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宁波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3)页,48.94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a1db07fdabeaf20b8aa2a9938b46ec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宁波三中3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中国传统史学演进的过程中,按照体裁和内容,史书可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两类。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作为一种著史旨趣和价值追求,通史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从司马迁开始,通史之作连续不断。与此同时,对通史理论的阐释也精见迭出。到了清代,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
《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揆诸中国古代史学的实际,“通史”之“通”,有“纵通”“会通”和“横通”之义。“纵通”,即贯通古今,把历史当作一个因革变通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呈现
历史自始至终的联系和演化。“会通”是南宋郑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横通”则是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
容的考量。在“通史家风”丰富的内涵中,蕴涵着一种通史精神。这种精神告诉我们,通史不仅是“时历古今”的时间上的连续不断,更是在贯彻“通古今之变”的意旨后对历史所做出的反思。围绕这一主题,古代史家提出了盛衰、治乱、得失、损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通史”之“通”的理论认识。这些理
论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以通识的眼光和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变化,进而探求蕴涵在历史变化背后的事理法则,把“通”“变”“理”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看待。“通”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变”,即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人类社会古今之变的轨迹。考察历史之“变”的
最终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历史兴亡成败的一般法则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在机制。“通古今之变”离不开“别识心裁”。章学诚在讨论“通史家风”时,特别强调这一点。在他看来,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历史上不少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仿的史书貌
似通史,但实际上不能称之为通史,而只能叫作“集史”。因为通史“别出心裁,成其家学”,而集史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由此,章学诚在《史考摘录》中指出:“凡所谓通史者,不问纪载短长,学问疏密,要有卓然独见,迥出前人。”中国史学史上经典的通
史著作均具备章学诚所提倡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的特征,流传至今,难以超越。(摘编自王记录《通史精神: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材料二:20世纪,宣扬进化史观的梁启超、夏曾佑、章太炎以及主张唯物史观的范文澜、翦伯赞等,都对中国通史撰述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贡献。
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传统的编年、纪传等史书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对中外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对
通史精神进行了辩证扬弃。通史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白寿彝编撰《中国通史》时,创制的“新综合体”吸收了纪传体、典制体等传统史书体的长处,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既反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的中国通史仍然是时代的需要。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写成王朝的兴亡史。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然环境,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状况,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
发展,阐述历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例如法国学者提出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历史时间观念,可以运用于通史的编写。可以用“结构”来表示的内容,如自然环境的结构、经济关系的结构,都是属于长时段的问题,由于变化较小不必每
个时期都写;有些属于中时段的内容,可以用“形势”变迁来考察,如秦汉时期、盛唐时期等;短时段的问题,就如传统历史阐述中的“事件”,需要重点加以叙述,如秦的统一、楚汉之争、安史之乱等。这样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
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继承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摘编自杨艳秋《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不同的史书体裁,通史纵贯古今,断代史横截历史,二者相比,前者更有价值。B.章学诚提出的“通史家风”是通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
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都是对“纵通”的丰富拓展。D.有些集史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似,实质上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不能被称为通史。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没有贯穿古今的“通”,不关注历史之“变”的轨迹,就无从思索治乱存亡之道。B.司
马迁撰写的《史记》也具备章学诚所提出的通史“别识心裁,成其家学”的特征。C.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通史撰述的形式、内容出现了新变化,撰述方法也得到了丰富。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才能对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有重点地进行阐述。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作品中是编年体通史的一项是()A.《
