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 历史.doc,共(6)页,851.50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0117e64019ea85b9d7c00b8fe3272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命题人:卢艳琴审题人:吴立群2022.10.24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长为75分钟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1-5课卷Ⅰ选择题(50分)一、选择
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吕氏春秋》云:“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这反映出商朝()A.国家管辖范围缩小B.加速了各个部落的消失C.取代夏朝的必然性D.推动了国家统一的进程2.从“普天之下,莫非
王土”到“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直接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B.专制王权虚弱C.土地所有制变化D.土地兼并严重3.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
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A.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B.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中华民族的主体都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D.黄帝有最早的天文历法知识4.《白虎通义.
德论》记载:“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血缘B.财产C.宗教D.地域5.春秋以前,平民经济的基本单位主要是家族村社,贵族经济的基本单位是父系大家族而不是个体家庭。这反映出()A.贵族生活被全社会效仿B.奴隶制经济停滞不前C.宗法制对
社会影响深刻D.分封制缺乏坚实基础6.据《国语》记载,晋文公使周襄王在郏邑恢复王位,襄王拿块土地酬谢他。晋文公辞谢,要求襄王允许他死后埋葬用天子的隧礼。这表明当时()A.礼乐制度彻底崩溃B.周王完全失去对诸侯的控制C.分封制度受到挑战D.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彻底破坏
7.有先秦思想家认为,“明主之治国也,众其守而重其罪,使民以法禁而不以廉止”。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8.战国时期出土的农具中,铁器所占比重几乎在半数以上。这一时期的铁器主要有锄、斧、铲、犁等农业生产工具
(如图)。由此可推知()A.牛耕得到普遍推广B.小农经济得到发展C.政府重视农具推广D.各地经济趋于平衡9.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来拜见孔子的人,带着十条干肉以上的薄礼。他就没有不教诲的,
这一做法()A.导致社会等级差别逐渐消失B.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C.瓦解了西周的宗法礼乐制度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10.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A.春秋争霸B.变法
运动C.百家争鸣D.战国兼并11.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B.郡县制加
强了君主专制C.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秦始皇是郡县制首倡者12.《管子·任法》中说:明主(君主)之所操者六。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此六柄者,主之所操也。有人说,秦王嬴政将“主之所操”这一理论推向了成熟。这里将“主之所操”推向了成熟,意图强调()
A.三公九卿的设置B.皇帝制度的建立C.郡县制度的推广D.思想文化的统一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
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政治制度更公平B.从人治转到法治C.国家管理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基14.对于封建时代的历史循环变迁,史学家们常常用一个成语加以描述,便是“换汤不换药”。对“换汤不换药”解读正确的是()A.“汤”是指官僚政治体系扭曲
混乱B.体现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提高C.“药”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D.清代对宰相制度得以变相的恢复15.下图刻画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农民发起的对封建政权挑战的场景。这次挑战()A.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B.引发了楚汉战争C.借助了秘密宗教的力量D.推翻了王莽政权16.从汉高祖推行“无为而治”,
至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其实质反映了()A.君主个人的价值追求B.道学理论的发展完善C.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D.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17.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很多繁荣景象,其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是()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C.“开皇之治”D.“开元盛世”18.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A.世袭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
D.科举制19.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A.百家争鸣出现B.东汉走向衰亡C.民族政权并立D.藩镇割据形成20.“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蔡侯改进的是()A.印刷术B.《大明历》C.指南针D.造纸
术21.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的潮流。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B.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C.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加速了
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22.南北朝时期,崔、卢、王、谢子弟,胎毛未干,“已拜列侯”;未离襁褓,已被“冠带”。这一现象反映了()A.官员素质普遍下降B.世家大族垄断政权C.出身决定行政能力D.中央威望受到冲击23.三国时期
,金银多被用来铸造成器物、装饰物,或涂抹于佛像上。南北朝时期,谷帛代替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以致在社会上出现“废弃货币”“忘记货币”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滥发纸币通货膨胀B.奢靡腐化之风盛行C.社会动荡
国家分裂D.货币铸造技术落后24.北魏前期的云冈石窟佛像造型具有典型的胡人特征,后期的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具有中原文化特征。这种变化反映了北魏()A.统治区域扩大B.佛教影响削弱C.对外交流频繁D.民族交融加强25.下表所示是有关魏晋时期
三吴地区(指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部分史料。据表可推知,当时三吴地区()史料出处今之会稽,昔之关中,足食足兵,在于良守《晋书》彼寿阳者,南引荆汝之利,东连三吴之富《晋书》三吴内地,国之关辅,百度所资《南齐书》A.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B.是北民南迁主要目的
地C.经济水平超过关中地区D.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卷Ⅱ非选择题(50分)二、材料分析题(共2大题,26题22分,27题28分,50分)26.(22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
,以藩屏周。——《左传》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
10分)(2)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形成了什么样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这一制度的推行有何积极作用?(12分)27.(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亡六国,并采用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它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秦朝统
治者把“皇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号,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材料二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西汉)贾谊《治安策》(1)概括材料一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备的历史条件,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
制上的创新举措。(1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贾谊的做法是要解决什么制度的弊端?此后的哪一措施达到了贾谊的目的?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