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专题03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1 Word版含解析.docx,共(42)页,184.97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585c7b629a54e4176612a8a1e6dab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03课内外文言文阅读1(解析版)一、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赵清献公神道碑①苏轼①公讳抃,字阅道,其先京兆奉天人。移充梓州路转运使,未几,移益。两蜀地远而民弱,吏恣为不法,州郡
以酒食相馈饷,衙前治厨传,破家相属.也。公身帅以俭,不从者请以违制坐.之,蜀风为之一变。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公行部无所不至,父老惊喜相慰,奸吏亦竦。②神宗即位,擢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五年,成都以戍卒为忧。朝廷择遣大臣,遂以大学士知成都。然意公必辞,及见,上曰:“近岁无自政府
复往者,卿能为我行乎?”公曰:“陛下有言即法也,岂顾有例哉!”上大喜。③至蜀默为经略..,兵民晏然。剑州民李孝忠集众二百余人,私造符牌,度人为僧。或以谋逆告,狱具,公不畀②法吏,以意决之。处孝忠以私造
度牒,余皆不得死。茂州蕃部鹿明玉等,蜂聚境上,肆为剽掠。公亟遣部将帅兵讨之,夷人惊溃乞降,愿杀婢以盟。公使喻之曰:“人不可用,用三牲可也。”使至,已絷婢引弓,将射心取血,闻公命,欢呼以听。事讫,不杀一人。④得越州。吴越大饥,民死者过半。公尽所以救荒之术发廪劝
分而以家资先之民乐从焉。生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得葬。下令修城,使民食其力,故越人虽饥而不怨。⑤熙宁三年四月,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杭人德.公,逆者如见父母。公薨,谥曰“清献”。〔注〕①神道碑: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②畀:交给、交付。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
意思。(1)破家相属.也(2)杭人德.公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不从者请以违制坐.之()A.株连B.定罪C.查获D.对质(2)至蜀默为经略..()A.筹划治理B.制定策略C.商议谋划D.权衡思量17.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三处
需加句读,请抄写在答题纸上并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公尽所以救荒之术发廪劝分而以家资先之民乐从焉18.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公行部无所不至,父老惊喜相慰,奸吏亦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9.下列对第②段“上大喜”的原因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治理成都戍卒之患有了最佳人选。B.赵公与自己的执政理念不谋而合。C.担心不合惯例遭拒却获赵公应承。D.赵公的言语体现了对自己的忠诚。20.结合第③段内容,分析赵公为政的特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5.(1)连接,连续;(2)感谢恩惠,感激。16.①.B②.A17.公尽所以救荒之术/发廪劝分/而以家资先之/民乐从焉18.(益州治下的)荒僻偏远小城,有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转运使,赵公巡行管辖之地没有一处没到过,(所到之处)老百姓欣喜异常都感到安慰,奸邪官吏也感到
害怕。19.B20.答案示例:宽政明断,处理李孝忠一案,只惩治首犯,不扩大打击面;仁厚爱人,征讨蕃部,结盟时对方要杀人取血,赵公主张用三牲,救了婢女的命。【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属:连接,连续。句意:
百姓因此家破人亡的事情接连不断。(2)德:感谢恩惠,感激。句意:杭州人感谢赵公的恩惠。【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不听从的按照违背法律判定罪。坐:定罪。故选B。(2)句意:到成都后以不扰民的办法筹划治理。经略:筹
划治理。故选A。【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赵公用尽了所有能够救灾的办法,把国家粮仓里的粮食分给百姓,并且把家里的财务先拿出来分给大家。这样百姓都很乐意跟随。“所以救荒之术”是“尽”的宾语,句意
完整,其后断开;“而”表递进,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民”做“乐从焉”的主语,其前断开。【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穷”,偏僻;“或”,有的;“行”,巡查;“无所不至”,没有一处没到过;“竦”,害怕。【19题详解】本题考查
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与自己的执政理念不谋而合”错。结合原文“成都以戍卒为忧。朝廷择遣大臣,遂以大学士知成都。然意公必辞,及见,上曰:‘近岁无自政府复往者,卿能为我行乎?‘公曰:‘陛下有言即法也,岂顾有例哉!’”,成都
被戍卒困扰,皇上想要派一名大臣前往治理,近年还没有过从中央政府下到成都去的先例,大家以为赵公会推辞不去,没有想到赵公说“陛下的话就是法律,何必管例不例呢?”很痛快得答应前往。一方面治理成都戍卒之患有了最佳人选,二是担心不合惯例遭拒却获赵公应承,
三是赵公的言语体现了对自己的忠诚,因此“上大喜”。与二人的“执政理念”无关。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第③段涉及到处理李孝忠和蕃部鹿明玉等抢劫这两件事。“剑州民李孝忠集众二百余人,私造符牌,度人为僧。或以谋逆告,狱具,
公不畀法吏,以意决之。处孝忠以私造度牒,余皆不得死”,赵公只按照私造度牒罪惩治了首犯李孝忠,其余的人都没有判死罪。由此可见他宽政明断,处理李孝忠一案,只惩治首犯,不扩大打击面;“茂州蕃部鹿明玉等,蜂聚境上,肆为剽掠
。公亟遣部将帅兵讨之,夷人惊溃乞降,愿杀婢以盟。公使喻之曰:“人不可用,用三牲可也。”使至,已絷婢引弓,将射心取血,闻公命,欢呼以听。事讫,不杀一人”,征讨蕃部,结盟时对方要杀人取血,赵公主张用三牲,救了婢女的命。由此可见他仁厚爱人。参考译文:①赵公名讳抃,字阅道,他的祖先
是京兆奉天人。改任梓州路转运使,不久,又改任益州。蜀地地远民穷,官吏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州郡公然互相宴请行贿。官衙前设置供应食宿、车马的处所,百姓因此家破人亡的事情接连不断。赵抃以身作则,不听从的按照违背法律判定罪,蜀地风气为之一变。(益
州治下的)荒僻偏远小城,有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转运使,赵公巡行管辖之地没有一处没到过,(所到之处)老百姓欣喜异常都感到安慰,奸邪官吏也感到害怕。②神宗即位,提拔赵公担任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神宗五年,成都因为戍卒困扰,朝廷准备选择派遣一名大臣前去,赵抃以大学士身份再任成都。
然而大家都猜测赵公一定会推辞,等到皇上召见时,对他说:“近年还没有过从中央政府下到成都去的先例,你能为了我破一次例吗?”赵抃回答说:“陛下的话就是法律,何必管例不例呢?”皇帝非常高兴。③到成都后以不扰民的办法筹划治理,军队百姓都很安乐。剑州有个叫李孝忠的人纠集了二百多人,私下伪造和尚的度牒
,鼓动人做僧人。有人以谋逆告发了他,案件审理完毕,赵公没有把他们交给官吏,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了这件事。判处孝忠私造度牒罪,其他人都没有判死罪。茂州少数民族鹿明玉等,聚集在边境,大肆抢掠。赵公派遣部下将领率领军队讨伐他们,这些夷人惊吓溃败请求投降,愿意杀死一个婢女来歃血
结盟。赵公派人告诉他们说:“不能用人,用三牲就可以了。”使者到时,已经绑了一个婢女,拉开了弓,将要射她的心来取血,听了赵公的命令,人们欢呼着听从了他的意见。事情结束,没有杀死一个人。④改任越州。吴越一带闹饥荒,百姓死亡的人数超过了半数
,赵公用尽了所有能够救灾的办法,把国家粮仓里的粮食分给百姓,并且把家里的财务先拿出来分给大家。这样百姓都很乐意跟随。活着的人得到了粮食,生病的人得到了药物的治疗,死亡的人得到了安葬。下令修筑城墙,所以越州百姓虽然闹饥荒,却没有怨言。⑤熙宁三年四月,升任资政殿学士治理杭州。杭州人感谢赵公的恩
惠,见到他的人都如同见到了自己的父母一般。后来赵公去世,谥号叫做“清献”。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越州赵公①救灾记(宋)曾巩①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
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对,而谨其备。②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
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不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③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巨细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④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
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公所拊循②,民尤以为得其依归。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
,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注〕①赵公:赵抃,北宋名臣,谥号“清献”。②拊循:抚慰。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A.之B.而C.以D.其22.下列对第①段写法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点面结合B.铺陈排比C.
