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共(7)页,37.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a6fd5e66c949f04e5e1e653523fad4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历史9月份期初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关于夏朝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政治的表述中最贴切的一项是()A.君主政治B.民主
政治C.君主专制D.君主立宪答案A2.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需议定后请示皇太后就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A.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D.内朝权
力在外朝之上答案A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
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4.“封建制”在唐太宗在位期间几次被提出,皇族和杰出的官员据此可被任命为世袭的边境镇守之官,但真正土地分封的实行,也就是分给地方以实权而不是只给
一个空头衔,则再也没有被认真考虑过。这反映了唐朝()A.中央官制中出现制衡机制B.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逐渐成熟C.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失衡D.分封为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答案B5.明代巡抚初为朝廷临时派遣以监察地方。到了嘉靖、万历年间,巡抚变成常设机构并统辖地方三司,其名也由“巡抚××地方
”变成“××地方巡抚”。这种变化()A.保证了地方治理的效能B.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C.改变了地方的权力结构D.完善了中央决策机制答案C6.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
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答案D7.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留下许多的演说词。这些演说词都按一定的修辞程式组织,结构匀称,词汇丰富、句法讲究,具有强烈的倾向性
,对于鼓动听众很有效果。西塞罗演说词的这些特征是古罗马()A.共和政制的产物B.民主政治虚伪性的体现C.愚民政策的体现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答案A8.中世纪英国国王的身体具有双重性(半人半神的属性,自然身体和政治身体各司其职),而1649年,英国议
会认为当时国王查理一世有罪,并通过法律审判形式处死国王。议会这一做法()A.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B.否定了君主制度C.否定了宗教神学理论D.提高了议会权威答案D9.1777年美国通过的《邦联条例》规定:
中央政府有决定战争与和平之权,有订立条约与结盟、任命与接受大使之权,有审理各州边界纠纷之权,有任命军官、管理军队之权,有为了各邦的共同防御和共同福利,向各邦议会分派和收缴费用之权。这些规定()A.预示了美国邦联的美好前景B.明确了中央政府的权限
C.表明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D.体现了邦联的集权性质答案B10.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两个规定的共同作用是()A.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B.实现了三权分立C.限
制了总统履行职能D.确保了民主共和答案A11.史家论晚清,常绕不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大变局”的高潮一节,正是帝制的终结和“共和”的开始,这一时期也正是革故鼎新之际,宪法、国会出现,现代警察制度建立,新闻舆论形成等。这一时期是指()A.洋务运动时期B
.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时期答案D12.1901年5月创刊的《国民报》刊载了美国“独立厅”的图片,并附有文字介绍:“(独立厅)为美人脱英自立起点之地,美人今日拥国民之公权,食自由之幸福,(当时北美人民)万死一生,以争此国民之权利也。(今日中国)独受人羁轭如美昔日之
国,四百余州,四万万人,岂竟无一华盛顿其人者耶?”该文()A.主张借鉴美国的政治体制B.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C.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D.利于激发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答案D13.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
中,虽然以年轻士绅、知识分子为基础的国民党和进步党获得了多数席位,但是实力最强的北洋派系和地方实力派却几乎没人参加选举。这一现象表明()A.国内政治格局与选举无关B.民主观念深入人心C.选民素质制约了选举结果D.文治传统影响深远答案A14.1940年,毛泽东曾指出:“我们所
建立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对于这种政权性质的明确了解和认真执行,将大有助于全国民主化的推动。”毛泽东所说的“政权”()A.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B.成为边区苏维埃革命的中枢C.扩大了民族抗争的
群众基础D.开创了中共民主建设的先河答案C15.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A.要求实现少数民族
当家作主的愿望B.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C.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答案C16.根据图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人物时间主要内容商鞅秦孝公时期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官员由君主任免邹忌齐威王时期举贤人、修法律、
鼓励臣下进谏李悝魏文侯时期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颁布《法经》吴起楚悼王时期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度,裁减冗官,选贤任能A.变法以实行土地私有制为中心B.变法侧重重建伦理和政治C.变法旨在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D.
