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北省沧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1)页,2.03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784e85a6401197f74f070795f2b06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发生在内环境中的
生理过程是()A.水、K+、血浆蛋白、甘油三酯、载体蛋白、乳酸脱氢酶B.血红蛋白、O2、胃蛋白酶、呼吸酶、氨基酸、磷脂C.乳酸与缓冲物质发生反应D.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CO2和[H]【答案】C【解析】【分析】由
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构成。内环境含有水、无机盐、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抗体等)。与外界相通的结构及其内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如消化道及消化道内的消化酶。【详解】A、水、无机盐(K+)、血浆蛋白、甘油三酯均可存在
于血浆中,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但是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乳酸脱氢酶一般属于细胞内的酶,它们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血红蛋白和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胃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内,磷脂属于生物膜的成分,它们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乳酸与缓冲物质反应主要发生在血浆中,
因此该过程可以发生在内环境中,C正确;D、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CO2和[H]的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D错误。故选C。2.如图为人体的内环境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液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成分首先会进入①,再被运输到各处组织B.
若细胞代谢产物增多,则会使③的渗透压上升C.正常情况下,③渗入转化成①的量远大于渗入转化成②的量D.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仅仅是由①②③构成的液体环境【答案】A【解析】【分析】①~④表示相关液体,①为
血浆、②为淋巴、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详解】A、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成分首先会进入③组织液,再被运输到各处组织,A错误;B、若细胞代谢产物增多,则可能会使③组织液的渗透压上升导致组织水肿,B正确;C、正常情况下,③组织液渗入转化成①血浆的量远大于渗入转化成②淋巴的量,C正确;D、人体细胞生活
的内环境不仅仅是由①血浆、②淋巴液和③组织液构成,还包括脑脊液等,D正确。故选A。3.周末小明回家帮妈妈切菜、拖地,干了很多家务活后,发现手掌上磨出了一个大大的水泡,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泡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至组织液中形成的B.水泡的成分与血浆类似,均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小的水泡可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液体可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答案】B【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
境。2、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其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渗透压基本相同,当经历了一定强度的劳动后,若劳动过程中由于手脚皮肤由于摩擦,导致该处毛细血管壁受损,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血浆中的液体进一步
进入组织液,形成水泡。【详解】A、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A正确;B、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与血浆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错
误;C、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液,也可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正确;D、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
质是不断更新的,D正确。故选B。4.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肝脏中的含量最高,血浆中的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或组织坏死导致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生化指标都是固定不变的B.可通过检测血液中转氨酶的量来诊断受检者是否肝功能异常C.酶和激素都是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D.化学成分的稳定就是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答案】B【解析】【分析】关于“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
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化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A错误;B、“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血浆中转氨酶含量升高
可判断肝脏发生了病变,这说明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B正确;C、有些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例如呼吸酶,C错误;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化学成分和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B。5.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
制。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有()项①人的脑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②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和脊髓组成③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④
神经胶质细胞能直接参与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⑤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的调节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A.0B.1C.2D.3【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
经和脑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其中支配内脏运动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
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其中既有脑神经中的一部分传出神经,也有脊神经中的一部分传出神经。【详解】①人的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①错误;②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大脑、小脑和脑
干等)和脊髓组成,外周神经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②正确;③人体自主神经系统是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其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③错误;④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多于神经元,对神经元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等作用,不
能直接参与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④错误;⑤自主神经系统并不是完全自主,其对内脏的调节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⑤正确。综上所述,错误的有3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6.图示反射弧传导兴奋的部分结构,a、b表示轴突末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A.a、b可能来自同一神经元,也可能来自不同神经元B.a、b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a、b通过突触传递的兴奋都能经细胞膜传递到Ⅰ处D.脑和脊髓中都存在图示这种传导兴奋的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
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一个神经元可以有多个轴突,