设置悬念D.以小见大23.本文第②段与第四大题苏轼文第④段同写赵公救灾但详略不同,请对此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清沈德潜评点:“清献实政,得此文传出;后之为政者,可仿而行之。”结合文意对此做评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21.C22.B23.本文第②段以精准的数字详实记录了赵公的救灾措施和灾民受益情况,展现赵公心系灾民之德与救灾之效,达到“记”叙事写人的目的;苏轼的“神道碑”目的是记颂赵公生平功业,“救灾”只是他一
生功业的一部分,由此第④段只概述了他救灾措施及成效。24.评点对曾巩文章的传播作用和赵公执政的影响意义评析中肯:曾巩基于调查,详实记述了赵公越州救灾的事迹,传扬了这位执政者勤政爱民、治事有方的才德与业绩,为官吏理政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即为官要以人为本且体恤入微,为政要先事为计
、虑事周全、亲力亲为、举措有序。【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使各书□对”意思是“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书”是动词,“呈报文书”,“对”也是动词,“对”是“书”的目的,“以”有连词的用法,可以表目的“来”。
A.“之”,可以是代词、助词、动词,没有连词的用法;B.“而”,可以是连词、代词,没有表目的的用法;D.“其”,可以是代词、助词、副词、连词,作为连词,意思是“如果,假设”“或许,大概”,不能表目的。故选C。【22题详解】本
题考查学生分析艺术手法的能力。先看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由“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可知,第一段是写赵公在百姓没有发生饥荒之前的准备,询问各县如下问题,“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
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包括受灾的乡镇、受灾百姓的情况、仓库储备的情况、可以出资募捐的情况,等等,由此可知,这里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所谓铺陈排比是将结构相同或相似、
意思密切相连的一串句子或词语排在一起,用以陈述事物,表达思想情感。故选B。【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找到两段文字中写赵公救灾的内容,然后分析二者的详略情况。如本文
第②段“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这一段中列举具体的数据来说明赵公救灾措施以及灾民受益情况,用数据说明赵公心系灾民,展现
救灾效果之显著;结合文章标题“越州赵公救灾记”可知,“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叙事写人,所以第②段这种写法符合“记”的文体。如苏轼文第④段“公尽所以救荒之术,发廪劝分,而以家资先之”“下令修城,使民食其力”是写赵公的救灾措施,“生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
得葬”是说救灾的成效,只是概述救灾的情况,并没有具体数据展示;结合标题“赵清献公神道碑”可知,“神道碑”,指的是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多记录死者生平年月,所作贡献等,“救灾”只是赵公功业中的一部分,所以写得简略。【24题详
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理解沈德潜评点的意思,然后结合文章作答。“清献实政,得此文传出”,“清献”是赵公的谥号,“此文”是指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这篇文章,这两句是说赵公的政绩可以经由曾巩这篇文章传扬开去。由“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
,乐为之识其详”可知,曾巩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把它们详细地记载下来,所以通过曾巩的这篇文章,赵公的政绩、才德得以传扬。“后之为政者,可仿而行之”,“后之为政者”是指后世为官之人,“仿”是指仿照,“行”是推行,这两句话是说后世官员可以学习赵公,推
行他救灾的方法,学习他一心为民的德行。由“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可知,赵公的施政虽然只在越州,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
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而曾巩写成此文可以将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为官吏理政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参考译文: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赵公出任为越州长官。在百姓未被饥荒所
苦之前,就下文书询问所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僧人道士以及读书人吃剩的余粮记录于簿籍的有多少实存,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
准备。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上缴的,以及僧人道士和读书人吃余下的粮米,共得谷物四万八千多石,就用它来补助那救济的费用。让规定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拥挤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乡民将流离失所,就在城镇郊
外设置了发粮点共五十七处。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告诫富人不能囤积米粮不卖给他们。又替他们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余石,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就便像领粮的一样。又雇用民工修补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
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又加倍给与他们粮食。借用有利息的钱的老百姓,官府劝告富裕人家放手借钱给他们,等田中谷熟,官府为债主出面责令他们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第二年春上,瘟疫很严重。官府设立病院,安置无家可归的病人。赵公
在这段时间,早晚劳心力从未稍微懈怠,事无论巨细必定亲自处理。给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花的多是自己的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这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病,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
这更大的了。他的施政虽然只在越州,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我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将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
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须顷刻就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只影响眼前呢?二、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李翱传(宋)欧阳修宋祁①李翱字习之,中进士第,始调校书郎,累迁。元和初,为国子博士
、史馆修撰。常谓史官纪事不得实,乃建言:“大氐①人之行,非大善大恶暴于世者,皆访于人。人不周知,故取行状②谥牒③。然其为状者,皆故吏门生,苟言虚美,溺于文而忘其理。臣请指事载功,则贤不肖易见。如言魏征,但记其谏争语,
足以为直言;段秀实,但记倒用司农印追逆兵,笏击朱泚,足以为忠烈。不者,愿敕考功、太常、史馆勿受。如此可以传信后世矣。”诏可。②又条兴复太平大略曰:“臣闻定祸乱者,武功也;复制度、兴太平者,文德也。今陛下既以武功定海内,若遂革弊事,复高祖、太宗旧制:用忠正
而不疑;屏邪佞而不迩;改税法,不督钱而纳布帛;绝进献,宽百姓租赋;厚边兵,以制蕃戎侵盗;数引见待制官,问以时事,通壅蔽之路。此六者,政之根本,太平所以兴。陛下既已能行其难,若何而不为其易者乎?”再迁考功员外郎。
③初,谏议大夫李景俭表翱自代。景俭斥,翱下除朗州刺史。久之,召为礼部郎中。翱性峭鲠,论议无所屈,仕不得显官,怫郁无所发,见宰相李逢吉,面斥其过失,逢吉诡不校,翱恚惧,即移病④。满百日,有司白免官,逢吉更表为庐州刺史。时州旱,遂疫,逋捐系路,亡籍口四万,权豪贱
市田屋牟厚利,而窭户仍输赋。翱下教使以田占租无得隐收豪室税万二千缗贫弱以安。④入为谏议大夫,知制诰,改中书舍人。后历迁桂管湖南观察使、山南东道节度使,卒。翱始从昌黎韩愈为文章,辞致浑厚,见推当时,故有司亦谥曰文。(节选自《新唐书·李翱传》)【
注】①大氐:大抵。②行状:品行,事迹。③牒:文书。④移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但记倒用司农印追逆.兵()(2)屏邪佞而不迩.()16.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又条
.兴复太平大略曰()A.按照条例B.整理条款C.有条理地D.分条陈述(2)如此可以传信.后世矣()A.确定的事实B.随意的事件C.真实的记录D.信服的消息17.第③段画直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翱下教使以田占租无得隐收豪室税万二千缗贫弱
以安18.把第①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其为状者,皆故吏门生,苟言虚美,溺于文而忘其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对第③段画曲线处的记录,有人认为不合情理,你是否同意?请阐述理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0.本文第②段在《旧唐书·李翱传》中没有出现,请联系下面的材料,探究欧阳修在《新唐书·李翱传》中加入此段的原因。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
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欧阳修《读李翱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①.叛逆、逆反②
.靠近、亲近16.(1)D(2)C17.翱下教使以田占租/无得隐/收豪室税万二千缗/贫弱以安18.但写这些文章的,都是他的部下和学生,随意吹捧,为文章漂亮不顾情理。19.不同意,第③段画曲线处写出了李翱的性格是严厉耿直的
。自己有能力却不受重用,在拜见宰相李逢吉时,就当面指责他的过失,这符合李翱耿直的性格。而指责完宰相后,宰相不理会他,又因自己还是朝廷官员,在宰相之下,担心自己遭到报复,所以又气又怕,就请了病假。这很符合李翱的性格和人情道理。20.原因:悲叹当今官员
在其位却无忧国之心,还不让别人忧虑国事;希望有像李翱一样忧虑国事的人出现。【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1)逆.:叛逆、逆反;句意:只记载他倒盖司农卿印追回叛贼军队。(2)迩.:靠近、亲近;句意:排斥且不亲近奸邪、阿谀的臣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
