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乳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31)页,2.22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bb7ecf4cc6dcf125878ec33f7ea763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下图中虚线表示我国某学校(87°E,43°N
)2020年某日日出时刻操场国旗旗杆的影子,图中_∠θ为全年中的最小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日最可能是()A.6月22日B.12月22日C.3月21日D.9月23日2.该日过后()A.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北移
动B.地球绕日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该地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D.当地日影轨迹变化范围缩小3.该日在操场上体育课的小亮同学手表显示13时时,该校国旗旗杆影子朝向()A.西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东北方【答案】1
.A2.D3.C【解析】【分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日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所以日出东北方,且影子与经线夹角最小,太阳光线与经线夹角最小,由于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当影子与经线夹角最小,则晨昏线与经线夹角最大,该地昼长最长,该地位于北半球,昼长在夏至日达最长
,据此可以判断该日最可能是6月22日,A对。故选A。【2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日为6月22日。该日过后,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南移动;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该地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该地位于43°N,该日过后,日出方向向东南偏移,日落方向向西南偏移,太阳视运动轨迹范围缩小,日影轨迹变化范围缩小。故选D。【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地经度为87°E,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两地经度相差33°,地方时相差2小时12分,根据"东加西减"
的方法可知,当北京时间为13时时,当地时间为10时48分,该地位于43°N,所以太阳位于该地东南方,影子朝向西北方。故选C。【点睛】日出、日落方位判断: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当太阳直射赤道
时,正东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地经纬度位置是()A.76°N,37.5°EB.76°S,37.5°EC.76°N,142.5°WD.76°S,142.5°W5.该日所在月份()A.全球各地均东南日出,西南日落B.澳大利亚小麦
返青C.巴西高原草木茂盛D.洛杉矶炎热干燥【答案】4.B5.C【解析】【分析】【4题详解】根据图中太阳视运动分析,该地为极昼,正午时国际标准时是9:30,所以当地经度为37.5°E,CD错误。从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推测,该地位
于太阳直射点以南,所以为南极,A错误,B正确。故选B。【5题详解】该日所在月份南极有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大多数地区东南日出,西南日落,但极昼地区日出正南,日落正南,A错误。澳大利亚正处夏季,当地冬小麦已经成熟
或收割,B错误。巴西高原正值夏季湿季,巴西高原草木茂盛,C正确。北半球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北半球正值冬季,温和湿润,D错误。故选C。【点睛】极昼地区的太阳高度符合公式:正午太阳高度-0时太阳高度=该地到极点的纬度差的2倍。题
中的76°S也可以计算得出。下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取决于()A.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B.该日昼夜长短C.该地太阳高度D.该地正午日影长短7.当交点位于①点时,北京时间为()A.12时B.3时或者15时C.15时D
.0时或者12时8.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A.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C.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D.南京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答案】6.A7.B8.D【解析】【分析】【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晨线与昏线交点正
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该交点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因此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取决于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A符合题意;该日昼夜长短、该地太阳高度、该地正午日影长短都不能决定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题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晨线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12时。当交点位于①点时,75°E的时刻为0时或12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所以北京时间为3时或者15时,B正确,A、D错误,C不全面。故选B。【8题详解】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即极昼、极夜范围从极点扩展到极圈,可能是从春
分到夏至,也可能是从秋分到冬至。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直射点有可能向北运动、也有可能向南运动,因此北半球或南半于各地白昼变化情况不确定,A、C不符合题意;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直射点移动方向不确定,因此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也不确定,B不符合题意;春秋
两分时,南京的昼夜长短差异最小,两至时,南京的昼夜长短差异最大,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可能是从春分到夏至,也可能是从秋分到冬至,则南京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晨线与昏线交点正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该交点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晨线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1
