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高考】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633.340 KB
  • 2024-11-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高考】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高考】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高考】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高考】.docx,共(12)页,633.34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6efb29ed47ef86801d41baadf3ed6a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讲气压带和风带课标考点知识细化素养要求应用实践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影响三圈环流的成因熟练绘制三圈环流简图分析判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准确判断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对气

候的影响正确分析某地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判断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影响分析季风环流的成因与分布季风气候的成因与分布依据分布判断季风气候类型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分布及移动1.三圈环流的形成与主要的气压带和风带读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1)三圈环流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

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成因(以北半球为例)①气压带名称成因A赤道低气压带气流受热膨胀上升(热力因素)C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动力因素)E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到冷气流之上(动力因素)G极地高气压带气流受冷收缩下沉

(热力因素)②风带名称成因对应的南半球风带风向B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东南风D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西北风F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东南风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1)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特别提醒](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气压带也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2

)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二、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及

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2.分布月份被切断的气压带形成气压中心亚欧大陆太平洋大西洋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亚洲高压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亚洲低压3.独特的大气环流——季风环流1月7月东亚季风西北风东南风南亚季风

东北风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特别提醒]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北回归线附近的世界各地均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2.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升起的

五星红旗主要向西北方向飘扬。(√)3.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因信风带的辐合作用盛行上升气流。(×)4.亚欧大陆东部冬季的盛行风以东北风为主。(×)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1.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①~⑦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⑤东北信风带,⑥盛行西风带,⑦极地东风带。(2)该图为北(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3)若①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此时北半球为夏季。(4)在全球气压带中,属于热低压的是赤道低气压带,属于

热高压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冷高压的是极地高气压带,属于冷低压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填名称)2.读某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为北半球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理由是亚欧大陆上为低压中心,太平洋和大西洋上为高压中心。

(2)此时亚欧大陆上的亚洲低压(气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带)。(3)此时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受什么大气环流控制:甲西南季风,乙副热带高气压带,丙极地高气压带,丁东南季风。三、区域认知——趣味思考1.我国东南部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东南部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强大的东南季风,将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吹到陆地上,带来丰富的降水,因而没有形成西亚、北非等地区的沙漠气候而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2.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区一定降水稀少吗?[提示]不一定。信风

性质是干燥的,受其影响一般降水稀少;但如果信风从海洋上经过,将会含有大量的水汽,遇到地形的抬升作用,就会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对应学生用书第68页)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例1](2018·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

之地❶。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1)~(2)题。(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2)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

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生物类型多样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D.人类活动影响少[思维流程]信息提取❶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❷图中显示出恩克斯堡岛的经纬度位置,陆缘冰界、海洋永冰界、冰盖雪被的分布状况教材寻因极地地区存

在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综合判断(1)由信息❷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南纬70°~80°之间,应为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控制,盛行东南风,由此可判断五星红旗是向西北方向飘扬(2)结合信息❶和❷

可知,恩克斯堡岛上分布有冰盖雪被,附近靠近陆缘冰界和海洋永冰界,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盖雪被融化,陆缘冰界和海洋永冰界发生变化,在此考察优势明显[尝试解答](1)D(2)B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①

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则气压低;温度低,则气压高。a.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b.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②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

沉,则气压高。a.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b.副极地低气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

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图)(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2.图示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命题视角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与移动规律分析(2019·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测试)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B.东北风、东南风、

西南风、西北风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2.热带辐合带()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D.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1.D2.D[第

1题,读图可知,①②分别为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低纬信风,③④分别为其高空风带,根据气压带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具体风向。①位于0°~15°N之间的近地面,处于东北信风带,风向是东北方向;②位于0°~15°S之间的近地面,处于东南信风带,风向

是东南方向;③位于15°S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吹西风;④位于15°N高空,最终吹西风。故选D项。第2题,图示辐合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的影响,对于北半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对于南半球而言,夏

季偏南,冬季偏北;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影响;影响的地区主要是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受热带辐合带影响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命题视角二分析判断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2017·全国卷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

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3~4题。3.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4.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

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3.A4.B[第3题,由材料可知,尼罗河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说明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是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A对,B错。尼罗河在每年

6~10月泛滥,说明降水集中,季节分配不均;C、D错。第4题,尼罗河泛滥区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区植物的耕种期在夏季,此时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适合在尼罗河泛滥区种植,B对。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植物的耕种都是在高温多雨的

条件下,不适合尼罗河泛滥区,A、C、D错。]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例2](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❶。读图,回答(1)~(2)题。(1)该月最可能是()A.

