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答案和解析.docx,共(19)页,964.58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e2f93364dcf2f00d917cde321e6016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2023.0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题,合计80分。)1.促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生活方式由游牧到定居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开始形成B.早期城市的出现C.农业和畜
牧业的产生D.私有制逐渐确立【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本题考查文明的产生,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从游牧到定居生活,C项正确;国家开始
形成,是人类变成食物生产者和定居生活方式发展的结果,而非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早期城市出现是人们定居生活的结果而非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私有制产生,是人类变成食物生产者和定居生活方式发展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2.史诗是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以重大历史事件或古代传说为内容,塑造著名英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是()A.《天方夜谭》B.《摩诃婆罗多》C.《罗摩衍那》D.《吉尔伽美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目前所
知最早的史诗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早在千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中口耳流传,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改编成巴比伦版本流传下来,古巴比伦王国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1894年——前1595年,D项正确;《天方
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阿拉伯帝国的起止时间是632年——1258年,所以《天方夜谭》不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排除A项;《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代梵文叙事诗,成书年代约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所以《摩诃婆罗多》不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排除B项;《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史诗,成书不早
于公元前300年,排除C项。故选D项。3.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出现在此地区的文明是A.古代西亚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希腊文明【答案】B【解析】【详解】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B正确;古西亚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A排除;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C排除;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区域,D排除。故选B。4.《梨俱吠陀》提到众神享受作为祭品的“原人”后,将其身体进行分割,“其嘴乃成婆罗门二臂制成刹帝利,两股衍生是吠舍,双足产出首陀罗
”。这一记载反映的是A.斯巴达的寡头政治B.古巴比伦的君主专制C.古印度的种姓制度D.古代罗马的奴隶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梨俱吠陀》是古代印度的诗集,其中记载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与种姓制度相关,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古代
印度,而非斯巴达、巴比伦和古罗马,排除A、B、D项。故选C项。5.居住在古代雅典的外邦人“名义上是市民,却有着奴隶的嘴,是没有自由的”,即使是已在雅典世代居住的“移民”家庭也不例外。这说明古代雅典A.城邦公民没有人身自由B.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C.外邦人可参与民主
政治D.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范围狭小,仅局限于除妇女、奴隶、儿童和外邦人之外的本邦全体成年男子,因此材料“居住在古代雅典的外邦人虽然“‘名义上是市民,却有着奴隶的嘴,是没有自由的’”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D
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公民是有自由的,排除A项;材料与法律至上原则无关,排除B项;外邦人不可以参与民主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6.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中指出,农业一旦产生,定居就一定出现。一旦定居,人口的数量就会增加。随着人口增加,
生存的压力就会增大,农业于是向四处扩张,逐渐传播到四面八方。作者意在强调()A.农耕文明具有扩张潜能B.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基础C.文明扩张方式存在差异D.人地矛盾推动文明融合【答案】A【解析】【详解】农业产生后,定居生活导致人口数量增加,为了生存,
人们会努力将农业生产方式传播到四面八方,钱乘旦在此强调的是农耕文明具有扩张潜能,A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农业对文明出现的意义,排除B项;文明扩张方式存在差异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人地矛盾推动”文明融合“,排除D项。故选A项。7.英国历史学家AR·布恩说,亚历山大最大的功
绩是“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这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A.扩大了帝国的版图B.改变了文明交流的方式C.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D.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东方的影响也以席
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可以看出其强调的是亚历山大的扩张对东西方文明交流所起到的作用,故D项正确;AB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8.下图为某帝国的疆域图。该帝国是()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答案】B【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2世纪”“罗马”“高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在公元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成为跨越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因此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罗马帝国,B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主要是在公
元前336年~前323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公元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奥斯曼帝国是由土耳其人统治的,在1299-1923期间的多民族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9.文字的发明是古代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其中
字母文字起源于()A.埃及B.腓尼基C.希腊D.印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约公元前2000多年,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古埃及是象形文字,排除A项;古希腊文字发
源于腓尼基字母,排除C项;古印度创造了印章文字,排除D项。故选B项。10.“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
文字反映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是()A.自给自足B.商品经济C.封君封臣D.市民自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可以看出,西欧封建庄园就是一个自给
