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怀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809.532 K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怀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怀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怀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怀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809.53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1aa8ebbbc53a90866a293fdc50caf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安徽省怀宁中学2023-2024学年下期高一历史期中测试(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48分)1.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考古证据显示,东

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一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材料旨在说明古代文明()A.各具特色,互有借鉴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C.互相学习,共同进步D.多元一体,相互交融【答案】B【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材料表明古代非洲人能够独立地掌握炼铜术并将其应用到炼铁领域,且这一地区的炼铁活动早于西亚技术传播到埃及的时间,这说明古代文明各自独立发展,相对隔绝,B项正确;互有借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A项;互相学习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的特征,“多元一体”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2.如图为古代世界某一帝国的扩张示意图,关于该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B.积极推广希腊文化C.

将基督教确立为国教D.由波斯人担任帝国官僚体系的重要职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其中包括伊朗高原、小亚

细亚、利比亚及埃及等可知这一帝国属于古代的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时期,由波斯人担任帝国官僚体系的重要职位,D项正确;拜占庭文化属于拜占庭帝国的特色,排除A项;波斯帝国没有推广希腊文化,排除B项;罗马帝国时期将基督教确立的为国教,排除C项。故

选D项。3.在中世纪西欧,出现了一个不依附土地和教会,而以商品契约经济为基础的私人自治的领域,社会成员普遍获得了私人意义上的市民以及“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两种身份。该领域是()A.庄园B.自治城市C.大学D.

议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一个不依附土地和教会,而以商品契约经济为基础的私人自治的领域,社会成员普遍获得了私人意义上的市民以及‘公’意义上的

国家公民两种身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时期,城市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城市公民获得一定的自由权利,其成员在其中获得了市民和公民的双重身份,B项正确;庄园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A项;大学主要是教育和学术研究的机构,不具备私人自治的

性质,排除C项;议会是国家立法机构,与题意的“私人自治”的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如图中的信息研究的历史主题是()A.奴隶制帝国与文明的交流B.中古亚洲的多元文明C.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D.儒家文化的世界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

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5至15世纪的亚洲。根据材料可知,图示信息描述的是中古时期亚洲不同国家的文明成就,体现了多元文明的特征,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亚洲国家已经由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阶段,与奴隶制帝国的交流不符,排除A项;材

料未涉及古代商贸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未明确指出儒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5.这一帝国兴起于13世纪上半叶,它的地理疆域是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一条3800多公里的走廊地

带,其国王曼萨·穆萨是第一位出现在欧洲地图上的非洲帝王,该帝国()A.一度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B.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C.马丘比丘是重要的文化中心D.经济以发展园艺业为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非洲。根据所学,在西非,8—

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它们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

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曼萨·穆萨(1312—1337年在位)是马里最为知名的国王,A项正确;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它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排除B项;马丘比丘是古代美洲印加人建造的古城,排除C项;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是桑给

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这些国家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6.葡萄牙的亨利王子热衷航海,于15世纪早期创办水手学校,用来培养优秀的水手,并把他们一批批送到海上,每批

海员的任务就是向南多推进一段距离。材料可以说明新航路开辟()A.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满足了寻求财富的欲望C.得到王室成员支持D.达成了传播宗教的目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

世纪(欧洲)。据材料可知,葡萄牙王子热衷于航海,创办水手学校,进行着新航路开辟的前期准备,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得到王室成员的支持,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王室的支持,没有描述商品经济发展,排除A项;满足了寻

求财富的欲望,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达成了传播宗教的目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7.17世纪,西欧各国纷纷建立垄断性的股份制公司,如1600年英国成立的东印度公司,1602年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1621年成立的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被政府授予在

海外进行贸易、殖民、征服、治理和防卫的各种权力。这些公司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得益于()A.世界贸易的不断扩大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C.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

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西欧)。根据材料“西欧各国纷纷建立垄断性的股份制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不断扩大,各国为更好地处理在殖民地地区的一些事务,掠夺殖民地的财富,股份制公司应运而生,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18世纪中后期,排除C项;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A项。8.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多位启蒙思想家从儒家

