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172.774 KB
  • 2024-09-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x,共(20)页,172.77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f2105e308913d8cc829fc57ee02a13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度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说明:本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35=70分)1.2007年,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重见天日,在高等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象征王权的玉器及信仰用品,

发现的巨大水坝需要至少一万人施工数年,测定年代(距今约5100年)甚至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得多。这表明A.良渚文化居世界领先地位B.国家组织形态在当时已出现C.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流域D.早期王权借助神权强化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

象征王权的玉器及信仰用品”“发现的巨大水坝需要至少一万人施工数年”等信息可知,当时的良渚已存在明确阶级分化和统一文化信仰拥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和后勤管理能力,这些都是国家组织产生作用的反映,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信息,得不出“良渚文化居世

界领先地位”的结论,排除A;长江流域只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排除C;材料中没有“王权借助神权”的信息,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明起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2.商代女性可以参与军事、主持祭祀等;周代女性逐渐被束缚在纺纱织布等生产活动范

围内。这一变化反映了周代A.井田制瓦解B.礼乐制度推行C.宗法制完备D.纺织技术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由商代到周代,女性的地位逐渐降低,这一变化主要和周代宗法制完备,按照父系血缘分配政治权力有关,故选C;女性地位的变化并不能体现井田制的瓦解和礼乐

制度推行,排除AB;纺织技术的提高明显与题意无关,排除D。故选C。3.有学者认为:荀子深刻地认识到,“礼”与“法”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两大根本手段,于是立足于儒家的“礼治”,吸收、发挥法家的“法治”思想

,使“礼”与“法”在政治和法律层面相互渗透,和谐统一。该学者认为荀子A.是法家学派的实际开创者B.背离了孔孟思想的精髓C.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有益学说D.对儒学的发展迎合时代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荀子主张礼法并用,这种思想迎合

了当时的时代需要,故选D;荀子是儒家代表,排除A;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并未背离孔孟思想,排除B;荀子主要是吸收法家思想,不是吸收诸子百家,排除C。故选D。4.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汉代曾颁布“左官律”,规定在诸

侯国任官的为“左官”,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这一做法A.限制了诸侯国扩张势力B.废除了察举制度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推行了郡县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诸侯国任官地位较低,且不能进入中央任职,从而减少了诸侯国笼络高级人才的资本,从

而限制了诸侯国扩张势力,故选A;诸侯国任官地位较低并不能代表废除察举制度,排除B;题意和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无关,排除C;郡县制的推行是在秦代,且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故选A。5.宋太宗时规定,科举及第者的吏部考试要试

判三道,合格者方能释褐授官。宋神宗后又规定进上、诸科等试律令大义或断案,才能授官。哲宗元祐时苏辙曾说:“天下官吏皆争诵律令”。上述信息反映出当时A.行政能力是重要的选官标准B.儒家正统思想受到佛道重大挑战C.官制改革兼顾了效率和公平D.时务策成为科举考试的规定内容【答案】A【解析

】【详解】宋代科举选官加试有关律令的内容,说明当时注重考生的行政能力,故选A;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没有体现题意主旨,排除;当时考试加试律令,没有体现时务策是科举考试规定内容,排除D。故选A。6.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矿冶、造纸、纺织、陶瓷、造船等私营手工业

部门后来居上,在社会生产中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这反映了A.私营产品生产质量超过官营手工业B.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落D.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民营手工业在社会生产中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这是

商品经济和生产力进步的结果,故D正确;私营手工业部门“在社会生产中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不等于私营部分产品生产质量超过官营手工业,A错误;明朝中后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这与史实不符,B错误;地位的变化不等于官营手工业的衰落,C错误。7.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

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这说明A.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B.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C.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D.王阳明学说已成为主流思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从朝鲜来华使者的言论,宋明理

学。宋明理学广义上,分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二者本质上都是理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理是自然和社会运行的规律,但是二者求理的方式不同,朱熹主张通过格物致知,去探究外在的世界,以获得理,王阳明主张通过探求内心获得理,为此提出来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但是王阳明的心学没有脱离理学的范畴,它是对儒学的一种发展,因此,B错在“超越”,C项错在“叛逆”。从材料可知,朝鲜的使者,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跟朱熹的不一样,“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所以可知A正确。所以

