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237.5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共(17)页,237.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34fe58143af4ec904d7f839fc6323e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武威六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高二历史(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

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贵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三也。”由此可知,西周“封建之道”A.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B.集中在长江流域C.与商朝内外服制度相同D.扩大了周人的势力范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

所学知识可知,“封建之道”指的是分封制。根据材料可知,周朝对地方统治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征服其他部落,让其臣服;一种是更换原有首领,进行分封;一种是开辟荒地后进行分封,通过分封,扩大了西周的疆域和势力,故选D;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进行间接管理,A错误;材料中分封的诸侯集中在

黄河中下流地区,B错误;分封制与周朝的内外服制度不一样,排除C。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

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可知,宗法制为维系政权服务,故选D。材料重在强调制定“大宗小宗之法”的原因,而非强调大宗与小宗的血缘关系,A项片面反映材料内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

;诸侯的庶子可分封为卿大夫,仍有相应的政治权利,B项说法错误,排除;天子分封的对象包含王室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政权显然未被一家一姓所掌控,C项说法错误,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宗法制,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中表示因果关系的语句“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学生对于

因果关系或者转折关系的把握一定要敏感。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化国为家,君权至上B.职分细化,各负其责C.选贤举能,唯

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A【解析】【详解】秦朝时期,国家用奉常、郎中令、少府和宗正等九卿级别的高官,专门管理皇帝的宗庙、警卫、生活和家族亲戚等事务,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化国为家,君权至上”的本质特点,A项正确;职分细化是具体做法不是本质,B项错误;唯才是举与三公九卿的具体职务

无关,C项错误;政务繁杂与诸卿管理皇帝的私人、家族事务不符,D项错误。4.顾炎武在《日知录·郡县条》中说:“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以为县矣。”材料表明春秋时期的“县”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是由被灭国所设立C.由周天子任命其长官D.是西周分封的国名【答案】A【解析】【详解

】材料“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以为县矣。”指春秋时期诸侯国在新征服的地区设立县,以巩固对当地的统治,故选A;“县”是征服国设立的,排除B;“县”的长官由诸侯任命,排除C;诸侯国在新征服的地区设立“县”,不是诸侯国,排除D。5.元代规定,正三品

至正七品官员,由中书省选任,行省只能会同朝廷使者一起商议和自行委任部分低级官吏。由此可知,行省制度利于A.增强地方自治能力B.加强中央集权C.完善国家选官制度D.防范丞相专权【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行省只有同朝廷使者一起委任部分低级官吏的权力,由此说明行省自主权力较小,受到中

央的严密控制,所以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行省的自主权力较小,因此不能增强地方的自治能力,排除A;行省制度属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不是选官制度,也不可能防范中央的丞相专权,排除CD。故选B。6.据统计,明朝出身“上三

代无任实职官”家庭的进士,在进士总数中的占比明初为72.32%,明末为60.73%;而出身“上三代无任从五品以上官”家庭的进士,在进士总数中的占比明初是92.13%,明末为83.71%。据此可知明代科

举制度A.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稳定性B.推动了贵族政治的终结C.改善了官员的地域结构D.增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明朝进士“上三代”任官的比例较小,即大多并非根据世

袭或“祖荫”为官,而是通过科举考试,说明明代科举制度增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故答案为D项;从数据来看,不同时期有一定变化,排除A项;在科举选拔之外,仍然存在依据血缘为官的现象,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官员的来源地域,排除C项。【点睛】从宋代开始,科举制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拓

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增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7.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

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A.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C.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D.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答案】D【解析】【详解

】君主专制制度自秦朝确立后不断加强,从材料中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以看出,言谏制度的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故答案为D项。从“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来看,A项错误,排除;言谏制度

的消亡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无关,排除B项;C项中的“有效”说法绝对,从言谏制度的结果来看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排除。【点睛】本题的解答必须将材料信息反映的言谏制度的发展过程及结果,与教材所述我国古代专制制度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联系所学可知,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过程是君主专制不断

强化,相权不断受到削弱,直到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因此与材料反映的言谏制度的发展过程不同。8.明成祖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到明朝中后期,在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权力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宦官专权

现象。这反映出A.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共同决策B.中央集权达到顶峰C.内阁和司礼监权力扩大削弱了皇权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出现内阁、宦官权势上升及相互抗衡的局面,反映了掌握这两者的君主的权力得到强化,D项正确;内阁

