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试题 必修下册 第1.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141.910 KB
  • 2024-10-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试题 必修下册 第1.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试题 必修下册 第1.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试题 必修下册 第1.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7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试题 必修下册 第1.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ord版含解析.docx,共(10)页,141.91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6d24d2dc5d8c536c95ea321553414d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千乘(chèng)喟然(kuì)莫春(mù)师旅(lǚ)B.沂水(xí)率尔(shuài)比及(bǐ)曾皙(xī

)C.鼓瑟(sè)冠者(ɡuàn)饥馑(jǐn)铿尔(kēng)D.侍坐(shì)小相(xiàng)哂笑(xī)舞雩(yú)【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A项,乘shèng;B项,沂yí,比bì;D项,哂shě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

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识文断字”“文思敏捷”“学富五车”是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从事口头传承行业的人,如操弦乐师、戏曲艺人等都被划定在“没文化”之列。;;。。,。①毫不客气地说,这种

观念至今仍然没有多大改变②吟诗作赋如此高贵,唱歌表演如此低贱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做出简单判断④文字如此高贵,音符如此低贱⑤人们常常思索,学堂教育与民间传承到底哪种标准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⑥行文走笔如此高贵,弹琴舞蹈如此低贱A.①②⑥⑤④③B.③

②⑤④⑥①C.⑤③②④⑥①D.④⑥②①⑤③【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这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语序题可以抓以下几点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

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

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基础篇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首先浏览

所给的句子,把握中心;再依据关联词、指示代词或前后的照应看句间的关系。本题中②④⑥是并列句,由前三处横线间的分号可知,这组句子应排在最前面。④⑥②存在由“文字”到“行文走笔”再到“吟诗作赋”的递进关系。①是对这三种现象的说明;⑤是人们的反思,是对③的回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华传

统文化中,人不是匍匐在诸神脚下的可怜虫,相反,(a)。人的道德准则并非来自神的诫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也并非来自神的启示,而是源于人的内心。先秦的诸子百家虽然议论蜂起,有时甚至势如水火,但他们都是以人为思考的主要对象,其智慧大都是关于人生的智慧。这种思维方式为

中华传统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当其他民族对各路神灵的至高权威①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和效仿的对象;当其他民族把人生的最高目标设定为以求永生的目标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以生前“立德、立功、立言”等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当其

他民族从宗教感情中寻求灵魂的净化或愉悦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既然中华民族的先民以人为万物之本,他们的理想国就在人间。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栖栖遑遑,②;庄子热爱个体生命,对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也抱着爱惜态度。如果说儒家更注重整个

民族和社会的群体利益,那么,(b)。儒、道两家③,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把握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显然,这种文化心理既有丰富内涵,又有积极意义,可以滋润当代中国人的心灵。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a宇宙万物的中心是人b更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的就是庄子B.a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b更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的就是庄子C.a宇宙万物的中心是人b庄子更重视的就是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D.a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b庄子更

重视的就是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3.D4.①顶礼膜拜②席不暇暖③相辅相成5.当其他民族把人生的最高目标设定为以求永生时,中华民

族的先民则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第一处,由前文“人不是匍匐在诸神脚下的可怜虫”可知,括号前的陈述对象是“人”,因此括号处补写句子

的主语也应是“人”,故排除A、C。第二处,由前文“如果说儒家更注重整个民族和社会的群体利益”和后文“儒、道两家”可知,此处补写的句子应承接上文,从“道家”谈起,即以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开头,表示对此的强调,故排除B。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由前文“当其他民族对各路神灵

的至高权威”和后文“中华民族的先民则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和效仿的对象”可知,此处强调其他民族对神灵的崇拜,含有恭敬之意,故可填“顶礼膜拜”,形容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于贬义。第二空,由前文“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栖栖遑遑”可知,此处强调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从不停歇,故可填“席不暇暖”,形容

极为忙碌,到处奔波。第三空,由前后文“儒、道两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把握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可知,此处强调儒、道四两家的思想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二者相互配合,共同

