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增分测评卷》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docx,共(10)页,878.45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25bb12b8bb74918adae806af358be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章地貌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鸡冠洞位于秦岭余脉伏牛山支脉鸡冠山,海拔1021米,洞内高差达138米,被称
为“北方第一洞府”。下图示意鸡冠洞内景观“中华第一柱”。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与鸡冠洞相似的景观多可见于()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C.珠江三角洲D.塔里木盆地2.塑造“中华第一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溶蚀C.风力沉积D.流水化
学沉积3.鸡冠洞类景观较少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是由于我国北方地区()A.无石灰岩分布B.地下水系较少C.大气成分差异D.全年寒冷干燥碛口镇位于晋西黄河干流与湫水河交汇处。湫水河发源于吕梁山,落差大,流速快。古时,西北出产的货物多从碛
口镇上岸,再由陆路转运,碛口镇由此成为重要的水陆运输转运点。该镇富商遍地,但镇上多商号、少豪宅。在古镇的下游,堆积了大片的乱石,成就了大同碛。下图示意碛口镇位置。读图,完成下面两题。4.大同碛的形成是由于()①位于凸岸
,河流流速较缓,以沉积为主②干流顶托,湫水河流速下降,乱石沉积③地势平坦,黄河干流中的乱石在此沉积④人为构筑,减弱河水对碛口古镇的侵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碛口镇多商号、少豪宅的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便利B.水灾频发C.冬季寒冷D.土地紧缺下面四幅图是某学生在地理实践
中拍摄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6.关于图中自然景观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平坦宽广,形如三角B.②地上宽下窄,形如蘑菇C.③地两壁陡立,谷底狭窄D.④地山坡陡峭,雪山连绵7.关于②景观所在区域的分析,正确的是()A.岩
石具有不可溶性B.整体上看适宜发展耕作业C.地表河流一般众多D.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下面左图为河北昌黎海岸沙丘带位置示意图,该沙丘带地处渤海西岸,由多列沙丘组成,沙丘带宽1~3km,沿海岸线延伸约45km,
由滦河口向北逐渐变窄,沙丘高度一般为20~40m。几百年来沙丘位置总体稳定,但主沙丘链有向陆迁移趋势。读图,完成下面两题。8.关于图中海岸沙丘的成因及东西两侧的坡度,推理正确的是()A.海浪堆积东陡西缓B.海浪堆积东缓西陡C.风力堆积东陡西缓D.风力堆积东
缓西陡9.在图中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对海岸沙丘的影响是()A.沙丘沿防护林方向延伸B.沙丘拓宽、增高C.沙丘西移速度变缓D.沙丘不受其影响潮汐三角洲,分为涨潮三角洲和落潮三角洲,是涨、落潮流进出潮汐通道时分别在其进、出口处因水流扩散,所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
三角洲。月湖,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荣成湾沿岸,天然形成的沙坝横亘月湖东侧,使其成为一个平均水深不足2米的半封闭性海湾潟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0.沙坝属于()A.流水沉积地貌B.海水沉积地貌C.海水侵蚀地貌D.风力沉积
地貌11.图示潮汐三角洲的成因为()A.涨潮时的海水沉积作用B.落潮时的海水沉积作用C.涨潮时的湖水沉积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暑假到黄土高原某地开展研学活动,如图示意该地
某区域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为30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图中林木密集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鞍部,地形平坦B.位于山谷,土壤水分条件好C.位于山脊,光照条件较好D.坡度小,地势高,热量充足13.图示地区最大高差可能是()A.170米B.175米C.239米D.2
45米矶为水边突出的岩石或江河当中的石滩。建于南宋的观音矶地处湖北省荆州市长江边荆江大堤之上,该矶位于江心洲左岸,矶身向江心方向伸入约150米,每逢长江洪峰,观音矶顶承江流,挑杀水势,维护荆堤,数百年来为化解荆江危险起到了重大作用。下图示意荆江观音矶可能位置及实拍照片。据此完成下
面两题。14.观音矶的大致位置在图中()A.①B.②C.③D.④15.根据照片推测拍摄者大致位于观音矶的()A.正东B.正南C.正西D.正北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喀斯特地貌是由于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的溶蚀
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而形成的地貌,也称为岩溶地貌。图1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图2为某地喀斯特地貌等高线地形图。(1)解释该地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现象的原因。(4分)(2)说出喀斯特地貌对该区域
发展带来的有利及不利影响。(8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河流地貌是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按照地貌的成因,一般分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及
不同河段的地貌景观图。(1)说出甲地貌类型的名称,并描述该地貌的主要特点。(6分)(2)乙地貌和丁地貌形态上有些相似,分别说出乙和丁的地貌名称,并描述乙地貌沉积物空间分布特征。(8分)(3)图中丙地貌发育处更易形成牛轭湖,请分析原因。(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流泄风又称重力风,是指冷而重的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的风,往往风力强劲。噶顺戈壁位于新疆哈密市南部,风蚀地貌发育典型。受独特的岩层性质和强劲的流泄风影响,噶顺戈壁岩壁上“小蘑菇”地貌发育(见下图)。(1)简述噶顺戈壁风蚀地
