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834.338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6)页,834.33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f03b517de83dfa53b4f72f3540efe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单选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1.科学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研究成果与科学家的对应关系不符合事实

的是A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B.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推动了我国制碱工业的发展C.道尔顿发现的分子学说推动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D.波义尔提出的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答案】C【解析】【详解】A.2015年屠呦呦发现抗疟药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提高了中医药在

医学上的地位,故A正确;B.侯德榜对联合制碱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俗称“侯氏制碱法”,故B正确;C.元素周期律是门捷列夫发现的,揭示了元素性质之间的变化规律,故C错误;D.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故D

正确;故选:C。2.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所含氢原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③根据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④Si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故SiO2是酸性

氧化物A.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根据酸分子中电离产生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①错误;②所有的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②正确;③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③错误;④Si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

2SiO3和H2O,所以SiO2是酸性氧化物,④正确;.综上所述可知说法正确的是②④,故合理选项是B。3.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223OHCuCO24HSO3CaCO2SiO2COBNaOHHClNaClO22NaOCO

CNaOH25CHOH2CaClMgO2SODKOH3CHCOOH3NaHCOCaO3SO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223OHCuCO是盐不是碱,2SiO是酸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22NaO不是碱性氧化物,C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25C

HOH不是酸,故C错误;D.KOH为碱,3CHCOOH为酸,3NaHCO是盐,CaO是碱性氧化物,3SO是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4.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径为91.310m−的“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B.氢氧化铁胶体带

正电荷C.血液透析涉及胶体性质的应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答案】B【解析】【详解】A.1nm=10-9m,则直径为91.310m−的“钴酞菁”分子大小在1nm<91.310m

−<100nm之间,当其分散在水中时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A正确;B.氢氧化铁胶体呈电中性,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微粒吸附正电荷而带正电荷,B错误;的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渗析原理,根据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去除血液中的毒素,C

正确;D.胶体可以使光线发生散射而产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正确;故答案为B。5.下列各组酸和碱的反应中,离子方程式可以写成2HOH=HO+−+的是A.23HCO和氢氧化钙溶液B.盐酸和NaOH溶液C.醋酸和氨水D.硫酸和氢

氧化钡【答案】B【解析】【详解】A.23HCO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是弱酸不可拆,碳酸钙是沉淀保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是:23HCO+Ca2++2OH-=CaCO3↓+2H2O,故A错误;B.盐酸和Na

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OH=HO+−+,故B正确;C.醋酸和氨水反应生成醋酸铵和水,醋酸和氨水都不可拆,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NH3•H2O=CH3COO-++4NH+H

2O,故C错误;D.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4SO+Ba++2OH-=BaSO4↓+2H2O,故D错误;故选:B。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遇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a+、4NH+、Cl−、23CO−B.pH

=10的溶液中:Na+、2Ba+、Cl−、3HCO−C.中性溶液中:K+、2Ca+、3NO−、24SO−D.澄清透明的溶液:K+、H+、4MnO−、3NO−【答案】D【解析】【详解】A.遇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23CO−和氢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

;B.pH=10的溶液显碱性,2Ba+、3HCO−和氢氧根反应转化为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C.中性溶液中2Ca+、24SO−转化为微溶物硫酸钙,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K+、H+、4MnO−、3NO−

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符合;答案选D。7.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足量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Cl−B.加入2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24SO−C.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溶液浑浊,一定有23CO−D.加入23NaC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2Ba+【答案】A【解析】【详解】A.加入足量稀硝酸,无明显现象,排除干扰离子,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则一定有Cl−,故A正确;B.加入2BaCl溶液有白色沉

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白色沉淀AgCl或硫酸钡等,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l−或24SO−,故B错误;C.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原溶液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故C错误;D.白色沉淀为碳酸钡、碳酸钙等,则溶液中不一定有Ba2+,可能含Ca2+,故D错误;故选:A。8.下

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4NaHSO和少量的()2BaOH溶液反应:22442HSOBaOHBaSOH=O+−+−++++B.3NaHCO和NaOH溶液相混合:2332HCOOH=COHO−−−++C.碳

酸钙溶于硝酸溶液:2322CaCO2HCa=COHO+++++D.用NaOH吸收过量的2CO:23COOH=HCO−−+【答案】A【解析】【详解】A.NaHSO4和少量的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24422HSOBa2OHBaSO2=HO+−+−++++,故A错误;为B.NaHCO3