2时,如果该交点出现极昼现象,该交点的地方时为0时,如果该交点出现极夜现象,该交点的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2019年11月5日1时43分,中国在西昌(102°E,28°N)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据
此完成下列两题。9.火箭发射时,下列城市对应的时间正确的是()A.伦敦(中时区)4日5时43分B.纽约(西五区)4日12时43分C.东京(东九区)5日5时43分D.莫斯科(东三区)5日20时43分10.次日,()A.太阳直射点北移B.西昌白昼时间更长C.西昌日出更早D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答案】9.B10.D【解析】【分析】【9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火箭发射时是北京时间2019年11月5日1时43分,即东八区11月5日1时43分。伦敦(中时区)位于东八区以西8个时区,经计算应为4日17时43分,A错误;纽约(西五区)位于东八区以西13个时区,
经计算应为4日12时43分,B正确;东京(东九区)位于东八区以东1个时区,经计算应为5日2时43分,C错误;莫斯科(东三区)位于东八区以西5个时区,经计算应为4日20时43分,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根
据材料信息判断,发射当日为11月5日,次日为11月6日,两日位于夏至日与冬至日之间,因此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A错误;直射点向南移动,位于北半球的西昌昼长变短,因此次日白昼时间更短,B错误;直射点向南移动,位于北半球的西昌昼长变短,因此西昌次日日出更晚,C错误;11月5~6日,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近日点靠近,而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因此次日地球公转速度加快,D正确。故选D。【点睛】春分→秋分直射北半球;秋分→春分直射南半球;夏至→冬至直射点向南移动;冬至→夏至直射点向北移动。公转速度:平均大约每日向东进1°。位于近日点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时速度慢。表中所
列的是12月22日前后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小题。1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13.造成
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11.D12.B13.D【解析】【11题详解】北半球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小于12小时。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小时。读表格,四地
中昼长大于12小时的是丁地,属于南半球的是丁地,D对。【12题详解】赤道昼长时间不变,始终是12小时。其他地点纬度越高,昼长变化幅度越大,即与赤道昼长12小时的差值越大,纬度越高。根据表格中昼长时间与12小时的差值判断,四地所
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即与赤道昼长差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甲、乙、丁、丙,B对。【13题详解】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①、③对,②错。地方时的不同与昼长变化无关,④错。D对。下图为亚欧大陆40ºN附近东西两
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甲、乙两地气候相比A.1月降水甲比乙多B.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C.7月气温甲比乙低D.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15.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A.西北风的影响B.副极地低压控制C.沿岸暖流影响D.盛行西风的控制【答案】
14.B15.D【解析】该组试题以气温和降水资料图为切入点,考查气候特征对比和气候成因分析,总体来看,试题难度适中。【14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1月降水分别约为5mm和120mm,A错误。甲地最高、最低月均温分别约
为26℃和-4℃,气温年较差为30℃;乙地最高、最低月均温分别约为23℃和11℃,气温年较差为13℃,甲气温季节变化比乙大,B正确。甲、乙两地7月气温分别约为26℃和23℃,C错误。甲地降水量最大、最小值分别约为180mm和5mm,差值为175mm;乙地降水量
最大、最小值分别约为120mm和10mm,差值为110mm,甲降水季节变化比乙大,D错误。【15题详解】两地位于40°N亚欧大陆东西两岸,乙地冬季降水多,说明该地为地中海气候。1月时,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乙地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D正确。图为某区域某时段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
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所示雨带位置绘制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17.关于图示季节该时段四地的天气预报最为准确的是A.北京、-6~4℃、多云转晴、东南风B.上海、9~12℃、小雨转阴、东北风C.哈尔
滨、-4~13℃、晴、西南风D.满洲里、-31~-17℃、小雨转晴、西北风【答案】16.B17.B【解析】【16题详解】低压中心西侧槽线上往往形成冷锋,东侧槽线上往往形成暖锋;北半球冷锋大致向南移动,暖锋大致向北移动;图中乙位于冷
锋锋后,易形成降雨带,B正确。图中显示,甲位于暖锋锋后,不易形成降水,因此甲处雨带位置错误,A错误。图中显示,丙、丁分别位于高压脊附近,均不易形成降水,不可能形成雨带,C、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读图可知,北京附近等压线凸向低压区,则北京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北京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西北指向东南,右偏形成偏北风,不是东南风,A错误。上海纬度较低,温度较高;且上海位于冷锋锋后,离雨带有一定距离,应表示冷锋刚刚过境后,因此小雨转阴;读图可知,上海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北指向东南,右偏形成东北风,B正确。读图可知,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冷高压非常强盛
,因此此季节应为隆冬,哈尔滨纬度较高,其气温应远低于0℃,C错误。图中显示,满洲里附近没有能带来降水的天气系统,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D错误。故选B。读“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图示时刻被切断的
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19.此时,南亚盛行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答案】18.B19.A【解析】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18题详解】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
