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高中2021届高三2月校内检测生物试题

PDF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809.182 KB
  • 2024-10-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高中2021届高三2月校内检测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高中2021届高三2月校内检测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高中2021届高三2月校内检测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高中2021届高三2月校内检测生物试题.pdf,共(9)页,809.18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b938227fd2f4acfcf433d8031af9c6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莱芜一中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命题人:宋芹李波张雪敏审核人:杨静杨海英本试卷共10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级部、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中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规定区域。答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之外或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一、选

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已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可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瘍等。尿素呼气实验是目前诊断Hp感

染准确性最单的方法,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在Hp产生的脲酶作用下水解为NH3和13CO2,通过测定受试者吹出的气体是否含有13CO2作出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在人胃内生

存是因为不适应强酸环境B.检测Hp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所用13C对人体应该是无害的C.脲酶可降低尿素水解反应的活化能D.Hp细胞内,脲酶需要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2.蓝莓果实含水量高,且成熟于高温多雨季节,采摘后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故耐储存和耐运

输性较差。研究发现,低温储存、适当剂量的短时辐射处理、调整储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对果实表面进行涂膜处理等方式均可有效延长蓝莓的储藏时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低温能够降低蓝莓及其附着微生物的酶的活性B.调整储

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主要是降低氧气的浓度C.辐射处理是为了使微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以杀死微生物D.蓝莓果实表面涂膜处理可减少水分的散失和氧气的进入3.劳氏肉瘤病毒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致瘤RNA病毒,将等量的该病毒

颗粒加入甲、乙两只试管,其中甲试管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乙试管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检测含有放射性的核酸而乙试管中未检测到含有放射性核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试管

中均检测不到子代病毒B.乙试管中因缺乏能量无法合成放射性核酸C.该病毒颗粒中含有与DNA合成有关的逆转录酶D.加入RNA酶,甲试管中放射性核酸的合成量会明显减少4.科学研究发现,四种基因控制着秀丽隐杆线虫细胞凋亡的启动,四种基因的表达产物EGL-1、CED-9、CED-4

、CED-3之间的关系如下图。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说明:“-”表示抑制,“+”表示促进A.调控秀丽隐杆线虫细胞凋亡全过程的基因应该多于四种B.正常情况下,发生凋亡的细胞内EGL-1、CED-3的含量增加C.若CED

-9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会引起细胞癌变D.若CED-4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细胞凋亡过程会受很大影响5.果蝇长翅和残翅、刚毛和截毛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基因A、a和B、b控制。现用一对均为长翅刚毛的雌雄果蝇多次杂交,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

错误的是A.B、b位于性染色体上,两对基因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B.雌雄比例不是1:1,是因为基因型为AAXBXB的果蝇不能存活C.让F1中长翅截毛与残翅刚毛杂交,后代残翅刚毛的概率为1/4D.让子代果蝇自由交配,培养多代,种群基

因频率会明显改变6.MTT比色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的方法,其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的线粒体中存在的某种酶,可将黄色的MTT还原为结晶状的蓝紫色甲瓒,而死细胞中此酶无活性。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540nm波

长处测定溶解了甲瓒的DMSO的光吸收值(OD540值)。活细胞数量与光吸收值成正比。研究人员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离体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姜黄素的浓度和

处理时间,因变量是OD540值B.姜黄素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C.与其它时间段相比,在48~72h间姜黄素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D.为观察姜黄素对肝癌细胞的作用,后续相关实验可将姜黄素处理时间限定在48h7

.海绵等足虫栖息在海生海绵的中央腔中,雌虫的外观都一样,雄虫的形态有大、中、小3种类型,且这3种不同形态的雄虫会采取不同的生殖对策:大雄虫倾向于用战斗来保卫海绵中央腔中的多个雌虫;中雄虫会模拟雌虫,与大雄虫共处一室;小雄虫回避大