和NaOH溶液相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反应为2332HCOOH=COHO−−−++,故B正确;C.碳酸钙溶于硝酸溶液生成硝酸钙和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是难溶物不可拆,离子反应为:2322CaCO2HCa=COH

O+++++,故C正确;D.用NaOH吸收过量的CO2生成碳酸氢钠,离子反应为23COOH=HCO−−+,故D正确;故选:A。9.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C.某元素由化合物变为单质,

则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有单质参加同时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也可能是同一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B正确;C.某元素由化合物变为单质,可能是

失去电子,也可能是得到电子,该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C错误;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是反应前后化合价都为0,如002332OO放电,所以有单质参加同时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B。10.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的是A.32HCOCO

−→B.22MnOMn+→C.4NHClNO→D.32Al(OH)NaAlO→【答案】B【解析】【分析】变化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所给微粒中相关元素化合价降低,据此解答。【详解】A.32HCOCO−→中元素化合价均不变,不是

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B.22MnOMn+→中锰元素化合价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B符合;C.4NHClNO→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C不符合;D.32Al(OH)NaAlO→中元素化合价均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答案选B。1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

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60C、金刚石C.非电解质:乙醇、氨气、氯气D.混合物:水煤气、纯净矿泉水、盐酸【答案】C【解析】【详解】A.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例如Mn2O7,A

正确;B.活性炭、60C、金刚石均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正确;C.乙醇、氨气不电离,是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D.水煤气、纯净矿泉水、盐酸均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D正确;答案选C。

1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各离子方程式正确及各组物质通入后,溶液的导电性比通入前没有明显变化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过量氯化氢:AgClgCl=A+−+B.向亚硫酸溶液中通入氯气:223224HSOClHO=SO4H2Cl−+−+

+++C.向2FeBr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322FeCl=2Fe2Cl++−++D.向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332OHCHCOOH=CHCOOHO−−++【答案】D【解析】【详解】A.该反应生成沉淀,同时还生成硝酸

,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但过量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所以溶液导电性增大,故A错误;B.亚硫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通入氯气后生成硫酸和HCl,二者都是强电解质,导致溶液呈离子浓度增大,则溶液导电性增强,故B错误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发生反应为2Fe2++Cl2═2Fe3++2Cl-,氯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强,故C错误;D.反应方程式为NaOH+CH3COOH=CH3COONa+H2O,NaOH、CH3COONa

都是可溶性强电解质,反应前后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则溶液导电性变化不大,故D正确;故选:D。13.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2Mg+、3NO−、K+和M离子,经测2Mg+、3NO−、K+和M离子的个数之比为2:4:1:1,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A.Cl−B.24S

O−C.OH−D.Na+【答案】A【解析】【详解】因溶液不显电性,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2Mg+、3NO−、K+和M离子的个数之比为2:4:1:1,阳离子所带正电荷2×2+1×1>1×4阴离子所带负电荷,因此M离子应为阴离子,且所带电荷为1,又因为氢氧根和镁离子不能大量共

存,所以M离子是氯离子。故选:A。14.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A.反应中3molS中有1mol从0价升高到+4价,失去电子。另外2mol从0价降低到-2价,得到电子,A错误;B

.反应中2mol钠失去2mol电子,水中氢元素得到2mol电子,B错误;C.氯酸钾中氯元素从+5价降低到0价,得到电子,氯化钾中氯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反应中转移5个电子,表示正确,C正确;D.反应中铜元素

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得到电子,碳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失去电子,D错误;答案选C。15.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1价,它可用作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22CaH2HO=Ca(OH)2H++。该反应中,水的作用是A.既不是还原剂又不是氧化剂B.氧化剂、被还原C.催化

剂,加速反应D.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答案】B【解析】【详解】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得到电子,被还原,是氧化剂,氢化钙中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答案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二、填空题(

共55分)16.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I、甲同学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II、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III、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他的操作中涉及到的制备胶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________________。(3)丁同学将所制得的Fe(OH)3胶体分成两份,并进行下列实验:①将其中一

份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另一份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a.先出现红褐色

