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区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生物试题(A卷)【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1.406 MB
  • 2024-11-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高考地区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生物试题(A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地区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生物试题(A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地区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生物试题(A卷)【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高考地区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生物试题(A卷)【精准解析】.doc,共(25)页,1.40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0b49a61d1998aa9f3237a25ed2687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生物(A)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蛋白质消化

分解成氨基酸B.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D.3HCO−与H2CO3相互转化【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是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内环境稳态的就是使内环

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不是成分不变;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详解】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消化道内,A错误;B、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中,B错误;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

肽,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C错误;D、3HCO−和H2CO3是缓冲物质,主要存在于内环境中,在内环境中发生反应,D正确。故选D。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全部体液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B.胃周围的血液中pH小于7.35~7.45C.

当内环境的成分稳定时,人也会患病D.血浆和组织液能相互渗透,所以二者各种成分的含量相差不大【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是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2-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内环境稳态的就是使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

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不是成分不变;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详解】A、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A错误;B、胃液中含有胃酸,pH较小,但胃周围的血液的血浆中由于含有缓冲物质,pH仍为7.35~7.45,B错误;C、内环境稳态的

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当内环境的成分稳定时,人也有可能会患病,C正确;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中的高,D错误。故选C。3.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C.肾小球肾炎导

致蛋白尿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答案】D【解析】【分析】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详解】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血浆渗透压

降低,血浆中的水分会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A错误;B、过敏反应时组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造成组织水肿,B错误;-

3-C、肾小球肾炎病人会因为肾小球通透性增大,使得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原尿,结果使得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C错误;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要从组织液吸水,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D。4.如图为动物

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细胞,2是成熟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B.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C.葡萄糖由3进入2的过程是主动运输D.3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答

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存和浸浴的环境。【详解】A、1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血浆和5组织液,A错误;B、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循环系统排出体外,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

细胞内液,B错误;C、葡萄糖由3血浆进入2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协助扩散,C错误;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正确。故选D。5.2019年12月8日在重庆举行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与此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4-B.运动过程中,线粒体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C.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缓冲物质H2CO3发生中和,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D.大量流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答

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具体表现是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主要调

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细胞代谢正常进行,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A正确;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

质中完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进行氧化分解,由于运动过程中大量消耗能量,故细胞呼吸速率加快,同时释放的热能增多,所以体温略有升高,B错误;C、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与血浆中NaHCO3发生中和,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

C错误;D、大量流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错误。故选A。6.对下列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A之间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

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丙图中靶细胞裂解与细胞毒性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答案】B-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为反射弧,乙图为内环境的物质交换,丙图为细胞免疫的过程。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

,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A、甲图所示的反射弧中,a、b、c、d均位于传出神经上,若在c点切断,刺激b点后,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a点,但不能传到肌肉,所以a点会兴奋,但肌肉不会收缩,A错误;B、乙图中的A为组织液,B为淋巴液,C

是血浆,D为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C、淋巴液可与淋巴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D、丙图中,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D错误。故选B。7.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

确的是①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激素,由胰腺分泌②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③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④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⑤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A.②

③④B.②③⑤C.①④⑤D.①②③【答案】A【解析】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①错误;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②正确;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③正确;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

泌是神经调节,④正确;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不会引起促胰液素的分泌,不会引起胰液增加,⑤错误。8.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6-A.在甲图中,③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B.若乙图

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未兴奋部位C.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神经中枢,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

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详解】A.在甲图中,③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A正确;B.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处内正外负,表示兴奋部位;a、c处内负外正,表示未兴奋部位,B错误;

C.⑥是突触,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正确;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D正确。故选B。9.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

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C.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D.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觉的中枢【答案】D-7-【解析】【详解】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负反馈调节,A正确;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

冲动,B正确;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C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而温度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D错误。【点睛】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它们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

