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25)页,117.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c9707a2df6240ecfaaef7a8429d5e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仑中学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卷命题:高二语文备课组审题:高二语文备课组一、语文文字运用(共3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绿.林(lù)贫瘠.(jǐ)以蠡.(lí)测海牵强.(qiǎng)附会B.窟
窿.(long)阙.(quē)下人才济济..(jí)退避三舍.(shè)C.亘.(gèn)古祈.(qí)祷萎靡.(mǐ)不振鲜.(xiǎn)有其匹D.胡同.(tòng)玉砌.(qiè)呶呶..(náo)不休近在咫.(zhí)尺【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需要考生平时注意对一些字音进行仔细识记,也可总结一些易读错的字音进行强化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A项,瘠,应读作jí。B项,阙,应读作què;济,应读作jǐ。D项,砌,应读作qì;咫,应读作zhǐ。故选
C。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侈谈辩证法浅尝辄止不屈不挠B.伺侯博彩业词不达义不胫而走C.蛰伏捅娄子浮想联翩膏梁子弟D.慰藉亲合力仗义执言一筹莫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考生平时注意对一些字形进行仔细识记,也可总结一些
易读错的字形进行强化识记;作答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B项,伺侯,应写作“伺候”;词不达义,应写作“词不达意”。C项,膏梁,应写作“膏粱”。D项,亲合力,应写作“亲和力”。故选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从上海坐两个小时
的车就可以到嘉兴,再坐一个小时的船就可以到乌镇,你会发现,这里依旧充斥..着江南水乡的古老韵味。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C.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台湾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家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D.这个岛呵,何尝..有过片刻的平静!从山丛岩缝里进出来的,尽是战斗者的心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解答词语题,一般从以下地方思考: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三、要注
意词语使范围,搭配的对象;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A项,充斥:充满、塞满,含厌恶意。与后句“江南水乡的古老韵味”感情色彩不符。B项,浩如烟海:形容
文献资料等非常多。句中用来形容新产品,用错对象。C项,细大不捐: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句中表达富豪不捐款、不慷慨解囊,用“细大不捐”属望文生义。D项,何尝: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否定或肯定,意思相当于怎么能、哪里的意思,语气较委婉,略含辩
解的意味。句中用来表达否定的语气,使用正确。故选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面对“微信拉票”,家长们要有笃定的文化信仰和强大的内心世界,不能随波逐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
富孩子的精神世界。B.具体来看,对跑道的各项检测指标虽然按照标准都是合格的,但操场上仍有异味,在夏季尤为严重,这就是解决“毒跑道”问题的难点所在。C.近期出台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建立高校及学科建设的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D.随着网民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也随着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深入,生活中将出现越来越多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网购家电产品的定制化势不可当。【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
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B项,语序不当,“对跑道的各项检测指标虽然按照标准都是合格的,但操场上仍有异味”前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移至主语之前,应将“虽然”移至“对跑道”之前;C项,成分残缺,“建立”后缺少宾语中心词“
的机制”;D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生活中将出现越来越多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网购家电产品的定制化势不可当”将“生活中将出现越来越多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网购家电产品的定制化”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网购家电产品的定制化势不可当”杂糅
,可二者取其一。故选A。【点睛】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
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②展
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
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②⑥⑤④③①B.②③①④⑤⑥C.④⑥⑤①③②D.④⑤②①⑥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解答此题,既要注意文段中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又要注意分析题中六句话之间的逻辑关联。④⑤总括,且紧承上
文,②①为因果关系,②①与⑥③并列。【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
