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725.5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0)页,725.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01c071933ad40ac9716274090027c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科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B.②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不会引起③pH大幅度变化C.②中的氧

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4层膜,②中的氧气浓度低于④处D.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其pH会维持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红细胞,③是血浆,④是细胞内液,⑤是组织液。血浆与组织液相比,蛋白质含量很高,A正确;②是成熟红细胞,只能

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红细胞中的氧气到达细胞内液需要经过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膜和1层组织细胞膜,共4层细胞膜,氧气由红细胞扩散到组织细胞,故②处氧气浓度高于④,C错误;肌肉细胞缺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血浆的pH有所降低,但由于N

aHCO3的调节作用其pH会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或者内环境成分的名称,根据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分析答题。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叙述中错误的是A.免疫物质类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B.营养小分子类如:葡萄糖、氨基酸

、脂肪酸等C.有机大分子类如:血浆蛋白、mRNA、胰岛素等D.细胞代谢废物类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

都可以看作是内环境的物质,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中的物质。【详解】A、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物质,A正确;B、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都是内环境中的物质,B

正确;C、mRNA只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中的物质,C错误;D、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由内环境运输,是内环境中的物质,D正确。故选C。3.据图分析,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B.在c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时

,钾离子从上往下流引起膜电位变化C.e与细胞之间的识别有关D.若将神经元细胞膜的磷脂单分子层平展在水面上,c会与水面接触【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生物膜结构.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

+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大量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详解】A、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在蛋白质载体的协助下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所以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

,A正确;B、在c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从上往下流引起膜电位变化,变成外负内正,B错误;C、e是糖蛋白与细胞之间的识别有关,C正确;D、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因此若将磷脂分子层平展与水面上,则磷脂分子头部(c)与水面相接触,D正确。故选B。

4.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溶液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

体总量【答案】A【解析】【详解】过量饮水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原因是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导致细胞吸水肿胀,因此可通过提高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方法达到细胞失水的目的,题干中提示用静脉注射高浓度盐水的方法进行治疗,这一措施原理恰好是提高细胞外液渗透压

的方法,所以A选项正确。5.下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B.②传递到①,反射过程完成C.④代表突触前膜D.⑤内的液体是组织液【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其化学

本质是糖蛋白,A正确;反射过程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而②传递到①只是兴奋由突触间隙传到突触后膜,B错误;图中④是突触前膜,释放了神经递质,C正确;⑤是突触间隙,含有的液体是组织液,D正确。6.乙酰胆碱是兴奋型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该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Cl-)进入细胞内,正确的判断是()A.形成局部电流B.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C.抑制细胞兴奋D.使细胞膜内

电位由正变负【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乙酰胆碱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

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使Na+内流,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并产生兴奋。现有某神经递质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Cl-)进入细胞内,会让静息电位值加大,从而使细胞不容易产生兴奋(动作电位)故选C。7.下图表示三个通

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关于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神经元都要产生兴奋B.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a→b→c→dC.在b、c、d之间的神经冲动传导都是双向的D.神经冲动由c传向d需要消耗ATP【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需

抓住问题的实质: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内是双向传导,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分析图示,即可作出准确的判断。【详解】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内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

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据此可推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不能到达左侧的神经元,但能到达右侧的神经元,因此两个神经元会产生兴奋,A项错误;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b←箭头处→c→d→e,B项错误;在c、

d之间的神经冲动传导是单向的,C项错误;神经冲动由c传向d,需要经历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需要消耗ATP,D项正确。8.如图为血糖调节模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能接受血糖浓度升高和下丘脑发出的信号B.胰岛素作用的效

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C.胰岛素分泌过多,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血糖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饮食后,由于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一方面作用于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另一方面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使得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

胞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下降。【详解】A、据图分析,胰岛B细胞能接受血糖浓度升高和下丘脑发出的信号,A正确;B、当胰岛素分泌增加时,使得血糖浓度降低,进而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B正确;C、甲状腺激素

分泌过多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而胰岛素对垂体和下丘脑不发挥作用,C错误;D、血糖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相关激素有胰岛素,D正确。故选C。9.不同的激素在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彼此之间发挥协调作用或拮抗作用.下列能发挥拮抗作用的一组激素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胰岛素的作用是使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使血糖升高,二者属于拮抗关系,A正确;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生长发育,二者属于协同关系,B错误;C、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不同,既不是协同关系,也不是拮抗关系,C错误;D、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不同,既不是协同关系,也不是拮抗关系,D错误。故选A【点睛】10.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

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A.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B.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C.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D.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

察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B上有神经节可知,B为传入神经、A为突触间隙、C为传出神经,1为感受器、2为效应器。兴奋传导的方向是由1向2。【详解】A、B处为传入神经,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如果效应器有反应,说明反射弧是完好的

,A不符合题意;B、A处为突触结构,B处为传入神经;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如果效应器有反应,说明药物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如果效应器没有反应,说明药物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B不符合题意;C、C处是传出神经,刺激C处,效应器有反应,与药物放在B处无关,而且兴奋

