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九年级物理全册考点专项练习及单元检测》专项练习1 分子热运动 内能.doc,共(7)页,159.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dabcdbee5d93ab660742475a729ceb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专项练习1分子热运动内能方法指导:物质的微观结构、内能和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系、扩散现象的研究与分析是本章学习的重要内容。认识内能和温度与热量的关系时要考虑物质状态的变化,研究扩散现象时要注意体现物质内部分子自发运动这一特点。物质的微观结构1
.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第1题图)A.固态、液态、气态B.气态、固态、液态C.液态、气态、固态D.固态、气态、液态2.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的
圆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第2题图)理解分子动理论3.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4.以下说法中,不是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B.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2分析及探究扩散现象5.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
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________;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第6题图)6.如图所示,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长喙天蛾。闻到花香说明________,长喙天蛾吸食花蜜时,以花为参照物它是_____
_______的。7.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力。8.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玻璃板后,
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第8题图)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9.如图所示,有两个瓶子,其中一个是空瓶子
,另一个瓶子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使这两个瓶子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个现象叫________,在实验开始前,________瓶子里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第9题图)3(第10题图)
10.小明搬了新家,新装修的房屋内总是有一股刺鼻的气味,于是他上网查阅,得知这种气味是由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散发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产生的,这些有害气体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头号“健康杀手”。(1)小明认为
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________。(2)炎热的夏天气味更浓,小明猜想:这种现象是不是与温度有关呢?请你写出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并将管头伸入水中各滴入一滴墨水,看到的现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分子的运动随着________而加剧,此实验说明分子的运动与_____
___有关,其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同样威胁人的身体健康,解决的办法是用清水浸泡,为了更快、更彻底地去除残留农药,你认为可采用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能、温度与热量的关系11.相同质量的0℃的冰、水和水蒸气,它们的内能()A.一样大B.冰的最大C.水的最大D.水蒸气的最大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
℃的冰没有内能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1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414.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这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手的内能
;某同学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填“做功”或“热传递”)15.如图所示,瓶子里装有少量的水,用力打气,瓶塞向上跳起,瓶内有白雾产生。白雾是________形成的。瓶塞向上跳起过程中,瓶内气
体________________,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导学号79002009】(第15题图)与内能相关的图象16.如图是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小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刻大(第16题图)(第17题图)17.通过热传递,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非晶体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C.t=0时刻物体内能为零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扩散现象的分
析(转换法)18.星期天,小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里有一瓶醋泡蛋,蛋壳已经泡没了,5只剩一层蛋膜包着鸡蛋,爷爷说这是一种保健食品。调皮的小明趁爷爷不注意,将“软蛋”冲洗干净后放在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竟一点点地长“胖”了。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原来,这是因为“软蛋”内液体的
浓度比清水大,水分子透过蛋膜向蛋里扩散,所以蛋的体积会逐渐变大,这种单方向的扩散现象叫渗透。(1)用浓盐水消毒杀菌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当细菌落入浓盐水中时,水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细菌________,从而死亡。(2)渗透这种现象还经常被应用在工业生产中。
例如,钢的表面渗碳法,工业上还广泛应用渗铝法,把铝扩散到钢中去,使钢件具有高度的耐热性;在半导体中常常用这种方法渗入各种不同的微量杂质,以达到控制半导体性质的目的。据了解,工业生产中的这种渗透法多在高温下进行,试分析其原因: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参考答案1.A2.D【解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瓶子里的气体分子减少,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因此气体分子会充满整个瓶子。3.C4.D5.引力;不属于6.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静止【解析】能够闻
到花香,空气中有大量的花粉分子,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长喙天蛾与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7.扩散;引8.B【解析】研究扩散现象应抓住两个要点:一、体现分子的自发运动,若将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上面,二氧化氮主要是由于重力而运动到空气中;二、现象易于观察,本实验中,二氧化氮气
体颜色会变浅,而空气会慢慢变成红棕色。9.扩散;B10.(1)运动(2)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3)温度升高;温度;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4)用温水浸泡11.D【解析】冰变成水需要吸热,水变成水蒸气也需要吸热,故质量和温度相同的冰、水和水蒸气中,水蒸气的内能最大。12.B【
解析】一切物体任何时候均有内能,故A错误。热量不能用“含有”修饰,故C错误。物体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大(如熔化时的晶体)、不变,还可能减小(如正在凝固的水),故D错误。13.D【解析】热量是一个过程
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其做功,故B错误;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故C错误;冰水混合物质量不变,温度不变,但吸热,所以内能增大,故D正确。14.做功;热传递15.液化;对外做
功【解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小。用力打气,对瓶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压强增大;继续打气,当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跳起,气体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
低,瓶内的水蒸7气液化形成小水滴,出现白雾。16.D【解析】t2、t3时刻虽然温度相同,但物体一直处于放热状态,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大。t1时刻比t2时刻温度高,则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17.D【解析】由题
中“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知物体在熔化,熔化要吸热,故B错误、D正确。由图象知,物体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故A错误。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内能,故C错误。18.(1)细菌中渗透到盐水中;脱水(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渗透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