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
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本题虽然考查的是填诗句,但方法都是一样的。如从对
称的角度不好判读,只能从诗意上来判断。6.下列各项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C.朝避猛虎,夕避长蛇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答
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应对这类问题,首先要对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积累,如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反问、排比等,作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A项,是拟人,把“明月”当成人来写,赋予它人的动态(穿)、心理(不谙离别苦)。B项,“气吞万里如虎”
是比喻,本体“气势”,喻体“虎”。C项,“猛虎”“长蛇”等均为险恶环境的喻体。D项,“卷起千堆雪”是比喻,“浪花”为本体,“雪”为喻体。故选A。7.下列文学常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
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共3000年左右的历史。B.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他的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诗史”。他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登高》被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C.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现存《白氏长庆集》。D.相传《左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依《春秋》著成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严谨、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的语言简
洁而准确,生动而富于表现力。《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把握能力。文化常识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
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文章的语境。C项,“倡导‘古文运动’”错误,白居易提倡的是新乐府运动,古文运动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故选C。
【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
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8.下列句式与例子不相同的一项是()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C.不拘于时,学于余D.异乎三子者之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
理解把握能力。常见特殊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定于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等。要做好这类题前提是会翻译,另外就是熟悉语法特点。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首先分析例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意思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属于状
语后置,正常顺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A项,状语后置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正确语序为“以桑树之”,意思是“在五亩宅的空地上栽上桑树”。B项,状语后置句,“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意思是“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于晋联盟
的情况之下又与楚联盟”。C项,被动句、状语后置句,“不拘于时,学于余”意思是“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正常语序为“不于时拘,于余学”,前一句表被动,与例句不同。D项,状语后置句,“异乎三子者之撰”意思是“跟他们三人的志向不一样”,还原句型为“乎(于)三子者之
撰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作状语。故选C。【点睛】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但也存在着不少差异。这些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的句式就叫文言特殊句式。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
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9.下列各项对《蜀道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这首近体诗借用乐府旧题,展开奇伟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壮丽雄奇的山川,诗中感慨丰富,诗意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B.诗人大体按照由古
到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C.整首诗不但写了蜀道之难,还写了人建立功业之难,化用张载“形胜之地,匪亲勿居”引出下文,表达对国事的忧虑。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的创作特点在这首《蜀道难》终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展示了李白浪
