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2)页,14.94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ed375cb84d9bd9d74cd2ee8c06a73b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一零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友情提示:本试卷分为I卷、II卷两部分,共19道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I卷选择
题(共42分)共14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极大程度促进了我国群众参与冰雪运动。下列滑雪用品涉及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滑雪杖——合金B.滑雪板——聚乙烯C.滑雪头盔——聚氯乙烯D.防护镜——聚甲
基丙烯酸甲酯【答案】A【解析】【详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有机物,A符合题意;B.聚乙烯为有机高分子材料,B不符合题意;C.聚氯乙烯为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C不符合题意;D.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
是A.丁酸的实验式:24CHOB.羟基的电子式:C.乙炔的分子结构模型:D.丙醛的结构简式:32CHCHCOH【答案】D【解析】【详解】A.丁酸的分子式为C4H8O2,实验式为C2H4O,故A正确;B.羟基的结构简式为—OH,电子式为,故B正确;C.乙炔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形,结构模型为,故C正
确;D.丙醛的官能团为醛基,结构简式为CH3CH2CHO,故D错误;故选D。3.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加成反应的是A.苯与液溴和铁粉混合B.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后颜色变浅D.灼热的铜丝伸入无水乙醇中【答案】B【解析】详解
】A.苯与液溴和铁粉混合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A不选;B.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选;C.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后发生取代反应,C不选;D.灼热的铜丝伸入无水乙醇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D不选;故选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与乙二酸互为同系物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C.CH3CH2C≡CCH(CH3)2的名称为:2-甲基-4-己炔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产物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A.同系物必须是含有相
同数目相同官能团的同类物质,甲酸与乙二酸含有的羧基数目不同,不是同类物质,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都是正丁烷,故B错误;C.CH3CH2C≡CCH(CH3)2属于炔烃,含有碳碳三键的最长碳链含有6个碳原子,侧链为1个甲基,名称为2-甲基
-3-己炔,故C错误;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反应所得产物不同,故D正确;故选D。5.如图图示实验能达成相应目的的是【A.除去苯中少量苯酚B.检验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C.鉴别乙醛和乙
醇D.分离水和硝基苯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除去苯中少量苯酚应该加入氢氧化钠后静置分液,故A错误;B.浓硫酸和乙醇共热生成乙烯中有少量二氧化硫和乙醇,二者也能使酸性高猛酸钾褪色,应添加一个除去二氧化硫的装置,比如盛有NaOH溶液的
装置,故B错误;C.乙醛和乙醇都可以还原酸性重铬酸钾,无法鉴别,故C错误;D.硝基苯和水是密度不同、互不相溶的液体,可以用分液法分离,故D正确;故答案为:D。6.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基团间存在影响的是A.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C.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苯甲醇不能D.氯乙酸(ClCH2COOH)的酸性强于乙酸【答案】A【解析】【详解】A.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而乙烷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
化反应使溶液褪色,则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说明官能团影响反应物的性质不能说明基团间存在影响,故A符合题意;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说明苯环使甲基的活性增强,所以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可以说明基团间存在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C.苯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苯甲醇不能酚羟基使苯环邻对位氢原子的活性增强,所以苯酚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而苯不能,则苯酚能和溴水反应而苯不能可以说明基团间存在影响,故C不符
合题意;D.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说明碳氯键键的极性强于碳氢键,氯乙酸分子中的氯原子使羧基的极性增强,更易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则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说明基团间存在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