战国策》B.《资治通鉴》C.《二十四史》D.《四库全书》4.新时代撰写中国通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D2.D3.B4.①把握“通”“变”“理”的内在联系,体现“别识心裁”的撰述宗旨。②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新撰述理念、编撰模式,阐述多方面的历史内容。③体现鲜明的
中国特色,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新成果的话语体系。④易于中外读者接受,便于推广传播。【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史学中通史与断代史的区分,深入探讨了通史的内涵及其在中国史学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引用了章学诚等史学家的观点,阐述了通史的“纵通”、“会通”和“横
通”三种形式,并强调了通史精神的核心在于“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同时,文章还介绍了20世纪以来中国通史撰述的新发展,指出新时代通史编纂应继承传统并创新,体现中国特点和时代精神。整体而言,文章逻辑清晰,内容详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
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前者更有价值”错误,材料一第一段“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介绍了两种体例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并没有作出谁更有价值的比较。B.“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章学诚在其理论著
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可知,“通史家风”的核心应是“通古今之变”。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
都是对‘纵通’的丰富拓展”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二段“‘会通’是南宋郑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横通’则是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
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可知,“会通”是汇集文献资料,“横通”是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丰富拓展”错,文中无此意。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运用和推断的能力。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错误,运用不同的时间观念编纂历史是创新历史编撰模式的
一种体现;“才能……”错误,条件关系不成立,材料二第二段是说“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常见文学常识的能力。A.《战国策》是国别体。B.《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C.《二十四史》是纪传体。D.《四库全书》是丛书,不是通史。故选
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①由“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对民族、对中外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可知,新时代的中国通史要在唯物史观
指导下,把握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编纂自成一家,体现“别识心裁”的撰述宗旨。②由“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把中国通史写成王朝的兴亡史。……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可知,新的中国通史要阐述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③由“这样的中
国通史,……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可知新时代的中国通史应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继承历史优良传统,话语体系要符合时代的特点。④由“要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可知,新时代的中国通史要关注中外读者的接受能力,利于推广。(二)现代文阅读2(本题共3小题,
10分)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刘勰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认为好的说辞或纵或擒,要看情势的需要。他还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即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
烛之武说秦穆公。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然后反过来说,用了四层转折。一层是郑亡以后,秦国得不到郑国,对秦国无利,所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二层是灭亡了郑国有利于晋国,即“亡郑以陪邻”。三层是加强了晋国就削弱了秦
国,即“邻之厚,君之薄也”。这三转就说明了灭亡郑国对秦国的不利。四层是放过郑国,对秦国有利,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说到这里好像话已说完了,但烛之武还要进一步说。因为以上讲的灭亡郑国以后,对秦国
无利而有害,都是推测,推测的话还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得举出事实来做证,证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5B)烛之武再引过去的事实做证。说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惠公,送他回国即位。晋惠公愿把焦、瑕两邑送给秦穆公作酬报,可
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绝秦国,说明晋君是背恩的。从而证明秦军帮晋军灭亡郑国以后,晋国也会背恩抛弃秦国,使秦国不利。因此再作进一步推论,晋国占领了郑国,又会向西侵占秦国。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顺情入机
,动言中务”。(摘编自周振甫《〈烛之武退秦师〉赏析》)材料二: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大凡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要想凭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现实的,主要还是凭实力。然而,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有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谈判实际上就是辩论。对立的双方利
