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共(10)页,226.47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690d43b77cd90202b2b22fab6a15e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
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涂答案选项.)1.秦朝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武帝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元朝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宣政
院,明朝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管理的少数民族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强化边陲管理。中国古代边疆治理()A.受到“大一统”观念指导B.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C.采用与内地相同管理体制D.完成了农耕游牧文明融合2.有学者指出,通过科举制,大量出身低微贫寒的士子,
可以通过科举使本人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得到晋升,科举提供了一条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选拔人才的途径,也为社会下层分子提供了一条上进的途径,真正做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制()A.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利于扩大封建
政权的统治基础C.实现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D.有效提高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3.公元前597年,楚国在邱之战大胜。有人建议楚庄王将晋军的尸骨筑成京观,向后世展示武功。庄王却引用《周頌》的诗句,说有“蔡暴、戢兵(藏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
、丰财”七德才称得上“武”,自己一条也不具备,有什么可以向后人展示的呢?这反映出楚王()A.认同华夏文化B.维护礼乐制度C.确立霸主地位D.谋求国家统一4.钱穆说:“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其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
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秦创建的政治制度和奠定的学术思想分别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维护政治统一B.分封制、法家思想C.中央集权制度、儒家思想D.君主专制、百家争鸣5.吴玉章
在回忆录中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上层的力量显得何等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有与以往政党不同的()A.阶级属性B.革命对象C.革命重点D.革命手段6.史籍《洛阳伽蓝记》
记载南朝将领陈庆之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风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鞅变法B.“光
武中兴”C.江南的开发D.北魏孝文帝改革7.唐朝科举考生在“省试及第”后,须参加吏部的考核,合格后才能授官。考核的项目是“身(体貌丰伟)、言(言词辩证)、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这一举措()A
.实现了公正选拔人才B.有利于提升员官素质C.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D.掀起了民众健身热潮8.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置羁縻诸州,……四夷之与中国通者甚众,……宜有以记其所从出。天宝中,玄宗问诸蕃国远近,鸿胪卿王忠嗣以西域图对,才十数国。其后贞元(德宗年
号)宰相贾耽考方域道里之数最详,从边州入四夷,通译于鸿胪者,莫不毕纪。……其山川聚落,封略远近,皆概举其日。”唐政府这些举措()A.推动古代地图学的新发展B.促使华夷同源共祖观念成为主流C.提升了鸿胪寺的政治地位D.有利于多元一体政
治体系的形成9.下图为东汉末期的朝政现象示意图。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B.政权更迭政治动荡C.制度混乱导致权力失衡D.封建君主专制弊端10.由图1图2对比,中外朝制到三省六部制的变化反映了()A.中
央对地方控制减弱B.最高决策的程序化C.相权反弹局面的出现D.集体决议的民主化11.里耶出土的邮简“迁陵以邮行洞庭”,将邮简插入捆扎的公文信函并标注从“迁陵县衙”送到“洞庭郡府”。据《史记》、《汉书》
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记录。里耶出土的公文简牍中频繁出现“洞庭郡”,下辖迁陵、酉阳、沅陵三县。简牍关于“洞庭郡”记载与传世文献不相符合。这说明()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定论B.史学新发现更接
近于历史的真相C.史料拓展更有利于全面理解历史D.历史解释就是在不断地否定传统12.1421年,明成祖下令迁都北京,他认为北京不仅仅是“龙兴之地”,更重要的是它“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这表明明成祖迁都主要是出于()A.政治因素的考量B.缓和民族矛盾的思考C.地理
位置的选择D.弘扬中华传统的考虑13.1938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武汉成立抗日救亡宣传队。周恩来根据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精神,号召全体队员们“到前线去,到民众中去,为抗日战士和广大人民服务”。广大宣传队员先后在安徽、浙江、江西、广西等各城镇流动宣传。宣
传队的活动()A.助推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B.表明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C.配合了八路军的军事行动D.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14.清代都察院是与六部、大理寺等机构并立,直辖于皇帝的监察机构。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京官,主持都察院的
工作,率六科给事中、各道御史行使对中央各部院及各地方的监察权。据此可知,清代监察机构()A.官员品级较高B.具有一定独立性C.分工较为细致D.职能实现了变化15.南昌的西汉海昏侯墓迄今已出土1万多件文物,包括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两架编钟,一架编磬,
大量金银,包金、鎏金车马器和图案精美的漆器等。按照《周礼》中的礼乐制度,“四堵(架)为帝,三堵(架)为王”,下列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是()A.文物发掘的地点南昌B.竹简、木牍C.两架编钟,一架编磬D.金银器、乐
器和漆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本卷共4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6分,第19题9分,共55分。)16.(16分)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
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
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
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摘编自哀行需《中华文明史》材
料三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
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6分)(2)据材料二,归
纳唐宋时期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4分)(3)据材料三,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4分)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2分)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廷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