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七月份,北半球为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故选B。【19题详解】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向右
偏转为西南为,影响南亚地区,故南亚盛行西南风。故选A。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完成下列小题。20.对图中气压带、风带描述正确的是A.a风带为北半球信风带B.a风带为南半球西风带C.b气压带空气堆积下沉D.b气压带空气受热上升21.关于甲、乙两地气候,
判断正确的是A.甲地此时炎热干燥B.乙地此时高温多雨C.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D.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答案】20.C21.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20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a风带的方向是西南风,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a为北半球的西风带,b为北半球的副热
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故C正确,ABD错误。【21题详解】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a为西风带,甲地处大陆的西岸,甲地处于30°N—40°N大陆的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甲地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是炎热干燥的夏季,乙地气候为温带海洋
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故A正确,BCD错误。【点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下图为某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
季风气候23.仅从自然条件考虑,下列月份中该区域地表水资源总量最少的可能是()A.3月B.6月C.9月D.12月【答案】22.C23.B【解析】【分析】【22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区域最冷月气温小于0"C
,夏季高温多雨,为温带季风气候,C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C。ABD错误,故选C。【23题详解】从图中看,该地区3~5月蒸发量大于降水量,7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可推测出该区域地面水量最少的可能是6月
,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及信息提取能力,解题时要深入分析图中的数据,找出关键信息作答。阅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24.有关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热带草原气候B.②——亚热带季风气候C.③——温带海洋性气候D.④——温带大陆性气候25.有关
气候成因或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②气候主要分布在美洲大陆东岸C.③气候的成因是终年受东北信风控制D.④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答案】24.C25.D【解析】【2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为热带季风
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对,故选C。【25题详解】①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A错;②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B错;③气候的成因是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C错;④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D对,故选D。读某理想大陆图,回答下列问题。26.x、y两地降水量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大于yB.x小于yC.x等于yD.无法确定27.甲、乙、丙、丁四地中,自然带和N地相同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8.下列关于M岛的叙
述,正确的是()A.M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M岛沿岸洋流为寒流C.M岛冬季降水量东部小于西部D.M岛夏季降水量东部小于西部【答案】26.B27.A28.C【解析】【分析】【26题详解】xy位于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但y纬度更高,受西风
影响时间更长,降水量大于x。B正确,故选B。【27题详解】N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它相同的为甲(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正确,BCD错误。故选A。【28题详解】M岛屿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M岛屿沿岸为暖流,
B错误。M岛冬季,西部为迎风,降水相对东部多,C正确。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东部迎风坡降水较多,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气候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对于气候的分布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熟悉是解题的关键。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地中
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0.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洋流D.人类活动【答案】29.A30.B【解析】
【29题详解】从图中看出,甲地主要位于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该区域为欧洲西部,雨热不同期,主要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地主要位于北纬40°~50°大陆的东岸,该区域为亚欧大陆的东岸,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应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
A。【30题详解】甲地受西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乙地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冬夏季不同的风,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故选B。读某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1.甲处是世界著名渔场,与之对应的洋流剖面示意图是A.B.C.D.32.