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故可填“相辅相成”,指互相补充,互相配合。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错误:一是成分赘余,“把人生的最高目标设定为以求永生的目标时”中“目标……的目标”语义重复,应删去“的目标”。二是语

序不当,“生前‘立德、立功、立言’等的建树”语序不当,应将“生前”放在“的建树”之前。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科学史上,天文学的发展历来波澜起伏。在西方,有人们熟知的是哥白尼“日心说”与托勒密“地

心说”旷日持久的争论。其实在东方,①,这就是中国天文学史上著名的“浑盖之争”。这场争论围绕宇宙结构的认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自己对宇宙形状的认识,人们开始主张的是“天圆地方”。但这种认识并没有形成系

统的学说,因为它本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正因为如此,当曾子的学生单居离向他询问是否果真“天圆地方”时,曾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他认为“天圆地方”说的不是天地具体形状,②。他引述孔子之语,把“天圆地

方”说成是“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即天所遵循的规律在性质上属于“圆”,转动不休;③,安谧静止。孔子师徒的说法,()可以弥补“天圆地方”说在形式上的缺陷,()这种修补使该说丧失了作为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而存在的资格,()它所谈论的已经不再是天

地的具体形状了。6.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而且虽然B.虽然然而而且C.固然但是因为D.如果那么而且7.请在文中横线处都补写上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6.C7.①也存在着类似旷日持久的争论②而是天地所遵循的规

律③地所遵循的规律在性质上属于“方”【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虽然……然而:表示转折关系。因为:表示因果关系。固然:表示先承认某个事实,下文又给转折或否定到另一方面去,一般与下文构成转折关系。“可以弥补‘

天圆地方’说在形式上的缺陷”承认“孔子师徒学说”的价值,“这种修补使该说丧失了作为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而存在的资格”又是对它的否定,因此应选“固然……但是”;最后“它所谈论的已经不再是天地的具体形状了”是在阐释原因,选择

“因为”。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前文列举了西方的天文学争论,后文说“这就是中国天文学史上著名的‘浑盖之争’”,可见句子是说东方也有类似于西方的天文学争论,因此可填写“也存在着类似旷日持久的争论

”。第②处,前文是“不是”,后文应该用“而是”;再根据“即天所遵循的规律”可知,可填写“而是天地所遵循的规律”。第③处,“天所遵循的规律在性质上属于‘圆’,转动不休”与空缺处是并列关系,分别解释了“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因此下文可填写“地所遵循的

规律在性质上属于‘方’”。三、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打消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___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冉有表示,治理一个小国,他用三年时间,______________”;至于礼乐教化则“____

_________”。(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穿着春服,五六个成人,六七个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着歌回去。(5)《子路、

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听了子路的志向后笑了笑,这是因为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可使足民以俟君子浴乎沂风乎舞雩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毋”“旅”“馑”“俟”“沂”“雩”“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

,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A.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B.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提升篇C.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

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D.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乘之国:指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兵车的数目来计算。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B.会同:

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C.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D.冠者:成年人,16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16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表达了孔子及其弟子

各自的人生志向。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和蔼可亲,体现了一个教育家的风范。B.整段文字表现出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C.通过简洁的对话、细腻的神情及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文段呈现的对话场景体现了和谐民主的

师生关系。D.文段善用典故,内涵丰富;语言富丽华美,耐人寻味。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13.结合原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分析孔子的形象。【答案】9.A10.D11.D12.(1)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2)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13.①从孔子对各位弟子的态度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安邦治国干一番

事业。②作为师长,孔子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可亲,善于启发和诱导。【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

歌回来。“者”用于时间词后,表停顿,后面应断开,排除C;“成”为“春服”的谓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童子六七人”为定语后置句,“六七人”为后置定语,不能断开,排除B;“浴乎沂”是状语后置句,“沂”是“浴”的地点状语,不能断开;“风乎舞雩”

是状语后置句,“舞雩”是“风”的地点状语,不能断开,排除BD。故选A。1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16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16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错误,应该是20岁。古代男子20岁表示成年,行加冠礼。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善用典故

