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物理+含解析.docx,共(12)页,255.52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b7b1a79bf198eb1fd1c0404fe736d6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届高三物理11月联考试卷高三物理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必修第三册第九章、第十章,选择性必修第
一册第一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2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某足球比赛过程中的一张情境示意图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足球旋转情况时不可以把足球看成质点B.足球在被踢出去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初速度与所受合力在同一条直线上C.足球在空中运动时只受重力D.足球在被踢出去之后的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运动轨迹的右侧(外侧)2.如图所示,在轮船的船舷和码头的
岸边一般都固定有橡胶轮胎,轮船驶向码头停靠时与码头发生碰撞,对于这些轮胎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轮船与码头碰撞过程中所受的冲量B.减小轮船与码头碰撞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C.延长轮船与码头碰撞时的作用时间,以减小碰撞时轮船与码头之间的作用力D.增大轮船
与码头碰撞时受到的作用力3.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女子跳水比赛中,中国队一年仅16岁的运动员以“水花消失术”赢得了多数评委的满分。若该运动员(可看作质点)在某次跳水过程中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t1时刻的前后瞬间,该运动员的加速度方向反向B.t3时刻,该运动员已浮出水面C.该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位移大小为𝑣𝑚𝑡22D.t₁~t₃时间内,该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𝑣𝑚(𝑡3−𝑡1)24.湖南郴州的苏仙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苏仙
岭登山台阶通道是中国女排训练场地之一、若某次负重登山训练中,一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视为质点)背着质量为20kg的重物,在25min内由山脚到达山顶(山顶与山脚的高度差为525m)的过程中,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台阶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做负功B.运动员对重物做的功约为1.05×105JC.运动员增加的重力势能约为3.15×104JD.运动员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12600W5.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三个通过不计质量的卡扣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货箱A、B
、C,质量分别为m、2m、3m,每个货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现用一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拉C货箱,使货箱A、B、C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间卡扣的作用力大小为𝐹6B.
B、C间卡扣的作用力大小为𝐹2+3𝜇𝑚𝑔C.拉力与整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D.A、B、C整体的加速度大小为𝐹6𝑚6.如图所示,在侧面为正三角形的正四棱锥P-ABCD的A、B、C、D四个顶点各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在底面ABCD的中心O点处放置一个负点电荷,结果P点的
电场强度恰好为零。O点处的点电荷的电荷量为A.qB.√2qC.2qD、2√2𝑞7.很多同学小时候玩过用手弹玻璃球的游戏,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楼梯走道边将一颗质量为18g的玻璃球(看成质点),从“1”台阶边缘且距“1”台阶0.2m高处沿水平方向弹出,不计空气阻力,
玻璃球直接落到“4”台阶上,各级台阶的宽度、高度均为20cm,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则玻璃球被弹出时的速度大小可能是A.1m/sB.1.1m/sC.1.4m/sD.1.6m/s8.简易蹦床是一项深受儿童喜爱的游乐项目。
如图所示,用两根相同的橡皮绳将一个小朋友的腰部和臀部系住,橡皮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O1、O2点,小朋友可在P、Q两点间上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朋友在P点时处于超重状态B.小朋友从P点到Q点的过程中,先做加
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C.当两绳间的夹角为120°时,绳中的弹力一定等于小朋友受到的重力D.小朋友在Q点时,绳对他的合力最大9.我国在探索宇宙文明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公布:在四川稻城的高海拔观测站,成功捕获了来自天鹅座万年前发出的信号。若在天鹅座
有一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形“类地球”行星,其密度为ρ,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0,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类地球”行星的同步卫星的运行速率为2𝜋𝑅𝑇0B.该“类地球”行星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𝜌𝐺𝑇023𝜋C.该“类地球”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
大小为43𝜋𝐺𝜌𝑅D.该“类地球”行星的卫星在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为2𝜋𝑅√𝜌𝐺3𝜋10.真空中的某装置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平行金属板A、B和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C、D上均加有电压,M为荧光屏。现有质子(11H)、氘核(21H)和α粒子(42He)均从
A板上的O点由静止开始被加速,经过一段时间后,均打在荧光屏上。中子从O点水平射出,将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不计粒子所受重力,不考虑平行金属板外的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氘核和α粒子均打在荧光屏上的同一位置B.质子、氘核和α粒子打在荧光屏上时的速度方向相同C.
