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306.823 K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7)页,306.82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e97d3aa82c95ba0ea1794429753125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安庆二中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段考高二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以下材料为古代不同时期的监察情况,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谏官“往往分行御史之职”②“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③“分为十道巡察使,二周年一替,以廉按州部”④“章奏之下,又经六科,六科

可封驳,纠正违失”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谏官“往往分行御史之职”是在宋代,“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是在汉代,“分为十道巡察使,二周年一替,以廉按州部”是在唐代,“章奏之下,又经六科,六科可封驳,纠正违失”是在

明代,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②③①④,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宪法,也称“五四宪法”,它()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

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54年的中国。①根据所学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正确;③1954年宪

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正确;④该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B项正确;根据所学三大改造是1956年底完成,在1954年不能总结了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3.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

,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朝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朝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D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秦汉时期每年考察县官任职情况的上计制度,到唐朝考核县官德、勤、能、绩的考绩制度,再到明朝考满和考察的两者相辅,我国古代县官政绩考核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实质上反映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项正确;管理水平不

断提高并非变化的实质,排除A项;监察制度不断完善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4.据统计,明代270多年间产生进士家族至少2088个,但近87%的进士家族不能传至三代。出身于“上三代无任实职官”家庭的进士,明初为72.32%,

明末仍为60.73%。这反映出明代A.科举制度陷于僵化B.传统的四民秩序瓦解C.宗族制度根深蒂固D.社会流动性显著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代科举取士打破了家族式的特权垄断,有利于阶层流动

,D项正确;材料中无法反映出科举制度程序、方式、内容的僵化,排除A项;社会流动性增强不等同于四民秩序瓦解,排除B项;据材料“近87%的进士家族不能传至三代”可推断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5.下面为罗马城布局图。图中的布局()A.体现了

鲜明的等级意识B.反映了城市规划的杂乱无章C.突出了公民的主体地位D.表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很突出【答案】C【解析】.【详解】从图中来看,广场、浴场、马戏场、竞技场、引水道等设施都是服务于公民的,体现了罗马城

服务于公民的特点,即突出了公民的主体地位,C项正确;图中多是公共设施,体现不出鲜明的等级意识,排除A项;罗马城中浴场、广场等分布比较科学,并非杂乱无章,排除B项;图中的广场、神庙等与经济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6.宗教改革运动中形成了“不同信仰的臣民迁到具有同样信仰的国王那里居住

”的原则。据此,尼德兰分化成信仰天主教的比利时和信仰新教的荷兰;在处理神圣罗马帝国的遗产时,形成了信仰天主教的奥地利和信仰新教的普鲁士。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国王的宗教信仰决定臣民的信仰B.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C.民族国家的形成导致了宗教

分化D.新教比天主教更有益于国家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不同信仰的臣民迁到具有同样信仰的国王那里居住”来看,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形成了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民族国家,因此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臣民的信仰由国王

决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教信仰对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不是民族国家的形成影响宗教信仰,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新教和天主教对国家发展的作用,排除D项。7.右栏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知识要点。下列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趋势的概括,准确的是A.征税

标准从人丁为主转向土地和财产B.人头税从秦朝占较大比重到明朝废除C.征收形式从以纸币为主到以白银为主D.百姓的赋役负担呈现越来越轻的趋势【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泰半之赋”“租调制”到“摊丁入亩”可知,

中国古代的征税标准从人丁为主转为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说明的是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A项正确;人头税废除是在清朝,排除B项;中国古代赋税征收形式并未征收纸币,排除C项;中国古代百姓的赋税负担并未减轻,排除D项。故选A项。【点

睛】8.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3年2月单方面宣布美元再次贬值10%,面对这一行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被迫于3月宣布实行汇率的联合浮动。这些现象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C.原有的货币体系亟待调整和重建D.美国丧失了世界金融霸权【答案】C【解析】【分

析】【详解】美元再次贬值,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汇率的联合浮动,打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金融体系亟待调整和重建,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美日西欧之间的关系,无法体现三足鼎立局面,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区域集团化趋势,排除B项;美国至今仍掌控世界的金融霸权,排除D项。

【点睛】9.东晋政府允许侨人(侨人:指寓居南方的北来人口)登记户籍,注明本人的原籍,并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这一举措()A.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消除了南北风俗的差异D.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允许侨人登

记户籍,注明本人的原籍,并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等信息来看,这一举措可以使侨人安心生产,提高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故答案为B项;这一举措与民族融合没有关系,排除A项;C项中的“消除”说法绝对,排除;材料中的举措不是针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排除D项。10.下表是19世纪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

