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PDF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643.465 KB
  • 2024-09-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共(6)页,643.46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3ae890fb76f158b32e47a922a2aca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东海县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4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2.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等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工整

书写。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

令启自取之。”由此可见A.《战国策》更接近真相B.《史记》观点更可信C.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D.历史真相无法考证2.在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大规模祭祀活动的遗迹;甲骨文中显示商朝的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是要由占卜来决定。商朝天子既是人,又是联接天人意志

的神。这反映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已高于王权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C.统治者高度集权D.宗法制已经成为主导3.观察诸子百家关系图,由此可以推断出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出现C.争鸣过程中出现融合的趋势D.血缘是维系政治认同的纽

带4.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幅图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A.筒车B.铁农具C.都江堰水利工程D.牛耕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5.出土的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

有29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金布律》《徭律》《牛羊课》等十余种。这表明秦朝A.法律制度十分完备B.注重以立法调节经济关系C.苛捐杂税十分沉重D.积极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6.钱穆认为,这种选拔方式骤看极合情理,然而切实施行中却存在毛病……当时一

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这种选拔方式”是指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宦官专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现象,随侍君侧的宦官操纵皇帝,便控制了国家的政柄。东汉中后期“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出现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皇权至

上和皇位世袭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D.地方割据势力高度膨胀8.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

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B.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C.跨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D.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9.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

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反映出A.民族认同理念B.民族矛盾化解C.华夏文化形成D.民族融合加强10.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等措施,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推进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A.改革措施全面易行B.顺应

了历史发展潮流C.北魏实现北方统一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11.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正如胡戟先生所说:“武则天去世前后八年里发生了七次宫廷政变,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止开元盛世的到来。”由此可见,武则天当政时期A.国家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B.开辟了唐朝前期的

全盛局面C.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D.虚怀纳谏当政推动社会繁荣12.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A.提高了商人的

政治地位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13.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唐宋学者把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这体现了A.中国文化的发展空前成熟B.中

国文化的先进性C.中国传统文化居主体地位D.中国文化的包容性14.《国史大纲》中记载:“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有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这表明王安石变法A.实现了富国强兵B.加强了社会管控C.加重人民的负担D.使北宋走

向衰亡高一历史第3页共6页15.下表是宋代后妃出身简表,该表反映岀当时时期后妃总数出身于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僚家庭者出身于五品以上的中级官僚家庭者出身于九品以上的低级官僚家庭者出身于非官僚家庭者北宋24937.5%312.5%14.2%1145.8%南宋17211.8%15.9%423.5%105

8.8%合计411126.8%49.8%512.2%2151.2%A.商品经济高度繁荣B.门第观念逐渐淡化C.理学正统地位下降D.经世致用思想盛行16.汉代的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宋以后则是先“四书”后“六经”。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制度的繁荣B.程朱理学的影响C.民间书院的兴

起D.罢黜百家的结果17.永乐时期,内阁不过是一个侍左右、备顾问的秘书性机构而已。自仁宣之后,内阁权力日益增长,逐渐有了票拟权和参与评议朝政的权力。嘉靖万历时期,内阁的发展达到顶峰,内阁得以以部院之职兼任大学士,品秩日渐加尊,班列也位于六部尚书之上。至万历

时,内阁首辅已俨然历代之“宰相”。下面关于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B.内侍机构有决策权力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D.开辟了入仕的新途径18.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以下图片资料,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C.中外的

交往与冲突方式D.少数民族争夺统治权19.美国史学家罗威廉在《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中认为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分别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这说明清朝机构职能主要表现理藩院管

理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内务府保护对皇帝个人及其有关家族的保护军机处控制满洲统治者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高度控制A.倾向于推行满汉民族分治政策B.对边疆地区控制相对比较松散C.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D.构建了较独特的帝

国管控体系高一历史第4页共6页20.下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可以用来说明古代中国科技A.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B.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C.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D.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

,共40分。21.(10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国”一词出现后,仅在古代中国就衍生出多种含义,如王国都城及京畿地区、中原地区、国内或内地、诸夏族居地乃至华夏国家等。“中国”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

始于“中华民国”,“中国”是它的简称;现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其中,最接近“中国”一词本来意义的是“王国都城及京畿地区”,那里是王权国家的权力中心之所在,已形成具有向心力和辐射性的强势文化“磁场”。其地理位置居中,有地利之便,称为“国中”、“土中”或“中原”。——许

宏《前中国时代与“中国”的初兴》村料二在辽宋夏金对峙时期,金人一直自称“中国”……金人自称“中国”的理论依据之一,就是“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金人进据中原之后,即沿袭汉族儒士这种“中原政权即是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自己占据中原,就是占据“中国”。……金人自称“中国”的另

一理论依据是“夷狄用‘中国’(中原)之礼则中国之”。……金朝争正统的意识十分强烈,其实金人争正统,并不是为了将同时存在的其他政权除在“中国”之外,不过是为金朝争得一定的政治地位,以便得到各个政权的承认,更有利于他们的

统治。——赵永春:《试论金人的“中国观”》材料三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张帆:《元朝开启了“大

中国”时代》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一词的含义并指出“中国”含义变化的突出特点(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人自称“中国”的原因,写出金人最具民族特色的制度。(3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从唐代“小中国”到元代“大中国”的转变中,有哪些少数民族为祖国疆域的拓展做出了贡献。概括你从中得到的认识。(4分)高一历史第5页共6页22.(10分)古代中国商业、城市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傅宗

文《宋代的草市镇》材料二元自世祖定江南,凡邻海诸郡与蕃国往还互易舶货者,其货以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其发舶回帆,必著其所至之地,验其所易之物给以公文,为之期日,大抵皆因宋旧制而为之法焉。于是至元十四年,立市舶司一于泉州。——《元史·食货志》材料三图一

图二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草市”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市”与“草市”的主要区别。(4分)(2)简述材料二反映的商业信息。(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宋东京城与唐长安城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

生的变化,并指出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4分)23.(共10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隋书·

地理志》材料二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三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一般是依据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来

确定,即所谓“山河形便”。从元朝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以及经济区域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高一历史第6页共6页——李治安《元史十八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概述你对这

一措施的认识。(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创新之举,分析其制定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4分)(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创新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3分)24.(10分)阅读

下列材料:材料一据粗略统计,在“三言”“二拍”近两百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约近七十篇。其中,《喻世明言》十ー篇,《警世通言》十三篇,《醒世恒言》九篇,约占四分之一;此类作品在“二拍”中所占比例更大,《初刻拍案惊奇》十六篇,《二刻拍案惊奇)十八篇,几近二分之一。作品以如此铺张的笔

墨描写“市井细民”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罕见其匹的。——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札记》材料二(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

费,不止万金。”——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三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阶段。明中后期以至清前期,封建农耕文明在唐宋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和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明显出现了工业文明萌动的迹象和近代化的趋向。但这时已经远

远不能和西方的巨大飞跃相比。殆及降至周期性盛衰低谷的清中期,这种强弱对比的反差更为鲜明。——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下)》完成下列要求:(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2分)(2)概括指出

材料二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的特点,分析其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的原因。(4分)(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社会发展呈现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