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1.745 MB
  • 2024-10-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20)页,1.74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515c771fe37012a0a03cc9f81e0bc8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资中二中高2025届第3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一、选择题(本部分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

列措施中,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往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时加入几滴CuSO4溶液C.高炉炼铁时将铁矿石粉碎D.向铁片和稀盐酸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CH3COONa晶体【答

案】D【解析】【详解】分析:增大反应速率,可升高温度、增大浓度、压强、增大固体表面积或加入催化剂等,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二氧化锰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B.锌粒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单质铜,锌与铜能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B错误;

C.高炉炼铁时将铁矿石粉碎,能增大固体表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错误;D.CH3COONa与盐酸反应生成醋酸,降低氢离子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减慢,D正确;答案选D.点睛:形成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

简式:22CHCHB.氮分子的电子式:C.甲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D.2Ca+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解析】【详解】A.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可省略,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选项A错误;B.氮分子中形成氮氮三键,电子式为,选

项B错误;C.甲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选项C正确;D.2Ca+核电荷数为20,结构示意图:,选项D错误;答案选C。3.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A.NH4HCO

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H<0【答案】B【解析】【详解】A.醋酸逐渐凝固说明反应吸收热量导致醋酸溶液温度降低,即NH4HC

O3与H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因反应为吸热反应,即吸热的热量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故B正确;C.因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D.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物质的状态,故D错误;故选B。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mL18mol/L浓硫酸与足量Cu粉加热反应,产生的2SO分子数为0.9NAB.()()()()2NaOHaqHClaqNaClaqHOlΔH57.4kJ/mol+=+=−,则含20gN

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7kJC.2molNO与21molO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D.常温下,2546gCHOH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7NA【答案】B【解析】【详解】A.浓硫酸与铜共热反

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中浓硫酸会变为不能与铜反应的稀硫酸,则100mL18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粉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数小于18mol/L×0.1×12×NAmol—1=0.9NA,故A错误;B.由热化学方程式

可知,20g氢氧化钠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3kJ/mol×20g40g/mol≈28.7kJ,故B正确;C.2mol一氧化氮与1mol氧气恰好反应生成2mol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会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四氧化二氮,则2mol一氧化氮与1mol

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小于2mol×NAmol—1=2NA,故C错误;D.甲醇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8,则46g乙醇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46g46g/mol×8×NAmol—1=8NA,故D错误;故选B。5.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

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图1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由图2知,S(g)+O2(g)=SO2(g)ΔH1,S(s)+O2(g)=SO2(g)ΔH2,则ΔH1>ΔH2C.由图3知,白磷比红磷稳定D.由图4

知,CO(g)+H2O(g)=CO2(g)+H2(g)ΔH>0【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图1知,石墨能量低,因此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B.根据图2知,1molS(g)具有的能量比1molS(s)具有的能量高,S(g)+O2(g)=SO2(g)ΔH1,S(s)+

O2(g)=SO2(g)ΔH2,1molS(g)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由于放热焓变为负,放出热量越多,焓变反而越小,因此则ΔH1<ΔH2,故B错误;C.根据图3知,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得出红磷比白磷稳定,故C错误;D.根据图4知,CO2(g)+H2(g)=CO(g)+H2O(g)ΔH>0,则CO(g)

+H2O(g)=CO2(g)+H2(g)ΔH<0,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水中有平衡:22ClHOHClHClO++B.用氯化铁溶液刻蚀铜电路板:323Fe3Cu2Fe3Cu+++=

+C.向NaClO溶液通入少量22223SO:SOHO2ClOSO2HClO−−++=+D.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24242HSOBa2OH2HOBaSO+−+−+++=+【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水中有平衡

:+-22ClHOH+ClHClO++,选项A错误;B.用氯化铁溶液刻蚀铜电路板,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2FeCu2FeCu++++=+,选项B错误;C.向NaClO溶液通入少量SO2,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盐酸,盐酸再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次氯酸,因此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2-224SOHO3ClOSO2HClO+Cl−−++=+,选项C错误;D.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4242HSOBa2OH2HOBaSO+−+−+++=+,选项D正确;答案选D。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硫酸与足量

锌片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钠固体可以增大24SO−浓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②增加硫酸的浓度,一定可以加快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速率③向H2O2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因为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从而使H2O2分解速率加快④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3Ng+3H

g2NHg,向容器中充入氦气,化学反应速率不变⑤对于反应()()()()()333KSCNaq+FeClaqFeSCNaq+3KClaq,加入KCl固体,逆反应速率瞬时增大,随后正反应速率增大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⑤D.①

