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综合测评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92.233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全书综合测评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全书综合测评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全书综合测评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全书综合测评.docx,共(6)页,92.23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be561167573f70b5c371ccec4650fe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全书综合测评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赵陵山77

号墓为苏州良渚文化早期的一座重要墓葬。该墓不仅其葬具有彩绘痕迹,而且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器物,除了陶器、石器外,仅玉器就有125件(套)之多。在墓主腰部右侧放置了代表权力的石钺,其孔内为神人鸟兽透雕玉饰。据此可知,当时的良渚()A.文明水平世

界领先B.中原文化特征比较明显C.已出现了社会分层D.产生以玉为代表的礼制2.春秋战国时期,目睹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逐步丧失的诸侯国君,深切地意识到战争中新增长的土地继续授予卿大夫的后果,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在此时逐渐萌生。这一政治制度()A.意味着分封制彻底消失B.适应了中

央集权制度的发展C.根源于兼并战争的发展D.标志着官僚政治最终取代了贵族政治3.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后,大批商人失去营利途径,只能“以末求财,用本守之”,甚至弃商返本。这反映出盐铁官营政策()A.实现了“与民休息

”B.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C.解决了“王国问题”D.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4.《王俭论》中写道:“自晋以阀阅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其中“阀”“阅”原指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在家门两侧竖立的,专门用来悬挂朝廷授予的表彰的柱子。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平民重视家族荣誉B.士族的政治影响力较

大C.建筑技术蓬勃发展D.士族与皇权的冲突激烈5.北宋前期黄老政治思想颇为流行。宋太宗时期任命有“为人糊涂”评价的吕端为相,在制词中,太宗明确勉励其“思尧舜以致君,无使其不及;体黄老而行化,用致乎无为”。这表明北宋前期()A.道教思

想影响政治B.君主专制明显加强C.因循保守渐成风气D.政治制度过于僵化6.下面为2—1078年我国人口变化情况示意图。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黄河流域战乱不断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国家人口持续增长D.经济重心不断南

移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主张学术研究要切实有用,反对理学空谈心性。但是,随着清政权的巩固,这些精神却遭到阉割,更多的人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这一变化折射出()A.学术研究遭受挫折B.君主专制日趋强化C.文化专制逐渐加强D.新的经济形态诞生8.1864年5月,清政

府命令两江总督曾国藩、江苏巡抚李鸿章整顿江南田赋,以正赋取代战争期间权宜采取的粮捐、亩捐等,并要求“认真收纳,年清年款”。在此后的数年间,全国各省普遍开展了清赋。“清赋”之举意在()A.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B.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C.提高汉族官僚集团地位D.恢复清政府的统治秩

序9.“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维新变法()A.尝试建立近代政治体制B.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C.推翻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10.下表所示为1920年《新青年》刊发的关于各地工人状况的部分调查报告。这说明当时()作者篇名作者篇名陈独秀《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李《无锡各工厂劳动调查表》高君宇《山西劳动状况》李幽影《北京劳动状况》铁民《江苏省江都县劳动状况调查表》刘云生《汉口苦力状况》密

○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A.中国共产党重视工农联合B.全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熟D.知识分子注重理论实践结合11.1921年9月,共产党员沈定一等在浙江萧山发起农民运动,仅一两个月时间,即有萧山、绍兴、上

虞3县80多个村庄相继建立农民协会,共有10余万农民被动员起来。这说明当时()A.中共社会动员成果显著B.革命斗争目标明确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国民革命蓬勃发展12.下图为1937年8月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发表的《迁移须

知》部分内容。其“迁移”是为了()◇凡中国国民所投资之工厂,均可一律迁移◇迁移目的地为武汉,如有相当理由……亦可得迁入其他内地◇各种工厂迁移内地,由政府给予相当津贴A.改善工业部门B.以沿海带动内地发展C.保护民族工业D.奠定持久抗战

的基础13.美国学者胡素珊认为:中国共产党将自己的利益与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群众的拥护。坚实的群众基础满足了它对粮食和人力的需要,使它与国民党做斗争时有充分的供给。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

是中国共产党()A.以“三三制”为原则建立政权B.在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运动C.领导建立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D.率领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4.1951年下半年,院系调整从局部开始。同年8月,天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成立了新大学——天

津大学,专门用以培养燃料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及水利工程方面的人才。据此可知,院系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紧跟第三次科技革命B.扩大高校招生比例C.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D.提高全民文化水平15.2021年1月,国家主

席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致辞:要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的致辞体现了()A.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必要性B.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D.中国已是国际合作的中流砥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初,贾谊在吸收前人思想研究成果,总结秦亡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民本思想

体系。他认为安民首先要保证农民有从事农耕生产的适当时间,并把剥削量控制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范围内;使百姓富足则要“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贾谊还指出缺少礼义是秦朝骤亡的重要原因,提出疑罪从去,疑赏从予的原则,认为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人民的作用

