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大联考生物试题答案(详解版)

DOC
  • 阅读 1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8.893 KB
  • 2024-11-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大联考生物试题答案(详解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大联考生物试题答案(详解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大联考生物试题答案(详解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10人购买 付费阅读1.6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大联考生物试题答案(详解版).docx,共(5)页,18.89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5c8f2058ac63fe4f45e3849adc862b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11月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高一期中联考生物学参考答案1.D【解析】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错误;B、人的每个细胞相对独立,需要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

动,B错误;C、魏尔肖的研究表明,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C错误;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D正确。2.B【解析】①核膜的有无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可确定这

些生物类别,①不符合题意;②DNA的有无不能用于判断该单细胞生物的类别,因为所有的细胞中都含有DNA,②符合题意;③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③符合题意;④所有的细胞结构中都含有细胞膜,不能作为分类的依据,④符合题意;⑤是否含染色体,含有染色体的是真菌,没有染色体的是细菌,可确定这

些生物类别,⑤不符合题意。3.B【解析】A、植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A错误;B、生态系统组分是指组成生态系统的物质,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江水、阳光、空气

、无机盐、有机质、岩石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江水、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可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B正确;C、病毒属于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C错误;D、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

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这些菌种类多样,不属于一个种群,D错误。4.C【解析】A、锌和硒是微量元素,A错误;B、多肽中不含磷元素,不能利用其中的P合成多肽,B错误;C、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正确;D、干重状态下,植物细胞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

,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错误。5.D【解析】A、水是良好的溶剂,无机盐溶解在水中才能很好的被吸收,A说法正确;B、滴灌能更高效地利用水,水在细胞中能参与细胞内生物化学反应,B说法正确;C、水肥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造成“烧苗”,体现了无机盐对维持细胞渗透压的重要性,C说法正确;

D、作物产量翻番,与肥液中补充的镁盐有关,Mg参与合成叶绿素来进行光合作用,D说法错误。6.A【解析】A、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所以植物中的大部分多糖容易被人体消化成葡萄糖供能,但像纤维素等多糖不能被消

化成葡萄糖提供能量,A说法错误;B、三七多糖RN1分子是由140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含有C、H、O元素,B说法正确;C、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形式存在,如淀粉、糖原等,C说法正确;D、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细胞膜中含有糖被

,但纤维素构成细胞壁的功能是支持与保护,细胞膜中的糖被具有识别、信息传递等功能,D说法正确。7.A【解析】A、黄雀肉(肉片)富含脂肪是因为仔猪食用富含糖类的饲料在其体内大量转化为脂肪,A正确;B、猪肝中磷脂含量丰富,苏丹Ⅲ染液使脂肪被染成橘黄色的颗粒,不能用来鉴定磷脂,B

错误;C、一份土头碗中包含红枣、面粉中的植物多糖纤维素和淀粉,以及鱼丸、猪肝中的动物多糖糖原,有三类多糖,C错误;D、鸡蛋中含有较高胆固醇,能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以及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D错误。8.D【解

析】A、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中不含P,组成胶原蛋白的主要化学元素是C、H、O、N,A错误;B、这三种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一条包含“—甘—赖—脯——”序列重复200次的肽链,此肽链所含游离的——NH₂为201个,赖氨酸的R基中含有一个——NH

₂,在肽链末端也有一个—NH₂,B错误;C、图示中赖氨酸属于必需氨基酸,C错误;D、甘氨酸的R基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应排列在蛋白质内部远离水,赖氨酸和脯氨酸的R基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排列在蛋白质外侧接近水。由此推测,机体内胶原蛋白的结构俯视示意图为图3中的C,D正确。生物试

题答案第1页共5页9.C【解析】A、“骑火球的超级小矮人”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人体细胞是真核细胞,都含有DNA和RNA,核苷酸种类均为8种,A说法正确;B、“骑火球的超级小矮人”的DNA具有特异性,可作为鉴定其

为新物种的依据,B说法正确;C、不同生物DNA具有多样性,原因是脱氧核苷酸数量、排列顺序不同,C说法错误;D、DNA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并在蛋白质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说法正确。10.C【解析】A、人工细胞膜能稳定存在离不开磷脂双分子层的基本支架,A说法正

确;B、人工细胞膜的功能由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B说法正确;C、人工细胞膜的两层磷脂分子之间为疏水尾部,适合装载脂溶性药物,C说法错误;D、人工细胞膜上面的糖蛋白具有接收识别激素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说法正确。11.D【解析】A、第①点体现了细胞膜能接受信号

分子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A错误;B、第②点,迁移体作为一种垃圾处理机制,可以将细胞中受损的细胞器排出细胞,在细胞内与之功能类似的细胞器是溶酶体,可以消化分解损伤的细胞器,B错误;C、第③点迁移体携带内

