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42)页,921.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269a6a3fef011feb2875889e4c891c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半期考试高二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
新冠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答案】C【解析】【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详解】
A、生命系统中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三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A错误;B、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B错误;C、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必需在寄主的活细胞内完成,其增殖是离不开活细胞的,C正
确;D、蛋白质和核酸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故选C。2.下图为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两种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B.变形虫细胞内食物泡的形成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C.细菌细胞鞭毛运动
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D.细胞壁是系统的边界,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变形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不含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详解】A、图示两种细胞中都有DNA和RNA两种核酸,A正确;B、变形虫细胞内食物泡的形成体
现了膜的流动性,B错误;C、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C错误;D、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不是系统的边界,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能自由通过,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由C、H、O、N、P元素组成B.都具有调节功能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D.酶
活性都受温度、PH等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1、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
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详解】A、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中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为C、H、O、N,A错误;B、酶只起催化作用,没有调节作
用,B错误;C、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中RNA的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C错误;D、酶作用条件较温和,其活性受温度、PH等的影响,D正确。故选D。4.磷脂是构成细胞的一种重要化合物。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磷脂在内质网中合成B.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C.原核细胞能
合成磷脂D.核糖体不含磷脂,故不含磷元素【答案】D【解析】【分析】磷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核糖体不含生物膜,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详解】A、磷脂属于脂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A正确
;B、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B正确;C、原核细胞能合成磷脂,C正确;D、核糖体不含磷脂,但其含RNA(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含有磷元素,D错误。故选D。5.下列有关细胞中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B.等质量脂肪氧化分解
比糖释放能量多是因为脂肪分子中碳含量多C.携带遗传信息是核酸的唯一功能D.叶肉细胞中缺乏Mg元素,则影响叶绿素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1、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条数
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2、等质量脂肪所含C、H比例比糖类高,因此其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也多。【详解】A、氨基酸的空间结构与蛋白质多样性无关,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条数不同,蛋白质的空
间结构不同,A错误;B、等质量脂肪氧化分解比糖释放能量多是因为脂肪分子中C、H含量多,B错误;C、携带遗传信息是核酸的功能之一,核酸还具有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运输氨基酸、作为酶催化等功能,C错误;D、Mg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因此叶肉细胞中缺乏Mg元素,则影响叶绿素合成,D正确。故选D
。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休眠时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B.同一个体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基本相同C.某些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D.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
形式存在【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中的无机盐:(1)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如叶绿素中的Mg、血红蛋白中的Fe等以化合态形式存在。(2)无机盐的生物功能:a、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b、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
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2、水与代谢强度的关系:①一般情况下,代谢活跃时,生物体含水量在70%以上。含水量降低,生命活动不活跃或进入休眠。②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生长迅
速。如干种子内所含的主要是结合水,干种子只有吸足水分—获得大量自由水,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详解】A、种子休眠时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代谢程度降低,A正确;B、同一个体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B错误;C、无机盐有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的作用,C正确;D、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D正确。故选B。7.科学家在研究细胞内囊泡运输过程中,发现囊泡膜和靶膜上都存在自身的识别蛋白,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靶膜的融合。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囊
泡膜和靶膜上的识别依赖于膜蛋白B.生物膜之间的囊泡运输时不需要消耗能量C.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D.囊泡运输说明细胞内的生物膜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答案】B【解析】【分析】膜融合和转化的典型实例: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
→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因此囊泡膜和靶膜上的识别依赖于膜上的糖蛋白,A正
确;B、生物膜之间的囊泡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根据以上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C正确;D、囊泡运输说明细胞内的生物膜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
的联系,D正确。故选B。8.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或结构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健那绿染液-线粒体-蓝绿色B.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重铬酸钾溶液-酒精-灰绿色C.碘液-淀粉-蓝色;斐林试剂-麦
芽糖-砖红色D.龙胆紫染液-染色体-紫色;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HIV的核酸-绿色【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
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详解】A、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健那绿染液可以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A正确;B、苏丹Ⅲ染液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酒精与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反应出现灰绿色,B正确;C、淀粉遇碘变蓝,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如麦芽糖)产生砖红色沉淀,C正确;D、
龙胆紫可以将染色体染成紫色,HIV含有的核酸为RNA,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D错误。故选D。9.下图表示两个细胞相互接触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B内部已经侵入了麻风杆菌,则A可能是浆细胞B.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有关C.若A是死亡的细胞,B是吞噬
细胞,则A被B吞噬后被分解的过程主要与溶酶体有关D.若A是吞噬细胞,B是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细胞,则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A【解析】【详解】A、B内部已经侵入了麻风杆菌属于靶细胞,效应T细胞
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A错误;B、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首先要通过细胞膜之间的识别,它们的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正确;C、吞噬细胞对衰老、死亡细胞的分解主要与溶酶体有关,C正确;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细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A。10.