②③【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硫酸与足量锌片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钠固体不能使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②增加硫酸的浓度,若导致硫酸浓度过大,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会使制取氢气的速率减小,故错误;③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粉末,催化剂会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从而使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故正确;④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氦气,合成氨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正确;⑤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加入氯化钾

固体,由离子方程式可知,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①②⑤错误,故选B。8.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A组褪色快,则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B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取2235mL0.1mol/LNaSO溶液和245mL0.1mol/LHSO溶液混合后,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若热水中先出现浑浊,则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C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杂质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再用浓24

HSO干燥酸性4KMnO溶液紫色变浅,乙烯被酸性4KMnO吸收,得到纯净的甲烷D验证某酒精中是否有水取少量该酒精于试管,加入一小块切好的金属钠产生可燃性气体,该酒精中含有水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应控制高锰酸钾的量和浓度保持一

致,否则起始颜色不一样,控制草酸浓度不同来观察颜色褪色快慢,A错误;B.取2235mL0.1mol/LNaSO溶液和245mL0.1mol/LHSO溶液混合后,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若观察热水中先出现浑浊,则温

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B正确;C.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乙烯转化为二氧化碳,应将二氧化碳除去再干燥,或直接选择溴水除杂,C错误;D.酒精也会与Na反应生成氢气,无法检验水的存在,可选择使用无水硫酸铜检验,D错误。故选

B。9.1mol常见金属M和卤素单质反应的焓变H(单位:1kJmol−)示意图如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常温时的稳定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MBr与2Cl反应的H0B.由2MCl(s)分解制得M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2222MIMBrMClMFD2222MF(

s)Br(l)MBr(s)F(g)+=+-1ΔH=+600kJmol【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上述图示可构造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M(s)+Cl2(g)=MCl2(s)ΔH=-641.3kJ/mol,②M(s)+Br2(l)=MBr2(s)ΔH=-524kJ/mol,根据盖斯定律

可知,①-②可得2222MBr(s)Cl(g)=MCl(s)Br(l)++,所以对应的反应热ΔH=-117.3kJ/mol,A正确;B.生成2MCl(s)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由2MCl(s)分解制得M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正确;C.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结

合卤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可知,上述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2222MFMClMBrMI,C错误;D.与A项分析原理相同,结合图示信息构造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M(s)+F2(g)=MF2(s)ΔH=-1124kJ/mol,②M(s)+Br2(l)=MBr2(s)ΔH=

-524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可得2222MF(s)Br(l)MBr(s)F(g)+=+,所以对应的反应热ΔH=+600kJ/mol,D正确;故选C10.工业上以CO2、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T℃时,在1L的恒容密

闭容器中充入CO2和NH3模拟工业生产,发生()322222NH(g)+CO(g)HO(l)+CONH(s)ΔH=-178kJmol,以下说法一定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32正逆NH=CO;②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③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改变

;④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⑤密闭容器中()()32cNH:cCO=2:1;⑥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发生变化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⑥C.②③⑥D.②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①根据反应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比可知,()()32υNH=2υCO正正,故当()()32正逆NH=CO时,()()22正逆COCO,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①不合题意;②由于CO(NH2)2是固体,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一

直在变,即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一直在变,现在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了,②符合题意;③由于该反应中,生成物均为非气体状态,故当投入的氨气和CO2的物质的量按2:1时,则反应过程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故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改变不一定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了,③不合题意;④由于该反应中,生成物均为非气体状态,故当投入的氨气和CO2的物质的量按2:1时,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一直保持不变啊,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不一定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了,④。不合题

意;⑤由于该反应中,生成物均为非气体状态,故当投入的氨气和CO2的物质的量按2:1时,则密闭容器中()()32cNH:cCO一直为2:1,故密闭容器中()()32cNH:cCO=2:1不一定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了,⑤不合题意;⑥化学平衡的特征之一为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故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了,⑥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只有②⑥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答案为D。11.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含三种官能团B.该分子中所

有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分子式为C6H8O6【答案】B【解析】【详解】A.该分子中含三种官能团,分别为羟基、碳碳双键,酯基,故A正确;B.该分子中存在三个饱和碳,所有原子一定不共平面,故B错误;C.该

物质含有碳碳双键、羟基,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因此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D.该物质分子式为C6H8O6,故D正确;答案为B。12.已知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OH−参与了该催化循环B.该反应可消耗温室气体2COC.该催化循