害关系相反,没有共同语言,必须有一个双方认可的前提,才能把辩论转化为对话。烛之武必须找到一个秦穆公认可的前提。他的杰出在于,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益”,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为前提。这就把论
题转移了:第一,不是对秦国和郑国有没有益,而是对秦国和晋国有没有益;第二,不是眼下对秦国有没有益,而是未来对秦国有没有益。为了回避与秦对抗,烛之武坦然放低姿态:退一万步说,“郑既知亡矣”,郑亡如果真对秦国有益(
“有益于君”),那就听便。但是,他反过来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转化为无益,条件有二。第一,灭了郑国,郑国成了秦国遥远的边地,可当中隔着晋国,秦国鞭长莫及,要向晋国借道,管理却受制于晋,对秦国有什么益处呢?第二,郑国灭亡,实际上是增加了晋国的
疆土,对于晋国有益,那就意味着对秦国是无益的(“邻之厚,君之薄也”)。这是从反面讲。从正面讲,如果不灭亡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大道上的朋友(“东道主”),秦国有什么外交使节,郑国可以提供食宿的方便,这对秦国有什么害
处呢?说到这里,从逻辑上来说,是够雄辩的了。但是,烛之武不像先秦的一般游说之士,满足于逻辑的推断,他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进一步用历史的事实来实证。晋国的野心是很难满足的。秦国曾经有恩于晋惠公,武装护送他归国,惠公承诺割让焦、瑕二地,可是很快背约,早上
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黄河边筑起工事,防备秦国进入黄河以东的焦、瑕二地。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断,晋灭亡了郑国,扩张了东边的领土,再要扩张,也就只能向西,除了攻打秦国,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本来,秦穆公纠结于眼前战事,烛之武从战略上着眼,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了秦穆公。秦国不但退兵,且与郑
国结盟,驻兵于郑,为郑协防。从这里可以看出,烛之武与先秦游说之士不同。先秦游说之士仅仅是以现场应对的敏捷取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喻巧理至”“飞文敏以济辞”。以巧言妙喻取胜是暂时的,如《
战国策》之《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作为外交使者,居然与秦王以在咫尺之间血拼相威胁,这不但是匹夫之勇,而且后患无穷。又如晏子使楚,将楚国这个大国比作狗国,也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外交不讲究实力是空的。烛之武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烛之武在策略
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在两路大军压境的危急关头,策略上:第一,不是分兵抵抗,而是谈判;第二,先争取利害关系不太密切的一方,瓦解其同盟关系,另外一方自然退兵。战略上:不但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从长远看,化晋
秦同盟为郑秦同盟。有了这样着眼于实力转化的大视野,口才、逻辑的胜利才有坚实的基础。(摘编自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说秦穆公采用了一纵一擒、一放一收的方法,而在“擒”“收”上强调了秦晋围城一定会取得成功。B.烛
之武引过去的事实做证,其目的是劝说秦穆公认清晋国的本来面目,进一步佐证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C.烛之武认识到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只着眼于郑国与秦国的关系是难以说服秦穆公退兵的,所以他要另辟蹊径。D.烛之武的说辞,从逻辑上看具有雄辩的色彩,但烛之武认识到,
只停留在口才上还不够,还得靠事实说话。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均引用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原话,其作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材料作者对历史的主观认识。B.烛之武站在秦国一方思考问题,没有逞一时之勇,图口舌之快
,这是他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的正确选择。C.烛之武选择秦国而不是晋国作为谈判对手,是因为郑国与秦国利害关系密切,能形成郑秦同盟。D.外交谈判要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要有战略眼光,比如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
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7.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答案】5.A6.B7.(1)开篇指出“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主要还是凭实力”,但烛之武是在缺乏实力后盾的条件下,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2)接着阐释了烛之武的谈判技巧:①策略上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
以于对方有益为前提;②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秦穆公,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3)最后再次总结: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解析】【导语】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说辞艺术和策略智慧。材料一侧重于刘勰的观点,强调烛之武在劝说秦穆公时的逻辑推理和事实佐证,展示了其说
辞的技巧和效果。材料二则从战略和策略的角度,分析了烛之武如何在敌强我弱的局势下,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成功说服秦穆公退兵。两篇文章共同揭示了烛之武在外交谈判中的智慧和技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A.“在
‘擒’‘收’上强调了秦晋围城一定会取得成功”错误。材料一第二段的表述是“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然后反过来说,用了四层转折……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所以“擒”“收”针对的是攻打郑国的害处,应是在“纵”“放”
上强调秦晋围城会成功。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A.“都体现了材料作者对历史史实的主观认识”错误。引用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原话是为了给自己的主观认识寻找客观依据。C.“是因为郑国与秦国利害关系密切,能形成郑秦同盟”错误。烛之武选择秦国而不是晋国
作为谈判对手,是因为晋国与郑国相邻,灭亡了郑国,对晋国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但秦国并不能得到实际的好处,且攻郑的原因主要和晋国有关。D.“要有战略眼光”“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错误。根