图中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C.若b表示产生水分子的生理过程,
则a、c不可能是细胞核和高尔基体D.若b表示磷脂,则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答案】D【解析】【详解】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膜,A错误;核酸分为DNA和RNA,含有DNA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含有RNA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B错误;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水,高尔基体在形成细胞壁时产生水,C错误;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组成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都没有生物膜构成,都不含磷脂,D正确。【名师点睛】细胞器归纳整理分布细胞器归纳整理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中央大液泡动植物都有的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主要分布于植物中
的细胞器液泡主要分布于动物中的细胞器中心体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核糖体(真、原核细胞)结构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具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成分含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含R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
、液泡功能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能自主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动物)、高尔基体(植物)、线粒体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
器核糖体(载体蛋白的合成)、线粒体(提供能量)能产生水的细胞器叶绿体(光合作用)、线粒体(有氧呼吸)、核糖体(脱水缩合)、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11.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一水界面上
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A.人的肝细胞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镶
嵌在其中。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常用来作为提取细胞膜的材料。【详解】A、人肝细胞含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大于2倍,A错误;B、蛙是两栖动物,红细胞含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大于2倍,B错误;C、洋葱鳞片叶表
皮细胞含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将细胞中的所有磷脂提取出来,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C错误;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
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12.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不能体
现的信息是()A.水稻对SiO44-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44-需求量最小B.水稻培养液里的Mg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Mg2+C.水稻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番茄对不同离子的吸收不同的直接原因是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答案】B【解析
】【分析】分析柱形图:1、现象:将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含Mg2+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番茄培养液中的Mg2+浓度下降,水稻培养液中的Mg2+浓度增高。SiO44-的情况刚好相反,说明水稻吸收
大量的SiO44-,而番茄吸收SiO44-少。2、结论:水稻吸收水分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Mg2+的相对速率,吸收水分的相对速率小于吸收SiO44-的相对速率;番茄正好相反。【详解】A、分析柱形图,水稻培养液中SiO44-浓度低于起始值,番茄培养液SiO44-浓度高于起始值,说明水稻对SiO4
4-需求量大,番茄对SiO44-需求量小,A不符合题意;B、水稻培养液里的Mg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收水分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Mg2+的相对速率,并不是不吸收Mg2+,B符合题意;C、水稻吸收SiO44-多,吸收
Mg2+少,说明水稻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不符合题意;D、番茄对不同离子的吸收不同的直接原因是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首先明确植物对无机盐离子吸收和水分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过程
,明确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并且同一种生物对不同离子以及不同生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均存在差异。1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和消耗水的场所均为线粒体基质D.胰岛B细
胞的核仁被破坏,不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答案】B【解析】【详解】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但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因此也能发生渗透作用,A错误;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正确;C、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发生的场所
是线粒体基质,C错误;D、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而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胰岛B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D错误。故选B。14.细胞代谢能在常温常压下迅速有序地进行,其中酶起着
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酶是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H2O2分解实验中,加热、Fe3+、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强C.有些酶需要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运输D.人体的各种酶发挥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不完全相同的【答案】B【解析
】活细胞的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A项正确;H2O2分解实验中,加热使H2O2分子达到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不是降低活化能,B项错误;大部分酶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需要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运输,C项正确;人体的各种酶发挥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不完全相同,
D项正确。15.在某细胞中存在吸能反应:葡萄糖+果糖→M。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都是不能水解的糖B.组成M和酶的元素均为C、H、OC.催化该反应的酶也能催化M的水解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答案】A【解析】【详解】
A、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不能水解,A正确;B、M为蔗糖,组成元素为C、H、O,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等,B错误;C、酶具有专一性,催化该反应的酶不能催化M的水解,C错误;D、AT
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相偶联,D错误。故选A。16.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ATP的合成一定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
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动物细胞中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可以产生ATP【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ATP去掉2个磷酸基团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正确;B、ATP可以在光合作用中合成,该过程没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错误
;C、ATP和ADP的快速转化依赖于酶的高效性,C正确;D、动物细胞中只有细胞呼吸可以产生ATP,细胞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正确。故选B。1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
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题考查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以及酶的分布:
【详解】A、无氧呼吸虽不需氧气参与,其中的碳元素仍然发生化合价的改变,所以但仍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B、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贮藏水果,由于无氧呼吸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产生酒精,会引起水果腐烂,因此水果贮藏需要低氧环境,抑制无氧呼吸的强