A。7.某有机物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有机物A中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C.有机物A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又可以发生还原反应D.1mol有机物A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2m
olNaOH【答案】D【解析】【详解】A.该化合物含有苯环,因此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正确,A不选;B.有机物A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有酯基、羟基两种,正确,B不选;C.有机物A中连有-OH的C原子上有H原子,所以可发生氧化反应,苯环可与氢气加成,即发生还原反应,正确,C不
选;D.在分子中含有酯基、-Cl原子及水解生成的酚羟基结构都可以与碱反应,则1molA可以与3molNaOH反应,错误,D选;答案选D。8.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如下:①向浓H2SO4乙醇混合液中滴入乙酸后,加热试管A②一段时间后,试管B
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③停止加热,振荡试管B,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④取下层褪色后的溶液,滴入酚酞后又出现红色结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加热利于加快酯化反应速率,故温度越高越好B.③中油状液体层变薄主要是乙酸乙酯溶于Na2CO3溶液所致C.③中红色褪去的原
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D.取②中上层油状液体测其核磁共振氢谱,共有3组峰【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温度越高,浓硫酸的氧化性和脱水性越强,可能使乙醇脱水,降低产率,故A错误;B.③中油状液体层变薄主要是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
被碳酸钠溶液溶解,故B错误;C.酚酞是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故C正确;D.乙酸乙酯分子中存在三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②中上层油状液体还存在乙酸,乙醇分子,所以油状液体中存在七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故D错误。故选C。9.间苯三酚可用于合成重要的有机合成中
间体3,5-二甲氧基苯酚,反应如图: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将获得的有机层(含少量氯化氢)进行洗涤,然后分离提纯得到产物。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物质沸点/C熔点/C溶解性甲醇64.797.8−
易溶于水3,5-二甲氧基苯酚172~17533~36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蒸馏C.洗涤时,可用饱和23NaCO溶液除去有机层中的氯化氢D.间苯三酚与3,5-二甲氧基苯酚均可与3F
eCl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故A正确;B.利用沸点的差异,从该有机混合物中分离出某种有机物(甲醇),操作方法为蒸馏,故B正确;C.洗涤时,不可用饱和的23NaCO溶液除去有机层中的氯化氢,因为23NaCO溶
液会和3,5-二甲氧基苯酚反应,故C错误;D.间苯三酚与3,5-二甲氧基苯酚均有酚羟基,可与3FeCl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D正确;故选C。10.一定温度下,CH3CH2CH3的氯化、溴化反应能量变化及一段时间后产物的选择性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资料:R+X→RX(
R为烷基自由基,X为卤素自由基);通常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越大。A.丙烷氯代或溴代反应均可能产生同分异构体B.正丙基自由基(CH3CH2CH2)比异丙基自由基[CH(CH3)2]稳定C.升高温度,体系中n(1-氯丙烷)∶
n(2-氯丙烷)的值增大D.以丙烷为原料通过“卤代-水解”过程合成2-丙醇时,Br2比Cl2更适于作取代试剂【答案】B【解析】【详解】A.丙烷氯代反应可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CH3CH2CH2Cl和(C
H3)2CHCl,丙烷溴代反应可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CH3CH2CH2Br和(CH3)2CHBr,A项正确;B.由图可知,正丙基自由基(CH3CH2CH2)具有的能量比异丙基自由基[CH(CH3)2]具有的能量高,能量越低越稳
定,则异丙基自由基比正丙基自由基稳定,B项错误;C.由图可知,生成1-氯丙烷的活化能比生成2-氯丙烷的活化能大,通常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越大,故升高温度,生成1-氯丙烷的速率增大得更快,体系中n(1-氯丙烷)∶n(2-氯丙烷)
的值增大,C项正确;D.由图可知,以丙烷氯代反应生成的2-氯丙烷的选择性为55%,而发生溴代反应生成的2-溴丙烷的选择性为97%,故以丙烷为原料通过“卤代-水解”过程合成2-丙醇时,使用Br2作为取代试剂所得产品的纯度更高,即Br2比Cl2更适于作取代试剂
,D项正确;答案选B。1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人工合成了青蒿素,其部分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香茅醛的分子式为:1018CHOB.“乙→丙”发生了还原反应C.有机物甲中存在分子内氢键D.可用银氨溶液鉴别香茅醛和丙【答案】B【解析】【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香茅醛的分子式
为1018CHO,故A正确;B.由结构简式可知,乙→丙发生的反应为乙分子中含有的羟基与三氧化铬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丙,故B错误;C.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甲分子中含有的羟基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故C正确;D.香茅醛分子含有的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而丙分子中
