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6)页,1.29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2f826a9caae801f022f2eca12815d1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4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19年10月11日凌晨0
时16分左右,一颗疑似陨石的物体坠落在吉林松原地区,发出极其耀眼的火光。多位网友拍下视频并上传至网络,引发公众关注。专家表示,此次疑似陨石坠落现象为火流星现象,目前坠落的物体正在寻找中。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A.已坠落的火流星
陨石B.星际物质C.西昌基地上的北斗三号卫星D.天空中飘动的云2.火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答案】1.B2.C【解析】【分析】【1题详解】已坠落的火流星陨石属于地球的一部分
,不能单独称为天体,A错;星际物质属于天体,B正确;西昌基地上的北斗三号卫星尚未发射,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称为天体,C错;天空中飘动的云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D错。故选B。【2题详解】流星体受地球引力作用向近地面运动,流星体与地球稠密大气发生摩擦从而
发亮,C正确;并不是流星体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捕获太阳带电粒子或反射太阳短波辐射,ABD错,故选C。【点睛】流星体是指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大大小小的尘埃和固体块,当它们临近地球时,受地球引力作用,有些进入地球大气层,
与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现象。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大多燃烧化为灰烬,少数残体落到地面,叫做陨星,其中石质陨星叫陨石,铁质陨星叫陨铁“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工作姿态为:遥控信号天线始终对着地球,太阳能电池板始终迎着太阳
,多种月球探测仪的探测端口保持对月面的垂直。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而这些陨石多来自小行星带。完成下面小题。3.小行星带位于()A.地球与火星之间B.地球与金星之间C.火星与木星之间D.木星与土星之间4.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A.光球、色球、日冕B
.色球、光球、日球C.光球、日冕、色球D.日冕、色球、光球【答案】3.C4.A【解析】【分析】【3题详解】由太阳系中各行星的分布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故选C。【4题详解】太阳大气层自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选
A。【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有小行星带。中国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北纬19度19分0秒,东经109度48分0秒,是我国继西昌、酒泉、太原的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较西昌、酒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优越的原因()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离心力大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小,离心力大C.四周环海,空气能见度高D.四周环海
,有利于探月卫星的安全返回6.该基地发射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为()A.365日B.365日6时9分10秒C.24小时D.23小时56分4秒【答案】5.A6.D【解析】【分析】【5题详解】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
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离心力大,卫星发射时获得的初速度越大,A对、B错。四周环海,空气湿度大,降水天气多,云量大,能见度低,C错。四面环海,不利于卫星返回后的寻找,D错。故选A。【6题详解】该基地发射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绕地球的公转周期既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
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D对。24小时为太阳日,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C错。365日是我们平时认为的一年,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绕日公转的恒星年,AB错。故选D。【点睛】线速度的大小,和各地的地理纬度及测点的海拔
高度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越高的地点,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海拔高度相同的地点,在赤道上线速度最大,两极最小。2019年10月1日上午10点,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顺利举行。我国著名乒乓
球运动员许昕由于在斯德哥尔摩市(59°23′N,18°E)参加瑞典乒乓球公开赛,未能到现场观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当他在瑞典观看到直播时,瑞典时间是几点()A.17:00B.10:00C.3:00D.13:008.造成北京和斯德哥尔摩两地时间不一样的原因()A.正午太阳高度
角的差异B.昼夜长短的差异C.纬度差异D.经度差异【答案】7.C8.D【解析】【分析】【7题详解】直播时间为北京时间10月1日上午10点,斯德哥尔摩市位于东一区,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所以当他在瑞典观看到直播时,瑞典时间是10月1日3点,故选C。【8题详解】地球自
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相比而言,东边的地点总是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间不同,所以地方时差异的原因在于经度不同。北京和斯德哥尔摩两地经度不同,两地的时间也不一样,D正确;地方时的差异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异、昼夜长短的差异
以及纬度差异等无关。故选D。【点睛】本题组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注意:同一经度地区,地方时相同,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9.该图为河道剖面图,阴影部分为河流堆积
物。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的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应用。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转偏向力的方向规律。【详解】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故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水流向北岸冲刷,故泥沙淤积于
南岸。所以选B。10.读图,日期相同的太阳光照图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四幅俯视光照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利用极点附近昼夜分布状况判断日期或季节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方法的掌握程度。【详解】图①显示,极点附近地区昼夜
