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宁波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docx,共(11)页,32.84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679bb89afb30f9c7d16ae0d78920d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宁波三中3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中国传统史学演进的过程中,按照体裁和内容,史书可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类。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
书体裁。作为一种著史旨趣和价值追求,通史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从司马迁开始,通史之作连续不断。与此同时,对通史理论的阐释也精见迭出。到了清代,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
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揆诸中国古代史学的实际,“通史”之“通”,有“纵通”“会通”和“横通”之义。“纵通”,即贯通古今,把历史当作一个因革变通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呈现历史自始至终的联系和演化。“会通”是南宋郑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总
《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横通”则是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在“通史家风”丰富的内涵中,蕴涵着一种通史精神。这种精神告诉我们,通史不仅是“时历古今”的时间上的连续不断,
更是在贯彻“通古今之变”的意旨后对历史所做出的反思。围绕这一主题,古代史家提出了盛衰、治乱、得失、损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通史”之“通”的理论认识。这些理论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以通识的眼光和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社
会历史的变化,进而探求蕴涵在历史变化背后的事理法则,把“通”“变”“理”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看待。“通”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变”,即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人类社会古今之变的轨迹。考察历史之“变”的最终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历史兴亡成败的一般法则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在机制。“通
古今之变”离不开“别识心裁”。章学诚在讨论“通史家风”时,特别强调这一点。在他看来,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历史上不少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仿的史书貌似通史,但实际上不能称之为通史,而只能叫作“集史”。因为通史“别出心裁,成其家学”,
而集史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由此,章学诚在《史考摘录》中指出:“凡所谓通史者,不问纪载短长,学问疏密,要有卓然独见,迥出前人。”中国史学史上经典的通史著作均具备章学诚所提倡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的特征,流传至今,难以超越。(摘编自王记录《通史精神: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材料
二:20世纪,宣扬进化史观的梁启超、夏曾佑、章太炎以及主张唯物史观的范文澜、翦伯赞等,都对中国通史撰述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贡献。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传统的编年、纪传等史书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
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对中外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辩证扬弃。通史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白寿彝编撰《中国通史》时,创制的“新综合体”吸收了纪传体、典制体等
传统史书体的长处,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既反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的中国通史仍然是时代的需要。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写成王朝的兴亡史。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
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然环境,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状况,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阐述历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例如法国学者提出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历史时间观念,可以运用于通史的编写。可
以用“结构”来表示的内容,如自然环境的结构、经济关系的结构,都是属于长时段的问题,由于变化较小不必每个时期都写;有些属于中时段的内容,可以用“形势”变迁来考察,如秦汉时期、盛唐时期等;短时段的问题,就如传统历史阐述中的“事件”,需要重点加以叙述,如秦的统一、楚汉之争、安史
之乱等。这样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继承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摘编自杨艳秋《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1.下
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不同的史书体裁,通史纵贯古今,断代史横截历史,二者相比,前者更有价值。B.章学诚提出的“通史家风”是通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
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都是对“纵通”的丰富拓展。D.有些集史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似,实质上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不能被称为通史。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没有贯穿古今的“通”,不关注历史之“变”的轨迹,就无从思索治乱存亡之道。B.司马迁撰写《史记》也具备章学诚所提
出的通史“别识心裁,成其家学”的特征。C.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通史撰述的形式、内容出现了新变化,撰述方法也得到了丰富。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才能对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有重点地进行阐述。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作品中是编年体通史的一
项是()A.《战国策》B.《资治通鉴》C.《二十四史》D.《四库全书》4.新时代撰写中国通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的(二)现代文阅读2(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刘勰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认为好的说辞或纵或擒,要看情势的需
要。他还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即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烛之武说秦穆公。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然后反过来说,用了
四层转折。一层是郑亡以后,秦国得不到郑国,对秦国无利,所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二层是灭亡了郑国有利于晋国,即“亡郑以陪邻”。三层是加强了晋国就削弱了秦国,即“邻之厚,君之薄也”。这三转就说明了灭
亡郑国对秦国的不利。四层是放过郑国,对秦国有利,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说到这里好像话已说完了,但烛之武还要进一步说。因为以上讲的灭亡郑国以后,对秦国无利而有害,都是推测,推测的话