不含有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则可用银氨溶液鉴别香茅醛和丙,故D正确;故选B。12.近期,天津大学化学团队以CO2与辛胺为原料实现了甲酸和辛腈的高选择性合成,装置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i2P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B.辛胺转化为辛腈发生了还原反应
C.In/In2O3-x电极上可能有副产物H2生成D.在In/In2O3-x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O2+H2O-2e-=HCOO-+OH-【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电解质“异性相吸”原理,氢氧根向Ni2P电极移动,说明Ni2P
电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故A错误;B.左侧CO2变为HCOO-,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则辛胺在阳极转化为辛腈发生了氧化反应,故B错误;C.In/In2O3-x电极为阴极,阴极可能有氢离子得到电子,
因此可能有副产物H2生成,故C正确;D.In/In2O3-x电极为阴极,根据图中信息,阴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O2+H2O+2e-=HCOO-+OH-,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13.格林雅试剂简称“格氏试剂”,它可由卤代烃与金属镁在无水乙醚中制得,格氏
试剂可与羰基发生加成反应。相关反应表示如下:i.格氏试剂的制备:RX+Mg乙醚⎯⎯⎯⎯→RMgX。ii.格氏试剂与羰基的加成反应:。若利用上述反应合成2-甲基-1-丁醇,选用的有机原料正确的一组是A.2-溴丁烷和甲醛B.一溴甲烷和丁醛C.一
溴甲烷和丙酮D.溴乙烷和甲醛【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给信息可知,2-溴丁烷与金属镁在无水乙醚中制得格氏试剂,格氏试剂与甲醛中的羰基发生加成反应后,水解生成2-甲基-1-丁醇,故选A。14.D-酒石酸(C4H6O6)是一种二元有机弱酸,Ka1=9.2×10-4,Ka2=4.6×10-5
,1mol酒石酸最多能与4mol金属钠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酒石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可能有手性碳原子B.D-酒石酸中碳原子有sp2、sp3两种杂化方式C.D-酒石酸可以发生加聚反应,能与碳
酸钠产生CO2气体D.常温下,等物质的量的D-酒石酸与KOH反应后,水溶液pH<7【答案】C【解析】【分析】D-酒石酸(C4H6O6)是一种二元有机弱酸,1mol酒石酸最多能与4mol金属钠发生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和2个羟基,同一个碳原子不能连接2个羟基,可能的结构是或。【详解】A.
D-酒石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有2个手性碳原子,故A正确;B.D-酒石酸中单键碳原子采用sp3杂化,双键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故B正确;C.D-酒石酸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C错误;D.D-酒
石酸是二元有机弱酸,常温下,等物质的量的D-酒石酸与KOH反应后得到酸式盐,该酸式根离子电离常数为4.6×10-5,水解常数为141041101109.2109−−−=.2,电离大于水解,所以水溶液pH<7,故D正确;选C。I
I卷非选择题(共58分)15.中学常见的有机物:乙烷、乙烯、溴乙烷、乙醇、苯酚、乙酸、乙酸乙酯。(1)物质结构①7种物质的分子中只含有键的是___________。②7种物质的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___。(2)物理性质①常温下,溴乙烷的水溶性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醇,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②下列烷烃的沸点从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字母序号表示)。a.异丁烷b.正丁烷
c.乙烷d.丙烷(3)物质转化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反应如下:244NaBrHSOHBrNaHSO+=+①2ROHHBrRBrHO−+−+②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溴乙烷
密度/3gcm−0.78931.4604沸点/C78.538.4①得到的溴乙烷中含有少量乙醇,为了制得纯净的溴乙烷,可用蒸馏水洗涤,分液后再加入无水2CaCl,然后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分液b.蒸馏c.萃取②将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
置,产物在___________(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③为了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少量溴乙烷,进行下列操作:①加热②加入3AgNO溶液③加入稀3HNO酸化④加入Na
OH溶液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①③②d.①④②③④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4)性质比较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比较乙酸、苯酚、碳酸的酸性强弱,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盛有苯酚钠溶液
的试管中溶液变浑浊。①乙酸、苯酚、碳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②A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③苯酚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①.乙烷、乙醇、溴乙烷②.(
2)①.小于②.乙醇和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乙烷不能形成氢键,故乙醇的溶解度大③.cdab(3)①.b②.下层③.C④.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4)①.乙酸>碳酸>苯酚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③.【解析】【小
