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1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157.322 KB
  • 2024-09-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1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docx,共(11)页,157.32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5e35b27b5f84d5b15f32f16bf6a96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阳一中2020年秋期高二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

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2.如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

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3.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有很多宰相出自世家大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

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A.科举制度利于选拔优秀人才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C.门阀士族仍具有较大影响力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4.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这些党派大

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这一现象的出现A.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B.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C.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5.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

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B.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6.下图为1958

年1月我国《人民日报》发表的时政漫画。该漫画反映了当时A.美苏共同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B.美苏已结成主宰世界的军事联盟C.中苏关系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D.和平与发展成为当时世界的主题7.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崭露头角。下列关于日内瓦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会议和平解决了朝

鲜和印度支那问题B.周恩来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B.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D.达成的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8.抗战期间,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实行新闻封锁。1944年,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冲破阻碍到延安等地采访

,写成《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这些报道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C.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9.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

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哪项表述符合材料表达的含义A.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第一部资

产阶级成文法典10.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表明美国A.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出现动摇B.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分权制衡原则发生巨大变化D.国家

政策受到国际形势影响1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

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12.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现金收入。但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这一个案例A.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

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B.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结论C.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D.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解释13.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

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14.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

,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A.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B.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15.1993年底,“绝大

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C.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16.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

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17.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

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18.1928年,斯大林在《论共产国际纲领》的报告中说:“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专

政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利用市场,通过市场,而不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不要市场,在市场以外来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上述言论意在A.大力推动“一五”计划的全面开展B.规避对取消新经济政策的指责C

.为推广市场机制提供理论依据D.为工业化的实施提供指导思想19.斯大林1930年3月2日在《真理报》发表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批评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严厉指出:“某些同志被胜利冲昏头脑,失去了理智和冷静的眼光。我指的不仅是地方工作人员,而且是个别省委工作人

员和个别中央委员。”斯大林的这一做法A.彻底终止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B.失去了苏联广大农民信任与拥护C.有利于纠正集体化运动中的错误D.促进了集体化运动健康稳定推进20.某位学者在2015年12月说到,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

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此言论意在说明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B.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C.发展中国家运用关税保护利益D.降低关税有利于经济发展21.《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

,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22.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髙

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反映出孔子A.重视人的主体地位B.强调理性思考C.主张维护等级秩序D.反对贵族专权23.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

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A.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B.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C.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D.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24.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

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B.国家权力全面深入了基层社会C.理学逐渐成为了官方哲学D.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25.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

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D.

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26.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

赋和唐诗D.元曲和京戏27.吴承恩塑造了猪八戒这样一个角色: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是重要的,他也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棺木”。在当时,这一角色A.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

B.揭示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C.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D.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28.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

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29.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康熙时

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A.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B.对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C.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D.恢复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30.“王天下”是儒家对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

到先秦儒家再到西汉诸儒,“王天下”的解释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儒家A.正统地位不断加强B.哲学体系日益完整C.神学色彩逐渐浓厚D.因时而变创新突破31.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则把平等明

确地扩大到一切人,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民阶层力量削弱B.封建专制统治加强C.人文主义不断传播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2.“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33.论及某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时,赞之者说他是自由、民主和人权的提倡者,毁之者说他鼓吹“暴力”。这位思想家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34.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

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A.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

位B.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C.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D.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35.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刑,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饮毒而死。公元前323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之罪判处色雷斯人亚里士多德死

刑,而他却选择逃离雅典。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亚里士多德无法接受不公正的判决B.亚里士多德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C.逃跑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精神D.亚里士多德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36.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

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37.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

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二者都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B.民族矛盾成为德意志主要矛盾C.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D.建立资产阶级廉俭教会的需求38.一位西方艺术家的画作有诸多时代性突破:将亚当和夏娃的人物比例放大,将代

表神权的天使比例缩小并置于背景之中;通过画中人物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神态烘托画面的悲剧气氛。这些突破蕴含的思想主旨是A.反对宗教信仰B.否定专制王权C.提倡人性解放D.追求科学理性39.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

当作图像崇拜的。两者A.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人的地位的关注B.对人的地位的认识是对立的C.都直接冲击了封建专制思想D.都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40.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由此可见,相对论的提出A.是对微观世界研究的结果B.是科技教育进步的必然C.是对近代科学的彻底否定D.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第Ⅱ卷二、材料阅读题(共三题,4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中国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治理”理念。《尚书》即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各家提出不同的治国理念,以“王道”、“霸道”、“帝道”构建理想的治理模式。汉武帝虽将儒学作为

治国核心思想,但也借鉴了法家许多主张。在此之后,历代统治者对儒、法普遍采取了兼容并收的态度。……中国人重血缘和亲情,中国基层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深知,将皇权伸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在广大乡村更多地利用乡绅进行管

