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共(9)页,44.51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4f3218e9dd70424c0e3697b24df37c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高一语文2021.04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
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①我很幸运能在进化论中徜徉,在整个科学领域中,进化论
是最激动人心、最重要的理论之一。②进化论之所以使许多人着迷,我想是由于这个理论的三个特点。首先,根据现在发展的状况看,进化论的证明令人非常满意和信服,同时还有大量的宝藏没有挖掘出来。其次,进化论是一门覆盖极其广泛的学科,既是
涉及永恒、定量等带有普遍原则的科学,又与历史的独特性直接相关。因此,在进化论的研究中,可以容纳各种风格和个性。有的人在这个领域探讨纯粹抽象的问题(群体增长规律和DNA结构),有的人则揭示非常独特的棘手问题(霸王龙用弱小的前肢
做什么)。第三,进化论与我们的整个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我们总会关心一些重大的谱系问题:我们来自何方?这又意味着什么?当然,这个理论还涉及形形色色的生物,仅描述过的物种就已经超过了百万种,小到细菌,大到蓝鲸,还有大量的甲虫,每一种生物都有它的故事。③然而,达尔文的学说
一方面在扩展影响,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假设却失去了价值,至少是失去了普适性。已经统治了30年的当代达尔文主义,即“现代综合论”,利用局部群体的适应基因替换的积累和扩大模式,来解释生命的整个历史。在小的局部群体的适应调节方面,这种模式可能是出色的经验性说明;生活在已经被工业污染熏
黑的树上,并且作为可见度的选择回应,桦尺蠖飞蛾(Bistonbetularia)的体色确实变黑了,而且的确是由于单个基因变化的积累。但是,仅仅将这个过程扩大到更多的基因和更大的效应,就能解释新物种的起源吗?主要谱系
中大的进化趋势只是连续适应变化的不断积累吗?许多进化论者(包括我本人)已经开始对现代综合论发出了挑战。我们主张一种阶层体系的观点,认为不同层次的进化变化通常是由于不同种类的原因所致。群体内微小的调节可能是连续的、适应的,但是造成这种事件的原因却是染色体的明显改变,这种变化导致某一物种与
其他物种之间的不育,不过原因可能与适应无关。进化趋向可能代表了一种更高层次的选择作用于本质上静止的物种本身,而不是由于单一的大群体经过说不清多少年的缓慢、稳定的积累。④在现代综合论之前,许多生物学家〔见参考文献中贝特森(Ba
teson),1922〕表示过迷茫和沮丧,因为提出不同层次的进化机制显然会造成太多的困难,妨碍科学的统一。在现代综合论之后,有一种观点(那些缺乏思想的追溯者将其视为教条)传播开来,认为所有的进化都可以还原为达尔文式局部群体的
适应变化。我认为,我们现在正在探寻一条富有成果的途径,这条途径介于贝特森时代的迷茫与现代综合论观点的局限性之间。现代综合论的观点适宜一定的领域,但是在进化的更高阶层系统领域,达尔文式的突变和选择可能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起作用。我想我们可能希望存在因果动因的一致性
,即希望存在一种含有达尔文主义内核的普遍性理论。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面对机制的多样性,用适合较低层次的适应基因的替换,根本无法解释更高层次的现象。⑤造成进化理论蓬勃发展的基础就在于大自然具有无与伦比的复杂性。生物不是台球,不