度,同时有氧呼吸强度也很低,B错误;C、无氧呼吸的酶只存在细胞质基质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C错误;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线粒体内膜,所以有氧呼吸的酶则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D正
确。故选D。1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中色素都可参与光合作用B.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加C.叶肉细胞中只要线粒体能消耗O2,光合作用就不缺少ATP和CO2D.给植物提供H218O,随时间延长,含有18O的有机物种类增多【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植物细胞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可参与光合作用,A错误;B、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片黄化,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减少,B错误;C、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所需要的ATP来自于光反应,CO2可来自于线粒体和细胞外,叶肉
细胞中只要线粒体能消耗O2,说明叶肉细胞进行了有氧呼吸,但不能说明光合作用就不缺少ATP和CO2,C错误;D、给植物提供的H218O,被细胞吸收后,首先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一起被彻底分解成C18O2和[H],生成的C18O2又可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因此随时间延长,含有18O的
有机物种类增多,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9.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不同,产生[H]的场所也不同B.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C.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H和CO2后,不能完成暗反应D.密闭玻璃容器中降低CO2供应,植物光反应不受影响,但暗反应速率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
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
生成葡萄糖。【详解】A、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H],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而无氧呼吸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B、在冬季光照弱、而且气温低,光合速率弱,B错误;C、离体的叶绿
体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添加ATP、NADPH和CO2后,能完成暗反应,而NADH是细胞呼吸的产物,不能参与暗反应,C正确;D、密闭玻璃容器中降低CO2供应,首先导致植物暗反应减弱,继而导致光反应速率降低,D
错误。故选C。20.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晴天时小麦①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B.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C.[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D.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答案】A【解
析】【详解】A、①是光反应阶段,所以晴天比阴天时旺盛,A正确;B、①表示光反应阶段,②表示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暗反应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B错误;C、⑤包括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其中第三
阶段,[H]经与O2结合形成水,C错误;D、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消耗ATP,不能合成ATP,④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不能合成ATP,⑦多糖分解为葡萄糖不合成ATP,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
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1.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
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④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⑤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含有相关的酶,可产生ATP⑥ATP中的能
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A.0项B.1项C.2项D.3项【答案】A【解析】【详解】①细胞是代谢的基本单位,均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①正确;②离子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ATP,②正确;③ATP中的“A”是指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
成,DNA中的“A”是指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RNA中的“A”是指腺嘌呤核糖核苷,这三者中的“A”不是同一物质,③正确;④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量少,要不断产生,④正确;⑤好氧细菌无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可产生ATP,⑤正确;⑥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
,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⑥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ATP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2.下列有关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体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是有丝分裂B.动物细
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与植物细胞大体相同C.细胞核中DNA的含量相对稳定是限制细胞无限长大的因素之一D.显微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中,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像【答案】A【解析】【分析】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受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②受细胞核控制范围限制;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间期相同点染色体复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前期相同点核仁、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不同点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
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中期相同点染色体的着丝点,连在两极的纺锤丝上,位于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后期相同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染色单体为0,染色体加倍末期不同点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
子细胞相同点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详解】A、体细胞增殖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主要的增殖方式,A错误;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均与植物细胞的相同,B正确;C、细胞核中DNA的含量相对稳定
是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因素之一,C正确;D、显微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象,因此要移动装片找到各个时期来观察,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增殖方式、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
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识记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识记动物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3.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
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解析】【详解】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而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A项正确;哺乳动物的造
血干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B项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在个体发育中,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B.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D.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是细胞内水分减少引起的【答案】D【解