所以a、b可能来自同一神经元,也可能来自不同神经元,A正确;B、若a、b来自不同细胞的轴突,分别作用于同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二者释放的递质不干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正确;C、a、b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递质传至至突触后膜,如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不能传递至I处,C错误;D、脑和脊髓中都存
在由多个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即都存在图示这种传导兴奋的结构,D正确。故选C。7.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非条件反射),但单独的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
唾液(条件反射建立)。如果之后只出现铃声而没有食物,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没有(条件反射消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条件反射的建立说明铃声由非条件刺激转化为了条件刺激②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都是学习的过程,
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③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系统内产生了抑制性效应的结果④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味觉属于不同的反射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
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①
条件反射的建立说明铃声由无关刺激转化为了条件刺激,①错误;②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条件反射没有得到强化会逐渐消退,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②正确;③条件反射
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神经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效应的信号,使得条件反射逐渐减弱甚至消失,③正确;④食物引起味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④错误。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8.下
列关于神经调节过程中涉及的“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B.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可以是树突→细胞体→轴突C.神经递质可由突触前膜释放,也可由突触前膜吸收D.在静息电位的形成和恢复过程
中,钾离子只能从膜内流向膜外【答案】D【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
产生膜电位(电信号)的变化,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都是从兴奋部分传至未兴奋部位,A正确;B、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可以是树突→细胞体→轴突,B正确;C、神经递质由突触前
膜释放,发挥作用后在突触间隙中被降解或被突触前膜回收,C正确;D、在静息电位的形成过程中,钾离子从膜内流向膜外维持静息电位,在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中,需要依靠钠钾泵,钾离子从膜外流向膜内,D错误。故选D。9.电影《热辣滚
烫》中贾玲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和运动减肥瘦身100斤。进行运动时,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下列叙述正确是()A.若通过过度节食的方式减肥,会因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水肿B.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内脏活动增强C.运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刺激下丘脑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D.运动时,大脑皮层
可以通过中央前回直接控制手部的动作【答案】A【解析】【分析】自主神经系统:(1)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2)功能: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
,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解】A、过度节食会导致摄入蛋白质的量减少,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减小,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B、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会被抑制,B错误;C、运动时产生的CO2刺激脑
干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C错误;的的D、大脑皮层是控制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脊髓是控制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通过脊髓间接控制手部的动作,不是直接控制,D错误。故选A。10.辣椒素受体(TRPV1)是感
觉神经末梢上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等刺激可将其激活,并打开其通道,激活机制如图。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辣椒素的刺激下,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B.吃辛辣食物时喝热饮会加剧痛觉,这与辣椒素和高温均可激活TRPV1有关C.当
TRPV1被高温激活后,产生的信号沿传入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皮层D.辣椒素与TRPV1结合后,会引起Ca²和Na⁺内流,该过程不消耗ATP【答案】A【解析】【分析】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适宜的刺激和完整的反射弧是发生反射的前提,完整的反射弧应该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和效应器。【详解】A、在辣椒素的刺激下,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该过程不属于反射,A错误;B、据题干可知,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等刺激可将TRPV1激活,进而使大脑皮层形成痛觉,故吃辛辣食物
时喝热饮会加剧痛觉,B正确;C、当TRPV1被高温激活后,TRPV1通道打开,促进钙离子和钠离子进入细胞,产生的信号沿传入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皮层,C正确;D、辣椒素与TRPV1结合后,会引起Ca2+和N
a⁺内流,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该过程不消耗ATP,D正确。故选A。11.某研究小组欲探究神经系统控制心脏活动时,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还是电信号,研究人员取了两颗相同的蛙心脏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一个保留支配心脏的某种神经(甲),另一颗心脏剔除全部
神经(乙)。下列有关的实验设计及分析错误的是()A.营养液的成分及各种物质的含量应与人体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含量基本相同B.剔除控制乙心脏的神经,可避免电信号对乙组实验结果的干扰,利用了实验处理的“减法原理”C.若刺激甲组神经,
心脏跳动加快,说明保留的神经是控制心脏的副交感神经D.若取刺激后的甲组营养液注入乙组营养液中,乙心脏跳动也加快,则说明神经元与心肌细胞间传递的是化学信号【答案】C【解析】【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
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解】A、为保持蛙心脏正常生活,维持其生存所需pH等外部条件,营养液的成分及各种物质的含量应与人体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含量基本相同,A正确;B、剔除控制乙心脏的神经,是人为减少某因素的影响,这是利用了减法原理,避免电信号对乙组实验结果的干扰,B正确;
C、若刺激甲组神经,心脏跳动加快,说明保留的神经是控制心脏的交感神经,C错误;D、若取刺激后的甲组营养液注入乙组营养液中,乙心脏跳动也加快,说明刺激后,甲组神经元产生了化学物质促进乙心脏跳动,因此神经元与心肌细胞
间传递的是化学信号,D正确。故选C。12.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
不完全B.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C.损伤发生在海马体时,患者可能很难形成短时记忆D.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答案】B【解析】【分析】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脊髓的生理活动。缩手反射为非条件反射。【详解】A、排尿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低级中枢在脊髓,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的完全,A正确;B、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损伤后,患者与讲话有关的肌肉和发声器官完全正常,能发出声音,但不能表达用词语表达思想,B错误;C、短时记忆的形成与海马区有关,损伤发生在海马体时,患者可能很难形