自足的农业经济组织,A项正确;材料主要内容是庄园经济,庄园经济是农业经济,不是商品经济,排除B项;材料主要内容是庄园经济,庄园是农业经济组织,封君封臣是政治制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庄园,是农村组织,不是城市,排除D项。故选A项。11.“我……效忠
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9世纪西欧的这一誓词反映的制度是()A.种姓制度B.封君封臣制度C.教会等级制度D.君主专制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
的欧洲在政治上以土地关系为纽带,以契约关系为方式,形成封君封臣制,B项正确;种姓制度与印度有关,排除A项正确;教会等级制度、君主专制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12.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
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A.教权高于王权B.王权与教权平等C.王权高于教权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答案】A【解析】【详解】从题干中的“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和“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可知
教皇的权威高于世俗的权威,故选A而排除BC;“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则说明教权是与王权有交集的,而且是教权管着王权,故排除D。点睛:“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选择题里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容易被题目中的某个信息所左右,就
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就是正确选项,但很有可能这只说到了材料中的一部分信息;殊不知,看全题干所反映的信息在对照答案进行比对,完全与材料原意相符的选项才是正确答案。这一题关键是提取出“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和“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两个信息,
然后进行准确解读。13.城市赞歌在12世纪以后成为表达城市居民自我意识和自豪感的一种文体。与这一文体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A.封建王权的加强B.中世纪的城市自治C.封君封臣制的瓦解D.基督教会的发展【答案
】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城市赞歌......城市居民自我意识和自豪感的一种文体。”可分析出这一文体与城市自治有关,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封建王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封君封臣,排除C项;基督教会与城市赞歌这一文体没
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4.16世纪初,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之后不断向周围扩张,逐渐成为疆域辽阔的国家。下列关于俄罗斯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俄罗斯发端于基辅罗斯B.深受奥斯曼帝国文化的影响C.
第一任沙皇是伊凡四世D.17世纪末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帝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6世纪初,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之后不断向周围扩张,逐渐成为疆域辽阔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深受拜占庭
文化的影响,而不是奥斯曼帝国文化,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俄罗斯发端于基辅罗斯,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6世纪初,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其第一任沙皇是伊凡四世,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帝国,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B项。15.中古时期,有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这个帝国是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波斯帝国D.阿拉伯帝国【答案】D【解析】【
详解】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中古时期阿拉伯人建立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D项正确;罗马帝国在中古时期主要指的是拜占庭,其地域并未跨欧亚非三洲,排除A项、B项;波
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不是中古时期的帝国,排除C项。故选D项。16.16世纪,奥斯曼帝国采取吸引、鼓励外国商人,保护本国商人利益的政策,对本国的工商业进行良好的管理,组织穆斯林手工业,注重城市发展和对贸易路线的保护。从材料可以看出奥斯曼帝
国A.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B.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C.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奥斯曼帝国采取吸引、鼓励外国商人,保护本国商人利益的政策,对本国的工商业进行良好的管理
,组织穆斯林手工业,注重城市发展和对贸易路线的保护”可知奥斯曼帝国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奥斯曼帝国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不能说明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奥斯曼帝国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没有体现实行重农
抑商的政策,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奥斯曼帝国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无法得出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排除D项。故选A项。17.8世纪中叶,新罗(今朝鲜)在中央设执事省,地方设州、郡、县、乡,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以《左传》《礼记》《孝经》为主
考科目。这反映当时朝鲜()A.民族意识淡薄B.仿效唐朝制度C.重视制度创新D.对外交往频繁【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朝鲜学习中国唐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选拔官吏以儒家经典为主考科目,反映了当时的朝鲜仿效唐朝制度,B项正确;朝鲜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促进国家发展,并非民族意识淡薄,排除A项;朝
鲜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无法体现朝鲜重视制度创新,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朝鲜对外交往频繁,排除D项。故选B项。的18.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新诏书,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这场改革,日本()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建立了中央
集权制度C.建立了幕府政治统治D.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项正确;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19世纪中期的,排除A项;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是在12世纪末,排除C项;明治维新日本废除封建等级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
除D项。故选B项。19.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它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许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摩加迪沙布远销埃及等地。"这主要表明,当时摩加迪沙()A.商品贸易发达B.交通四通八达C.
