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16)页,262.36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898ce7e586e9108c9714dbce97d6d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Na-23、Cu-64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共45分)1.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反应:3222
2KNO3CSKS3CON++=++,该反应中涉及物质的属类错误的是A.S:单质B.2CO:氧化物C.2KS:钾盐D.3KNO:氧化物2.“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分散
系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是纯净物B.能全部通过滤纸C.能全部透过半透膜D.所得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B.NH3溶于水形
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D.纯硫酸不导电,所以硫酸不是电解质4.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A.BaCl2→BaSO4B.CuO→Cu(OH)2C.NaOH→Na2CO3D.MgSO4→Mg(OH)25.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属于金属氧化物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①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②1mol任何物质都
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③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④氢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008g⑤HC1的摩尔质量等于1molHCl分子的质量⑥1molCO2中含有1mol碳和2mol氧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⑥D.全部7.“嫦娥一号”的主要任务之
一是探明月球上32He的储量。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2He,每百吨32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2He原子核内有4个质子B.32He和42He互为同位素C.3
2He原子核内有3个中子D.42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42He容易失去这两个电子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0.2L的盐酸中含0.2NA个HCl分子B.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
的原子数目为NAC.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9.S的摩尔质量是A.32L/molB.32mol/LC.32g/molD.32g10.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1.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少量CCl4,振荡静止后A.溶液变棕色B.溶液变紫色C.分层,上层红棕色D.分层,下层红棕色12.我们用化学专门语言——电离方程式来表达电离的过程。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遵循两个守恒: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下列电离方
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2424NaSO=Na+SOB.+2-+NaOH=Na+O+HC.++2-33NaHCO=Na+H+COD.+3-344NaPO3Na+PO=13.将51molL−的()32MgNO溶液amL稀释至bmL,稀释后
溶液中3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a/b1molL−B.b/5a1molL−C.10a/b1molL−D.a/b1molL−14.下列实验设计方案或判断中正确的是A.加入足量铜粉后,搅拌、可过滤可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B.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
:溶液是钠盐溶液C.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可推断溶液中的一定含有SO24−D.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大量含CO23−15.配制100mL1.0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
.容量瓶使用前用1.0mol·L-1的Na2CO3溶液润洗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2小题,共26分)16.现有①纯碱、②铝、③石墨、④干冰、⑤氢氧化
铁胶体、⑥氯酸钾、⑦盐酸、⑧氧化钙、⑨碳酸钙、⑩CuSO4·5H2O,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导电的有_______;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并写出其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17.物质的
量是学生联系宏观与微观重要桥梁。回答下列问题:(1)223.0110个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这些OH−的物质的量与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L的3NH的物质的量相等,与_______gNa+含有的离子数相同。(2)某金属氯
化物2MCl20.25g,含有0.300molCl−,则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3)现有氮气44.8g,在标准状态下其体积为_______,含有的氮原子数为_______。(4)某市售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
6.5%,密度为31.19g/cm,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三、实验题18.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该实验装置。(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2)若利用装置
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___处。冷凝水由_______(填“f”或“g”,下同)口通入,_______口流出。(3)现需配制0.125mol·L-1NaOH溶液475mL,现有
仪器玻璃棒、小烧杯、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带砝码)①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使用该仪器时需要进行_______。②根据计算得知,需称量NaOH的质量为_______g;转移液体时需要用玻璃棒进行_______。③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含有Na2O杂质B.用蒸馏水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转入容量瓶中定容C.定容后发现液面高于刻线,可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D.定容时
仰视刻度线E.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时,砝码生锈F.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水四、原理综合题19.依据粗盐提纯的原理,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镁等杂质,可选用氢氧化钡溶液、稀盐酸和碳酸钾溶液三种试剂,按
如图步骤操作:(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2)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__。(4)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
级化学学科期中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Na-23、Cu-64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共45分)1.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反应:32222KNO3CSKS3CON++=++,该反应中涉及物质的属类错误
的是A.S:单质B.2CO:氧化物C.2KS:钾盐D.3KNO:氧化物【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硫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A正确;B.二氧化碳是只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B正确;C.H2S是一种无氧酸,硫化钾是一种由酸根和金
属离子构成的盐,C正确;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3KNO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D不正确;答案选D。2.“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分散系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是纯净物B.能全部通过滤纸C.能全
部透过半透膜D.所得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答案】B【解析】【分析】“纳米材料”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将其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按胶体性质进行解答。【详解】A.胶体是混合物,A错误;B