该洋流可能使沿岸地区A.干旱加剧B.极端天气增多C.气温升高D.地震频发【答案】31.B32.A【解析】【31题详解】读图该渔场为秘鲁渔场,其形成的原因为表层海水受信风的影响,从东向西流动,底层海水上升进行补充为上升补偿流,
将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产生大量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形成秘鲁渔场,读图B为上升补偿流且表层海水向东流,故B正确。【32题详解】由上题该处洋流为秘鲁寒流,寒流对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使沿岸降水减少,气温降低,干旱加剧,故C错误
,A正确;极端天气受洋流的影响小,故B错误;地震和洋流无关,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完成下列各
题。33.鳗苗从马尾藻海到欧洲,下列可借助的洋流是A.巴西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秘鲁寒流D.拉布拉多寒流34.与乙地相比,甲地的自然环境深受海洋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甲地A.沿岸有寒流经过B.纬度较高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D.地处中纬西风带【答案】33.B34.D【解析】【33题详
解】据图可知,鳗苗从马尾藻海到欧洲,横跨大西洋,可借助的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故选B。【34题详解】据区域轮廓可知,甲地处西欧,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大西洋水汽能够深入,故选D。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5.图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正确的是A.向南寒流B.向北寒流C.向北暖
流D.向南暖流36.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推断,图中城市为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式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答案】35.A36.C【解析】试题分析:【35题详解】读图经纬度定位,根据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可知,图中洋流在美国西海岸
,是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自北向南流,答案选A。【36题详解】图中城市位于大陆西海岸,纬度在300N-400N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可推出该城市为地中海气候,答案选C。【考点定位】洋流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于
洋流模式的记忆,该考点的记忆主要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记住南北半球中低纬环流方向及名称,北半球中高纬环流方向和名称;二是记住各洋流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三是记住各洋流的性质及其对渔场、沿岸气候的影响。记忆可以借助下图世界洋流模式来记忆。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
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不同海拔高度典型的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以黄岗山为主峰,海拔高2158米,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完整,依次为常绿阔叶林、针间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矮林以及高山草甸等不同
植被类型。下图示意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7.武夷山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凋落物较多B.土壤质地紧实C.凋落物腐殖化弱D.土壤通气性差38.武夷山高海拔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低海拔地区,是由于高海
拔地区()A.有机质矿化速率快B.微生物活性高C.土壤呼吸作用较强D.常年维持低温【答案】37.A38.D【解析】【37题详解】植被凋落物主要集中在表层,且表层土壤的温度、湿度、土壤质地等环境因子更有利于凋落物腐殖化过程的进行,使得表层土壤有机碳不断累积,随着土层深度
的增加,作为土壤有机碳来源的植被凋落物变少,且由于土壤质地变紧,使得表层土壤有机碳向下输送受到限制。故A正确;土壤质地越紧实,透气性越差,有机碳的含量越低,故BD错误;凋落物腐殖化越弱,有机碳含量越低,故C错误
,所以该题选A。【38题详解】武夷山高海拔地区常年维持低温,微生物活性低,土壤呼吸作用弱,有机质矿化速率缓慢,因而有利于有机碳在土壤中的累积,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在气象意义上,入春标准是连续5日日均气温超过10℃。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10℃以上后,大多数农作物将生长旺盛,大地星现出一
派花红柳绿的春天景象。下图示意我国34°N以北地区平均入春等值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9.图示东部地区入春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降水C.地形D.下垫面性质40.甲地入春时间早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有()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②纬度低,日
照时间长③沙漠广布,升温较快④地形封闭,不易散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39.A40.C【解析】【39题详解】入春时间的早晚反映气温的差异,图示我国东部地区入春时间华北地区早于东北地区,主要是因为越往北,太阳辐射量减少,升温速度减慢,入春时间
推迟;华北和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下垫面性质差异小及降水差异小。故选A。【40题详解】甲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地表沙漠广布,升温速度快;盆地地形,地形封闭,不利于热量扩散。因此入春
时间早于周边地区,③④正确;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纬度较高,都具有深居内陆,降水量少,纬度差异小,日照时间相差不大,排除①②错误。故选C。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41.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垂
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42.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光照C.降水D.土壤【答案】41.C42.C【解析】【分析】该组试题以区域自然带分布为背景,考查自然地