过程。这反映出德国1883年《疾病保险法》最初只适用于少数低收入工厂工人,后来发展为凡低收入的农业、林业工人,家庭仆人,公务员,船员及其家属等都必须进行强制保险。1884年《意外事故保险法》最初只适用于矿山、采石等危险职业,后扩大到年薪50

00马克以下的所有劳动者。1889年《老年和残废保险法》后经修改,规定凡年龄在16岁以上,低收入的工资劳动者都必须参保。A.社会保障体系臻于完善B.帝国议会掌握实际权力C.关注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D.民主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19世纪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建立关

注工人、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的立法,说明德国关注工业化带来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政治民主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1.下图为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

指数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原因的是A.早期殖民扩张白银流入西欧B.西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三角贸易导致黑奴涌入欧洲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食物交流【答案】A【解析】【详解】由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曲线图》可知,16—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直线上升,这是由于随着

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引起了价格革命,造成了物价上涨,故选A项;西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765年首先在英国开始)之后,与题干时间上不符,排除B项;三角贸易的结果是黑奴大量涌入美洲,而不是欧洲,排除C项;

新航路开辟促进食物交流,并不会引发欧洲小麦价格上涨,排除D项。12.下图是甲骨文中的“高”字。“高”字反映的是一种建筑在土台上的房子,其下部是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从这一文字的结构状况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A.从商朝开始建筑房屋定居生活B.当时社会各阶层共同享有财产C.当时已实现居者有其屋且宽敞D.

当时已经开始进行粮食储存【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观察商代甲骨文中的“高”字,由土台上建造房子,土台下挖地窖的图像,可以得出当时人们已经开始懂得储存粮食,D项正确;早在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先民就已

经开始建筑房屋并过上了定居生活,A项错误;商代属于奴隶社会,社会各阶层并非共享财产,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我国商代“已实现居者有其屋且宽敞”,C项错误。13.诗经记载“千耦其耘”,《吕氏春秋》也记载了“(季冬之月)命司农,计

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这主要表明先秦时期A.农业生产已经出现耦犁B.耒耜是主要的生产工具C.农业生产追求精耕细作D.铁犁牛耕逐渐普及全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千耦其耘”反映了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命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

田器”即命令农夫核算耕作事务,修理耒耜等农具,准备好种田的器具,精耕细作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材料表明先秦时期农业生产追求精耕细作,C项正确;“耦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各种生产工具的数据比较,无法得出耒耜是主要的生

产工具,排除B项;春秋战国出现铁犁牛耕,先秦时期不可能铁犁牛耕逐渐普及全国,排除D项。故选C项。14.英国兰开夏地区,参加工厂劳动的16—25岁的女孩子,能为自己积聚100英镑左右的嫁妆。19世纪中期工厂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率占到47.1%,甚至出现不少丈夫找不到工作,而靠

妻子养活的家庭。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女权意识的逐渐觉醒B.流水线生产的实现C.机器生产的迅速发展D.两性间分工的打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英国”“19世纪中期工厂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率占到47.1%”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兴起后,机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当中,产生了

许多适合于女性的工作岗位,这吸引了众多女性走进的工厂,C项正确;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率增加,带来了女权意识的逐渐觉醒的影响,排除A项;流水线生产的实现与女性走进工厂关系不大,排除B项;根据材料参加工厂劳动的16—25岁的女孩子,可知带来的影响是两性

间分工的打破,排除D项。15.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当时全县耕地约12986顷,其中不能种植作物的板荒地1301.9顷,种稻的田地约为1311.6顷,种植棉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田地为10372.5顷。这

表明在当地A.小农经济逐步走向了解体B.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C.农民和市场联系较为密切D.人地矛盾的状况日益突出【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种植棉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田地为10372.5顷”可以看出,当时农民和市场联系较为密切,因为种植的经济作物必须到市场上销售,故答案为

C项;小农经济逐步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种植经济作物与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没有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16.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取消了贸易保护政策,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互惠关税协定,降低进口税率;1849年取消了《航海条例》

;到1875年,英国工业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税率降到几乎为零。这反映出英国A.自由主义成就了工业革命B.与荷兰经济竞争关系结束C.彻底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D.工业革命催生了自由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终止《航海条例》,取消贸易保护政策

,同欧洲主要国家订立互惠关税协定,不断降低进口税率等做法,反映出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促使英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改贸易保护主义为自由主义,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自由主义使工业革命取得成功,A项

错误;取消《航海条例》、降低关税等,只是英国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英国并未因此结束与荷兰等国的经济竞争,B项错误;“彻底”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说法绝对,也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17.1949年至1957年底,我国城镇总人口共增长41

84万人,平均每年增长523万人;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49年的10.6%增长至1957年的15.4%,增幅达0.7倍以上,年平均递增率高达7%。形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①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②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③“