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1)条.:分条陈述;句意:他又分条陈述复兴盛世的大政方针说。(2)信.:真实的记录;句意:这样就能将真实的记载传给后人了。【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李翱下令按田地收
税,不能隐瞒,收了有权势人家一万二千贯租,穷人得以安居。“翱下教使以田占租”,“使以田占租”是“下教”的内容,在“占租”后断;“无得隐”是前面“以田占租”的补充句,在“无得隐”后面要断;“收豪室税万二千缗”,“收”是谓语,“豪室税”是宾语,
“万二千缗”后置定语,“万二千缗”后断;“贫弱”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可翻译为“穷人”,作主语,在“贫弱”前断。【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有:“为”,写;“状”,文章;“故吏”,原来的属吏、部下;“苟言”,不实之言。【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
内容的能力。第③段画曲线句大意是李翱他生性严厉耿直,争论时不让步。没有能当大官,他生气无处发泄,拜见宰相李逢吉时,就当面指责他的过失,李逢吉假装不理会。李翱又气又怕,就请了病假。有人认为不合情理,结合全
文,其实是比较合情理的,李翱自己有能力却不受重用,加上性格耿直,所以在拜见宰相李逢吉时,就当面指责他的过失,可是宰相不理会他,越想越气。又因自己还是朝廷官员,又是在宰相之下地位较低的小官员,担心自己遭到权贵的报复,所以很害怕,就请了病假。当然如果同意不合情理,可强调李翱的正直品性和忧国之
心,言之有理即可。【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和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欧阳修这段话的大意是然而李翱幸好没有出生在当今之世,看到今天发生的事情,那么他的忧虑更严重了。怎么今天的人不知忧虑呢!我在世上,见的人很多了,倘若有一个像李翱那样忧虑国事的,又
都是职位低和被朝廷贬斥的人,与李翱相同;其他得意做官的人,一听到有谁讲忧世的话,不是把他看做狂人,就是把他看做傻子,不是发脾气,就是笑话他。啊!身在其位而自己无忧国之心,又禁止别人,让人都不忧虑国家之事,可叹啊!本文第②
段主要是李翱分条陈述复兴盛世的大政方针,在《旧唐书·李翱传》中没有出现,而欧阳修在《新唐书·李翱传》中加入此段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一是悲叹当今朝廷的官员在其位却无忧国之心,还不让别人忧虑国事;二是希望有像李翱一样忧虑国事的人出现。参考译文:李翱的字叫习之,他考中了进士
,开始任校书郎,多次升官。元和初年,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他常说史官记载历史事件不真实,就建议说:“一般人们的事迹,除非很好、很坏大家都知道,都是找人调查的。人们不全知道,就找记载他生平事迹的文章。但写这些文章的,都是
他的部下和学生,随意吹捧,为文章漂亮不顾情理。我请求根据事迹记载功劳,是非容易看清楚。例如写魏征,就记载他劝谏的话,足够说明他说直话;写段秀实,只记载他倒盖司农卿印追回叛贼军队,用笏板打朱泚,足够说明他忠诚勇敢。不这样的话,希望命令考功司、太常寺、史馆不要接
受。这样就能将真实的记载传给后人了。”下诏同意了。他又呈上复兴盛世的大政方针说:“我听说平定叛乱靠武功;恢复制度,使天下太平靠文治。现皇上已用武功平定了国内,如果接着革除弊政,恢复高祖、太宗皇帝过去的制度:任用不疑心忠诚
、正直的臣子;排斥不亲近奸邪、阿谀的臣子;改革税制,不交钱而收布和丝;禁止进贡,减轻老百姓的赋税;增强边境兵力,抵御异族侵略;勤召见待制官,问当时政治情况,了解被隐瞒的情况。这六条是治理的基础,太平盛世的根本。
皇上已经做到了其中困难的,为什么不做其中容易的呢?”他两次升官后任考功员外郎。当初,谏议大夫李景俭推荐李翱取代自己。李景俭被贬官,李翱也被贬为朗州刺史。很久以后,才被召去任礼部郎中。他生性严厉耿直,争论时不让步。没有能当大官,他生气无处发泄,拜见宰相李逢吉时,就当面指责他的
过失,李逢吉假装不理会。李翱又气又怕,就请了病假,过了一百天,有关部门提议免去他的官职,李逢吉改命他为庐州刺史。当时庐州天旱,又发生了瘟疫,路上都是逃避捐税的人,逃亡了四万人,有权有势的人贱价买田地、房屋得暴利,但穷人仍要纳税。李翱下令按田地
收税,不能隐瞒,收了有权势人家一万二千贯租,穷人得以安居。后进京任谏议大夫,知制诰,又调任中书舍人。历任桂管、湖南观察使、山南东道节度使,后去世了。他当初跟着昌黎人韩愈写文章,语句、意境质朴、隽永,被当时人推
崇,因此有关部门赐谥号叫文。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留耕堂记(宋)叶适①“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余孩稚时,闻田野传诵,已识其趣;出游四方,所至闾巷无不道此相训切。今葛君自得遂取□名堂,盖其词意质而劝戒深,殆非文于言语者所能窥
也。②凡人衣食、居处、嗜好之须,当身而足,则所留固狭矣。然而念迫于室家,莫之赢焉;爱牵于子孙,不能业焉。四民百艺,朝营暮逐,各竞其力,各私其求,虽危而终不惧,已多而犹不足者,以其所留不止于一身故也。嗟夫!若是则诚不可禁已。虽然,其留者则必与是心俱,彼心不丧,术不谬,阡连陌
接,谷量山积,而隐诸方寸之小,无惭焉可也,不然,则货虽留而心不足以留也。留之家,家不能受;留之子孙,子孙不能守。甚至刑祸戮辱,水火盗贼,俄反顾失之,皆是也。故广欲莫如少取,多贪莫如寡愿,有得莫如无争。货虽不留,心足以留也。岂惟田野闾巷,而士君子何独不然!③葛君宅才数亩,无高垣大屋之居,桑麻果树
,依约可数。有二子,行称其文,卑躬侧履,非礼不动,草衣木食,自乐其乐。然后知方寸之小为无穷,而所留者异乎人之留也。若夫由是以致其用,则犹外物也哉!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词语是()A.以B.而C.于D.诸22.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A.像这样由此达到的功用思想,对人们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了。B.像这样由此产生的和谐氛围,对葛君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了。C.至于由此带来的实际的功用,对葛君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了。D.至于留耕堂留给后代的启发,对人们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了。24.评价“但
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思想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1.A22.感叹句“可叹啊”承接上文,作者对中国传统中个人为了家族、子孙的物质生活而费尽心力地谋求产业,感到非常感慨、无奈;但同时用“诚不可禁已”,肯定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具有思辨色彩;为后面论述“货”与“心”的并存关系(相匹配)作铺垫。(或为后面论述若获取财物保有良心则“无掺”,而失去良心则不仅不能保存货还可能祸及子孙做铺垫)23.C24.“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原指的是人们在满足自身物质愿望之外,只留一点产业给后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留给子
孙的产业不在于多少,而关键在于取得产业的心术要正,要将雅正、无争的思想流传下去。即使财产没有留下来,心可以留下。更是通过葛君留与后代的物质产业极少,但寄寓其中的明达礼义、安贫乐道的家风、美德恰恰是子子孙孙可以不断继承的精神财富。这些丰富的含义在物质至上,重视留下物质遗产忽视精神财富的当下,
依然有现实意义。只有重视道德修养,才能抵制物欲对心灵的侵蚀,不断完善个人的人格素养,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整个民族的软实力。【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今葛君自得遂取□名堂”意思是,如
今葛自得君就拿来给他的堂取名。“取”,拿来,“名堂”是“给他的堂取名”,这是两个动词短语,中间需要一个连词连接,表目的关系。“而”表目的关系时,一般连接两个句子;“于”和“诸”都没有此用法。只有“以”符合。故选A。【22题详解】不同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嗟夫!若是则诚不可禁已”意
思是,唉!如此看来那就确实不能禁止人们对财产的追求了。内容上,“嗟夫!”是一个感叹句,上文指出“四民百艺,朝营暮逐,各竞其力,各私其求”的现象,乃是“所留不止于一身”的人之常情,此感叹句承接上文,表达作者对中国传统中个人为了家族、子孙的物质生活而费尽心力地谋求产业,感到非常感慨、无奈。
而“若是则诚不可禁已”又肯定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这样使作者的观点具有思辨色彩,更有启迪意义。结构上,这句话总结出“若是则诚不可禁已”,然后以“虽然”转折,提出了“其所留者则必与是心俱”的观点,后面论述“货”与“心”的并存关系。可见,划线句起到
为后面论述做铺垫的作用。【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夫由是以致其用,则犹外物也哉”,“若夫”,至于;“致”,带来的;“用”,实际的功用;“犹外物也”是“对葛君来说”,符合其“寡愿少取”的为人处世之道。故选C。【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
思想观点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取自《增广贤文》,这是古人留下的经典格言,教导子孙后代要十分珍惜土地,勤劳躬耕,节俭持家,自食其力。“方寸地”,一寸见方的地方。这里的“方寸地”是比喻,指的就不是土地,而是人心,是心态
,是人的素质,人的道德修养。“留与子孙耕”,即为人处事“留有余地”,遇事为对方或别人的利益多考虑一些,“得饶人处且饶人”、“有容乃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深意是:取得产业的心术要正,要将雅正、无争的思想流传下去。即使财产没有留下来,
心可以留下。与其为富有仁、刻薄成家,将田连阡陌的产业留传给后代,不如以忠厚之心传家,让子孙在小块田地中自食其力,辛勤耕种。本文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作为立论的依据,记述了葛自得以这句谚语作为堂名的始末,着重阐述了为人处世宅心忠厚、寡
愿少取的道理。提出了“广欲莫如少取,多贪莫如寡愿,有得莫如无争”的主旨,并以葛君之子为例,劝戒人们的忠厚传家。这在“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的社会里,有一定的启迪人心、劝善惩恶的教化作用。联系现实理
解,不能只留给子孙后代物质遗产,更要重视留下精神财富。“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参考译文:①“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我在孩童时,听到乡村里传诵这句谚语,就已懂得它的义蕴;长大后外出四处游学,所到乡里没有不用这句话来相告劝勉的。如今葛自得君就拿来给他的堂取名
,大概是这句话意义质朴而劝勉戒惧的作用深刻,恐怕不是一般话说得漂亮的文士所能窥见的。②大凡一个人的衣食、居处、嗜好所需,只是满足他本人,那么他所留存的就为数不多了。然而,人们的思想为家庭所迫促,觉得没有为之积余什么;受爱护子孙的感情所牵制,觉得没有为之置什么产业。士、农、工、商各行备业的人
,朝朝暮暮经营追求,各自拚命用务,各自私有所追求的,即使危险也不惧怕,已经很多还不满足,都是因为他所留存的不止供给他独自一人的缘故。唉!如此看来那就确实不能禁止人们对财产的追求了。尽管如此,人们所留存的就必须要和这良心在一
起。如果不违背良心,方法也不悖谬。即使田地连片相接,谷物的容量象山一样堆积,但在自己方寸之小的心里审度一下,没有什么惭愧的,这也是可以的。要不是这样,财产虽然留存了而良心却没有一起留存下来。那么,这财产留给家庭,家庭不
能承受;留给子孙,子孙不能保有。甚而至于遭到刑戮杀身之祸,或者遭到水火灾害被盗被劫,过不久回头看看财产的丧失,都是这个原因。所以欲望大不如获取少,贪图多不如少追求,有所得不如少争执。这样,财产虽然没有保存遗留下来,可是良心却足以留存给子孙。这句话难道只是对乡村的人