理环境的差异性规律,试题难度适中。【4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沿M方向纬度出现了变化,随着纬度变化,热量条件发生变化,因此自然带类型发生变化,导致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而不同纬度自然带类型不同,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规律的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纬
度地带分异规律。【42题详解】甲地位于南美洲南纬30°-40°之间安第斯山以东,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因此地带性植被为荒漠和草原。随着海拔高度上升,降水逐渐增多,水分条件的增加满足了森林生长的条件,因此在甲处形成了森林。故选C。【点睛】中低纬度内陆或山地背风坡处,降水相对较少,因此,地带性植
被多为草原或荒漠。在这样的地区,对生物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水分条件,在山地地区更易形成降水,因此在山体的某一高度,往往会形成森林植被。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水文站月累积径流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3.从图中可知,该水文站的汛期主要集中在A.1~3月
B.4~6月C.7~9月D.10~12月44.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A.地下水B.冰川融水C.降水D.积雪融水【答案】43.C44.C【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河流主要补给方式的判读,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43题详解】正确理
解题干中的关键词“月累积径流量”,注意图中曲线的倾斜状况(即斜率)。月累积径流量是某一月及其以前各月的径流量之和,由图可知7—9月月累积径流量曲线倾斜角度最大,说明该时期降水量大,河流水量迅速增加,形成汛期,故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44题详解】在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季节变化小,而且补给水量小;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受气温影响大,积雪融水多发生在春季,冰川融水一般夏季即北半球的6、7、8月份补给量较大;降水补给主要在雨季,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集中于7、8月,故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错
误。读“非洲乍得湖流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5.关于乍得湖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冬季结冰期长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地表径流参与陆地内水循环46.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流域面积逐年缩小B
.湖泊水位逐年下降C.流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D.湖底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答案】45.D46.B【解析】【45题详解】根据纬度数值可知,乍得湖流域位于热带地区,这里的河流冬季不会结冰,故A错误。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区域的气候
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所以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故B错误。据图可知乍得湖为内流湖,所以地表径流参与陆地内循环,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故C错误,D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46题详解】据图可知,湖岸线在发生变化,但是没有体现出流域面积的变化,故A错误。根据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可知
,湖中水量在变少,湖泊水位逐年下降,故B正确。图中显示,乍得湖大致位于流域的中心位置,河流由四周流向乍得湖,可知,该流域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故C错误。从湖岸线的变化可知,湖底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D错误。所
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点睛】流域面积是地表水的集水面积。影响流域面积大小的因素1、气候: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流域面积广,反之,流域面积小。2、地形地势:分水岭的存在,河流的发育受限制,流域面积小;地势平坦、开阔,
流域面积广。3、支流数目: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支流少,流域面积小。读地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47.岩层①、②、③、④中不可能含有化石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8.岩层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②①③④【答案】47.C48.D【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类型。【47题详解】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而③是经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形成的花岗岩,属于岩浆岩,④是大理岩,属于变质岩;①、②
属于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故选C。【48题详解】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下老上新。(2)侵入的岩层晚于被侵入的岩层。(3)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变质的岩层,晚于相邻的岩层。②①是被
侵入岩层,早于③④,②位于①岩层下方,则②最早,④是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变质形成的变质岩,形成最晚,所以选D。图1为澳大利亚某著名花岗岩景观图,图2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9.图1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A.甲B.乙C.丙D.丁50.形成该景观的地