析】【详解】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癌细胞能无限增殖,A正确;按照自由基说,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B正确;细胞中的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C正确;衰老细胞内的水分
减少,代谢速率减慢,D错误。【点睛】学生对衰老理解不清细胞的衰老25.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PAllison)与日本的本庶佑(TasukuHonjo),以表彰他们发现
了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下列有关癌细胞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正常细胞相比,癌变细胞中自由水含量会减少,彼此之间的黏着性降低B.致癌因子会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C.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癌变细胞无法监控和清除,所以癌
细胞能够无限增殖D.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使用低剂量的秋水仙素处理较短时间,将使其不再进行分裂【答案】B【解析】【分析】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详解】A、与正常细胞相比,癌变细胞中无限增殖,所以自由水含量升高,A错误;B、致癌因子会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发生癌变,B正确;C、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癌变细胞能够监控和清除
,C错误;D、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使用低剂量的秋水仙素处理较短时间,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并继续进行分裂,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特征,掌握癌细胞形成的原因。26.人类干细胞的研究一直是科技热点之一,利用干细胞在体外培育出组织和器官,对治疗癌症和其他
多种恶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干细胞比受精卵分化程度低B.干细胞中也存在与癌有关的基因C.干细胞培育出组织和器官,体现了干细胞的全能性D.干细胞分化成相应组织的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种类和数量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
1、干细胞的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2、干细胞的分类:(1)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2)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3)专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细
胞类型分化。如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类神经细胞,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详解】A、受精卵的分化程度比干细胞的要低,A错误;B、干细胞含有整套遗传信息,包括与癌有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
基因,B正确;C、干细胞培育出组织和器官,能说明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不能说明其具有全能性,C错误;D、干细胞分化成相应组织的过程中,细胞内DNA不变,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的种类和数量会有所区别,D错误。故选B。27.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是两个不同的过
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对生物的个体生长发育和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B.细胞坏死最终以细胞膜破坏,胞浆外溢而死亡,往往会引起组织炎症C.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凋亡小体以及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都与溶酶体有关D.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凋亡小体以
及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不能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
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细胞正常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死亡,对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有害的。【详解】A、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
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的个体生长发育和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B、由图示可知,细胞坏死最终以细胞膜被破坏,胞浆外溢而死亡,往往会引起组织炎症,B正确;C、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凋亡小体以及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都与溶酶体有关,这与溶酶体中含有多种
水解酶的结构特点相适应,C正确;D、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凋亡小体以及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过程中,需要首先经过识别之后才能将其吞噬并清除,因此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错误。故选D。28.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构造复杂,与核纤层
(组分为核纤层蛋白,存在于内层核膜内侧)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在核内外的物质转运中起重要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核纤层蛋白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B.如果某个细胞表达了核纤层蛋白基因,那么它一定已经完成了细胞分化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NA聚合酶可以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细胞核中的DNA也可以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答案】C【解析】【详解】A、核纤层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B、如果某个细胞表达了核纤层蛋白基因,只能说明细胞核结构已形成,但不能说明已经完成了细胞分化,B错误;
C、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所以DNA聚合酶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C正确;D、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但DNA不能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D错误。故选C。【点睛】(1)细胞核的结构:核膜
(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29.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B.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细胞中的二倍C.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
DNA数量的加倍【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图解形式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过程所发生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分析题图: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
生在分裂间期;b表示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c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d表示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详解】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进行复制,且复制后DNA数目加倍,A正确;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不变,B错误;a
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c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分裂后期,C正确;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遗传物质DNA的数量加倍,D正确;故错误的选B。30.甲图表示某种植物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
的速率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乙图表示植物体内两种生理活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甲图a点之前(不含a点)表示光照太弱,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与乙图所对应的状态是甲图中的a点C.在10℃时,限制甲图b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不再增大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
度D.温度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有影响是由于温度影响了有关生理活动中酶的活性【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甲中,a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因此二氧化碳不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即为光补偿点;b点表示在10℃条件下已经达到光