是在可以测量的简单外力作用下,就可以到达生命台球桌上预定的新位置。极为复杂的系统都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任何生物都有其历史,生物的历史以多种方式微妙地限定了生物的未来。面对施加在基本结构上的各种自然选择压力,生物以形态的复杂性所具备的大量功能来回应。
基本上不为我们了解的生物胚胎固有的发育途径,保证了简单的输入(例如定时性的微小变化),就可以转化为输出(生物成体)的令人惊奇的明显变化。(节选自【美】S.J.古尔德《熊猫的拇指·自序》)1.关于本文§3所举
桦尺蠖飞蛾的例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个例子验证了当代达尔文主义的正确性。B.这个例子的证明范围是有限的,不具有普适性。C.这个例子说明“现代综合论”已经开始受到了挑战。D.举这个例子表明作者的论证过程是全面而
客观的。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进化论证明令人信服、应用范围广、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它令人着迷的原因。B.“现代综合论”认为进化其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选择作用于本质上静止的物种本身。C.确实存在一种含有达尔
文主义内核的普遍性理论,这一点是进化理论发展的必然。D.进化论非常美妙,更因为大自然无以伦比的复杂性,它已经不再需要更多发展。3.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1)我认为,我们现在正在探寻一条富有成果的途径,这
条途径介于贝特森时代的迷茫与现代综合论观点的局限性之间。(2分)(2)生物不是台球,不是在可以测量的简单外力作用下,就可以到达生命台球桌上预定的新位置。(2分)4.请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4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新石[英]阿瑟·克拉克望月在黎明时带着他那一族人猿下到河边时,正好对面碰上了新石。因为最初的响声过后没发生什么情况,望月差不多忘记了夜里的恐怖,因此没把这新奇的东西同危险或是惧怕联系起来。这新奇的东西是一个长方形的板块,有望月身高的三
倍那么长,却只有他两手合抱那么粗;它是用完全透明的物质制造的;要不是初升的太阳照在它外缘上有反射的闪光是不容易看到的。由于望月从来没遇到过冰,连清澈的水也没见过,他对这件怪物想不出有什么自然界的物质可以比拟。它肯定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虽然望月对大多数新生事物是小心谨慎的
。但对这个怪物却没犹豫多久就凑了上去。由于没动静,他还伸手去摸了摸它那冰凉坚硬的表面。经过了几分钟的集中思考,他得出了一个聪明的解释。它肯定是块石头,一定是一夜之间长出来的。许多植物就是这么长出来的像小石子一样的白色带浆的东西,似乎就是在黑暗里几个小时中钻出土的
。舔了几下,又啃了几下,他很快就清醒过来。那是不能吃的;于是,作为一只懂事的人猿,他继续走向河边,照例向那些猿人尖叫一阵,竟把那水晶般的石块忘了个一千二净。黄昏时,他们一边提防四周提前出来觅食的野兽,一边匆匆地在溪边喝了水,开始攀登回洞。
他们离开新石还有一百码之遥,就开始听到声音。那声音刚能听到,却使他们个个停下脚步,大家都在半路途中呆呆地站住,下巴耷拉着合不拢嘴。这是一种听了要发疯的单调的、反复的颤音,断续地发自那透明的物体,听到的无不失魂落魄。在非洲大陆上这是第一次在三百万年中也是最后一次听到了擂鼓之声。颤音越来越响,越来越
急促。人猿们马上像是梦游人开始向前挪步,走向那强制性的声源。擂鼓的节奏,他们的后代在若干世代后才会创造出来,这时已使他们的脉搏引起共鸣,使他们不时踩出舞蹈的碎步。他们围绕着大石块,完全着了迷,忘了一切:那一天的劳顿、黑夜降临后的危难、肚子里的饥荒。