城市功能完善D.建筑风格独特【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摩加迪沙布远销埃及等地”,可以看出当时摩加迪沙商品贸易很发达,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商品贸易,未涉及交通,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出城市功能和建筑风格,排除CD项。
故选A项。20.下图是非洲某处重要的文明遗址,在20世纪80年代,该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头城建筑群体。该遗址是A.阿姆苏克王国B.大津巴布韦C.摩加迪沙D.桑海帝国【答案】B【解析】【详解】大津巴布韦是撒哈拉
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头城建筑群体,故选B;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1.下列农作物中,属于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来的是()①玉米②马铃薯③花生④水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美洲)。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原产于美洲,后经在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发现美洲,将原产于美洲的作物传遍世界,因此①②③正确;水稻是中国人培育出来的农作物,④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22.“他们的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发
明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立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也知道‘零’的概念。”“他们”是()A.班图人B.玛雅人C.印度人D.埃及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并采用20
进位制”、“也知道‘零’的概念”可知,这些属于玛雅人的文明成果,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玛雅人的文明成果,A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说:“毫不奇怪,印加帝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成功的的极权主义国家之一
。”下列符合这一表述的是A.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B.国王世袭且权力至上C.发明了精美独特文字D.“浮动园地”扩大耕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国王世袭且权力至上,体现了极权主义,故选B;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无法体现极权主义,排
除A;玛雅人发明了精美独特文字,阿兹特克人“浮动园地”扩大耕地,排除CD。【点睛】24.自《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流传以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看成是金银当瓦的“人间天堂”,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出现这一现
象的主要原因是A.“价格革命”的影响B.商品经济发展C.西欧封建制度瓦解D.贸易中心转移【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当时西欧社会对黄金的追求,结合所学,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加,B
项正确;ACD项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ACD项。故选B项。25.13~14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因新型航海图的出现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远洋航海发展起来了。推动这种航海图出现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指南针传入欧洲B.《马可·波罗行纪》的传播C.地圆学说的流行D.冒险家传播天主教的热情【答
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欧洲的航海事业因新型航海图的出现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远洋航海发展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南针传入欧洲,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A项正确;《马可·波罗行纪》的传播是社会原因之一,排除B项;地圆学说的流行是客观条件
,排除C项;传播天主教是主观原因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26.1497年,一位葡萄牙航海家告别里斯本,带领四艘武装商船在茫茫的大海里航行了三个多月,最终到达印度。下列项中,这位航海家此行到过的地点是()A.好望角B.巴哈马群岛C.菲律宾群岛D.麦哲伦海峡【答案】A【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497年,达伽马率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达印度,A项正确;巴哈马群岛是西印度群岛的三片群岛之一,达伽马并未经行此处,排除B项;菲律宾群岛是亚洲南部马来群岛的组成部分,西滨南海,东临太平洋,达伽马并未经行此处,排除C项;麦
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由火地岛等岛屿围合而成,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于1520年首次通过该海峡进入太平洋,故得名,排除D项。故选A项。27.15世纪末,一位航海家写道:“诸位贵族王公……决意派遣我前往
印度,谒见诸君王,访问各地城市及其风土人情,旨在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的信仰,命我不像惯常那样,采取陆道东行,而要西行,直到今日,我们还不能确知以前是否有人这样做过。”这次航行()A.探索了北冰洋到亚洲的航路B.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C.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D.发现了欧亚贸易的新路线【答
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5世纪末”“航海家”“诸位贵族王公”“前往印度”“命我不像惯常那样,采取陆道东行,而要西行,直到今日,我们还不能确知以前是否有人这样做过”等信息可知,这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航行,这一次航行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B项正确;北冰洋位了
于北方,与材料中向西航行不符,排除A项;麦哲伦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排除C项;哥伦布的航行并未发现欧亚贸易路线,排除D项。故选B项。28.“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
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新一轮的物种交流,永久性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和自然环境。”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A.人类的地理知识不断丰富B.出现了全球性的物种交换C.世界彻底连成了一个整体D.欧洲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