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策略上:第一,不是分兵抵抗,而是谈判;第二,先争取利害关系不太密切的一方,瓦解其同盟关系,另外一方自然退兵。战略上:不但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从长远看,化晋秦同盟为郑秦同盟”,“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是策略而非战略。故选B。7题详解】本题
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二第一段首先说“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主要还是凭实力”,以此提出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接着阐述烛之武的谈判技巧:第二、三段是说烛之武讲究策略,“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益’,回避了眼前郑国
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转化为无益”;第四、五、六段是说,烛之武与先秦游说之士不同,不仅讲究策略,更讲究战略,“他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进一步用历史的事实来实证”“烛之武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
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结合最后一段关键句“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可知,再次总结阐述: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史记•高祖本纪》(节选)司马迁①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
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②汉元年十月,沛公
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
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
,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③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
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
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义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选自《史记•高祖本纪》)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A.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B.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C.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D.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
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刘邦率兵入关后,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子婴一个多月后被项羽杀害。B.玺,印,自秦代以后专
指帝王的印;符,这里指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节是缀有牦牛尾的竹竿,是颁发给朝中大臣执行某种任务的凭证。C.族是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弃市,是死刑的一种,在闹市执行死刑
,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D.司马是古代的军官,分左右司马,春秋时楚国、鲁国等置,为大司马之副,协助大司掌军务,领兵作战。官职上右司马高于左司马。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善于用兵。他审时度势,
利诱秦将,袭攻武关;在蓝田之战时,他用疑兵威慑敌军,以严明的军纪争取秦人,瓦解秦军。B.刘邦从善如流。当他进入咸阳之后,想要在秦王宫里休息。樊哙张良劝谏他,他就封好府库,退还到霸上驻扎。C.刘邦善于伪装。他本贪财
好色,但是进入咸阳城后封府库、约法三章、不受酒食等,虚情假意,善于伪装。D.刘邦处事果断。左司马曹无伤为了一己私利,做了项羽的奸细,刘邦得知之后,回到军营马上诛杀了他。11.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义谕项羽
,项羽乃止。(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12.请分析刘邦采用“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这一计策的理由。【答案】8.C9.D10.C11.(1)正赶上项伯想要救活张良,夜间前去见到了张良,趁机就用道义来向项羽说明白不能这样做。项
羽于是就停止这个打算。(2)做大事的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12.(1)秦地的富足是其它地区的十倍,地理形势又好。假如项羽入关,刘邦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2)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来。之后可以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加
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3)这是占据关中的大好机会。占据关中,就占据了有利地势,在战略上有优势。【解析】【导语】《史记·高祖本纪》节选展示了刘邦在秦末乱世中的智慧与谋略。文章通过描述刘邦在攻占咸阳、处理秦王子婴、约法三章、应对项羽等一系列事件中的表现,突显了他善于用兵、从善如流、善于伪装和果
断处事的特点。刘邦的这些特质为他最终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司马迁通过细腻的叙述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刘邦在复杂局势中的应对策略和领导才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
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任命秦王为当地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始怀王遣我”中,“始”是时间状语,修饰“遣”,“我”作“遣”的宾语,应在“我”后断开,排除AD。“服降”是同义
复合词,之间不断开,做“人”的谓语,并且“杀”的宾语为“之”,所以应分别在“降”“之”后面断开,排除B。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官职上右司马高于左司马”错误。楚国的官职与先秦时期的秦国等地相反,左司马是
高于右司马,左尹高于右尹的,故以左为尊。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刘邦为人虚伪”“虚情假意”错误。根据第②段“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等可知,刘邦进入咸阳后,不仅封存了府库,还拒绝了秦人的牛羊酒食,