鼓声越来越响,夜越来越黑。阴影在拉长,空中的光线在消逝,那晶体则开始发亮。那晶体逐渐变得不那么透明,浸透上淡淡的乳色寒光。可望而不可即,形状捉摸不定的影像在它的表面以及它的深处游动。影像聚合成一条条光柱和阴影,又复交叉呈条辐状,向四方散射
,并开始旋转。光轮越转越快,鼓声的节奏也随之加速。人猿们一时完全着了迷,瞠目结舌地注视着这烟火般的表演。忘却了前辈传下的本能和自身今生的教训;在通常的情况下,他们谁也不会在天这么晚的时候离开洞穴这么远,因为就在他们停止一切活动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的时候,四周的灌木丛中却充满一动不动的身形和一双双圆
睁的眼睛。他们绝没想到:他们的头脑正在被探索,身体正在被测量,反应正在被研究,潜力正在被衡量。开始时,这一群人猿半弯着身躯,像一组泥塑,一动也不动。接着,离开板块最近的人猿突然苏醒过来。这只人猿并没挪动位置,但是他的身躯摆脱掉呆滞状态,开始活动起来,象是由无形的线牵动的木偶。头左
右摇摆,嘴张了又合;手微紧又放开。然后他弯下身去,扯起一根长草,试着用笨拙的手指打成草结。他好似一个受摆布的东西.挣扎着想脱开掌握住他躯体的某个精灵魔鬼。他气喘吁吁。两眼充满恐惧,一边强制着自己的手法去做从来没做过的复杂动作。尽管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头来不过把那根草揉个粉碎。随着碎草落地,
控制住他的力量也就脱开,他又一次僵化得一动不动。另一只人猿活动起来,作了同样的动作。他比较年轻,适应性强一些;那年长的失败,他却得到成功。于是在地球这颗行星上,出现了第一个原始的草结。(节选自阿瑟·克拉克《20
01:太空探险》,谭允基译。)5.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始以人猿“望月”的视角写发现新石的过程,使读者产生代入感,更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B.作者综合多种感官,从听觉、视觉和触觉出发,写新石对人猿产
生的充满吸引力的影响,生动而细致。C.“一动不动的身形”和“一双双圆睁的眼睛”传神地写出了人猿观察新石时的专注和忘我,这样的“静”是为了烘托下文的“苏醒”。D.人猿受新石影响之后,获得了智慧的启发,懂得了最基本的创造,从而制造了草结。草结虽小,却暗含深意。
6.请概括“新石”的特点并作简要说明。(4分)7.作者在小说中常常跳出所写场景,用更为辽远的视角来看待自己讲的故事。请在文中找出例子,并探究这样写作的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谭延美,大名朝城人。躯干壮伟少不逞遇
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自后往来潼、魏间,为盗于乡里,乡里患之。周世宗镇澶渊,募置帐下。即位,补殿前散都头。从征淮南,以劳迁控鹤军副指挥使。又从克三关。时太.祖.领禁兵,留督牙队。建隆元年,补控鹤指挥使,稍迁.都虞侯、马
步副都军头。征湖南,与解晖分领行营战棹都指挥使。时汪端寇攻朗州甚急,招讨慕容延钊遣延美率兵赴之,大败贼众,擒端以还。擢铁骑副指挥使,领睦州刺史,四迁至内殿直都知。太平兴国初,为蕲州刺史,连徙庐、寿、濠、光州军巡检使,剧贼之为害者悉就捕。六年,徙知威虏军。雍熙三年,举兵北
伐,命延美为幽州西面行营都监,与田重进出飞狐北。俄遇敌,延美曰:“彼恃众易我,宜出其不意先攻之。”即麾骑军直进,敌兵将溃,大军继至,遂败之,斩首五百,获其将大鹏翼以献,以功擢本州防御使。逾年,改亳州,出为镇州铃辖。端拱元年,徒知宁远军。一旦,契丹兵抵城下,延美开门以示之,不
敢入。围城数日,开门如故,民出取刍粮者无异平日,契丹卒疑之,遂引去。咸平四年,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后卒于家,年八十三,赠.建武军节度。论曰:宋初诸将,率奋自草野,出身戎行,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缯者何以异哉?