等长,表明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图②表示北极俯视图,图中显示,北极圈出现极夜,日期应为冬至日;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图③表示南极俯视图,图中显示,南极圈出现极昼,日期应为冬至日;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图④表示北极俯视图,图中显示,北极圈内部分地区
出现极昼,日期应在春分日至夏至日之间或夏至日至秋分日之间。由以上判断可知,图②、图③表示的日期相同,选项B符合题意。读2019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及地球公转轨道图,完成下面小题。地点日出时间日落时间①7∶1816∶48②
6∶5415∶30③6∶3616∶50④8∶2418∶5611.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③②①D.③②④①12.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图中的()A.1位置B.2位置C.3位置D.4位置【答案】11.B12.A【解
析】【分析】【11题详解】某地昼长等于日落时刻与日出时刻之差,计算可得①昼长为9小时30分,②昼长为8点36分,③昼长为10小时14分,④昼长为10小时32分。说明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所以四地纬度由高
到低为②①③④,故选B。【12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1位置在近日点附近,接近冬至日,A对;2位置和4位置位于二分日附近,昼夜长短差别小,BC错误;3位置在远日点附近,接近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D错。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昼夜长短的计算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答题的关键是要获取四地的昼长信息。13.春分日,当0°经线为0点时,某地北边是热带,南边是温带,西边是黑夜,东边是白昼,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23°26ˊN,0°B.23°26ˊS,0°C.23°26ˊN,9
0°WD.23°26ˊS,90°E【答案】D【解析】【详解】春分日,当0°经线为0点时,则晨线位于90°E经线。某地北边是热带,南边是温带,位于南回归线上。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4.2019年我国国庆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
D点15.四点中,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在()A.A点B.B点C.C点D.D点16.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A点B.B点C.C点D.D点【答案】14.C15.B16.D【解析】【分析】【14题详
解】根据图中所示,B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D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为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因此,A位置为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C位置为秋分日,日期为9月23
日前后。国庆节,10月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C。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15题详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回归线的时候,南北求各地,在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的距离是最远的,因此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故本题正
确答案为B。【16题详解】地球公转到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较慢。根据图中可知,D点为冬至日,距离1月初最近,因此地球的公转速度是最快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太阳高
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17.下图为12月22日A、B、
C、D四城市昼夜长短的示意图,图中斜线表示黑夜,有关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A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偏B.B必定位于南极圈C.C的纬度低于DD.六个月后,四地的昼夜长短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赤道昼夜平分。A图中昼夜平分,位于赤道,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赤道上不发生偏转,A错;B图中为极夜现象,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所以B位于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B错;C图昼长
夜短,位于南半球,D图昼短夜长,位于北半球,但是C图中的夜长短于D图中的昼长,表明C的纬度更低,D的纬度更高,C正确;六个月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昼夜平分,根据前面分析可
知,图中A位于赤道,BD位于北半球,C位于南半球,所以四地昼夜长短不同,D错。故选C。【点睛】18.3月21日至9月23日期间,正午时物体有影子,且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B.赤道至南极圈之间C.赤道至北极圈之间D.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答案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日影朝向。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应掌握利用太阳的方位判断日影朝向,并结合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极圈内的极昼极夜现象分析。【详解】正午时日影始终朝南,判断太阳始终位于当地的北面,而3月21日至9月23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赤道以北地区,故判断该地区位于赤道以南地区,但南极圈以内可能出现极夜现象而导致正午时没有日影,故选赤道到南极圈之间。所以选B。19.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范围又涉及地球内部圈层的是()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生物圈【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范围又涉及地球内部圈层,A正确;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均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并不涉及地球内部圈层。故选A。【点睛】20.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①的全部和②顶部表示岩石圈B.图中②表示地壳C.E线表示纵波D.①、②两
层之间是古登堡界面【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图中①为地壳,②为地幔,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所以图中①的全部和②顶部表示岩石圈,A正确,B错;E线波速较小,在深度大约2900km(古登堡界面)处突然消失,表示横波,C错;①为地壳,②为地幔,所以①、②两层之间的分界面是莫霍
