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doc,共(7)页,35.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e437115f55722e30931c24aa12f8a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九台区师范高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考古界把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这段时期称为石器时代,又把石器时代细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界
划分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D.建筑技术的掌握与改进2.《白虎通·宗族》记载“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记载“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材
料中反映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3.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将亲族、功臣等分封到全国各地建立诸侯国。据此可知()A.分封制旨在以藩屏周B.儒学文化被广泛传播C.多民族统一国家建立D.中原是周文化发源地4.周代“雅乐”实际上是西周的京畿之乐,通过制度的形
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阶级中去,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雅乐”的传播()A.推动了文化认同B.实现了思想统一C.加强了中央集权D.孕育了宗法制度5.《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
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A.民族交融B.王室衰微C.学术下移D.诸侯争霸6.战国时期,华夏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政策,由春秋时的“尊王攘夷”逐渐变为“用夏变夷”。这一变化()A.加速了社会转型B.冲击了贵族政治C.促进了民族认同D.推动了战国变法7.《史记·商君列
传》中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A.承认土地私有B.打击了旧贵族C.革除陈规陋习D.强化社会控制8.下列人物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选项人物观点A孟子人性
恶,民贵君轻,社稷次之B庄子天道与自然,逍遥自由,节用节葬C墨子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兼爱”“非攻”D韩非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法术势结合,加强君主集权9.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
变局”的是()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10.“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中提到的秦朝的历史事件是()A.焚书坑儒,农民起义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C.
统一六国,焚书坑儒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11.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这一措施()A.改变了抑商政策B.加强了中央集权C.抑制了农业生产D.实现了国家统一12.《史记•秦本纪》载:“商鞅第二次变法,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把乡、邑、聚
等合并为县。县令为一县之长,下设县丞、县尉、啬夫和令史等官吏;县令等长吏可以随时由国君任免。”这一举措()A.表明秦国确立君主专制B.有利于国君对地方的控制C.得到诸侯国的普遍借鉴D.说明分封制开始崩溃13.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天下
,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哪一制度的特点()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度D.统一度量衡14.“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
黎民醇厚。”材料主要描述的是()A.秦亡教训B.汉承秦制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15.东汉后期,皇权逐渐失去了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外戚宦官交替
专权C.以“柔道”治天下D.地方豪强势力膨胀16.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为()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B.强化思想控制,防止
地方分权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17.《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实
现民族交融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D.增加税收18.据记载,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之前,私人冶铁工业生产的铁器,质量精良且价格不高,而在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后,“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材料表明()
A.盐铁官营影响了百姓日常生计B.官营经济的工匠技术水平低下C.盐铁官营制度无益于国计民D.适度竞争有利于经济良性发展19.汉献帝时修筑一条农用灌溉水渠,计算土方可采用下列哪本书介绍的方法()A.《九章算术》B.《黄帝内经》C.《诗经》D.《墨经》20.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
文志》罗列的当时著作有14994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目录》载书有64582卷,与《汉书·艺文志》相较,书籍卷数增加约4.3倍。与这一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是()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转轮排字盘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西周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还能在自己的封地内修建城池,征集军队,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二从春秋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吞并,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像是由于周王室衰微
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战国七雄进一步兼并的结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次统一的秦、汉皇朝。——凌岳主编《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材料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议定皇帝尊号,初建封建朝廷之后不久,秦始皇和公卿大臣们便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
立地方行政机构的问题。——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大国争霸”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1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
识,指出秦朝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其影响。(6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
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家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摘编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材料二(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设置
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1)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
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对中国“统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的影响。(10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唯物史观核心素养。据材料“
青铜器”“石器”及所学可知,考古界划分石器时代的依据是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C项正确;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并非“划分石器时代”的依据,A项错误;“划分石器时代”的依据与贫富分化无关,B项错误;建筑技术的掌握与改进不是“划分石器时代
”的依据,D项错误。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度。材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再者材料“大宗”“小宗”均主要和宗法制有关,C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选贤任能制度,材料未涉及,A项排除;