饱和点;图中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图乙中,叶绿体光合作用为线粒体提供氧气,线粒体有氧呼吸为叶绿体提供二氧化碳,此时可以理解为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详解】A、在甲图a点之前(不含a点)
表示光照太弱,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因此不需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A错误;B、图乙中,叶绿体光合作用为线粒体提供氧气,线粒体有氧呼吸为叶绿体提供二氧化碳,此时可以理解为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对应图甲中的a点,B正确;C、在10℃时,b点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限制甲图b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
不再增大的环境因素包括二氧化碳浓度,C正确;D、温度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有影响是由于温度影响了有关生理活动中酶的活性,D正确。故选A。3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以土壤中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目
的①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②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氨的细菌③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④统计所取土壤样品中究竟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由实验名称可以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①从
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③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故①③正确;氨气是气体,不能存在于固体培养基中,因此不能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氨的细菌,②错误;可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根据公式估算出每克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
,即每克土壤中的菌落数=(C/V)M,但不是所取土壤样品细菌数,④错误。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32.有关平板划线法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
.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C.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答案】D【解析】【分析】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表面上作多次由点到线的划线稀释而获得较多独
立分布的单个细胞,并让其成长为单菌落的方法。通过反复划线分离,可获得微生物的纯种。【详解】A、平板划线过程中,接种环在每次划线之前和之后均需要灼烧灭菌,A错误;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还需通过火焰灭菌,再塞上棉塞,B错误;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连
续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四至五次,最后一区用于筛选出单个菌落,不能与第一区划线相连,C错误;D、划线操作结束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D正确。故选D。33.分离出的橘皮油一般要放在5-10oC的冰箱中,静置5-7d,其主要目的是()A.低温保持
橘皮油的活性B.低温降低橘皮油的挥发性C.去除水和果蜡等杂质D.低温使橘皮油凝固【答案】C【解析】【详解】A、低温可以保持橘皮精油的活性,但不是低温静置的目的,A错误;B、低温可以防止橘皮精油的挥发,但不是低温静置的目的,B错误;C、经分液
漏斗分离出来的橘皮精油还含有水和果蜡,低温静置后,使杂质沉淀,油水分层,C正确;D、经分液漏斗分离出来的橘皮精油还含有水和果蜡,低温使果蜡凝固,D错误。故选C。34.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A.不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接种
的选择培养基C.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不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答案】C【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对等的实验。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则接种了的选择培
养基是实验组,而接种了的牛肉育蛋白胨培养基属于对照组。【详解】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完全培养基属于正常情况不作选择处理的组别,故属于对照组,即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是实验组,而接种了的牛肉育蛋白胨培养基属于对照组,C正确。故选C。35
.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选择下列固体培养基(仅列出碳氮源)中的()A.蛋白胨、柠檬酸铁铵B.橄榄油、硫酸铵C.乳糖、酵母膏D.葡萄糖、蛋白胨【答案】B【解析】【详解】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选择以脂
肪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只有橄榄油、硫酸铵的培养基中的碳源为脂肪(橄榄油),而其它培养基中的碳源都不是脂肪。综上分析,A、C、D均错误,B正确。故选B。36.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
A.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B.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C.细菌在土壤中数量比真菌多D.随机的,没有原因【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土壤中的微生物大约70%—90%是细菌,真菌的数量要比细菌少。样品的稀释度越高,在平板上生成的菌落数目就越少。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
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平板计数,所以细菌的稀释倍数要高于真菌的稀释倍数。综上分析,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37.下列检测某熟制食品中大肠杆菌是否超标的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A.待检测
食品需要经过灭菌操作后取样检测B.应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作为实验的对照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计数大肠杆菌的活菌数D.接种后将培养皿倒置并在适宜温度下培养【答案】A【解析】【详解】待检测食品灭菌后会将大肠杆菌杀死,则不能检测大肠杆菌是否超标,A错误;
应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作为实验的对照,B正确;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计数大肠杆菌的活菌数,C正确;接种后应该将培养皿倒置,并在适宜温度下培养,D正确。38.下列有关微生物分离、纯化及计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常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B.平板划线时,将皿盖与皿底分开后再进行连续划线C.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系列梯度稀释可将微生物分散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实验结果往往比活菌数偏大【答案】B【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见的
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A、
纤维素是纤维素分解菌的碳源,因此常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A正确;B、平板划线法通过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分散,划线时为防止杂菌污染,不能将皿盖与皿底分开,B错误;C、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系列梯度稀释可将微生物分散并计数,C正确;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会将死的微
生物计数在内,导致实验结果往往偏大,D正确。故选B。39.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果酒和果醋发酵的原理不同,前者是无氧呼吸,后者为有氧呼吸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
进行消毒C.利用果酒发酵的产物及装置进行果醋发酵时,只需改变一下温度即可D.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前者为真核生物,后者为原核生物【答案】C【解析】【详解】A、果酒的制作菌种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制作
果醋的醋酸杆菌是好氧菌,A正确;B、对发酵瓶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B正确;C、利用果酒发酵的产物及装置进行果醋发酵时,需改变温度,并且通气,C错误;D、果酒的制作菌种是酵母菌,真核生物,制作果醋的醋酸
杆菌,是原核生物,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发酵过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泡菜时坛沿边缘水槽内注满水,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无氧环境B.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
离和计数,可采用平板划线法C.腐乳制作过程中,料酒的用量过多,后期成熟时间延长D.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初步筛选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答案】B【解析】【分析】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