来说的,而士大夫却偏偏不是这样呢!③葛君的宅基地只有几亩,没有高墙大屋的住宅,桑麻果树,也隐约可数。有二子,行为和文章相称,恭谨谦逊,不符合礼的事不做,过着草衣木食的清苦生活,却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过日子为乐事。这样,才知道葛君方寸之小的心地的作用是无穷的,而他留存给子孙的也不同于人们所留存的
。至于人们从葛君的留耕堂中得到的功用,对葛君来说,犹如身外之物,只是人们自己的事啊!三、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一)魏中山王英等众数十万攻钟离。上命豫州刺史韦叡将兵救钟离,受曹景宗节度。叡自合肥取直道,由阴陵大泽行,值涧谷,辄飞桥以
济师,旬日,至邵阳。上豫敕曹景宗曰:“韦叡,卿之乡望,宜善敬之!”景宗见叡,礼甚谨。上闻之曰:“二将和,师必济矣。”景宗与叡进顿邵阳洲。叡于景宗营前二十里夜掘长堑,去魏城百余步,比晓而营立。魏中山王英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景宗虑城
中危惧,募军士潜行水底,赍敕入城,城中始知有外援,勇气百倍。明旦,英自率众来战,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一日数合,英乃退。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叡子黯请下城以避箭叡不许军中惊叡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上命景宗与叡各攻一桥,叡攻其南,景宗攻其北。三月,淮水暴涨,叡使斗舰竞发,别以小船
载草,灌之以膏,从而焚其桥,军人奋勇,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诸垒相次土崩,魏军大溃。景宗与群帅争先告捷,叡独居后,世尤以此贤之。(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二》)(二)曹景宗,骁将也;韦叡执白角如意、乘板舆以麾军。夫二将
之不相若,固宜其相轻矣。武帝豫敕景宗,得将将之术矣。敕叡以容景宗易,敕景宗以下叡难。然而非然也,叡能知景宗之鸷,而景宗不能知叡之弘,景宗之气敛,而何患叡之不善处景宗邪?且其诏之曰“韦叡,卿之乡望”,动之以情,折之以礼
,而未尝有所抑扬焉。如其不然,叡愈下而景宗愈亢,叡抑岂能终为人屈乎?钟离之胜,功侔淝水,岂徒二将之能哉?(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三)及钟离一役,又未尝专任韦叡,而独任曹景宗,令叡归景宗节制。幸叡素
负重名,为景宗所敬礼,始得和衷共济,大破魏军。否则,景宗尝违诏进军矣,虽有密敕,令彼敬叡,亦乌足恃!(节选自蔡东藩《南北史演义》)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值.涧谷()(2)功侔.淝水()17.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
项。(1)上豫敕.曹景宗曰()A.委任B.诏书C.告诫D.下令(2)景宗与叡进顿.邵阳洲()A.立刻B.驻扎C.停顿D.安置18.语段(一)画线部分有四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四处标识出来。叡子黯请下城以避箭叡不许军中惊叡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19.把语段(二)中画线的句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如其不然,叡愈下而景宗愈亢,叡抑岂能终为人屈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从“钟离之战”战后的表现可以看出韦叡的特点。21.语段(二)(三)都对《资治通鉴》记载的“钟离之战”进行了评价,王夫之与蔡东藩分别是什么看法?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答案】16.①.碰到,遇上②.等同,齐等,差不多17.①.C②.B18.叡子黯请下城以避箭/叡不许/军中惊/叡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19.如果不是这样,韦叡越是谦让,曹景宗就越是高傲,韦叡难道能
够始终受他人的屈辱吗?20.谦逊不争/不贪功/淡泊名利21.王夫之认为,钟离之胜不仅有曹景宗和韦叡团结配合的功劳,还有皇帝预先诏令、善于“将将”的功劳;蔡东藩则对皇帝让曹景宗节制韦叡表示异议,皇帝的预先诏令并无实质作用,幸好名气大的韦叡得到了曹景宗敬重,两
人因此而团结并获胜。【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的能力。“值”,碰到,遇上。句意:遇上了涧谷。“侔”,等同,齐等,差不多。句意:其功与淝水之战差不多。【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的能力。(1)句意:武帝预先告诫曹景宗说。
“敕”,告诫。故选C。(2)句意:曹景宗与韦叡进驻邵阳洲。“顿”,驻扎。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韦叡的儿子韦黯请求下城墙去避箭,韦叡不准许,军中一片震惊,韦叡站在城墙上
厉声呵叱,人心才安定下来。“叡子黯请下城以避箭”,“叡子黯”,韦叡的儿子韦黯,主语;“请”谓语;“下城”宾语;“以避箭”补语,本句结构独立,前后应断开。“叡不许”,主谓句,单独成句;“叡于城上厉声呵之”,“叡”主语;“于城上”状语,“厉声”状语,“呵”谓语;“之”宾语
,本句结构完整,结构独立,前后应断开。【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下”,谦让;“亢”,高傲;“抑”,难道;“屈”,屈辱。【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由“景宗与群帅争先告捷,叡独居后,世尤以此贤之”可知,“钟离之战”战后,曹景宗同其他将帅
争着先去告捷,只有韦叡独自一人在最后才上报,可见韦叡谦逊不争、不贪功、淡泊名利。【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夫二将之不相若,固宜其相轻矣。武帝豫敕景宗,得将将之术矣”“如其不然,叡愈下而景宗愈亢,叡抑
岂能终为人屈乎?钟离之胜,功侔淝水,岂徒二将之能哉”可知,王夫之认为,钟离之胜不仅有曹景宗和韦叡团结配合的功劳,还有皇帝预先诏令、善于“将将”的功劳;由“幸叡素负重名,为景宗所敬礼,始得和衷共济,大破魏军。否则,景宗尝
违诏进军矣,虽有密敕,令彼敬叡,亦乌足恃!”可知,蔡东藩则对皇帝让曹景宗节制韦叡表示异议,皇帝的预先诏令并无实质作用,幸好名气大的韦叡得到了曹景宗敬重,两人因此而团结并获胜。参考译文:(一)魏中山王元英等率领几十万大军攻打钟离。
梁武帝命令豫州刺史韦叡率兵去援救钟离,接受曹景宗的指挥。韦叡从合肥取直道,经由阴陵大泽而行,遇上了涧谷,就架起飞桥让部伍过去,十日就到达邵阳。武帝预先告诫曹景宗说:“韦叡是你们州里的望族出身,应该好好地敬重他。”曹景宗见了韦叡,礼节甚
为恭谨。武帝得知其情后说:“两个将领和睦军队一定能取胜。”曹景宗与韦叡进驻邵阳洲。韦叡连夜在曹景宗营地前二十里处挖掘长沟,离北魏军队的城堡仅百余步远,天快亮时城垒就建成了。北魏中山王元英大吃一惊,用杖击打着地面说道:“这是
哪位神灵的保佑啊!”曹景宗忧虑城中恐惧,招募军士潜水而行,把圣旨送入城中,城中方才知道外面援军到了,因此勇气倍涨。第二天早晨,元英亲自率部来交战,韦叡乘坐没有加漆的木车,手执白角如意来指挥军队,一日交战数次,元英才撤退
。北魏军队在夜里又来攻城,箭雨密集而至。韦叡的儿子韦黯请求下城墙去避箭,韦叡不准许,军中一片震惊,韦叡站在城墙上厉声呵叱,人心才安定下来。武帝命令曹景宗和韦叡各攻一座桥,韦叡攻南桥,曹景宗攻北桥。三月,淮水暴涨,韦叡派战舰一齐出发,又另用小船载草,草上灌膏油,放火烧桥,战士们奋勇争
先,呼喊声震天动地,没有一个不能以一当百的,北魏营垒依次土崩瓦解,北魏军队大溃败。曹景宗同其他将帅争着先去告捷,只有韦叡独自一人在最后才上报,世人尤其因这一点而赞扬他。(二)曹景宗是一员骁将;韦叡手拿白角如意、乘坐抬轿来指挥军队。二位将领风格不同,本来应
该是会互相轻视对方的。武帝提前下诏令警告景宗,是深得统率将领的本事。下诏令给韦叡来包容曹景宗容易,下诏令给曹景宗来包容韦叡很难。然而事实不是这样,韦叡能知晓曹景宗的狠鸷,但曹景宗不能知晓韦叡的宽宏,如果曹景宗的气焰收敛,
又何必担心韦叡不善于与曹景宗相处呢?况且皇帝的诏令说“韦叡,是你的同乡望族出身”,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礼,不曾对二人有任何的贬抑或褒扬。如果不是这样,韦叡越是谦让,曹景宗就越是高傲,韦叡难道能够始终受他人的屈辱吗?钟离战役获
胜,其功与淝水之战差不多,又岂止是曹韦二将的功劳呢?(三)至于钟离这一仗,又不曾专任韦叡为统帅,而只是任命曹景宗为统帅,下令让韦叡归于曹景宗节制。幸好韦叡一向负有盛名,被曹景宗所敬重和礼遇,这才让他们二人能和衷共济,从而大败魏军。否则,曹景宗是曾经违背过诏令而在前线进军的,虽然有秘
密的诏令,让他来敬重韦叡,这个诏令又怎么能约束到他呢!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止斋记①公受事九郡,务求简靖。其风概严而不猛,有犯,恻怛以处之,毋贷。故名声莫不闻。每语同僚,曰:“尔来宦途不再,岁经涉万有余里,游已倦矣!安得幽闲之地,葺一容膝之
斋,其中惟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他日又谓余曰:“我得斋名矣。”举所得,云:“行年六十,官三品,亦是人生合止时。以止名斋可乎?子为我记之。”余谢曰:“公精力未衰,中外属望,方期大用,膏泽天下,岂容止乎?且余不敏,安敢承教?”公笑曰:“子言侈矣,止此,于我为过,敢有他望,以重其过?其毋愧我
。”遂不敢复辞,勉为之说。②曰:“止之时义大矣哉!止有两义:有止而止者,行而止者。止而止者,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如蹇之险而止,如蒙之坎而止,止其时也。行而止者,谓行其事也,所止者,理而已,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此即止其所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盖,;,。由此观之,止之为义,非特
专主辞禄去位,闭门却扫,与夫高蹈远引,遁世无闷之谓也。历观前人处止之义不同,有功成名遂全身远害而止者;有知足不辱恶盈好谦而止者;有委心乘化乐天知命而止者,如汉之留侯与二疏及晋之陶渊明是已,是止也固异。夫知进而不知退,既得患失,暨不量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万万也,然皆非圣人之止也。圣人之止何
如?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①噫!为能尽止之之道者,□唯圣人□?孟子不曰: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又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如处止之道,愿以孔子为法,庶无慊于孟氏矣。敢此以为止斋记。”【注】①出自《孟子·公孙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
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有删改)22.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A.何……为B.其……乎C.奈……何D.抑……邪23.对文章第①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对待犯
错的人以恻隐之心处理,但也不随便宽恕。B.“公”想建一座小小的斋院,终日悠闲而坐并以此为乐。C.“公”想要为书斋命名为止斋的原因是他对仕途悲观失望。D.作者起初以“公”精力未退可当大任为由拒绝了作记的请托。24.根据文意,将下面几个句子放入第②段画线处,顺序最
合适的一项是()①既不失其时②当行而止③又皆得其所④当止而止A.②①④③B.①④②③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25.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公之止”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2.B23.C24.D25.答案示例一
:公认为自己“年六十,官三品”应该“止”,不敢有他望。作者认为“公之止”有可取之处,人确实应该随“时”而止,依“理”而止,与那些只知进而不知退,患得患失,不量力而行的人相比,公的“止”是值得肯定的。并且“公