漫主义的激情,代表了李白浪漫主义艺术的创作特色。【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赏析的能力。考查内容涉及艺术特色、内容主旨、结构思路等多方面。解答此类题需要熟习相关诗歌,对照选项仔细品读,以求快速准确地做出答案来。A项,“李白这首近体诗借用乐府旧题”错误,应该是古体诗。故选A。【点睛】古体
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一)古体诗:1.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2.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3.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4.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5.允许散文化的句子。(二)近
体诗:1.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2.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3.不用韵句子的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4.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5.都用平声韵。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10.下列各项翻译
正确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译文:明天犒赏士兵,来打败刘邦军队!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译文:细密的渔网不到脏的池塘捕鱼,那么鱼和鳖就吃不完了。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译文:淇水水势如此盛大,浸湿了车上的帷幔和女子的衣裳。D.阙秦以
利晋,惟君图之译文:侵损秦国的土地来使晋国获利,希望您再三考虑这件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
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
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A项,“为”:替(我);B项,“洿池”:池塘;C项,“帷裳”:帷幔。故选D。11.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既东封.郑B.越国以鄙.远C
.宁许以负.秦曲D.礼毕而归.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汉语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的能力。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做这种题,要弄清楚词类活用的类型,并根据语境具
体判断。A项,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B项,意动用法,把……作为边邑;C项,使动用法,使……承担;D项,使动用法,使……归。故选B。12.下列各项对《品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写诚实敬业、热爱自己技艺的靴匠格斯拉,他宁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质量,
以此表现出底层劳动者高尚的劳动道德。B.“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写出了格斯拉严肃认真、不善交际的性格特点。C.“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这是格斯拉发出的最有力度的批判,对
那种不顾靴子质量利用广告销售粗劣制品表示鄙视。D.“上身没有穿外衣,背有点儿弯,腰间围着皮围裙”,小说通过细描呈现了格斯拉工作的状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赏析能力。选项涉及篇目为小说,涉及考点为:内容的理解,情感的分析,结构的归纳,艺术手法的概括。需要仔细分析选
项对照文本加以判断。D项,“小说通过细描呈现了格斯拉工作的状态”,错误。“上身没有穿外衣,背有点儿弯,腰间围着皮围裙”属于白描。故选D。【点睛】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按特征分类有:1白描
,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
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语言简洁,印象深刻。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
,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在学校表现出色,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在走
出校园后可以生活得更好,即培养学生形成伴随一生的能力。这是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这些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习并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而不仅仅是聚焦于单一的某个学科主题内容。这说明在课程内
容选取和设计时,既要有某一学科的视角,又要积累跨学科的经验,即需要开展有效的跨学科内容主题的学习。因此,结合真实生活情境、尝试选取并构建跨学科的内容主题进行课程设计,已逐渐成为各国普遍采纳的实践方式。(摘编自刘晟、魏锐等《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来自全球的
教育实践案例及启示》)材料二: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根据专家研究,STEM课程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二是技术素养,也就是
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四是数学素养,也就是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从实践来看,STEM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将科学与工程组合起来,而是要把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与机械运转过程结合,转变成一个探究世界相互联