正确答案选A。D项错在“主流”,与题干主旨意思相反。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区别【名师点睛】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比较:同: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异:

一是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二是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而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8.自西汉以来,君为臣纲被认为不可动摇。而黄宗羲却认

为:“君臣的名分,是因为天下的缘故而有的,我如果没有治理天下的职责,那么我对于君主来说就是路人。而我一旦为官,则为君之师友。”这主要反映出黄宗羲A.反对入世为官B.主张限制君主权力C.强调民主思想D.倡导新型君臣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自西汉以来,君为臣

纲被认为不可动摇”“黄宗羲却认为……为君之师友”可知,黄宗羲倡导建立新型的君臣关系,故选D;材料“我一旦为官,则为君之师友”即已说明黄宗羲并不反对入世为官,排除A;材料中黄宗羲重新定义了为官之道,却未

说明君主权力应当受到限制,排除B;材料未涉及对君主权力的限制,故其也无法体现民主的思想,排除C。9.研究18世纪中国物价、人口膨胀这些重大经济问题,难以避免会碰到一个十分荒谬的现象:一方面长期温和的通货膨胀的积累效应严重地削弱了国家的财力,使国计民生和吏治

遭遇空前困扰;另一方面朝廷明知症结所在,却以权宜之计苟且敷衍。这种现象反映了A.通货膨胀导致了王朝衰落B.人口膨胀导致社会物价飞涨C.统治阶级拒绝经济改革D.统治者重视统治稳定【答案】D【解析】【详解】由“一方面长期温和的通货膨胀的积累效应严重地削弱了国家的财力,使国计民生和

吏治遭遇空前困扰;另一方面朝廷明知症结所在……以权宜之计苟且敷衍。”可知,统治者为了稳定统治,以权宜之计苟且敷衍,故D正确;A、B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表述过于绝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另一方面朝廷明知症结所在……以权宜之计苟且敷衍”,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

答即可。10.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即使没有多少纵向(诸如国家和地方行政资助)和横向(诸如与其他劳动者的联合)的支持,也可以在封闭的系统内自我扩张。”“自我扩张”是指A.扩大生产规模B.加强社会分工C.转移经济重心D.注重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详解】据

所学可知,小农经济在封闭系统内的自我扩张是指小农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精耕细作获取更多的收获,故选D;单纯的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强社会分工与“自我扩张”的题意不符,排除AB;小农经济的“自我扩张”并不是转移经济重心,排除C。故选D。1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

南制造总局曾积极从事西方书籍的翻译活动,他们认为“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引入西方工业B.建立近代外交C.掌握核心制造技术D.全面学习西方【答案】C【解析】【详解

】根据“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可知江南制造总局积极从事西方书籍的翻译活动的目的在于方便引入西方的工业和技术,根据“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掌握核心制造技术,故选C;江南制造总局从事西方书籍的翻译活

动是为了掌握核心制造技术,并不仅仅是方便引入西方的工业和技术,并不是建立近代外交,排除AB;洋务运动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并不是全面学习西方,排除D。故选C。12.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鉴于“钱荒尤甚,银价日短”的局面,允许沿江沿海各省开局铸铜

元。各省为获铜元余利遂争相鼓铸。此举A.有效解决了中央财政危机B.增强了地方的独立性C.促使了旧经济结构的解体D.推动了金融业现代化【答案】B【解析】【详解】地方为余利,争相鼓铸铜元,这不利于中央增加财政收入,反倒促进了地方的独立性,B正确;地方将鼓铸余利收归己有,不能有效

解决中央财政危机,排除A;材料未体现出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且鼓铸本身不能促进经济结构进一步解体,排除C;地方鼓铸和铜元这种金属货币不属于现代金融业的内容,排除D。13.戊戌政变后,李鸿章屡奉慈禧懿旨访拿康、梁,但他曾对人说:“康有为吾不如也,废制议

事,吾欲为数十年而不能,彼竟能之,吾深愧焉。”他还多次寄意逃亡日本的梁启超,要他“精研西学,以待他日效力国事”。这表明李鸿章A.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B.已转变为资产阶级维新派C.对维新变法持同情态度D.意识到民主潮流不

