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757.12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4e5a793025f973135088ed12ccd69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历史9月考一、选择题。1.如图“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呈扁方柱体,外方内圆,厚薄均匀,出土于长江中下游,距今约5000年,现收藏在南京博物院。该文物最有可能属于()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良渚文化D.二里头文化【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玉琮”、“长江中下游”、“距今约5000年”等信息可判断这一文化应该是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C项正确;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都位于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2.某学者指出,公元前四千年中国存在的区域文化带有内蒙古长城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长江三角洲文化、大坌坑文化等,这些文化彼此相互作用。这表明A.不同文明的交融互动最终促
成了国家的形成B.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C.地理的复杂性与分层性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D.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周边逐渐扩展【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强调多个文化带同时并存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所以可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B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指向最后国家的形成
,故A不正确;材料并非强调地理的复杂与分层,故C排除;这些文化带并未直接体现从黄河流域向周边的扩展,也不是先后的递进演进关系,故D不正确。3.《史记》载:夏代的太康失国是“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商太甲被伊尹“放之于桐宫”;周成王年少,
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A臣民参政权力提高B.君权相权矛盾激烈是.C.封建制度开始产生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商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无论是夏代的太康、商朝的太甲,还是周朝的成王和厉王,他们的权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
其他政治力量的制约,这反映了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君主权力并非绝对,而是受到各种政治力量的制约和影响,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明确提及臣民的参政权力有所提升,这些事件更多反映的是君主权力受到其他政治力量的制约,而非臣民参政权力的提高,排除A项;虽然材料中的事件反映出君主与权臣之间
存在一定的权力斗争,但并未达到“矛盾激烈”的程度,排除B项;封建制度是在战国以后逐步形成的,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据最新考古发掘所知,偃师二里头都邑的主体要素包括:“井”字形主干道路网络;宫殿区:宫城,宫殿建筑群;官营作坊区:铸铜作坊、
绿松石器加工作坊;祭祀区:祭祀遗存;贵族居住和墓葬区:青铜礼器、玉礼器、绿松石礼器等。由此可见()A.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主要部门B.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结构定型C.中华文明可能跨入王朝国家阶段D.阶级分化与私有制开始
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二里头遗址有宫殿遗址、各种礼器、作坊区、墓葬区等,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可见二里头遗址可能进入王朝国
家阶段,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比信息,不能得出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结构定型,且这一说法不符史实,排除B项;比二里头遗址更早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阶级分化,排除
D项。故选C项。5.周成王分封邢国在平皋(河南温县),后北迁到襄国(今河北邢台市)。周康王时期的《臣谏簋》记载了山西北部的戎进犯纸侯,邢侯抵抗戎狄。《后汉书·西羌传》有“邢侯大破北戎”的记载,可见邢国的分封()A.实现了中华民族华夏认同B.形成等级森严的权
力分配制度C.有利于加强西周对地方统治D.解决了周王朝内部的权力冲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分封的邢国抵御了北戎的侵扰,从而加强了的西周对地方的统治,
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出现,排除A项;仅根据对邢国的分封和邢国抵御北戎并不能说明形成等级森严的权力分配制度,排除B项;宗法制缓和了周朝内部权力的冲突,但是并未解决,排除D项。故选C项。6.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遗址中发现了众
多与当时中原不同造型的青铜面具,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与中原类似的蚕丝品和青铜纹饰。这说明当时()A.中原文明已传播到四川地区B.商朝统治范围扩大到四川地区C.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不同区域间存在经济文化联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
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遗址中发现了众多与当时中原不同造型的青铜面具,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与中原类似的蚕丝品和青铜纹饰。这反映出当时四川广汉与中原地区有经济文化交流,进而说明当时不同区域间存在经济文化联系,D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遗址中有众多与当时中原不同的青铜面具,“中原文明已传播到四川地区”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判定商朝的统治范围,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了三星堆考古遗址中的发现情况,
无法体现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排除C项。故选D项。7.夏朝官制简单而笼统,分为处理对外事务的军事体系和处理内部事务的宗教事务体系。商朝时期,军队明确编为左、中、右三师;商王之下设“尹”“百僚”“小臣”;宗教活动和生活记录呈现分离趋势。这一发展表明,商朝(
)A.王位世袭制确立B.宗教活动影响政治C.中央集权制形成D.国家机构更加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能够发现和夏朝相比,商朝官制更加细化,分工更加明确,且内政管理与宗教事务相分离,这些都体现了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D项正确;王位世袭制在夏朝时已经确立,排除A项;宗
教活动影响政治是夏朝与商朝的共同特征,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在战国才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8.赐贝是商代与西周早期金文史料反映的赏赐礼仪活动。史载,西周早期“燕侯旨初见事于宗周,王赏旨贝廿朋”“王祷于成周,王赐圉(燕侯之臣)贝”“在四月
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王咸诰,赐贝卅朋”。西周早期此类活动()A.反映了西周分封制成熟B.是为了建立和巩固王朝的统治秩序C.强化了西周血缘宗法制D.有利于西周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答案】B【解析】【详
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初期,周王在会见诸侯等一些场合,会赏赐给诸侯“贝”,这是赏赐礼仪活动为了巩固
统治秩序,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周王用一些礼仪活动加强与诸侯的关系,巩固统治秩序,与分封制度成熟无关,排除A项;这是周王与诸侯的关系,与宗法制度无关,排除C项;专制中央集权建立是在秦朝,排除D项。故选B项。9.西周宗法制规定天子、诸侯等职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
承,其他儿子则被分封为次一级的职位,即诸侯、卿大夫或士。这一制度旨在()A.构建完整的祭祀体系B.适应周天子专制需要C.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D.建立规范的礼制社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姬姓
宗亲内,周天子是大宗,诸侯是小宗。在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这一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C项正确;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了政治权力的继承规则和贵族等级秩序,“构建完整的祭祀体系”“建立规范的礼制社会”不是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D项;西周时期,尚未出现君主专制制度,
排除B项。故选C项。10.“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该史料所反映土地制度的性质应是()A.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B.奴隶制土地国有制C.奴隶主土地私有制D.地主土地私有制【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其中为公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可知,材料反映的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井田制,结合所学可知,井田制是一种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周王代表国家占有土地,B项正确;井田制实行于我国奴隶社会,而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是原始社会的