质子、氘核和α粒子从B板运动到荧光屏经历的时间相同D.平行金属板C、D间的电场力对质子、氘核和α粒子做的功之比为2∶2∶1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过程如下:(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
量(填“大”或“小”)的小球为入射小球,测得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2)安装:按照图甲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末端。(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铅垂线所指的位置O。(4)放球找点:不放被碰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
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5)碰撞找点: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同步骤(4)中的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
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乙所示。(6)验证: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𝑚₁⋅𝑂𝑃=。则动量守恒定
律成立。(7)整理: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12.(8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将铁架台竖直放置,上端固定电磁铁,在电磁铁下方固定一个位置可调节的光电门。(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若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小
球的直径d=mm。(2)闭合电磁铁的开关,吸住小球;测出小球与光电门间的高度差;断开开关,小球由静止自由下落,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若某次实验中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t1,则小球此次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
(用d、t1表示)。(3)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重复实验,测出小球与光电门间的高度差h和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以1𝑡2为纵轴、h为横轴,作出1𝑡2−ℎ图像,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
为k,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用d、k表示),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13.(10分)图甲为空中跳伞表演。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中的飞机上跳下,一段时间后,再打开降落伞。图乙为一运动员离开距地面高度ℎ₀=812𝑚的飞机后,其速度v的二次方随下落高
度h变化的图像。已知运动员和降落伞的总质量m=80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𝑔=10𝑚/𝑠²,认为降落伞打开前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整个过程均在竖直方向运动。求:(1)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运动员和降落伞受到的总阻力大小f。14.(13分)如图所示,在电场强度大小𝐸=2×
10³𝑉/𝑚,、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QPN与一水平绝缘轨道MN在N点相切,半圆形轨道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𝑅=40𝑐𝑚,N为半圆形轨道最低点,P为QN圆弧的中点。一电荷量𝑞=1×10−4�
�、质量𝑚=10g带负电的滑块(视为质点)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𝜇=0.2,位于N点右侧𝑑=3𝑚的M处,取重力加速度大小𝑔=10𝑚/𝑠²,不计空气阻力。(1)若滑块刚好能到N处,求其初速度大小v0;(2)若滑块恰能运动到半圆轨道的最高点Q,求
其在水平轨道上的落点到N点的距离x;(3)求满足(2)条件的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15.(17分)如图所示,一质量𝑀=1𝑘𝑔、长度𝐿=3.5𝑚的“”形木板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为一竖直薄挡板。一质量𝑚=1𝑘𝑔、可视为质点
的小物块,以𝑣₀=8𝑚/𝑠的速度从木板右端滑上木板,与薄挡板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𝜇₁=0.4,,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𝜇₂=0.3,取重力加速度大小𝑔=10𝑚/𝑠²。求:(1)木板的最大速度v;(2)木板运动的时间t。高三物
理考试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质点和曲线运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研究足球旋转情况时,不能把足球看成质点,选项A正确;足球被踢出去之后,受到重力和空气的作用力,其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其初速度与所受合力不在同一条直线
上,选项B、C均错误;足球做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运动轨迹的内侧,选项D错误。2.C【解析】本题考查动量定理,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对轮船靠岸与码头碰撞的过程,轮船的初、末速度不会受轮胎影响,轮船的动量变化量相同,根据动量定理,轮
船受到的冲量也相同,选项A、B错误;轮胎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延长轮船与码头碰撞时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轮船因碰撞受到的作用力,选项C正确、D错误。3.D【解析】本题考查速度―时间图像,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由速度―时间图像
可知,0~t2时间内,运动员的加速度方向不变,选项A错误;运动员在0~t1时间内向上运动,t1~t2时间内向下运动,t2时刻,运动员开始进入水面,t3时刻向下减速至0,选项B错误;该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位移大小不为𝑣𝑚𝑡22,选项C错误;t₁~t₃