貌发育典型的自然原因。(6分)(2)推测噶顺戈壁“小蘑菇”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19.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2022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3分)(1)图中C处有一石碑“某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同时小组同学还发现,该小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请你帮助小组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6分)(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
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站在C处和E处的两位同学?为什么?(4分)(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沿DE、GH的剖面图,出现了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哪个?请说明GH和DE相交的F点分别
在①②曲线的哪个位置。(3分)答案全解全析1.A鸡冠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洞内景观“中华第一柱”为地下溶洞中的石柱,而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多见于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A正确;黄土高原容易形成流水侵蚀地貌,B错误;珠江三角洲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C错误;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以风沙地貌为主,D错误
。2.D由上题可知,“中华第一柱”为石柱,是在喀斯特洞穴中由石笋和石钟乳相向生长,对接形成的柱状体,是由富含碳酸钙的水沉积形成的,D正确。3.B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有可溶性岩石(如石
灰岩),岩层多裂隙发育,高温多雨的气候。我国北方地区也有石灰岩分布,A错误;我国南北方地区大气成分并无显著差异,C错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D错误;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低,降
水较少,导致渗入地下的地表水较少,即地下水系较少,流水的溶蚀与化学沉积作用弱,所以较少形成该类景观,B正确。4.A材料中显示,大同碛是由大量的乱石堆积而成的。“湫水河发源于吕梁山,落差大,流速快”,其从上游搬运来很多砾石,湫水河汇入黄河干流时,受黄河干流的顶托作用,并且湫水河和黄河交汇处的下游
又位于河流的凸岸,两个因素叠加,导致河流流速下降,河流挟带的乱石在凸岸边大量堆积,①②正确;该处地势并不平坦,也无材料提示有人为构筑,③④错误。故选A。5.D碛口古镇位于河谷与高原交会处,平地仅沿河分布,故而面积狭小,由于水运方
便,故商贸繁忙,但由于土地资源紧张,豪宅相比于商号占地面积大,故碛口镇不适宜建设豪宅,D正确;碛口镇交通便利,有利于布局住宅,A错误;豪宅与商号均会受到水灾影响,B错误;冬季寒冷为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候
特征,不影响豪宅的布局,C错误。6.C读图可知,①是洪积扇(冲积扇),呈扇形,从扇顶到扇缘呈倾斜状态,并不平坦宽广,A错误;②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峰林,由流水侵蚀(溶蚀)而成,不呈上宽下窄的蘑菇状,B错误;③是流水侵蚀(下蚀
)形成的峡谷,两壁陡立,谷底狭窄,C正确;④是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分布在气候干旱区域,而雪山连绵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特点,D错误。7.D由上题分析可知,②景观是峰林,该景观所在区域多喀斯特地貌,有大量的可溶性岩石,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强烈;由于地表崎岖,岩石多裂缝,地表水容易渗漏,地
下暗河、溶洞很多,地表河流不一定众多;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该地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发展耕作业的条件较差。综上分析,D正确。8.D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由材料“主沙丘链有向陆迁移趋势”可知,形成该海岸沙丘的主导风向应该是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偏东风
,风将海边堆积的沙子吹起,搬运到该处,由于风速下降而堆积。风力自然堆积形成的沙丘具有“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的特点,故该沙丘东西两侧的坡度应为东缓西陡,D正确。9.C若在图中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会使得偏东风风速下降,风的搬运能力会降低,从而延缓沙丘增高和西移的速度,C正确
。10.B沙坝是由海浪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故沙坝属于海水沉积地貌,B正确、C错误;该处无河流注入,不会形成流水沉积地貌,风力沉积一般形成沙丘地貌,故A、D均错误。11.A据材料可知,潮
汐三角洲分为涨潮三角洲和落潮三角洲,图中潮汐三角洲位于潮汐通道左侧即潮流进入月湖的入口处,可推测出其形成原因为涨潮时海水挟带的泥沙涌入月湖,由于水道展宽,流速减慢,泥沙堆积,进而形成该三角洲,A正确。12.B在山区中,山谷由于地势
较低,为水流汇集和泥沙沉积之处,水分条件和土壤条件都较好,所以在地处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山谷应该是林木密集区。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状况,可知该地等高线数值应该整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林木多分布在中部山脊两侧的山谷中。山脊多为局部分水岭,
太阳辐射较强,土壤中水分较少,加上土层较薄,不适合大量林木的生长,B正确、C错误;图中没有鞍部,A错误;地势高的地区,热量相对不足,D错误。13.C结合上题可知,图示区域最低处在东侧山谷,最高处在西北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
差计算公式为(n-1)d≤H<(n+1)d(其中n为两地之间相隔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由材料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30米,可以计算出图中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差为180~240米。结合四个选项可知,最大高差可能为239米,C正确。14.B根据