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这说明()A.儒家文化在交流中发展B.启蒙思想家普遍推崇中国文化C.中学西渐影响启蒙运动D.中国的政治制度受到西方青睐【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

可知,“中国热”在欧洲流行,启蒙思想家论及中国文化,这说明中国文化西传影响了启蒙运动,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儒家文化的发展,排除A项;并不是所有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文化,排除B项;启蒙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

排除D项。故选C项。9.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19世纪中期的一些资料:美国内战、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意大利统一、普鲁士王朝战争。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A.资本主义的确立B.西欧社会的演变C.开启近代化进程D.资本主义的扩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

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的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事件都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或革命,

体现的是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拓展,D项正确;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美国独立战争使得英国和美国成为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批国家,排除A项;日本不属于西欧国家,排除B项;西方

近代化的萌发是在14-16世纪,排除C项。故选D项。10.18世纪,欧洲中产阶级妇女追求洛可可风格服装,崇尚奢侈华丽,大量运用夸张的造型、柔和艳丽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态的装饰,给人以奢华浪漫的视觉效果。到19世纪,英国中产

阶级女装从奢华到朴素,从繁杂到简约,从紧身到宽松转变。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思想解放推动审美观转变B.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C.科技进步提高了生活水平D.社会变迁影响流行风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

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19世纪(欧洲)。欧洲在18-19世纪中,女装从奢华到朴素,从繁杂到简约,从紧身到宽松转变。这反映了18-19世纪以来欧洲整个社会政治、思想、经济等发生变

化,体现社会变迁影响流行风尚,D项正确;思想解放仅仅是社会变迁的一面,排除A项;工业革命是社会变迁的经济方面,排除B项;科技进步也是社会变迁的一方面,排除C项。故选D项。11.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A.巴黎公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诞生B.巴黎公社丰富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领导了巴黎公社D.巴黎公社领导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巴黎公社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爆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容,B项正确;巴黎公社的爆发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

以后,排除A项;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领导巴黎公社运动,排除C项;巴黎公社领导人并不全是马克思主义者,排除D项。故选B项。12.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在非洲地区所修建的铁路均是从沿海向内地辐射,往带有特殊的用途,如被称为“椰子线”、“可线”、“棉花线”、“铁矿线”、“棕榈线”等。据此可

知()A.非洲殖民地化的加深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列强瓜分非洲矛盾加剧D.非洲近代化开始起步【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西方列强侵略非洲。材料出自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逐渐放弃了罪恶的

黑奴贸易,转而进行全面的殖民侵略,包括对非洲地区的原料掠夺和资本输出。在欧洲列强的大力扶持下,到20世纪初,非洲各地已形成以生产、出口单一经济作物为特征的畸形的殖民地经济结构的雏形,为满足掠夺非洲经济作物产品和矿产品原料,以及征服非洲、维护殖民统治的需要,为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欧洲列强纷纷投资修路,从而使非洲牢牢地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附庸,这也表明非洲地区的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从全球范围而言的,材料仅仅提供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侵略,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排除C项;D项说法与

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从15世纪未到19世纪晚期处于自发的斗争阶段,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向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这一变化根源于()A.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B.新经济因素的

不断发展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向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亚非地区也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本国民族资本主义也有所发展,工人阶级不断壮大,民族解

放运动走向大觉醒时代,B项正确;A项不是根源所在,排除A项;启蒙思想只是起到了促进作用,排除C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4.有学者研究指出,一战爆发前,很多国家的青年诗人、小说家、艺术家、学生与知识分子争先恐后地报名参战。他

们幻想着战争带来的洗礼,认为这场战争是最高的正义、是重获新生的象征,并且都有着自己所坚信的理由而支持战争、投身于战争,甚至献身于战争。学者此番言论意在说明()A.战争引发文化教育转型B.思想狂热助推战争C.政府利用舆论煽动战争D.各国矛盾空前激化【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爆发前的世界。根据材料“一战爆发前,很多国家的青年诗人、小说家、艺术家、学生与知识分子争先恐后地报名参战。他们幻想