l时间内,该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𝑣𝑚(𝑡3−𝑡1)2,选项D正确。4.B【解析】本题考查功、功率,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整个过程中,支持力的作用点没有发生位移,台阶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不做功,选项A错误;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量△Ep=mg△h=20×10×525J=1.05×105
J,选项B正确;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增加量△Ep=𝑚′𝑔𝛥ℎ=60×10×525𝐽=3.15×10⁵𝐽,选项C错误;运动员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𝑃=𝑊𝑡=31500025×60𝑊=210𝑊,选项D错误。5.A【解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
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将货箱A、B、C看作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6μmg=6ma,解得𝑎=𝐹−6𝜇𝑚𝑔6𝑚,选项D错误;对A、B整体研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设B、C间卡扣的作用力大小为F₁,则。𝐹₁−3𝜇𝑚
𝑔=3𝑚𝑎,,解得𝐹1=𝐹2,选项B错误;对A研究,设A、B间卡扣的作用力大小为F₂,则𝐹₂−𝜇𝑚𝑔=𝑚𝑎,解得𝐹2=𝐹6,选项A正确;货箱A、B、C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的大小F>6μm
g,选项C错误。6.B【解析】本题考查静电场,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APC和△BP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A、C处点电荷与B、D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设为E1)相等,且方向均垂直底面向上,设正四棱锥的棱长为a,则有𝐸1=√2𝑘𝑞
𝑎2,因此A、B、C、D四个顶点处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𝐸=2𝐸1=2√2𝑘𝑞𝑎2,方向均垂直底面向上,可得底面ABCD的中心O点处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垂直底面
向下,设底面ABCD的中心O点处的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因为P、O两点间的距离r=√22𝑎,所以𝐸=2𝑘𝑄𝑎2,解得𝑄=√2𝑞,选项B正确。7.C【解析】本题考查平抛运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若玻璃球恰好落在台阶
“3”的边缘,根据平抛运动有2𝐿=𝑣1𝑡1,3ℎ=12𝑔𝑙12,解得𝑣1=2√33𝑚/𝑠≈1.15𝑚/𝑠;若玻璃球恰好落在台阶“4”的边缘,根据平抛运动有3𝐿=𝑣2𝑡2,4ℎ=12𝑔𝑙22,解得𝑣₂=1.5𝑚/𝑠,选项C正确。8.BD【解析】本题考查牛顿
运动定律,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小朋友在P点时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错误;小朋友从P点到Q点的过程中,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选项B正确;只有当两绳间的夹角为120°且小朋友处于静止状态时,绳中的弹力才等于小朋友受到的重力,小
朋友处于变加速运动过程,而不是静止状态,选项C错误;小朋友在Q点时,每根绳中的弹力都最大,且两绳的夹角最小,所以绳对他的合力最大,选项D正确。9.CD【解析】本题考查万有引力,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根据v=ωr同,其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不等于行星半径R,选项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
力有𝐺𝑀𝑚𝑟同2=𝑚4𝜋2𝑇02𝑟同,解得𝑟同=√𝐺𝑀𝑇024𝜋23,由𝑀=𝜌𝑉=43𝜋𝑅𝜌3,解得𝑟|,|=√𝐺𝑜𝑅3𝑇023𝜋3,选项B错误;对于放置于行星两极的质量为m的物体,由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有𝐺𝑀𝑚𝑅2=𝑚𝑔,解得�
�=𝐺𝑀𝑅2。其中𝑀=43𝜋𝜌𝑅3,解得𝑔=43𝜋𝐺𝜌𝑅,选项C正确;卫星绕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有𝐺𝑀𝑚𝑅2=𝑚𝑣2𝑅,解得𝑣=√𝐺𝑀𝑅=√4
𝜋𝑅2𝜌𝐺3=2𝜋𝑅√𝜃𝐺3𝜋,选项D正确。10.AB【解析】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设平行金属板A、B间的电压为U₁,平行金属板C、D间的电压为U₂,平行金属板C、D的极板长度为L,
板间距离为d,对质子、氘核和α粒子,在平行金属板A、B间的电场中,由动能定理有𝑞𝑈1=12𝑚𝑣02,在平行金属板C、D间的电场中,粒子运动的时间𝑡=𝐿𝑣0,偏转位移大小𝑦=12𝑈2𝑞𝑑𝑚𝑡2,解得𝑦=𝑈2𝐿24𝑈1�
�,粒子打在荧光屏上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值𝑡𝑎n𝜃=𝑈2𝑞𝑡𝑑𝑚𝑣0=𝑈2𝐿2𝑈1𝑑,可知y和θ与粒子的质量、电荷量均无关,选项A、B均正确;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𝑞𝑈1=12𝑚�
�02,则粒子加速后的速度大小𝑣0=√2𝑞𝑈1𝑚,三种粒子从B板运动到荧光屏的过程,水平方向做速度为v₀的匀速直线运动,由于三种粒子的比荷不同,因此三种粒子从B板运动到荧光屏经历的时间不同,选项C错误;平行金属板C、D间的电场对粒子做的功W=qEy,则W与q成正比,三种粒子的电荷量之比
为1:1:2,则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的功之比为1:1:2,选项D错误。11.(1)大(2分)(2)水平(2分)(6)𝑚₁⋅𝑂𝑀+𝑚₂⋅𝑂𝑁(2分)【解析】本题考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1)
入射小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2)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末端水平。(6)由于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故平抛的水平距离之比与平抛的初速度之比相等,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𝑚₁⋅𝑂𝑃=𝑚₁⋅𝑂𝑀+𝑚₂⋅𝑂𝑁,则动量守恒定律成立。12.(1)5.