界面,D错。故选A。【点睛】21.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答案】B【解析】【详解】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陆壳比洋壳厚。陆地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地壳最厚处在青藏高原,C对。华北平原、云贵高原
、塔里木盆地海拔低,地壳厚度较小,A、B、D错。【点睛】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陆壳比洋壳厚。大洋地壳平均厚度约6-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3千米。陆地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22.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形成的机理是()A.沉积
作用B.变质作用C.重熔再生作用D.冷却凝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是由珊瑚虫骨骼经过长期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A正确;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B错;经重熔再生作用形成的是岩浆,C错;经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岩浆岩,D错。故选A。【点睛】23.长安街这条贯穿北京城区
的东西中轴线路,是国庆阅兵的首要线,在天安门广场段,由于每年阅兵都有重型机械通过,所以其建筑石材应选择()A.岩浆岩B.石灰岩C.玄武岩D.花岗岩【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岩浆岩属于可以两类,一类为侵入岩,代表性岩石是花岗岩石坚固
美观的建筑材料;一类为喷出岩,代表性的岩石有玄武岩,岩石表面具有气孔的特点,不适合作为建材。石灰岩是沉积岩,具有岩溶的特点,容易被流水侵蚀,因此也不适合作为建筑石材。因此,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悉三大类岩石的特点。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序号代表的作用或过程正确的是()A.①——重熔再生B.②——外力作用C.③——冷却凝固D.④——变质作用25.由②形成的地表形态是()A.维苏威火山B.东非大裂谷C.喜马拉雅山D.北海银(沙)滩【答案】24.B25.D【解析】【分析】【24题详解】
结合图中各类岩石相互转变的过程分析,①表示冷却凝固;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故选B。【25题详解】②表示外力作用,北海银滩是由海水的沉积作用形成,D正确;维苏威火山由岩浆喷发形成,东非大裂谷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喜马拉雅山由板块碰撞地壳隆起抬升形成,
都属于内力作用,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此类图有多种变式图,关键在于把握各类岩石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26.形成黄土高原及其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堆
积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流水侵蚀D.流水侵蚀植被不良【答案】B【解析】【详解】黄土高原上面的厚厚黄土是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形成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黄土高原上面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选B。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
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该钻井A.未穿透地壳B.深达莫霍面C.已穿透岩石圈D.即将穿透地幔28.该钻井深达8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答案】27.A28.D【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类型。【27题详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分层中,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往下到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大陆上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钻井深8588米”,可见未穿透地壳,也未达莫霍面,故A正确,B错误。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钻井既然未穿透地壳,当然更不会穿透岩石圈,也不会即将穿透地幔,故CD错误。【28题详解】油气资源多储藏在沉积岩中,油气钻井深达8500米,说明当地拥有深厚的沉积岩,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29.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下图
,回答下列小题。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据图可知,断层顶部存在一个侵蚀面,由
此判断断层上覆岩层形成时间晚于断层,断层顶部的砂岩层被岩浆侵入,因此花岗岩的形成要晚于断层顶部砂岩的形成时间,即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岩石变质,C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
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C。【点睛】遇到判定岩层的新老关系或形成时间的早晚,判定的关键是分析岩层所属类型:(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则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它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
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一般我们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
。(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的。故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30.从1500年至今,云南地区发生5级地震以上126
次,昆明地区21次,其它县市发生地震的次数更为多,特别是2014年昭通市鲁甸县发生的6.5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云南会如此地震频发主要因为()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C.非
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云南省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附近,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B正确,CD错;云南并未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A错。故选B。【点睛】读下列
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2.上面四副图哪个是典型的风力地貌()A.①B.②C.③D.④【