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新一轮的物种交流,永久性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和自然环境”可得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促进了物种的交流,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地理知识的进步,排除A项;C项太绝对,还有很多地方并没有被发现,排除C项;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9.1
580年以后二百多年,每年春天,都有两艘“马尼拉大帆船”从墨西哥载着白银横渡太平洋来到马尼拉。差不多相同的季节,会有30~40艘中国帆船满载丝、棉、瓷器和其他珍奇物品,从中国驶向马尼拉,与西班牙商人交易。这种“大帆船贸易”可以用来印证当时()A.新兴的太平洋贸易繁
荣发展B.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C.西班牙将侵略魔爪伸向中国D.中西两国直接商贸活动开始【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墨西哥——中国的“大帆船贸易”,这体现了新兴的太平洋贸易繁荣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的“大帆船贸易”是新航路开辟后
形成的新的贸易路线,而非的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西班牙侵略中国,排除C项;“开始”的说法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30.有学者认为:哥伦布的到来使这颗行星上原本分离的两半球重新相逢,美洲印第安人有生以来第一次,迎面遇
上他最可怕的大敌:不是那个白人,也不是这位白人的黑人仆从,而是那些看不见的杀手,被他们带上岸来。“大敌”的到来A.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B.迟滞了欧洲殖民扩张的进程C.满足了美洲对劳动力的需求D.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的发生【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不是那
个白人,也不是这位白人的黑人仆从,而是那些看不见的杀手,被他们带上岸来”,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欧洲人将病毒,瘟疫带到了美洲大陆,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A项正确;“迟滞”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美洲的破坏,排除C项;价格革命是对
欧洲所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31.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这一现象被称为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三角贸易D.世界市场
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等,A项正确;价格革命与价格有关,以及与西欧的封建制度瓦解有关,
排除B项;三角贸易与贩卖黑奴有关,排除C项;市场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32.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把上帝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布鲁诺宣扬“日心说”,被教廷烧死于罗马鲜花广场;伽利略利用天文观测证实了“日心说”。“日心说”从提出到最后被
证实这一历程表明()A.重视经验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B.科学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前行C.确立了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D.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科学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把上帝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布鲁诺宣扬“日心说”,被教廷烧死于罗马鲜花广场和伽利
略利用天文观测证实了“日心说”,近代早期天文学革命的历程表明,科学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前行,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理性化思维方式的特点和发展,排除A项;确立了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科学思想与“布鲁诺宣扬‘日心说’,被教廷烧死于罗马鲜花广场”不符,
排除D项。故选B项。33.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革命中对立的政治派别往往以社会阶层来划分,但也会出现以宗教信仰划分的情况,如下表。据此判断,表格反映的近代社会革命是()亲国王阵营(信奉国教)反国王的阵营(不信奉国教)贵族贵族商人商人乡绅乡绅农民农民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俄国二月革命D.日本明治维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英国)。根据材料“也会出现以宗教信仰划分的情况”、“信奉国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英国国王信仰国教,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派别是以宗教划分阵营,A项正确;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派别以社会阶层来划分,排除B项;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推翻了沙皇政府,是以社会阶层来划分的,排除C项;日本明治维新与宗教信仰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4.法国从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到1875年法
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过程充满了革命势力与反动势力、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反复较量,交织着前进与倒退、复辟与反复辟的激烈斗争。这说明法兰西共和之路具有A.曲折性B.稳定性C.彻底性D.短暂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过程充满了革命势力与反动势
力、共和派与君主派反复较量,交织着前进与倒退、复辟与反复辟的激烈斗争。”可得出法国大革命的过程艰难曲折,A项正确;BCD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排除BCD项。故选A项。的的3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国会和
最高法院分别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这体现了A.联邦制原则B.三权分立原则C.民主性原则D.君主立宪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影响下,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B项正确;材料与联邦制原则、民主性原则无关
,排除AC项;美国是总统共和制,排除D项。故选B项。36.“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受资产阶级的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所说的这个国家是()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可知,这符合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度,B正确;英国、法国、美国民主制中不含有“军事专制制度”,排除A、C、D。37.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摘录了“倒幕运动”“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脱亚入欧”等关键词。他学习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内战B.俄国农奴制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德意志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提出“倒幕运动”“殖产兴业”“文明开化”“脱亚入欧”等,C项正确;材料涉