还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得举出事实来做证,证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5B)烛之武再引过去的事实做证。说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惠公,送他回国即位。晋惠公愿把焦、瑕两邑送给秦穆公作酬报,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绝秦国,说明晋君是背恩的。从而证明秦军帮晋军灭亡郑国以后,晋国也会
背恩抛弃秦国,使秦国不利。因此再作进一步推论,晋国占领了郑国,又会向西侵占秦国。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顺情入机,动言中务”。(摘编自周振甫《〈烛之武退秦师〉赏析》)材料二:对于军事斗争来
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大凡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要想凭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现实的,主要还是凭实力。然而,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有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谈判实际上就是辩论。对立的双方利害关系相反,没有共同语言,必须有一个双方认可的前提,才能把辩
论转化为对话。烛之武必须找到一个秦穆公认可的前提。他的杰出在于,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益”,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为前提。这就把论题转移了:第一,不是对秦国和郑国有没有益,而是对秦国和晋国有没有益;第二,不是眼下对秦国有没有益,而是未来对秦国有没有益。为了回避与秦对抗
,烛之武坦然放低姿态:退一万步说,“郑既知亡矣”,郑亡如果真对秦国有益(“有益于君”),那就听便。但是,他反过来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转化为无益,条件有二。第一,灭了郑国,郑国成了秦国遥远的边地,可当中隔着晋国,秦国鞭长莫及,要向晋国借道,管理却受制于晋,对秦国有什
么益处呢?第二,郑国灭亡,实际上是增加了晋国的疆土,对于晋国有益,那就意味着对秦国是无益的(“邻之厚,君之薄也”)。这是从反面讲。从正面讲,如果不灭亡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大道上的朋友(“东道主”),秦国有什么外交使节,郑国可以提供食宿的方便,这对秦国有什么害处呢?说到这里,从逻辑上来
说,是够雄辩的了。但是,烛之武不像先秦的一般游说之士,满足于逻辑的推断,他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进一步用历史的事实来实证。晋国的野心是很难满足的。秦国曾经有恩于晋惠公,武装护送他归国,惠公承诺割让焦、瑕二地,可是很快背约,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黄河边筑起工事,防备秦国进入黄河以东的焦、瑕二地。在此基础
上,他进一步推断,晋灭亡了郑国,扩张了东边的领土,再要扩张,也就只能向西,除了攻打秦国,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本来,秦穆公纠结于眼前战事,烛之武从战略上着眼,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了秦穆公。秦国不但退兵,且与郑国结盟,驻兵于郑,为郑协防。从这里可以看出,烛之武与
先秦游说之士不同。先秦游说之士仅仅是以现场应对的敏捷取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喻巧理至”“飞文敏以济辞”。以巧言妙喻取胜是暂时的,如《战国策》之《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作为外交使者,居然与秦王以在咫
尺之间血拼相威胁,这不但是匹夫之勇,而且后患无穷。又如晏子使楚,将楚国这个大国比作狗国,也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外交不讲究实力是空的。烛之武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在两路大军压境的危急关头,策略上:第一,不是分兵抵抗,而是谈判
;第二,先争取利害关系不太密切的一方,瓦解其同盟关系,另外一方自然退兵。战略上:不但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从长远看,化晋秦同盟为郑秦同盟。有了这样着眼于实力转化的大视野,口才、逻辑的胜利才有坚实的基础。(摘编自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
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说秦穆公采用了一纵一擒、一放一收的方法,而在“擒”“收”上强调了秦晋围城一定会取得成功。B.烛之武引过去的事实做证,其目的是劝说秦穆公认清晋国的本来面目,进一步佐证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C.烛之武认识到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只着眼于郑国与秦国的关系
是难以说服秦穆公退兵的,所以他要另辟蹊径。D.烛之武的说辞,从逻辑上看具有雄辩的色彩,但烛之武认识到,只停留在口才上还不够,还得靠事实说话。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均引用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原话,其作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材料作者对历史的主观认识。B.烛之
武站在秦国一方思考问题,没有逞一时之勇,图口舌之快,这是他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的正确选择。C.烛之武选择秦国而不是晋国作为谈判对手,是因为郑国与秦国利害关系密切,能形成郑秦同盟。D.外交谈判要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
,要有战略眼光,比如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7.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史记•高祖本纪》(节选)司马迁①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
,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②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
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
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③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
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
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义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
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选自《史记•高祖本纪》)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B.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
/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C.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D.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婴,秦朝最后一
位统治者,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刘邦率兵入关后,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子婴一个多月后被项羽杀害。B.玺,印,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符,这里指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节是缀有牦牛尾的竹竿,是颁发给朝中大臣执
行某种任务的凭证。C.族是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弃市,是死刑的一种,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D.司马是古代的军官,分左右司马,春秋时楚国、鲁国等置,为大司马之副,协助大司掌军务,领兵作战。官职上右司马高于左司马。10.下列对原文有关
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善于用兵。他审时度势,利诱秦将,袭攻武关;在蓝田之战时,他用疑兵威慑敌军,以严明的军纪争取秦人,瓦解秦军。B.刘邦从善如流。当他进入咸阳之后,想要在秦王宫里休息。樊哙张良劝谏
他,他就封好府库,退还到霸上驻扎。C.刘邦善于伪装。他本贪财好色,但是进入咸阳城后封府库、约法三章、不受酒食等,虚情假意,善于伪装。D.刘邦处事果断。左司马曹无伤为了一己私利,做了项羽的奸细,刘邦得知之后,回到军营马上诛杀了他。11.把下
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义谕项羽,项羽乃止。(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12.请分析刘邦采用“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这一计策的理由。(二)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比较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两首诗的体裁相同,都是楚辞体,这类