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

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10.选体重相近、发育正常的四只雄性小狗,甲狗不做任何处理,乙、丙、丁分别做不同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测得四只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的含量(μ

g/mL)如表所示,甲组乙组丙组丁组甲状腺激素30.13.83雄激素43.83.60.8生长激素65.80.15.6分析:乙、丙、丁三只小狗分别被切除的内分泌腺依次是A.甲状腺、垂体、睾丸B.甲状腺、睾丸、垂体C.垂体、甲状腺、睾丸D.睾丸、甲状腺、垂体【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

查各内分泌器官的功能,甲是对照组,各种激素水平处于正常值状态。分析其他几只-8-狗体内的激素水平并联系各内分泌器官所分泌的激素即可解答。【详解】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产生,雄激素是由睾丸产生,生长激素是由垂体产生;由表可知,乙缺少甲状腺激素,可能被切除甲状腺;丙缺少生长激素,可能被切除垂

体;丁缺少雄激素,可能被切除睾丸;故选A。【点睛】熟记激素的产生部位,对照分析手术后的狗血液中激素含量的异常情况。11.人体的健康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中含有与调节水盐平衡有关

的反射弧B.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需要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C.大脑皮层W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D.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答案】CD【解析】【分析】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

、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

懂文字(失读症)。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

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9-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

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下丘脑中含有与调节水盐平衡有关的反射弧,A正确;B、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病,是由免疫能力过

强导致的,因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需要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B正确;C、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故S区受损伤,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C错误;D、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如衰老损伤的细胞,D错误。故选CD。12.下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A.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B.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D.细胞c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过程Ⅰ通过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属于体液免疫,其中细胞c

为浆细胞,细胞a为B细胞或记忆细胞;过程Ⅱ通过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发挥免疫效应,属于细胞免疫,其中细胞d为效应T细胞,细胞b为T细胞或记忆细胞。【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为细胞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两个过程都有吞噬细胞的-10-参

与,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细胞a为B细胞或记忆细胞,细胞b为T细胞或记忆细胞,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细胞c为浆细胞,细胞d为效应T细胞,D正确。故选C。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被HIV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

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答案】D【解析】HIV感染人群的免疫能力降低,因此他们比健康人群更易患肿瘤,A正确;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研制具有持久效果的疫苗很难成功,

B正确;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C正确;HIV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体液免疫能力降低,因此机体仍存在部分体液免疫应答,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

错误。【点睛】关于“艾滋病”,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

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14.屠呦呦团队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率超80%。下列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个

器官的疾病,病程可有缓解和发作交替进行,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红斑、大量脱发、白细胞增多等B.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艾滋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为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感染率,应该远离该病的患者-11-D.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导致自身某些器官功能受到影响【答案】

D【解析】【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如艾滋病。【详解】A、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的疾病,病程可有缓

解和发作交替进行,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红斑、大量脱发、白细胞减少等,A错误;B、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人体免疫机能过强造成的自身免疫病,艾滋病是由HIV攻击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受损的免疫缺陷病,B错误;C、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具有传染性,所以不需要远离患

者,C错误;D、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将自身物质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所以自身某些器官功能会受到影响,D正确。故选D。15.人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Tc)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辅助性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

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Tc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识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h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并在胸腺中成熟的B.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则依赖于Tc发挥作用,予以清除C.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能会导致免疫缺陷病D

.Th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中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会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进而产生相应的细胞毒性T细胞(Tc)直接攻击和杀伤癌细胞。【详解】A、辅

助性T细胞(Th)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在胸腺中成熟,A正确;B、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会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进而产生相应的细胞毒性T细胞(Tc)直-12-接攻击和杀伤癌细胞,B正确;C、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则不

能形成糖蛋白CD8,进而导致Tc不能发挥作用,可能会导致免疫缺陷病,C正确;D、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等,Th细胞、B细胞属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D错误。故选D。【点睛】认真审题,获取相关信息,逐一分析选项,结合所学知识找突破点。二、选

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下列因素能够使人体垂体分泌活动加强的是()A.环境温度突然降低B.甲状腺激素偏高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D.血糖浓度偏低【答案】AC【解析】【

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

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环境温度突然降低,机体会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来合成和释放相应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在该过程中,垂体分泌活动增强,A正确;B、甲状腺激素偏高会通过反馈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B错误;C、促性