这并非是虚情假意的伪装,而是表现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对民心的争取。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会”,恰逢;“活”,使……活;“因”,趁机;“谕”,晓喻(2)“顾”,顾念;“细谨”,细枝末节;辞”
,回避;“让”,责备。【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第③段“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知,秦地富饶且地势险要,如果项羽入关,刘邦担心自己无法保住关中地区,因此采纳了建议,派兵守住了函谷关,
阻止其他诸侯军队进入。根据第③段“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可知,刘邦采取了急使兵守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的策略,同时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以增强自己的实力,从而抵抗可能的入侵。根据第③段“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沛公然其
计,从之”可知,刘邦采纳了这个计策,因为这是一个占据关中的大好机会,占据关中就意味着占据了有利地势,在战略上占有优势,有利于自己日后的发展。参考译文:等到赵高杀害秦二世后,他派人去求见沛公,想与沛公约定在关中划分地盘各自称王。沛公认为其中有诈,就
采纳了张良的计策,派遣郦生、陆贾前去游说秦将,以财宝引诱他们,乘机偷袭武关,把秦军打得大败。又在蓝田县以南与秦军交战,沛公派人暗中增设了疑兵旗帜,巧布疑阵,还命令全军所经之处,不许掳掠,这使得秦地的人们高兴不已,趁
秦军在松懈之际,沛公率军大败秦军。紧接着又在蓝田县北交战,大败秦军。沛公带领军队乘胜追击,最终彻底瓦解了秦军。汉元年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
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任命秦王为当地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
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
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我之所以派遣将领守卫关卡,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以及防止任何意外的情况发生。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随即派人和秦朝的
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有人游说沛公说:“秦地的富足是其它地区的十倍,地理形势又好。听说章邯
投降项羽,项羽给他的封号是雍王,在关中称王。如今要是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可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十一月中旬,项羽果然率领诸
侯军西进,想要进入函谷关,可是关门闭着。项羽听说沛公已经平定了关中,非常恼火,就派黥布等攻克了函谷关。十二月中旬,到达戏水。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发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对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做丞相,把秦宫所有的珍宝都据为己有。
”曹无伤想借此求得项羽的封赏。亚父范增劝说项羽攻打沛公,项羽正在犒劳将士,准备次日和沛公会战。这时项羽的兵力有四十万,号称百万。沛公的兵力有十万,号称二十万,实力抵不过项羽。恰巧项伯要救张良,趁夜来沛公军营见张良,因
而有机会让项伯向项羽说了一番道理,项羽这才作罢。次日沛公带了百余名随从骑兵驱马来到鸿门见项羽,向他道歉。项羽说:“这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呢?”沛公因为是带着樊哙、张良去的,才得以脱身返回。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二)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7分)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A.两首诗的体裁相同,都是楚辞体,这类作品的基本特征是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句子参差不齐,形式自由,句中多用“兮”字。B.两首诗的题材相同,都是以楚汉之争为背景,都是抒写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人生际遇及其在某个历史瞬间的复杂情怀。C.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相同之处,
首句都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以个人为切入点,渲染了自己的英雄形象。D.两首诗的抒情方式有相同之处,都是缘事生情,因情放歌,无意为诗而成绝唱,发自肺腑的英雄心曲,尽收时代风云于诗中。14.这两首诗表达了两位盖世英雄的哪些
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3.C14.①《垓下歌》首句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显示出罕见的自信;第二、三句既有对天时不利的幽怨,也有对穷途末路的无可奈何;第四句表达了对心爱美人命运的深沉忧虑。②《大风歌》首句借对风起云涌的壮丽景
色的描绘,表现了对平叛战争的回顾和歌颂;第二句表现了平叛争胜利后的自豪之情;第三句表达了渴望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和保卫国家统一的迫切愿望和焦灼之情。【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首句都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以个人
为切入点”错,刘诗首句以风起云涌的壮丽景色为切入点,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渲染大自然的壮阔来衬托自己的英雄形象。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垓下歌》概括了项羽平生的业绩和豪气,表达了他对美人和名驹的怜惜,抒发了他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充满
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第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塑造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气盖世”把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第二、三句“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乌骓马不能向
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写出了陷入失败的绝境而无法自拔的项羽形象,充满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第四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对心爱美人无比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和忧虑。