与司礼监的权势,最终操控在皇帝手中,A项不符合题意;中央内阁和司礼监的制衡,不能加强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项错误;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来源是皇权,它们权力的扩大,说明了皇帝权柄的强化,C项错误。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

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A.秦朝创立皇帝制和郡县制B.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C.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皇室的

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清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C正确;A、D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中央集权的趋势,不

符合题意,排除;科举制度把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排除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联系所学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的史实分析解答。10.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

教育。这说明,古希腊A.奥运会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B.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C.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D.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说明,古希腊妇女有权参加城邦社会文化生

活,故答案为D项;城邦的妇女不享有公民权,不能参与城邦的政治事务,而本城邦的成年男子是有公民权的。B项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不管是禁止妇女参加的奥运会还是专为妇女所设的运动会,都具备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男女不平等,未涉及阶级分裂,排除。11.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

阿里斯泰德热情地赞美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他赞扬的是罗马的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公民法逐渐演变为万民

法,从题干时间2世纪可知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制定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公民法主要是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自然法是一种法律思想,与题干无关,排除ABD三项。故答案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

政治制度•万民法12.英国学者哈勒维说:“英国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这里积累了以往岁月的遗迹。”这里是在说明英国A.君主立宪制已经是一种过时的政体B.君主立宪制被共和制所取代C.君主立宪制被其他国家广泛采用D.君

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具有渐进性的特征【答案】D【解析】材料“英国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说明历史上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这里积累了以往岁月的遗迹”说明英国的政治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循序渐进的特征,而不是激进化的产物,故D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

,排除。点睛:这里的“供宪政”指的是英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英国历史是经过多种政体的探索,君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最终选择君主立宪制,说明英国政治近代化渐进性的特点。13.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曾经谈到,“有助于美国

维护民主制度的原因有三: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民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美国A.各州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大B.法制建设完全满足了人民C.民主观念植根于民众心中D.政治制度借鉴了法国宪法【答案

】C【解析】材料突出的是“民情”,即强调民主观念植根于民众心中是美国维护民主制度的最主要原因,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各州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说法绝对,错在“完全”,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政治制度早于法国宪法,所以不可能借鉴了法国宪法,选项D不符合题意,

排除;故本题选C。1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原则是()A.全体公民

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市民的整体素质D.革命的彻底性【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选B;A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5.在法兰西第

三共和国时期,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就有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以上材料最能反映出当时法国A.反对专制成为社会

共识B.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C.政府通过教育强化共和意识D.学校不再教授封建社会历史【答案】C【解析】根据“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就有强调”“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

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表明政府通过教育强化共和意识,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强化共和意识,AB无法体现,排除;教育强化共和意识,和学校不再教授封建社会历史无关,排除D。点睛: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

教科书中就有强调”“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分析解答即可。16.1876年,哲学家尼采在《不合时宜的考察》一书中指出:普法战争虽以德国胜利告终,其险恶后果却是使德国文化颓败,“使德国精神为了‘德意

志帝国’的利益而遭失败乃至取消”。这段材料旨在A.批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强权政治B说明普法战争损害德国利益C.反思德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D.呼吁德国创造一种新的文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强调普法战争“使德国精神为了‘德意志帝国’的利益而遭失败乃至取消”,可见普法战争损害了德国的

利益,其中的“精神”指的是军国主义,作者意在批判这种军国主义和强权政治,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中反思的不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是对自身的危害,排除;材料强调这种军国主义精神导致德国文化的颓废,不是呼吁创造一种新的文化,D项排除。所以选A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

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17.一份对1842年英国曼彻斯特的调查报告提到:“手织工……每天干14小时活,挣的钱还不够吃两顿饭”。1844年对全英国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织袜工平均每台织机每周收入1

0先令,扣除租机费后只有6先令,且衣食住行都包括在内。这两份调查所揭示的社会现实A.说明工业革命未提高工人生活质量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C.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成熟D.反映了英国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只说明当时英国纺织工人的生活状况,不能说明工业革命未提高

工人生活质量,故A项错误;这两份调查所揭示的社会现实说明,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工人阶级被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说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尖锐,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故B项正确;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成熟,需要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材料

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英国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故D项错误。18.有史家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由此可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没有结成稳固的工农联盟B.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C.缺乏先进革命理论的指导D.缺

乏强有力的国际援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可知,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经济发展程度没有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因此选项B正确;巴黎公社革命并未与农民联合,排除A;选项C、D是具体原因,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

“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的解读,即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经济发展程度没有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19.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

会主义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A.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B.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C.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