答案】31.C32.B【解析】【分析】【31题详解】读图判断,①为褶皱,由地壳受挤压弯曲变形形成,属于内力作用;②为风蚀蘑菇,由风力侵蚀形成,属于外力作用;③为河口三角洲,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④为断层,由岩层受挤压断裂
并发生错动位移形成,属于内力作用。故选C。【32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②为风蚀蘑菇,由风力侵蚀形成,属于典型的风力地貌。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的判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小。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
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34.断流期间,山前平
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答案】33.B34.C【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33题详解】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山前平原受到河流的影响,由流水堆
积作用形成了山前冲积平原,故山前平原的主要营造力量是流水作用,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该地区的地质状况,A项错误;该地区没有冰川作用,C项错误;风力作用对该平原的影响主要是侵蚀,而不是堆积,D项错误。故选B。【34题详解】依据材料
可知,河流为平原“带来流水及泥沙”,则平原上多河流堆积物,地表物质疏松;上游修建水库使山前平原流水作用减弱,但因该地位于东北半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明显,从而形成较多的风蚀洼地,故B项错误、C项正确;地面沉降多是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而该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且靠近河流,地下水开
采量较小,A项错误;冻融作用是该区域的长期现象,不是断流期间形成洼地的主因,则D项错误。故选C。35.在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17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这颗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北斗导航卫星。它能对云、雾、
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大气上界【答案】A【解析】【详解】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在上升时,随着高度增加,气温在不断降低,空气中的饱和水气压也在不断降低,多余的水汽就跑出来。水汽会附着在灰尘上凝结成小水滴,近地为雾,
高空为云。气温依旧降低,饱和水汽压人在减小,空气中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在小水滴的质量为空气浮力所不能承受时,会落下,形成雨。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与固体杂质,为天气变化提供了条件;对流层大气运动以垂直为主,对流运动强烈,温度降低,水
汽凝结从而成云致雨。A正确;平流层与高层大气水汽与杂质含量少,难以形成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B、C错误;大气上界是为了说明大气圈的垂直范围而确定的地球大气的最大上限高度,大气接近真空,难以形成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D错误。故选A。36.下面四
个地区中日温差最小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故陆地的气温变化一般大于海洋,排除AB。晴天与阴天相比,由于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晚上的大气逆辐射较弱,气温低,温差大,C错误。而阴天,白天云量大,大气削弱
作用强,气温低,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强,晚上气温不会太低,故阴天的日较差较小。D正确。故选D。3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冷热不均B.空气密度不均C.水平气压梯度力D.气温差异【答案】C【解析】【详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先形成大气
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也就是上升与下沉,进而形成同一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从而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所以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8.昆明市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上,在高原
地区,城市主要是在山间的低平的“坝子”里形成,因为这里相对来说比较平坦开阔,在这里有一个天气现象,就是常出现夜雨,也就是下雨常出现在夜晚,用大气运动的知识解释应该是山间夜间多吹()A.山风B.谷风C.城市热岛D.陆风【答案】A
【解析】【详解】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成为一只小小的“加热炉”,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层从山坡流向谷地,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
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图a)。到了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加热炉”变成了“冷却器”,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
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图b)。故选A。39.下图为四幅等
压线图(单位:百帕),其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且风由高压吹向低压,D正确;A选项风向左偏转,B选项
风未发生偏转,AB错;C选项风由低压吹向高压,C错。故选D。【点睛】40.2017年8月傍晚时分,在我国东北的海滨城市大连的海边发生了一起火灾,当时便有人说,这火灾发生在夜晚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风把火势带走了,这是什么风()A.海风,由海洋吹向陆地。B.陆风,由陆地吹向海洋C.海风
,由陆地吹向海洋D.陆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答案】B【解析】【详解】海水比热容大于陆地砂石,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温度低于海洋,陆地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
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根据题干可知,大连的海边发生火灾的时间是傍晚时分,则傍晚陆地降温快为高压,海洋降温慢为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二、双项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的选项,请选
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选对一个得1分,一个都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41.2016年3月8日出现木星冲日天象,木星显得格外明亮。在太阳系中只有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行星才会发生冲日天象。由此可以推断,以下行星中可能发生冲日现象的是()A.水星B.