雄虫并埋伏在其周围,伺机与雌虫交配。研究表明,大、中、小雄虫的体型差异主要来自一个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al、a2、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雄虫的平均繁殖成功率一定存在显著差异B.大、中、小雄虫存在生殖隔离,分属三个种群C.三种雄虫具有不同的生殖对策是不同雄虫间共同进化的结果D.经历很长时

期后,种群中al、a2、a3的基因频率能保持基本稳定8.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B.肺炎患者细胞内液

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C.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9.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在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正常人体为37.5℃左右),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

与调定点比较,通过对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控,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因为某些因素,人体体温调定点可能上升或降低。下图是某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体温变化曲线,依据本学说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段人体感染病毒,体温调定点上升

B.bc段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cd段该人可能会出现身体出汗等症状D.ab段温觉感受器兴奋,cd段冷觉感受器兴奋10.基因A、基因B、基因C是某正常植株中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基因。科研人员获得基因A、基因B、基因C失

活的多种突变体,并且测量蛋白X和蛋白Y的表达情况如下表。下列有关A、B、C三种基因及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植株序号ABC基因的突变情况有关蛋白的测定情况植株平均株高蛋白X蛋白Y1无突变基因无无150cm2A基因突变有有50cm3A、B基因突变无有70cm4A、C基因突变有无60cm5A、B、C基因

突变无无150cmA.基因A的表达产物可能有促进蛋白X和蛋白Y降解的作用B.基因B和C分别控制蛋白Y和蛋白X的合成C.与基因B相比,基因C的表达产物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D.蛋白X和蛋白Y只有单独作

用时才能对植株的生长起抑制作用11.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促进睡眠、延缓脑衰老等机能。I和II是神经元细胞膜上GABA的两种受体,GABA与受体I作用后,引起C1-进入突触后膜,

然后GABA被主动泵回突触前神经元,并被GABA氨基转移酶代谢降解;GABA与受体II作用后,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科学家向兔脑的侧视区注射GABA,光刺激后,兔侧视的条件反射受到短暂抑制,但非条件反射不受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GABA抑制突触后

膜兴奋,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B.受体I、受体II分别位于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C.GABA可在兔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皮层处起作用D.可通过促进GABA氨基转移酶的活性改善睡眠12.向水性反应是指植物根尖感受生长环境中的水势梯度并

向着水势较高区域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在拟南芥根尖向水性反应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细胞分裂素对根尖向水性反应起关键调控作用,水势梯度诱导细胞分裂素在在水势较高一侧降解,而在水势较低一侧积累。用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处

理根尖,发现根的向水性反应被完全抑制,但其向地性反应不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的不对称分布是控制根的向水性现象的重要因素B.根尖分生区水势较低一侧的细胞比水势较高一侧的细胞分裂活动剧烈C.植物根的向地

性和向水性现象作用机理不同,但都体现了激素作用的两重性D.细胞分裂素通过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实现对分生区两侧细胞分裂差异的调节13.芸苔素内酯(BR)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第6类植物激素。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其作用

,用不同浓度的BR溶液处理芹菜幼苗,一段时间后,测量不同浓度下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得到如图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BR在植物体内最可能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B.实验结果显示,BR对芹菜的生长具有两重性C.促进芹菜幼苗生

长的最适BR浓度在0.2〜0.4mg/L之间D.通过该实验不能推断BR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14.行为调节学说认为,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占满有利的地段,剩余的个体只好生活在其它不利的地段(常常缺乏食物以及保护条件)或者往其它地方迁移,从而限制了种群的增长,

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行为调节学说,种群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B.生活在不利地段中的个体易受天敌、疾病等的侵害C.“行为调节”能更好地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不

利地段的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迁出率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15.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净初级生产力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

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是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A.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36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西黄松幼龄群落中

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老龄群落D.根据年碳收支分析,老龄西黄松群落和幼龄西黄松群落均能降低大气碳总量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