可阻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戊戌政变后”、“康有为吾不如也,吾深愧焉”、“多次寄意逃亡日本的梁启超”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李鸿章对戊戌变

法的认识相关内容。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两项表述,与题干材料意思无关,材料内容无从体现,排除;B项表述本身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进一步分析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和史实,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近代中国的戊戌变法·对戊戌变法的认识14.何启、胡

礼垣在《劝学篇》中说道,“民权者,其国之君仍世袭其位;民主者,其国之君由民选立,以几年为期。吾言民权者,谓欲使中国之君世代相承,践天位于勿替,非民主之国之谓也”。下列人物的政治主张与此二人最接近的是A.魏源B.邹容C.康有为D.孙中山【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民权

者,其国之君仍世袭其位;民主者,其国之君由民选立”可知,何启、胡礼垣主张保留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与康有为的主张相接近,故选C;魏源为地主阶级代表,他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与材料观点不接近,排除A;邹容和孙中山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他们主张建立民主共和

制,而非君主立宪制,排除BD。15.“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宫,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旨在A.强调民主与科学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

科学态度C.说明应该客观公正看待孔子及其思想D.谴责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伦理纲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陈独秀的言论主要是评价孔子的思想,而不是强调民主与科学推动社会进步,故A项错误;材料肯定了孔子科学的一面,但

也否定他反民主的一面,没有“全面肯定孔子”的态度,故B项错误;孔子及其思想有积极之处,如“近乎科学”,也有消极之处“反民主”,说明应客观公正地看待,故C项正确;批评孔子反民主只是陈独秀的目的之一,而不是主旨,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

思想【名师点睛】百家争鸣中的诸子百家思想:(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5)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6)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百家争鸣”局

面的形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16.据《孙中山年谱》记载,孙中山在1912年3月至1913年春期间,曾把三民主义缩减为一民主义:“……不难以平和办法,逐

渐促社会之改良。”“一民主义”指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不难以平和办法,逐渐促社会之改良”可知,孙中山主张的是社会革命,故“一民主义”对应的是民生主义,故选C;民族主义对应的是民族革

命,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A;民权主义对应的是政治革命,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B;三民主义不包含民主主义,排除D。17.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战役名称中方统计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

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B.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C.西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D.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答案】D【解析】【详解】中日方报道的伤亡情况不同,说明双方开展

激烈的宣传攻势,故D项正确;表格反映的战役有共产党领导的,也有国民党组织的,不能说明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故A项错误;表格反映的是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无法反映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故B项错误;日方统计数据是站在日方角度,不一定可信,故C项错误。故选D。18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

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答案】C【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

制度和历史状态所形成的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并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也体现了‘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

商制度,所以选项A、B均是不符合题意的,排除;村民自治制度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有的制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9.著名的加拿大学者罗纳德·基斯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当时“甚至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

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在万隆会议上,美国的外交又输掉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败在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手下。”这表明A.万隆会议帮助一些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B.万隆会议促使许多亚非国家开始正确认识中国C.具有个人魅力的外

交家征服了美国D.社会主义运动趋势在世界明显增强【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并结合所学可知,万隆会议上有很多国家在帝国主义煽动下敌

视新中国,攻击共产主义,为此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这使得许多亚非国家开始正确认识中国,并与中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故选B;周恩来推动了万隆会议的进程,促使会议圆满成功,但这次会议并未起到帮助亚非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作用,A项夸大了万隆会议的作用,排除;美

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认可了周恩来的个人魅力及娴熟的外交技巧,但这不代表周恩来就征服了美国,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它只是表述了一次国际会议的结果,D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20.1956年,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由于价值规律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还起着一定的作用

,在某些方面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以满足人民多样的生活需要”。这说明中共中央A.试图纠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失误B.总结了“一五”计划建设的经验C.反思了苏联经

济发展模式的弊端D.努力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八大报告认为在一定范围内运用价值规律,即承认市场的作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一结论是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弊端的反思,C正确;这一结论与农业合作化运动无关,排除A;八大召开时期我国一五计划尚未完成,

排除B;这一时期我国是计划经济模式,排除D。21.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建设三线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地区。“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战略旨在A.改善我国的工