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C正确;D、血糖浓度偏低,会刺激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不会刺激垂体的分泌活动,D错误。故选AC。17.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调

节的方式主要是激素调节,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B.某些无机物也能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CO2、NO等-13-C.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较广泛,体液调节作用的时间较长D.某些激素能影响神经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并发挥作用【答

案】ABD【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但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内不少内分

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详解】A、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

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A正确;B、除了激素等有机物,CO2、NO等无机物也能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B正确;C、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长、范围广,C错误;D、某些激素能影响神经

调节,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因此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并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ABD。18.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代表神经

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D.在b点刺激时,A1不

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答案】D-14-【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细胞间(突触)单向传递,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ab=bc,所以刺激b点产生的兴奋会同时传到a、c,a、c间不会产生电位差,A1不偏转,当兴奋先后传到

d点和e点时,d、e间都会产生电位差,因此A2会发生两次反方向的偏转;刺激f点时产生的兴奋,只能传到e点,所以A2只发生一次偏转,A1不偏转。综上分析,D项正确,A、B、C三项均错误。【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

细胞间的传递。【名师点睛】此类问题常以模式图为载体进行考查,因此在平时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进而达到巩固熟记基础知识的目的。本题的易错点在于:不能准确判断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和偏转方向。19.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

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B.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产生抗体的功能C.溶菌酶、肿瘤坏死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人体免疫

系统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答案】AD【解析】【分析】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

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详解】A、骨髓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质内,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A正确;B、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而抗体是由浆

细胞分泌的,B错误;C、肿瘤坏死因子属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溶菌酶可以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C错误;D、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的人体免疫系统,D正确。-15-故选AD。20.神经

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的形成与细胞内高尔基体有关B.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

作用时间缩短C.多巴胺与②结合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①释放多巴胺共穿过1层膜【答案】BCD【解析】【分析】结合题干信息及图示可知,神经细胞A为突触前神经元,其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神经细胞B为突

触后神经元,其细胞膜为突触后膜;两者之间为突触间隙。①为突触小泡,内含多巴胺(神经递质),由神经细胞A释放后,多巴胺能结合神经细胞B膜上的受体②,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多巴胺发挥作用完后可通过多巴胺运载体运回神经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阻碍多巴胺的回收,可能会

导致神经细胞B持续兴奋。【详解】A、①突触小泡的形成与细胞内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B、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进而使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延长

,会导致神经细胞B持续兴奋,B错误;C、②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具有识别作用,多巴胺与②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错误;D、①突触小泡释放多巴胺的方式为胞吐,穿过了0层生物膜,D错误。故选B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共55分。-16-21.如图1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体液;图2中c~f表示相应的物质,甲、乙表示相应器官;图3表示神经、免疫、内分

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1中表示内环境的是____________(用标号表示)。若②为脑细胞,则a处的O2浓度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处

的O2浓度,④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③④在成分上的主要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体保持体温稳定是机体代谢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寒冷刺

激后,图2中下丘脑分泌物质c增多,则物质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引起e分泌增加,在此过程中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e的含量偏高时,____

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会减少,使e的含量不至于过高。可见,e分泌的调节中既存在_____________调节,又存在_____________调节。(3)重感冒发热患者通常会在服药后因大量出汗散热而退烧,排汗的调节方式是__

___________(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一体液调节”)。排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垂体所释放的_____________增多,其作用是-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尿

量减少。(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中,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的是____________,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的器官是___

________。(5)通过图3分析,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信息分子参与免疫调节,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答案】(1).①③④(2).高于(3).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4).④处蛋白质含量高于

③处(5).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6).释放激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7).c和d(8).分级(9).(负)反馈(10).神经调节(11).抗利尿激素(12).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13).神经—体液—免疫(14).胸腺(15).下丘脑(16).激素、神经递质、免疫活

性物质【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①是淋巴、②是细胞内液、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图2中c、d、e为激素的分级调节,同时e激素反过来会调节c和d激素的分泌,体现了激素的反馈调节,激素f为抗利尿激素。【详解】(1)图1中①是淋巴液,②是细胞内液,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其中表示内环境的是①淋巴液