。——摘编自梁安和《贾谊思想研究》材料二明清之际,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创了“新民本”思想的体系。传统民本主义多是批判暴君,而黄宗羲从制度上分析批判。在国家治理中,他认为君与臣“名异而实同”,职责都是为万民服务

。在经济政策上,黄宗羲认为古圣王的崇本息末,是崇尚礼治而禁绝佛事、倡优等不切民用的末业。黄宗羲从“天下为公”的责任意识出发,将中国民本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有学者认为,他的思想若能贯彻下去,结论应为民主共和。——摘编自焦园庆《黄宗羲民本思想及当代启示》(1)据材料一,

指出贾谊的安民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7分)(2)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进行简要评价。(7分)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材料一为了适应在华贸易发展的需要,1864年,英商投资创立汇丰银行。1868年,该行已被公认为“在中国最为重要的公司”。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汇丰银行一家买卖的外汇数额,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总额的60%~70%,其外汇买卖牌价成为中国外汇市场行情的准绳。从1874年到1890年,清

政府共借外债26笔,汇丰银行一家贷了17笔,占70.04%,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急先锋。1894年后,汇丰银行在承贷的外国银行中独占鳌头,并在每一笔对华贷款中,附加苛刻的条件,借此控制中国的税收存管等命脉。此外,汇丰银行营业即对外发行小额钞票,到1890年末,已达618万元,“与营业于

东方各国之银行相比,则汇丰银行之兑换券流通数为最多”。——摘编自姜建清、蒋立场《近代中国外商银行史》材料二1912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成立伊始,即大力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经募公债、代收税款、稳定货币发行。1915年中国银行试办外汇业务,后又增加外币贷款、经理政府外债等

业务,与外国银行相抗衡。1928年后,中国银行通过贷款支持,帮助经营困难的张裕酿酒公司、无锡荣氏申新纱厂渡过难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银行斥巨资扶助铁道、公路、煤矿和水利建设,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支持内地经济振兴,率先发展农业贷款。抗

战爆发后,恐慌蔓延,引发提存和抢购外汇风潮,中国银行为平衡汇市共投入797万英镑、1442万美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银行积极为国纾难,每年经收侨汇占全国侨汇总数的50%以上,有力支援了前线。——摘编自宗良、孙雨心、王超《百年中行金融报国的历程与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汇丰银行在中国迅速扩张的表现及其历史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银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3分)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南昌起义后,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反革命“

围剿”和严密封锁,中共中央建立了从上海经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永定、上杭到达瑞金的秘密交通线。这一交通线以水路为主,沟通了位于上海的中共中央和位于赣南、闽西根据地的中央苏区之间的信息往来,向苏区输送了大量物资,同时也护

送了大量中共领导干部安全进入中央苏区。红色地下交通线成了中共中央和红军联系的“血脉”通道,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摘编自席杰《红色地下交通线的建立与使用》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一条秘密的国际红色交通线在中东铁路沿线逐渐建立起来。该线起初目的是保障往来中俄(苏)两国

革命者的安全。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也承担了传递信件、情报、指示和输送物资的功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战争隐蔽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摘编自于司酮等《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研究》(1)据材料一,概括红色地下交通线

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建立的背景。(9分)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据材料二,指出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承担的主要任务。(3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两条交通线沟通对象的不同。(2分)19.(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为1952—1978年我国不同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趋势。地区1952年1957年1965年1970年1978年东北地区20.65%20.89%21.03%19.20%16.24%东部

地区54.16%50.07%47.84%48.31%49.15%西部地区11.78%15.16%15.35%15.70%16.87%中部地区13.41%13.88%15.79%16.79%17.74%——摘编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提取材

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答案与解析1.C2.B3.B4.B5.C6.D7.B8.D9.D1

0.D11.A12.D13.B14.C15.C1.C材料“除了陶器、石器外,仅玉器就有125件(套)之多”“在墓主腰部右侧放置了代表权力的石钺,其孔内为神人鸟兽透雕玉饰”说明,当时良渚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层,这

主要和当时生产力发展有关,C项正确。材料并未进行世界同期文明之间的对比,排除A项;材料与中原文化特征无关,排除B项;当时尚未产生礼制,排除D项。2.B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意识到战争中新增长的土地继续授予卿大夫的后果,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在此时逐渐萌生”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意识到分封制的弊端,县制开始萌生,这一政治制度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但没有彻底消失,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制度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兼并战争的发展,排除C项

;标志着官僚政治最终取代贵族政治的是秦朝时期郡县制的全面推行,排除D项。3.B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后,大批商人的经营活动受到影响,甚至弃商返本,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盐铁官营政策与实现“与民休息”、解决“王国问题”无关,排除A、C两项;材料强调盐铁专卖影响商业发展,而非

加强君主专制集权,排除D项。4.B根据材料“自晋以阀阅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等信息可知,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对政治的影响较大,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世家大族重视家族荣誉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东晋时期建筑技术蓬勃发展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士族与皇