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符合题意;D、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如果效应器有反应,说明药物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如果效应器没有反应,说明药物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根据题意,要验证这种药物仅对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必须在神经纤维和突触上分别用药物处理,药物处理部位须位于刺激点和效应器之间,然后刺激感受器,观察效应器,观察效应器的反应,得出结论。11.如图表示当人进食时,胰液的分泌过程,图中激素Y是一种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下

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B.物质X可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C.图中物质X和激素Y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D.激素Y为促胰液素,其分泌方式与物质X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图分析,物质X和激素Y都作用于胰腺,说明胰腺细胞膜

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A正确;物质X是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可以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C正确;激素Y是促胰液素,和神经递质一样,都是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D错误。12.如图所示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①的分泌减少,③的分泌增加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均增加,但不促进代谢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会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答案】C【解析】在寒冷环境中,激素

①、②和③的分泌均增加,加快代谢,增加产热,故A错误;切除垂体后,③的分泌会减少,而不是立即停止,故B错误;切除甲状腺后,③减少,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没有甲状腺,不能产生甲状腺激素,所以不会促进代谢,故C正确;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减

少,故D错误。【考点定位】动物激素的调节.13.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兔子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兔子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三

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变化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前4天因为甲状腺摄入碘而使甲状腺的放射量增加;4天后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使甲状腺的放射量降低,其降低快慢与甲状腺的分泌量直接相关;C组注射生理盐水,属于空白对照

。【详解】据分析可知,A组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因为反馈调节的结果,甲状腺的分泌量减少,所以A组比C组(对照组)甲状腺的放射量下降慢;B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B组比C组甲状腺的放射量下降快;上述变化与A项中曲线变化相符,因此A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

键是:明确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同时存在反馈调节,再根据题意作答。14.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

失,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答案】B【解析】【分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

大脑皮层的参与。【详解】排尿反射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望梅止渴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A错误;学生听到铃声赶往教室,是具体信号刺激下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一种条件反射,随信号的刺激或消失而改变,B正确;非条件

发射也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只不过是比较低级的神经中枢,C错误;高级中枢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以及反射的类型,明确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15.下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以下关于导致ab段和bc段变化的相应叙述不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时体温的变化B.口渴和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C.在寒冷的室外和进入温暖室内时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D.饭后和饥饿时胰高血糖素的含

量变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渗透压调节的中枢都是下丘脑,而且三者都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体温调节的主要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渗透压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抗利尿激素.解:A、剧烈运动时,产热增加导致体温暂时升高,出汗后导致热量大量带走使体温降低,A正确;B、口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水分的重吸收来降低渗透压,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

泌减少,B正确;C、寒冷的室外,人体需要增加产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因此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来促进产热,进入温暖室内时,人体需要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恒定,因此甲状腺激素分泌应减少,C正确;D、饭后人体内血糖含量较高,此时胰高血糖素含量

应该降低,饥饿时人体血糖含量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应该升高,D错误;故选D.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16.如图为某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体现分级调节过程的是:①→②→③B.④⑤的作用体现了反馈调节C.图示中的腺体可表示甲状腺、性腺、肾上腺D.若

腺体为甲状腺,则①②同时作用于腺体,对腺体产生促进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该图可表示激素的分级调节,其中A是下丘脑,B是垂体,腺体表示甲状腺、肾上腺或性腺。2、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详解】A、①→②→③为下丘脑通过垂体对内分泌腺的调节,体现了分级调节过程,A正确;B、当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减少,④、⑤的作用体现反馈调节,B正确;C、图中腺体可表示甲状腺、肾上腺或性腺,C正确;D、若腺体为甲状腺,

则①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B垂体,垂体释放②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D错误。故选D。17.在地震中,长时间被困在废墟中的人们忍受着饥饿和干渴。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机体进行了多项生理调节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肌糖原大量转化为

血糖B.血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加快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D.体温持续升高或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调节作用实现

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血糖平衡的调节:【详解】A、长时间被困在废墟中的人们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大量转化为血糖,肌糖原不能直接转变为葡萄糖,A错误;B、人在饥饿时,血糖水平降低

,血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减慢,B错误;C、人们长时间不喝水,机体水分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C正确;D、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体温持续升高或降低的情况,D错误。故选C。【点睛】该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意义、血糖调节等内容,要求

学生识记并灵活运用该部分知识。18.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神经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测D.传出神经的轴突上某一位

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在轴突上进行单向传导【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详解】A、脊

髓是低级中枢、脑干中有呼吸中枢,故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A正确;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错误;C、神经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能产生的CO2,C错误;D、传出神经的轴突上某一位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在轴突上进行双向传导

,D错误。故选A。19.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肾上腺和甲状腺都属于效应器和靶器官B.“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C.骨骼肌增加产热的实质是骨骼肌细胞代谢增强D.“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

