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武汉专题】.docx,共(5)页,180.81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1668e323a59bdc34c50c11a5a467ac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
栏内)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想获得关于他们生活状况的准确材料,要通过()A.考古发掘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神话传说2.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
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尽管他们相距遥远、几乎没有交通,但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这可以说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的特点是()A.起源最早B.世界领先C.独一无二D.多元一体3.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
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B.“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D.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源泉。先秦时期有思想家主张“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人,有能则举之。”该思想家是()A.孔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5.《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
法()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6.孔子坦言“吾从周”,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实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周道",但是他在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学术下移。这一现象()A.是战国儒学发展的产物B.体现了
孔子毕生对社会平等的追求C.是当时社会转型的反映D.体现了崛起中的士阶层的政治诉求7.据如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人物时间主要内容商鞅秦孝公时期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官员由君主任免邹忌齐威王时期举贤人、修法律、鼓励臣下进谏李悝魏文侯时期按照“食有劳而禄
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颁布《法经》吴起楚悼王时期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度,裁减冗官,选贤任能A.变法以实行土地私有制为中心B.变法侧重重建伦理和政治C.变法旨在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D.变法重视人才选拔与使用8.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
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A.加速了社会转型B.冲击了贵族政治C.促进了民族认同D.推动了战国变法9.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史称“酬金夺爵”。汉武
帝实行酎金夺爵的根本目的是()A.打击诸侯,加强中央集权B.保证献金成色,增加财政收入C.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D.搜刮各地黄金,削弱地方经济10.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多年里,一共用了十三个丞相,善终者极少,要么被杀、要么被
迫自杀。以至于到了汉武帝统治后期,公孙贺听说他要被皇帝任命为丞相,直接吓得痛哭流涕。下列属于汉武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B.设立中朝C.实行察举制D.推行刺史制度11.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
),排列正确的是()A.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12.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令郡国每年向朝
廷荐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以被擢用(提升任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制度。出身贫寒、40多岁开始钻研《春秋》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公孙弘的经历说明汉武帝时期()A.“推恩令”的颁布B.边疆地区得到巩固C.“丝绸之路”开通D.儒家学说受到重视13.现在
是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战略决策落地实施的关键时期。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张骞B.西域的葡萄、石榴等作物经此通道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C.其
路线是从西汉的首都洛阳出发,直达西亚、非洲D.这条通道开通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14.如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鲜卑族拓跋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汉族元穆陆贺刘A.加速了鲜卑族汉化进程B.改鲜卑人为汉人C.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D.消灭
了鲜卑陋习15.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宋书》(南朝)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曲辕犁在江南的推广B.江南经济的持续开发C.区域经济发展不
平衡D.家庭手工业发展迅速16.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
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17.1983年美国联邦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教授来华讲学时曾说:“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深感惊讶。因为在我
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这是因为()A.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B.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中央集权制C.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丞相制度D.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
中国的秘密建储制18.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主要有:德行、门第和考试成绩,下列选官制度与这个对应正确的是()A.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D.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19.唐太宗
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20
.与租庸调制相比较,唐朝后期实行的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A.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B.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C.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D.加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1.如右图a、b、c、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A.a:秦朝时儒学陷入低潮B.b:西汉“独尊儒
术”,其他学派消亡C.c: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儒学受冲击D.d:明末清初时儒学正统思想受到冲击22.东晋孙绰(chuò)认为,僧侣出家,弘法修道,是光宗耀祖,是无上之孝行。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
和顺仁信为本。”由此可知()A.儒学独尊的局面仍未被打破B.儒学社会地位相对稳固C.儒、释、道三教合一局面形成D.佛、道挑战儒学正统地位23.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24.公元751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怛罗斯发生战争。唐军战败被俘虏2万余人,其中包括一些手工工匠,学者季羡林称这一次战争是“中阿之间第一次技术转移”。该技术可能是()
A.指南针B.造纸术C.活字印别术D.火药25.“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重文轻武B.强化皇权C.分权制约D.控制地方26.北宋宰相赵
普认为,“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统治者制定的“治之”之财的措施是()A.委任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B.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D.中央设置二府三司
27.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A..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B.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C..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D..增加中央政府的财
政收入28.绘制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宋朝历史时,绘制了导图。其中①、②、③处应依次填入()A.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积弱”局面、保甲法与将兵法B.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积弱”局面、市易法与均输法C.程朱理学成为了官方哲学、“积贫”局面、保马法与保甲法D.对土地兼并
采取放任态度、“积贫”局面、严格“恩荫”制29.唐代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域,但自元朝以来“犬牙相入”与前者相结合,使得任何一个最高行政区划在地理、经济和文化上都不能“自成一体”。这一变化()A.目的是强化皇权和制造地方纷争B.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分裂势力C.说明中
央与地方的矛盾不可调和D.有利于地方发展和加强中央集权30.元朝的行省不是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它的实行既是为了避免宋代过分分权所造成的行政效率低下,也是为了避免类似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这
说明行省()A.主要着力于政治与军事控制B.是地方行政制度调整的产物C.彻底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D.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机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31.(15分)山东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大省,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材料二据文献记载:①鲁、齐等诸侯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的独立性。②秦代官吏必须经过国家委任才能就职;官吏调任时,不得带随员;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违者要依法治罪。(1)材
料一中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历史上的山东,出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有何不同?(4分)(3)材料一中哪两幅图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
对后世影响较深远?为什么?(5分)3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初,官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
皇帝随从,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另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
优秀人才,并于元朔五年(前124年)在长安设立太学。--------------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材料二隋炀帝是中国科举制的创始人,他认为由刺史荐举多弊端,于是令士人自行报名,策试进士。唐代取士之
类别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由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我们所谓的科举制,专指乡贡。乡贡每年举行一次,任何人均可投牒自进,设立的科目很多,诸如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自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开始由礼部主持乡贡考试。登科之后如欲为官,尚需经过吏部的“释褐试”,中试后
方可任官。------------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官员选拔制度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与唐代的官员选拔制度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唐代官员选拔制度的进步性。(5分)33.
(15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经济发展篇)材料一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见下表: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唐玄宗开
元二十三年(726年)约4142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2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约5291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9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走向衰亡篇)材料三公元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
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1)从材料一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
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5分)(2)根据材料二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5分)(3)材料三中的“战乱”指
的是什么?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5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