”功成名遂,恶盈好谦,在这种情况下止,可谓审时度势、进退得当,合乎圣人“可仕可止”的进退之道。【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根据“圣人之止何如?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可知,孟子认为只有孔子这样的圣人才能够做
到“可仕可止”,故此处意思是强调“只有圣人”,表揣测语气“大概只有圣人吧”有此意思。A.何……为,用于原因询问,“要……干什么呢”“为什么一定要……呢”。B.其……乎,表反问,“难道……吗”;也可表示推测,“大概……吧”。C.奈……何,表询问,可译为“怎么办”
“为什么”“怎么”等。D.抑……邪,表示选择,可译为“或者”“还是”。故选B。【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原因是他对仕途悲观失望”错误,原文是“行年六十,官三品,亦是人生合止时。以止名斋可乎?”可知,“公”官至三品,位居高官,且年纪已六十,自己想终止仕途,并没有“对仕途悲
观失望”。故选C。【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上文先说“止而止者”,后说“行而止者”,据此,此处应是先说“当止而止”的情况,后说“当行而止”,“既不失其时”与“又皆得其所”分别对应这两种情况,是对
这两种情况的具体解说,且“既不失其时”在前,“又皆得其所”在后。故正确顺序为:④①②③,即“当止而止,既不失其时,当行而止,又皆得其所”。故选D。【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行年六十,官三品,亦是人生合止时”“
止此,于我为过,敢有他望”可知,公认为自己“年六十,官三品”应该“止”,不敢有他望。根据“止而止者,时行则行,时止则止”“行而止者,谓行其事也,所止者,理而已”可知,作者认为人确实应该随“时”而止,依“理”而止;根据“夫知进而不知退,既得患失,暨不量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万万也,然皆非圣人
之止也”可知,与那些只知进而不知退,患得患失,不量力而行的人相比,公于“官三品”的位置上主动退下来,符合圣人“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的进退之道,公的“止”是值得肯定的。参考译文:赵公管理九郡,追求简约清静。他的做事风格严厉却不猛烈,有人犯错,他总是以恻隐
之心来处理,但也不会因此宽恕他。因此他的声名没有不知道的。他常常对同僚说:“近来不想再做官了,每年(因为为官)要奔波万余里地,在外宦游的日子我已经厌倦了!哪里能够得到一处幽闲之地,修建一座小小的斋院,在院中只种竹和菊,终日悠闲而坐,那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有一天他又对我说:“我已经想好斋名了。”他说出了自己想好的名字,说:“我已经六十岁了,官到三品,也是我人生中该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了。用止斋这个名字可以吗?请你为我的书斋名写一篇文章。”我辞谢说:“您的精力还未衰退,人们对您都抱以期望之心,期望您受到重用,造福天下,怎么能容许您现在停下来呢?况且我
十分不才,怎敢接受您的命令?”赵公笑着说:“你言过其实了,到现在才辞官,对于我来说已是过错了,我怎敢还有其它的期望,来加重自己的过错?还是不要让我感到羞愧了。”我于是不敢再说什么,尽力为这个名字写一篇文章。我说:“随时而止的含义很重要啊!止有两个含义
:有止而止,行而止。止而止,是指该进的时候,必须要进;该退的时候,必须要退,像遇到不顺危险的时候停下来,像遇到坎坷的时候退来,这就是随时机而止。行而止,是说在做事的时候要清楚明白,要明白的,是事理而已,如身为父亲,要尽力做到慈爱,身为儿子,要尽力做到孝道,身为国君,尽力做到施
行仁政;身为人臣,尽力做到尊敬国君。这就是要适得其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因此应当退的时候就退,既可以不耽误时机;做事要清楚道义,又都能得到适当的安排。由此看来,止的含义,不仅仅专指辞去禄位,闭门谢客,远离官场,隐居起来,避开俗世,没有烦恼的说法。历观前人对止的不同理解,有功成名就保全
自身远离灾祸而停止为官的;有满足现状讨厌骄傲喜好谦虚而停止为官的;有顺从自己的心愿顺应生命的变化安于自己的处境而停止为官的,像汉代的留侯张良和疏广、疏受叔侄二人以及晋代的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啊。这种停止为官的做法固然让人感到奇怪,但是如果
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得到后又担心失去,以及不考量自己的才能是否与自己的官职相称而贸然前进的人,有太多了。然而这些都不是圣人所说的止,圣人所说的止是什么样的?想做官时就出来做官,不想为官就辞官回家;想做多久就做多久,想快速辞官就快速辞官,能够做到这样的
人是孔子啊。哎!能够明白随时而进随时而退的道理,大概只有圣人吧?孟子不说:自从有人类以来,从来没有过像孔子一样的圣人。他又说:至于我所希望的,那就是学习孔子。赵公如果想学习止的道义,希望把孔子作为学习的对象,那样也会让孟子感
到满足。冒昧地写出这些文字作为《止斋记》。”四、2021-2022学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魏征传(节选)①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
书檄。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
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②即位②,拜谏议大夫。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巢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乱。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道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传送京师,征与其副谋曰:“属
有诏,宫府旧人普原之。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吾属虽往,人不信。”即贷.而后闻。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③后宴丹霄楼,酒中谓长孙无忌曰:“魏征、王珪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
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征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征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征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蒐所以事尧、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征举动疏慢,
我但见其妩媚耳!”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节选自《新唐书》卷九十七列传第二十二)[注]①隐太子:指李建成,李世民朝廷给的谥号,李渊长子,太子,为李世民所杀;后文“巢”即巢王李元吉,也为李
世民所杀。②即位:指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1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阴.劝太子早为计(2)访.天下事1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尔阋.吾兄弟A.轻视B.蛊惑C.辅佐D.使……争斗(2)即贷.而后闻A.施予B.宽免C.借入D.为……借出15.第②段画线部分有
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16.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根据第③段,
分析李世民“我但见其妩媚耳”这一看法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以第①②段为例说明我国“史传”的叙事特点,说明两个特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1)暗中暗地里(2)询问咨询14.(1)D(2)B1
5.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16.只管当即答应,再等待机会另外陈说,难道不能够(行)吗?17.作为敌方阵营中的人而受重用,魏征谏言君王不从,仍坚持己见(不回应、不理君主),李世民看出其骨鲠气节。魏征引舜的事例,把皇上比作尧舜,李
世民看出魏征臣服的态度并明白君上的心意。18.答案示例一这两段,叙事与对话结合、详略分明。例如魏征籍贯出身、举兵起义到作隐太子洗马,是简略叙事;为李世民安抚河北用叙事与对话,且叙事详尽,对话具体。答案示例二这两段,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叙述史实,概叙与描写结
合。先概叙魏征应李密、归唐王、陷于窦建德、为太子用、后为李世民用等,记录了重大史实;然后用语言描写,真切地表现人物品性形象。【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阴:暗中、暗地里。句意:暗地
里劝说太子早定对策。(2)访:询问、咨询。句意:询问天下之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阋:使……争斗。句意:你挑拨我们兄弟互相争斗。故选D。(2)贷:宽免。句意:就宽免志安等人而后奏报朝廷。故选B。【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魏征也自认为这种赏识是不世之遇,便说尽心中想法而毫无隐讳,共上奏二百多项提议,全都切实可行合乎太宗之意。“以”是动词,“不世遇”是其宾语,“乃”用在下句开头,做副词,“乃”前断开;“凡”,总共,用在句首,“凡二百余奏”,作主语,前后断开,表示强调。最后
的断句是: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弟”,只管;“即”,立即;“别陈论”,另外陈说;“顾”,难道;“得”,能够。【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
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唐太宗所谓“妩媚”,是指魏征的耿直。结合“魏征、王珪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可知,魏征作为敌方阵营中的人而受重用;“然征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魏征谏言君王不从,仍
坚持己见(不回应、不理君主)。由此李世民看出其骨鲠气节。结合魏征的话“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蒐所以事尧、舜也”可知,魏征引舜的事例,把皇上比作尧舜,李世民看出魏征臣服的态度并明
白君上的心意。【18题详解】不同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第一段“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此部分为叙事,简略叙述魏征从籍贯出身、举兵起义到作隐太子洗马之事,属于概述的写法;第二段“即位,拜谏议大夫。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巢者不
自安,往往曹伏思乱”“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也是概括叙述历史背景和魏征出使回来的情况。这些情节以人物活动为中心,以叙事为主,都是略写。“太子败,王责谓曰”“答
曰”“征白太宗曰”“帝曰”“征与其副谋曰”这是以人物对话为主,属于语言描写,叙事详写,对话具体。由此可知,我国“史传”的叙事的特点之是叙事与对话结合、详略分明;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叙述史实,概叙与描写结合。参考译文: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隋朝末年战