3月B.6月C.8月D.10月(2)此时,澳大利亚()A.①地天高云淡B.②地干热风大C.③地南风暴雨D.④地北风酷热[思维流程]信息提取❶图示区域为澳大利亚,反映的是某月19日18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❷图中显示出了①、②、③、④地

的位置教材寻因受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澳大利亚西北部夏季盛行西北季风,冬季盛行东南信风;在等压线图中,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等压线密集,风速大;等压线稀疏,风速小;在水平方向,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综合判断(1)由图中的等压线分布状况可知,副热带高

压脊线基本沿40°S延伸,20°S附近有两个较明显的强低压,说明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应为南半球夏秋季节,因此该月份最有可能为3月份(2)结合图中显示的①、②、③、④地的位置可判知,①地处在高压脊附近,受下沉气流控制而多晴朗天气;②地等压线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

小,因此风速小;③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为偏东风;④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侧,为偏西风,且受海洋影响,气温比较凉爽[尝试解答](1)A(2)A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出现与季风环流的形成(1)1月份季风环流的

成因上图中的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澳大利亚的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的。(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上图中的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的;东亚季风是因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季风影响。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特点的比较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印度洋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高温高湿势力强弱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

涝、寒潮等灾害旱涝灾害命题视角一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影响分析(2019·湖北名校联考)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

完成1~2题。1.图示时段,东亚地区()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2.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A.夏季风逐年增强B.夏季风逐年减弱C.1961年华北地区降

水偏少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1.C2.D[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海陆热力差指数有正有负,不能说明陆温高或海温高;陆表与海表温度没有持续上升;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但并不是固定的周期性变化。第2题,当海陆热力差指数为正时,夏季风较强,反之较弱;海陆热力差指数时正时负,说明

夏季风时强时弱;1961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大且为正,夏季风强,影响北方时间长,说明华北地区降水偏多;1980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小且为负,说明夏季风弱,在南方停留时间长,江淮地区降水偏多。]命题视角二地形对季风环流的影响甲图和乙图分别为青藏高原隆起前后1月和7月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青藏高原隆起前后M地风向和N地风速变化正确的是()A.冬季,M地由盛行西南风变为西北风B.冬季,N地风速变大C.夏季,M地由盛行东北风变为东南风D.夏季,N地风速变

小4.青藏高原隆起后对图示地区气压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北移B.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南移C.高压中心北移、低压中心南移D.高压中心南移、低压中心北移5.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气候的影响是()A.我国冬季风变强,夏

季风变弱且范围小B.全球气候变暖,粮食产量增加C.南亚夏季风变强,但其影响范围受到制约D.天气系统紊乱,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3.A4.C5.D[第3题,根据等压线走向确定风向,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速。甲图中高压控制陆地,此时为冬季,M地由盛行西南风变为盛行西北风;N地风速变小。乙图

中低压控制陆地,此时为夏季,M地由盛行西南风变为偏东风,N地等压线变得更密集,风速变大。第4题,由图例可知,实线表示青藏高原隆起前的等压线,隆起后的等压线是虚线,可以看出甲图中高压中心北移,乙图中低压中心南移

。第5题,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B错;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我国夏季风增强,但对我国夏季风也有阻挡作用,使其影响范围变小,A错;根据乙图中低压中心位置变化可判断,青藏高原隆起后南亚季风增强,但隆起后的高原也制约了其影响范围,C对;D项

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D错。]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