”“富丽华美”错误。文章以孔子启发大家言志开始,以弟子们各言己志展开,最后又以孔子的评价结束,没有运用典故,语言朴实。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如”,假如;“或”,有人;“何以”,怎么做。(2)“摄”,夹处

;“师旅”,军队;“因”,接续。1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短短数字不但传神地表现了身为师长的孔子的谦和以及与学生平等关系,而且起到了打消顾虑、营造融洽气氛的作用。“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体现孔子善于启发和诱导。孔子认为子路本身不谦虚谨

慎,不可能做到“为国以礼”,这从他的神态“哂”可以看出;冉有和公西华虽然说话都很委婉,含而不露,但可以看出他们对诸侯国的大小,职位的高低难以释怀,也难以一心治国,因而孔子在他们说完之后未置一词。而曾皙勾勒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人们生活得悠闲自在,摆脱了种种的精神压力,享受着大自

然的赐予。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正是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德治和教化的观点和儒家以礼义治国理想的体现,所以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由孔子的语言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

度为安邦治国干一番事业。参考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陪同(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不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轻率匆忙地回答说:“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几个)

大国中间,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我来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而且懂得礼义。”孔子对他微笑。“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功夫,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

不够的)那就得等待有德行的君子(来推行了)。”“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在这方面学习。诸侯祭祀祖先的事情,或者是诸侯朝见天子,我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希望当一个主持赞礼的小司仪官。”“曾皙!你怎么样?”弹奏瑟的声音(渐渐

)稀疏,铿的一声,(曾皙)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皙啊!”阅读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

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

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节选自《论语·先进篇》)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B.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C.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帽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D.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侍:陪侍

,陪站在尊长身边。《论语》中单用“侍”,指孔子坐着,弟子站着;“侍坐”指孔子和弟子都坐着。B.饥馑:泛指灾荒年。遇到谷物不能成熟的称为“馑”,遇到蔬菜歉收的称为“饥”。荐饥就是连年歉收。C.会同:泛指古代诸侯会盟和共同朝见天子。古代两诸侯相见叫“会”,古代

诸侯共同朝见天子叫“同”。D.端,玄端,古代礼服名。章甫,指成年男子戴的一种礼帽。端章甫,在上文中指穿着礼服,戴着礼帽。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本文记述孔子与四位学生朋友式的对话,让学生畅

所欲言,可谓“因材施教”的典型。B.孔子兼容并蓄,鼓励个性。子路、冉有、公西华等人的想法并不完全吻合孔子的理想,孔子都是宽容接纳全面肯定。C.孔子赏识学生,鼓励学生交流,孔子自己不多说话,引导学生谈理想,谈志趣,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进步。D.孔子主张

“为国以礼”,以礼治理国家。文中孔子“哂之”,就是孔子对子路“以勇治国”的一种批评态度。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答案】14.C1

5.B16.B17.(1)子路去治理它,只要三年,就可以使那里人人有勇气、个个懂道义。(2)(曾点)弹瑟,声音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讲的不一样。”【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暮春三月,都穿上了春天的衣服,和五六

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去沂河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来。”孔子叹息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啊!”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出来了,曾皙后走。“冠者五六人”为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五六人冠者”,

且“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结构对称,故在“五六人”后断句,排除AB;“舞雩”为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所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C。15.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遇到谷物不能成熟的称为‘馑’,遇到

蔬菜歉收的称为‘饥’”理解错误,“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摘自《尔雅·释天》)遇到谷物不能成熟的称为“饥”,蔬菜歉收不能成熟的称为“馑”,瓜果不能成熟的称为“荒”,如果两年都是饥年就称为“荐”。故选B。16.本题

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孔子都是宽容接纳全面肯定”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夫子哂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可知,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是肯定其才能当中略有批评。故选B。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为”,治理;“比及”,等到;“方”,道,

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2)“鼓”,弹奏;“希”,通“稀”,稀疏;“对”,回答;“异乎三子者之撰”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三子者之撰异”,意为“和他们三人所讲的不一样”。参考译文: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