乱,魏征假扮成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掌管书信公文。后来魏征跟从李密来到京师,过了很久还不出名。魏征请求去安抚山东地区,才升任为秘书丞,他乘驿马来到黎阳。正遇上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了魏征,伪朝授予他起居舍人官职。窦建德失败后,魏征与裴矩逃跑进入潼关,隐太子引荐他任
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里劝说太子早定对策。太子失败后,秦王责怪魏征说:“你挑拨我们兄弟互相争斗,怎么处置?”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些听从我魏征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了。”秦王器重他的耿直,没有怀恨。唐太宗即帝位后,授予魏征谏议大夫。这时,河北州县
一向侍奉隐太子与巢刺王的人自觉不安,常常想着叛乱。魏征禀告太宗说:“不示以至公之意,祸患就不能解除。”太宗说:“你去安抚晓谕河北人士吧。”魏征在路上遇见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被押解进京,魏征和副使
商议说:“正好皇上已经下诏,旧太子宫廷与官署旧部一律释放,现又捕送志安等人,谁能没有疑心呢?我虽然受命前往河北进行安抚,谁会相信皇帝真的原谅他们了呢?”就宽免志安等人而后奏报朝廷。魏征出使回来,太宗很高兴,一天比一天更亲近他,有时请他到卧室,询问天下之事。魏征也自认为这种赏识是不世之遇,便说尽心中
想法而毫无隐讳,共上奏二百多项提议,全都切实可行合乎太宗之意。由此被授予尚书右丞,兼任谏议大夫。后来,太宗曾经在丹霄楼宴饮,酒席上对长孙无忌说:“魏征侍奉隐太子、巢刺王时,的确可恨,我能抛弃旧怨,任用才士,无愧于古人。但魏征每次进谏,如果我不听从,我发话时他总不立即回
应,这是为什么呢?”魏征说:“我认为事情不妥,就进谏;如果您不听从而我马上就回应,恐怕您就会施行了。”太宗说:“只管当即答应,再等待机会另外陈说,难道不能够(行)吗?”魏征说:“从前舜告诫群臣:‘你们不要当面顺从,过后
又有话说。’如果当面服从答应,将来另找机会陈说,这就是‘事后陈说’,这不是稷、蒐用来侍奉尧、舜的做法。”太宗大笑道:“人说魏征举止怠慢,我只看到他姿态美好!”魏征拜了两拜说:“陛下引导我让我说话,我才敢直谏。如果陛下不采纳我的直言
,我又怎么敢冒犯龙颜、触犯忌讳呢?”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魏征仕世民论[宋]范祖禹①初,洗马魏征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败,世民召征谓曰:“汝何为离间我兄弟?”众为之惧,征举止自若,对曰:“先太子若早从征言
,比无今日之祸。”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礼之,引为詹士主簿,亦召王珪、韦挺于嶲州,皆以为谏议大夫。②臣祖禹曰:齐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又相桓公以霸,何哉?桓公、子纠皆以公子出奔,子纠未尝为世子也。桓公先入而得齐,非取子纠也。桓公既入,而杀子纠,恶则恶矣,然纳桓公者齐
也。《春秋》书“公伐齐,纳纠”,称“纠”,而不称“子”,不当立者也。“齐小白入于齐”,以小白系之“齐”,当立者也。又曰“齐人取子纠杀之”,称“子纠”,所以恶齐也。是以管仲不得终雠桓公,而得以之为君。今建成为太子,且兄也;秦王为藩
王,又弟也。王、魏受命为东宫之臣,则建成其君也。岂有人杀其君而可北面为之臣乎?且以弟杀兄,以藩王杀太子而夺其位,王、魏不事太宗可也。夫食君之禄而不死其难,朝以为雠,暮以为君,于其不可事而事之,皆有罪焉。臣之事君,如妇之从夫也,其义不可以不明。苟不明于君
臣之义,而委质于人,虽曰不利,臣不信也。(选自《唐鉴》卷一,题目为编者所加)19.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A.诸B.焉C.盍D.则20.能依据本文和文末括号内文字做出的一项推断是()A.《唐鉴》是范祖禹向当时
皇帝所上的表章奏疏的合集著作。B.《唐鉴》是范祖禹希望皇帝能以唐史为鉴而作的史论著作。C.《唐鉴》是范祖禹为皇帝能辨明“义”而作的断代史著作。D.《唐鉴》是范祖禹为考证史实、辨明大义而作的随笔著作。21.分析本文第②段在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的说理过程。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综合阅读(四)《魏征传》(节选)、阅读(五)《魏征仕世民论》和课文《谏太宗十思疏》,围绕“君臣之义”,为魏征写一则人物短评,1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9.A20.B21.本段先以
《春秋》证明桓公、子纠都是公子,证明子纠与管仲非君臣关系、与小白才是;接着举建成是太子且被藩王世民所杀的史实。由此证明魏征与建成、世民之间的关系与管仲与子纠、小白之间的关系,属性不同不能类比。然后由食君之禄不死其难为有罪(为不明君臣之义)的大前提,得出魏征有罪(
不明君臣之义)的判断。22.魏征屡劝太子除去李世民,是忠君;李世民主政,魏征承认对隐太子的忠诚,其劝谏处于更险恶的境地,且劝君王改错历来是最凶险的事,而魏征以诤臣名世,这也是忠君。魏征君臣之义的格局更广,是国家的长治久安。【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桓公先入而得齐,非取子纠也”,桓公先回到齐国就得到了齐国,不是从公子纠那里取得国君之位的。“取”为动词,“子纠”为人名,中间应有表国君之位的代词和表对象的介词。“诸”,作为兼词,相当于“之于”,“之”为代词,“于”是介词;“焉
”,作为兼词,表“于之”;“盍”,相当于“何不”;“则”,表承接,就。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鉴”,以……为鉴。文中谈唐代魏征事李世民之事,表明臣事君应遵守君臣之
义,并定魏征有罪的观点,意在告诫皇帝应引以为鉴。故《唐鉴》即是以唐史为鉴而作的史论著作。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段论证过程的能力。“桓公、子纠皆以公子出奔,子纠未尝为世子也”“齐小白入于齐”,以小白系之“齐”,当立者也,“是以管仲不得终雠桓公
,而得以之为君”,意为桓公、子纠都是以公子的身份出逃的,所以子纠与管仲非君臣关系;齐国的国君是小白,管仲与小白才是君臣关系,所以管仲就应该“相桓公以霸”,辅佐桓公称霸。而“建成为太子,且兄也;秦王为藩王,又弟也。王、魏受命为东宫之臣,则建成其君也”“以弟杀兄,以藩王杀太子而夺其位,王、魏不事太宗可
也”,建成是东宫太子,魏征为太子洗马,二者即是君臣关系;且建成既是太子又是是哥哥,秦王是藩王,是弟弟,则秦王杀死太子是不义的,魏征完全可以不侍奉李世民。由此证明魏征与建成、世民之间的关系与管仲与子纠、小白之间的关系,属性不同不能类比。“食君之
禄而不死其难……于其不可事而事之,皆有罪焉”“不明于君臣之义”,食君之禄却不为君主的急难而死,对于本不应该侍奉的人却以君主事之,都是有罪的,是不明君臣之义。魏征即是如此,最后结论为“魏征有罪”“魏征不明君臣之义”。【
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写人物评论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肯定、可否定、可一分为二。评论历史人物的原则有两个方面:回到历史现场;超越历史、立足当下。但也有古今统一的标准,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人民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如符合历
史发展的趋势、规律。因此,答案虽全开放,但要有理有据有公义。可以评魏征是明君臣之义的。“洗马魏征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魏征屡劝太子除去李世民,是忠于自己的君主李建成;李世民主政,魏征说“先太子若早从征言,比无今日之祸”,李世民说“然征每谏我不从,我发言
辄不即应”,作为敌方阵营中的人而受重用,魏征承认对隐太子的忠诚,魏征谏言君王不从,仍坚持己见,不回应、不理君主,其劝谏处于更险恶的境地,且劝君王改错历来是最凶险的事,而魏征以诤臣名世,这也是忠君。魏征不以君主异位为意,不唯君是听,这是以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大义,比所谓的君臣之
义的格局更广。魏征可谓国家的忠臣。写短评时要有具体事实,有客观的评价,注意字数限制。参考译文:当初,太子洗马魏征经常劝说太子李建成及早除去秦王,李建成事败以后,李世民便传召魏征说:“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呢?”大家都为他担惊受怕,魏征却举止如常地回答说:“如果已故的
太子早些听从我的进言,肯定不会有今天的祸事。”李世民素来器重他的才能,便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对他以礼相待,引荐他担任了詹事主薄。李世民还将王珪和韦挺从嶲州召回,让他们担任了谏议大夫。范祖禹说:齐桓公杀了公
子纠,召忽自杀来殉主,但管仲却没有死,又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是为什么呢?桓公、子纠皆是以公子的身份出逃的,子纠不是世子。桓公先回到齐国从而得到齐国君之位,君位不是从公子纠那里夺取的。桓公到齐国做了国君,杀死子纠,这样做坏是很坏,然而是齐国让桓公即
位做国君的。《春秋》里写“鲁庄公讨伐齐国,护送公子纠回国即位”,称“纠”,而不称“子”,是认为不应当立他为国君。“齐小白回到齐国”,以小白和“齐”连在一起,是应当立为国君的意思。又有记载说“齐人取子纠杀之”,称为“子纠”,是因为憎恶齐国啊。因此管仲没有一直仇视桓公,而能事之为君。如
今建成为太子,而且是兄长;秦王为藩王,又是弟弟。王珪、魏征受命为东宫的臣子,则建成就是他们的君主。哪里有那人杀了自己的君主却又北面做他的臣子的呢?况且是以弟杀兄,以藩王杀太子而夺其位,王、魏不侍奉太宗是可以的。食君之禄而却不为君主的
急难而死,,是不明君臣之义。早上还是仇人,晚上就奉之为君王,对于本不应该侍奉的人却以君主事之,都是有罪的。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妻子尊从丈夫,其中的义不可以不知晓。如果不能彰明君臣之义,却俯就于人,即使说不是为了利,我不相信啊。五、2021-2022学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
各题。左忠毅公逸事(清)方苞①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
耳。”②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
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
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③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
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④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⑤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闻左公被.炮烙()(2)微.指左公处()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叩.之寺僧()A.敲打B.叩拜C.询问D.通“扣”,拉住(2)公瞿然..注视()A.严厉的样子B.吃惊的样子C.惊
喜的样子D.惊悟的样子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19.针对清初文坛上絺章绘句以取宠的文风,以方苞
为代表的桐城派古文创作讲究不繁之“洁”。请结合文章第①段具体分析此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结合全篇,分析第②段左光斗“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粗暴行为背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①.遭受②.暗暗地,悄悄地16.①.C②.