及的关键词与美国、俄国和德意志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38.如图是《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工业发展迅速B.农业经济衰退C.贫富差距缩小D.服务业占主体【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从1841年到1877年,英国工业就业人口比重
增加,农业和服务业就业人口减少,A项正确;农业就业人口比例下降不代表农业经济衰退,排除B项;图示内容无法体现贫富差距缩小,排除C项;服务业就业人口比例小于工业就业人口,不能说明服务业占主体,排除D项。故选A项。39.《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
发表标志着()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第一国际”的成立C.巴黎公社的建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共产党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A项正确;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
人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40.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
人所称颂。这是因为“公社”()A.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飞跃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
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体现了巴黎公社的开创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项正确;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飞跃的是十月革命,排除A项;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排除C项;《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排除D项。故选B项。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第题10分,共计20分。)4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保罗,富尔《文艺复兴》材料二认为,人的灵魂得教,要靠个人的虔诚信仰,“圣礼”不是主要的,更不需要教士的监督和干预。——摘自刘明翰《世界通史》材料三人们应自
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卢
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精神的新生”的实质是什么?指出这一时期的“文学三杰”。(2)材料二中横线处应填宗教改革时期的哪一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在国家学说、法治学说方面的主张。并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
【答案】(1)资产阶级文化兴起;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2)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3)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精神内核:理性主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4至17世纪的西欧。根据材料“文艺复
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以及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可分析出资产阶级文化兴起;结合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成就可知,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世纪的德国。根据材料“人的灵魂得教,要靠个人的虔诚信仰”可分析
出马丁·路德;结合宗教改革的史实可知,《九十五条论纲》【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至18世纪的法国。根据材料“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
等”可分析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结合启蒙运动的内涵可知,理性主义42.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生态缓
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
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假定棉花由英国本土生产),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
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改编自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材料二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改编自奇波拉《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社会和经济,1000—1700》(1)概括材料一“生态缓解”中美洲大陆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2)材料一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
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社会现象。【答案】(1)条件: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及生产成本;节约了土地和劳动力。(2)史观:全球史观。特点:整体性或全面性。(3)社会现象: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圈地
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条件:根据材料一“‘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可得
出,节约了土地和劳动力;根据材料一“……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假定棉花由英国本土生产),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可得出,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及生产成本。【小问2详解】史观:根据材料一““生态缓解”这一
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可知,工业革命加强了英国与美洲大陆的联系,由此可知,材料
一主要体现了全球史观。特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具有全球史观整体性或全面性的特点。【小问3详解】社会现象:根据材料二“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
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等方面概括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社会现象。【点睛】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
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