.胶体能透过滤纸,B正确;C.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C错误;D.胶体具有介稳性,静置不易产生沉淀,D错误;选B。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B.NH3溶于水
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D.纯硫酸不导电,所以硫酸不是电解质【答案】A【解析】【详解】A.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故A正确;
B.NH3自身不能电离,NH3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SO2自身不能电离,SO2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硫酸溶液能导电,所以硫酸是电解质,故D错误;选A。4.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A.BaCl2→BaSO4B.CuO→Cu(OH)2C.N
aOH→Na2CO3D.MgSO4→Mg(OH)2【答案】B【解析】【详解】A.氯化钡溶液与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反应能生成硫酸钡沉淀,氯化钡转化为硫酸钡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B.氧化铜不溶于水,
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氧化铜转化为氢氧化铜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故B符合题意;C.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转化为碳酸钠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生成氢氧
化镁沉淀,硫酸镁转化为氢氧化镁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属于金属氧化物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答案】B【解析】【详
解】A.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为酸性氧化物,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B.碱性氧化物都是由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一定属于金属氧化物,故B正确;C.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为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
误;D.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金属氧化物七氧化二锰为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①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②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③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④氢原子的摩尔质
量是1.008g⑤HC1的摩尔质量等于1molHCl分子的质量⑥1molCO2中含有1mol碳和2mol氧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⑥D.全部【答案】D【解析】【详解】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
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①错误;②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是分子、离子或原子,因为不能确定该物质由哪种微粒组成,因此该说法错误,②错误;③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单位是mol-1,在数值上约等于6.02×1023,③错误;④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氢原子
的摩尔质量为1.008g/mol,④错误;⑤HCl的摩尔质量为36.5g/mol,1molHCl分子的质量为36.5g,单位不同,只在数值上相等,⑤错误;⑥1molCO2中含有1mol碳原子和2mol氧原子,“碳”
、“氧”指代不明,⑥错误;综上全部叙述错误,故选D。7.“嫦娥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明月球上32He的储量。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2He,每百吨32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
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2He原子核内有4个质子B.32He和42He互为同位素C.32He原子核内有3个中子D.42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42He容易失去这两个电子【答案】B【解析】【详解】A.42He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2个中子,故A错误;B.32He和42He质
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C.32He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1个中子,故C错误;D.42He最外层电子数为2,结构稳定,42He不容易失电子,故D错误;选B。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0.2L的盐酸中含0.2NA个HCl分子B.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C.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的MgCl2溶液中,
含有Cl-个数为NA【答案】B【解析】【详解】A.HCl是强电解质,盐酸中不含HCl分子,故A错误;B.N2、C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8,都是双原子分子,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AA14g2NN28g
/mol=,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H2O是液体,11.2LH2O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C错误;D.没有明确溶液体积,不能计算0.5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的个数,故D错误;选B。9.S的摩尔质量是A.32L/molB.32mol/LC.32
g/molD.32g【答案】C【解析】【详解】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所以S的摩尔质量为32g/mol,故选C。10.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而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置换反应,故选C。11.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少量C
Cl4,振荡静止后A.溶液变棕色B.溶液变紫色C.分层,上层红棕色D.分层,下层红棕色【答案】D【解析】【详解】CCl4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少量CCl4,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振荡静止后分层,上层为水层,上层几乎无
色,下层为CCl4层,下层红棕色,故选D。12.我们用化学专门语言——电离方程式来表达电离的过程。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遵循两个守恒: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2424NaSO=Na+SOB.+2
-+NaOH=Na+O+HC.++2-33NaHCO=Na+H+COD.+3-344NaPO3Na+PO=【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硫酸钠属于强电解质,其电离反应方程式:+2-244NaSO=2Na+SO,故A错误;B.氢氧化钠属于强电解
质,其电离反应方程式:+-NaOH=Na+OH,故B错误;C.碳酸氢钠属于强电解质,其电离反应方程式:+-33NaHCO=Na+HCO,故C错误;D.磷酸钠属于强电解质,其电离反应方程式:+3-344NaPO3Na+PO=,故D正确;故答案:D。13.将51molL−的()32MgNO溶液amL
稀释至bmL,稀释后溶液中3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a/b1molL−B.b/5a1molL−C.10a/b1molL−D.a/b1molL−【答案】C【解析】【详解】溶液稀释时,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Mg(NO3)2)=-1
5mo1L?amLbmL‧=5ab1molL−,Mg(NO3)2中含有2个硝酸根离子,则c(3NO−)=c(Mg(NO3)2)×2=10abmol/L,综上所述,答案为C。14.下列实验设计方案或判断中正确的是A.加入足量铜粉后,搅拌、可过滤可除去Cu
(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B.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溶液是钠盐溶液C.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可推断溶液中的一定含有SO24−D.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大量含CO23−【答案】A【解析】【详解】A.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加入足量铜粉后,搅拌、可过滤可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故A正确;B.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钠元素,不一定是钠盐溶液,故B错误;C.某无色未知溶