成短时记忆,C正确;D、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此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因为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D正确。故选B。13.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道”,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脑功能的调控。如图是可卡因引起多巴
胺作用途径异常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巴胺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扩散进突触后膜引起后膜兴奋B.抑制性神经元兴奋,引起多巴胺释放量增加,使人产生愉悦感C.可卡因与多巴胺竞争结合多巴胺受体,使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含量增多D.长期使用可卡因可能出现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对可卡
因产生依赖【答案】D【解析】【分析】1、神经元之间相接的结构是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2、由图可知,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
用后可能过多巴胺转运体运输进入突触小体,而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详解】A、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冲动传来时,多巴胺以胞吐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扩散进
突触后膜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不进入后膜),由于多巴胺属于兴奋性递质,引起钠离子内流,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产生兴奋,A错误;B、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神
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内流,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受到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量减少,使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含量减少,B错误;C、可卡因与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入细胞,导致其与后膜
受体持续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从而增强并延长多巴胺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C错误;D、吸食可卡因后,多巴胺重吸收受阻,因此可导致突触间隙中过多的多巴胺多次刺激突触后细胞,而中枢神经系统会通过减少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的数
量来适应这一变化,这样会使中枢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就需要不断地吸食毒品,最终形成毒瘾,D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大部分在感染期伴有轻度肝水肿和高水平血浆肝酶。临床上的常规治疗需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还需要定时监测血氧饱
和度等指标。如图为人体肝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外液。错误的是()A.内环境中的CO2排出体外,至少需要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B.对患者肌肉注射某种消炎药进行治疗,药物首先进入的细胞外液是aC.肝水肿的原因主要是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细胞受损,血红
蛋白和细胞内液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渗透吸水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答案】AB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题图为人体肝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分析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液,d是消化系统,
e是泌尿系统,f是呼吸系统。【详解】A、如果血浆中的CO2排出体外,需要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生物膜),肺泡壁细胞(2层生物膜),所以至少需要穿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的B、对患者肌肉注射某种消炎药进行治疗,药物首先进入的细胞外液是b组织液
,B错误;C、肝水肿的原因主要是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细胞受损,血浆蛋白(不是血红蛋白)和细胞内液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渗透吸水,C错误;D、内环境的稳态需要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这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D正确。故选ABC。15.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记忆力、语言等功能衰退。乙酰胆碱是一种有助于记忆的神经递质,在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石杉碱甲是我国科学家研发的一种药物,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阿尔茨海默症轻度患者看不懂文字,说明大脑言语区出现功能障
碍,其中的V区受损B.乙酰胆碱是一种分泌蛋白,其合成加工过程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参与C.降低患者乙酰胆碱的分泌量也是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良好思路D.石杉碱甲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原理,可能是抑制了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答案】BC【解析】【分析】1、大脑皮层的语言区有S、W、V、H
四个区域,S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W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V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H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2、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衰退、语言功能衰退等,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含量偏低
,乙酰胆碱是一种有助于记忆的神经递质。【详解】A、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看不懂文字,说明大脑皮层V区受损,A正确;B、乙酰胆碱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碱,不属于蛋白质,B错误;C、阿尔茨海默症的记忆力衰退,乙酰胆碱是一种有助于记
忆的神经递质,因此提升患者乙酰胆碱的分泌量也是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思路,C错误;D、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其活性被抑制,乙酰胆碱的分解量降低,含量增加,有助于记忆,因此“石杉碱甲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原理,可能是抑制了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这一说法是合理的,D正确。故选BC。
16.电信网络诈骗中骗子往往会利用被害人不懂验证码等效于银行卡密码的情况,设法骗取被害人的验证码后将钱转走,研究发现,重复刺激海马体突触前神经元时,位于树突上的突触后膜会接受信息,从而建立神经元之间稳定的联系形成记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被害人临时记住验证码属于第一级记忆,经历此事件后可能会
形成长时记忆B.神经递质与位于树突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可以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C.位于树突上的突触后膜接受信息后,会将兴奋传导到该神经元的胞体部分D.每一次兴奋传递后,神经递质所与受体分开,迅速被降解【
答案】BD【解析】【分析】兴奋在突触小体中传递时信号的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信号的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详解】A、被害人临时记住验证码属于第一级记忆,第一级记忆中的小部分信息经过反复运用强化在第一级记忆中停留的时间延长,这样就很容易转
入第二级记忆,从而形成长时记忆,A正确;B、神经递质与位于树突上(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结合,可以完成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B错误;C、位于树突上的突触后膜接受信息后,会将兴奋传导到该神经元的胞体部分,再传导到轴突部分,C正确;D、每一次兴奋传递后,神经递质会迅速
