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磁灶中学、内坑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共(13)页,1.20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9802b40698ce97a820acc46465468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秋高三化学期末考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Fe56Cu64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
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Cu(OH
)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2.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3CH2
OH能与水互溶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3.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4.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
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含21个碳原子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
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6
..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气体(杂质)方法ASO2(H2S)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Cl2(HCl)通过饱和的食盐水C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DNO(NO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7.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Cl2:2-2322343SO+Cl+HO=2HSO+2Cl+SO−−−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2++223Ca+HO+CO=CaCO+2HC.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3++2+2222Fe+HO=O+2H+2FeD.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
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4NH32+OH=NHHO-8.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2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
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4Zn2e4OHZn(OH)−−−−+=B.放电时,1molCO2转化为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4222ZnOH)2ZnO4OHO(2H−−=+
++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浓度升高9.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W>X>Y>ZB.原子半径:Z>Y>X>WC.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D.Y的氧
化物水化物为强碱10.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A2−的分布系数:2-2--2-2c
(A)δ(A)=c(HA)+c(HA)+c(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①代表2δ(HA),曲线②代表-δ(HA)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mol·L−1C.HA−的电离常数Ka=1.0×10−2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2--(Na)<2(A
)+(HA)ccc二、非选择题11.(13分)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a中的试剂为___
_____。(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d的作用是________,可选用试剂_____
___(填标号)。A.Na2SB.NaClC.Ca(OH)2D.H2SO4(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________,__________,干燥,得到KClO3晶体。(5)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
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____色。可知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____NaClO(填“大于”或“小于”)。12.(15)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
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金属离子Ni2+Al3+Fe3+Fe2+开始沉淀时(c=0.01mol·L−1)的pH沉淀完全时(c=1
.0×10−5mol·L−1)的pH7.28.73.74.72.23.27.59.0回答下列问题:(1)“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为回收金属,用稀硫酸将“滤液①”调为中性,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
__。(3)“转化”中可替代H2O2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即“滤液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______________。(4)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Ni(OH)2的Ksp=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如果“转化”后的溶液
中Ni2+浓度为1.0mol·L−1,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___。(5)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将分离出硫酸镍晶体
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13.(10分)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CO2的热点研究领域。回答下列问题:(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H2O)=__________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n(C2H4)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0.1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表示C2H
4、CO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CO2催化加氢合成C2H4反应的ΔH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3)根据图中点A(440K,0.39),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MPa)−3(列
出计算式。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4)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C3H6、C3H8、C4H8等低碳烃。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______