业布局B.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C.推进落后地区的发展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备战、备荒、为人民”信息可知,这一战略将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因此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是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排除。故选B。22.中共中央某文件指出:“可以

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社员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业和农村集市贸易……不能当作所谓资本主义尾巴去批判。”这份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A.1956年B.19

70年C.1979年D.1992年【答案】C【解析】【详解】“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等信息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农村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故C正确;材料“不能当作所谓资本主义尾巴去批判”说明文件发表于“文化大革命”之后,故AB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

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23.“(他们)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认识到了人作为文明创造主体的伟大力量,对一些自古以来被设想为必然的、具有绝对价值的存在大胆地提出质疑,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西方文化

史上的第一次启蒙运动。”材料中的“第一次启蒙运动”A.从宗教和神话转向自然B.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C.是对专制社会的猛烈批判D.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西方文化史上

的第一次启蒙运动。”可知“第一次启蒙运动”是指智者运动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故选D;智者运动使理解世界的视角从自然界和神转向人和社会,A错误;B是马丁路德改革,排除;C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排除。24.奥古斯都在公元前18年和公元9年分别订立了《尤利法》和《

巴比和波培法》,用来惩罚独身、无子女和通奸,并且对已婚和生育合法子女的罗马公民给予一定奖励。奥古斯都曾规定“凡是生育3个合法子女的妇女都有自主权”。这些法律条文的出台A.说明古罗马妇女地位普遍提高B.是基于生产生活和战

争困素的考量C.促进了罗马城邦民主政治发展D.在适用范围上属于罗马万民法范畴【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奥古斯都统治时期.罗马积极对外扩张,对生育多数的妇女授予自主权适应了战争以及社会生产生活对人口增长的需要,故B选项正确;妇女地位普遍提高表述错误,与

史实不符,排除A项;罗马此时是元首制,不是民主政治,排除C项;212年《卡拉卡拉敕令》才赋予帝国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排除D项。故选B。25.一般认为,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反对专制,确立民主制度,但研究近代史时,有人得出这样一个

结论:专制王权“为现代化的开端创设了一个方便的虽说是专制的契机”。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B.《航海条例》的颁布C.代议制的确立D.英国工业革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西班牙、葡萄牙的专制王权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支持(“方便

”、“契机”),故A项正确。B体现不出“专制王权提供契机”;C项错误,代议制是民主制取代专制完全,与题意相反;其他三项与“开端”不符,且专制王权是这三项的阻碍因素,而非“方便”、“契机”。所以答案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背景【名师点睛】新航路开辟的背景①直接原因:土耳其人阻断了东西方的商路。②根本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③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④社会根源: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欧洲人想去东方实现“黄金梦”。(2)条件

:科学技术的进步(指南针传人,航海术和造船术提高);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地圆学说);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探险精神。26.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街道上的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纷纷拿起武

器,撩起裙子,高声尖叫着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10月5日,以妇女为主休的群众发动“凡尔赛人游行”,迫使路易十六接受《人权宣言》。这反映出当时法国妇女A.成为革命的核心力量B.政治参与的意识不断增强C.实现男女平等的诉求D.追求民主共和的愿望强烈【答案】B【解析】【详解】法国大

革命中妇女踊跃参与,说明当时法国妇女政治参与的意识不断增强,故选B;妇女参与革命并不能说明其成为核心力量,排除A;CD项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27.德国思想家康德说过:“酒能使人出语轻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为一种道德的性质成为搬运率直之心的物质”。在其观点影响下德国民众

也养成了周末饮酒的习惯。这表明A.德国普通民众深受启蒙思想影响B.康德是倡导大量饮酒的思想家C.康德主张因民众生活压力被曲解D.德国民众的生存压力世界最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思想评价考查学生获取和解

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根据材料的核心信息,一是康德对酒的赞颂,康德认为饮酒后人们可以直抒胸怀,可以体现人们的道德品性,二是民众周末饮酒盛行,只有

C项涵盖这两方面信息,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对材料曲解与以偏概全的表达,排除;D项世界最大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28.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18世纪中期的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B.19世纪以