容物转移,与溶酶体无关,破坏溶酶体的结构不会影响其功能,C错误;D、研制能靶向杀伤癌细胞(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的迁移体,可能有助于癌症的治疗,D正确。12.B【解析】A、鉴定无糖雪碧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应使用现配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只能确定其中含有还原糖,但无法确定是葡

萄糖,A错误;B、淀粉遇碘变蓝,加入碘液的火腿肠出现蓝色,说明“无淀粉”火腿肠含有淀粉,B正确;C、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出现紫色现象,只能说明奶片中含有蛋白质,但无法确定蛋白质含量高低,C错误;D、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样品显橘黄色,D错误

。13.AB【解析】A、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大型环状DNA裸露,A说法错误;B、糖原(多糖)、乳糖(二糖)不存在个体差异性,每个个体的糖原和乳糖是一样的结构,DNA和蛋白质在种类上都存在个体差异性,不同个体的D

NA和蛋白质结构有所不同,B说法错误;C、染色体一般在细胞分裂时观察到,细胞不分裂时,以染色质状态存在,C说法正确;D、癌细胞能无限增殖,被称为“不死细胞”很可能是因为细胞内较高活性的端粒酶,能够延长端粒,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D说法正确。14.ABC【解析】A、脂

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A说法错误;B、沙漠动物脂肪含量高适合沙漠生存是因为脂肪H的含量比糖类多,代谢产生的水多,B说法错误;C、油料种子萌发的初期干重会增加,因为脂肪转化为糖类,O含量会增加;播种油料种子应该浅播,因为分解脂肪需要更多的O₂,C说法错误;D、核酸初步水解得到的产物是核苷酸,彻底水解的

产物是磷酸,五碳糖,和碱基,D说法正确。15.CD【解析】A、内膜系统是指真核细胞中,在结构、功能上具有连续性的、由生物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结构,中心体和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内膜系统不包括所有细胞器,A错误;

B、所有细胞都有生物膜,但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因此不是所有生物都有内膜系统,B错误;C、内膜系统中的各种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C正确;D、细胞的内膜系统极大地扩大了细胞内膜的表面积,为多种酶提

供附着位点,有利于代谢反应的进行,D正确。16.BD【解析】A、线粒体有缺陷,细胞代谢异常,适应生长能力弱,将会逐渐被淘汰,可能是“输家细胞”的特征,A说法正确;B、卵母细胞中核仁大、核孔多,生长非常旺盛,

因此其能成为“赢家细胞”,B说法错误;C、科学家导入FPH2后让软骨细胞具备更强的迁移活力,移植入体内后可在新环境中更快整合,提升了其成为“赢家细胞”的几率,C说法正确;D、人体脑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比例高,代谢速率快,有利于其占据“赢家细胞”优势,

D说法错误。生物试题答案第2页共5页17.(每空2分,共12分)I.(1)0.1g/mLNaOH溶液0.5mL0.05g/mLCuSO₄溶液和0.5mL0.1g/mLNaOH溶液的混合溶液(或“1mL斐林试剂”)(2)1、2号试管

不出现砖红色沉淀,3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3)BDⅡ.(4)洗去浮色(5)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过多,蓝色会掩盖紫色【解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CuSO₄)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

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Ⅰ.(1)根据题中同学的质疑:“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一定要混合后再使用吗”,并结合图示可知,该学习小组想要探究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斐林试剂甲液、乙液的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根据实验的自变量,1号试管第2、3次加入物

分别为0.5mL0.05g/mLCuSO₄溶液和0.5mL0.1g/mLNaOH溶液,因此,2号试管应该先加入0.5mL0.1g/mLNaOH溶液,再加入0.5mL0.05g/mLCuSO₄溶液;3号试管加入物为0.5mL0.1g/mLNaOH和0.5mL0.05g/

mLCuSO₄混匀后的溶液(即1mL斐林试剂)。(2)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所以当1号和2号不出现砖红色沉淀,3号出现砖红色沉淀,则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甲液、乙液的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后使用有关。否则,1号、2号、3号实验结果一致,均出现砖红色沉淀,则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甲液、乙液的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后使用无关。(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甘露糖能否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实验的自变量

是细胞培养液中是否含有甘露糖,因变量是肿瘤细胞的生长状态,因此为了消除细胞自身产生甘露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选用的作为实验材料的细胞应该不含也不能合成甘露糖,BD正确。故选BD。Ⅱ.(4)脂防鉴定时,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即洗去多余的染色液。(5)只加4滴双缩脲试剂B液,是由于双缩服试

剂B液是0.01g/mLCuSO₄溶液,呈蓝色,加入过多会产生颜色干扰。18.(每空2分,共12分)(1)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ABD(2)49888(3)a-50(b-51)/2【解析】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