,③组织液,④血浆。若②为脑细胞,a处的氧气在运输到b处的过程中,被组织细胞消耗了一部分,所以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④是血浆,血浆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③是组织液,血浆与组织液组成成分基本

相同,主要区别是④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③组织液。(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当受到寒冷刺激后,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人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再通过传出神经到达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引起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c促甲

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级调节于垂体(分泌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偏高时,会通过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反馈于下

丘脑和垂体,抑制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d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在该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又存在反馈调节。(3)机体发热时,温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到达皮肤汗腺,使汗液分泌增多,排汗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汗液的主要成

分-18-是水,排汗会导致血浆中水分减少,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分泌物质f抗利尿激素增多,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4)稳态是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

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中,胸腺是免疫器官之一,也能作为内分泌器官分泌胸腺素;下丘脑既可作为神经中枢等参与神经调节,又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索等参与体液调节。

(5)通过图3分析,免疫细胞表面含有激素、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激素、神经递质可作为信息分子作用于免疫细胞,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图中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也可作为信息分子参与免疫调节,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激素调节以及神经调节等

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22.如表是哺乳动物神经元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图1是用橡皮锤轻轻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膝跳反射的示意图,图2是突触结构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离子神经元内神经元外a5~15mmol/L145

mmol/Lb140mmol/L5mmol/L(1)叩击使图1中的伸肌受到牵拉,刺激其中的肌梭(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元传到脊髓,结果除了使传出神经元A兴奋引起伸肌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19-外,还使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发生___________(填

“兴奋”或“抑制”),进而导致传出神经元B支配的屈肌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从而协调完成膝跳反射活动。(2)表中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从细胞膜的结构分析,维持这种离子浓度不均匀分布的机制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2中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___________(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与[__________

___]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兴奋;若由于某种原因使图2中的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收缩(2).兴奋(3).舒张(4).Na+、K+(5).Na+、K+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6).胞吐(7).突触间隙

(8).6(9).兴奋【解析】【分析】据表分析,表中a离子符合钠离子,b符合钾离子;图3分析,1是突触前膜,2是突触间隙,3是突触后膜,4和6是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5是突触小泡。【详解】(1)叩击使图1中的伸肌受到牵拉,刺激其中的肌梭(感受器)产生兴奋,

兴奋沿传入神经元传到脊髓,结果除了使传出神经元A兴奋引起伸肌收缩外,还使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发生兴奋,进而导致传出神经元B支配的屈肌舒张,从而协调完成膝跳反射活动。(2)神经元静息时,膜外Na+浓度远高于膜内,膜内K+浓度远高于膜外,表中a代表Na+,b代表K+。维持低Na+高K+的

细胞内环境的机制是Na+、K+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3)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2中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再到达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6]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兴奋;若由于某种原因使图2中的酶失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及时降

解或回收进细胞,而是仍然存在于突触间隙中,会持续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表现为持续兴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递,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

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3.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或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且图中抗体1、抗体2只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0-(1)当血糖浓度降低时,

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为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汉字、数字及箭头表示)。(2)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D代表_________________,在生物体内与D作用效果相同的激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丙代表_________________。(3)当某人

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___________(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_

__病。(4)如果图中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其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1).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2).胰高血糖素(3).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4).胰岛B细胞(5).抗体1(6).自身免疫(7).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

泌相应激素【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丙)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

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丁)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图中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升高;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

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详解】(1)根据题图分析,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2)题图中丙代表胰岛B细胞,D代表胰高血糖素。在生物体内,

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还有-21-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3)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抗体1可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血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此时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

病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2可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此时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4)分析图示可知,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相应激素,如果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其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点睛】本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血糖的调节及实验分析,意在考

查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24.下丘脑既是中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内分泌枢纽,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回答下列问题:(1)下丘脑分泌的_____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_____

__,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_____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分泌相应激素的量________,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腺体病变都可引起甲状