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5.有人认为“结构与功能观”的内涵是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下列叙述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蛋白质变性后,其生物活性也

会随之丧失B.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这与碳原子的结构有关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的重要场所,内膜比外膜面积大、蛋白质含量高D.为加快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动物卵细胞的体积一般都相对较大16.甲状腺激素(TH)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例如在蝌蚪的变态期,如

果缺乏甲状腺激素,就不能变态成蛙;当添加适量甲状腺激素时,可加速变态,而成为体态很小的蛙。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理,PB表示运输甲状腺激素的血浆蛋白,THR和RXR是与基因上TRE序列结合的蛋白质,P表示RNA聚合酶。下列

分析合理的是A.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组织的分化而加速蝌蚪变态B.甲状腺激素需要PB协助运输,所以其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C.甲状腺激素与核内的受体蛋白结合,直接调节基因的转录过程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下丘脑细胞的代谢,也能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17.钠一钾ATP酶(Na+/K+-ATPase

)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细胞膜上,能够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细胞内的Na+泵出细胞外,而相应地将细胞外K+泵入细胞内,从而维持膜内外一定的电化学梯度。该电化学梯度能驱动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以同向协同转运的方式将葡萄糖等有机物

转运入细胞内,然后由膜上的转运载体GLUT2转运至细胞外液,完成对葡萄糖的吸收。右图为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A.图示细胞吸收和释放Na+的方式均属于主动运输B.图示细胞吸收和释放葡萄糖的

方式均属于协助扩散C.图示细胞的膜蛋白有催化、运输、信息交流等功能D.图示的Na+/K+-ATPase也存在于神经元细胞膜上18.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与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

O是一种糖蛋白质激素,可作用于骨髓造血组织,促进红细胞生成,改善缺氧。当氧气充足时,HIF-1α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调节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缺氧时,HIF-1α结合到DNA上,催化EPO基因转录B.氧气充足时,HIF-1α被解体以减

少EPO的合成,这属于负反馈调节C.与EPO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EPO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改善缺氧情况19.下图甲为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乙为该细胞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图。下列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细胞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B.若发生有丝分裂,则乙图I和II时期中,细胞内都存在A基因C.乙图中曲线变化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段时期染色单体数的变化D.若乙图表示产生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变化,则a值为120.将

没有吃完的西瓜,盖上保鲜膜后放入冰箱,是很多人日常储藏西瓜的办法。有这样一种说法:盖上保鲜膜储藏的西瓜中细菌种类和数目反而比没用保鲜膜的多。某生物研究小组针对上述说法进行探究,他们用保鲜膜保存了三天的西瓜表面的瓜瓤制备浸出液,研究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该采用稀释涂

布平板法进行接种B.瓜瓤浸出液是液体,因此培养时平板不用倒置C.仅需要设置盛有培养基的空白平板作对照D.可通过平板上菌落的特征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9分)研究发现,Rubisco酶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小亚基

和叶绿体基因控制合成的大亚基组成,功能上属于双功能酶。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却错误的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生成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回答下列问题:(1)Rubisco酶在细

胞的_______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_________,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2)当胞间CO2与O2浓度的比值减小时,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请从C5的角度分析,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纠正Rubisco酶的错误反应,光合植物创造了多种高代价的补救机制,如有的细胞中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微室,将CO2浓缩在Rubisco酶周围。该机制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22.(16分)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但果蝇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其存在着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如下图所示。依照下图,我们将果蝇的伴性遗传分为伴X遗传(基因仅位于I上)、伴Y遗传(基因仅位于III上)和性染色体同源区段遗传(基因位于II上)。研

究人员从世代连续培养的野生型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分离出雌、雄各一只焦刚毛突变体,并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摩尔根用果蝇作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所研究的果蝇红、白眼色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______。III区段基因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上表实验结果可推测控制果蝇刚毛的基因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如何通过对实验一、二中的