C17.(史可法)选择健壮的士兵十个人,让二人蹲着并且背互相倚靠,过了一段时间,(士兵)就轮流代替。18.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19.不繁之“洁”是指字句简洁、凝练。角度一:运用一系列动词,例如“从”“入”“阅”“掩”“叩”等动词,简
洁交代左光斗初遇史可法,没有具体神态或心理描写,即体现出左光斗识才、爱才之情;角度二:以短句为主,多为二字、三字、四字等,间有长句,语言节制,节奏短促、有起伏;角度三:语气上,大抵为陈述语气,除了“则史可法也”“惟此生耳”两句,流露出左光斗对史可法
的器重、期待之情。20.面对史可法前来狱中探看,左光斗怒不可遏(行为动作背后指向的心理动态);第一,国家糜烂,危急存亡;第二,“我”已经完了,准备牺牲了,都无所谓;第三,史可法作为天下事的支柱,却轻身来此,这是昧
大义(内容理解);左光斗行为粗暴的背后,体现出他为史可法轻身入探的严峻后果、对形势严峻的焦灼;粗暴行为的背后是他对史可法期待之殷,以及他对“大义”原则的坚守。【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史可法听说左公遭了炮烙酷刑。“被”,遭受。(2
)句意:(狱卒)悄悄地指着左公所在的地方。“微”,悄悄地,暗暗地。【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询问。“叩”,询问。故选C。(2)句意:左
公惊喜地注视着他。“瞿然”,惊喜的样子。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句首添加主语“史可法”;“蹲踞”,蹲坐;“倚”,倚靠;“漏鼓移”,指过了一段时间;“番代”,轮流代替。【1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到左公被关进东厂监狱时,史可法整天守候在狱门外。逆阉魏忠贤对监狱防备监视很严,即使左家的仆人也不能近边。“左公”是主语,“下”是谓语,“厂狱”是补语,“史”是下一句的主语,所以“厂狱”和“史”之间断开;“逆
阉”是下一句的主语,前面断开;“甚严”补充“防伺”的程度,做其补语,“虽”作为连词一般放在下一句的开头,所以“甚严”和“虽”之间断开。【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特点的能力。首先理解“不繁之洁”的意思,然后结合第一段具体分析。“不繁”是说语言简要凝练,不繁琐,“洁”是简洁。可以从用词、
句式、语气等角度分析。从用词角度来看,第一段是写左光斗与年轻书生史可法的偶遇,用“从”“入”写左公微服出行进入古寺,用“阅”写左光斗阅读史可法的文章草稿,用“掩”写左公离开之时关上门,用“叩”写左公询问打听史可法的名字,作者用这些动词形象表现了
左光斗的“伯乐”精神,求贤若渴,善于发现人才,赏识人才,爱护人才,并没有具体的神态、语言或心理之类。从句式角度来看,这一段大多都是短句,如“一日”“及试”“召入”等都是二字句,如“入古寺”“公阅毕”“为掩户”等都是三
字句,如“风雪严寒”“文方成草”“叩之寺僧”等都是四字句,在短句之中也偶有长句,语言运用上有节制,有起伏。从语气上来看,第一段写左公对史可法的欣赏看重,但大多都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大多都是陈述语气,只有“则史公可法也”“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流露出左公对史
可法的看重和期待。【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由题干可知,史可法到狱中看望左光斗,而左光斗“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左光斗如此“粗暴”对待史可法与当时的形势、史可法前来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以及他对史可法的期望有关。由“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
近”“此何地也?而汝来前”“汝复轻身而昧大义”“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可知,当时形势极为严峻,阉党对左公防伺极严,史可法前来狱中探望左公极有可能会引起阉党的注意,会受到左公的牵连,所以左光斗粗暴行为背后是对史可法的担心,是对史可法这一做法可能招致的灾祸的焦灼。由“国家之事,
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可知,左光斗认为自己已经这样了,对于死去已经无所谓;而国家形势糜烂,已经到了危急的关头,史可法是国家的支柱,还这样轻身而昧大义,那么天下事就无人可支柱,所以他“粗暴”的行为背
后是对史可法的殷殷期待,体现了对寄予殷切厚望的学生的挚爱——爱之深,责之切!左光斗的良苦用心是通过这样的“当头棒喝”,让史可法不要感情用事,要清醒地认识目前国家的形势和自己的处境,要以天下为己任、当国家的“中流砥柱”!一位受尽酷刑、生命危在旦夕的人,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天下事谁可支柱者?”
体现了他对“大义”的坚守。参考译文:先父曾经说过:同乡前辈左忠毅公任京城地区学政时,有一天,刮风下雪,天气特别冷,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改装出行,走进一座古寺。厢房里有个书生伏在桌上睡着了,(桌上的一篇)文章刚写好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外衣给他盖上,并替他关上门。左公向寺
里的和尚询问,却原来是史可法。等到考试时,差役喊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等到他呈上考卷,左公就当面批为第一名,还召他进入内室,让他拜见夫人,说:“我的几个儿子平庸无能,将来能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学生啊。”到左公被关进东厂监狱时,史
可法整天守候在狱门外。逆阉魏忠贤对监狱防备监视很严,即使左家的仆人也不能近边。过了很久,史可法听说左公遭了炮烙酷刑,早晚将要死去,便拿了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狱卒商量探监的办法,狱卒被他感动了。有一天,狱卒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和草鞋,背了个竹筐,手拿着长鑱,装作打扫垃圾的人,把他领进监狱。(狱卒
)悄悄地指着左公所在的地方。只见左公坐在地上,身子靠着墙,脸庞、额头都烧得焦烂,辨认不出(原来的面貌),从左膝盖以下,筋骨全都脱落了。史可法上前跪下,抱着左公的膝盖低声哭泣。左公辨出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就使劲地抬起手臂,用指头拨开眼皮,目光像火炬
一样明亮,生气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你却到这里来!国事败坏到这个地步,我老头子已经完了,你又轻身而不明大义,国家大事谁能支撑呢?还不快走,不要等奸贼们构成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说着就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出投击的样子。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快步走了出来。后来他常常流着眼泪对别人讲述
这件事,说:“我老师的肺肝,都是铁石铸造的啊!”崇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蕲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史公以凤庐道员的身份奉命守御风阳、庐州一带。每逢有警报,他总是一连几个月不进寝室睡觉,让将士们轮换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他选择十个身强力壮的兵士,(每次)叫两个蹲坐着,自
己背靠着他们,每过一更,就(让他们)轮换一次。每当严寒的夜晚,他一站起来,抖抖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史公说:“我对上怕辜负了朝廷,对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史公领兵作战期间,往来经
过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上,问候太公、太母安好,到堂上拜见夫人。我的同族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女婿,与先父友好,他说(左公在)监狱中讲的话,是亲自从史公那里听到的。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求阙斋记(清)曾国藩①
国藩读《易》至“临”①,而喟然叹曰:刚侵而长矣,至于八月有凶,消亦不久也,可畏也哉。天地之气,阳至矣,则退而生阴,阴至矣,则进而生阳。一损一益,自然之理也。②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是故体安车驾,则金舆鏓衡不足于乘;目辨五色,则
黼黻文章②不足于服。由是八音繁会不足于耳,庶羞珍膳不足于味。穷巷瓮牖之夫,骤膺金紫,物以移其体,习以荡其志,向所搤捥而不得者,渐乃厌鄙而不屑御。旁观者以为固然,不足訾议。故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③,彼为象箸,必为玉杯。积渐之势然也。而好奇之士,巧取
曲营,不逐众之所争,独汲汲于所谓名者,道不同不相为谋。或贵富以饱其欲,或声誉以厌其情,其于志盈一也。夫名者,先王所以驱一世于轨物④也。中人以下,蹈其不实,于是爵禄以显驭之,名以阴驱之,使之践其迹,不必明其意。若君子人者,深知乎道德之意,方
惧名之既加,则得于内者日浮,将耻之矣。而浅者哗然惊之,不亦悲□?③国藩不肖,备员⑤东宫之末,世之所谓清秩。家承余荫,自王父母以下,并康强安顺。孟子称“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抑又过之。《洪范》曰:“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不协于极⑥,不罹于咎,女则锡