金星C.火星D.土星【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在太阳系中只有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行星才会发生冲日天象”可知,水星、金星、火星、土星中,火星、土星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侧,可能发生冲日现象,CD正
确;水星、金星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不可能发生冲日现象,AB错。故选CD。【点睛】2019年7月,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明安图观测基地正准备建设一系列新设备观测研究太阳,其将成为一双更强大的“眼睛”观测研究太阳活动,从而使其成为国际上最强大的
综合性太阳射电观测基地,为研究、预报太阳活动提供有力支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A.日冕B.极光C.黑子D.耀斑43.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和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00~2001年B.2022~2023年C.2006~
2007年D.2087~2088年44.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A.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B.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D.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答案】42.CD
43.AB44.BC【解析】【分析】【42题详解】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CD正确;日冕是太阳的大气层,不是太阳活动,A错;极光是受太阳活动影响产生的现象,不是太阳活动,B错。故选CD。【43题详解】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年,所以如
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00~2001年,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22~2023年,故选AB。【44题详解】地球两极高纬度地区才可能出现极光现象,并不是各地均会出现极光,A错;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
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所以受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的影响,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BC正确;极昼现象出现在极圈以内,我国并不会出现极昼现象,且极昼现象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无关,D错。故选BC。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
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5.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有关的因素是()A.地球的体积和密度适中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地球
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得地球具有适当的引力和大气层,并不是“密度”适中,A错;地球上存在生命与地球绕日公转方向关系不大,B错;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表接受适宜的太阳辐射,地表温度适宜。同时,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上生命的繁衍发展提供了安全的宇
宙环境,CD正确,故选CD。【点睛】46.北京(40°N)与昆明(25°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相同B.北京昼长于昆明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昆明大于北京D.昆明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
北京大【答案】CD【解析】【详解】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除极点外,全球角速度相等。因此两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昆明大于北京,A错误,C正确。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
长,北京昼长于昆明;冬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京昼短于昆明,B错误。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昆明与北京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23.5°N)以南,因此同一天,与北京相比,昆明与太阳直
射点的纬度差更小,正午太阳高度更大,D正确。故选CD。47.若黄赤交角从23°26′变为30°时,则地表各温度带面积()A.温带缩小B.热带面积缩小C.寒带面积缩小D.热带面积增大【答案】AD【解析】【详解】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地球表面五带的范围。若黄赤交角从23°26′变为30°,则回归
线的度数变为30°,极圈的度数变为60°,因此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的面积会扩大,寒带(极圈到极点)的面积也会扩大,温带(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面积会缩小。故选AD。48.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B.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改变了地表形态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D.变质岩不能转化成沉积岩【答案】AB【解析】【分析】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详解】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经过地质成矿作用,使得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富集,形成矿产资源。A正确。而后重新生成新岩浆的过程。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地表形态变的高低起伏,B正确C错误;岩石圈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地球岩石圈的物质,
从岩浆涌出形成岩浆岩,再到经过一系列作用形成沉积岩,其中岩浆岩、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可以生成变质岩,变质岩也可以在一系列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D错误。故选:AB。【点睛】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既有物质循环,同时
也伴随着能量流动传输,三大类岩石也在相互转化形成。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由其他各类岩石形成。49.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石灰岩B.大理岩C.玄武岩D.砾岩【答案】AD【解析
】【分析】【详解】化石一般位于沉积岩中,石灰岩和砾岩均属于沉积岩,有可能找到化石,AD正确;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在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下形成,不可能存在化石,B错;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不可能存在化石,C错。故选AD。【点睛】50.高空中的风向受哪两个力的影响()A.水平气压
梯度力B.重力C.地转偏向力D.摩擦力【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大气水平运动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风一旦形成,就受地球自转影响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AC对。高空中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而重力方向是向下的,风向是大气水平运动,BD错。故选AC。【点睛】三、
综合题(共50分)51.图中EDF是晨昏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图地球光照表示日期为____,图中表示的节气是____。(2)此时,其中ED表示晨昏线中的____线,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3)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时;昆明昼夜