土地公有制,排除A项;井田制下的土地归以天子为代表的国家所有,各级贵族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排除C项;井田制实行于我国奴隶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B项。11.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
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制度D.夺去王侯爵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海内新定”可以推断出是汉初采取的措施,根据“同姓寡少”可以推断出该措施与血缘有关系,根据“惩戒亡秦孤立之败”说明该措施要恢复
被秦朝废除的分封制度。由以上推断可以得出为郡国并行制,故选A;BD是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削弱诸侯权力的措施,排除;编户齐民是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而采取的措施,排除C。12.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对策中说“今师异道,
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表明他主张()A.“百家争鸣B.减轻赋税C.颁布“推恩令D.尊崇儒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董仲舒主张尊崇儒术,就是要将儒家思想作为正
统思想,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实现君主对思想的控制和国家的统一。综上所述,董仲舒的这句话表明他主张尊崇儒术,D项正确;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流派众多的局面,与董仲舒主张统一思想不符,排除A
项;这句话中并未提及经济方面减轻租税的问题,排除B项;推恩令是为了解决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加强中央集权,与题干中关于思想统一的表述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A.宦官外戚专权B.黄巾
军大起义C.皇帝幼龄即位D.地方军阀割据【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和所学可得出主要结论:东汉中后期,封建
政权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宦官外戚专权,A项正确;据所学,皇帝幼龄即位、黄巾军大起义和地方军阀割据,是东汉政权衰落的表现,并非东汉统治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的14.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体现出他的治世
理念源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战国时期的商鞅认为治理国家不要总是遵循同一个指导思想,要使国家发展繁荣就不能墨守成规,两句话是强调同一个意思,即无论治理天下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灵活根
据实际情况变通,因此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这与百家争鸣的法家提倡“法治”不谋而合,D项正确;儒家主张“仁政”,排除A项;墨家提倡“兼爱非攻”,排除B项;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排除C项。故
选D项。15.距今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河姆渡文化。它们相似的特征是()A.主要使用打制石器B.已有了原始农业C.大量制造黑陶D.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中白陶器、玉
器、象牙器的出现和快轮制陶技术的应用,说明一部分手工制作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部门。河姆渡文化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在遗址中普遍发现有稻
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因此,它们相似的特征是已有了原始农业,B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文化以磨制石器为主,排除A项;CD项不符合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特征,排除CD项。故选B项。16.《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
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A.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B.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C.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文化融合。“内诸夏而外夷狄”中“诸夏”指中原地区,“夷狄”指少数民族,这是“华夷之
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少数民族的色彩。其后孟子提出“用夏变夷”的概念,发展了儒家民族思想,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说明战国时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单纯强调“华夷之防
”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故A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从孔子的“华夷之防”发展到孟子的“用夏变夷”,其实都在坚持夷夏观念,并未放弃,故B项不符合题意;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各有所长,C不符合题意;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族观,适应了时代需要,并未背离孔子的民族观,故D项不符合题意。二、材料解析题(共4题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是以诸子百家的学术文化为载体。诸子百家通过不同的角度、方法和途径对文化进行重建、形成不同的文化转型模式。礼乐文化精神向理性和人(民)本文化精神的转变,是先秦诸子学术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摘
编自潘俊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关于人(民)本思想的主张,并简析其产生的背景。【答案】(1)特点:分布范围广;主要沿河流分布;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
心。(两点即可)(2)内容: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任意两点,答其他属于民本思想也可得分)背景: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
渐趋形成;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兴的士阶层崛起;思想家的探索和思考。(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于南北各地,且集中
于长江、黄河流域。同时呈现出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的发展格局。【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主张,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第二小问背
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主要是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使得生产力得以发展,从而引发了社会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巨大变化,包括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渐趋形成;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兴的士阶层崛起;思想家的探索和思考等等。18.多元起源的中华民族,几
千年来不断向一体化迈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伴随着多种形式,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
。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摘编自曹文柱
等《乾坤众生》材料二:从官军干部检之,高仙芝、王思礼均为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契丹人。——岑仲勉《隋唐史》材料三:为了正确地引导和管理互市活动,保障正常、公正的贸易秩序,唐政府专门设置了“互市监”,“掌诸蕃交易之事”。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学”允许少数民
族首领子弟入学就读。地方上,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提供“禀给”。——商编自杨华双《唐朝开明民族政策述略》(1)据材料一,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类型,并概括其主要原因。(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的影响。(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
开明民族政策的具体表现及其意义。【答案】(1)类型:边地少数民族向中原迁徙;中原汉族外迁(南迁)。原因:躲避战乱。(2)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为国家统一及隋唐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当时在短时