材料可知,观音矶位于荆江大堤之上,每逢长江洪峰,顶承江流,挑杀水势,维护荆堤。由此可以看出,荆江大堤是保护河岸、减弱流水对河岸侵蚀的,而观音矶是保护大堤的。读图可知,①②位于河流凹岸,也就是侵蚀岸,再根据该矶位于江心洲左岸,可推断河流是向东流动的,②处离江心洲最近,因此可以推断观音矶在图中②处,
B正确,排除A、C、D。15.A读右图,可以看出拍摄者面向观音矶拍摄,拍摄的是其右侧(从拍摄者的视角看);再读左图可知,观音矶垂直于河岸大致向正南偏西方向伸入江心,由此可以判断拍摄者大致位于观音矶的正东方向,A正确。16.答案(1)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地表水渗
漏严重,地下水丰富;(2分)地表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地表水容易流失。(2分)(2)有利:旅游资源丰富;(1分)洞穴内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存提供便利;(1分)地下水丰富,利于开发饮用水资源。(1分)不利:土层薄且较
为贫瘠;(1分)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1分)地表崎岖,交通不便;(1分)岩层保水性能差,水库易漏水,地表水缺乏;(1分)多地下溶洞和暗河,地质条件不够稳定。(1分)解析(1)喀斯特地貌区由于岩层多裂隙,多地下溶洞和暗河等,导致地表水大量渗漏,而地下水却较为丰
富;喀斯特地貌区往往植被稀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地表水容易流失。(2)有利影响可从利于发展旅游业、地下洞穴使用便利、地下水资源丰富等方面回答;不利影响可从土壤浅薄贫瘠、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交通不便、地质不稳定
等方面回答。17.答案(1)地貌类型:河流侵蚀地貌(或“V”形河谷)。(2分)地貌特点:“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2分)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2分)(2)乙:冲积扇。(2分)丁:三
角洲。(2分)乙地貌沉积物空间分布特征:顺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2分)沉积物厚度逐渐变薄。(2分)(3)地势平缓,易形成河曲;(2分)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2分)解析(1)在河流上游,由于地势落差大,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形
成河流侵蚀地貌。由于河流两岸多岩石分布,河流以向下侵蚀为主,形成的河谷深而窄,河床上堆积着大的砾石。(2)乙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处,由于地形坡度变小,河水流速下降,河流所挟带的大量物质沉积形成冲积扇。在沉积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因此从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沉积物的颗
粒逐渐变小,沉积物的厚度逐渐变薄。丁地貌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处,由于地势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3)据图可知,丙地貌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周围地形为平原;平原地区河流流速较慢,河道容易发育河曲,河曲处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导致河道愈来愈弯曲;
洪水泛滥时,河流流量增大,流速增加,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自然裁弯取直;河流裁弯取直后,原有河道被废弃,旧河道形成湖泊。由于该湖泊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18.答案(1)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风
化作用强烈;(2分)降水少,地表植被稀少,易受风力侵蚀;(2分)受地形影响,流泄风势力强劲,风蚀作用强烈。(2分)(2)在地形影响下,流泄风风速快、侵蚀作用强;(2分)岩石硬度不一,硬度低、岩性松散的部分被侵蚀掉;
(2分)岩性较硬的部分被保留了下来,成了岩石上凸起的一颗颗“小蘑菇”。(2分)解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噶顺戈壁位于新疆哈密市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风化作用强烈;由于降水少,地表植被稀少,防风固沙能力弱,易受风力侵蚀形成风蚀地貌;哈密市位于天
山东段南侧,冬季冷空气形成的流泄风沿山坡下滑,风力强劲,使得风蚀作用更为强烈。(2)根据材料可知,“小蘑菇”地貌的发育受独特的岩层性质和强劲的流泄风影响,由于该地的岩层性质表现出硬度不一的特点,在强劲的流泄风吹蚀下,硬度低、岩性松散的部分被侵蚀掉,而岩性较硬的部
分被保留了下来,形成了岩石上凸起的一颗颗“小蘑菇”。19.答案(1)绘图如下:(2分)原因: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2分)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2分)(2)站在D处的同学看不到站在C处的同学,因为C和D之间有山
脊,会阻挡视线;(2分)站在D处的同学能看到站在E处的同学,因为D和E之间是地势相对较低的鞍部,不会阻挡视线。(2分)(3)②。(1分)位置:F点分别在②曲线的最高处和①曲线的最低处。(2分)解析(1)画河
流时,从C点上方开始,沿着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画到图的右下方边框处即可。河流的流速取决于流经地区的地形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可知,河流上游、下游段等高线较密集,表
示地形坡度较大,故水流较急;而在中游河段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形坡度较小,故河流流速较慢。(2)可在图上连接CD两点,分别观察D点到C点、D点到E点之间的地势起伏状况:CD之间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凸出,故两点之间有一山脊,
山脊会阻挡视线,故站在D处的同学不能看到站在C处的同学;而DE之间为地势相对较低的鞍部,没有山脊、山峰阻挡视线,故站在D处的同学能看到站在E处的同学。(3)GH和DE之间的地形为鞍部,GH两侧为山谷,即GH沿线地势中间高,两侧低,与②图符合。GH和DE的交点F(鞍部)分别在②曲线的最高处、
①曲线的最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