年间,刚过而立之年的范仲淹来到这里任西溪盐官,他率领百姓筑dī捍海,盐城从此平畴千里。无数先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向海而生,因盐而终。(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滩.(_____)涂dàn(_____)生筑dī(_____)(2)语段中“而立”指______岁,范仲淹曾受滕子京之托写下散文名篇《___》(3)在语段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B.;C.。(4)为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提
取主干,正确的一项是()A.你都能感受B.你感受活力C.你感受旺盛(5)在语段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前文语意连贯3.(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古老风俗滋味鲜活。突然静
了下来,静得鸦雀无声,这一准是闹社火的高潮——登天塔开始了!天塔是用板凳当场搭建的高台,左一条右一条,横一层竖一层,层层摞.高,摞高,搭建者已站在高空飘摇了,板凳还在摞高。仔细看,不是人在飘摇,而是头
顶上的白云在飘摇。看看,称作天塔毫不夸张吧?正愁搭建者如何下来,蓦.地如风摆杨柳,人已顺着塔边滑落在地。不待喝彩声响起,色彩亮丽的四只“雄狮”,早蹦跳出来,沿着天塔四个角同时上攀。攀一层,勾腿侧身,面朝天空摇头晃脑,似乎在抒发凌云
之志。再攀一层,背负蓝天,朝下观看,犹如展翅大鹏俯kàn人间。不觉然,四只“雄狮”已蹦跳上天塔的顶端。看看那高耸云天的架势,仰头观望的人哪个不liǎn声屏气,真真是“”。可这不知高低的“雄狮”偏偏还要腾空蹦跳,似瑶池摘星,如天马行空。表演者艺高人胆大,观赏者却(A.目不忍睹B.
提心吊胆),手心出汗!(1)请你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请选出与“雄狮”所加双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A.“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B.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C.本题主旨,自然是在“敬”字、“乐”字。D.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
一直连到天上。(3)文中双引号处需引用两句古诗,请你选出恰当的一项。试卷第16页,共5页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请为文中画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成语。(5)文中画波浪线的
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4.(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校学生会做了活动宣传手册的初稿,请你帮助审订。序言部分(节选)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立志千秋伟业,百年大党风华正(mào);屹立世界东方,中国人民________。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
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_______,成为领航中国行稳(zhì)远的巍巍巨轮。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填入语段括号内的字
形与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____)A.貌致bǐngxīngB.茂致bǐngxīngC.貌至bǐnxìngD.茂至bǐnxìng(2)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_____)A.鹤立鸡群风平浪静B.白手起家海阔天空C.前仆后继风口浪尖D.意气风发惊涛骇浪主体部分(节选)①艰
苦奋斗,体现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②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够开发和建设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战胜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发展门类齐全的产业,靠的就是艰苦奋斗。③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
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④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⑤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发挥聪明才智,挥洒辛勤汗水,付出巨大牺牲的奋斗史。(3)以上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_)A.①⑤②④③B.⑤③②①④C.①③②⑤④
D.⑤②①④③5.(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人生路上,芬芳满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奇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郎,带给我们心灵的滋养: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试卷第17页,共5页德”的谆谆教诲.,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报负,赋予.我们前进的力量。奔跑吧,少年!(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教诲.赋予.(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
字并加以改正。6.(2021·四川资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我们对于古蜀国知之甚少。“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出土以来,古蜀国神秘面纱逐渐揭开。35年前那次发掘,获得了一些造型独特的
珍贵文物,带给世人无尽的()。硕大的耳朵、前凸的双眼、三角鼻梁……此前发现的三星堆青铜大面具、青铜立人像等文物,与传统的中原文物差别巨大,给人以十足的神秘感,()有人猜测三星堆是域外文明..,更出现了“三星堆是外星人遗迹”这样的大胆“狂想”。已经..开始的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正
在回答有关三星堆和古蜀国的各种疑问。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的价值在于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可以生动述说过去..,也将深刻影响当下和未来。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摘自《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何以在惊天下》)(1)依次填