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其持续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BD。17.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排尿反射,成年人还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平时,膀胱壁肌肉舒张,尿道括约肌收缩,不会引起排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年人有意识的憋尿过程体现了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B.如果在e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会引起大脑皮层产生“尿意”C.膀胱壁内的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在a、b之间的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D.脊髓受伤导致b、c受损的截瘫病人无法完成排尿【答案】AC【解析】【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高级中枢调节起着主导的作用。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详解】A、成年人有意识的憋尿过程体现了脊髓中的
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说明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的特征,A正确;B、e处位于传出神经上,如果在e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产生的兴奋不会传到大脑皮层,不会引起大脑皮层产生“尿意”,B错误;C、a、b之间的神经纤维
为反射弧的一部分,因反射弧中存在突触而导致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导,所以膀胱壁内的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在a、b之间的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C正确;D、脊髓受伤导致b、c受损的截瘫病人可以完成排尿,因为脊髓中低级中枢控制的排尿过程可
以完成,只是不再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D错误。故选AC。18.图1为某神经元网络的部分结构,图2为图1中的电表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电位变化,图3为图1中某突触的放大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1中各突触生
理性质一致,则施加适宜刺激后电表中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B.图2中B点之后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图2中A点和B点处,膜外Na+浓度均高于膜内D.图3中,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
膜会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答案】BC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图2是在图1所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膜内外电位随时间变化图,分析可知B点表示产生的动作电位最大值;图3中A、B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突触)
放大。【详解】A、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则施加适宜刺激后,电表中所在神经元可兴奋多次,电流表指针偏转多次,A错误;B、图2中B点之后为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此时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B正确;C、钠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一般情况下,细胞外的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图2中A点和B点处,膜外Na+浓度均高于膜内,C正确;D、图3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面离子通道开放,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D正确。故选B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19.人体
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图甲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A是小肠),I、II是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为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②④所在位置是某些管
道的横切面。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B、D分别表示____,I表示____。O2从体外进入肝脏细胞至少需要通过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2)图甲中的a对应图乙中的____(填序号),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的含量有关。从组织液与血浆的关系看,导致组织水肿的因
素很多。下列各项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有____。A.营养不良B.肾小球肾炎C.吃了很咸的食物D.淋巴循环受阻(3)图乙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填序号)。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pH仍能维持在____(填数值)正常范
围内。【答案】(1)①.肾、肺②.消化、吸收③.9(2)①.①②.无机盐、蛋白质③.ABD(3)①.⑤②.7.35-7.45【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甲a、b、c分别为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是大多数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
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表示小肠,B表示肾,C表示皮肤;D表示肺。图乙①为血浆,②为毛细血管壁(细胞),③为组织液,④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⑤为细胞内液。【小问1详解】图甲中的B器官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同时进行重吸收,因此是肾,人体通过D器官与体外进行气体交换,故D是肺,I
表示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氧气从体外进入肝脏细胞至少需要穿过肺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红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到达肝部组织液,再穿过肝细胞膜即到达肝细胞内,至少经过4×2+1=9层细胞膜,即9层磷脂双分子层。【
小问2详解】根据图甲中箭头的方向和内环境组成的关系可知,图甲中的a为血浆,位于毛细血管中,故对应图乙中的①;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无机盐离子有关。A、营养不良使摄入蛋白质减少,会使血浆中蛋白减少,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从血浆吸水,导致组织水肿
,A正确;B、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会使血浆中蛋白减少,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从血浆吸水,导致组织水肿,B正确;C、吃了很咸的食物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血浆从组织液吸水,不会出现组织水肿,C错误;D、淋巴循环受阻导致组织液中部分蛋白无法通过淋巴循环运走,导致组
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从血浆吸水,导致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ABD。【小问3详解】二氧化碳是细胞呼吸的产物,来源于细胞内液,故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⑤细胞内液;正常人血浆的pH的范围是7.35-7
.45之间。20.下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及其内环境,①~③表示体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元由_____和突起等部分构成,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传导的方向是从树突到_____。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等作用的细胞甲、乙是_____细胞,它们的数量比神经元_____。神
经元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填序号)。(2)“大头娃娃事件”是因为婴儿长期食用了蛋白质含量极低的劣质奶粉,而发生头部脑组织水肿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婴儿发生头部脑组织水肿的原因是_____。(3)对图中结构
的部分化学成分进行测定,数据如下表(表中不包含淋巴液的测定数据):表中的A、B、C、D与图中③相对应的是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列举Na的重要作用:_____(答出两点)。成分/(mmol·L-¹)Na+K+Ca2+Mg2+Cl-蛋白质AB1425.02.51.5103.