物中获取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有8种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1)因此,上图中展示出的氨基酸中,成年人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蛋白质结构的叙述中,A.蛋白质的多条肽链可通过二硫键、氢键等维系稳定,A说法错误;

B.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所以蛋白质变性其空间结构一定受到破坏,B说法错误;C.蛋白质亚基之间能够形成氢键,C说法正确;D.有些蛋白质仅由一条肽链构成,不存在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所以拥有稳定的四级结构并非是所有蛋白质保持生物活性的必要条件,D说法错误。故答案选择ABD。(2)合成一个胰岛素分子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键数=51-2=49个,因此其完全水解时也需要49个水分子。从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

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51-2)×18+3×2=888。(3)从组成多肽链的五种氨基酸结构可知:赖氨酸R基上有一个氨基-NH₂,天冬氨酸R基上有一个羧基-COOH,那么由5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的五十肽就有49个肽键(包括49个N和49个O,加生物试题答案第3页共5页上肽链末

端各有一个-NH₂和-COOH,共50个N和51个O,多出来的N数为a-50,是赖氨酸的R基上的-NH₂数量;同理,多出来的O数量为b-51个,换算成-COOH数为(b-51)/2,即天冬氨酸的数量。19.(每空2分,共12分)(1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糖体内质网(2)0受体(或“糖蛋白”、“糖被”)(3)A【解析】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资料1中,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具有识别作用,白细胞与

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是因为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与P选择蛋白有相互识别作用,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因此,为体现出细胞膜可以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P选择

蛋白属于膜蛋白,其合成和加工过程离不开核糖体(无膜)、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质网通过鼓出囊泡进入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再鼓出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所以内质网的膜面积会减少。(2)①②③过程是细胞膜流动从毛细血管壁的细胞间隙中离开血管,没有经过穿

膜,所以经过了0层磷脂分子层。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是因为白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和糖脂或糖被)与P选择蛋白有相互识别作用。(3)A、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容易凝固,耐极端低温细菌的膜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A错误;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其对于调节膜的流动性

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C、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分子可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糖脂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问的信息传递等功能密切相关,C正确;D、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D正确,故选A。20.(每空2分,共12分)(1)②③(2)物理(3)低等植物②⑥⑦②内质网(4)Ⅱ

、Ⅲ、Ⅳ【解析】(1)要使观察的细胞物像最清楚,即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倍镜组合。题图中①②表示目镜,镜头越短,目镜放大倍数越大;③④表示物镜,镜头越长,物镜放大倍数越大。因此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应选用②和③。(2)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

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3)图示中①是中心体,⑩是叶绿体,同时含有中心体和叶绿体的生物为低等植物。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含有磷脂的细胞器为具膜细胞器,在A细胞,即动物细胞中

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对应序号②⑥⑦。如果将A细胞培养在含某药品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对肽链进行初步加工、折叠,蛋白质初步加工的场所在内质网,说明此药品作用于②内质网。(4)细胞中的细胞器并非漂浮于细胞质中,而是存在于支持它们的网架结构上,该结构被称为细胞骨架;细

胞骨架不仅能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还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I.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说法错误;生物试题答案第4页共5页Ⅱ.细胞骨架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

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有关,说法正确;Ⅲ.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破坏细胞骨架会影响上述生命活动,说法正确;Ⅳ.细胞骨架具有保持细胞内结构有序性的功能,可以表现出细胞质环绕液泡规律性流动,因此细胞质环

流是细胞骨架功能的表现之一,说法正确,故答案选择Ⅱ、Ⅲ、Ⅳ。21.(每空2分,共12分)(1)4种或3种(2)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拟核(3)①C②①③③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解析】(1)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即病毒,分为两类,DNA病毒和RNA病毒,DNA病毒仅含DNA一种核酸,RNA病毒仅含RNA一种核酸。每个DNA病毒体内由A、T、G、C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4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鸟

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每个RNA病毒体内由A、T、G、C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3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因此,每个病毒个体内由A、T、G、C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4种或3种。(2)原核细胞区别于真核细胞最大的特征是没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即DNA,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叫作拟核。(3)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细胞核不能脱离细胞质而独立生存,这是因为细胞核进行生命活动时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均由细胞质提供,如几乎不含细胞质的精子寿命很短。无核的细胞质也不能长

期生存,这是由细胞的功能决定的。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寿命较短。①细胞的生活需要细胞质为其提供营养物质,没有细胞质、只有细胞核,细胞不能长时间生活导致死亡;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调控中心,没有细胞核只有细胞质,细胞不能长时间生活而死亡;由细胞核和细胞

质重组形成的重组细胞能长时间生活,即C。②①组实验和③组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细胞质,有细胞质,细胞能存活,没有细胞质,细胞不能存活,这说明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③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因此对细

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生物试题答案第5页共5页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8206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