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年级化学暑假精品课程(沪教版)》第七讲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45.981 KB
  • 2025-0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九年级化学暑假精品课程(沪教版)》第七讲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九年级化学暑假精品课程(沪教版)》第七讲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九年级化学暑假精品课程(沪教版)》第七讲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九年级化学暑假精品课程(沪教版)》第七讲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解析版).doc,共(3)页,145.98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dfea2ae18219f0765a562c812df86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七讲自然界中的水【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了解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了解自来水净化步骤中每一步的原理和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通过电解水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化学变化中的微观思想【基础知识】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证明:①化学变化是一个分子分开再组合的过程②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根据此图在授新课时

不可说水由氢氧元素组成)(1)原理: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实验产生气体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O2;将负极产生的气体移近火焰,气体能

燃烧,证明是H2。(3)实验结论:水通电会发生分解,变为氢气和氧气,故水中应含有氢氧元素(4)误差分析: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主要原因:①氧气的溶解性大于氢气;②氧气与电极反应而消耗。【注意】①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H2SO4或NaOH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

性,提高化学反应速率。②所用电源为直流电源,以为正氧负氢,若用交流电会有爆炸危险。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2.氢气(1)物理性质:目前世界上最轻的气体,无色无味,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容易与O原子结合,所以可以燃烧或者冶炼金属氧

化物)氢气做任何化学实验操作前必须验纯!验纯!验纯!可燃性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实验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_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氢气的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二、水的净化1.硬水(1)硬水是溶有较多含较多含钙镁的可

溶物质的物质的水。(2)区别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肥皂水,搅拌后有垢状物(泡沫少)的是硬水,反之是软水。(3)硬水软化的方法:物理:①常用:煮沸②离子渗透膜③净化程度最高:蒸馏3.自来水生产的一般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明

矾)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注意】①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净水的过程既包括化学也有物理变化。②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有色物质和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③自来水消毒常用氯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硬水的危害:浪费肥皂、锅炉爆炸、长期饮用不利于健康2、水中难溶性

杂质的去除过滤3过滤操作简单而言就是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1.滤纸要低于漏斗边缘;2.滤液要低于滤纸边缘三靠:1.“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尖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靠在滤纸三层处3.漏斗末端较长处靠在“盛滤液”的烧杯

内壁。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1、废水经处理后用于浇灌草坪2、农业控制化肥及农药的使用并尽量使用低毒农药3、工业废水经处理后符合标准再排放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