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参加廷议的人员也很广泛,不局限于中央高级官员,具有一定代表性,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历代皇帝的很多诏令发布之前都经过廷议。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廷议、朝议和集议制度
进一步规范化,廷议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制度,在封建统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科书和教师用书材料二20世纪初,面对内外交困,清廷终于放弃了“祖宗家法不可更改”的古训,开始构建现代法
律体系和司法制度的基本框架:国家体制上实行君主立宪;起草门类繁多的部门法构建新的社会秩序;创建新的独立的司法机关。晚清的法律借鉴和移植是从学习日本起步的。这些方案大都没来得及真正实施。辛亥革命后,由晚清所开启的法治进程并没有停顿,除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被废除外,后继的中华民国在此
基础上继续推进。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民诉法、刑诉法、法院组织法相继颁布,现代司法制度渐次推开。——摘编自侯欣一著《近代中国法治变革回顾》(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决策方式的特点(6分),并指出其积极作用(2分)。(2)根据材料二和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国时期法律体系建设的特点。(6分)18.(16分)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的典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北史·魏本纪》载,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兴二年,“初令五经群书各置博士,增国子太学生员三千人”……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后,北魏
汉化运动进入高潮,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推行改革,包括建立新制度、改姓氏、用汉语、迁都城……他曾以冯氏丧事破鲜卑旧规,为其服丧三年,大兴儒家丧服之礼。——摘编自田照军、肖岚《魏晋南北朝儒学刍议》材料二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迁都洛阳
后,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史》完成下列
要求:(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继位后政治上“创立新制度”的成就及意义。(8分)(2)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司法改革的措施。(4分)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北魏改革的显著特点。(4分)19.(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
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顾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始对科举制度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进行了更猛烈、更深入的批判。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的批判尤为激烈,称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
。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此后一个世纪,对科举制的上述评价一直是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近年来,史学界对科举制重新评价的观点抬头,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新观点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
大创举,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科举制实际上是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即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源头。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某种意义也是古代科举制
的继承和发展。评论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9分)盐城市伍佑中学2024/2025学年秋学期高二年级学情调研(一)历史试题(选修)一.选择题45分(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345678910BBAAADBDDB1
112131415CADBC二、本卷共4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6分,第19题9分,共55分。)16【答案】(14分)(1)选官原则:以德取人;(2分)发展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4分)(2)趋势:开放性;严
密化。(4分)(3)特点:将课绩与监察紧密结合;考察方式多途并进。(4分)政治智慧: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任答一点,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2分)17【答案】(14分)(1)特点:以廷议朝议为主要方式;参加者广泛;皇帝兼听独断;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具
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作用: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制约作用。(2分)(2)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继承已经取得的法治成果;法律体系建设涵盖了从宪法到部门法等广泛领域;现代司法制度逐渐确立。(6分)18【答案】(16分)(1)成就:俸禄
制;三长制。(4分)意义:吏治有所好转;加强了中央集权;为进一步改革奠定基础。(任意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计得4分)(2)措施:制订成文法;加强司法监督。(4分)特点:全面学习汉族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法治国。(任意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计得4分)19.【答案】(9分)本题答题
时首先阐述观点得2分,论述部分总计7分赞成第一种观点: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消极作用。理由:单纯以儒家文化考试成绩录用人才,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技术性人才受到排斥;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主命题,以八股文进行考试,强化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培养
顺从皇帝的奴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民主启蒙思想的发展;科举考试忽视科技知识,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缺乏科技和实用知识,无法满足近代工业发展的人才需要;科举制不利于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不利于近
代新式学校发展和教育近代化。赞成第二种观点: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积极作用。理由: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它把读书、
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促进了古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弘扬了重文重教的社会风气;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和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具有借鉴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