问1详解】①只含有σ键,说明只有单键存在,乙烷、乙醇、溴乙烷只有单键,故只有σ键;②乙烯属于平面形结构,故乙烯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小问2详解】①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增大物质的溶解
度;②对于烷烃,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低,故cdab。【小问3详解】①溴乙烷含有少量的乙醇,用蒸馏水除去乙醇,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之后进行的应为蒸馏提纯;②溴乙烷的密度比水大,故当溴乙烷和水混在一起会进行分层,溴乙烷在下层;③溴乙
烷不能直接检验,需要利用氢氧化钠加热后使溴原子转变为溴离子,冷却后加稀硝酸中和未反应的氢氧化钠,再利用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沉淀,故顺序为④①③②;④根据勒夏特列原理,降低产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产率。【小问4详解】①乙酸、苯酚、碳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
序为:乙酸>碳酸>苯酚;②乙酸会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乙酸,用饱和的碳酸氢钠可以反应挥发出来的乙酸,防止干扰后面实验;③碳酸酸性大于苯酚,苯酚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故。16.有机物A是合成某医用胶(502医用胶)的中间体。(1)研究A的结构和性质。i.将9.0gA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ii.通过质谱法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iii.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对A的分子结构进行测定,结果如下:的谱图数据分析结果红外光谱含有-
COOH、-OH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1:1:1:3请回答下列问题:①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②根据A的结构推测,有机化合物A不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取代反应b.加聚反应c.消去反应d.酯化反应③有机物A在一定条件下能
生成六元环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502医用胶的合成路线如图(部分试剂条件已省略)。22523O/CHH/HOXADEFHCNCuOHCHCHO+→→→→→→催化剂①CH3CHO→X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②AD→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③DE→的反应试剂和条件为___________。④一定条件下,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①.CH3CHOHCOOH②.b③.为2CH3CHOHCOOH一定条件⎯⎯
⎯⎯⎯⎯→+2H2O(2)①.加成反应②.2+2OCuΔ⎯⎯→2+2HO③.HCN、催化剂④.⎯⎯⎯→浓硫酸+H2O【解析】【分析】(2)结合3CHCHO为反应物,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结合X→A的条件,A为,结合A→D的条件可知,D为;由502医用胶的结构简直可知,F为;可知D与HCN发
生加成反应生成E,E再发生醇的消去反应生成F,则E的结构简式为:。据此作答。【小问1详解】①将9.0gA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浓硫酸吸水,水的质量是5.4g÷18g/mol=0.3mo
l,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13.2g÷44g/mol=0.3mol,所以碳和氢的质量之和是0.6g+0.3mol×12g/mol=4.2g<9.0g,则氧原子的质量是9.0g-4.2g=4.8g,物质的量是4.8g÷16g
/mol=0.3mol,即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因此化合物A的实验式为CH2O,通过质谱法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90÷30=3,则A的分子式为C3H6O3;结合红外光谱可知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结合核磁共振氢谱可知含有3类氢原子,个数分别
是1、1、1、3,所以A的分子结构为CH3CHOHCOOH;②a、含有羟基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b、不存在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c、含有羟基,可发生消去反应;d、含有羟基和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答案选b;③在一定条件下,若两个A分子可以反应得到含有六元环结构的B分子,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HCOOH一定条件⎯⎯⎯⎯⎯⎯→+2H2O。【小问2详解】①由B的结构简式可知,3CHCHO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故答案为:加成反应;②由A→D的反应条件可知,该反应为A中的-OH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则其方程式为2+2OCuΔ⎯⎯
→2+2HO;③可知D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为:,的D到E的试剂和条件是HCN、催化剂;④E再发生醇的消去反应生成F,反应方程式为:⎯⎯⎯→浓硫酸+H2O。17.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的应用是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我国科学家研发了葡萄糖的各种应用。Ⅰ.利用葡萄糖可以获得