权冲突激烈的信息,排除D项。5.C据材料可知,北宋前期,强调运用黄老之学,重视无为的观念,这容易导致政治保守中庸、官员因循守旧等问题,C项正确。6.D根据材料可知,2—1078年,尤其是750年后,黄河流域的人口占比不断降低,而以

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代表的南方地区人口占比不断增多,说明唐朝中后期以来,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故选D项。7.B清朝时期,随着君主专制日趋强化,许多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古典文献的整理、考订中,学术不敢关心现实

,因此材料所述变化折射出君主专制日趋强化,B项正确;“学术研究遭受挫折”是表象,其本质原因是君主专制加强,排除A项;“文化专制逐渐加强”是清朝君主专制日趋强化的表现,不是材料中变化的本质,排除C项;材料所述现象与新的经济形态诞生无关,排除D项。8

.D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为了满足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在南方一些省份加收粮捐、亩捐等,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清政府命令地方官员整顿江南田赋,恢复正常赋税制度,取消战争期间加征的粮捐、亩捐等,目的是恢复统治秩序,D项正确;1864年太

平天国农民起义已被镇压,排除A项;材料所述为整顿赋税,不是发展经济,排除B项;清政府重用汉族官僚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了汉族官僚集团地位提高,但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9.D根据材料信息“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并结

合所学可知,百日维新虽然没有实现政治变革,但促进了思想启蒙,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百日维新在思想层面的影响,即百日维新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并非尝试建立近代政治体制,排除A项;百日维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但这不是材料强调的成功之处,排除B项;

百日维新是为了进行政治变革,并未推翻儒家的正统地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10.D据材料“1920年《新青年》刊发的关于各地工人状况的部分调查报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后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根据“《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山西劳动状况》”等内容可得出,这些文章都与群众的劳动实践有关,反映出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关注工人状况,注重

理论与实践结合,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工农的联合,且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排除B项;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尚未成熟,排除C项。11.A材料“仅一两个月时间”“3县80多个村庄相继建立农民协会”“1

0余万农民被动员起来”,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农民群众的动员成果显著,A项正确。12.D据所学可知,抗战期间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D项。民族工业内迁,只是改变了我国的工业布局,未改善工业部门,排除A项;受

日军侵华影响,民族工业由东南沿海内迁至西南大后方,故内迁不是为了以沿海带动内地发展,排除B项;民族工业内迁的目的之一是保护民族工业免受日军破坏,但最根本的目的是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基础,排除C项。13.B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获得了群众的拥护,坚实的群

众基础满足了中国共产党对粮食和人力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运动,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获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得到了粮食和人力,最终战胜了国民党,解放全中国,B项正确。“三三制”原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

;领导建立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其核心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14.C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大学院系进行调整,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所以院系调整是为适应当时大规

模经济建设的需要,C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高校招生比例的信息,排除B

项;材料强调的是培养专门人才,而不是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排除D项。15.C材料“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说明习近平主席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C项正确。16.答案(1)主张:轻徭薄赋(减轻剥削);不夺农时;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以礼义治国(或减轻刑罚);教化百姓。(

4分,任答4点即可)原因:吸收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或吸收前人思想研究成果);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汉初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3分)(2)内容: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君臣共同服务万民(或君臣平等);提出“工商

皆本”(或反对重农抑商)。(3分)评价:进步性,发展了传统民本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彰显了士大夫的责任意识,为近代反君主专制的斗争提供了理论借鉴;局限性,未能贯彻实践(或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4分)17.答案(1)表现:垄断(控

制)中国外汇交易;向清政府放贷;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命脉;发行大量货币搜刮中国财富。(任意3点即可,6分)背景: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近代中国;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列强加紧侵华,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任

意3点即可,6分)(2)贡献:巩固辛亥革命成果;积极维护金融主权;扶持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投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稳定金融秩序;经办侨汇,支援抗战。(任意3点即可,3分)18.答案(1)特点:隐秘性强;以水路为主;连接苏区;在南方地区;功能多样;作用重大。(5分,任答5点

即可)背景: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反革命“围剿”和封锁。(4分)(2)主要任务:保障往来中俄(苏)两国革命者的安全;传递信件、情报、指示和输送物资;支援东北抗日战争。(3分)(3)不同:前者沟通中共中央和苏区,后者沟通中国共产党和苏俄(联)革命

者。(2分)19.答案示例论题:现代中国的工业布局与国内外局势、政府的工业化政策紧密相关。(2分)论述:新中国成立之初,受近代中国工业布局的影响,全国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有一定发展,但整体基础极为薄弱,

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中西部工业发展明显。受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影响,东北地区的苏联援助项目较多,东北工业比重稳步提升。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国

际局势紧张的背景下,为应对潜在的战争风险,中国开启三线建设,将中西部地区作为重点工业建设基地,到20世纪70年代,中西部的工业总产值占比稳步提升。这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和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同时,受中苏关系恶化等因素影响,靠近中苏边境的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下降。(8分)总之,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工业发展仍存在不平衡问题,但整体上呈现逐步优化的趋向。(2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