长短状况是:____。(4)这一天,C、D、E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三地的自转角速度为____。(5)图示时间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因为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日点附近。【答案】(1).6月22日(2).夏至(3).昏(
4).120°W(5).23°26′N(6).4(7).昼(最)长夜(最)短(8).E(9).D(10).15°/h(11).慢(12).远【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光照图的判读,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由材料可知,图中EDF是晨昏线,北
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2)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经过ED,由昼变为夜,因此ED为昏线;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经线为平分昼半球经线,读图可知,60°E平分夜半球,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0°W。(3)读图可知
,此时60°E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时,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为4时;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长最长夜长最短。(4)该日中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C、D、E三点中,E点与北回归线纬度相差最小,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D点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小;除南北两个极点外,地球各地的角速度处处相等。(5)地球7月初到达远日点,此时地球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点睛】52.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
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的字母是____,地形上属于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2)D处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应属于____岩,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____处(填字母)。若在甲、乙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应
选在____处。(3)海底地形F是____。【答案】(1).D(2).谷地(3).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易破碎,易被侵蚀为谷地(4).沉积岩(5).D(6).甲(7).海沟【解析】【详解】(1)从地质构造上看背斜岩层向上弯曲,所以属于背斜的字母是D处,地形上主要从海拔高低和地势变化分析,D地中间低
两侧高,为山谷地形。形成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易破碎,易被侵蚀为谷地。(2)D处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主要有砾岩、页岩、石灰岩等,按成因分类应属于沉积岩。因背斜为储油构造,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D处。若在甲
、乙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在甲处,因为甲处为背斜,天然的拱形较为坚固,地下水不易渗漏。(3)海底地形F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海底的海沟。53.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填写大气各
层的名称:I层____。II层____。III层____。(2)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____。对短波通讯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____(填代码)。适宜高空飞行的是____(填代码)。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是的____(填代码)。【答案】(1).对流层(2).平流层(3).高
层大气(4).②(5).III层(6).II层(7).I层【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详解】(1)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根据图中海拔高度的变化,I层位于最底部,为对流层;II层位于中间,为平
流层;III层海拔最高,为高层大气。(2)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高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平流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平流为主,该层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高层大气,自平流层开
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大概在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讯有着重要的作用。【点睛】54.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①____。
③____。④____。(2)地面辐射属于____波辐射,易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填代码)。近地面大气主要的根本热源是____(填代码)。(3)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是因为空气分子的____作用,阴天的白天气温相对较低是因为云
的____作用。勤劳、智慧的中国农民会利用人造烟雾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____(填代码)增强。【答案】(1).太阳辐射(2).地面辐射(3).大气逆辐射(4).长(5).③(6).①(7).散射(8).反射(9).④【解析】【详解】(1)太阳辐射的热量
小部分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大部分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所以①是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产生地面辐射,地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吸收,所以③是地面辐射;大气吸收热量,产生大气辐射,其中
一部分热量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④是大气逆辐射。(2)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相当于太阳,地面的温度要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由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所以地面辐射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因地面升温的能量主
要来自吸收太阳辐射,所以太阳辐射①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根本热源。(3)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线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蓝色;阴天的白天,大气的云层厚,云层能把投射到其上的太
阳辐射的一部分反射回宇宙空间,导致到达地面的热量少,所以阴天的白天气温相对较低是因为云的反射;人造烟雾防御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增强④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散失的热量返还给地面,减少地面散失的热量。55.读下面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问题。(1)若该图表示的是城郊热力环流,则城市是____,郊区
是____。(2)甲乙丙丁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气温最高的是____。【答案】(1).甲(2).乙(3).乙(4).丙(5).甲【解析】【详解】(1)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气温高、
气流垂直上升;气温低、气流垂直下沉。因此甲为城市、乙为郊区。(2)垂直方向,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因此甲地气压高于丁地,乙地气压高于丙地。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因此乙地气压高于甲地,丁地气压高于丙地。故四地气压由高到低依次为乙>甲>丁>丙。气温高、气流上升,气温
低、气流下沉,因此甲地气温高于乙地;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因此甲地气温高于丁地,乙地气温高于丙地,故四地气温最高的是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