来英国一直处于世界工厂地位C.19世纪末德国的制造业产值超过英国D.18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制造业起点高,发展快【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图表内容展现的是四国工业的生产历程两次工业革

命中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其中在18世纪中期中国是当时最大的制造业国家,A项正确;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逐渐衰落,排除B项;在19世纪末美国制造业产值超过了英国,排除C项;18世纪中期以后发展快的的是英国,不是美国,排除D项。29.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有些工场手工业获得了前所未

有的发展。19世纪50—70年代,英国各行各业都存在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与机器大工业的并存A.导致英国工业化进程缓慢B.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C.源于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D.体现工业化模式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详

解】19世纪50—70年代正是工业革命开始阶段,这一阶段存在大量手工工场,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B正确;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积累了技术,促进了工业革命发展进程,排除A;工场手工业的发

展不是自然经济抵制的结果,排除C;工场手工业不属于工业化模式,排除D。30.“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了景物周围的

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属于这一风格的画家是A.达·芬奇B.拉斐尔C.莫奈D.毕加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的信息,

可知这与印象主义的特点相符,故C项正确;A项古典主义;B项是古典主义;D项是现代主义。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印象主义31.1917年俄国发生了两次革命,这两次革命除各自的特色外,共同之处是A

.阶级力量对比关系B.革命的任务和革命动力C.革命所追求的目标D.革命的主力和斗争手段【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两次革命的共同之处是革命的主力都是工人阶级、斗争的手段都是暴力革命,故选D;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主要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二者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不同,排除A;二月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十月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不是二者的共同之处,排除;二月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十月革命的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排除C。【点

睛】32.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由材料信

息“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养老金”可知,这体现的是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属于社会保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A项是规范工业生产,C项是调整农业生产,D项是调整劳资

关系,故三项可以排除。【考点定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制度33.1941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

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为此,二战后建立A.布雷顿森林体系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D.关贸总协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

际金融货币体系,与材料“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与西欧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组织,与材料“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加拿

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区域集团化组织,与材料“促进所有国家”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在同等条件下,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与关贸总协定“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基本一致,故D项正确。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关贸总协定。34.据所学判断,图3反映的是下列哪国经济指标(1966至1985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统计情况(%))A.美国B.苏联C.日本D.中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曲线图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

分析历史现象获取历史本质的能力,材料图片中显示1966-1985年各类经济指标呈连年下降的趋势,符合苏联斯大林去世后,进行改革导致苏联经济下滑,据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美国在这一时段经济出现黄金时代,排除A;日本经济

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起飞,排除C;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改革开放实行,经济呈现上升趋势,排除D。故选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经济发展35.如图漫

画讽刺了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该漫画旨在说明A.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B.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C.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D.美国全力抵制世界经济一体化【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图示中的英文和图示可以看出,美国扛着写着贸易和关税的火枪向中国和其他国家开火,体现

了美国排斥中国和其他国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在这一时代潮流下,漫画中美国的做法不利于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由此可以得出漫画的主旨强调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加强合作和联系,故C项正确;漫画无法体现发达

国家是最大获益者,故A项错误;B项不是漫画的主旨,排除;漫画中美国的做法不是抵制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抵制中国等国,故D项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20+10=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秦时期,在礼乐制度的指导下,分餐是主流就餐

方式。秦汉时期,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仍然存在,饮食礼制的约束依然严格,人们依然尊崇一人一案,正襟危坐的就餐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胡床、胡坐传入,到隋唐时逐渐普遍化,与之相应的垂足的坐姿成为人们的习惯。这些条件的具备使人们渐渐习惯于围桌而食,从而向合餐迈出了一大步。在唐代,前朝那些严格的礼制约

束大大减少,人们热衷于宴饮而且在饮宴活动中心态更加放达自由。显然,围桌而食、共享大餐的合餐方式更加适应这种心理需求。宋代,随着茶楼酒肆、瓦舍勾栏等公共饮食空间出现,加之椅子的完全普及、菜品的极大丰富等原因,合餐制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整理自李

春芳《中国古代就餐方式演变源流及其原因探析》、重庆考古网《解密桌案上的古代中国》材料二(在建立民国的革命时代)“西餐”被当时的知识分子和官僚视为一种进步、文明的“身份”象征。而中西方餐饮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在于进餐方式是“分餐”