系的过程。STEM课堂常常是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摘编自王如军《美国“STEM教育”注重全面发展》)材料三:我国校外STEM培训与艺术类培训比较比较项目艺术类培训STEM培训需求分析接受程度高低结果体现显性(考级、比赛)隐性(作
品、竞赛)升学帮助大(艺术特长生、有大量艺术类院校)小(少数科技特长生)课后粘性大量练习很少接触供给分析普及程度高(遍布全国)低(主要在大城市)场地要求低高师资数量多少课程内容低标准化非标准化(资料来源于刘扬《STEM教育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材料四:美国致力于提升STEM教育已近30年,然
而美国STEM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正规与非正规学习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一方面美国学生每年的在校时间十分有限,仅占他们清醒时间的18.5%。通过单一的学校教育来促进学生的STEM学习,即便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均竭尽全力,其成效也不甚明显;再加上缺乏
相关的STEM教学支持系统,更令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出现上述局面也就在所难免。构建一个融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课外教育于一体的跨部门合作的STEM学习生态系统便被提上议事日程。STEM学习生态系统对于发挥不同环境的优点,为学生
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STEM学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摘编自赵中建、龙玫《美国STEM学习生态系统的构建》)13.下列对材料中“STEM”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STEM课程符合课程设计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形成伴随一生的能力。”B.
STEM课程是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知识的一个综合性过程。C.STEM教育有助于学生积累跨学科学习的经验,帮助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STEM教育强调针对真实问题、复杂情境的探究性活动,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ST
EM学习很难对升学产生直接帮助是STEM校外培训在国内遇冷的主因。B.美国学生STEM学习的成效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他们在校时间十分有限。C.跨部门合作可以发挥不同环境的优点,有效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
发展。D.中美两国在开展STEM教育时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缺乏相关的教学支持系统。【答案】13.C14.D【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
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中“STEM”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准答题区间,本题涉及到材料二和材料四,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比对。C项,不合文意,“帮助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错,原文为“强调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找准答题区间,搜索与选项相关的语句,与选项的表述进行比对。A项,曲解文意,“很难对升学产
生直接帮助是STEM校外培训在国内遇冷的主因”错,材料三中并无此直接表述;B项,曲解文意,“主要是由于他们在校时间十分有限”错,原文表述为“一方面美国学生每年的在校时间十分有限”;C项,无中生有,“可以发挥不同环境的优点
,有效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错,原文为“跨部门合作的STEM学习生态系统便被提上议事日程。STEM学习生态系统对于发挥不同环境的优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STEM学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故选D。【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可
参考以下技巧: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二)阅读下面的
文字,完成各题。日规汪曾祺⑴西南联大新校舍对面是“北院”。文学院的学生走过北院,将出侧门时,往往都要停一下:路边开着一大片剑兰!⑵这片剑兰开得真好!花很大,比普通剑兰要大出一倍。可是,这些花谁也不能碰一碰,这是化学系主任高崇礼种的。他不爱串门拜客闲聊天,爱种花
,只种一种:剑兰。大家都知道高教授的脾气:他的花绝不送人。而且大家知道,现在他的花更碰不得,他的花是要卖钱的!这样,高教授的生活就提高了不少,他家汽锅鸡的香味时常飘入教授宿舍的左邻右舍。哪位说:教授卖花,未免欠雅。先生,您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您不知道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的教授,穷苦到
什么程度。因此,高崇礼卖花,全校师生,皆无非议。⑶只有一个人可以走进高教授的花圃,蔡德惠。蔡德惠是生物系助教,坐办公室。生物系办公室和化学系办公室紧挨着、门对门。蔡德惠和高教授朝夕见面,关系很好。⑷蔡德惠是一个非常用功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各门功课都很好。他生活上很刻
苦,联大四年,没有在外面兼过一天差。联大学生像蔡德惠这样没有兼过一天差的,极少。⑸蔡德惠在中学时就立志学生物。他对植物学尤其感兴趣。到了大学三年级,就对植物分类学着了迷。植物分类学在许多人看来是一门很枯燥的学问,单是背那么多拉丁文的学名,就是一件叫人
头疼的事。可是蔡德惠觉得乐在其中。有人问他:“你干嘛搞这么一门干巴巴的学问?”蔡德惠说:“干巴巴的?——不,这是一门很美的科学!”他是生物系的高材生。四年级的时候,系里就决定让他留校。一毕业,他就当了助教,
坐办公室。⑹高崇礼教授对蔡德惠很有好感。蔡德惠算是高崇礼的学生,他选读过高教授的普通化学。蔡德惠的成绩很好,高教授还记得。但是真正使高教授对蔡德惠产生较深印象,是在蔡德惠当了助教以后。他很勤奋。每天高教授来剪花时候(这时