700(3分)(2)d1(2分)(3)12𝑘𝑑2(3分)【解析】本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1)小球的直径d=5.5mm+0.01mm×20.0=5.700mm。(2)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
𝑣1=𝑑𝑡1。(3)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𝑣=𝑑𝑡,设小球的质量为m,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𝑣²=2gh,可得1𝑡2=2𝑔𝑑2⋅ℎ,结合题图乙可得𝑘=2𝑔𝑑2,解得𝑔=12𝑘𝑑2。13.【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
理论证能力。(1)由题图乙可知,刚打开降落伞时运动员已下落的高度ℎ₁=500𝑚(1分)设降落伞刚打开时运动员的速度大小为v1,有ℎ1=12𝑔𝑡12,𝑣1=𝑔𝑡1(1分)解得𝑡₁=10𝑠,𝑣₁=100�
�/𝑠(1分)由题图乙可知,运动员落地时的速度大小𝑣₂=4𝑚/𝑠(1分)设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2,有ℎ0−ℎ1=𝑣1+𝑣22𝑡2(1分)解得𝑡₂=6𝑠又𝑡=𝑡₁+𝑡₂(1分)解得t=16s。(1分)(2)降落伞打开后
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有𝑣₁−𝑣₂=𝑎𝑡₂(1分)解得a=16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1分)解得f=2080N。(1分)14.【解析】本题考查静电场,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1)由动能定理有−𝜇(𝑚𝑔+𝑞𝐸)𝑑=0−12𝑚𝑣
02(2分)解得𝑣₀=6𝑚/𝑠。(2分)(2)设滑块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Q,由牛顿第二定律得𝑚𝑔+𝑞𝐸=𝑚𝑣𝑄2𝑅(1分)解得𝑣𝑄=2√3𝑚/𝑠(1分)滑块过Q点后做类平抛运动,有2𝑅=12𝑎𝑡2,其中𝑎=𝑚𝑔+𝑞𝐸𝑚(1分)x=vQt(
1分)解得x=0.8m。(1分)(3)设滑块到达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p,由动能定理有−(𝑚𝑔+𝑞𝐸)𝑅=12𝑚𝑣𝑄2−12𝑚𝑣𝑝2(1分)在P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𝐹′=𝑚𝑣�
�2𝑅(1分)解得𝐹′=0.9𝑁(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𝐹=𝐹′=0.9𝑁。(1分)15.【解析】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1)因𝜇₁𝑚𝑔<𝜇₂(𝑀+𝑚)𝑔,所
以物块滑上木板后木板仍然静止(1分)设物块在木板上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₁,物块与挡板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v1,碰撞后物块和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2、v,有𝜇₁𝑚𝑔=𝑚𝑎₁(1分)𝑣02−𝑣12=2𝑎1𝐿(1分)𝑚𝑣₁
=𝑚𝑣₂+𝑀𝑣(2分)12𝑚𝑣12=12𝑚𝑣22+12𝑀𝑣2(1分)解得v=6m/s。(1分)(2)碰撞后物块由静止开始以a1的加速度向左加速,设木板向左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设物块与
挡板碰撞后,经过时间t1两者共速,共同速度大小为v3,在t₁的时间内物块的位移大小为x1,木板的位移大小为x2,则有𝜇₁𝑚𝑔+𝜇₂(𝑀+𝑚)𝑔=𝑀𝑎₂(1分)𝑣−𝑎₂𝑡₁=𝑎₁𝑡₁=𝑣₃(2分)
𝑥1=(𝑣2+𝑣3)𝑡12(1分)𝑥2=(𝑣+𝑣3)𝑡12(1分)解得𝑥2−𝑥1=97𝑚<𝐿,所以物块没有离开木板(1分)设物块和木板一起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𝑎₃,一起运动的时间为𝑡₂,则有𝜇₂(𝑀+𝑚)𝑔=(𝑀
+𝑚)𝑎₃(1分)𝑣₃=𝑎₃𝑡₂(1分)𝑡=𝑡₁+𝑡₂13(1分)解得𝑡=1𝑠。(1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