作品的基本特征是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句子参差不齐,形式自由,句中多用“兮”字。B.两首诗的题材相同,都是以楚汉之争为背景,都是抒写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人生际遇及其在某个历史瞬间的复杂情怀。C.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相同之处,首句都运用了夸张的
艺术手法,以个人为切入点,渲染了自己的英雄形象。D.两首诗的抒情方式有相同之处,都是缘事生情,因情放歌,无意为诗而成绝唱,发自肺腑的英雄心曲,尽收时代风云于诗中。14.这两首诗表达了两位盖世英雄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三)课内文言知识(本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
分)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以.其无礼于晋B.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你②越国以鄙
.远鄙:把……当作边邑③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陪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⑥又欲肆.其西封肆:肆意,放肆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⑧亦去之去:离开的A.①②③⑤⑧B.②④⑤⑦⑧C.③④⑥⑦⑧D.①②⑤⑥⑧17.下
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飨:犒劳B.此亡秦之续.耳续:继续C.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幸而D.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使动用法,可译为“击碎”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愿枉车
骑过.之有牵牛而过.堂下者B.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彼且恶.乎待哉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D.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1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砉然向然B.善哉!技盖至此乎?C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20.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族庖中的“庖”指厨师。《师说》中“巫医”“乐师”等词与其用法相似,均表示职业。B.官知,精神活动,与“神欲”相
对。庄子把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官知”属思维阶段,“神欲”属感知阶段。C.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肯,附在骨头上的肉;綮,筋骨结合处。现在用来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D.《桑林》《经首》,两首乐曲名。《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2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即为儒家经典《春秋》所做的注释。《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
传》合称“春秋三传”。B.侯、伯,古代爵位中的两种,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依此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后代爵位和爵号制度往往因时而异。C.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办事的官员。《烛之武退秦师》中词义为④
办事的官员,代指秦穆公。D.每个季度的三个月,第一个月叫“孟”,第二个月叫“仲”,第三个月叫“季”。仲秋为秋季的第二的的个月,即农历八月。22.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则曰居:平日
,平时B.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C.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D.批大郤,导大窾导:疏通2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摄乎.大国之间③且知方.也④方.六七十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
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不如因善.遇之B.妇女无所幸.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已去,间.至军中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25.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是:代词,这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动词,增加C.越国以鄙远鄙:名词,边邑D.与郑人盟盟:动词,结盟26.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B.大王来何操技经肯綮之未尝C.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沛公奉卮酒为寿27.对下列句中“之”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②臣未之.闻也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④王见之,曰:“牛何之.?”⑤百姓皆以王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A.①②都是助词,③⑤都是代词,④
是动词B.①⑤都是助词,②③都是代词,④是动词为C.①②③都是代词,④⑤都是动词D.①④都是助词,②③都是代词,⑤是动词28.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奉卮酒为寿”一句中的“寿”与现代汉语中的“寿”含义有所不同,这里是敬酒献物,祝人健康
长寿的意思。B.山东,陕西华山以东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C.沛公,指刘邦,因其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故称“沛公”。D.“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轻蔑之言,相当于今天的“小子”。(
四)假期回顾(本题共2小题,6分)29.关于《红楼梦》的相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第1回,贾雨村姓贾名化,雨村是他的别号。为进京求取功名,曾寄居在姑苏城的葫芦庙里。后来中了进士,任姑苏知府,不到一年却又因恃才侮上被参
而遭革职,偶然间成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因这层关系,才得以复职候缺,补得金陵应天府一职。B.第1回,元宵佳节之夜,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霍启要去方便,便将英莲放在门槛上坐着。回来时,人已不见了,找了半夜,到天亮也没找到。没办法,霍启又不敢回去见主人,就逃往
他乡。C.第2回,林黛玉念书时,凡书中有“敏”字,都念做“密”字;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贾雨村并未如此教她,当时只觉得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直到冷子兴告诉他林如海的夫人是贾敏,他才知其中原因。D.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里,先后见了贾母、王
夫人、邢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了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吃过晚饭后,才见到宝玉。30.有人说,在贾府这个表面花团锦簇的封建大家族中,探春扮演者“先觉者”的角色,请结
合你的阅读,谈谈她的先觉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三、默写积累(6分)3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_________,________”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营造轻松、亲切的环境后,又启发弟子各言其志。(2)《子路
、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
,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60分)32.根据要求作文。高一年级组将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我报了林黛玉,如果要我演没有几句词的丫鬟,我不愿意。”“我要演就演项羽,项庄、曹无伤这类小角色,为什么要我去演?”“可是总得有人演呀,
如果人人都演主角,那不成戏呀!”……其实,不仅是表演,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做主角还是做配角的选择。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