大部分学生都还在高卧),发现蔡德惠已经坐在窗前低头看书,做卡片。虽然在学问上隔着行,高教授无从了解蔡德惠在植物学方面的造诣,但是他相信这个年轻人是会有出息的,这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高教授也听生物系主任和几位生物系的教授谈起过蔡德惠,都认为他有才能,有见解,将来可望在植物分类
学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高教授对这点深信不疑。因此每天高教授和蔡德惠点头招呼,眼睛里所流露的,就不只是亲切,甚至可以说是:敬佩。⑺高教授破例地邀请蔡德惠去看看他的剑兰。蔡德惠当然很喜欢这些异国名花。他时常担一担水来,帮高教授浇浇花;用
一个小薅锄松松土;用烟叶泡了水除治剑兰的腻虫。高教授很高兴。⑻蔡德惠简直是钉在办公室里了,他很少出去走走。他交游不广,但是并不孤僻。有时他的老同学会到他的办公室里来坐坐。在蔡德惠那里坐了一会的同学,出门时总要看一眼门外朝南院墙上的一个奇怪东西。这是一个日规。蔡德惠自
己做的。所谓“做”,其实很简单,找一点石灰,跟瓦匠师傅借一个抿子,在墙上抹出一个规整的长方形,长方形的正中,垂直着钉进一根竹筷子——院墙是土墙,是很容易钉进去的。筷子的影子落在雪白的石灰块上,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这是蔡德惠的钟表。蔡德惠原来是有一只怀表的,后来坏了,他就一直没有再买—
—也买不起。他只要看看筷子的影子,就知道现在是几点几分,不会差错。蔡德惠做了这样一个古朴的日规,一半是为了看时间,一半也是为了好玩,增加一点生活上的情趣。至于这是不是也表示了一种意思:寸阴必惜,那就不知道了。大概没有。蔡德惠不是那
种把自己的决心公开表现给人看的人。不过凡熟悉蔡德惠的人,总不免引起一点感想,觉得这个现代古物和一个心如古井的青年学者,倒是十分相称的。人们在想起蔡德惠时,总会很自然地想起这个日规。⑼蔡德惠病了。不久,死了。死于肺结核。他的
身体原来就比较孱弱。⑽生物系的教授和同学都非常惋惜。⑾高崇礼教授听说蔡德惠死了,心里很难受。这天是星期六。吃晚饭了,高教授一点胃口都没有。高太太把汽锅鸡端上桌,汽锅盖噗噗地响,汽锅鸡里加了宣威火腿,喷香
!高崇礼忽然想起:蔡德惠要是每天喝一碗鸡汤,他也许不会死!这一天晚上的汽锅鸡他一块也没有吃。⑿蔡德惠死了,生物系暂时还没有新的助教递补上来,生物系主任难得到系里来看看,生物系办公室的门窗常常关锁着。⒀蔡德惠手制的日规上的竹筷的影子每天仍旧在慢慢地移动着。(选自《汪曾祺小说自选集》,有删
节)15.文章前七段花了较多笔墨写花,简要分析作者的意图。16.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蔡德惠的形象特点。17.请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答案】15.①高教授的花谁也不能碰一碰,他的花绝不送人,但蔡德惠可以走进
高教授的花圃,可以帮高教授浇浇花,可见花是连接高教授和蔡德惠师生情谊的纽带;②爱花体现了他们高雅的情趣;③高教授卖花从侧面反映了特定的历史环境。16.①贫穷:买不起怀表等细节;②热爱学术:植物分类学枯燥,但他乐在其中;③有生活情趣:侍弄花草、做日规等。17.①照应题目,
呼应前文日规的情节;②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伤,为蔡德惠英年早逝惋惜;斯人已逝,但精神尚存;③叙述语言平实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④含蓄收尾,引发读者凄婉惆怅的共鸣或给予读者思考回味的空间。【解析】【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小说中的物象的作用。文章花了很多笔墨写花,花是连接高教授和蔡
德惠师生情谊的纽带,和下文日规的情节相映照,爱花体现了他们高雅的情趣。高教授卖花,从侧面反映了特定的历史环境。结合文本内容,蔡德惠在中学时就立志学生物。他对植物学尤其感兴趣。到了大学三年级,就对植物分类学着了迷。植物分类学在许
多人看来是一门很枯燥的学问,单是背那么多拉丁文的学名,就是一件叫人头疼的事。可是蔡德惠觉得乐在其中“蔡德惠当然很喜欢这些异国名花。他时常担担水来,帮高教授浇浇花,用个小薅锄松松土,用烟叶泡了水除治剑兰的腻虫”分析,花也是蔡德惠对植物学痴迷的一个体现,更能体现出蔡德惠的敬业【16题详解】本题考查欣赏
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
性格特征。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蔡德惠的人物形象,主要看他的的生活状态,对“生活状态”的思考,一个从物质层面,一个从精神层面。结合文本内容“蔡德惠原来是有一只怀表的,后来坏了,他就直没有再买,一一也买不起”“高教授也听生物系主任和几位生物系的教授谈起过蔡德惠,都认为他有才能,有见解,将来可望在植
物分类学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高教授对这点深信不疑”“这是一个日规。蔡德惠自己做的”等分析可知,他的主要形象是贫穷,买不起怀表;热爱学术,植物分类学枯燥,但他乐在其中;他有生活情趣,侍弄花草、做日规等。【17题详解】本题考
查结尾段落的作用。解答这道题的角度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表观手法上,与前文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与前文形成对比,升华主题,发人深省;2.主题上,深化(开华)主旨,点明主旨,揭示小说主题;3.人物形象型造上,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品质、经历;4.故事情节上,照应题目或者照应开头,使小说结
构紧凑、脉络清晰。结合文本内容“蔡德惠做了这样个古朴的日规,一半是为了看时间,一半也是为了好玩,增加一点生活上的情趣。至于这是不是也表示了一种意思:寸阴必惜,那就不知道了。大概没有。蔡德惠不是那种把自己的决心公开表现给人看的人”分析可知:日规是蔡德惠自律和情趣的体现。日规还在,
竹筷的影子还在慢慢移动,可是却没有人再去注意。照应题目,呼应前文日规的情节,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伤,为蔡德惠英年早逝惋惜。斯人已逝,但精神尚存。叙述语言平实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点睛】小说中,情节设置都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它的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一篇小说能否很
好地表达主题,体现其社会价值。探究小说情节的合理性,探究情节结构技巧,尤其是探究结尾安排的合理性,是小说阅读情节类探究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古今家诫叙
苏辙老子曰:“慈故能勇,俭故能广。”或曰:“慈则安能勇?”曰:“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故其为之虑事也精。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师之