乙醇、乙二醇等基本化工原料。(1)25CHOH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2)Y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Ⅱ.通过葡萄糖和木质素等发酵可制得,并进一步制备聚酯P,合成路线如图。已知:i.i
i.ii.RCOOR′+R′′OH⎯⎯⎯⎯⎯⎯→催化剂△RCOOR′′+R′OH(R、R′、R′′代表烃基)(4)A是直链结构,分子内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5)E为芳香族化合物,合成
聚酯P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6)F是E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a.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1种b.1molF和足量3NaHCO溶液反应,可产生2molCO2【答案】(1)羟基(2)
1,2-二溴乙烷(3)⎯⎯→水(4)HOOCCH=CH-CH=CHCOOH(5)n+nHO-CH2-CH2-OH⎯⎯⎯⎯⎯⎯→催化剂△+(2n-1)CH3CH2OH(6)或【解析】【分析】I.反应③中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常用于溴的加成反应,故X中含有碳碳双键,则X为CH2=CH2,Y为BrCH2CH2Br。II.B和CH2=CH2发生信息i反应得到D,可推测B为CH3CH2OOCCH=CH-CH=CHCOOCH2CH3,则A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B,A
为HOOCCH=CH-CH=CHCOOH;E是芳香化合物,对比D和E的分子式可知E为,E和HO-CH2-CH2-OH发生类似信息ii的缩聚反应得到聚酯P:。据此作答。【小问1详解】C2H5OH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小问2详解】
经分析,Y为BrCH2CH2Br,Y的系统命名为1,2-二溴乙烷。小问3详解】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水;【小问4详解】由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CH=CHCOOH;【小问5详解】E与HO-CH2-CH2-OH发生类似
信息ii的缩聚反应得到聚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nHO-CH2-CH2-OH⎯⎯⎯⎯⎯⎯→催化剂△+(2n-1)CH3CH2OH;【小问6详解】E为,其同分异构体满足:a.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1种,则2个取代基完全相同且处于对位;b.1molF和足量NaHCO3溶液反应
,可产生2molCO2,则含2个-COOH;符合条件的结构为或。18.他米巴罗汀是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图:【已知:(1)A是芳香烃,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C中含氮的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3)E的结构简式为__
_________。(4)C和F反应得到G为可逆反应,推测()253NCH(一种有机碱)的作用是___________。(5)I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6)H是制他米巴罗汀的重要中间体,以22CH为原料合成H的路线如图:
已知:①试剂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②NH→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答案】(1)+HNO3⎯⎯⎯→浓硫酸+H2O(2)-NH2(3)(4)N(C2H5)3具有碱性,能和该反应生成的
HCl反应,降低HCl浓度,有利于C和F的反应正向进行(5)(6)①.②.+2HCl一定条件⎯⎯⎯⎯⎯⎯→+2H2O【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A的分子式,有机物A为苯(),苯与试剂A反应生成有机物B,根据有
机物B的分子式可以知道有机物B为硝基苯(),试剂a为浓硝酸、浓硫酸;硝基苯还原后生成有机物C,有机物C为苯胺();根据有机物F的结构和有机物E反应生成有机物F的条件可知,有机物E为对苯二甲酸甲酯(),有机物D与甲醇反应生成有机物E,根据有机物
D的分子式可知,有机物D为对苯二甲酸();有机物C与有机物F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有机物G();目标产物他米巴罗汀是由有机物I经KOH水解随后再酸化得到的,由他米巴罗汀的结构可以推出有机物I的结构为,有机物G与有机物H在
AlCl3的催化下生成有机物I,由有机物G和有机物I的结构可以得出有机物H的结构,由此分析。【小问1详解】根据分析,有机物A为苯,苯在浓硫酸的催化下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方程式为:+HNO3⎯⎯⎯→浓硫酸+H2O;【小问2详解】
有机物C为苯胺,其含氮官能团为氨基(-NH2)【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小问4详解】有机物C与有机物F生成有机物G和HCl,N(C2H5)3具有碱性,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HCl,降低HC
l浓度,有利于C和F的反应正向进行;【小问5详解】根据分析,有机物I的结构简式为;【小问6详解】根据已知条件,乙炔(CH≡CH)与试剂b发生反应生成有机物M,有机物M反应生成有机物N,N与HCl反应生成有
机物H;乙炔与试剂b发生已知条件的反应生成有机物M,M中含有双键,但H中不含有双键,因此可以得出M到N为双键的加成反应,根据有机物H的结构可以得到有机物N的结构为,倒推有机物M的结构为,试剂b的结构为,由此分析第(6)小题;①根据分析,试剂b的结构
简式为;②根据分析,有机物N与HCl反应生成有机物H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一定条件⎯⎯⎯⎯⎯⎯→+2H2O。1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进行了探究。(1)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_____。【查阅资料】i.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缩合等反应生成有色物质;ii.溶液的酸碱性可能会影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初步探究】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I向试管中加入4mL10%NaOH溶液,滴入0.