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详解】A、制作泡菜时坛沿边缘水槽内注满水,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无氧环境,A正确;B、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和计数,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微生物计数,B错误;C、腐乳制作过程中,料酒的用量过多,后期成熟时间延长,C正确
;D、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初步筛选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D正确。故选B。41.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或纯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离自养型微生物时,培养基中加入的牛肉膏可作为碳源B.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
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C.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D.菌种可接种在斜面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放在4℃冰箱中临时保藏【答案】A【解析】【分析】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进行无菌操作,关键就在于
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其中消毒和灭菌室常用的防止杂菌入侵的方法。2、微生物的实验室分离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不同方式的稀释,最终分离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详解】A、分离自养型生物能利用无机碳源,故分离的时候,应
在培养基中不加入有机碳源,A错误;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所以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B正确;C、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D、菌种可接种在
斜面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放在4℃冰箱中临时保藏,D正确。故选A。42.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表面有一层白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分别是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B.醋酸菌、毛霉菌丝、毛霉菌丝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答案】C【解析】【分析】醋酸菌是
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乙醇转化成醋酸;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成膜酵母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白膜;腐乳表面的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
的,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型。【详解】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将乙醇转化成醋酸,变酸的酒表面的一层菌膜,主要与醋酸菌有关;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主要是产膜酵母繁殖的结果;腐乳表面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故选C。43.在玫瑰精油提取过程中,
依次用到清水、NaCl、无水Na2SO4,它们的作用分别是()A.溶解、萃取、除水B.蒸馏、萃取、除颗粒杂质C.蒸馏、油水分层、除水D.蒸馏、油水分层、萃取【答案】C【解析】在玫瑰精油提取过程中,加入清水共沸,
可以通过水分子向原料细胞中渗透,植物中芳香油向水中扩散,并随水份一起蒸馏出来;加入NaCl的目的是使油水分层,便于分液;加入无水Na2SO4可除去芳香油中的水份,提高产品纯度,故选C。44.下图为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尿素分解菌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④培养基都应以尿素
为唯一氮源B.图中所用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C.①-③过程是梯度稀释,稀释溶剂是无菌水D.可用酚红染料鉴定,菌落周围是否出现红色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尿素分解菌可以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从而能利用尿素,其它微生物不能,因此要分离
纯化尿素分解菌,培养基都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A正确;B、对培养基的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B正确;C、①-③过程是梯度稀释,该过程用来选择培养尿素分解菌,因此稀释溶剂应该是含有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而不是无菌水,C错误;D、分解尿
素的菌能将尿素转化成氨气,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酚红指示剂会变红,因此可用酚红染料鉴定,菌落周围是否出现红色圈来鉴定,D正确。故选C。45.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②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③果胶酶
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⑤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不同细胞产生的酶不一定相同,产生果胶酶的生物有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果胶酶的作用是将
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详解】①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①错误;②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可用纤维
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②正确;③果胶酶的作用是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③正确;④产生果胶酶的生物有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④正确;⑤果胶酶的成分是蛋白质,其组成单位只能是氨基酸,⑤错误。所以,②③④正确。故选C。46.酶制剂、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
各个领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80℃高温会使TaqDNA聚合酶失去催化活性B.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等C.固定化酶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
一系列的酶促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①化学结合法、②物理吸附法和③包埋法。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优点是成本更低,操作更
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详解】A、TaqDNA聚合酶是从一种水生栖热菌株中分离提取的,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在95℃仍具有酶活性,A错误;B、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
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B正确;C、某些反应产物可能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C正确;D、固定化细胞在多步酶促反应中发挥连续催化作用,D正确。故选A。47.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操作顺序
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答案】A【解析】【分析】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
平板。不能颠倒。牛肉膏容易吸潮,所以当牛肉膏融化并与称量纸分离后,用玻璃棒取出称量纸。待培养基冷却至50℃时,用手触摸锥形瓶刚刚不烫手,并且培养基处于融化状态时进行倒平板。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还需要倒置。【详解】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A错误;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加入少量的水,加热,B正确;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C正确;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l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以防止水蒸气凝集滴入培养基,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微
生物的分离和培养,重点考查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要求考生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及相关的操作,相关知识点只需考生识记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8.在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常常加入水
溶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B.刚果红染液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C.刚果红可在倒平板时加入,加入前需要将刚果红
溶液灭菌D.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主要为细菌提供氮源【答案】D【解析】【分析】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可溶性纤维素衍生物,在鉴别纤维素分解茵的培养基中作为碳源,可被Cx酶水解。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