《大风歌》诗歌仅有三句,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前二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亦显得踌躇满志。作者没有直接描写他与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战场上是如何歼剿重创叛乱的敌军,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运用大风和飞扬狂卷的乌云来暗喻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一个“威”字就直抒了刘邦的威风凛凛、所向披靡,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的那种巨无霸的冲天豪迈气概。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既有对巩固统治的渴望,又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抒发了作者保卫国家统一的迫切愿望和对国家尚不安
定的浓郁的惆怅。(三)课内文言知识(本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以.其无礼于晋B.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
邻【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来/连词,因为;B.代词,那/语气助词,表祈使,还是;C.均为连词,假如;D.语气词,呀/疑问副词,为什么。故选C。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若.使烛
之武见秦君若:你②越国以鄙.远鄙:把……当作边邑③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陪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⑥又欲肆.其西封肆:肆意,放肆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⑧亦去之去:离开A.①②③⑤⑧B.②④⑤⑦⑧C.③④⑥⑦⑧D.①②⑤
⑥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①“若”,如果,假如。句意: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②句意: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③“陪”,通“倍”,增加。句意: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
土地呢?④句意:况且君主曾接受过晋国国君的恩惠。⑤句意: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⑥“肆”,延伸、扩张。句意: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⑦句意: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⑧句意:于是,也离开了郑国。可见,全部正确的是②④⑤⑦⑧。故选B。17.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是A.旦日飨.士卒飨:犒劳B.此亡秦之续.耳续:继续C.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幸而D.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使动用法,可译为“击碎”【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
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续”,是“继承者”的意思。这是重蹈已经灭亡的秦朝的覆辙罢了。故选B。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愿枉车骑过.之有牵牛而过.堂
下者B.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彼且恶.乎待哉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D.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拜访、探望。/经过、路过、走过。句意:希望(枉,敬辞
,劳驾)劳驾您让您的马车(搭乘我)顺路去拜访他。/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B.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代词,什么。句意:用小羊换下大牛,他们哪能理解您的做法?/他还仰赖什么呢?C.名词,道路。/名词,方法、制度、主张。句意: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
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于是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主张,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D.均为疑问代词,谁。句意:邹国人和楚国人之间打仗,大王你认为谁会获胜呢?/手脚不勤劳,五谷分不清,谁是夫子?故选D。1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砉然向然B.善哉!技盖至
此乎?C.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答案】D【解析】【详解】A项,“向”通“响”;B项,“盖”通“盍”;C项,“善”通“缮”。20.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A.族庖中的“庖”指厨师。《师说》中“巫医”“乐师”等词与其用法相似,均表示职业。B.官知,精神活动,与“神欲”相对。庄子把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官知”属思维阶段,“神欲”属感知阶段。C.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肯,附在骨头上的肉;綮,筋骨结合处。现在用来
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D.《桑林》《经首》,两首乐曲名。《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官知’属思维阶段,‘神欲’属感知阶段”错误
。应是“官知”属感知阶段,是感知活动;“神欲”属思维阶段。故选B。2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即为儒家经典《春秋》
所做的注释。《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B.侯、伯,古代爵位中的两种,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依此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后代爵位和爵
号制度往往因时而异。C.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办事的官员。《烛之武退秦师》中词义为④办事的官员,代指秦穆公。D.每个季度的三个月,第一个月叫“孟”,第二个月叫“仲”,第三个月叫“季”。