还是“共食”。到了30年代,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的“卫生”知识,一些学人通过书报向民众普及有关知识,民众了解到人的体液与疾病传染之间的关联性,大家开始出现排斥“人我津液交融”的情感倾向,这使得以“共食”为标志的

中餐成为所谓开明之士的诟病对象。同时,在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的负面整体化”过程中,“共食”所依附的中国饮食也未幸免,一些接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中国革命激进者对中国的共食制饮食发起猛烈的批评。有些公共卫生学者更是提

出“饮食革命论———废止筷碗共食、实行中菜西吃法”。——整理自林海聪《关于中国近代以来汉族饮食风俗变革考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就餐方式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析近代对就餐方式的新认识。【答案】(1)原因:礼制约束逐渐减弱;民族融合推动服饰、坐具的变化;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公共饮食空间的发展;经济发展促进生活水平提高(菜品极大丰富);人们心态日益放达自由。(2)认识:推崇西式的“分

餐”就餐方式,认为是文明的象征。评析:这一认识是西方饮食文化及近代卫生知识在中国传播的结果,同时民族危机的发展,向西方学习的深入,近代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也推动这一认识的发展。这一认识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生活的

近代化,但要注意其中存在的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片面否定的倾向。【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在唐代,前朝那些严格的礼制约束大大减少”得出礼制约束逐渐减弱;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胡床、胡坐传入”得出民族融合推动服饰、坐

具的变化;根据“随着茶楼酒肆、瓦舍勾栏等公共饮食空间出现”得出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公共饮食空间的发展;根据“菜品的极大丰富”得出经济发展促进生活水平提高(菜品极大丰富);根据“在饮宴活动中心态更加放达自由”得出

人们心态日益放达自由。(2)认识:根据“‘西餐’被当时的知识分子和官僚视为一种进步、文明的‘身份’象征”得出推崇西式的“分餐”就餐方式,认为是文明的象征。评析:根据“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的‘卫生’知识”,结

合所学,从西方饮食文化近代卫生知识在中国传播、民族危机的发展、近代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说明该观点出现和发展的原因。最后,可从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同时不能片面否定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等评价该观点。【

点睛】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澳门葡国菜从本土的葡萄牙菜移植而来,但又在澳门本地不断发展。澳门“葡国菜”味浓,用咖喱、椰汁做调味料较为普遍,有的还用辣椒。主食方面,澳门葡国菜也较多采用米饭,而正宗葡萄牙餐和其他西餐则较多用面包。“葡国鸡”是由澳门的土生葡人厨师缔

造出的的地道澳门美食。其制作融汇了中式烹调鸡的烧法,融入东南亚的香料,最后用西式烹调的烤法制成,再配以来自印度和马来西亚的咖喱和椰子,与典型的葡萄牙风味的橄榄等食材,体现了澳门葡国菜的特点。——郭烨旻

《“土生葡人”发明的澳门美食,除了蛋挞还有啥?》上述材料反映了澳门葡国菜的情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澳门葡国菜的信息。(不得照抄原文)【答案】本题要求考生从两个层次回答问题。第一层次信息:澳门葡国菜由土生葡人创制,主要调味料有

咖喱、椰汁、辣椒,主食以米饭为主,烹饪方法既有西式也有中式。第二层次信息:澳门葡国菜是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葡萄牙人在亚洲殖民扩张的历史产物,也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反映了澳门本地文化开放、包容的特点。【解析】【

详解】由表及里地概述澳门葡国菜的信息:根据“澳门葡国菜从本土的葡萄牙菜移植而来”“用咖喱、椰汁做调味料较为普遍,有的还用辣椒”“澳门葡国菜也较多采用米饭”“其制作融汇了中式烹调鸡的烧法,融入东南亚的香料,最后用西式烹调的烤法制成”,可从澳门葡国菜的创制、

调料、烹饪方法等分析总结。由此及彼地概述澳门葡国菜的信息:结合所学,可从澳门葡国菜是新航路开辟、葡萄牙人在亚洲殖民扩张和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反映了澳门本地文化开放、包容的特点等分析总结。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802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