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详解】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A正确;B、纤维素分解菌需要使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定,其能够与培养基中
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B正确;C、加入刚果红的方法有两种,其中可在倒平板时加入,加入前需要将刚果红溶液灭菌,C正确;D、羧甲基纤维素钠主要为细菌提供碳源,D错误。故选D。49.对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
,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萃取效果越好B.在萃取过程中,在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C.在浓缩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D.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胡萝卜素,留下的是有机溶剂【答案】B【解析】【分析】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
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醛等有机溶剂,常采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胡萝卜素的提取流程为:红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详解】A、在把新鲜的胡萝卜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胡萝卜素会分
解,A错误;B、在萃取过程中,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需要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B正确;C、在浓缩干燥前,需要进行过滤出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C错误;D、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有机溶液,留下的是胡萝
卜素,D错误。故选B。50.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
监测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答案】D【解析】【分析】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1、样品的处理:通过洗涤红细胞、血红蛋白的释放、离心等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2、样品的粗分离:利用透析法去除分子量较小的杂质蛋白
;3、样品的纯化:利用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蛋白除去;4、纯度鉴定:利用聚丙烯凝胶电泳完成。【详解】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加入的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稳定形态,防止红细胞破裂,A项正确;B、猪的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缺少
细胞器,提纯时杂蛋白质较少,B项正确;C、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如果操作都正确),C项正确;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比杂蛋白大,质量越大的蛋白质,通过凝胶色谱柱的速度越快
,D项错误。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二、非选择题51.研究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实验研究如下,请回答:(1)分泌蛋白是指在细胞中合成,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一类蛋白质,请举出2例: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它们_________(是/否)需要ATP,从合成到分泌的过程中分泌蛋白跨膜的层数为______层。(2)胰腺腺泡细胞用3H标记的_________培养液短暂培养,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物
的培养液再培养,定时取样检测,根据上图写出3H转移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尔基体在该过程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的过程中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
_________。并说明生物膜系统在成分和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在结构和功能上____________。【答案】(1).抗体、唾液淀粉酶(2).是(3).0(4).氨基酸(亮氨酸)(5).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6).无(7
).一定的流动性(8).相似性(9).紧密联系,协调配合【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1
)分泌蛋白是指在细胞中合成,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如抗体、唾液淀粉酶等;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因此需要ATP;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过程中通过囊泡运输,最终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没有经过跨膜,即跨膜层数为0层。(2)氨基酸
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胰腺腺泡细胞可产生和分泌分泌蛋白,用3H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短暂培养胰腺腺泡,然后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再培养,定时取样检测,结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知3H转移的途径是附
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高尔基体在该过程起的作用是加工、分类、包装和分泌。(3)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的过程中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说明生物膜系统在成分和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配合。【点睛】本题以研究豚鼠胰腺腺泡
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实验研究为题材,考查细胞器间的分工和合作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结构和功能,明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52.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下面以洋葱
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1)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___。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2)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所用的最佳实验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常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材料优于其他部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4)若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____,简要的写出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管状叶(2).无水乙醇(3).(紫色)鳞片叶外表皮(4).不同浓度的细胞外液(或清水和蔗
糖溶液)(5).鳞片叶内表皮(6).颜色浅、由单层细胞构成(7).根尖(分生区细胞)(8).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析】【分析】1、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
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
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详解】(1)题干中“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说明含有叶绿体,则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管状叶,含有色素较多;提
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要在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无水乙醇(丙酮)能溶解色素,CaCO3的目的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遭到破坏,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2)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所用的最
佳材料是鳞片叶外表皮,具有紫色液泡,便于观察;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则自变量是清水和蔗糖溶液,在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在清水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需要用甲基绿和
吡罗红染色,使得细胞核成绿色,细胞质成红色,则理想材料为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没有色素,颜色浅,由单层细胞构成。(4)若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分裂旺盛,成正方形,排列紧密。装片的制作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
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