世袭制的方式主要分为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材料未涉及,B项排除;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材料未涉及,D项排除。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将亲族功臣等分封到全
国各地建立诸侯国,其目的是通过分封拱卫周王室,A项正确;此时儒学还未创立,B项错误;秦朝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建立,C项错误;周文化发源地是在关中地区,D项错误。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西周的京畿之乐,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阶级”,这有利于周文化向全国不同社会
阶层推广,促进全国范围内对周文化的认同,故选A项;雅乐的推广并不能实现全国思想统一,排除B项;西周时期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体制,排除C项;宗法制在夏商已经存在,排除D项。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政治。材料反映的事件
是“周”“郑”交恶,诸侯的臣下射伤周王,体现了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被破坏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融,A项错误;材料与学术下移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诸侯争霸,排除D项。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交融。由“尊王攘夷”逐渐变为“用夏变夷”,意味着夷
、夏之间的民族意识趋向模糊,民族情感趋向和谐,民族壁垒趋向消解。而在“用夏变夷”的同时,华夏文化也不断吸收融汇周边文化精华于自己的体系之中。所以,这一变化说明民族交流加强,体现了民族交融,促进了民族和文化认同,C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和贵族政治的排除A、B两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材料的大意是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这就严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鼓舞将士勇敢战斗,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B项
正确;材料与土地制度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属于习俗范畴,C项错误;材料与强化社会控制无关,排除D项。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依据所学可知,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
君主集权的政治思想,D项正确;人性恶是荀子的观点,A项错误;“相生相胜"是阴阳家的观点,B项错误;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观点,C项错误。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建立。材料认为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是“大
变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末爆发农民起义,冲击了原有统治秩序,因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了这种“大变局”,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西汉初君臣的出身,与西汉初的经济政策调整无关,排除A项;B项是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排除;D项是秦朝在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之一,排
除。10、【答案】A【解析】题目中的“烟销”坑灰”是指焚书坑儒,“山东乱”是指秦末农民起义。故选A项。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反映了汉武帝试图通过控制铸
币权以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中国古代抑商是基本经济政策,A项错误;稳定金融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C项不符合史实;汉武帝之前,国家就已经实现统一,D项错误。12、【答案】B【解析】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并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
,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早于秦国设置县制,排除C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已经瓦解了分封制,排除D
项。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皇帝制度。材料“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体现的是皇权至上,属于皇帝制度的特点,A项正确;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郡县制度是其地方管理制度,均与题意不符,故B、C
两项错误;统一度量衡是经济措施,与皇帝独裁无关,D项错误。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汉“文景之治”。据材料可知,汉初推行“与民休息"的统治思想,统治者勤俭爱民,建汉五六十年,尤其是文景时期,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C项正确;A项与题意
不符,排除;汉承秦制是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而材料强调的“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相较于秦朝,是汉初的新思想,B项错误;“光武中兴”出现于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根据所学可知,东汉后期全国政局失控的
主要原因是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割据势力强大,D项正确;A项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的破坏性主要体现在中央政府,排除;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16、【答案】A【解析】材料中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朝廷百官,由“‘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
作用”可知,其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故A正确;材料中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其目的是削弱相权,并非防止地方分权,故B错误;材料中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其目的不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C错误;材
料信息无法体现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是协助批阅奏章,故D错误。1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答案是C。18、【答案】D【解析】题干说到盐铁官营实行之前,铁器质量精良而价格不高,
而实行之后则“铁器苦恶,贾贵”,所以这说明保持适度竞争有利于经济良性发展,故选D;A、B、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9、【答案】A【解析】A项是数学成就,B项是医学成就,C项是文学作品.D项记载了物理学成就,故选A项。20、【答案】A【解析】材料显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籍较汉代大量增加,在四个选项
中,只有造纸术发明于汉代,其他发明都出现于唐代及以后,不可能影响到汉代到魏晋时期书籍的编写与发行,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31、【答案】(1)分封制。(2分)(2)原因:周朝大肆分封诸侯,并赋予诸侯在邻地内独立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使诸侯实力逐渐强大,成为国中
之国(2分);周天子势力的衰弱,使诸侯不再顾忌天下共主,而开始肆意扩张势力,吞并其他诸侯(2分);诸侯实力增强后,意识到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争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和资源,因此诸侯之间战争不断。(2分)作用: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2分)②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融合(2分)③加快了
统一的步伐(2分)④促进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2分)(3)措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2分)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2分)32、【答案】1)制度:郡县制和皇帝制。
(4分)举措: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其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4分)(2)措施: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设五经博士,等。(答出两点即可,4分)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
上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