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共(10)页,860.80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50c49e0f575b87eb41e95a878b7917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高三年级试题历史命题人:浑南高中贾凤慧校题人:沈阳市第三十中学闫悦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由第I卷和第I1卷两部分组成。第I卷
为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为非选择题部分,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不按规定颜色笔和不按规定位置答题,不得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文翁自景帝末为蜀郡(今四川)太守。文
翁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关“石室”,办地方“官学”,自此便有了成都城南的“石室精舍”,即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随即蜀地好学之风兴起。汉武帝将文翁办学经验向全国推广,“令天下国皆立学校官”,汉武帝此举(A.逐渐消
解了地方郡国并行制度B.有利于社会教化功能发挥C.打造了政令统一的中央集权制D.探索出高效人才选拔机制2.唐代诏令用纸书写,颁下州县的诏令需长时间传递,白麻纸招虫,不能耐久,故用黄麻;重大诏命或当朝宜命,无须久存,故用白麻。黄轻白重,遂为故事。大约到德宗时,中书只有黄麻可用,白
麻已皆在愉林院。这折射出(A.行政效率提高B.中央集权加强C科举影响扩大D决策事权转移3.下两图是来自甘肃河西走廊上的魏晋墓室壁画,它们反映出魏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安定B.经济发展C.民族交融D.南北对峙4.唐
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宋代B.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C.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D.增
置新县因本地新生人口增加5.元代,著名回回诗人薛昂夫在定居江南后,执弟子礼于江南硕学者儒,“事笔砚,读书属文,学为儒生,发而为诗、乐府”,以诗人知名。赵孟頫为其诗集作序时,曾说“其风俗本是“服旃裘,食渾酪,居逐水草,驰
骋猎射,饱肉勇决',定居江南之后,却气质迥异祖辈”。这可以用来佐证元代(A.中原文化向心力减弱B.传统的华夷观念瓦解C.少数民族渐趋封建化D.民族文化的交融互动6.新闻画报是以刊载摄影照片、绘画为主要内容的期刊,用形象直观
的图像传播信息。图中数据峰值的出现反映出中英()19世纪中期《伦敦新闻画报》对中国报道的文章数A制度冲突B.文化交流C.矛盾加剧D.贸易发展7.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紧
了对中国的侵略。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南北两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1885年又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省。这些措施表明()A.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B.中国业已摆脱民族危机C.洋务运动取得了明显成效D.清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8.1942年1
2月,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紧急措施,规定各省市重要城市棉花、棉纱、布匹、粮食、煤炭、食油、食盐、纸张等八大类物资为主要限价商品,其他物品为议价商品,严厉推行限价政策。这一举措意在().发展民族工商业经济B.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C.稳定国统区社会秩
序D.打破日军以战养战政策9.1949年底,一批军地领导干部陆续到北京接受培训,中共中央在选调时充分考量了他们的知识背景与文化素养。如,吉雅泰通晓俄文和蒙文;耿飚曾参加过与美国、国民党军调处的谈判;王任叔曾参加过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央选调这些干部意在(
A.开创新中国外交事业B.组织新中国宪法起草工作C.落实党管干部的原则D.支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1读下表可知()1980-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构成表(%)年份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及其他198061.812.313
.835.14199058.87.817.36.75.44200049.15.715.510.111.38.3201041.16.019.115.88.49.6A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消费多样
化C.农村居民日常支出成本在不断提高D.全面脱贫促进了居民消费结构完善亚历山大保留了一部分波斯帝国的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员,并吸纳许多波斯人、巴克特里亚人等亚洲人加入其部队,使其穿着马其顿军服,按马其顿方
式训练:倡导“欧亚联姻”,自娶巴克特里亚与波斯公主为妻,鼓励部下与东方显资之女成婚。这些举措(A.意在加快东西方文化融合B.提高了帝国军队的战斗力C.有利于对帝国政权的认同D.实现了境内各民族间和解1607年《本草纲目》传入日本,日本儒学家林罗山于长
崎得到此书,将其献给了幕府。其后日本的本草学多受《本草纲目》影响。如贝原益轩以《本草纲目》为蓝本,踏遍全国各地考察草药,于1709年著成《大和本草》,开拓出合平日本国情的草药学新时代。这可用以说明()A.中医学理论发展
受政府影响B.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C.日本幕府推行对外开放政策D.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与创新13、下表所示是古代在欧文明和古代类洲文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挑战时买取的措施。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在人类发展面监共同
挑战时古代美洲人的解决策略古代亚欧文明的解方法如何解决群落的生存和生产问题培育玉米、马铃薯、番薯等、化羊驼培育大小麦、水稻和耍,饲养羊、猪、月如何解决记事、统计、传递信息、时间管理冬神崇拜,祭祀神又,创造文字、太阳历,发明了20进制祭
拜太阳、天,创造文字。发明了历法,创造数字和进位制如何治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集权.划分政区、建立税收、道路系统,迁移人口实行君主专制,建立地方直接控制的政治制度、道路系统、税收系统A.早期各个区域文明同时产生B、古代文明发展具有共通性C.美洲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D、文
字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14、从1518至1600年,美洲有记载的传染病大爆发就有17次,数千万人失去了生命。仅墨西哥一地自1519年后的100年间,印第安人就从2000万锐减至75万。直接影响是(A.便利了欧洲人在此建立殖民统治B.促进了世界物种的全球流动C、完善了拉丁美洲的疾病预防
体系D完成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15.17世纪时,一名英国放师说:“我们眼前摆着两本最基本的书-一本是自然另一本是《圣经》······各种天体的规则运动······各种元素的联系······如此繁多的自然之物和生物,又有如此多的诠释者在教导我们,上帝是他们的动力因。”这种念可用于佐证当
时(A.人文主义宗教观影响深远B.科学理性观念促进了思想解放C.教会极力排斥异端的文化D.宗教影响下自然科学艰难发展16.18世纪时,北美的每个英属殖民地都建立了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议会议会与伦改委派的殖
民地总否分享权力。尽管这些议会的权力有限,但依然与法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缺乏任何代议制的政治机制。这反映出北美英属殖民()A.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政治建构B.引发了人民主权的政治潮流C、受到宗主国政治理念的影响D.首创了资产阶级