行综合运用。53.如今在卧室中摆放多肉植物已成为一种时尚。绝大多数的多肉植物有一种特殊的CO2固定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固定CO2产生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脱竣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
如图二)。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多肉植物细胞内参与CO2固定的物质有_________;若上午10点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则短时间内多肉植物细胞中C3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2)夜间多肉植物细胞内的pH会下降,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多肉植物是否适宜夜间摆放在卧室里,为什么?_________。【答案】(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C5(2).基本不变(3).夜间多肉植物细胞固定CO2产生苹果酸;夜间多肉植物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形
成H2CO3(4).适宜因为多肉植物夜间气孔开放能吸收CO2,降低味室内的CO2浓度;同时,可释放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O2,升高室内的O2浓度【解析】【分析】分析题图:1、图一表示多肉植物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即夜晚进行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2.图二表示多肉植
物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即白天进行光反应产生ATP、[H],用于还原C3合成有机物。【详解】(1)由图1可知:多肉植物细胞内参与CO2固定的物质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C5,上午1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多肉植物气
孔关闭,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来自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和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与外界二氧化碳的关系不大,短时间内,细胞中C3化合物的含量基本不变。(2)由于夜间多肉植物细胞固定CO2产生苹果酸,夜间多肉植物
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形成H2CO3,从而导致多肉植物细胞内的pH会下降。(3)多肉植物在夜晚适宜摆放在卧室里,因为多肉植物能在夜间吸收CO2,降低卧室内的CO2浓度;由于白天多肉植物气孔关闭,氧气释放较少,多肉植物夜间气孔开放,还可
以释放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O2,升高室内的O2浓度。【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的二氧化碳的利用途径,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的能力。54.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
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如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____。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合
成非必需氨基酸,此过程一定需要__________元素,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____________作为DNA的基本基本单位。(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______(填
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__________,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
调控酶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___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答案】(1).载体蛋白(2).氮(3).脱氧核苷酸(4).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5).①②③(6).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
NA和蛋白质等重要物质提供原料(7).原癌基因和抑癌(8).①④【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①表示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其中A最可能是细胞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载体;②表示葡
萄糖代谢形成中间产物五碳糖;③表示癌细胞无氧呼吸(第二阶段);④表示癌细胞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详解】(1)因为图中A能在细胞膜上协助葡萄糖进入细胞,由此可以推断其应该是载体蛋白。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此过程一定需要氮元素,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
合成脱氧核苷酸作为DNA的基本单位。(2)图示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既可进行④有氧呼吸,也能进行③无氧呼吸。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故④过程
未明显增强;癌细胞的代谢比较旺盛,需要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合成材料,所以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内①②③会加强,这样能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NA和蛋白质等重要物质提供原料,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抑制
机体内的癌细胞代谢,不会对正常细胞的代谢造成大的影响,图中代谢过程①④是所有正常细胞都有可能大量进行的,所以不宜选为作用位点。【点睛】本题属于信息题,以癌细胞中的葡萄糖代谢过程为载体,考查癌细胞和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细胞癌变的原因等知识.本题重点考查了考生从题文和题图中获取有
效信息的能力,此外本题还要求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结合题图和所学细胞代谢的知识,解释抑癌药物的作用位点。55.梨树胶孢炭疽病是严重危害梨树的一种真菌病害,目前生产上侧重于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该方法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危害。为改善这种状况,科研工作者对梨树胶孢炭疽病生物防治
菌进行分离纯化,具体流程如下:各种菌株的分离→炭疽病生物防治菌的筛选→炭疽病生物防治菌对病原菌抑菌活性的测定→最后确定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为RT-30菌株请回答:(1)研究未知的微生物时,一定注意进行规范的无菌操作,以防研究者______。分离和筛选菌株的培养基为____
__,其原理是______。(2)分离和筛选出来的菌株,要进行纯化处理,纯化处理的常用方法有______。纯化得到的菌株经培养会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______。(3)最后确定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为RT-3
0菌株的理由是______。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进行______。【答案】(1).被致病微生物感染(2).选择培养基(3).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4).平板划线法、稀释突变平板法(5).大小、形态、隆起程度和颜色(6).能够抑制炭疽病菌的生
长繁殖;测定筛选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对病原菌的抑制活性,RT-30菌株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最大(7).灭菌处理【解析】【分析】1.无菌技术(1)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2)具体操作: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
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接触。(3)消毒和灭菌消毒灭菌概念使用较为温和
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适用对象操作空间、某些
液体、双手等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2.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
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研究未知的微生物时,一定注意进行规范的无菌操作,以防研究者被致病微生物感染;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进
行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2)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突变平板法;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态、隆起程度和颜色;(3)分离和筛选菌株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其原理是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4)最后确定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为RT-30
菌株的理由是:能够抑制炭疽病菌的生长繁殖;测定筛选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对病原菌的抑制活性,RT-30菌株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最大。【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需要识记无菌技术及实例,掌握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再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