环中Fe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D.()5FeCO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答案】B【解析】【详解】A.结合反应机理图示可知OH−参与了该催化循环反应,A项正确;B.根据图示可看出CO参与了反应,并最终转化为CO2放出,即该反应能消耗CO,生成CO2,

B项错误;C.该循环过程中Fe的成键数目可能是4、5或6,即该催化循环中Fe的成键数目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D.从图示可看出()5FeCO的作用是催化剂,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B。13.我国科学家合成了

一种新型Au15/MoC材料,实现了低温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TS指过渡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型Au15/MoC材料能实现低温催化水煤气变换主要原因是大幅度降

低了活化能B.如果换作铜系催化剂,题述反应的焓变会发生改变C.该历程中制约反应速率的方程式为CO*+2H2O*→CO*+H2O*+OH*+H*D.该过程有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答案】B【解析】【详解】A.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而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B.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的焓

变,B错误;C.根据如图所示,过程CO*+2H2O*→CO*+H2O*+OH*+H*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决定该反应的反应速率,C正确;D.该过程222CO+HOCO+H→,有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D正确;故选B14.一定温度时在4L密闭容器中发生一定的反

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甲所示;保持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3min,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11Z0.133molLmin−−B.由图乙可知,12TTC.由已知

信息可知该反应方程为()()3XgYg2Z+D.如果改变反应条件,得到图丙的反应进程,则改变的条件为加入催化剂。【答案】A【解析】【详解】A.由题干图像甲信息可知,反应前3min,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11n(0.8-0.4)molZ==0.033molLmint43minVL

−−,A错误;B.由图乙可知,T2温度下先达到化学平衡,说明T2温度下反应速率更快,即12TT,B正确;C.由题干图像甲可知,0~3min内X减少了0.6mol,Y减少了0.2mol,Z增加了0.4mol,结合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比可知该反应方程为()()3

XgYg2Z+,C正确;D.由题干图像甲和丙可知,改变条件后产物X、Y、Z均未改变即平衡没有发生移动,但所需时间缩短了,故如果改变反应条件,得到图丙的反应进程,则改变的条件为加入催化剂,D正确;故答案为:A。二、非选择题(共四个大题,58分)15.回答下列问题:(1)1mol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气态氟化氢时放出270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2)23gCH3CH2OH(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683.4kJ的热量。写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3)已知下列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22352136Cs5Hg3Ng9Og2CHONOlΔH+++=()()()22222HgOg2HOgΔH+=()()()223CsOgCOgΔH+=则反应()()()()()(

)352222234CHONOl12COg10HOgOg6Ng=+++的ΔH=_____。(4)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和2H)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其常见合成方法为:()()()23COg2HgCHOHgΔH+=,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

键HH−CO−COHO−CH−()E/kJ/mol4363431076465413由此计算ΔH=_____kJ/mol;(5)已知反应:()()()()()()221222SgOgSOgΔH,SsOgSOgΔH+=+=,比较1ΔH_

____2ΔH(填“>”“<”或“=”,下同);同温同压下,反。应()()()22HgClg2HClg+=在光照下反应热为1ΔH,点燃条件下反应热为2ΔH,比较1ΔH_____2ΔH。【答案】(1)H2(g)+F2(g)═2HF(g)ΔH=-270kJ/mol(2)C

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3)2135ΔH-2ΔH-12ΔH(4)-99(5)①.<②.=【解析】【小问1详解】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气态氟化氢时放出270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

学方程式H2(g)+F2(g)═2HF(g)ΔH=-270kJ/mol,故答案为:H2(g)+F2(g)═2HF(g)ΔH=-270kJ/mol;【小问2详解】23gC2H5OH(l)物质的量=23g46g

/mol=0.5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683.4kJ的热量,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故答案为:C2H5OH(l)+3O2(g)=2CO2(g)+3H2O(l)

H=-1366.8kJ/mol;【小问3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反应i:()()()()()()222352136Cs5Hg3Ng9Og2CHONOlΔH+++=,反应ii:()()()22222HgOg2HOgΔH+=反应iii:()()()223CsOgC

OgΔH+=,则5反应ii-2反应i-12反应iii即得反应()()()()()()352222234CHONOl12COg10HOgOg6Ng=+++,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2135ΔH-2ΔH-12ΔH,故答案为:2135ΔH-2ΔH-12ΔH;【小问4详解】根据反应