质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49.B50.A【解析】【49题详解】图1中的岩石类型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浆向上侵入但未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型岩浆岩—乙,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型岩浆岩—丁。因此图1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乙,B正确。故选B。【50题详解】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形成初期
是位于地下,之后经过地壳抬升露出地表,再经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图示景观,①是外力风化、侵蚀作用,A正确。②是重熔再生,③是固结成岩作用,④是冷却凝固,BCD错误。故选A。自小浪底水库以下,黄河干流依次划分为游荡型、过渡型和弯曲
型河段。为防决堤,弯曲型河段堤岸已经加固。2002年以来,黄河水利委员会联合调控小浪底、三门峡等水库对黄河实施调水调沙,通过蓄清排浑的运作方式,在汛期之前集中泄洪排沙。一般用单位径流量的输沙量来衡量输沙效率。下图示意2000—2018年黄河入海水沙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1.黄河调水调沙
以来()A.输沙量越大输沙效率越高B.径流量越大输沙效率越高C.输沙效率在初期时最高D.输沙效率总体波动性上升52.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主槽剖面形态的主要变化是()A.小浪底附近加深加宽B.小浪底附近加深变窄C
.下游段加宽变浅D.下游段变窄变浅53.2016、2017年,黄河三角洲总体上()A.岸线外扩,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粗B.岸线外扩,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细C.岸线蚀退,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细D.岸线蚀退,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粗【答案】51.C52.A53.D【解析】【51题详解】一般用单位径流量
的输沙量来衡量输沙效率,而不是输沙总量越大输沙效率越高,A错。2012年径流量大,而输沙量较低,单位径流量的输沙量低,B错。2003年径流量小,而输沙量很高,单位径流量的输沙量大,C对。输沙效率总体波动性下降,
D错。故选C。【52题详解】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小浪底附近由于水量大,流速快,下蚀和侧蚀作用明显,主槽剖面形态表现为加深加宽,A对,B错。下游段水流速度较快,但水量减少,因此下游段变窄变深,CD错。故选A。【53题详解】2016、2017年,黄河
输沙总量很少,因而黄河三角洲外缘海浪的侵蚀作用明显,黄河三角洲总体上岸线蚀退,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粗,故D对,ABC错。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流水侵蚀作用和海浪侵蚀作用的理解和掌握。读某种气压系统气流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54.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近地面该气压系统分别属于A
.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55.该种天气系统出现时间与地点的组合,正确的是A.1月地中海B.7月夏威夷群岛C.7月蒙古D.1月冰岛【答案】54.A55.B【解析】【5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的考查。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近地面该气压系统
气流从中心向四周辐散,是高压中心,B、D错。气流呈顺时针方向,位于北半球,A对。C错。故答案选A。【55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天气系统是位于北半球的高压系统。1月地中海受盛行西风控制,A错误;7月海洋上为高压,因此形成夏威夷高压,B正确;7月亚
欧大陆上为低压天气系统,蒙古为低压控制,C错误;1月冰岛受西风影响为主,D错误。故答案选B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6.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A.南北B.东西C.东北一西南D.西北一东南57.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
出现在夏季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58.甲河流域处于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答案】56.B57.D58.A【解析】【56题详解】根据经纬网可判断方位,图示山脉的走向基本与河流流向相垂直,图示河流多南北方
向,山脉走向基本呈东西走向。B正确。【57题详解】结合图示的纬度位置,该地区主要受北半球东北信风带的影响,图示东北侧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故降水量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而图示西南部地区为
东北信风的背风坡,故降水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图示东北侧坡度缓,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慢;图示东北侧形成热带雨林,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小,流量甲河较乙河大。D正确。【58题详解】甲河流位岛屿北部,图示东北侧为东北信风的迎
风坡,故降水量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所以A正确。2016年12月3日中午,内蒙古赤峰宝马矿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已造成32人遇难,多人受伤。结合该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59.此次煤矿瓦斯爆炸可能发生在图中的()A.aB.
bC.丁D.丙60.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59.A60.B【解析】【59题详解】背斜利于储存煤层气,易发生瓦斯爆炸。图中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b处与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
向斜;丁处岩层断裂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为断层。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60题详解】注意审题,题干有两个条件,一是能够露天开采,符合这个条件有乙处和丁处,排除A、C;二是比较安全,从图中可以看出丁处为断层构造,地壳不稳定,生产不安全,排除D;B处为背斜构造
,安全。故选B。【点睛】因为油气的密度比水小,而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所以容易储集油气。第Ⅱ卷(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61.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此时日期是______月______日前后。(2