着战争带来的洗礼,认为这场战争是最高的正义、是重获新生的象征,并且都有着自己所坚信的理由而支持战争、投身于战争,甚至献身于战争。”可知民众的民族主义、“英雄情怀”等思想因素是“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之一,对一战的爆发有着不可忽视的促成作用,即思想狂热助推战争,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战争

促进文化教育的转型,文化教育本身并未发生大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民众思想对一战爆发的推动作用,与各国矛盾空前激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5.列宁说:“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

出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合作社的巨大意义。”据此可知,当时政府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初的俄国。根据

材料“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出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及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商品货币关系,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1918-1920年实

行的经济政策,它的内容包括:进一步剥夺资产阶级,所有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实施国有化,小工业企业则实行监督;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贸易,实行产品实物供应以及主要消费品配给制;取消货币和核算制等,排除A项;斯大林时期走上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是苏联领导人斯

大林为宣导共产主义,于1930年1月5日所推行的政策。1934年苏联政府宣布农业集体化基本实现。苏联农业集体化是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并引导农民走向集体经济的过程,排除D项。故选B项。16.某学者在评价苏联某一时期

的经济发展状况时指出“这种备战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下列属于这一“发展模式”的经济举措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推行新经济政策C.开展农业集体化D.建立苏维埃政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是:20世纪(苏联)。据材料“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及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得苏联经济结构严重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得不到提高,所以材料反映了斯大林领导苏联工业化建设

时期的发展模式,斯大林通过实行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C项正确;余粮收集制和新经济政策都是列宁时期实行,排除AB项;领导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是列宁,且D项属于政治层面,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题(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

4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65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在太平洋建立循环贸易体系。西班牙人乌尔达内塔开辟马尼拉帆船航线,自菲律宾甲米地港启航,利用东南季风,向北航至北纬38°~40°,再利用西风向东航行,至北美洲阿卡普尔科港,然后大帆船驶向秘鲁卡亚俄港口,实现美洲与亚洲直航,史称

“太平洋丝绸之。路”。中国船把丝绸、瓷器、工艺品运到马尼拉,西班牙船把中国货转运到阿卡普尔科,然后西班牙大帆船再把美洲白银运到马尼拉,换取中国的商品,如此循环。——摘编自刘文龙《马尼拉帆船贸易——太平洋丝绸之路》材料二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

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

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三明中叶以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

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丝绸之路”出现的背

景。(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16~17世纪国际贸易的变化。(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国际贸易对世界的影响。【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建立全球联系;世界市场拓展;太平洋贸易体系形成;明朝商品经济发展;中国手工业发达。(任答四点)(2)变化:主要贸

易路线由陆上转变到海上;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北欧);贸易范围由地区变为世界(或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初步形成);贸易商品种类更丰富;世界贸易发展(变化)更为迅速。(任答三点)(3)影响: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速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大量白

银流入中国;有利于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拓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丰富了饮食结构;中断了美洲社会发展进程;加快了美洲社会经济的转型。(任答四点)【解析】【小问1

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丝绸之路出现的背景,可从西方和中国两个方面切入分析,具体结合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明朝商品经济繁荣和手工业发达等主干知识来回答,据材料一“1565年

,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和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据材料一“在太平洋建立循环贸易体系”和所学可知,建立全球联系;世界市场拓展;太平洋贸易体系形成;据材料一“中国船把丝绸、瓷器、工艺品运到马尼拉”和所学可知,明

朝商品经济发展;中国手工业发达。【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17世纪(世界)。据材料二“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

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和所学可知,主要贸易路线由陆上转变到海上;据材料二“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和所学可知,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北欧);据材料二“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和所学可知,贸易范围由地区变为世界(或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初步形成);贸易商品种类更丰富;据材料二“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和所学可知世界贸易发展(变化)更为迅速。【小问3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17世纪(世

界)。解题思路主要从空间角度出发,从对欧洲、对中国、对美洲和对世界来分析;据材料二“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和所学可知,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

累,加速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据材料三“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和所学可知,大量白银

流入中国;有利于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二“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和所学可知,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拓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丰富了饮食结构;据材料一“西班牙大帆船再把美洲白银运