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引之,不贤者不强也,君之于臣也,为之号令以戒之,能者予之,不能者不取也。臣之于君也,可则谏,否则去。子之于父也,以几谏不敢显,皆有礼存焉。父母则不然,子虽不肖,岂有弃子者哉!是以尽其有以告之
,无憾而后止。《诗》曰:“泂①酌彼行潦②,挹③彼注兹,可以餴饎④,岂弟⑤君子,民之父母。”夫虽行潦之陋而无所弃,犹父母之无弃子也,故父母之于子,人伦之极也。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贤,能就其业。既老而念母之心不忘,为
《贤母录》,以致其意。既又集《古今家诫》,得四十九人,以示辙,曰:“古有为是书者,而其文不完。吾病焉,是以为此。合众父母之心,以遗天下之人,庶几有益乎。”辙读之而叹曰:“虽有悍子,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闻父之声则敛手而退,市人之过之者亦莫不泣也。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特患无以发之耳。今是书
也,要将以发之欤?虽广之天下可也。自周公以来至于今,父戒四十五,母戒四。公又将益广之未止也。”元丰二年四月三日,眉阳苏辙叙。【注】①泂:从远处。②行潦:本来指沟中的流水。③挹:舀。④餴饎:煮饭,烹煮泰稷。⑤岂弟:即恺悌,和乐平易。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A.父母则不然,子虽不肖.肖:孝顺B.为《贤母录》,以致.其意致:表达C.吾病.焉,是以为此病:遗憾D.庶几..有益乎庶几:希望,但愿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父母之.于子也不知东方之.既白B.皆有礼存焉.风雨兴焉.C.无憾而.后止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D.以.遗天下之人但以.刘日薄西山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苏辙为孙景修所作的《古今家诚》所写的一篇序言,在序言中,苏辙表达了自己对于孝、慈等人伦观念的理解。B.《古今家诚》属于家训一类的著作,是孙景修有感于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启发人们的慈
孝之心而作的。C.文章作为一篇序文,叙述旧事写得深情动人,且在记叙的过程中,苏辙引用《诗经》中关于孝道的说法来表现父母无私的爱。D.作者对孙景修编写的《古今家诚》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认为这本书推广流传于天下是一定行得通的。2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B.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C.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
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D.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22.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师之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引之,不贤者不强也。(2)虽有悍子,忿斗于市莫
之能止也,闻父之声则敛手而退,市人之过之者亦莫不泣也。【答案】18.A19.A20.C21.C22.(1)老师对于弟子,给他们立了规矩来教授他们,贤德的弟子,老师就引导他们;不贤德的弟子也不勉强他们。(2)即使有凶悍的儿子在集市上狠斗,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他却听到父
亲的声音就收敛罢手退去,路过集市的人没有不哭泣的。【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A项,肖,孝顺,错。正确解释是:肖,贤。句意是:父母却不这样,即使孩子没有才能。故选A
。【1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A项,都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第一个:语气词,啊;第二个:兼词,
相当于“于之”。意义不同,用法不同。C项,第一个:连词,表顺承;第二个:连词,表递进。意义不同,用法相同。D项,第一个:目的连词,来;第二个:因果连词,因为。意义不同,用法不同。故选A。【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
。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在议论的过程中,作者引用了《诗经》相关的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C项,“苏辙引用《诗经》中关于孝道的说法来表现父母无私的爱”错,在原文中,在议论的过程中,作者引用
了《诗经》相关的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第一自然段中,那就是:仁慈能够导致勇敢,并不是因为父母比其他的人贤明,这是形势必然到这步啊。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
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故”是连词,所以,一般用于句首,前边应断开,排除B;就句子结构来讲,“也速”“也果”两个句子应该是并列式,形式整齐,句意协调,排除
D;“避害”是一个动宾结构,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译文:用深厚的爱做深思熟虑的事情,所以他们为了保护子女躲避灾祸就很迅速,而为子女成就利益也十分果断,这就是仁慈能够导致勇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父母比其他的人贤明,这是形势必然到这步啊。故选C。【
22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
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以,连词,来;规矩,名词活用为动词,立规矩;引,引导;强,勉强;(2)虽,即使;悍,凶悍;莫,没有人;莫之能止,宾语前置,莫能止之;敛,收敛;市人之过之者,定语后置,路过集市的人。【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
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
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译文:老子说:“仁慈所以能勇敢,节俭所以能宽广。”有人问:“仁慈,怎么会变勇敢?”回答说:“父母对于子女,爱他们爱得深,所以为他们考虑的事情很多也很精细,用深厚的爱做深思熟虑的事情,所以他们为了保护子女躲避灾祸就很迅速,而为子