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遐想那么即使不可捉摸B.遐想因此不仅任重道远C.妄想因此即使任重道远D.妄想那么不仅不可捉摸(2)下列各项有关上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文中画线句句子成分,用符号标示为:(古蜀国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备注,“面纱”的下面
是双横线)B.“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我们对于古蜀国知之甚少”是因果关系的复句。C.“硕大的耳朵、前凸的双眼、三角鼻梁……”句末的省略号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D.三个加点词语“文明”“已经”“过去”在
文中的词性分别是形容词、副词、名词。(3)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曾在1986年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时隔三十余年后辉煌灿烂的新发现再惊天下试卷第18页,共5页B.曾在1986年震惊世界的
三星堆遗址,辉煌灿烂的新发现时隔三十余年后再惊天下C.古蜀国遗址曾在1986年震惊了世界,时隔三十余年后辉煌灿烂的新发现再惊天下D.古蜀国遗址曾在1986年震惊了世界,辉煌灿烂的新发现时隔三十余年后再惊天下7.(2021·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阅读下
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发展出古人崇.尚自然的审美观。《牡丹亭》中有一句名言,“一生爱好是天然”,中国的国画、古乐、诗词、书法,一切艺术都是崇尚自然的,不喜欢刻意地雕琢,反对造作,把“自然天成”当成最高的审美
标准。人们崇敬天然,推崇大自然的品德。《礼记》说:“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这里的“爱”是“隐藏”的意思,天地是最真实的,它们不会隐藏自己的规律和资源、孔子也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
生焉,天何言哉?”上天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德()四季运转不息,万物茁壮成长,这都是自然的作用。大自然不夸张、不显露、不做假,真实展露,_______无隐瞒,这就是中国古人最看重的“诚”!这是中国文化原生态的审美观,也是中国道德和艺术的底气所在。(1)
把“天人合一”四个字,用楷书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横线处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A.chóng豪B.chǒng豪C.chóng毫D.chǒng毫(3)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给括号内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B.但C.由于D.所以(4)下列选项中引号用
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牡丹亭》中有一句名言,“一生爱好是天然”……B.《礼记》说:“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C.孔子也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骂,天何言哉?”D.这就是中国古人最看重的“诚”!19闯关检测1.(1)zhuō(2)遒镌(3)A【解析】
(1)注音。古拙:古雅质朴。拙:读音zhuō。注意音调易错。(2)汉字书写。遒劲:雄健有力;遒:强健,有力。注意笔画易写错。镌刻:雕刻。镌:雕刻。(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马在奔跑腾跃。形容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B.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
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C.天崩地裂:比喻重大的事变;D.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也比喻事物复杂;此处形容汹涌的浪涛,声势浩大。故选A。2.(1)姻迄源诞(2)二一年五月二十五
日【解析】(1)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把握能力。姻缘:意思是缘由、因果关系,旧时指婚姻的缘分。迄今:意思是至今、到现在。源于:是“来源于”的意思。20诞生:指人出生,也用于比喻新事物的出现。(2)本题考查对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时,需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结合
链接材料作答。由题干“苏州码子其实是一种进位制记数系统:以位置表示大小,记数符号写成两行,首行记数值,第二行记量级和计录单位”及材料链接“当〡、〢、〣组合时,为避免混淆,应将偶数位横写,如12写成「1二」,21写成「〢一」”等内容提示即
可作答。分析可见,图中“〢一”即“21”,“δ”即“5”,“〢δ”即“25”,结合各自对应的记录单位可知,上图苏州码子表示的日期是“二一年五月二十五日”,注意答题格式为汉字大写。3.(1)逊miǎoxián繁(2)习贯习惯(3)结尾加“的
曲调”或“的乐曲”【解析】(1)谦xùn——谦逊,意思是:谦虚恭谨;邈.远——miǎo,意思是:指年代久远,历史悠长;七弦.——xián,意思是:古琴的七根弦;fán复——繁复,意思是:多而复杂。(2)习贯——习惯,意思是:在
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3)语段中画线句存在着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在结尾加“的曲调”或“的乐曲”,改为:宽广的音乐台上,木萧的声音甜美邈远,古典的七弦古琴,以及为淙淙然的小银铃,合
奏着繁复而又和谐的乐曲。4.(1)渎仆màoqián(2)点(3)句中指爱国情怀在不知不觉中注入我们的骨血。(4)C(5)C【解析】(1)2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亵渎:冒犯,不恭敬。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广袤.(mào):形容广阔得望不
到边际。潜.(qián)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2)本题考查汉字笔顺。“脊”的笔顺是点、提、撇、点、撇、捺、竖、横折钩、横、横。故第四笔是点。(3)本题考查词语在语境中
的含义。在理解本义的基础上,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结合原句“他们把爱国情怀潜移默化地注入我们的骨血”可知,它在句中的意思是他们把爱国情怀不知不觉地注入我们的骨血。(4)本题考查语句衔接。要认