)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地。(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______。(单项选择)A.甲地最大B.乙地最大C.丙地最大D.三地相同(4)甲、乙、丙三地线速度大小的排序是______,角速度的排序是______。【答案】(1).(180°,2
3°26′S)(2).12(3).22(4).乙(5).D(6).乙>丙>甲(7).甲=乙=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方法。难度较低。【详解】(1)从图可知,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为北半球俯视图,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此日12月22(冬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3°
26′S,180°为正午12时所在的经线,故直射点坐标为(180°,23°26′S)。(2)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为乙,纬度走越低,变化越小。(3)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都为47度。故选D。(4)甲
乙丙线速度大小排序为乙>丙>甲(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角速度的排序为甲=乙=丙(角速度都相等,除极点外)。【点睛】62.读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天气系统,从气压状况看,甲处为______;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乙处为______。(2)甲、乙两地中,
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3)此时,西安吹______风,北京的天气特点是:______。(4)如果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______、______。(5)图示地区东部有世界最典型的
______气候,形成该气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答案】(1).高气压(2).气旋(3).甲(4).北(或偏北)(5).阴天雨雪、刮风、降温(6).寒潮(7).沙尘暴或干旱(8).季风(9).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分析】本题以等压线分布图为载体,考查
常见天气系统、风向的判断、气象灾害等,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详解】(1)读图可知,甲处周边气压低,中间气压高,从气压状况看,应为高压中心;乙处周边气压高,中间气压低,从气流分布看,应为气旋。(2)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较大;
乙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因此,甲、乙两地中,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甲。(3)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且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转,故西安吹偏北风。北京位于乙处低压中
心(气旋)延伸出来的低压槽,结合北半球锋面气旋逆时针方向旋转判断,北京所处的低压槽形成的锋面为冷锋,故北京出现阴天雨雪、刮风、降温等天气特点。(4)由上题可知,图中虚线处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如果冷锋活动出现在春季,我国西北
、华北地区由于天气干燥,会形成寒潮、沙尘暴、旱灾等灾害性天气。(5)图中东部地区位于太平洋沿海,背靠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故季风气候显著。【点睛】6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哈拉湖属高原咸水内陆湖,位于南祁连山脉西段一个断裂凹陷盆地,四周多雪山冰川,有40余条河流注入,第四纪冰期
时曾是一个淡水湖。湖边主要植被为高原草甸植被,是湿地鸟类的繁殖地,湖中有大种群的湟鱼生存。2017年青海气象科研所最新遥感监测数据显示,哈拉湖水体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了14.43平方千米。下图示意哈拉湖地理位置。(1)分析哈拉湖曾一度为淡水湖的原因。(2)说明哈拉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过程。(3)
简述哈拉湖面积增大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1)地壳运动断裂下陷,形成了独立的湖泊,湖水水位较低,周围河流淡水向湖中心汇流,湖水水量大;第四纪大冰期时,冰川面积广大,融水补给量大,大量淡水注入湖盆;冰
期蒸发弱,湖泊水分流失少。(2)冰川消退后,岩层裸露多裂隙,水渗入缝隙中,逐渐溶解岩石中可溶性盐分;河水带来盐分汇入,进入湖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盐分稀释作用减弱;冰期后气候变暖,蒸发强烈,湖中盐度增大。(3)湖泊面积
增大,降水增加,湖泊周边地区大气湿润度增加;植被改善,周边野生动植物和鸟类栖息环境改善;丰富动物食物来源,生物多样性增加。【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陆地水源的相互补给、地理过程的推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专
业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过程中应抓住“淡水湖”、“咸水湖”的本质,抓住湖泊“盐度”变化的这一关键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详解】(1)淡水湖的本质在于湖泊盐度较低,可从湖泊水源的补给角度分析作答。根据材料“哈拉湖位于南祁连山脉西段一
个断裂凹陷盆地”可知,湖泊所在地地势低洼,湖泊水位低,可接受周边河流水的补给;根据材料“四周多雪山冰川,有40余条河流注入,第四纪冰期时曾是一个淡水湖”可知,湖泊周边河流注入多,且河流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第四纪冰期时冰川面积大
,河流注入量较大),河流含盐度低,大量河流注入稀释了湖泊的盐分。同时,“冰期”时气温相对较低,湖面蒸发较弱,湖泊水分流失少,所以导致湖泊盐度较低,一度为淡水湖。(2)哈拉湖由淡水湖向咸水湖演变,本质在于盐分的不断累积使得湖泊盐
度升高,可从盐分来源、湖水补给、湖泊蒸发等角度分析作答。“冰期”过后,冰川消退,一方面,冰川消退导致河流的补给水源减少,进而导致湖泊的补给水源减少,河水对湖泊盐分的稀释作用减弱;另一方面,冰川消退使得岩石裸露,该地区地处内陆,物理风化作
用较强,岩石裂隙发育,水分渗入岩石裂隙,逐渐溶解岩石中的可溶性盐分并向湖泊汇集,湖泊无出水口导致盐分不断累积。同时,“冰期”过后气候变暖,湖水蒸发作用加强,进一步导致湖泊的盐度升高,逐渐演变为咸水湖。(3)首先,湖泊面积增大,湖面蒸发加强
,湖泊周边地区空气湿度增加,降水增加;其次,区域小气候趋于湿润,湖泊周边地区植被改善,野生动植物和鸟类的栖息地环境改善,动物的食物种类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