的代议体制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图1、图2分别是我国南宋和清朝在前代基础上增建的孔子庙分布情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增建孔子庙分布特点所折射的时代背景。(4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图3所示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统治集团内部存在众多大庄园主。庄园主拥有极为广袤的土地,能够依据这些土质各异的
土地,栽种不同的农作物,从而形成了农、林、牧、副、渔的综合性经营模式。此外,他们还涉足一些商贸活动。庄园之中设有武库,自行打造兵器。庄园戒备森严,内部配有家兵,并有骑吏巡逻;有的庄园楼阁每层皆有众多手持弩箭的武士,严密监视着四
方,守护着庄园的安全。-摘编自邓伟平《东汉庄园经济研究》材料二:自9世纪起始,庄园经济在西欧渐趋流行。庄园作为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同时涵盖林、牧、渔业生产,以及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和武器制造等手工业生产。仅有极少数庄园无法生
产的必需品,诸如盐、铁之类,才需从外部购置。庄园生产为领主及其侍从供应了消费资料,同时也为农奴维持家计提供了必要的生活资料。自12、13世纪起,庄园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步由领主直接管理生产经营转变为间接的土地资产管理,庄因制度日益被新兴的经济形式所取
代,进而逐渐走向瓦解。-摘编自郭应霞《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经营管理》(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东汉庄园经济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的相同飞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瓦解的有利条件及其影响。(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世纪不仅见
证了欧洲经济的转型,也带来了欧洲文化的崛起,一种新的知识组织形式出现了-中世纪大学在欧洲基督教的怀抱中诞生,它不囿于基督教的教义传授,反而形成了求真和求善的大学精神。西欧中世纪大学从教皇或国王那里获得了包含种种特权的“特许状”,其中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最核心的内容,即大学享有自主决定和管理内
部事务的权利,是具有一定自由度或独立性的高等教育教学机构。大学成为当时最具特权和声望的学术思想机构之一,为现代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与框架性的历史元素,为理解现代大学概念提供了源头性的诠释。-摘编自孟倩《中国书院与西欧中世纪大学之
比较:历史社会学的视角》材料二:18世纪后半期,人们相信,启蒙是对现有秩序的批判,并且认为通过启浆,行的愚蠢会被克服。在这种观点看来,有用的理论应该能先在实际事务中解决问题。大学和类似的机构要讲授的不应是形而上学和神学,而应是经济学、技术学、医学和自科学这类
的学科,实际操作的知识优于口耳相传的知识。在许多大学里,像这类学科,加法国的医学和自然科学,德国和意大利的财政学,苏格兰的道德哲学,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的自然法学,都得到了加强或第一次开设。无需证明的信念和对权威的无条件顺从放弃,学校越
来越多地教育学生自己思考。-摘编自赵敏《启蒙运动对18世纪欧洲大学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欧洲大学发展的特点及其社会
背景。(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4年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产生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和新质人才的培养要求依据上图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内容,围绕“新质生产力”,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表述消晰。)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CBCCDCAA题号答案1112D13B14A15D16CC17、(12分)(1)背景:西南地区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清朝版图的进一步开拓和巩固,注重对西北、东北、台湾的有效管
理;人口压力下,江浙人口向福建、台湾等地区迁移,促进迁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任意两点4分)(2)建国初期的工业发展特点:工业发展呈现出均衡化趋势,尤其是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答出重工业即可得分);东北地区发展
较快。(4分)原因:新中国国家政策的支持;苏联的经济援助;冷战的国际环境;民众的建设祖国热情;东北资源较集中,具备一定工业基础。(任意两点4分)18、(14分)(1)相同之处:都拥有独立的生产和生活体系,能够自给自足;都采用了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方式,实现了经济的多元化;都是封建主对农民
进行剥削的工具,具有封建性质。(6分)(2)有利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冲击、城市的兴起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任意两点4分)影响: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速了农民的自由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革
;庄园经济的瓦解也促进了西欧市场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西欧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任意两点4分)19、(14分)(1)原因:商品经济活跃;教会的支持;城市兴起并逐渐取得自治权;市民阶层的壮大;社会
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任意三点6分)(2)特点:建立实用学科;脱离神学束缚;注重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任意两点4分)社会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壮大;启蒙运动理性精神传播;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教会权威不断下降,传统封建秩序受到冲击。(任意两点4分)20、(12分)主题:教育发
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2分)建国以来(改革开放前)、教育、人才培养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先完成了对旧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造,向工农敞开教育之门。1957年,制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人才基
础,我国逐渐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在国防和空间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如两弹一星等。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人才事业快速发展,推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
道路。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我国的人才事业蓬勃发展,推动中国基础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如“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
发和制造的能力,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综上,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国民经济(生产力)持续增长,有利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分)说明:论述角度
要分别加以史实说明,其他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