真阅读所给的句子,找准所给材料的中心以及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公事”对应“天下为公、克己奉公”,“国家”对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困难”对应“和衷共济、风雨同舟”,“他人”对应“守望相助、尊老爱幼”,“责任”对应“责任”。故选C。(5)本题考查语法内容识记。C.“中华大地”是偏正短语,不是“主谓
短语”;故选C。5.(1)开辟懈怠(2)始终如一(3)A【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开辟:打开,打通,开创。开辟读音kāipì;懈怠:意思是松懈懒散。懈怠读音xièdài。注意“懈怠”的追求书写。(2)始终如一: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22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
,不再改变。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文段赞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毫不松劲的坚守从未改变的精神。“始终如一”指指能坚持,不间断,符合语境。(3)A.“挑战当头”主谓短语;B.“航向”是“校准”的宾语,动宾短语;C.“责任”是“接过”的宾语
,动宾短语;D.“赢得”是“胜利”的宾语,动宾短语。故选A。6.(1)谙酣盈醺(2)AA【解析】(1)①未(ān)——未谙。“谙”意思是:了解,懂得。②(hān)畅——酣畅。意思是:十分畅快。③轻(yíng)——轻盈。意思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④微(x
ūn)——微醺。意思是:稍有醉意。(2)①掩饰: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装饰:打扮,修饰。结合语境,这里形容“惊喜”,应用“掩饰”。故选A。②游历:到远地游览;游览:从容行走观看(名胜、风景)。“游历”偏重于行,“游览”偏重于看。结合语境,“山河”应用“游历”来形容。故选A。7.(1)默契蜿蜒(2
)甲:B乙:C丙:A(3)A(4)调查显示,我国近90%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团结和谐”是优秀传统美德。或调查显示,我国90%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团结和谐”是优秀传统美德。【解析】23(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按普
通话读准字音,结合语境判断词语,书写要正确。①默契,读音mòqì,意思是心灵相通,配合得很好。②蜿蜒,读音wānyán,意思是蛇类行走的样子,也有曲折延伸的意思。(2)本题考查词语的应用。解答此题需要结合词语的意思,联系句段内容,结合语境分析判断。锱铢必较:锱、铢都是
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草长莺飞:形容暮春的景色。人情世故:意思是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甲:根据语句“鸟语花香,那是一种恬静;春梅绽雪,那是一种素雅”与“那是一种绚丽”可知,都是讲自然景色的,故选B。乙:根据语句“为名羁
绊不叫和谐,为利束缚不是和谐,为所累无法和谐”可知,“名”与“利”都是为人处世时所会遇到的,故选C。丙:根据语句“和谐需要宽容,心怀豁达,体谅他人”与“,不会产生和谐;唯我正确,不能产生和谐”可知,A选项符合
语境。(3)本题考查语文知识积累。注意审题,问的是不正确的一项。A.有误,“传统美德”属于偏正结构类型;“诚实守信”“团结和谐”属于并列结构,所以“三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表述有误;BCD正确;故选A。(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画波浪线的句子重复多余,“调查显示,我国近90%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
实守信’‘团结和谐’是优秀传统美德”中,“近”与“左右”显得重复啰嗦,删掉其中一个即可。中考链接1.(1)D(2)B(3)C(4)B【解析】(1)24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A.驻扎(zā)——(zhā);B.维妙维肖——惟妙惟肖;C.帖近——贴近;故选D。(2)
考查词义的辨析。(1)构造:做动词时指制造、建造;做名词时指结构。一般用于具体的事物。营造:有计划、有目的地制造,主要用于一种抽象的事物的构造。根据修饰的对象“氛围”,应该选用“营造”。(2)简易:简单容易。简约:指简略,不繁复
烦琐。用来修饰“造型”应该选用“简约”。据此,答案为B。(3)考查文本内容的衔接。(1)依据“演绎峡谷的自然之美”,①处应该选用“以画之形”。(2)依据“彰显峡谷的幽深意境”,②处应该选用“以画之韵”。故答案为C。(4)考查病句的修改
。语句“峡谷岩石遍布,稀少的泥土,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奇迹”中的“稀少的泥土”与“岩石遍布”结构类型不一致,可修改为“泥土稀少”;“不可谓奇迹”否定不当,可去掉“不”。据此,修改正确的选项为B。2.(1)tān诞堤(2)30岳阳楼记(3)A(4)B(5)泥土和滩涂就
紧密相依【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25①滩涂:读音tāntú,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②诞生:指人的降生或新事物的出现。注意“诞”字的书写。③筑堤:意思是修筑或加固河堤或海堤。注意“堤”字的书写。(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根据《论语》“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知,“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根据题干“范仲淹曾受滕子京之托”可知,散文名篇是《岳阳楼记》。(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语段中“
走近它”与“端详它”是并列关系,括号内应该填写逗号,表示分句之后的停顿;故选A。(4)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根据句子成分分析作答。提取句子主干,就是去掉多余成分,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由“你随时都能感受到
这块‘自然馈赠之地’旺盛的生命活力”可知,主语是:你;谓语是:感受;宾语是:活力。所以句子主干为:你感受活力。故选B。(5)本题考查句子补充。联系横线前面的句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设问句,前面是问题,后面是回答。前面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形成这
片滩涂地,长江黄河“需要运来多少黄土泥沙”;一个是这片滩涂地何时有了“第一片泥土”。抓住关键词“泥土”“滩涂地”。这两个问题要用一个句子来回答,就需要概括性强一些才行,故可填写为:泥土和滩涂就脉脉相通。3.(