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错误。左丘明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史官。故选A。22.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则曰居:平日,平时B.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C.乃中
《经首》之会中:合乎D.批大郤,导大窾导:疏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你们)平时说。B.正确。句意:夹处在大国之间。C.正确。句意:又合乎
(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D.错误。“导”,引导。句意:击入大的(筋骨连接处的)缝隙,引刀进入(骨节之间的)空处。故选D。2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摄乎.大国之间③且知方.也
④方.六七十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①介词,比。②介词,在。③道,指是非准则。④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
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故选B。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不如因善.遇之的B.妇女无所幸.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已去,间.至军中D.旦日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把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和……交好/好好地。句意:一向和留侯张良交好。/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B.宠幸/幸亏。句意:妇女没有被宠幸的。/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
C.都是秘密地。句意:从骊山下去,取道芷阳秘密地走。/沛公已经离开,秘密到了军中。D.谢罪/感谢。句意:明天不能不早点来向项王谢罪。/樊哙表示感谢后起来,站着喝了这杯酒。故选C。25.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
也是:代词,这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动词,增加C.越国以鄙远鄙:名词,边邑D.与郑人盟盟:动词,结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这是我的过错。B.正确。句意: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
地呢?C.错误。“鄙”,把……当作边邑,句意: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D.正确。句意:与郑国人结盟。故选C。26.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B.大王来何操技经肯綮之未尝C.不者,若属皆且
为所虏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沛公奉卮酒为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都是判断句,标志为“……者也”“……,……也”。句意:是沛公的参乘樊哙。/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
打他,这是不讲信义。B.都是宾语前置句,正常的顺序是:大王来操何/未尝技经肯綮。句意:大王来的时候拿来了什么?/都不曾用刀去碰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C.句式不同,被动句,标志是“为所”/无特殊句式。句意: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俘虏。/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
D.都是省略句,具告(之)以事/沛公奉卮酒为(之)寿。句意: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告诉(他)。/刘邦捧起酒为(项伯)祝寿。故选C27.对下列句中“之”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②臣未之.闻也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④王见之,曰:“牛何之.?”⑤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
之.不忍也A.①②都是助词,③⑤都是代词,④是动词B.①⑤都是助词,②③都是代词,④是动词C.①②③都是代词,④⑤都是动词D.①④都是助词,②③都是代词,⑤是动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结构助词,
的;②代词,指桓、文之事;③代词,指保民而王的人;④动词,往,到;⑤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无实义。故选B。28.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奉卮酒为寿”一句中的“寿”与现代汉语
中的“寿”含义有所不同,这里是敬酒献物,祝人健康长寿的意思。。B.山东,陕西华山以东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C.沛公,指刘邦,因其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故称“沛公”。D.“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
”是轻蔑之言,相当于今天的“小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B.“陕西华山以东地区”错,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的地区。故选B。(四)假期回顾(本题共2小题,6分)29.关于《红楼梦》的相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第1
回,贾雨村姓贾名化,雨村是他的别号。为进京求取功名,曾寄居在姑苏城的葫芦庙里。后来中了进士,任姑苏知府,不到一年却又因恃才侮上被参而遭革职,偶然间成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因这层关系,才得以复职候缺,补得金陵应
天府一职。B.第1回,元宵佳节之夜,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霍启要去方便,便将英莲放门槛上坐着。回来时,人已不见了,找了半夜,到天亮也没找到。没办法,霍启又不敢回去见主人,就逃往他乡。C.第2回,林黛玉念
书时,凡书中有“敏”字,都念做“密”字;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贾雨村并未如此教她,当时只觉得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直到冷子兴告诉他林如海的夫人是贾敏,他才知其中原因。D.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里,先后见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
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了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吃过晚饭后,才见到宝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D.“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了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错误。去贾赦处是由邢夫人领着;去贾政处,王夫人