女成就利益也十分果断,这就是仁慈能够导致勇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父母比其他的人贤明,这是形势必然到这步啊。”我小时候读书,看见父母告诫他们的子女,不厌其烦惟恐有说不到的地方,肯肯切切惟恐子女听不进去劝告,我感叹道:“是啊,这就是父母对孩子们的心啊!”老师对于弟子,给他们立了规矩传投给他们知
识,本领,贤明的人引导他们,不贤明的人也不勉强他们。君主对于臣子,对他们发号施令告诫他们。对贤能的给予官职、对于不贤能的不授予官职。臣子对于君主,可以的话就谏诤,不然就离职。孩子侍奉父母,用隐约的言辞劝谏、不敢太显露,这都是因为礼仪的存在约束着。父母就不这
样了,孩子即使不好,哪有遗弃孩子的呢?所以他们竭尽所能教给子女,直到没有遗憾才停止。《诗经》说:“从远远的路边的积水里舀水,从大缸里舀水取注在小缸中,可以蒸饭煮酒食。和乐平易的君子,就像是人们的父母。”即使是像路边浅薄的积水也不弃去,就像是父母不遗弃子女一样,
所以父母对于子女,是人与人之间最紧密的关系。即使他们本身并不贤能,但等到他们和自己的子女说话的时候,一定会竭尽所能的,更何况那些贤明的父母呢?太常少卿,长沙人孙公景修,年幼丧父而被母亲教育长大,母亲贤能,能够成就他的学业,等到他年纪老了之后,就感
激母亲的心意而不能够忘怀,作《贤母录》以表达他的心意,以后又编辑《古今家诫》,搜集四十九位父母的事迹,拿来给我看,并说:“古代就有辑集这种书的人,而他们的内容不完整。我对此感到遗憾,所以又作了此书,集中天下众多父母的心意,用来馈赠给天下的人,希望能够给人们带来益处。”我读了之后感叹道:“即
使有凶悍的儿子在集市上打斗,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一听到父亲的声音就会罢手退去,从集市路过的人没有不感叹哭泣的。仁慈孝顺的心,所有的人都有,只是担忧没有能够启发它罢了,如今的这本书,大概将会启发仁孝之心的吧!即使推广流传于天下也是行得通的。自从周公以来到如今,收集了四十五篇来自父亲
的家戒,四篇来自母亲的家戒,孙公又准备将它加以发扬广大,没有停止。”元丰二年四月三日,眉阳苏辙叙。(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夕逗繁昌浦[南北朝]刘孝绰日入江风静,安波似未流。岸回知舳转,解缆觉船浮。暮烟生远渚,夕鸟赴前洲。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讴。疑是辰阳宿①,于此逗孤舟。
【注】①辰阳宿:辰阳,战国楚地,屈原《楚辞•九章•涉江》有句“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写他流放行途的曲折险难。23.“岸回知舢转,解缆觉船浮”句,运用的艺术手法,写出了江的特点。24.本诗后六句是如何表现诗人的孤寂之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23.以动写静(反村)平稳(意思接近
即可)24.①借景抒情。通过对傍晚时分暮烟、飞鸟等景物的描写,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②反衬。以鸟的归家,反衬诗人自己不得不暂宿异乡,无法归家的孤单;以远远近近的“成鼓”和“樟讴”之声,反衬诗人境况的冷清。③用典。最后两句,用屈原“夕宿辰
阳”之典,表现诗人旅途的曲折险难,流露出内心的孤苦。【解析】【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常用的艺术手法,首先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艺术手法的。最后
阐明此种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本诗的首联写到傍晚时江面风平浪静。“岸回知舳转,解缆觉船浮”是说看见岸的转动,才知道船在转舵,解开缆绳,才知道船是浮在水上。运用“回”“转”“解”“浮”这些动词,以动衬静,更能说明江
流的平稳。【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首先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最后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这六句是写泊舟的所见、所闻。
“暮烟”、“夕鸟”,这些景象引起他居人之安煦,夕鸟归飞的联想,让他倍感孤单。“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讴”中“戍鼓”、“棹讴”,是他听到的声响,显得很热闹。但这是“隔山”、“傍浦”传来,距离非近,又显得他这里很是清冷
了。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同时,又运用反衬的手法,夕鸟归巢,来反衬诗人自己不得不暂宿异乡,无法归家的孤单,以远远近近的“成鼓”和“樟讴”之声,反衬诗人境况的冷清。“辰阳宿”出自屈原《涉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屈原诗从行旅角度看,是写水道萦回,船行难进,从心情来说
,是写放逐中的抑郁、悲愤。这里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旅途的曲折险难,流露出内心的孤苦。(三)古诗文默写(8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而又有剪发杜门,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辱人践行,视五人之死,___________
___?(2)嗟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冯唐易老,李广难封。(3)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及尔偕老,老使我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佯狂不知所之者(2).轻重固何如哉(3).时运不齐(4).命运多舛(5).春江花朝秋月夜(6).呕哑嘲哳难为听(7).淇则有岸(8).隰则有泮【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
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佯狂”“舛”“呕哑嘲哳”“隰”“泮”,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四、作文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第三季《中国
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雷海为的对手、《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度总冠军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季第四现场年度总冠军、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是这