1)luòmò瞰敛(2)D(3)C(4)B(5)“色彩亮丽的”与“四只”互换位置。【解析】26(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摞:读音luò,意思是把东西重叠地往上放,也可作为量词,用于重叠放置的东西。蓦:读音mò,突然、意外。俯瞰:读音fǔk
àn,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也指在较高的高度上俯视下方。注意“瞰”的偏旁是“目”字旁。敛声屏气:读音liǎnshēngbǐngqì,意思是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注意“敛”字的写法。(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雄狮”的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直接引用;C.表示强调;D.表示特殊含义。故选D。(3)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和诗句的理解。要选用最恰当的诗句,需要先理解此处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此处描述的是社火中的“登天塔”,根据前面的“那高耸云天
的架势”以及人们的表现“仰头观望的人哪个不敛声屏气”可知,这里一是强调“天塔”之高,一是表现人们的担心害怕的心理。A.出自唐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句意指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
角度审视它;也表达了只有积极向上才能高瞻远瞩;B.出自杜甫的名篇《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C.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
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D.出自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
望远心胸宽广。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能够表现“高”与“畏惧”的是C项,据此可知选择“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更合适。故选C。27(4)本题考查成语辨析。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语境是说看“登天塔
”表演的观众很为他们担心害怕,可知应选“提心吊胆”。故选B。(5)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原句“色彩亮丽的四只‘雄狮’”一句,“色彩亮丽”和“四只”语序不当,应调换顺序,改为“四只色彩亮丽的‘雄狮’”。4.BDC【解析】(1)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
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茂:旺盛。行稳致远:走得稳当才能到达远的地方。致:到达。秉持:读音为bǐngchí,执持;持有,具有;指操守。复兴:读音为fùxīng,指衰落后再兴盛起来,再创辉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故选B。(2)鹤立
鸡群,意思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白手起家,在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前仆后继,意思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英勇斗争,不怕牺牲。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
奋,气概豪迈。风平浪静,意思是指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海阔天空”原形容大自然的广阔。后常用比喻想象或说话等无拘无束或漫无边际。风口浪尖,意思是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惊涛骇浪,意思是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
争。从原文“立志千秋伟业,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屹立世界东方,中国人民________”看这是一个对偶的句子。与“风华正茂”对仗工整的是“意气风发”;从“越过急流险滩,穿过_______”也有对仗的意味,“惊涛骇浪”对仗工整。故选D。(3)文段围绕“艰苦奋斗”阐述,①是总括句应放句首,排除BD;③理论
阐述,②为事实依据应紧密相连,排除A;再用其他两个验证:⑤是③②的总结,④是从反面理论论证,思路得证;故选C。5.(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huìyǔ(3)郎改为朗:报改为抱。【解析】28(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注意应用正楷书写,不要写错字。
如静、修、俭。(2)本题考查给汉字注音。教诲.(huì):教训;教导。赋予.(yǔ):交给;给予。(3)本题考查改正错别字的能力。豁然开郎——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变为开阔明亮,后用以比喻顿时明白或领悟过来。报负——抱负:远大的志
向。6.(1)B(2)D(3)A【解析】(1)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第一空: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妄想:不能实现的打算。前者为褒义词,后者为贬义词,此处应用褒义词,故应填“遐想”。第二空:“此前发现的三星堆青铜大面具、青铜立人像等文物,与传统的中原文物差别巨大,给人以十足的神
秘感”是原因,“有人猜测三星堆是域外文明”是结果,故应填“因此”。第三空:“可以生动述说过去”“也将深刻影响当下和未来”语意上有递进关系,故应填“不仅”。第四空: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联系前句“我国古
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可知应用“任重道远”。故选B。(2)D.“文明”是名词。故选D。(3)本题考查语序的衔接。仔细阅读语段可知,文段叙述的对象是“三星堆遗址”,CD选项叙述的对象是“古蜀国遗址”,故可排除C
D选项。B项“辉煌灿烂的新发现时隔三十余年后再惊天下”语序不当。故可排除B选项。故选A。7.(1)天人合一(2)C(3)B(4)D29【解析】(1)用正楷方式抄写在田字格内,一字一格。(2)崇尚,读作chóngshàng,意思是推崇慕尚。毫不隐瞒,指对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无话不说,没
什么忌讳。毫,读作háo。故选C。(3)“上天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德”“四季运转不息,万物茁壮成长,这都是自然的作用”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B。(4)ABC三项均表示“表示引用”,D项表示“突出强调”,故选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