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III②.Fe3++3H2O=Fe(OH)3(

胶体)+3H+③.丁达尔效应④.Fe(OH)3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⑤.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⑥.Fe(OH)3+3H+=Fe3++3H2O【解析】【分析】I、甲同学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II、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得到氢氧

化铁胶体,长时间加热后,胶体聚沉,形成氢氧化铁沉淀;III、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符合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要求,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详解】(1)有分析可知,操作正确的同学是II

I,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2)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3)①将其中一份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氢

氧化铁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②向另一份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b.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H)3+3H+=Fe3++3H2O

。17.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科学合理的分类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解决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Ⅰ.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有如图分类形式(1)图中所示所属的分类方法为___________。的Ⅱ.有以下13种物质①石墨;②氧化钠;③酒精;④二氧化碳

;⑤氨水;⑥碳酸氢钠;⑦澄清石灰水;⑧纯醋酸;⑨氯化氢;⑩硫酸铝;⑪氯化银;⑫稀硫酸;⑬硫酸氢钠(2)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3)写出下列物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⑥__

_________;⑩___________;(4)写出足量⑥溶液和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5)写出⑥和⑬在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树状分类法(2)①.①⑤⑦⑫②.③④(3)①.33NaHCO

=NaHCO+−+②.()322443AlSO2Al3SO+−=+(4)223332Ca2HCO2OHCOCaCO2HO=+−−−++++(5)342224NaHCONaHSOCOHONaSO+=++【

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示意图可判断图中所示所属的分类方法为树状分类法。【小问2详解】①石墨能导电,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氧化钠不导电,熔融状态下电离出离子,是电解质;③酒精不电离,不导电,是非电解质;④二氧化碳不电离,不导电,是非电解质;⑤氨水可导电,属于混合

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⑥碳酸氢钠不导电,溶于水电离出离子,是电解质;⑦澄清石灰水可导电,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纯醋酸不导电,溶于水电离出离子,是电解质;⑨氯化氢不导电,溶于水电离出离子,是电解质;⑩硫酸铝不导电,溶于水电离出离子,是电解质;⑪氯

化银不导电,熔融状态下电离出离子,是电解质;⑫稀硫酸可导电,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⑬硫酸氢钠不导电,溶于水电离出离子,是电解质;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能导电的是①⑤⑦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④。【小问3详解】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33NaHCO=N

aHCO+−+、()322443AlSO2Al3SO+−=+;【小问4详解】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332Ca2HCO2OHCOCaCO2HO=+−−−++++。【小问5详解】碳酸氢钠和硫酸

氢钠在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42224NaHCONaHSOCOHONaSO+=++。18.为除去粗盐中的2Ca+、2Mg+、24SO−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提示: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称取粗盐A⎯⎯⎯→操作①

2BaCl⎯⎯⎯→②NaOH⎯⎯⎯⎯→③23NaCO⎯⎯⎯→④B⎯⎯⎯→操作⑤滤液⎯⎯⎯⎯→⑥适量盐酸⎯⎯⎯⎯⎯⎯→⑦蒸发、结晶、烘干精盐(1)第①步中,操作A是___________,第⑤步中,操作B是___________。(2)第④步中,写出相应的

化学方程式(设粗盐溶液中2Ca+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氯化钙)___________。(3)若先用盐酸调溶液至中性,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4)设计实验检验得到精盐是否含有24SO−。__________

_。【答案】(1)①溶解②.过滤(2)2233CaClNaCOCaCO2NaCl+=+、2233BaClNaCO2NaClBaCO+=+(3)③和④中生成的沉淀与盐酸反应而溶解,杂质无法除去(4)取少量制得的NaCl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先滴加稀盐

酸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2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溶液中含有24SO−,说明制得的NaCl固体中含有24NaSO,否则不含24NaSO【解析】【分析】流程可知,①中操作A为溶解,②中加氯化钡除去24SO−,③

中NaOH除去Mg2+,④中碳酸钠除去Ca2+以及过量钡离子,⑤中操作B为过滤,滤液中加盐酸后蒸发、结晶得到精盐,以此解答该题。【小问1详解】在粗盐提纯之前要先将粗盐溶解于水中,第①步中,操作A是溶解,第⑤步中B的操作是实现固体和液体的

分离方法,即过滤,故答案为:溶解;过滤;【小问2详解】在粗盐提纯时,可以加入碳酸钠除去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233CaClNaCOCaCO2NaCl+=+、2233BaClNaCO2NaClBaCO+=+;【小问3详解】在粗盐提纯时,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溶液中生