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长治久安。自古以来,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就有着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间虽也面临内部和外部挑战,但中国作为“大一统”的整体都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没有像欧洲大陆一样很早便裂变为许多个国家。——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

》等材料二启蒙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治理最核心的理论渊源、思想根基和价值取向。它认为:科学理性能有效解释自然现象,将其推广至政治生活领域必将有助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有序运行;封建专政纵权、贪腐、压迫民众,原因在于权力不受限制

;国民或公民应该在国家的物质生活、法律制定、权力运行、文化创造、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从未有过的作用;主张每一位公民均可以“无差别地”参与到国家运行与对国家的治理、监督中,国家有责任保护公民个人参政的基本权利;政

府应主导实施国民教育,培养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精神以及热爱民族国家、民主政治的合格公民。……这些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和治理,而且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摘编自季卫兵《西方启蒙主义的国家治理取向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主义主张的治国理念并分析其成因。(6分)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

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这些东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产生过明亮的火花。但是,他们在总体上又是微弱的,不能突破封建主义的硬壳。一直到龚自珍,

还只能是“药方只贩古时丹”。在中国,新东西的出现只能在鸦片战争之后。——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任选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2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43.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王室与议会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英国的农民革命运动气势高涨,主张限制新议会的权力范围,由此在辉格党执政期,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就成为了一剂良方,在英国政局动荡之际

,洛克作为思想家对混乱局面下的政治论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他认为公共权力是个人权利让渡凝聚而成的,公共权力既作用于全体公民,也对其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强制力,其目的是以保护公民的利益为主。政府一旦违背了这个目的,

这种公共权力就会由于授予者的撤回而消散。洛克作为古典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理论和哲学思想都结合了英国17世纪的政治现况,本身带有较强的时代特色。他的理论和思想也成为了维护自由主义和个人权利的主要武器。——摘编自杨雪纯《洛克政府观研究》

材料二牛顿力学所实现的天体的运动与地球上物体运动的综合,从根本上否定了千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天贵地贱观,加速了近代科学思想的解放和繁荣发展;而牛顿的科学方法,则开创了物理学研究与数学研究交叉综合的新局面,为后来的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样板。也正因此,贝尔纳称赞牛顿的《原理

》是“新科学的经典,书中举证的种种方法可以作为以后推广的泉源而受到崇敬。”——摘编自何亚平《牛顿科学成就和科学方法的统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的政府观,并说明其产生的社会环境。(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顿力学定理的

社会影响,并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洛克思想与牛顿力学的共同作用。(8分)第三次历史月考答案1--5DCCAD6-10CABAD11-15AACAD16-20BABCB21-25BABAA26-30ACDBD31-35DDCDD36-40ABCAD41.(共13分)(1)特点:历史悠久;以

民为本;理念多元,内涵丰富(儒法道结合);在继承中发展(适时调整);利用宗法纽带加强地方治理;强调大一统。(任答3点3分)影响:形成较为系统的国家治理理念;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和整体意识;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了借鉴。(4分

)(2)理念:崇尚科学理性;强调分权制衡;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保障公民参政自由;发展公民教育等。(任答3点3分)成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思想不断解放;传统国家治理理念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任答3点3分)42.(12分)【示例

一】观点: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处于缓慢变化中。(2分)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经济:农耕经济日益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诗、词、戏曲、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出现并不断发展,文化繁荣。思想:汉武帝后儒学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但一直处

于改造发展中,先后出现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等。科技:科技不断发展,明清时传统科技达到顶峰,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任答四个方面即可得8分)综上所述,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发展缓慢,但并不是停滞不前,只是变化微弱。(2分)【示例二】观点:明清之际中国出现社会转型机遇。(

2分)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失去活力,阻碍社会发展。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思想:明清之际出现批判君主专制等带有早期启蒙思想性质的进步思潮。科技:西方近代科技传入。文化:出

现了《红楼梦》《儒林外史》等批判封建社会的文艺作品。(任答四个方面即可得8分)综上所述,明清之际,封建制度日趋衰落,新的社会因素开始出现,中国面临社会转型的重大机遇。(2分)【示例三】观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转型。(2分)政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兴起。经济

:洋务运动迈出近代化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不断发展。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入;维新思潮、三民主义、民主科学等先进思想不断涌现。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文明化。(任答四个方面即可得8分)综上所述,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化转

型。(2分)43.(共15分)(1)政府观:社会契约;权力制衡(早期三权分立);立宪君主制。(3分)社会环境:资产阶级革命;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理性的进步(社会科学的进步)。(4分)(2)影响:标志近代科学产生;冲击欧

洲宗教神学;改变社会生活;推动资产阶级革命。(4分)共同作用: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4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