节【答案】A【解析】【详解】A、据图所示,甲状腺不受神经的直接控制,不属于效应器,肾上腺不受激素的直接控制,不属于靶器官,A项错误;B、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反馈抑制下丘脑的分泌,属于体液调节,B项正确;C、骨骼肌增加产热的实质是骨骼肌细胞代谢增强,C项正确;D、寒冷刺激引起下

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D项正确。故选A。20.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导管输送到体液中,随

血液流到全身C.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AC、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保证内分泌腺源源不断产生新激素,维持激素含量稳态,AC正确;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

过血管输送到血液,随血液流到全身,B错误;D、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调节靶细胞代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D正确。故选B。【点睛】激素的特点及与酶的区别(1)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

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2)酶与激素的区别产生化学本质作用机制激素内分泌细胞蛋白质、多肽、固醇、单胺等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并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酶几乎所有的活细胞(人成熟的红细胞除外)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作为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

能,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其质量与化学性质均不发生改变二、非选择题21.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构成内环境,其

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③与②相比,成分中明显少的物质是______.(2)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图中能直

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序号)。(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O2为例,O2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

O2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阶段。(4)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与A端液体相比较,B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等、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等。(5)上图中,CO2浓度最

高的是[______],③与②进行物质交换需经过的结构是______。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_________。【答案】(1).②③④(2).②③(3).温度(4).酸碱度(5).渗

透压(6).蛋白质(7).⑤→②→③→①(8).②与③、①与③(9).③④(10).自由扩散(11).三(12).氧气、营养物质(13).二氧化碳、尿素(14).组织细胞(15).毛细血管壁(16).组织

液【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为组织细胞;②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⑤为红细胞.

A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B是毛细血管的静脉端。【详解】(1)分析题图;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内侧为血浆,外侧为组织液,故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

浆和组织液;温度、酸碱度、渗透压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血浆和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中含有较少的蛋白质。(2)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⑤红细胞→②血浆→③组织液→①组织细胞。图中能直接相互

交换物质的体液是②血浆与③组织液、①组织细胞与③组织液之间。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血浆和③组织液。(3)氧气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4)由图可知,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B,因此与A端相比,B端液体中氧

气、营养物质等减少,而二氧化碳、尿素等代谢废弃物增多。(5)上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是组织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地方,③组织液与②血浆进行物质交换需穿过毛细血管壁。皮肤受到摩擦后,表皮层和真皮层会分离而产生空隙,组织液就会渗入到空隙中,形成看到的淡黄色液体。【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

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内环境概念和在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2.“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面对如此“倒春寒”,大诗人白居易是用“吃”“喝”来御寒的,

这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你打算如何度过寒冬呢?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寒冷的户外,低温会刺激_____感受器,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变为_________,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该神经冲动在机体内的传导方向是____(填“单”或“双”)向的。(2)

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__增加,该激素通过_________运输作用于________细胞,使其分泌相应的_________激素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3)通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糖浓度是

_______g/L。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刺激_____________,使其释放胰高血糖素,与其起协同作用的另一种激素是_________。(4)经研究发现,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影响免疫功能

,一条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来发挥作用,另一条是通过改变内分泌细胞的活动转而影响免疫功能。乙酰胆碱能增强免疫反应,这说明免疫细胞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冷觉(2).正电位(3).单(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5).体液(6).垂体(7).促

甲状腺激素(8).0.8~1.2(9).胰岛A细胞(10).肾上腺素(11).乙酰胆碱受体【解析】【分析】1、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2、寒冷

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3、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

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大脑皮层是感觉中枢。4、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

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详解】(1)寒冷时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由静息时的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从而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入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冷觉,该传导方向是单向的。(2)寒冷

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细胞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3)正常人在隆冬季节的血糖浓度是80~120mg/dL,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刺激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与胰高血糖

素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4)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能增强免疫反应,这说明免疫细胞可以作为效应器,其细胞表面有乙酰胆碱受体存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难度不大。23.下图甲是缩手

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

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丙中

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________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共有突触________个。(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

成,经过____________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________融合,通过A细胞的_______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以这种方式出细胞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

___。(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答案】(1).感受器(2).d(3).细胞体膜或树突膜的一部分(4).神经递质(5).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

膜(6).神经中枢(7).a(8).3(9).高尔基体(10).突触前膜(11).胞吐(12).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13).兴奋或抑制【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相关结构,其中f是感受器、e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b表示传出神经、a表示效应器

。乙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丙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详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由于e上有神经节,所以e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乙图是突触结构,为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神经元的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

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膜或树突膜。(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兴奋不能由B传到A。(3)丙图中由于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所以③为神经中枢。若刺激图甲中b点,图中a产生兴奋,不是反射,因为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图丙中共有突触3个。(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

高尔基体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突触前膜融合,通过A细胞的胞吐作用,进入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以这种方式出细胞的意义在于: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要求学生理解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4.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

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

_____________。(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________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答案】(1).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反射(3).脊髓(4).大脑皮层(5).感受器【解析】【分析】1、神

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2、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3、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突触传递具有单向性。【详解】(1)膀胱中的感

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

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3)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感受器,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

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