期内加剧了社会动乱。(3)表现:重用少数民族将领;设置贸易机构;落实教育优待政策。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边疆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
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类型:根据材料一“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可分析得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类型分别是边地少数民族向中原迁徙和中原汉族外迁(南迁)。原因:根据材料一“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
为流动人口”可分析得出躲避战乱。【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影响:根据材料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可分析得出加速了南方开发;根据材料二“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可分析得出促进了民族的交融;根据材料二“但它也
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可分析得出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为国家统一及隋唐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根据材料二“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可分析得出
当时在短时期内加剧了社会动乱。【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表现:根据材料二“从官军干部检之,高仙芝、王思礼均为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契丹人”可分析得出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根据材料三“唐政府专门设置了‘互市监’,‘掌诸蕃交易之事’”
可分析得出设置贸易机构;根据材料三“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学’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学就读。地方上,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提供’禀给’”可分析得出落实教育优待政策。意义:设置贸易机构,既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也可以丰富唐朝的经济生活;落实教育优待政策有利于促进少数民
族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可以丰富唐朝的文化生活。总之,唐朝开明民族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边疆开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开明民族政策有利于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汉高祖“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
二“大一统”思想虽然形成于先秦时期,但具体付诸实施则是秦汉时期,汉武帝“大一统”思想在第二次出兵调节百越之间矛盾时已经形成,其后,汉武帝将其用于指导构建“大一统”王朝的实践,实践的对象首先选择了改变与匈奴的关系……可以说,汉武帝构建“大一统”王朝的实践不仅奠
定了多民族国家中国疆域形成的基础,也积极推动着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发展和最终形成。——摘编李大龙《汉武帝“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实践》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简述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措
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汉武帝时期在“改变与匈奴关系”方面的实践活动,并简述汉武帝构建“大一统”王朝的意义。【答案】(1)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政治措施:①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②设立中朝,加强
皇权,削弱丞相权力。③确立察举制加强中央集权。④设刺史,进行巡视监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四点即可。)(2)实践:①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
次大规模战争打击匈奴(北击匈奴),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只要写出北击匈奴就可以得分);②设立河西四郡(具体写出两郡也可得分);③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两点即可)意义: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加强。【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汉朝。第一小问是制度,据材料一“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可知,郡国并行制。第二小问是简述,结合所学从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中朝加强皇权和削弱丞相权力、确立察举制加强中央集权、设刺史巡视监察加强了中央集权、任用酷吏治理地方和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等角度
分析。【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汉朝。第一小问是实践,结合所学从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方面来列举;第二小问是意义,据材料二“汉武帝构建‘大一统’王朝的实践不仅奠定了多民族国家
中国疆域形成的基础,也积极推动着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发展和最终形成”可知,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加强。20.年表有助于人们理解和认识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部分)时间事件1947年23个国家达成《关税与
贸易总协定》1964年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发展为欧洲联盟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
组织成立1999年美国、中国等国发起成立了二十国集团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二十国集团开始召开领导人峰会(1)从下表中找出标志着二战后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历史事件。(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
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2)【示例】观点: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发挥重要作用。选择的史事: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开始积极争取融入全球经济体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先后建立。1991
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强了中国与亚太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世贸组织成员一起遵循世贸规则开展贸易活动。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并取得了重大成就。2008年,金融危
机发生后,二十国集团开始召开领导人峰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建国际金融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综上所述,中国积极加入国际组织,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发挥重要作用。其他参考观点:世界贸易组织是协调世界经济的支柱;区域经济组织促进经
济合作与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欧洲。根据材料“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及所学可知,标志着二战后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历史事件是欧洲联盟成立。【小问2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二战后的
世界。根据材料信息,选择的史事: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观点: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开始召开领导人峰会等方面说明,例如: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开始积极争取融入全球经济体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
全球化趋势加强。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先后建立。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强了中国与亚太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世贸组织成员一起遵循世贸规则开展贸
易活动。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并取得了重大成就。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二十国集团开始召开领导人峰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建国际金融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中国积极加入国际组织,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发挥重要作用。注意史实正确,史论
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