F2做进一步的性状分析与判断,并写出判断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人员为继续研究遗传规律,现有一只黑身白眼雄果蝇(rrXeY),选择某雌

果蝇与其进行杂交,若F1的实验结果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则亲本产生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F1应该出现_____种基因型,其中雄果蝇中黑身白眼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若利用眼色这对相对性状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验证伴性遗传,可

从F1中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进行杂交。23.(9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遭受到病毒的侵袭,病毒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宫颈癌、肝癌、鼻咽癌均可由病毒致癌因子引起。近年来科学家在癌症免疫治

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T细胞膜上CTLA-4分子和PD-1蛋白与防止T细胞失控有关,防止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对机体造成伤害。请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类型的病毒侵染不同部位的细胞,如:EB病毒侵染鼻咽部细胞、人乳头瘤病毒

侵染宫颈细胞,而不侵染其他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人已出现宫颈癌病变,要诊断其是否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请从免疫学角度提供一种诊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正常情况下,当T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识别到抗原信号后,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与抗原呈递细胞的B7分子结合,T细胞被激活,进行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

_____,同时被激活后的T细胞会表达CTLA-4,CTLA-4与CD28结构相似,可避免免疫过强。某些种类的癌细胞能召集大量的Treg细胞进入肿瘤中,Treg细胞能持续性地表达CTLA-4,请推测癌细胞的这种保护机制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癌细胞膜上的PD-L1能与PD-1结合,从而诱导T细胞过早地终止免疫程序。在药物开发过程中,科学家推测:若阻止PD-1的作用,可以激活免疫系统攻击癌细

胞(如图)。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上述推测,以癌症患病程度相同的小鼠为实验材料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薇甘菊繁殖能力极强,是植物界“臭名昭著”的生物多样性杀手,也是中国首批外来入侵

物种。薇甘菊善于缠绕和攀附于其他植物上,将它们覆盖,并且有较强的光合能力。(1)在群落中,薇甘菊与被缠绕的植物之间形成____________关系;它与被缠绕植物在争夺__________(填一种影响光合作用的环

境因素)时优势最明显。(2)薇甘菊被称为“一分钟一英里杂草”,入侵初期的薇甘菊呈疯狂蔓延趋势,这体现了自然选择学说中生物都有____________的倾向。但从长期看,薇甘菊入侵之后种群数量变化最终应符合____

_______型增长模型。(3)人们常采用除草剂森草净(70%嘧磺隆可溶性粉剂)对薇甘菊进行化学防治,请从环保和生物进化两个角度分析该防治措施的不足____________。(4)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是指供体植物通过茎叶挥发、淋溶、凋落物

分解、根系分泌等途径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促进或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人推测薇甘菊就是通过化感作用影响其周围植物的种子萌发等生理过程,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种群分布格局和生物多样性。薏苡是薇甘菊群落中常见的草本植物,若以薇甘菊叶片浸出液、薏苡种子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

证上述推测,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1分)近日,学术杂志《科学》在线发表了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教授团队的重大学术突破成果。他们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关键基因Fhb7,成功将其转移至小

麦品种中并获得稳定的赤霉病抗性。孔教授团队在全球首次揭示了其抗病分子机制,找到攻克小麦赤霉病的“金钥匙”。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PCR技术从长穗偃麦草基因组中克隆出抗赤霉病关键基因Fhb7,需要在PCR扩增仪中加入____种引物,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2)检测抗赤霉病基因Fhb7

是否成功导入小麦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该项技术用到的基因探针的制作方法是:在_______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标记。(3)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孔教授团队还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科学现象——整个植物界没有发现Fhb7的同源基因,而在香柱内生真菌中发现了高度同源的基因。依据

上述资料,推测长穗偃麦草中抗赤霉病基因Fhb7可能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4)若用PCR技术获得Fhb7基因的同时,在该基因的两端分别插入限制酶EcoRI和BamHI的切点,尝试写出设计思路。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