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化建设④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1949年至1957年底,我国城镇总人口、城镇人口比重都有了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有,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建设的开展,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农村土地改革运动

的完成和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经济发展,均与城镇人口总数增多,城镇人口比重提高等无关,②④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CD三项错误。18.如表是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表。可知年份特大城市数量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发达国

家发展中国家1960114625229.530.428.4198022210311934.033.434.6200040812927940.834.044.2A.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日趋均衡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C.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缓慢增加D.世界各国之间贫富差距缩小【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1960-2000年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的增加幅度和特大城市人口占比,可得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对比和人

口占比来分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高于发达国家,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发达国家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只能得出特大城市人口增加缓慢,不能得出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发展情况,故排除C项;“世界各国之间贫富差距缩小”这种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19.2020年11月,中国国家博物

馆策划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向公众开放。下图分别为隋唐时期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它们所起的共同历史作用是A.有利于保障都城物资供应B.促进了关中与江南的交流C.推动了政治经济中心南移D.减轻了南方人民

赋税负担【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都城在长安,大运河中心在洛阳,便于东南物资供应长安,元朝时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有利于南方物资供应都城北京,故选A;B项是隋唐大运河的作用,不符合元朝,排除;元朝时期政治中心在北方,排除C;大运河的开通

,便利了对南方的赋税征收,不利于减轻南方人民的赋税负担,排除D。【点睛】20.1918年1月,一种流感从美国爆发,随美军进入欧洲。随着战事和全球经贸往来,流感传播到了很多欧洲国家,波及亚洲和北非国家。由于战争双方封锁信息,只有西班牙有大量报道,所以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到7月病毒发生变异,致命病毒

使流感瘟疫在全球各地几乎同时爆发,死亡人数远超战争,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之一。这表明A.瘟疫的命名有明显政治目的B.全球化促使了瘟疫发生C.一战和全球化加速瘟疫传播D.一战的结束具有偶然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从美国开始出现流感瘟疫,

并随美军传播到欧洲等地,然后变异的致命病毒使流感瘟疫在全球暴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全球化加速病毒传播,并不是全球化使瘟疫发生,C项正确,排除B项;从材料看“西班牙流感”命名与政治目的无关,排除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交战双方实

力的较量,瘟疫只是迫使战争提前结束的一个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的【点睛】21.伏尔泰以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大力推崇和美化被称之为“欧洲的孔子”。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

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伏尔泰如此推崇孔子和儒家思想是因为()A.儒家思想具有等同于西方基督教教义的普世价值B.伏尔泰和中国的先哲们对世界的本原有共同的认识C.儒家思想客观上适应了当时欧洲反对封建专

制和倡导民主和理性的需要D.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奠基者【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的法国。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吸收儒家思想的某些成分作为反封建的思想

武器,说明儒家思想客观上适应了当时欧洲反对封建专制和倡导民主和理性的需要,C项正确;A项错在等同,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伏尔泰并未对世界本源进行认识,题干也无法体现,排除B项;D项并未从伏尔泰的角度分析,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22.美国学者杜威在1919

年底谈到辛亥革命的“相对失败”时断言,这个失败是“由于政治改革大大领先了思想和精神上的准备;政治革命是形式的和外在的;在名义上的政体革命兑现以前,需要有一场思想革命”。这一观点A.没有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B.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C.肯定辛亥革命在政体革命上的贡献D.意

在突出思想革命的重要意义【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可知,杜威所指的辛亥革命的“相对失败”是指辛亥革命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相对失败”的原因是欠缺一场思想革命,这与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是基本

吻合的,而当时国内也在1915年开始了一场思想启蒙与革命一一新文化运动;据此可知,材料中杜威的观点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故选B项;材料主要探讨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对失败”,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认为辛亥革命在政体革命上是失败的,排除C项;在杜

威看来,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是相辅相成的,排除D项。23.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有人说“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A.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B.

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D.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使者【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的主旨意在说明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B项正确;欧洲文明

不是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排除A项;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说法是错误的,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强调“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排除D项。故选B项。24.阅读下表,由此可见中外两位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问题颇多,二者的根本目的在于文明区域人物名言或观点古代希腊苏

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古代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A.挽救政治B.规范道德C.发展教育D.追求人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可知:二者都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肯定教育的作用;都主

张追求个人的“善”,讲究个人的品德修养。结合所学,孔子思想主张的目的在于恢复周礼为奴隶制度服务,而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目的是为了挽救衰退中的城邦制度,故A符合题意;规范道德和发展教育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C符合题意;追求人性也不是根本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A。25.