之福。”若国藩者,无为无猷,而多罹多咎,而或锡之福,所谓不称其服者欤?于是名其所居曰“求阙斋”,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嗜,皆使留其阙陷。礼主减而乐主盈,乐不可极,以礼节之,庶以制吾性焉。若夫令闻广誉,尤造物所靳予者,实至而归之,所取已贪矣,况以无实者攘之乎?行非圣人
而有完名者,殆不能无所矜饰于其间也。吾亦将守吾阙者焉。道光二十五年五月曾国藩谨记。【注】①临:《周易》第十九卦,此处借“临”卦来说阴阳二气的交感。②黼黻文章: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色彩绚丽的花纹。泛指华美鲜艳的色彩。③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出自《孔安国传》
:“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已,所以速亡。”④轨物:法度与准则。⑤备员:凑数,自谦之词。⑥不协于极:不符合善。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A.焉B.乎C.也D.矣22.从句式的角度赏
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分析第②段中作者提及“瓮牖之夫”“好奇之士”等人的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概述本文的行文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21.B22.使用整句,句式整齐,结构对称,音韵和谐,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四方面假设,角度全面,内容丰富;“是故”“由是”两个关联词的使用,彰显因果逻辑关系;“不足于”间隔反复,突出后果。23.“瓮牖之夫”“好奇之士”等
人属于反面事例,前者追求俗利、后者追逐虚名,均属于作者否定的对象,为了正面说理提供论据,典型、具体,作者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正反对比中突出观点:对外在的荣誉、身体的享乐求其缺,而对内心的
道德体验求其全。结构上照应上文“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为下文说明不要过度追求虚名浮利这个道理张本铺垫,并与君子的适度追求相对照。24.第①段写读书感受“一损一益,自然之理也”,并总领下文阐述对人生追求的感悟。第②段从泛指的角度阐释问题,众人生来就有嗜好、欲
望,喜欢盈余而忘记亏阙,这是很可悲的,然后通过说明君子的适度追求告诉我们面对名利的态度应该是适可而止,应该努力完善自身,提升道德修养。第③段以自身为例,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对外在的荣誉、身体的享乐求其阙。【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
解分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第②段结尾设置的问句,但有问无答,答案隐含在句子中,属于反问兼感叹语气,总结该段,抒发感受,“乎”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吗”,所以此处应该用“乎”字;“焉”一般用来表达反问语气,但常用语句首,排除A;“也”是表达陈述语气的助词,排除
C;“矣”表已然,相当于“了”,不合句意,排除D。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分析语言特点的能力。巧用表达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是故”“由是”,结构上既照应上文“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又明确了画线分句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思路顺畅,表意清楚,逻辑严谨。“体安
车驾,则金舆鏓衡不足于乘;目辨五色,则黼黻文章不足于服”“八音繁会不足于耳,庶羞珍膳不足于味”两组句子均使用了对偶修辞,结构相同句式相近,内容相对,整齐对称,音乐和谐,富有韵律美,朗朗上口增强可读性。多角度多侧面阐释现象,说明人性之贪。比如四字短语“体安车驾”对应“目辨五色”,一指身体享受,二指
视觉享受;“八音繁会”对应“庶羞珍膳”,强调耳朵(听觉)和口舌(味觉)之富有;“不足于乘”“不足于服”“不足于耳”“不足于味”相对应,“不足于”的间隔反复,突出了嗜好和欲望,照应该段开头句“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启发并警醒世人,众人生来就有嗜好、欲望,喜欢盈余
而忘记亏阙。因而,即使乘坐最豪华舒适的马车,身体也不会感到满足;即使穿戴最华美鲜艳的衣服,眼睛也不会感到满足。同样,音乐再盛大,耳朵也不会满足;食品再鲜美,口舌也不会满足。【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相关语段、内容的作用的能力。由“穷巷瓮牖之夫
,骤膺金紫,物以移其体,习以荡其志,向所搤捥而不得者,渐乃厌鄙而不屑御”“而好奇之士,巧取曲营,不逐众之所争,独汲汲于所谓名者,道不同不相为谋。或贵富以饱其欲,或声誉以厌其情,其于志盈一也”可知写“瓮牖之夫”“好奇之士”等人以
提供典型论据,内容充实,说理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属于反面事例,前者追求俗利、后者追逐虚名,均为作者否定的对象,作者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正反对比中突出观点:对外在的荣誉、身体的享乐求其缺,而对内心的道德体验求其全。【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
解文中内容分析结构思路归纳整合的能力。这篇文章鉴于一般人喜欢“盈”,盈极则损,所以反而求“阙”,过阙则满。全文围绕盈、阙之间的优缺展开论述。作者先从读《周易·临卦》后的感受开篇。因为《临》卦说:“刚浸而长矣,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指的是刚阳渐渐增长,
到了阴盛阳衰的八月会有凶险,那是因为接近消亡,好景不能长久。从而得出“一损一益者,自然之理也”的结论。第二段先泛论“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然后从两方面举例说明,“穷巷瓮牖之夫,骤膺金紫,物以移其体,习以荡其志,向所搤捥而不得者
,渐乃厌鄙而不屑御”“而好奇之士,巧取曲营,不逐众之所争,独汲汲于所谓名者,道不同不相为谋。或贵富以饱其欲,或声誉以厌其情,其于志盈一也”,作者论述了追名逐利之人好盈而忘阙,结果乐极生悲。最后从君子的角度立论,“若君子人者,深知乎道德
之意,方惧名之既加,则得于内者日浮,将耻之矣”,阐明“君子人”则“惧名之既加”,重视由内心体验而得到的收获。作者在第三段回到自身,抒发感悟,凡是外界带来的荣耀、享乐,内心的嗜好、欲望,都使它留有余地。礼仪追求节制,享乐追求盈满。享乐不能过分,要
用礼仪来节制,才有可能约束心性,防止放纵。至于美名博誉,更是上天不轻易赐予的,只有拥有真正的功业和德行之后,美名博誉才会随之而来。从而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对外在的荣誉、身体的享乐求其阙,而对内心体验的追求虽没有明白表示,但据前文是要求其全的。盈需
要阙来限制,因为“礼主减而乐主盈”,乐极生悲,必须用礼来节制,礼主减,也即阙,所以要用阙来节制盈。参考译文:我读《易经》时,每到《临卦》时就喟然长叹说:阳气开始滋长了,而八月是阳消阴长的季节,所以败亡的日子也就很快来到
了,不禁畏惧呀!在天地之气中,阳刚之气到了衰败的时候,就会退而产生阴柔之气;阴柔之气到达顶点的时候,就会进而转化阳刚之气。此消彼长,这是自然规律。众人生来就有嗜好、欲望,喜欢盈余而忘记亏阙。因而,即使乘坐最豪华
舒适的马车,身体也不会感到满足;即使穿戴最华美鲜艳的衣服,眼睛也不会感到满足。同样,音乐再盛大,耳朵也不会满足;食品再鲜美,口舌也不会满足。贫贱之人,突然得享高官厚禄,奢侈之物使他的身体改变,淫靡之习使他的心志放纵,原先羡慕而得不到的
,如今逐渐就会厌恶鄙视而不屑要了。旁观者都认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不值得非议。因此说:“地位高了,就会骄傲;俸禄多了,就会奢靡。刚开始要用象牙筷子,以后一定要用玉制杯子。”这是逐渐积累的结果。而喜好标新立
异的人,别出心裁,巧为经营,不追逐众人都争取的东西,唯独对名感兴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有的人追求富贵来满足物质欲望,有的人追求声誉来满足心中愿望,而他们同样都希望志愿能够得到满足。名,原是古代圣贤用以规范世人的工具。中等德行的下的人,道德修养还不够高,于是就用爵禄和名誉一明一暗来驱使他行
走正道,他也不明白此中的深意。君子就深知道德修养的真正内涵,因此恐怕得到盛名之后,内心的道德修养还不够而会变得日益虚浮,于是便以盛名为耻。而那些道德修养肤浅的人还争吵着追求这些虚名,不是很可悲么!我德才浅薄,惭愧地任职在世人称为清贵之官的翰林。家中承蒙祖上余荫,全家老幼都身健心安。这比孟
子所说的“父母都在,兄弟无故”之乐还要强一点。《洪范》上说:“平民百姓能够做到有规划、有作为、有操守,不要求臻于完美,也不犯下大错,这样就能得到上天的赐福。”像我这样,没有作为、没有规划,还总是犯下大错,然而却蒙受了上天的赐
福,这不是不相称吗?于是命名我的住所为“求阙斋”,凡是外界带来的荣耀、享乐,内心的嗜好、欲望,都使它留有余地。礼仪追求节制,享乐追求盈满。享乐不能过分,要用礼仪来节制,才有可能约束心性,防止放纵。至于美名博誉,更是上天不轻易赐予的,只有拥有真正的功业和德行之后,美
名博誉才会随之而来。所得已经很贪婪了,更何况那些根本没有实际作为的人却去争抢呢?实际行为不是圣人所为,却拥有圣贤的美名,大概这样的人在实际生活中一定有所伪饰。我还是本本分分的守阙吧。道光二十五年五月曾国藩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