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850.500 KB
  • 2025-0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共(11)页,850.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52be742d9969ac6cfc3e2a4eea9a8e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北京101中学2021届上学期初中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个小题,满分70分;答题时间为8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

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2.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化学家是()A.门捷列夫B.道尔顿C.拉瓦锡D.阿伏加德罗3.下列生活场景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衣服晾干B.烟花绽放C.菠萝榨

汁D.纸张粉碎4.下列现象中,主要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冰雪消融B.纸张燃烧C.食物腐烂D.钢铁生锈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硫B.红磷C.木炭D.细铁丝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二氧化碳B.澄清石灰水C.矿泉水D.洁净的

空气7.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在运输它的车上应该贴的图标是A.B.C.D.8.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石蜡的密度B.石蜡的可燃性C.石蜡的溶解性D.石蜡的硬度9.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的是A.食物、衣料和

日常用品的丰富B.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2C.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D.物体机械运动的规律10.下列方法能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B.加入澄清石灰水C.观察颜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1.下图表示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的微观

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汞原子能保持汞的化学性质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C.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D.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取固体粉末D

.点燃酒精灯1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人的呼吸B.农家肥料腐熟C.葡萄酿酒D.镁条燃烧14.“依稀记得校园里的那株桂花树,一到花开时节,每个角落都能闻到它的香气”。每个角落都能闻到花香的原因

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3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在不断运动15.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槽B.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开始收集C.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再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D.先

给试管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处加热1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可燃物在纯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纯氧中的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高C.氧气能供给水中生物呼吸,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D.为了方便贮存和运输,可以通过加压将氧

气储存在钢瓶中17.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B.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C.一氧化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D.甲烷+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18.仿照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装置

,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红磷的量不足B.实验过程中未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4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D.瓶塞未塞紧19.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向外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试管内液面

上升B.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C.左侧玻璃管内有液柱的上升D.左侧玻璃导管口产生气泡20.下列实验方案与结论不相对应....的是选项ABCD方案结论说明瓶中含有氧气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说明只有二氧化锰存在时,过氧化氢才会分解产生氧气说明水的状态变化是物理变化A.AB.BC.CD.D第二部

分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生活现象解释】21.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1)医疗急救时需要用到纯氧,这利用了氧气_______的性质。食品包装中充入的氮气可以防腐,这利用了5氮气________的性质。(2)下表为北京市某监测点监测到的空气

质量。依据表格回答问题:污染项目PM2.5PM10SO2CONO2污染指数699590.842①首要污染物是_______;其中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填1种即可,写化学式)。②上图为一款新型环保车,可通过360°旋转的“大炮筒”向四周喷水,从而缓解极端恶劣天气给人带来的不适。这款环保车

喷水的作用是_______。22.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生产生活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氧化二氮(N2O)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①一氧化二氮属于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②下列信息中,描述了一氧化

二氮化学性质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无色有甜味的气体B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氮气和氧气C熔点-90.8℃,沸点-88.5℃23.现代新型礼炮使用环保气弹,实现了有害气体零排放。某种环保气弹用乙醇作为燃料,通过氧气瓶输入氧气,使乙醇在

炮筒内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乙醇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该反应体现了氧气_____的性质。氧气瓶中的氧气来自于工业制备,工业上制备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属于____(“物理”或“化学”)变化。624.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在构成下列四种物质的微粒示意图中,

“○”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物质甲乙丙丁构成该物质的粒子(1)甲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原子。(2)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丙和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该反应属于_____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3)有人说:“要计算每一勺水里的分子的数量,就像用勺子计算大西洋的水一样。”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特征是___。【科普阅读理解】2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柿树在我国已有三千余年

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的特产果树之一。柿子的营养价值柿果营养丰富,下表为常见两个品种柿子的主要成分含量表:品种灰分脂肪蛋白质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含水量维生素mg/100g单宁VCVE方柿0.380.210.760.7611.8184.69168.91

.350火柿0.440.250.880.8718.1177.262812.52.0317最新研究表明,柿子中的膳食纤维、矿物质等的含量均比苹果丰富,因此柿子对心脏具有比苹果更好的保健作用。柿子的脱涩方法:柿子的涩味主要是由单宁引起的。柿子在成熟过程中,缺氧呼吸的中间产物乙醛可

以将溶于水的单宁转变成不溶性的物质,因此涩味消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新鲜未成熟的柿子浸没在40℃的水中10~24个小时,或者将生石灰和水混合后浸没柿子2~3天便可脱涩,且口感脆甜。柿饼成霜条件的探究:柿饼昧美,且富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碘等矿物质。柿霜是在柿饼加工过程中随水分渗出

果面,凝结而成的白色结晶,其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柿霜不仅具有保健功能,而且形成的厚度、颜色直接影响到柿饼的质量。因此工作人员通过实验探究柿霜形成的最佳条件。柿霜加工的工艺流程如下:工作人员用优选过的柿饼进行密封实验,研究成霜时间对成霜量的影响,获取曲线如下:同时,工作

人员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捏饼三次再进行成霜,效果是最佳的。柿子的食用禁忌:一般认为,在不空腹的情况下,每次吃柿子不超过200g为宜。柿皮中的鞣酸含量多,易与食物中的矿物质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从而引发胃柿石,所以柿子皮是

不能吃的。柿子的含糖量高,且柿子中的单宁易与铁质结合,因此糖尿病人和贫血患者应少吃为宜。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在不空腹的情况下,每次吃柿子不超过_________g。8(2)柿霜的形成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_(“物理”或

“化学”)变化(3)依据曲线可知,柿饼成霜量达到最高,至少需要_________天。(4)影响柿饼成霜的因素有_________(至少写出四种)。(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柿子的营养价值丰富,可替代苹果多吃B柿子的涩味是

因为柿子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造成的C在探究柿饼成霜的最佳条件时,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D脱涩方法中,用40℃的水浸没是为了促进柿子的缺氧呼吸【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26.根据下图回答(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2)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3)请选择一个收集氧气的装置_____,并说明该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27.某同学利用上题装置③收集了三瓶氧气,接着做氧气性质实验。【资料】二氧化硫与氢

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能溶于水。9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如图1所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若要说明该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采取的后续操作是______。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如图2所示。反应现象

是“剧烈燃烧,产生____,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_,其目的为_______。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如图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的水其目的为__

______。2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棉花团均变红。(1)该实验可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2)能说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的现象是______。29.为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右侧为可以

自由移动的活塞(忽略摩擦力)。实验过程中,首先,向玻璃管中充入空气,使右侧活塞移至刻度5处,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在密闭的玻璃管内铺上足量红磷(右侧活塞位置依然在刻度5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红磷燃烧后熄灭酒精灯,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

动,最后静止。10(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活塞拉至刻度6处,放手后,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2)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3)能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4)活塞先向右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5)实验过程中,影响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密闭容器的容积B.

温度C.气体的量【科学探究】30.化学小组用排水法收集了呼出气体,通过【实验1】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实验1】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向呼出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________②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分别将燃着的

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③________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另一块无明显变化(1)实验①的现象为______,证明呼吸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物理”或“化学”)变化。(2)实验③的

目的是________。(3)小明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为得出结论他还补做了实验。他补充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小芳对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2]进行验证。11【猜想与假设】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的

含量高。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O2的含量低。【实验2】序号①②③④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熄灭(4)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猜想1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5)【实验2

】中,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______。【实验反思】(6)根据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不同B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没有O2C【实验1

】的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D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3233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