已在正房候着。林黛玉并未见到两个舅舅。故选D。30.有人说,在贾府这个表面花团锦簇的封建大家族中,探春扮演者“先觉者”的角色,请结合你的阅读,谈谈她的先觉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①探春能看到家族的弊端,兴利除弊。
如看到头油脂粉钱等重重叠叠,钱费两起,就直接蠲免这些在银子;看了赖大家的花园,改革大观园的管理方案:把大观园分包给婆子媳妇,使之以权,动之以利,下人们无不尽职,把一个消费性的大观园改造成了生产性的种植园,为贾府增加一点收
入。②预感贾府败亡的趋势。探春痛心家族内部混乱,做出抄检自家人的丑态,自杀自灭起来,预感家族最终会一败涂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从《红楼梦》中探春的相关情节入手,仔细分析她在管理事务和面对家族事件时的具体行为表现。①兴利除弊方面。根据《红楼梦》第五十六“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的内容,在贾府中,探春敏锐地察觉到了头油脂粉钱的管理混乱问题。这种钱财的支取存在重复和浪费的情况,这体现了贾府在日常财务管理上的粗放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探春直接蠲免这些银子,显示她敢于挑战既有的不合理制度,并且有能力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进行整顿;她意
识到大观园作为贾府的重要资产,一直处于消费状态而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创造价值;她推行的改革方案将大观园分包给婆子媳妇们,充分考虑到了人性中对利益的追求和对权力的渴望。让下人们在获得一定权力的同时,也能从管理中获得经济利益,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
性。这种改革思维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先进的,把一个原本只是供人游玩的消费性园子变成了生产性的种植园,为贾府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②预感家族败亡方面。根据《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
府”的内容,探春对家族内部矛盾痛心,抄检大观园事件是贾府内部矛盾激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探春痛心疾首地指出家族内部的混乱,亲人之间互相猜忌、倾轧,做出抄检自家人这样违背亲情伦理的丑态。她意识到这种内部的“自杀自灭”行为是家族衰败的重要征兆,因为一个团结和睦的家族
才能够兴旺发达,而内部的争斗和分裂只会加速家族的瓦解。三、默写积累(6分)3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_________,________”打消学
生的顾虑,为他们营造轻松、亲切的环境后,又启发弟子各言其志。(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3)《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浴乎沂④.风乎舞雩⑤.端
章甫⑥.愿为小相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乎、毋、沂、雩、甫、焉等。四、作文(60分)32.根据要求作文。高一年级组将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我报了林黛玉,如果要我演没有几句词的丫鬟,我不
愿意。”“我要演就演项羽,项庄、曹无伤这类小角色,为什么要我去演?”“可是总得有人演呀,如果人人都演主角,那不成戏呀!”……其实,不仅是表演,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做主角还是做配角的选择。对此,你有怎
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不争红花萦群星,愿为绿叶捧月明“达叔走了。”三年前,简
短的四个字,引起了无数人的惋惜。他在荧屏上的生动演绎,打动了跨越世纪的两代人。从《大话西游》到《流浪地球》,他用他的“绿叶精神”,演好了一辈子的配角,塑造了无数经典的荧幕形象。而近日,随着2024年春晚的播出,“故意
抢占主位”的争论,有关主角与配角的话题又重受热议。有人认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确实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当怀揣着成为主角的梦想。然而,成为主角的终究只是个别人,如果不能成为主角,与其为了争抢主
角的位置而争破了头脑,抑或弄小聪明耍小手段,不如学习“绿叶精神”,在配角的位置上绽放自己的光彩。何谓“绿叶精神”?“绿叶精神”并不意味着为红花服务的无私奉献,亦不仅仅意味着“深藏功与名”的默默支持。“绿叶精神”所蕴含的,应当是即使处在配角的位置,也要以主
角的心态,去奋力拼搏,展现自我的积极心态。当今时代,娱乐化洪流裹挟而来,功利心一片浮躁争先,我们常常沉迷于所谓的“主角光环”难以自拔。那么,是否便意味着配角的重要性低于主角呢?非也。德国飞行员海洛默曾感叹:“如果说让我感谢一个人,那必然是小克(他的僚机飞行员)
,如果没有他,我怎么能够毫不退缩地执行任务?”不得不承认,配角为主角而生。我们常常在小说阅读题中,认为配角的作用之一是“刻画主人公形象”。如此看来,倘若是失去了配角,主角的形象亦会大打折扣,便如同失去了绿叶的红花,独立枝头却落寞失色。程颢于《二程集》中言:“仁者以天地万
物为一体。”那么,我们青年人如何践行“绿叶精神”呢?我们大多不能像钟南山那样普度苍生,不能像莎士比亚那样引领风骚,不能像曹孟德那样乱世称雄。然而,我们可以学习如张灿、沈智鸿这样的研究员,在庞大的计划中守好自己的关口,努力完成任务。须知,我们
眼中的,不应是站在主角C位的名誉,而应当是嫦娥五号的顺利飞天,北斗卫星的正式启用。正如《光明日报》的评论:“吴孟达以‘金牌绿叶’的姿态,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安为生活的配角。”愿为绿叶,不争红花,衬出百般红
紫斗芳菲。愿为星辰,不争皓月,捧起一轮素影共清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中三个学生的对话展现了对主角、配角的不同认识:两人只想演主角,不愿意演小配角;只有一人认识到配
角也需要人演,否则就戏不成戏。此题围绕“主角”“配角”两个关键词,让学生思考是要“争当主角”还是“甘当配角”,考查的还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新时代要求青年人有更多的责任担当,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
挑肥拣瘦,本题材料正击中当代年轻学子的痛点。写作时需立足材料中“主角综合征”的人数较多这一语境,抓住关键词“主角”“配角”,进而确定立意。首先,要辨明两个关键词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可只讲一点,不及其余。其次,要客观、理性阐明二者之间的转化及转化的条件,并进一步突破二元关系格局,为最佳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敢于出彩,甘于作配。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我们要敢于做主角,敢于出彩。唯有敢于做主角,才能在人生中书写自己的精彩故事。二、其次,我们要甘于做配角,甘示奉献。三、我们在做主角时也可以做配角,做配角时也可以做主角。主配角并不是一个二
元对立的概念。立意:1.甘做人梯,当好配角。2.勇做主角,甘做配角。3.人生如戏,演好自己的角色。4.做小人物,绽大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