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SO24−、CO23−或Ag+,故C错误;D.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溶液中可能含有CO23−、HCO3−,故D错误;选A。15.配制100mL1.0mol·L-1的Na2CO3溶液,
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容量瓶使用前用1.0mol·L-1的Na2CO3溶液润洗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加蒸馏水至
刻度线【答案】A【解析】【详解】A.容量瓶使用前用Na2CO3溶液润洗,溶质增加,浓度偏高;B.配制溶液过程中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C.仰视时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D.定容摇匀后,再加水溶
液体积变大,浓度偏低。综上所述,本题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2小题,共26分)16.现有①纯碱、②铝、③石墨、④干冰、⑤氢氧化铁胶体、⑥氯酸钾、⑦盐酸、⑧氧化钙、⑨碳酸钙、⑩CuSO4·5H
2O,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导电的有_______;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并写出其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答案】①.⑤⑦②.②③⑤⑦③.④④.2NaOH+CO2=Na2CO3+H2O⑤.①⑥⑧
⑨⑩【解析】【详解】氢氧化铁胶体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属于混合物的是⑤⑦。铝是金属单质,能导电;石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盐酸中含有自由
移动的离子,盐酸能导电,能导电的有②③⑤⑦。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所以干冰是酸性氧化物。纯碱是碳酸钠,其水溶液能导电,纯碱是电解质;氯酸钾的水溶液
能导电,氯酸钾是电解质;熔融状态的氧化钙能导电,氧化钙是电解质;溶于水中的碳酸钙能电离,碳酸钙是电解质;CuSO4·5H2O的水溶液能导电,CuSO4·5H2O是电解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⑥⑧⑨⑩。17.物质的量是学生联系宏观与
微观重要桥梁。回答下列问题:(1)223.0110个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这些OH−的物质的量与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L的3NH的物质的量相等,与_______gNa+含有的离子数相同。(2)某金属氯化物2MCl20.25g
,含有0.300molCl−,则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3)现有氮气44.8g,在标准状态下其体积为_______,含有的氮原子数为_______。(4)某市售盐
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31.19g/cm,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答案】(1)①.0.05②.2.24③.2.3(2)①.135g/mol②.64(3)①.35.84L②.A3.2N(4)11.9
mol/L【解析】【小问1详解】①由公式计算得2223AN3.0110n0.05molN6.0210===;②由公式得MVnV=,mVnV0.1mol22.4L/mol2.24L===;③由公式得mnM=,mnM0.1mol23g/mol2.3g===;【
小问2详解】①由公式得mnM=,n(Cl)0.300mol−=,2n(MCl)0.150mol=,2m20.25gM(MCl)135g/moln0.150mol===;②M=135-35.52=64【小问3详解】①由公式mnM=,MVnV=联立得,m44.8gVnV22.4L/mol35
.84L28g/mol===;②氮气为双原子分子,氮原子数为AAAN=nN1.62N3.2N==【小问4详解】盐酸的摩尔质量为36.5g/mol,31000w%10001.19g/cm36.5%c11.9mol/LM
36.5g/mol===三、实验题18.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该实验装置。(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2)若利用装置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_
__处。冷凝水由_______(填“f”或“g”,下同)口通入,_______口流出。(3)现需配制0.125mol·L-1NaOH溶液475mL,现有仪器玻璃棒、小烧杯、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带砝码)①为完成实验还需
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使用该仪器时需要进行_______。②根据计算得知,需称量NaOH的质量为_______g;转移液体时需要用玻璃棒进行_______。③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
序号)。A.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含有Na2O杂质B.用蒸馏水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转入容量瓶中定容C.定容后发现液面高于刻线,可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E.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时,砝码生锈F.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水【答
案】(1)①.蒸馏烧瓶②.直形冷凝管(2)①.蒸馏烧瓶支管口②.g③.f(3)①.500mL容量瓶②.检验是否漏水③.2.5④.引流⑤.ABE【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a是蒸馏烧瓶,b是直形冷凝管。【小问2详解】若利用装置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温度
计测蒸气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为提高冷凝效果,冷凝水“低进高出”,所以冷凝水由g口通入,f口流出。【小问3详解】①配制0.125mol·L-1NaOH溶液475mL,实验步骤为:计算、称取、溶解并冷却、移液、洗涤、用5
00mL容量瓶定容、摇匀,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500mL容量瓶,使用该仪器时需要检验是否漏水。②用500mL容量瓶定容,需称量NaOH的质量为0.5L×0.125mol/L×40g/mol=2.5g;转
移液体时需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③A.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含有Na2O杂质,最终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大,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故选A;B.用蒸馏水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转入容量瓶中定容,没有冷却至
室温,所得溶液体积偏小,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故选B;C.定容后发现液面高于刻线,可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氢氧化钠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故不选C;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得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故
不选D;E.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时,砝码生锈,所取氢氧化钠质量偏大,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故选E;F.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水,无影响,故不选F。四、原理综合题19.依据粗盐提纯的原理,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镁等杂质,可选用氢氧化钡溶液
、稀盐酸和碳酸钾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步骤操作:(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2)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___
_________________。(4)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答案】①.Ba(OH)2②.K2CO3③.HCl④.除尽镁
离子和硫酸根离子⑤.除尽过量的钡离子⑥.使氯化氢挥发逸出⑦.过滤【解析】【分析】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将氯化镁、硫酸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钡沉淀,过滤除去滤渣,滤液中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使过量的钡离子转化为碳酸钡沉淀,过滤除去滤渣,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加热煮沸,得到氯化钾溶液。【详解
】(1)分析可知,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镁离子,再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钾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加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则试剂A为氢氧化钡;试剂B为碳酸钾;试剂C为盐酸;(2)加入过量A可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
、镁离子;(3)加入过量B除去过量的钡离子;(4)加热煮沸可加速氯化氢的挥发;(5)操作Ⅰ为过滤。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