变法重视人才选拔与使用答案D17.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A.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新时代B.意在为学习汉文化寻找
历史依据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D.力图争取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答案B18.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讲话后,该报告一直未公开发表,1975年邓小平强调这篇报告“太重要”了,1976年12月26日,《论十大关系》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在当时,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目的是
()A.改革开放进行思想动员B.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彻底清算文革时期错误D.传递发展战略调整信息答案D19.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
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答案B20.下列是1998-2000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表(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表格数据的变化表明()年份私营企业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数值(亿元)比重(%)数值(亿元)比重(%)数值(亿元)比重(%)199820833.903362162.901775033.21199932455.623557161.571895432.812
00055207.944055458.322346533.74A.增强国企活力成为深化改革中心环节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C.中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动摇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
1题22分,22题16分,23题12分,共5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每位专制君主虽然都力求“乾纲独揽”,“事皆亲决”,但实际上他无法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一人“独治”天下,必须“设官分职,体统相维,品式具备”。于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就出现了一个权力分配的问题。政
治学家萨孟武先生说:“吾国中央官制,秦汉以后,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而其变化的特质则为天子的近臣转变为国家的大臣。天子畏帝权旁落,惧大臣窃命,欲收其权为己有,常用近臣以压制大臣。历时既久,近臣便夺取了大臣的职权,因之大臣乃退处于备员的地位,而近
臣却渐次变为大臣。近臣一旦演变为大臣,天子又欲剥夺其权,而更信任其他近臣。这样,由近臣而大臣,演变不已,而吾国中央官制遂日益复杂起来。”——摘编自李渡《中国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论略》材料二明初朱元璋鉴于历代王朝地方权重,导致割据,尾大不掉,
对中央离心离德的局面,废除行中书省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分别设立掌行政民事的布政使司、负责监察司法的按察使司、掌控军事的都指挥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它们分别直属于中央不同部门的领导。随着政治形势变化,在运转过程中,三司出现权力协调不一,办事能力和效率不高等问题,
巡抚制度应运而生,明朝中后期,皇帝以派遣监察官的形式向地方派驻巡抚,并逐步扩大其权力。并在边疆、军事要地和数省交界之处增设巡抚。嘉靖年间,进一步规定:“凡徭役、里甲、钱粮、驿传、仓廪、城池、堡隘、兵马、军饷,及审编大户粮长、民壮快手等项地方之事,俱听巡抚处置。
”景泰以后,随着巡抚的全面地方化和制度化,巡抚成为居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由临时性差遣演变为设立衙门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同时,巡抚只能奉敕行事,不得擅权越职;中央派出镇守总兵和镇守太监,以对巡抚监督
。——摘自李晓辉《明代督抚制度研究——以中央地方关系为视域的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中枢权力机构沿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司制度与巡抚制度的异同点。(6分)(3)根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建立巡抚制度的作用。(6分)答案(1)特点:中枢权力逐渐被削夺、分散或转移;权力运作机制缺乏恒定性;权力机构沿革呈渐进性;中枢权力机构之间彼此监督、相互制衡;皇权至上。(6分,任答三点)影响:有利于保证
各种政治力量在法定的程序内活动,提高国家机器的运转效能;皇帝执掌着统治国家的最高权力,使专制皇权得到扩张并不断强化。(4分)(2)相同:处理地方事务,受制于中央。(2分)不同:三司制:中央部门领导,分掌地方
事务。巡抚制:皇帝直接派遣,统领地方事务。(4分)(3)解决了地方三司分权下协调不一,效率不高的问题;在维持分权的基础上,通过集中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的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和民族团结。(6
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抗战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下的地区实行的是苏维埃制度……苏维埃的全部权力“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衣、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抗日战
争的新环境对共产党统治区的政权建设提出了要求……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正如陕甘宁边区政府一份文件所说:“统一战线模范政府的各
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个阶级有利,对另一个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边区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之投票选举制”,民众可以直接选出边区的各级参议会议员。各级参议会再选出同级政府……中国共产党试图将边区的民主建设当作一种示范,以推动
它一直所呼吁的全国范围的民主进程……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战争》材料二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
——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政权和陕甘宁边区政权在性质上的主要区别,归纳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简要分析此时中国共产党推进民主
建设的出发点。(12分)(2)材料二中毛泽东所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在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政治实践中有何体现?(6分)答案(1)区别:苏维埃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政权;陕甘宁边区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2分)特点
:广泛性;民主性(人民选举);平等性;采取“三三制”原则(淡化阶级对立)。(6分,任答三点)出发点: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国民党加快国家民主建设的步伐。(4分)(2)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