及见于用,皆能卓卓自树,由御之得其道也。若延美之开门示敌,斯皆忠义仁勇,有足称者。(选自《宋史·谭延美传》,有删节)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B.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
盗聚谋将行剽动/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C.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D.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
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祖,开国皇帝的通称。宋以后追尊王朝始建者,本文指宋太祖赵匡胤。B.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官职升迁,有时也表示降职,如“左迁”。C.致仕,外
出做官的意思。古人常离开家乡去外地任职,故称致仕。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封爵位或官职。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谭延美出身低微,凭借军功升职。他曾经与盗贼为伍,一度成为乡里祸患,周世宗登基后将他召至身边,让他跟随征讨,他立下功劳,受到重用。
B.谭延美英勇善战,屡次升迁。汪端率军前来侵犯,攻势凶猛,他奉命前往作战,大获全胜,并活捉敌军首领。C.谭延美颇有魄力,做事雷厉风行。他在担任军巡检使期间,把危害当地的大盗全部捕;随军北伐时,面对大队敌军,麾师直前,最终打败敌人。D.谭延美胆略过人,御敌自有妙计。面对兵临城下的紧张局势,
他不是惊惶失措,而是毫无畏惧,甚至大开城门来迷惑敌军,使得敌军无功而返。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俄遇敌,延美曰:“彼恃众易我,宜出其不意先攻之。”(4分)(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4分)12.谭延美从一介平
民成为功勋卓著之人,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
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3.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照应诗题“村行”,点明时令和地点,写出诗人信马徐行山间小道,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B.颈联选择了“棠梨”与“荞
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和“白雪”分别借代“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C.诗歌以村行为线索,抓住乡村特有之意象,以多彩之笔描绘乡村山野的迷人美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D.全诗抒发了作者对自然
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尾联作者对眼前的美景感到如此熟悉和亲切,游之野兴顿时转为乡思。14.王禹偁的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历为人称道誉为“绘景佳句”,请赏析颔联佳在何处。(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5.(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笑子路的理由是:
“,”。(2)《谏逐客书》中李斯用“,;,”来证明只有胸怀广阔,才能广纳贤才,成就霸业。三、名著阅读(15分)16.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8分)(1)《雷雨》是一出四幕悲剧,剧作遵循了戏剧创作的____原则,敘述了两个家庭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
事,然而在里面卻牵扯了过去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2分)(2)下列三句话分别是哪些人在宝玉挨打后对宝玉说的?(6分)①“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____②“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____③“你从此可都改了
罢。”____17.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7分)(1)简述香菱学诗的过程。(3分)(2)独白这种独特的戏剧手段的运用,为《哈姆雷特》增色不少。请概括剧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的作用。(4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1
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B.善.刀而藏之(善:揩拭)C.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D.大礼不辞小让.(让:谦让)19.下列各项加点字用法和含义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提刀而
.立善刀而.藏之B.吾其.还也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焉用亡郑以.陪邻?越国以.鄙远D.臣之.壮也夫子之.谓也20.下列句式与“技经肯綮之未尝”不同的一项是(2分)A.不吾知也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然则一羽之不举D.孰与君
少长2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阙秦以利.晋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B.刑.于寡妻范增数目.项王C.项伯杀人,臣活.之吾得兄.事之D.小.固不可以敌大良庖岁.更刀,割也22.以下选项的内容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变徵、徵、羽、变
宫为七声,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变宫声为主的称为“调”。B.“四书”指的是《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C.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分别是:《哈姆雷特》、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部作品中的故事内容均来源于当时欧洲的历史传说。四大悲剧表现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及理想的破灭。”D.《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编年体史书,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23.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要求采用对仗句式,不超过26个字。(4分)张家界市协调农业、商务等部门,
收集整理富硒优质大米、莓茶等滞销或特色农产品94类,通过省红网“湘农汇”平台进行集中展示和销售;在市属重点新闻网站、公众号开设专栏,集纳推介相关农产品滞销信息,拓宽销售渠道,切实解决百姓困难。同时,该市建立张家界信息化助农工作平台,及时获取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物资需求
情况,帮助联系农资供应商,拓宽农资下乡渠道,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春耕备耕。五、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60分)材料一:由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已经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规则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
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一)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二)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三)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四)实施
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的;(五)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六)其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具体惩戒方式包括训导、承担校内公益服务任务、停课等;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经多次教育惩戒仍不改正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者留校察看
的纪律处分;对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材料二:自古就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棒打出孝子”的说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是也
不常用。”材料三:教育就是爱,未成年人犯错误是很正常的,学校教育应该更多地包容,教育应该春风化雨。请就在学校教育中实施“惩戒”,谈谈你的看法。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请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命题、校对:王舒成、陈国林、孔韩雨审阅:陈国林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