_____________。14(12分)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形象化描述。在基态14C原子中,核外存在对自旋相反的电子。(2)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
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3)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写出两个与CS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4)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的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
其固体属于晶体。(5)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石墨烯晶体金刚石晶体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个C原子。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个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15(
10分).有机碱,例如二甲基胺()、苯胺(),吡啶()等,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很普遍,目前“有机超强碱”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下为有机超强碱F的合成路线:已知如下信息:①H2C=CH23CClCOONa乙二醇二甲醚/△⎯⎯⎯⎯⎯⎯→②+R
NH2NaOH2HCl−⎯⎯⎯→③苯胺与甲基吡啶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3)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4)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5)D的结构简式为。2020秋
化学期末考试答案1-10CDDDCAADDC11【答案】(1).圆底烧瓶(2).饱和食盐水(3).水浴加热(4).Cl2+2OH−=ClO−+Cl−+H2O(5).避免生成NaClO3(6).吸收尾气(Cl2)(7).AC(8).过滤(9).少量(冷)水洗涤(10).紫
(11).小于【解析】【分析】本实验目的是制备KClO3和NaClO,并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首先利用浓盐酸和MnO2粉末共热制取氯气,生成的氯气中混有HCl气体,可在装置a中盛放饱和食盐水中将HCl气体除去;之后氯气与KOH溶液在水浴加热的条件发生
反应制备KClO3,再与NaOH溶液在冰水浴中反应制备NaClO;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需要d装置吸收未反应的氯气。【详解】(1)根据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结构可知该仪器为圆底烧瓶;a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2)根据装置图可知盛有KOH溶液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
杯中加热,该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c中氯气在NaOH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结合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Cl2+2OHˉ=ClOˉ+Clˉ+H2O;根据氯气与KOH溶液的反应可知,加热条件下氯气可以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氯酸盐,所以
冰水浴的目的是避免生成NaClO3;(3)氯气有毒,所以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l2);A.Na2S可以将氯气还原成氯离子,可以吸收氯气,故A可选;B.氯气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无法吸收氯气,故B不可选;C.氯气可以Ca(OH)2或浊液反应生成
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故C可选;D.氯气与硫酸不反应,且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会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故D不可选;综上所述可选用试剂AC;(4)b中试管为KClO3和KCl的混合溶液,KCl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所以将
试管b中混合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少量(冷)水洗涤、干燥,得到KClO3晶体;(5)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说明1号试管中氯酸钾没有将碘离子氧化,2号试管中次氯酸钠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即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小
于NaClO;碘单质更易溶于CCl4,所以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点睛】第3小题为本题易错点,要注意氯气除了可以用碱液吸收之外,氯气还具有氧化性,可以用还原性的物质吸收。12【答案】(1).除去油脂、溶解铝及其氧化物(2
).-2AlO+H++H2O=Al(OH)3↓或()-4AlOH+H+=Al(OH)3↓+H2O(3).Ni2+、Fe2+、Fe3+(4).O2或空气(5).Fe3+(6).()()227.2-14-58.7-140
.01101010或(7).3.2~6.2(8).2Ni2++ClOˉ+4OHˉ=2NiOOH↓+Clˉ+H2O(9).提高镍回收率【解析】【分析】由工艺流程分析可得,向废镍催化剂中加入NaOH溶液进行碱浸,可除去油脂,并发生反应2Al+
2NaOH+2H2O=2NaAlO2+3H2↑、2Al2O3+4NaOH=4NaAlO2+2H2O将Al及其氧化物溶解,得到的滤液①含有NaAlO2,滤饼①为Ni、Fe及其氧化物和少量其他不溶性杂质,加稀H2SO4酸浸后得到含有Ni2+、Fe
2+、Fe3+的滤液②,Fe2+经H2O2氧化为Fe3+后,加入NaOH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再控制pH浓缩结晶得到硫酸镍的晶体,据此分析解答问题。【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向废镍催化剂中加入NaOH
溶液进行碱浸,可除去油脂,并将Al及其氧化物溶解,滤液①中含有NaAlO2(或Na[Al(OH)4]),加入稀硫酸可发生反应-2AlO+H++H2O=Al(OH)3↓或()-4AlOH+H+=Al(OH)3↓+H2O,故
答案为:除去油脂、溶解铝及其氧化物;-2AlO+H++H2O=Al(OH)3↓或()-4AlOH+H+=Al(OH)3↓+H2O;(2)加入稀硫酸酸浸,Ni、Fe及其氧化物溶解,所以“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Ni2+、Fe2+、Fe3+,故
答案为:Ni2+、Fe2+、Fe3+;(3)“转化”在H2O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可用O2或空气替代;若将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会使调pH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Fe2+,则滤液
③中可能含有转化生成的Fe3+,故答案为:O2或空气;Fe3+;(4)由上述表格可知,Ni2+完全沉淀时的pH=8.7,此时c(Ni2+)=1.0×10-5mol·L-1,c(H+)=1.0×10-8.7mol·L-1,则c(
OH-)=()-148.7-14w-8.7+10==101.010HKc,则Ni(OH)2的()()()22+2--58.7-14sp=NiOH=1010Kcc;或者当Ni2+开始沉淀时pH=7.2,此时c(Ni2+)=0.01mol·L-1,c(H+)=1.0