316.0C1474.02.251.0114.01.0D101400.510.352547【答案】(1)①.细胞体②.轴突末梢③.神经胶质④.多⑤.②(2)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流向组织液的液体增多(3
)①.B②.③为血浆,属于细胞外液,含有较多的Na+、Cl-和蛋白质③.维持渗透压、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解析】【分析】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主要的理化性质。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树突是细胞体向外伸出的树枝状的突起,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轴突是神经元的长
而较细的突起,它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小问1详解】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树突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再经轴突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
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等作用的细胞甲、乙是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神经元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对应图中的②。【小
问2详解】婴儿长期食用了蛋白质含量极低的劣质奶粉,会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浆的渗透压减小,流向组织液的液体增多,导致组织水肿。【小问3详解】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其含有较多的Na+和Cl-,细胞内液含有较多的K+和蛋白质,所以A是细胞外液,D是细胞内液;B与C比
,B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所以B是血浆,由于表中不包含淋巴液,所以C为组织液。图中③位于毛细血管中,为血浆,对应表中的B,因为血浆中含有较多的Na+、Cl-和蛋白质。Na+的作用有可以维持渗透压,以维持细胞的形态;Na+还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
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所以Na+对于生命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1.图1中的甲是反射弧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乙是神经纤维的局部放大图,图2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机理,a为细胞膜上的结构,多巴胺
有传递兴奋、愉悦心情的作用,回答问题:(1)图中①为____。③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2)图1乙中A、B、C三处,属于兴奋区的是____,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形式____,如果将神经纤维置于蒸馏水中,则不会产生这种兴奋区,原因是
____。(3)图2中,轴突末端释放多巴胺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的特点,该过程完成的信号转化为____。(4)图2中的a是____;可卡因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使其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请据此并结合图2分析,吸食可卡因会导致大脑有关神经中枢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的作用机制可能
是____。【答案】(1)①.感受器②.神经递质只存在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2)①.B②.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或电信号③.该点的膜电位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蒸馏水中无钠离子(3)①.流动性②.电
信号到化学信号(4)①.多巴胺的特异性受体②.可卡因会阻碍(抑制)突触前神经元回收多巴胺,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增多,从而使大脑相关神经中枢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
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小问1详解】的图中①所连的神经纤维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因此①为感受器;③处指神经元
与神经元相接近的地方,称为突触,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涉及信号转导,轴突末梢电信号传来后会刺激突触小体内神经递质向突触前膜移动并经胞吐的方式释放,扩散到突触后膜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
化,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结构中只能单向传导。【小问2详解】图1乙中A、B、C三处,根据电位分布可知,属于兴奋区的是乙,因为该处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状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形式为局部电流、电信号或神经冲动。如果将神经纤维置于蒸馏水
中,则不会产生这种兴奋区,因为兴奋区意味着动作电位产生,而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蒸馏水中无钠离子,因而不能产生兴奋。【小问3详解】图2中,轴突末端释放多巴胺的方式是通过胞吐过程实现的,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同时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实现,该过程完成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小
问4详解】图2中的a位于突触后膜上,是多巴胺的特异性受体;一般情况下,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多巴胺转运载体转运回突触前膜,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受到多巴胺的作用而兴奋,而可卡因会阻碍(抑制)突触前神经元回收多巴胺,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增多,从而使大脑相关神经中枢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故吸食可卡因会导