主义性质的政策”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吸取教训而调整了政策,说明十月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故D选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从俄国革命中吸取了一定的教训,不是西方国家借鉴苏俄进行改

革,A选项错误;题干中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变化,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而是从俄国革命中吸取了一些教训,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始终是被统治阶级,其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故C

选项错误。20.有学者认为:“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被撤职一事,导致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反映了A.革

职林则徐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B.鸦片战争尚未真正惊醒沉睡中的中国人C.鸦片战争对中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D.中国较西方在军事与政治方面优势明显【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

睡了二十年”反映了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人仍然没有真正觉醒,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革职林则徐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说明鸦片战争对中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而是强调鸦片战争尚未真正引起民族觉醒,故C排除;材料反映了中国较西方在军事与政治方面的劣势,故

D排除。21.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一系列主张,如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兴宝藏;主张让百万富翁兴办银行;鼓励创造发明,允许发明者自专其利等。这些主张()A.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B.表达了爱国主义精神C.体现

了资产阶级的空想性D.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答案】D【解析】【详解】《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提出学习资本主义的方案,适应了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故选D;《资政新篇》并没有付诸实践,也不符合农民战争的需求,没有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排除A;材料的内容是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并没有体现出爱国主义精神,

排除B;《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提出来的,不能体现资产阶级空想性,排除C。22.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

亥革命无数头颅换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文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A.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B.使中国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化C.促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D.使社会生活领

域出现重大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社会风俗人心……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可知,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使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故选

D;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而非强调其在政治领域、思想领域、教育领域的作用,ABC说法均与材料无关,排除。23.杜威评价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

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可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该事件促成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革命领导阶级变化C.清政府迅速垮台D.抗日战争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指的是

五四运动,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A项不符合史实;清政府迅速垮台是辛亥革命的意义,当时群众基础有限,不是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加入;C项错误;抗日战争兴起是民族矛盾尖锐的产物,不是政治改革

,而是民族解放斗争,D项错误。【点睛】五四运动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启导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24.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的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

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上海的法租界”“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所

说的会议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故A正确;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是国民党一大,故B错误;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故C错误;给思想混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是八七

会议,故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上海的法租界”“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结合所学中共一大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分析解答。25.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

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解答此题注意两个时间“19

25年”与“1928年”,国共合作与国共关系破裂时期。分析选项,A是苏联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原因;B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D时间上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的失败26.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

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D.实现了与

国民党的合作【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为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一些让步,C正确;共产党并没有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A错误;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

作宣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代表全国广大民众的利益。27.某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收集了四处纪念馆的参观劵。按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答案】C【解析】①是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②是1948年辽沈战役;③是1931-1945抗日战争;④是1927年井冈山时期,依据时间排序,C项正确。2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国)新政府24个部

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A.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B.新中国的诞生为民主党

派的创立创造条件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答案】C【解析】题文材料反映的是新政府刚成立时期的情况。A项错误,人大制度是在1954年确立,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项错误,民主党派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纷纷成立的;C项正确,材料体

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议政的场景,体现了政协制度已经成立;D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29.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

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实现直接“三通”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D.践行“一国两制”构想【答案】A【解析】【详解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A正确;实现直接“三通”是双方交流的步骤,排除B;加强经济密切合作是双方交流的体现,排除C;践行“一国两制”构想是两岸统一的结果,排除D。3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

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国方案是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为全球治理提出的方案是倡导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D正确;A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排除;BC均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排除。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

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

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

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请回答:(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

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2)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

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3)“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解析】(1)关于英国用和平渐进方式,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过程,首先,根据材料“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

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和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权利法案》,从立法、税收等方面限制国王权力,确立议会主权;其次,从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方面,削弱国王的行政权;再次,从1832年议会改革中,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关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共和国宪法》方面回答;可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方面回答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3)根据材料“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和

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等方面回答“错位”。关于影响,可从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方面回答。点睛:材料解析题的四步解题方法:第一步,先看该题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

求,如抓住本题“进程”“标志、根源”“错位、影响”等相关设问要求。第二步,读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的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等,紧扣设问要求。

第三步,回归教材,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抓住教材中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民主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紧扣设问,逐一分析材料即可解决。第四步,提炼答案,分点作答,答案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后得出的。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8年3

月,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军营的一位士兵感到发烧,医生将其定性为“普通感冒”。其后,“感冒”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很快波及到美国的30个大城市。当疫情进一步扩大后,联邦政府和各州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费城卫生局开会研究对策,学者刘易斯建议全城隔离的方案无疑