×10-7.2mol·L-1,则c(OH-)=()-147.2-14w-7.2+10==101.010HKc,则Ni(OH)2的()()()22+2-7.2-14sp=NiOH=0.0110Kcc;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1.0mo
l·L-1,为避免镍离子沉淀,此时()()()27.2-14sp--7.8-12+0.0110OH===10molL1.0NiKcc,则()()-14+-6.2w-7.8-10H===1010OHKcc,即pH=6.2;Fe3+完全沉淀的pH为3.2,因此
“调节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3.2~6.2,故答案为:()()227.2-14-58.7-140.01101010或;3.2~6.2;(5)由题干信息,硫酸镍在强碱中被NaClO氧化得到NiOOH沉淀,即反应中Ni2+被氧化为NiOOH沉淀,ClOˉ被还原为Clˉ,则根据氧化还原得失
电子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Ni2++ClOˉ+4OHˉ=2NiOOH↓+Clˉ+H2O,故答案为:2Ni2++ClOˉ+4OHˉ=2NiOOH↓+Clˉ+H2O;(6)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中还含有Ni2+
,可将其收集、循环使用,从而提高镍的回收率,故答案为:提高镍的回收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的计算、氧化还原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点,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综合迁移能力,解答关键在于正确分析出工艺流程原理,难点在于Ksp
的计算及“调pH”时pH的范围确定。13【答案】(1).1∶4(2).变大(3).d(4).c(5).小于(6).39140.039或43620.390.39140.390.10.39()3等(7).选择合适催化剂等【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分析增大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根据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从图中找到关键数据确定代表各组分的曲线,并计算出平衡常数。
根据催化剂对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对主反应的选择性,工业上通常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减少副反应的发生。【详解】(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6H2⇌CH2=CH2+4H2O,因此,该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
:n(H2O)=1:4。由于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增大压强,则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C2H4)变大。(2)由题中信息可知,两反应物的初始投料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图中曲线
的起点坐标可知,c和a所表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之比为1:3、d和b表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之比为1:4,则结合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判断,表示乙烯变化的曲线是d,表示二氧化碳变化曲线的是c。由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升高温度,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
减小,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小于0。(3)原料初始组成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0.1Mpa建立平衡。由A点坐标可知,该温度下,氢气和水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为0.39,则乙烯的物
质的量分数为水的四分之一,即0.394,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为氢气的三分之一,即0.393,因此,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42360.390.39140.10.390.393pK=(MPa)-3=39140
.039(MPa)-3。(4)工业上通常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目标产品的选择性,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因此,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应当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点睛】本题确定图中曲线
所代表的化学物质是难点,其关键在于明确物质的量的分数之比等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在初始投料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前提下,否则不成立)。14答案:(1)电子云2(2)C有4个价电子且半径小,难以通过
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电子结构(3)σ键和π键spCO2、SCN-(或COS等)(4)分子(5)①32②124解析:(1)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通常用电子云来形象化描述。14C的电子排布图为,所以
其基态原子中,核外存在2对自旋相反的电子。(2)碳的原子有4个价电子,难以通过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3)CS2分子的结构式为,其共价键的类型有σ键和π键,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p;CS2分子为三原子分子,最外层电子总数为16,与其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有CO2或COS、离子为SCN-等。(4)Fe(CO)5的熔点为253K,较低,沸点也不高,所以其固体属于分子晶体。(5)①由题中石墨烯晶体结构图示可得,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原子连接3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
由6个C原子构成,每个六元环占有的C原子数为6×=2;②观察金刚石晶体的空间构型,以1个C原子为标准计算,1个C原子和4个C原子相连,则它必然在4个六元环上,这4个C原子中每个C原子又和另外3个C原子相连
,必然又在另外3个六元环上,3×4=12,所以每个C原子连接12个六元环,而每一个碳原子与其他4个C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由此可得在金刚石晶体的六元环中最多有4个C原子共面。15【答案】(1).三氯乙烯(2).+KOHΔ→醇+K
Cl+H2O(3).碳碳双键、氯原子(4).取代反应(5).【解析】【分析】由合成路线可知,A为三氯乙烯,其先发生信息①的反应生成B,则B为;B与氢氧化钾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则C为;C与过量的二环己基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最后与E发生信息②的
反应生成F。【详解】(1)由题中信息可知,A的分子式为C2HCl3,其结构简式为ClHC=CCl2,其化学名称为三氯乙烯。(2)B与氢氧化钾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OHΔ→醇
+KCl+H2O。(3)由C的分子结构可知其所含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氯原子。(4)C()与过量的二环己基胺发生生成D,D与E发生信息②的反应生成F,由F的分子结构可知,C的分子中的两个氯原子被二环己基胺基所取代,则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
应。(5)由D的分子式及F的结构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