成的氢氧化镁、CaCO3、BaCO3会与盐酸反应,从而使制得精盐中含有一些杂质,故答案为:③和④中生成的沉淀与盐酸反应而溶解,杂质无法除去;【小问4详解】检验硫酸根离子一般用钡离子检验,即取少量制得的NaCl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先滴加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

再滴加2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溶液中含有24SO−,说明制得的NaCl固体中含有24NaSO,否则不含24NaSO。19.按要求填空。(1)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并填空。①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

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_;22222NaO2HO=4NaOHO++②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______,被氧化的物质___________;42222KMnO16H

Cl()=2KCl2MnCl8HO5Cl++++浓③_________;被还原的物质_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_。()33223Cu8HNO3CuNO2NO4H=O+++(2)请把符合要求的方程式的编号填入括号内: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________,是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

是___________。A.232MnO2KClO2KCl3O+B.233O=2OC.323222NaHCONaCΔOHOCO++D.23CaOCO=CaCO+E.222Na2HO=2NaOHH+−

+++F.22ClHO=HClHClO++G.22224=NaOSONaSO+H.2244SOBaSO=Ba−++【答案】19.①.②.22NaO③.22NaO④.⑤.4KMnO⑥.HCl⑦.⑧.3HNO⑨.Cu20.①.A②.C③.G④

.D⑤.F【解析】【小问1详解】①过氧化钠反应转移2个电子,过氧化钠生成氧气失去2个电子,过氧化钠生成NaOH得到2个电子,双线桥法表示为,过氧化钠中O元素发生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22NaO;②高锰酸钾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10个电子,

HCl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氯气失去10个电子,双线桥表示为:,氧化剂是KMnO4,被氧化的物质是HCl;③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6个电子,N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6个电子,双线桥表示为:,被还原的物质是3HNO,还原剂是Cu;【小问2详解】反应物有一种,生成物

有多种属于分解反应,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A;不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且是分解反应的是C;反应物两种及以上,生成物只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答案为:G;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D;22ClHO=HClHClO++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F。20.Ⅰ.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的阳离子为Ag+、2Mg+、2Cu+、3Fe+、Na+、2Ba+中的几种,请回答下列问题:(用离子符号填空)(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确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2)取少量溶液,加入过量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稀氨水,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

__________。(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填字母)。A.Cl−B.3NO−C.23CO−D.OH−E.24SO−Ⅱ.根据“机理图”书写方程式。(5)酸性环境中脱硫过程示

意图如下:过程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6)酸性环境中,纳米Fe/Ni去除3NO−分两步,将步骤补充完整:i.2322NOFe2HNOFeHO+−+−++=++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H+=□2Fe++□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Cu+、3Fe+(2)Ag+(3)①.2Mg+②.23224Mg2NHHOMg(OH)2NH+++=+(4

)B(5)322T.FHS2Fe2FeS2H++++++菌(6)2242NO3Fe8H3FeNH2HO−+++++=++【解析】【小问1详解】溶液无色,肯定不含颜色的离子,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Cu2+、Fe3+,故答案为:Cu2+、Fe3+;【小问2详解】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

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含有Ag+,故答案为:Ag+;【小问3详解】能和氨水碱性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含有Mg2+,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3224Mg2NHHOMg(OH)2NH+++=+,故答案

为:Mg2+;23224Mg2NHHOMg(OH)2NH+++=+;【小问4详解】原溶液中存在Ag+,则24SO−、Cl-不能共存,原溶液中肯定有Mg2+,故23CO−、OH-不能与其共存,硝酸根离子不与所给的任何离子生成沉淀,故溶液中可

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硝酸根,故答案为:B;【小问5详解】由图可知,过程ⅰ反应为硫化氢在TF菌作用下硫化氢和甲烷反应生成硫单质和硫酸亚铁,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还生成氢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T.FHS

2Fe2FeS2H++++++菌;【小问6详解】由图可知,反应ⅱ为亚硝酸根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铵根离子,氮元素化合价由+3变为-3,则纳米铁在酸性环境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化合价由0变为+2,根据电子守恒、质量守恒配

平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42NO3Fe8H3FeNH2HO−+++++=++。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