样读书的:高中读、大学读,读到北大硕士……身处雅室而心自通灵。对上述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谈谈你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范文:读书静心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你若停住了前进的脚步那便是退步,因为在你停歇的刹那间已经有无数的人超越你而去。而书,则是我们进步的阶梯。但却有很多人都在感叹:“诶!真是没空看书啊!”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被外界的喧嚣坏了心
境,而之于读书我们所需要的,正是那份心境。“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读书可以静神养心,陶冶情操。现代人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沉重的生存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沏一杯茶,读一本书,在书香中寻找一片清新幽静之地,让疲惫的心灵栖息下来,在藏于书中的大千世界与智者慧语,品味人生,感
受生活,在凡尘俗世中寻找几分雅趣。就像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可以去疾疗俗、益智增寿。书是可以伴随一生
的朋友。落寞时,可以在书中得到鼓舞、寻求慰藉;得意时,可以在书中反省自我、戒骄戒躁;烦恼时,可以通过读书放松心情、温暖心灵;孤单时,可以在阅读中寻找心灵的知音,与书中主人公相伴,一起经历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浩瀚的网络信息确实能给人带来快意,但
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往往会带来一种失落感,“手机控”、“电脑控”、“信息控”,让我们的期待与寄托变得如此单薄脆弱。展卷翻书、轻松惬意的传统阅读离我们越来越远,阅读的快乐离我们也越来越远。朋友从德国归来,讲述了在德国的一些见闻。朋友说,德国人爱读书,在普通大众中
形成了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德国还有一种“图书医院”,进入这种“医院”的“患者”一般都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在“医院”里不吃药、不打针,医生开出的药方是:读书,且针对不同的“患者”开出不同的书籍,让“患者”在“医院”里静静地读书,以抚慰心灵上的创伤
。给人印象一直是严谨认真、严肃古板的德国人却想出了这样别出心裁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把读书当成药方,在喧嚣浮躁的时代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阅读养心,静享书香。让我们给心灵寻找一所幽静的花园,怀几分惬意,在其中徜
徉漫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考生选取至少两到三个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这类作文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现象和重要问题,展示自己的素养。考生可以分析材料
中关键词各自的意思,然后把有相关性的关键词放在一起立意。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通过分析可知,这两则材料对两人各有所赞,但两人各自读书状态是不同的。雷海为的“状态”:在送外卖的状态下读诗,他需要挤时间,体现了生活中挤时间读书的辛苦,但读诗的追求让他有所成就,这种状态,叫“
身处喧嚣”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读书是不容易的;彭敏的“状态”:在校园求学的状态下读诗,他有优裕的时间,也懂得珍惜这大把的时间,一个人最容易迷失的恰是在拥有幸福却不自知的情况之下,玩游戏的、玩手机、睡觉、逃学等等。在校读书
,这种状态,叫“雅室求学”,同样是不容易坚持的。“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是离开校园后的“挤时间读书”方式和在校园内的“专门读书方式”。两种状态,两种方式都是值得称赞的,应该两者都有所涉及,可以有所侧重。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其实就是联系你现有的学习环境状态和应持的学习态度。参考立意:(1)终
身学习酿诗意(2)雅室读诗志趣高(3)“雅室”“喧嚣”皆可读,读书岂能论环境素材:(1)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渴望才是最重要的。正是这种学习方式,酿就了雷海为心中的诗意。校园雅室的读书方式,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但很多人却在校园学习之后泯然众人矣,何哉?就在于没有雷海为“外卖
时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增加的不仅是知识,更锤炼“心”的韧性,在诗词大会与彭敏对决,其实他就是赢在社会的历练上!校园学习,让他知道了诗的魅力;而外卖下挤时间学习,则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2)汉字夺魁、成语夺冠、诗词屈居亚军,这就是北大硕士彭敏取得的成绩!字、词、诗,涵盖
了中文的三个要素,这样的成绩正是校园读书方式结下的硕果。在“喧嚣”中学习,采用“挤”的学习方式,固然能够酿诗意,但也限制了成长的深度和广度,只能在“诗岸”上徜徉!所以雅室学习条件更好更专注,理应更容易达成学习目标。(3)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及条件,坚定读
书的心志,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雅室”读书固然可喜,“喧嚣”读书亦能有成!在校园,亦应学海为;在社会,也要仿彭敏。结构层次:文章开篇交代社会中人们不能静心读书的原因,然后引用原振华《沐浴书香》中的句子点明观点“读书静心”,并详细列举现代社会中读书的种种好处。文章主体部
分作者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说明“快餐式阅读”的不可取,并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不同角度阐释静心读书的必要性。最后呼吁大家能够阅读养心,静享书香。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
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
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
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