热等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之和,故ΔH=E(C≡O)+2E(H-H)-3E(C-H)-E(C-O)-E(O-H)=1076kJ/mol+2×436kJ/mol-3×413kJ/mol-343k

J/mol-465kJ/mol=-99kJ/mol,故答案为:-99;【小问5详解】已知同一物质气体时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固态时的总能量,故反应:()()()()()()221222SgOgSOgΔHSsOgSOg

ΔH+=+=,,比较1ΔH<2ΔH;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热与反应条件和途径无关,故同温同压下,反应()()()22HgClg2HClg+=在光照下反应热为1ΔH,点燃条件下反应热为2ΔH,比较1ΔH=2ΔH,故答案为:<;=。1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150mL

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150mL0.55molLNaOH−溶液,并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2)烧杯间

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3)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4)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填序号)。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5)请填写表中的平均温度差:实验序号起始温度1t/℃终止温度2t/℃()21

tt/−℃24HSO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6_____227.027.427.231.7325.925.925.929.2426.426.226.329.6(6)近似认为10.50molLNaOH−溶液与10.50molL

−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3lgcm−,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11c4.2Jg−−=℃,则上述实验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1mol的反应热ΔH=_____(保留一位小数)。(7)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1L1molL−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

分别为123ΔHΔHΔH、、,则123ΔHΔHΔH、、的大小关系为_____。【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小热量损失(3)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4)C(5)3.4(6)-57.1kJ/mol(7)H1=H2<H3【解析】【小问

1详解】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小问2详解】为防止热量散失在两个烧杯间填装碎泡沫塑料或碎纸条,故答案为:减小热量损失;【小问3详解】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要稍

过量,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故答案为: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小问4详解】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一次迅速倒入,以减少热量损失,故答案为:C;【小问5详解】请填写表中的平均温度差:由图干表中数据可知,第1组实验的温差为:29.6-26.1=3

.5℃,第2组实验的温差为:31.7-27.2=4.5℃(明显误差,舍去),第3组实验的温差为:29.2-25.9=3.3℃,第4组实验的温差为:29.6-26.3=3.3℃,故平均温差为:3.5+3.3+3.33=3.4℃,故答

案为:3.4;【小问6详解】近似认为10.50molLNaOH−溶液与1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3lgcm−,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11c4.2Jg−−=℃,则上述实验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1molH2O的反应热ΔH=-3-1-1-3(

50+50)mL?1.0g/cm?4.2J?g?×10kJ/J0.025mol×3.4℃℃=-57.1kJ/mol,故答案为:-57.1kJ/mol;【小问7详解】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1Llmol•L-1的稀盐酸恰

好完全反应放热57.3kJ;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的,稀氨水和1Ll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小于57.3kJ;由于焓变是负值,故H1=H2<H3,故答案为:H1=H2<H3。17.将浓度均

为0.01mol/L的2224223HOHSOKINaSO、、、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为222223462HO

2SO2HSO2HO−+−++=+,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为2222HO2I2HI2HO−+++=+,反应B为……。(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____。(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a.向酸化的22HO溶液

中加入KI溶液和试剂X,溶液变为蓝色。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23NaSO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试剂X是_____。(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

用量/mL实验序号22HO溶液24HSO溶液223NaSO溶液KI溶液(含淀粉)2HO实验Ⅱ54832实验Ⅲ52xyz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30min,实验Ⅲ是40min。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__。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

___。(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用量/mL实验序号22HO溶液24HSO溶液223NaSO溶液KI溶液(含淀粉)2HO实验Ⅳ44930实

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5)利用3FeCl溶液、KI溶液和石墨电极设计原电池,写出负极反应式_____。

【答案】(1)①.I2+2S2O2-3=2I—+S4O2-6②.催化剂(2)淀粉溶液(3)①.8、3、2②.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氢离子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4)()22223n(HO)nNaSO<12导致反应速率A小于B(5)2I——2e—=I2【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实验目

的是对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其中实验Ⅰ是为了证明此反应是分两步进行;实验Ⅱ、Ⅲ探究溶液的酸性对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实验Ⅳ探究当过氧化氢和硫代硫酸钠物质的量比小于1:2时溶液始终无蓝色的原因。【小问1详解】由总反应方程式和反应A可知,反应B为