是最有效的,但却遭到了局长克鲁森的否决。而且《费城晚报》紧跟发文:流感不会引发危险,同时还向市民保证,目前流感还没有在市民中流行。在疫情发生一个月后,美军仍然照常开往欧洲大陆的法国,在法国布雷斯特(Brest)登陆,准备与英法等国一起对抗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美国全国传染病医院的设计容量为1

200名患者,但其负荷超过60000名患者,所有的床位都一直满员。在美国德文斯的一家基地医院,病人几乎得不到任何照料。这场“流感”最终造成美国数万人死亡。——摘编自韦天彬等《1918年流感世界大流行病毒株溯源》材料二1910年底,中国东三省爆发鼠疫,清政

府很快任命陆军军医学堂帮办伍连德出任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统一协调东北防疫。伍连德冒险解剖病死者尸体,在显微镜下看到鼠疫杆菌。在抵达哈尔滨六天后,向北京报告:东北流行的确实是鼠疫。伍连德决定将病人和疫区隔离起来,以达到控制和

消灭传染病流行的大规模尝试。为了消灭鼠疫的感染源,伍连德力主焚烧鼠疫病死者尸体,清政府为了大局,下特旨予以批准,并迅速调动大量医生和药材。伍连德把防疫委员会总部也设在傅家甸,与疫区人民同生死共患难,并由

官府提供所有的费用,负责该区两万多居民的生活。民间舆论界受到鼓励,大力进行防疫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倡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躲避鼠疫。各报开辟专栏或连续刊载预防鼠疫的相关知识,号召改良传统不良生活习惯,甚至从国家民族存亡的整

体高度来看待卫生问题,开始在社会上树立科学的卫生观念。社会团体积极配合清政府的防疫措施,人们的公共意识空前增强,科学开始深入人心。结果在百日之内,鼠疫绝迹。——摘编自王哲著《国士无双伍连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两国抗击疫情

措施的不同点,并指出造成差异的制度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击鼠疫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答案】(1)美国:政府行动迟缓;美国为参加一战隐瞒病情;美国政府重视资产阶级利益。中国:政府行动迅速;中国政府及

时公开疫情;中国政府重视民众利益。制度因素: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调动一切力量抗击疫情,政府行政率高。美国:地方分权体制导致行政率低下。(2)培养民众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人们的公共意识;推动了新闻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观念;推动了科学的传播,为新文化运

动奠定了基础。【解析】【详解】(1)美国:根据材料一中“《费城晚报》紧跟发文:流感不会引发危险,同时还向市民保证,目前流感还没有在市民中流行”可知,美国政府隐瞒疫情;由“在疫情发生一个月后,美军仍然照常开往欧洲大陆的法国……准备与英法等国一起对抗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等

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参加一战隐瞒疫情,在抗击疫情时的整体状态是迟缓的。中国:材料二中“清政府很快任命陆军军医学堂帮办伍连德出任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统一协调东北防疫”,“在抵达哈尔滨六天后,向北京报告:东北流行的确实是鼠疫”,“伍

连德力主焚烧鼠疫病死者尸体,清政府为了大局,下特旨予以批准,并迅速调动大量医生和药材”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击疫情时,政府行动迅速、及时公开疫情,政府重视民众的利益。制度因素:根据材料一中“联邦政府和各州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费城卫生局开会研究对策,学者刘易斯建议全城隔离的方案无疑是最有效的,但却遭到了局长克鲁森的否决”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方面行动迟疑的制度原因在于,分权体制下行政效率低下;根据材料二中“清政府很

快任命陆军军医学堂帮办伍连德出任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统一协调东北防疫”,“清政府为了大局,下特旨予以批准,并迅速调动大量医生和药材”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方面行动迅速的制度原因在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调动一切力量,抗击疫情等行

政效率高。(2)影响:根据材料二中“民间舆论界受到鼓励,大力进行防疫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倡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躲避鼠疫”可知,抗击鼠疫的过程有利于培养民众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了人们的公共意识;由“各报开辟专栏或连续刊载预防鼠疫的相关知识”可知,新闻业因此得到了

发展;根据“从国家民族存亡的整体高度来看待卫生问题,开始在社会上树立科学的卫生观念”可知其有利于增强民族观念;从“社会团体积极配合清政府的防疫措施,人们的公共意识空前增强,科学开始深入人心”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20世纪初抗击鼠疫的成功,推动了科学的

传播,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