致大脑有关神经中枢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22.人的手指不小心触碰到了尖锐的东西,手就会迅速缩回,反射弧结构如图所示,A、B、C、D、E分别代表反射弧上不同的位置点(图中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1)缩手反射是一种__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
位于__________;效应器是__________。(2)由于某些原因,图中反射弧在阴影处受损,但损伤的具体程度未知。为了检测损伤的部位,现将灵敏电流计的两电极分别连接在A、B两点的膜外,用电刺激__________(填“C”、“D”或“E”)点,观察
指针偏转的次数和骨骼肌的反应情况。若指针偏转__________次,骨骼肌__________(填“收缩”或“不收缩”),表明只损伤了阴影中的传入神经。(3)图中神经递质以__________方式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内的
变化是__________。(4)已知箭毒是一种神经性毒素,能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而阻断突触间的兴奋传递。为验证箭毒的作用,将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先放置在__________(填“箭毒”或“乙酰胆碱”)溶液中,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收缩情况;再将该标本转移到__________(填“箭
毒”或“乙酰胆碱”)溶液中,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收缩情况。预测两次腓肠肌的收缩情况为__________。【答案】(1)①.非条件反射②.脊髓③.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2)①.C②.1③.收缩(3)①.胞吐②.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写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不给分)(4)①.①箭毒
②.乙酰胆碱③.第一次腓肠肌不收缩,第二次腓肠肌不收缩【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
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小问1详解】缩手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小问2详解】分析题意,电刺激点若选A点,只要传入
神经受损,无论传出神经是否受损,骨骼肌均不收缩,若选D或E点,兴奋无法经过神经中枢中的突触传到A、B、C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只能从感受器一侧向效应器一侧传递),当刺激C点时,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可以同时
向两侧传导,故为了检测损伤的部位,应将图2的灵敏电流计的甲、乙两电极分别连接在A、B两点,并用电刺激刺激C点,观察灵敏电流计偏转的次数和骨骼肌的反应情况;当刺激C点时,若只损伤了阴影中的传入神经,则兴奋只能传导到B点,电流计只偏转1次,若传出神经没
有受损,则兴奋经过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可以传递到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小问3详解】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可引发突触后膜的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则膜内电位的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小问4详解】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箭毒(一种神
经毒素)能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而阻断突触间兴奋传递,故在连接好标本后完成下列操作:将标本转移至箭毒溶液中,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并记录;将标本转移至乙酰胆碱溶液中,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并记录。由于实验预期是“箭毒能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而阻断突触间的兴奋传递”,故经箭毒处理后,乙
酰胆碱不能发挥作用,两次腓肠肌均不收缩。23.如下图所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可支配骨骼肌收缩运动,同时通过其突触侧支与闰绍细胞构成突触加以调控,右侧为其中某一突触的放大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注:“·”为
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为甘氨酸,“▄”为士的宁。(1)人体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在脊髓,还受大脑皮层____区的支配,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___调节。(2)当闰绍细胞的轴突末梢膜内外电位为____时,其突触小体就会释放甘氨酸。结合图示可知甘氨酸为抑制性神经递质,
判断依据为____。(3)中药马钱子是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种子(含士的宁),有病人超量误服后马上出现肢体抽搐的症状。请结合图解释其中机理:____。【答案】(1)①.第一运动②.分级(2)①.外负内正②.
甘氨酸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氯离子内流,使膜电位差增大(3)超量误服士的宁会阻碍氯离子通道,使闰绍细胞不能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进行抑制,导致骨骼肌过度兴奋,表现为肢体抽搐【解析】【分析】1、神经调
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他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小问1详解】人体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在脊髓,还受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支配,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小问2详解】当闰绍细胞的轴突末梢兴奋时,即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时,其突触小体就会释放甘氨酸。结合图示可知甘氨酸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判断依据为甘氨酸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氯离子内流,使膜电位差增大。【小问3详解】据图可
知,超量误服士的宁会阻碍氯离子通道,使闰绍细胞不能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进行抑制,导致骨骼肌过度兴奋,表现为肢体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