到马尼拉”和所学可知,中断了美洲社会发展进程;加快了美洲社会经济的转型。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

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二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

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

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的?(2)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的浪潮。我们能够从工业革命的历史中获得哪些启示?【答案】(1)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实力,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在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建立过程中,世界各国的生产都不同程度地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一部分,印度等被侵略,殖民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手工业被摧毁,旧的经济和生产结构解体,造成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向工业社会迈进。(2)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重视并大力发展科技,富民强国。②要合理处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关于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由材料“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

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可知,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加快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印度等国家被侵略,殖民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手工业被摧毁,结合所学可知,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日益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世界市场处在

形成中,因此,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过程中,世界各国的生产都不同程度地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一部分,伴随着西方列强加紧对外经济侵略,殖民地半殖民旧的经济和生产结构解体,同时他们因西方列强的侵略而灾难重重,但从人类整体的角度,工业革命后

的西方对外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向工业社会迈进;由材料“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可知,工业革命

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实力,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小问2详解】本题是启示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世界)。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首先是一场技术革命,

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每一次科技革命,科学与技术结合的程度更紧密,因此我们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并大力发展科技,富民强国;但同时工业革命推进过程中也产生一些问题,如工业革命时期的伦敦有“雾都”之称,主要原因就是伴随着煤炭的大量使

用,人类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处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论述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2分)19.【世界大变局】材料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

的过程;而大变化,大变局的发生,则有赖于能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发生。因此,当我们观察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王少可以从五百多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长镜头回看中,去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和质变的一些重要历史现

象和历史事件。——摘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史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大变化、大变局”,任选一个角度,自报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

述清晰。)【答案】(1)可以选取世界近现代史某一阶段的“变局、变化”展开作答;需结合史实来阐述这种“变”;找准角度进行切入,如可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现代化、全球化等角度作答。(2)答案示例:论题: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发展呈现整体化趋势

。论述:中古时期,世界上各大区域文明基本处于分散孤立状态,各具特色,呈现出多元文明格局的特征。新航路开辟后,全球海路大通,西欧人的视野得到开阔,原来未知的大陆也出现在西欧人的视野中。西欧通过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主导人口迁移(白人移民美洲、黑奴贸易使黑人被贩卖至美洲)、动

植物大交流、构建全球商品贸易网络,初步建立起全球联系,使世界从分散孤立逐渐向整体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西欧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开拓了世界市场,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给美洲、非洲等被殖民地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印

第安人大量死亡非洲黑人被大量贩卖为奴,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被中断,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世界人文地理格局、自然环境状态、世界贸易格局等逐渐发生巨大变化。总之,在新航路开辟后,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被逐渐打破,世界联系逐步加强,呈现出

整体化的发展趋势。给世界各地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反映了世界的巨大变化。论题:20世纪,世界由欧洲中心格局向美苏两极格局转变论述:一战前,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欧洲在国际贸易额、工业发展水平、军事实力、殖民地与半殖民地数量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

,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上居于主导地位。一战后,因一战的破坏、十月革命与苏俄的建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美日的崛起等冲击了欧洲的中心地位,欧洲中心格局被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论是战胜的英法,还是战败的德日都严重衰落,国际地位下降,欧洲中心格局彻底丧失。二战后,美、苏已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在雅尔

塔体系的框架基础上,随着战时合作基础的消失,美苏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美国的全球霸权扩张与苏联保卫国家安全)冲突的加剧,美苏逐渐从合作走向冷战对抗。美国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冷战政策,如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苏联等采取了应对措施,如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

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组织。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总之,欧洲中心格局向美苏两极格局转变后,冷战一度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给美苏双方及世界和平带来了负面影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

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良性竞争。【解析】的。【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强调的是观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要从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角度考虑,如从国际格局

与国际秩序、国际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发展等方面自拟论题。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论题要具体、明确。结合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可得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发展呈现整体化趋势;其次,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殖民扩张、物种交流、黑奴贸易、

世界市场的形成等相关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要注意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达清晰,表述成文,紧扣论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