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

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注射前注射后健康人<1010~40甲<1010~40乙10~40>40丙<10<10-22-①通过抽取血清可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是

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

碘会抑制细胞膜上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最终会导致甲状腺_____________(萎缩或肿大),其原因是是____________。(4)当人体受到寒冷刺

激的时候,骨骼肌首先会不自主战栗,然后还会产生冷的感觉。前者反应比后者反应稍快的原因是_______;同时人体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______调节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加,因为甲状腺激素有_

_______的作用。【答案】(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促性腺激素(3).下丘脑和垂体(缺一不可)(4).增加(5).①通过体液(血液)运输(6).②下丘脑(7).甲状腺(8).垂体(9).肿大(10)

.细胞内碘水平下降后,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甲状腺细胞增生(11).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一过程中的反射弧比产生冷觉的反射弧短,参与的神经元少,兴奋经过的突触少,故反应速度更快(12).分级(13).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解析】【分

析】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它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图:【详解】(1)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这是性激素的分级调节;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若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下丘脑和垂-23-体分泌相应激素的量增加,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甲在未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前,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健康人相同,说明垂体的功能是完好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后,由于甲状腺激素

对垂体和下丘脑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健康人的相同,说明甲的甲状腺的功能与健康人一样,也是完好的,那么甲可能是下丘脑部位发生病变;乙在未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前,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健康人相比偏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

释放激素以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大于健康人的浓度,说明甲状腺的反馈调节功能降低,所以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甲状腺;丙在未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前和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都小于健康人的

浓度,说明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垂体。(3)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细胞内碘水平下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降低,对新青年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甲状腺会代偿性增生,出现甲状腺肿大。(4)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产生冷觉在大脑皮层,所以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一

过程中的反射弧比产生冷觉的反射弧短,参与的神经元少,兴奋经过的突触少,故反应速度更快。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所以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存在着分级调节。当人体受

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加,因为它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25.如图是人体免疫过程示意图,a~g表示相关细胞,①~⑨表示相关反应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2)a~g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细胞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树突状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⑧⑨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立即活跃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进而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发挥更强的免疫功能。-24-(5)动物的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功能,其中,_______

________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6)淋巴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是由机体产生抗体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导致的,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结合

,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H)浓度存在差异。如果患者血清TH浓度持续偏___________,可以排除患Grave病的可能。但需进一步检测血清TSH浓度,以探查患病位置是在甲状腺、下丘脑还是垂体,从而

判断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①若血清TSH浓度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TSH浓度显著升高,病变可能在甲状腺。②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变可能在垂体。③若血清TS

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变可能在下丘脑。【答案】(1).皮肤、黏膜(2).e(3).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4).B细胞、巨噬细胞(5).细胞免疫、体液免疫(6)

.⑥⑦(7).细胞毒性T细胞、浆细胞(8).免疫监视(9).低(10).基本无变化(11).有所升高【解析】【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细胞免疫过程:抗原经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悔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

化。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题图分析,图示e能合成并分

泌抗体、g能攻击靶细胞可知,e为浆细胞、g为细胞毒性T细-25-胞,则c为B细胞、d为记忆B细胞、b为细胞毒性T细胞、f为记忆T细胞,a为抗原呈递细胞,则⑧为细胞免疫过程,⑨为体液免疫过程。【详解】(1)皮肤、黏

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生来就有,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2)e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为抗原呈递细胞,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3)

根据分析可知,⑧为细胞免疫,⑨为体液免疫。(4)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⑥⑦立即活跃,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进而产生更多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浆细胞,发挥更强的免疫功能。(5)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功能,包括免疫防

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

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6)由题意可知,Grave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H)浓度存在差异,而Grave病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TH)浓度高于正常值,因此如果患者血清TH浓度持续偏低,可以排除患

Grave病的可能。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能够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垂体正常时,TSH浓度会增加;若注射TRH后,TSH浓度基本无变化,则病变可能在垂体。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

后,TSH浓度有所升高,说明垂体正常,则病变可能在下丘脑。【点睛】熟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题目信息正确分析两种病的成因并能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