碘与溶液中硫代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碘和S4O2-6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2S2O2-3=2I—+S4O2-6,反应A中碘离子做反应物,反应B中碘离子为生成物说明碘离子为反应的催化剂,故答案为:I2+2S2O2-3=2I—+S4O2-6;催化剂;【小问2详解】由实验Ⅰ

的实验现象可知,说明a中过氧化氢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使淀粉变蓝色的单质碘,b中碘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碘化钠使溶液蓝色褪去,则试剂X为淀粉溶液,故答案为:淀粉溶液;【小问3详解】①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Ⅱ和中硫酸的体积小于实验Ⅲ,说明实验目的是探究氢离子浓度反应速

率的影响,由探究实验变量唯一化原则可知,实验Ⅱ和实验Ⅲ中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碘化钾溶液的体积和混合溶液的总体积相同,则x、y分别为8、3,则z=20—18=2,故答案为:8、3、2;②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Ⅱ和中硫酸的体积小于实验Ⅲ,说明实验目的

是探究氢离子浓度反应速率的影响,由实验Ⅱ是30min、实验Ⅲ是40min可知,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氢离子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氢离子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小问4详解】对比实验

Ⅱ可知,实验Ⅱ和实验Ⅳ中过氧化氢和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比均小于1:2,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说明反应A的反应速率小于实验B,未有单质碘生成,故答案为:()22223n(HO)nNaSO<12导致反应速率A小于B;【小问5详解】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

碘,则氯化铁溶液、碘化钾溶液和石墨电极构成的原电池中,还原剂碘离子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电极反应式为2I——2e—=I2,故答案为:2I——2e—=I2。18.设计实验测定锌与硫酸反应的速率,按下列实验步骤完成实验:①按图示安装置,加入锌粒,然后快速加入140mL

1molL−的硫酸溶液,测量收集210mLH所用的时间。②按图示再安转一套装置,加入与前一套装置相同的锌粒,然后再快速加入140mL4molL−的硫酸溶液,测量收集210mLH所用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仪器有: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直角导气管、50mL注射器、铁架台、_____。(2)收集10mL气体②所用时间比①所用时间_____。(3)所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4)利用硫代硫酸钠与上述稀硫酸反应也可

判断反应速率快慢,请书写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5)某温度下按上图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内盛有6.5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mL2.5mol/L的硫酸溶液,将产生的2H收集在一个注射器中,用时10s时恰好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50mL(若折合成0101

kPa℃、条件下的2H体积为44.8mL)。在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用锌粒表示的10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10.013gs−B.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H+表示的10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110.01molLs−−C.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

用2Zn+表示的10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110.01molLs−−D.用2H表示的10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110.0002molLs−−的(6)水煤气变换()()()()222COgHOgCOgHg+=+是重要的

化工过程。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可知水煤气变换的H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

能垒(活化能)E正=_____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答案】(1)秒表(2)短(3)4mol/L硫酸与锌反应比1mol/L硫酸与锌反应快(4)2-23SO+2H+=S↓+SO2↑+H2O(5)AB(6)①.<②.2.02③.COOH*+H*+H2O*=COOH*+2H*+OH*

【解析】【小问1详解】定性判断反应速率快慢,可通过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长短来比较,测定时间需要秒表,故答案为:秒表;【小问2详解】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则实验现象为有气泡生成,并且稀硫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收集10mLH2所用的时间越短,实验②中

稀硫酸的浓度大,所以②所用时间比①所用时间短,故答案为:短;【小问3详解】实验①②只有稀硫酸浓度不同,并且实验②所用时间比①所用时间短,则稀硫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即4mol/L硫酸与锌反应比1mol/L的硫酸与锌反应快,故答案为:4mol/L硫酸与锌反应比1mol/

L的硫酸与锌反应快;【小问4详解】的Na2S2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Na2SO4、S、SO2和H2O,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SO+2H+=S↓+SO2↑+H2O,故答案为:2-23SO+2H+=S↓+SO2↑+H2O;【小问5详解】+2+2Zn+2H=Zn+H?65g2mol22.4L0.13

g0.004mol0.0448L据此分析解题:A.用锌粒来表示10s内该反应的速率0.13g10s=0.013g/s,可以通过测定锌粒减少质量来测定反应速率,A正确;B.(H+)=0.004mol0.04L?10s=0.0

1mol/(L•s),B正确;C.(Zn2+)=12(H+)=0.005mol/(L•s),C错误;D.用H2来表示10s内该反应的速率=0.0448L22.4L/mol10s=0.0002mol•s-1,D错误;

故答案为:AB;【小问6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