当代印度著名政治家、哲学家、作家拉贾戈帕拉查理曾经说过:“一个人旅行了全印度,看到了一切东西,可是除非他读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他不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在此,他所要强调的是两部作品的:A.文学价值B.艺术价值C.史学价值D.精神价值【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可是除非他读了《罗

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他不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两部作品的史学价值,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26.古代印欧人在大规模迁徙中,与所到地区农耕民族交融,导致了新的文化区

域的形成,下列属于这种文化区域的是A.古代印度、古代西亚、古代希腊B.古代西欧、古代东亚、古代希腊C.古代中欧、古代东亚、古代罗马D.古代印度、古代伊朗、古代东亚【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欧人在大规模的历史迁徙中,通过与农

耕民族的交融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区域有古代印度、古代西亚(古代伊朗)、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中欧、古代西欧等,但是不包括古代东亚,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27.读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

:百万)1400年1500年1600年1700年1750年欧洲456989115140亚洲224254292402508非洲7482909090美洲304115910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稳步增长B

.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迅速增长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D.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15世纪以来”,显然相关的大事是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进世界人口的迁移,故选D;工业革命始于

18世纪6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A;亚洲近代化状况并不符合史实,排除B;奴隶贸易导致非洲而非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排除C。【点睛】28.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规定在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

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此规定()A.有利于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B.取消了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观念限制C.适应了美国解决“滞胀”

问题的需要D.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5年(美国)。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的移民法主要是从科学和艺术方面考虑,还着眼于保护国内人们的职业稳定,体现出

美国该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D项正确;美国没有受到二战巨大创伤,因此材料所述规定与恢复和重建战后的美国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及种族歧视的取消,排除B项;美国“滞胀”问题出现是20世纪70年代,排除

C项。故选D项。29.1680—1830年塞内加尔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百分比项目年份1680173017801830黄金5.07.80.23.0树胶8.19.412.071.6奴隶55.364386.51.9据如表可知,1680—1830年塞内加尔A.处于三角贸易的主导地位B.民族独立

运动得到发展C.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D.矿产资源开发始终迟滞【答案】C【解析】【详解】1680年是欧洲原始资本积累时期,所以此时塞内加尔出口的“商品”主要是“黄金”和“奴隶”,1830年是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塞内加尔出口的主要“商品”转变为树胶,这说明塞内加尔的经济发展

是依附于欧洲市场的,故选C;塞内加尔出口“奴隶”,在三角贸易中并不能处于主导地位,排除A;表格内容并不能说明塞内加尔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排除B;表格内容不涉及矿产资源的开放,“始终停滞”的说法无法体现,排除D。故选C。的.30.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

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航线的主导权,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调的特性。这从本质上表明:A.交通发展扩大了世界市场B.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特点C.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中国丧失对外

贸易的优势【答案】B【解析】【详解】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A项错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新航路主要是为了满足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

工业革命之后,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时,中国还掌握着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故D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材料一世界市场的总体形成,经历了从15

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400多年的时间。阶段状况关键词第一阶段初步形成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商业革命第二阶段迅猛发展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第三阶段总体形成垄断资本、瓜分世界的狂潮——据栾文莲《全球的脉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问题》整理材料二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

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荷兰商人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并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荷兰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簿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摘编自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及罗翠芳《荷兰商人资本探微》【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答案】(1)历史因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2)影响:

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商品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商业贸易范围扩大;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世界贸易格局变化。【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初步形成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商业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加强了联系

,随后的早期殖民扩张客观上进一步加强了各地之间联系,说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根据材料一中的“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垄断资本、瓜分世界的狂潮”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改善交通运输,发明新的通讯工具等,这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

形成和发展。【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可得出世界市场的形成促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根据材料二“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

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可得出商品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根据材料二“荷兰商人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并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可得出商业贸易范围扩大;根据材料二“荷兰

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簿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可得出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世界市场导致世界贸易格局变化。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

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的瓷器。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

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材料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有人将其同美国二战后推行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

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与马歇尔计划有着本质区别。——摘编自张鑫《“一带一路”根本不同于马歇尔计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实施目的的主要差异。【答案】(1)影响:海外贸易地域广阔,商品种类丰富,交易规模扩大;促进了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出现了新兴行业和外国人居住的“蕃坊”,成为国际都市。(2)差异:中国的“一带一路”

是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合作新模式;中国不谋求建立霸权;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同时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

。根据材料“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等”得出海外贸易地域广阔,商品种类丰富,交易规模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手工业繁荣。结合材料“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得出广

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出现了新兴的行业和外国人居住的“蕃坊”,成为国际大都市。【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结合材料“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得出中国“一带一路”是建

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合作新模式,不谋求霸权。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同时要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3901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