5mL水,加入0.5mL40%乙醛溶液,振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后保持沸腾无色溶液逐渐变黄,并变浑浊;加热后得黄色浊液,之后无明显变化II向试管中加入4mL10%NaOH溶液,滴入0.5mL2%CuS
O4溶液,振荡;加入0.5mL40%乙醛溶液,振荡;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后保持沸腾蓝色浊液依次呈绿色、黄色、橙色,最终生成红色固体;之后无明显变化III向试管中加入4mL水,滴入0.5mL2%CuSO4溶液
,振荡;加入0.5mL40%乙醛溶液,振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后保持沸腾蓝色溶液无明显变化(2)实验I的目的是________。(3)甲同学为了检验实验II中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HNO3,振荡,观察到红色固体
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甲同学认为,该实验现象说明实验II中反应生成了Cu。乙同学认为甲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是_____。【深入探究】乙同学对比实验II和实验III,对实验II能够发生反应的原因提出了猜想:乙醛
的还原性随着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并利用实验IV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序号A池试剂B池试剂实验现象IV-102%CuSO4溶液Na2SO4溶液和40%乙醛溶液按体积比9:1混合指针不偏转,A、B池中均无明显变化IV-20.2%CuS
O4溶液(4)实验IV-1中,Na2S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5)实验IV-2中,B池中的试剂是________。在.(6)根据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其猜想成立。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7)综合上述实验,小组同学经过深入讨论,认为除了乙同学的猜想外,与
实验III相比,实验II能够发生反应的原因还可能有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①.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②.排除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缩合等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对实验II的干扰③.Cu2O也可
能被硝酸氧化为Cu2+,产生“红色固体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的现象④.使B池溶液具有导电性,同时保证中性环境,与实验IV-2对比⑤.10%NaOH溶液、40%乙醛溶液、蒸馏水按体积比8:1:1混合⑥.指针偏转,A池中(或A池电极上)生成红色固
体⑦.Cu(II)在碱性条件下氧化性增强【或Cu(OH)2的氧化性强于CuSO4】⑧.乙醛缩合反应产物的还原性强于乙醛【解析】【分析】(1)乙醛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为醋酸钠;(2)实验I与实验II做对比;(3)Cu、C
u2O都是红色固体,都能溶于硝酸生成蓝色硝酸铜溶液;(4)乙醛是非电解质,乙醛溶液不导电;(5)实验目的是验证乙醛的还原性随着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根据控制变量法,增大氢氧化钠浓度,并保证乙醛浓度相等。(6)增大氢氧化钠浓度,乙醛的还原性增强,A中CuSO4被还原;(7).对比实验II
I、实验II的条件不同进行分析。【详解】(1)乙醛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为醋酸钠,反应的方程式是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2)实验I与实验II做对比,排除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缩合等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对实验II的干扰;(3).
Cu2O也可能被硝酸氧化为Cu2+,产生“红色固体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的现象,所以乙同学认为甲的观点不正确;(4).乙醛是非电解质,乙醛溶液不导电,加入Na2SO4溶液的作用是使B池溶液具有导电性,同时保证中性环境,与实验IV-2对比;(5).根据控制变量法,实
验IV-2中,B池应增大氢氧化钠浓度,并保证乙醛浓度相等,所以B中试剂是:10%NaOH溶液、40%乙醛溶液、蒸馏水按体积比8:1:1混合;(6)增大氢氧化钠浓度,乙醛的还原性增强,A中CuSO4被还
原,乙观察到的现象是:指针偏转,A池中(或A池电极上)生成红色固体;(7).实验II溶液的碱性大于实验III,实验II能够发生反应的原因还可能有CuSO4在碱性条件下氧化性增强或Cu(OH)2的氧化性强于CuSO4或乙醛缩合反应产物的还原性强于乙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